巨大(992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巨大(992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香格里拉遠東國際大飯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CLST Taiwan Market Mover 2025 Access Day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巨大集團(股票代碼:9921)於2025年11月13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概述了公司在2025年的投資者展望、獨特優勢、短期與中長期策略、經營績效、市場概況及ESG報告。整體而言,報告呈現了巨大集團面對當前自行車市場逆風的挑戰,同時也展現了公司透過深化產品創新、品牌佈局、全球供應鏈彈性及永續發展策略,以期在未來市場復甦時抓住成長機會的決心。

儘管公司在2023至2024年面臨營收、獲利及毛利率的顯著下滑,且庫存雖有去化但仍需持續進行,反映出全球自行車市場在疫情後需求放緩及庫存調整的壓力。然而,報告中也揭示了多項積極訊息,例如自有品牌營收佔比高、Liv及CADEX等利基品牌表現亮眼、E-Bike市場預期回溫、歐洲市場展現復甦跡象,以及公司在ESG領域的卓越成就。

對於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受到巨大集團近期營收及獲利衰退的壓力,以及整體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然而,若去庫存進度良好且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及高端品牌能持續成長,加上歐洲市場的復甦,這些正面因素有望在未來逐步反映到股價上。長期來看,巨大集團在技術創新、品牌建立、全球佈局及永續發展方面的投入,為其未來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在市場結構性變化中保持領先地位。

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市場仍處於調整期,去庫存壓力持續,營收與獲利表現可能仍承壓。然而,歐洲市場的復甦跡象及E-Bike銷量預期回升,有望為短期表現帶來部分支撐。
  • 長期趨勢: 隨著全球自行車運動的持續推廣,尤其是在健康、環保意識提升下,E-Bike和高端自行車市場仍具長期成長潛力。巨大集團在研發、品牌多元化及全球供應鏈上的戰略佈局,有助於其在市場結構性變化中掌握先機。ESG的卓越表現也將吸引更多永續投資者,提升企業長期價值。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去庫存進度: 庫存去化是影響短期營運和現金流的關鍵因素,投資人應持續關注每月營收報告中庫存相關資訊。
  • 觀察獲利能力改善: 毛利率、營業利益和EPS是衡量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投資人應注意這些指標是否有觸底回升的跡象。
  • E-Bike和利基品牌表現: 電動輔助自行車、Liv和CADEX等高成長、高毛利的業務線表現,將是未來營收和獲利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 區域市場變化: 歐洲市場的復甦情況以及北美和中國市場的穩定趨勢,將對整體營收產生重要影響。
  • 現金股利政策: 由於獲利衰退,現金股利大幅縮減,對股利導向的投資人需特別留意。
  • ESG風險與機會: 巨大集團在ESG方面的領先地位是其長期競爭優勢之一,但投資人仍需留意相關政策變化及潛在風險。

條列式重點摘要

獨特優勢與策略佈局

  • Sales營收佔比: 自有品牌(OB)佔總營收的65%,代工(OE)佔35%。
    • 利多: 自有品牌佔比高,顯示公司品牌影響力強,有利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毛利率。

  • 價值鏈整合: 追求唯一,整合全價值鏈,包含創新技術(R&D, innovation)、製造能力(Steady High quality output)、優質產品(4 brands)、零售通路(Giant Retail partnership, Online+Offline strategy)及運動行銷。
    • 利多: 完整的價值鏈整合有助於公司在產品開發、生產效率、市場反應及品牌建設方面建立競爭優勢。

  • 創新開發技術: 採用尖端複合材料、雷射切割、先進機器人鋪層組裝及精緻塗裝技術,旨在生產更輕、更堅固、更精密的自行車。
    • 利多: 持續投入創新技術,確保產品的領先地位與市場競爭力。

  • 全球在地化: 擁有15間銷售子公司及9間製造工廠(如匈牙利廠支援歐洲市場,越南廠支援美洲市場),以彈性分配生產基地。
    • 利多: 廣泛的全球佈局與彈性生產基地,有助於貼近市場需求、降低運輸成本及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短期策略與成長引擎(SHORT-TERM)

  • 聚焦策略方針:
    • 去化庫存:積極處理現有庫存。
      • 利空: 執行去庫存策略,可能導致短期利潤承壓或降價促銷。

      • 利多: 積極應對庫存問題,為未來銷售清理空間。

    • 優化銷售通路:提升銷售效率與覆蓋。
    • 強化消費者互動:建立更緊密的客戶關係。
  • 驅動「成長引擎」:
    • 製造: 智動化、匈牙利廠及越南廠建置。
      • 利多: 提升生產效率與產能,支援全球市場需求。

