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高(818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加高(818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加高電子 (8182) 2025Q4 法人說明會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針對加高電子(股票代碼:8182)於2025年10月21日舉行的法人說明會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整體而言,加高電子在產業展望方面,受惠於AI伺服器、電動車、MEMS及AI穿戴設備等新興且高成長領域的發展,展現出中長期成長的潛力。公司亦積極投入ESG倡議,提升企業永續發展形象。然而,最新的財務績效(2025年第二季)卻呈現顯著惡化,營收微幅下滑,毛利率與營業淨利大幅衰退,並轉為虧損。資產負債表顯示現金減少、存貨大幅增加,且多數關鍵財務比率均告惡化。這表明公司在捕捉市場機會的同時,正遭遇嚴峻的營運挑戰,尤其是在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方面亟需改善。
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利空
2025年第二季的嚴重虧損和財務指標顯著惡化,預計將對股價構成強大的賣壓。市場投資者可能擔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降、高存貨風險,以及未來股利政策的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股價在短期內持續承壓或下跌。
- 長期影響:中性偏利多(伴隨顯著風險)
儘管短期表現不佳,但公司所處的水晶振盪器、MEMS、AI伺服器、電動車及AI穿戴設備等主要應用市場,均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若加高電子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的經營問題,例如改善毛利率、去化存貨、嚴格控制成本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這些產業趨勢仍可能為公司帶來長期成長機會。然而,市場將密切關注其營運改善的執行力與成效,在營運狀況未明顯好轉前,長期樂觀預期仍將受到抑制。
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利空
由於毛利率大幅下滑、營業費用侵蝕利潤,加上營業外收支由盈轉虧等多重不利因素,預計加高電子在短期內將持續面臨嚴峻的盈利壓力。特別是高企的存貨水平,可能導致潛在的存貨跌價損失,進一步影響短期獲利表現。
- 長期趨勢:中性偏利多(取決於營運改善)
從產業趨勢來看,加高電子產品應用的主要市場具有強勁的長期成長潛力,例如AI伺服器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2%。公司在MEMS Devices和Timing OEM/ODM等成長性較高的產品類別銷售佔比有所提升,以及在日本和東南亞市場的擴張,顯示其戰略調整方向正確,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捕捉新機會。然而,這些外部利多是否能轉化為實際的盈利增長,將關鍵取決於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效控制內部營運成本、提升產品技術含量與附加價值,並優化營運資本管理。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盈利能力急劇惡化: 2025年Q2公司由盈轉虧,毛利率、營業淨利及稅後淨利均大幅下滑。這是最直接的警訊,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公司止血與恢復盈利的能力。
- 存貨風險: 存貨大幅增加(年增47%、半年增18%)而營收卻在下滑,可能意味著產品銷售不佳或市場需求放緩,未來恐面臨跌價損失風險,進一步侵蝕公司獲利。
- 現金流量狀況: 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從2024年的561百萬大幅銳減至2025年Q2年化後的88百萬,顯示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嚴重減弱,需注意公司營運資金是否充裕。
- 股利政策不確定性: 過去雖有穩定的股利發放紀錄,但鑒於目前營運虧損且現金流惡化,未來股利發放可能大幅縮減或暫停,對於依賴股利收入的投資者需特別留意。
- 產業轉型與競爭: 雖然切入AI伺服器、電動車等高成長產業是利多,但這些領域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投資人需觀察公司在這些新興市場的市佔率能否有效提升,以及其產品競爭力與定價能力。
- 財務比率惡化: 負債比率上升、流動比率下降,且總資產報酬率(ROA)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轉負,顯示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性及資產運用效率均有所下降。
- 審慎觀察: 在公司明確展現營運改善、盈利能力回升及存貨有效去化前,投資人應保持高度謹慎,避免盲目追高或抄底。建議密切關注後續財報,評估管理層對應當前困境的策略及執行成效。
條列式重點摘要
ESG 倡議
- 溫室氣體排放查證: 加高電子已於2025年4月26日取得ISO 14064-1: 2018溫室氣體排放查證,由AFNOR ASIA發佈,顯示公司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努力。
- 判斷:利多。有助於提升公司環境治理形象,吸引ESG投資。
- 健康職場 健康企業 認證: 公司獲得健康職場與健康企業認證,關注員工福祉。
- 判斷:利多。體現社會責任,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及員工向心力。
- ECOVADIS 全球供應鏈持續評鑑平台:
- 加高電子(台灣)於2024年11月獲得銅牌標章(BRONZE | Top 35%)。
- 加高電子(東莞)於2025年5月獲得認證標章(COMMITTED)。