    • 品牌: Liv女性專屬自行車品牌、CADEX高端零組件品牌。
      • 利多: 透過多元品牌策略,滿足不同市場區隔需求,拓展高附加價值產品線。

    • 產品&服務: E-Bike、DCF動態智能Fitting系統、量產客製化。
      • 利多: 佈局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並提供個人化服務,增加產品吸引力。

    • ESG: A Trail to Zero回收材製產品、認證中古車。
      • 利多: 響應環保趨勢,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開拓永續商機。

  • 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技術: 與YAMAHA合作SYNC DRIVE E-Bike馬達,與Panasonic共同設計ENERYPAK E-Bike電池,GIANT負責設計、演算法與結構。
    • 利多: 透過與國際大廠合作,強化E-Bike研發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為未來成長動能。

品牌營運表現與中長期計劃

  • Liv Business 女性市場: 全球第一專為女性設計的自行車品牌。2023年佔集團營收9%,2024年集團營收個位數衰退,但Liv品牌營收達集團營收10%占比。
    • 利多: Liv品牌在集團營收佔比持續提升,顯示其在特定市場區隔的成長潛力及策略成功。

    • 利空(集團層面): 2024年集團營收個位數衰退,反映整體市場壓力。

  • CADEX 高階零組件品牌: 2024年營收成長達雙位數,且佔集團營收比重超過5%(此處應是指成長幅度)。
    • 利多: 高階零組件市場的強勁成長,顯示公司在高端產品線的競爭力及市場需求韌性。

  • 中、長期計劃: 聚焦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迅速回應市場趨勢與聲音。
    • 利多: 確立長期發展方向,有助於公司保持持續競爭力與應變能力。

數字、圖表與表格分析

Sales營收佔比 (Page 3)

此圓餅圖顯示巨大集團的營收結構。自有品牌(OB)佔總營收的65%,代工(OE)佔35%。這表明巨大集團的營收主要來自其自有品牌產品,相較於純粹的代工業務,自有品牌通常擁有更高的利潤空間和市場掌控力。

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銷量趨勢 (Page 11)

年份 OB (千輛) OB-CN (千輛) OE (千輛) TOTAL (千輛)
2020 218 44 365 627
2021 263 32 430 725
2022 237 32 534 803
2023 170 20 427 617
2024 136 12 335 483
2025 (F) 126 10 390 526

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的總銷量在2020年至2022年間呈現顯著成長,從2020年的62.7萬輛增至2022年的高峰80.3萬輛。然而,2023年和2024年銷量大幅下滑,分別降至61.7萬輛和48.3萬輛,跌幅明顯。預計2025年將恢復成長至52.6萬輛。從自有品牌(OB與OB-CN)來看,其銷量在2022年後同樣呈現下滑,而代工(OE)的銷量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也大幅滑落,但預計2025年將有較大的回升。

  • 利空: 2023-2024年E-Bike銷量大幅下滑,顯示市場需求放緩或庫存問題。

  • 利多: 預計2025年E-Bike銷量將恢復成長,顯示公司對未來市場回溫的信心。

營收與銷售量趨勢 (Page 16)

Sales Revenue & QTY 圖表顯示了巨大集團從2017年至2024年的銷售量(單位:百萬輛)和銷售營收(單位:十億新台幣)趨勢。

  • 銷售量 (Sales QTY M): 從2017年的4.4百萬輛,經歷小幅波動後,在2021年和2022年達到高峰4.9百萬輛。隨後於2023年大幅下滑至3.9百萬輛,2024年略微回升至3.95百萬輛。
  • 銷售營收 (Sales Revenue NT'bn): 趨勢與銷售量大致相同,從2017年的550億新台幣穩定增長至2022年的920億新台幣高峰。之後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衰退,分別降至770億和710億新台幣。
  • 2025年前三季營收: 報告提及2025年前三季營收為480億新台幣。

整體而言,公司在2017-2022年間呈現穩健成長,但在2023-2024年因市場逆風(如庫存調整、需求放緩)導致營收和銷售量明顯衰退。2025年前三季的數據顯示營收壓力可能仍在。

  • 利空: 2023-2024年銷售量與營收顯著衰退,2025年前三季數據亦顯示市場挑戰持續。

庫存金額趨勢 (Page 16)