- 加高電子(泰國)於2025年5月獲得認證標章(COMMITTED)。
- 判斷:利多。證明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永續發展表現獲得第三方認可,有助於業務拓展。
- ESG 永續報告書: 2024永續發展報告於2025年8月11日獲董事會核准,展現公司對永續發展的承諾與透明度。
- 判斷:利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與對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透明度。
產業展望
各市場預期成長動能強勁,對加高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形成支撐。
- 全球水晶振盪器市場 (2025~2030):
- 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4.8%。
- 2025年預估市場規模為28.9億美元。
- 2030年預估市場規模將達36.6億美元。
- 判斷:利多。作為公司核心產品之一,市場穩定成長有助於支撐基礎營收。
- MEMS市場帶動IoT應用開發 (2024至2030年):
- 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4.6% (2025-2030)。
- 2025年預計市場規模為176.1億美元。
- 2030年預計市場價值為219.9億美元。
- 亞洲太平洋地區在市場規模中佔比最大且預期持續成長。
- 判斷:利多。MEMS是加高電子積極發展的產品類別,市場的穩定成長,特別是亞太地區的動能,將為公司帶來更多機會。
- AI伺服器市場 (2025至2035年):
- 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5.2%。
- 2025年預估市場規模為1,698億美元。
- 2035年預計市場價值將達34,700億美元。
- 附註:頻率元件應用於AI伺服器主機板、介面卡與電源模組等周邊,雖用量提升,但因屬低單價支援材料,營收貢獻相對溫和,未能等幅反映市場總值成長。
- 判斷:利多(需謹慎評估實質營收貢獻)。儘管加高電子提供的元件單價較低,但AI伺服器市場的爆發性成長,仍有望大幅提升其相關產品的出貨量。
- 電動車市場 (2025至2035年):
- 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5.48%。
- 2025年預估市場規模為711.5億美元。
- 2035年預計市場價值將達3,000億美元。
- 每輛車使用數量在200個以上,常見應用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資訊娛樂與控制系統。
- 判斷:利多。電動車市場的強勁成長以及每輛車所需的元件數量龐大,為加高電子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市場和增長潛力。
- AI穿戴設備市場 (2025至2032年):
- 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5.2%。
- 2025年預估市場規模為8.574億美元。
- 2032年預計市場價值將達23.086億美元。
- 判斷:利多。AI穿戴設備被視為下一波成長動能,為加高電子提供新的產品應用機會。
銷售實績
產品類別分佈 (2023 vs 2024)
產品類別 2023 (%) 2024 (%) 年變動 (百分點) 趨勢 晶體諧振器 58 54 -4 比重下降,但仍為最大宗 石英振盪器 4 4 0 持平 音叉 12 8 -4 比重下降 MEMs Devices 3 7 +4 顯著成長 Timing OEM/ODM 25 27 +2 小幅成長
- 主要趨勢: 2024年晶體諧振器和音叉產品的銷售佔比略有下降,但MEMs Devices的佔比從3%顯著提升至7%,Timing OEM/ODM也小幅成長2個百分點。這顯示公司正朝向高成長、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類別進行結構調整。
- 判斷:中性偏利多。雖然部分傳統產品比重下降,但MEMs Devices等新興產品的顯著成長,顯示公司在產品組合調整上具備動能,符合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出貨分佈 (2023 vs 2024)
加高電子於2024年出貨至六大洲、共27個國家。
區域 2023 (%) 2024 (%) 年變動 (百分點) 趨勢 北美&歐洲 2 2 0 持平 中國 50 45 -5 佔比下降,但仍為最大市場 東南亞 6 7 +1 小幅成長 日本 20 26 +6 顯著成長 台灣 22 20 -2 佔比下降
- 主要趨勢: 中國市場的銷售佔比從50%下降至45%,而日本市場的佔比則從20%顯著提升至26%。台灣市場佔比略有下降,東南亞市場微幅成長,北美&歐洲市場則持平。這表明公司在主要市場的銷售結構發生變化。
- 判斷:中性偏利空。最大市場中國佔比下降可能帶來不確定性,但日本和東南亞市場的成長顯示公司在地域多元化方面有所進展。仍需觀察中國市場佔比下降的原因及對整體營收的影響。
應用分佈
各應用領域的佔比與年變動趨勢:
- 消費性電子 (YoY --): 佔比55%。主要應用於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等。
- 判斷:利空。作為最大的應用領域,其年增長趨勢呈現下降,可能對整體營收成長造成壓力。
- 數據通訊 (YoY ↑ 39%): 佔比23%。主要應用於無線連接、模組、路由器、基地台等。
- 判斷:利多。該領域有著高達39%的年增長率,顯示公司在此領域的產品具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和競爭力,是未來重要的增長動能。
- 工業應用 (YoY ↑ 1%): 佔比21%。主要應用於車載應用、醫療與健康照護產品、多功能印表機、安全與門鎖系統。
- 判斷:中性偏利多。雖然年增長率僅1%,但工業應用通常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較長的產品生命週期,有助於穩定公司營收。
- 系統 (YoY --): 佔比1%。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儲存裝置等。
- 判斷:利空。佔比最小且年增長趨勢下降,顯示此領域對公司目前營收貢獻不大,且動能不足。
財務績效
合併綜合損益表 (單位: 百萬/新台幣)
比較2025年第二季(Q2'25)與2024年第二季(Q2'24)的財務表現。
項目 Q2'25 % (佔營收) Q2'24 % (佔營收) YoY 變動 淨營業收入 1,382 100% 1,406 100% -2% 營業成本 (1,160) -84% (1,061) -75% +9% 營業毛利 22 16% 345 25% -36% 營業費用 (164) -12% (175) -12% -6% 營業淨利 58 4% 170 12% -66%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65) -5% 48 3% -235% 稅前淨利 (7) -1% 218 16% -103% 所得稅費用 (24) -2% (73) -5% -67% 本期淨利 (31) -2% 145 10% -122% 其他綜合損益淨額 (201) -15% (13) -1% -1446% 綜合損益總額 (232) -17% 132 9% -276% 淨利歸屬於本公司業主 (31) -2% 145 10% -121% 每股盈餘(基本) (0.29) 1.35 -121%
- 主要趨勢: 淨營業收入微幅下降2%。然而,營業成本卻大幅增加9%,導致營業毛利驟降36%,毛利率從25%降至16%。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均由盈轉虧,分別大幅衰退66%、103%和122%。營業外收入及支出也從獲利轉為虧損,加劇了虧損幅度。每股盈餘從正1.35元轉為負0.29元,嚴重惡化。
- 判斷:利空。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急劇惡化,從獲利轉為虧損,顯示營運效率和成本控制面臨嚴峻挑戰。
合併資產負債表 (單位: 百萬/新台幣)
比較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與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狀況。
項目 2025/6/30 % 2024/12/31 % 2024/6/30 % YoY (2025/6/30 vs 2024/6/30) H-o-H (2025/6/30 vs 2024/12/31) 現金及約當現金、流動金融資產 1,634 29% 1,838 30% 2,030 33% -19% -11% 應收票據及帳款 603 11% 751 12% 703 12% -14% -20% 存貨 678 12% 574 9% 461 8% +47% +18% 總資產 5,621 100% 6,116 100% 6,111 100% -8% -8% 流動負債 1,508 27% 1,504 25% 1,618 26% -7% 0% 總負債 2,248 40% 2,296 38% 2,494 41% -10% -2% 股東權益 3,373 60% 3,820 62% 3,617 59% -7% -12%
- 主要趨勢: 現金及約當現金較去年同期減少19%,較半年前減少11%。應收票據及帳款年減14%、半年減20%。存貨大幅增加,年增47%、半年增18%,而總資產則年減8%、半年減8%。股東權益年減7%、半年減12%。
- 判斷:利空。現金流出、存貨大幅增加且營收下滑,顯示營運資金壓力增大和產品銷售動能不足,存貨跌價風險高。股東權益的減少也反映了虧損對公司淨值的侵蝕。
財務指標 (單位: 百萬/新台幣)
分析2023、2024年及2025年第二季(年化)的財務指標。
財務分析 2023 2024 2025.Q2* (年化) 趨勢 (2024 vs 2025.Q2*) 負債比率 41.73% 37.54% 39.99% 上升 (財務槓桿增加) 流動比率 205.23% 216.80% 186.79% 下降 (短期償債能力減弱) 平均收現天數 97.33 93.59 89.46 下降 (收現效率改善) 平均銷貨天數 113.35 99.46 107.99 上升 (存貨週轉效率惡化) 總資產報酬率 (ROA)* 2.56% 4.70% (0.66%) 轉負 (資產運用效率惡化)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3.56% 7.05% (1.75%) 轉負 (股東資金報酬率惡化) 現金流量 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 869 561 88 大幅銳減 投資活動淨現金流入 0 (331) 127 由流出轉為流入 (可能減少資本支出或出售資產) 籌資活動淨現金流入 (198) (599) (144) 持續流出,但幅度縮小
- 主要趨勢: 負債比率上升、流動比率下降,顯示財務結構穩健性和短期償債能力惡化。總資產報酬率(ROA)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轉為負值,反映資產和股東資金的運用效率大幅降低。平均銷貨天數惡化,印證了存貨壓力。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從561百萬大幅銳減至88百萬,顯示核心業務造血能力嚴重不足。投資活動現金流由流出轉為流入,可能暗示公司減少了資本支出或出售資產以應對資金壓力。
- 判斷:利空。多數關鍵財務指標顯示公司營運狀況惡化,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均面臨嚴峻挑戰,財務槓桿和流動性亦有所承壓。
每股盈餘和股利
顯示2014年至2024年的每股盈餘、股利及發放比率。
年份 EPS (NTD/元) 股利 (NTD/元) 發放比率 (%) 2014 1.26 0.80 63 2015 0.96 0.70 73 2016 0.90 0.65 72 2017 1.30 1.00 77 2018 1.49 1.10 74 2019 1.30 1.00 77 2020 2.07 1.50 72 2021 4.73 3.00 63 2022 2.48 1.00 40 2023 1.16 1.20 103 2024 2.44 2.00 82
- 主要趨勢: 公司的每股盈餘在2021年達到高峰(4.73元),隨後在2022年和2023年顯著下滑,2024年有所回升。股利發放相對穩定,但在2023年發放比率達到103%,顯示當年股利超過了盈利。考慮到2025年Q2已出現虧損,未來股利政策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 判斷:中性偏利空。歷史股利表現雖好,但2023年超額配發股利及最新的營運虧損,預示未來股利發放恐難持續,對股息型投資者構成負面影響。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