INVENTORY (NT$BN) 圖表顯示了巨大集團從2017年至2024年的庫存金額(單位:十億新台幣)趨勢。

  • 庫存金額從2017年的143億新台幣逐漸上升,在2021年加速增長至309億,並於2022年達到高峰414億新台幣。
  • 2023年和2024年,庫存金額顯著下降,分別降至348億和263億新台幣。

這顯示巨大集團在2023年和2024年積極執行去庫存策略,並取得一定成效。庫存高峰已過,有助於未來營運現金流和財務壓力的緩解。

  • 利空(過去): 2021-2022年庫存快速累積,反映市場供過於求。

  • 利多: 庫存已連續兩年顯著下降,顯示去庫存進展良好,有助於改善公司營運效率和財務狀況。

每股盈餘(EPS)趨勢 (Page 17)

EPS (NT$) 圖表顯示了巨大集團從2017年至2024年的每股盈餘(單位:新台幣)趨勢。

  • EPS從2017年的5.48元持續增長,於2021年達到高峰15.81元,2022年略微下降至15.51元。
  • 然而,2023年和2024年EPS大幅衰退,分別降至8.68元和3.22元。
  • 2025年前三季EPS為2.31元。

這表明巨大集團的獲利能力在2022年後急劇惡化,主要原因可能與營收衰退和毛利率下降有關。2025年前三季的數據也顯示獲利壓力仍在。

  • 利空: EPS自2022年起呈現大幅衰退趨勢,2025年前三季數據顯示獲利能力持續承壓。

地區別營收佔比 (Page 18)

此長條圖比較了巨大集團從2021年至2025年第三季在不同地區的營收佔比變化。

  • 歐洲 (EUROPE): 始終是最大市場,佔比在2021-2024年間約在34%-40%波動,但在2025年第三季顯著回升至41%。
    • 利多: 歐洲市場在2025Q3回升,符合公司對歐洲市場復甦的預期。

  • 北美 (NORTH AMERICA): 營收佔比持續大幅下滑,從2021年的21%一路下降至2024年的9%並維持至2025年第三季。
    • 利空: 北美市場持續衰退,受關稅與消費者保守態度影響。

  • 中國 (CHINA): 在2021-2023年間迅速增長,從12%增至32%,但在2024年和2025年第三季則顯著下滑至21%和18%。
    • 利空: 中國市場在近期呈現顯著衰退。

  • 其他地區 (JAPAN, TAIWAN, ROW): 佔比相對較小,波動不大。

整體而言,歐洲市場的復甦是亮點,但北美和中國市場的顯著衰退是公司面臨的主要區域挑戰。

2019-2024年財務摘要 (Page 28)

指標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Sales Revenue (NT$M) 63,450 70,010 81,840 92,043 76,954 71,279
Gross Margin (%) 21.5 23.1 24.1 22.6 22.1 19.0
Operating Income (NT$M) 4,734 6,858 8,709 7,914 4,709 1,858
Net Income After Tax (NT$M) 3,375 4,949 5,930 5,843 3,401 1,264
EPS (NT$) 9.00 13.19 15.81 15.51 8.68 3.22
Cash Div. (NT$) 4.6 8 10 7.8 5 2.2

這份表格提供了巨大集團過去六年的主要財務指標:

  • Sales Revenue (營收): 在2022年達到92,043百萬新台幣的高峰後,2023年和2024年連續衰退至71,279百萬新台幣。這與前述圖表趨勢一致。
  • Gross Margin (%) (毛利率): 在2021年達到24.1%的峰值後,呈現下滑趨勢,2024年大幅下降至19.0%。
    • 利空: 毛利率顯著下滑,顯示公司面臨成本壓力增加或產品價格競爭加劇,嚴重影響獲利能力。

  • Operating Income (營業利益) 和 Net Income After Tax (稅後淨利): 兩者均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急劇衰退。營業利益從2021年的8,709百萬新台幣降至2024年的1,858百萬新台幣;稅後淨利從5,930百萬新台幣降至1,264百萬新台幣。
    • 利空: 營業利益和稅後淨利大幅衰退,直接反映了公司營運效率和最終獲利能力的嚴重下滑。

  • EPS (每股盈餘) 和 Cash Div. (現金股利): 均呈現與獲利能力相同的趨勢,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大幅下滑。現金股利從2021年的10元降至2024年的2.2元。
    • 利空: EPS與現金股利大幅縮減,將直接影響股東報酬,對投資人信心造成打擊。

綜合財務數據顯示,巨大集團在2023-2024年經歷了顯著的營運逆風,營收、獲利和毛利率均呈現大幅衰退,導致每股盈餘和現金股利銳減。

2024年ESG報告亮點與肯定 (Page 21 & 25)

  • 溫室氣體排放: 主要營運據點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8.48%,提前六年(超越2030年減碳25%的目標)達成。
  • 環保產品: 推出環保輪胎、低碳坐墊及使用再生鋁合金的自行車,全年累計減碳達2,806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 職場多元性: 女性在STEM領域中佔比達36.97%(高於全球平均),董事會成員女性董事佔比提升至36%。
  • 國際認證: 入選2024年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DJSI Emerging Market Index),成為全球首家獲此殊榮的自行車企業。
  • 獲獎肯定: 屢獲國內外獎項,包括2022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連續三年獲選加拿大Corporate Knights「全球百大永續企業」(排名持續提升,2025年為第33名)、2024年獲環境部國家企業環保獎銅級獎。

以上ESG表現與獎項肯定,顯示巨大集團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卓越成就。

  • 利多: 卓越的ESG表現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並可能帶來長期競爭優勢與創新機會。

總結

巨大集團的2025年投資者報告揭示了公司在面對全球自行車市場調整期的複雜局面。總體而言,報告呈現了一家具備強大品牌、全球佈局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同時也坦率地承認了當前營運和財務上的挑戰。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巨大集團正處於一個轉型與調整的關鍵時期。儘管過去兩年的財務表現,包括營收、獲利、毛利率和EPS均大幅下滑,但公司已積極採取去庫存、優化通路等短期應對策略,並在中長期聚焦於創新研發、品牌多元化(如Liv和CADEX的亮眼表現)、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E-Bike的預期回升)以及ESG永續發展。尤其是在E-Bike與高端零組件市場,以及歐洲市場的復甦跡象,為其未來成長注入了希望。此外,公司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現,也為其建立了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和長期價值。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 營收和獲利的持續壓力、毛利率的下滑以及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股價短期內持續承壓。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去庫存的進度以及獲利能力能否觸底反彈。
  • 長期: 若巨大集團的轉型策略成功,E-Bike和高端品牌能持續帶來增長動能,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自行車需求回升,其強大的品牌力、完善的全球供應鏈和領先的ESG地位將有助於其在市場復甦中佔據有利位置,為股價提供長期支撐。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 市場仍將經歷一段去庫存和需求調整的陣痛期。北美和中國市場的挑戰可能會持續,但歐洲市場的復甦和E-Bike銷量的預期回升將提供部分緩衝。公司的盈利能力預計在短期內仍將承壓。
  • 長期: 隨著健康意識和環保趨勢的提升,自行車運動,特別是電動輔助自行車,具有結構性的成長潛力。巨大集團在研發、多元品牌、全球製造佈局及永續發展上的投入,使其具備長期競爭力。若能成功度過當前挑戰,並持續創新以滿足市場變化,公司有望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耐心與風險管理: 鑑於目前的市場不確定性和公司盈利壓力,投資者應保持耐心,並做好風險管理,避免盲目追高或殺低。
  • 關注核心業務與新興動能: 除了整體營收數字外,更應深入分析E-Bike、Liv和CADEX等高成長潛力業務的表現,這些將是判斷公司未來走向的關鍵指標。
  • 財務數據的轉折點: 密切關注毛利率、營業利益和EPS能否出現連續性的改善,這將是判斷公司基本面是否觸底反彈的重要訊號。
  • 區域市場動態: 留意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後續發展,以及歐洲市場復甦的持續性。
  • 長期價值投資: 對於認同巨大集團品牌價值、全球佈局和永續發展策略的投資人,可考慮以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在股價合理時點分批佈局。但務必留意當前獲利能力大幅衰退對股利政策的影響。

整體而言,巨大集團的這份報告既有挑戰,也有明確的應對策略和長期佈局。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其當前所處的產業週期位置,並觀察其策略執行的成效,將是做出投資決策的關鍵。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W Hotel, Taipei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UBS 舉辦的Taiwan Summit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Four Seasons Hotel, Hong Kong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UBS於香港舉辦的Asian Investment Conference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南港展覽館一館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於台北共同舉辦的 "自行車產業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Far Eastern Hotel, Taipei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Citi's 2025 Taiwan Corporate Day 花旗證券台灣企業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Grand Hyatt Taipei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J.P. Morgan Taiwan CEO-CFO Conference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電話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 Morgan Stanley舉辦 3Q24 Post-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