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意(758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樂意(758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敦南摩天大廈-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樂意集團 (股票代碼:7584) 於民國 114 年 9 月 19 日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報告,內容涵蓋集團事業版圖、營運概況與未來展望。本報告提供了公司在擴張策略、遊戲代理與研發,以及財務表現上的詳細資訊。
整體觀點與潛在影響
樂意集團在報告中呈現了積極的業務擴張策略,尤其在併購韓國Naddic及設立台灣幻創行銷方面展現其多元佈局的決心。公司在遊戲代理、自有IP資產及平台建設方面具備一定實力,並規劃了多款新遊戲以期推動未來營收成長。然而,儘管營收規模有所擴大,近期財務數據卻顯示獲利能力大幅衰退,特別是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的大幅下滑,以及鉅額的營業外損益虧損,這些問題掩蓋了營收成長的利多。投資人應警惕營收與獲利之間的脫鉤現象,並深入探究獲利惡化的深層原因。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而言,報告中揭露的獲利能力大幅衰退,特別是每股盈餘的顯著下降,預期將對樂意集團的股價構成利空壓力。市場通常更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其穩定性,而非單純的營收成長。鉅額的營業外損益虧損可能被視為財務風險的警訊。此外,主要營收來源(如韓國市場及部分代理遊戲)的動能減弱,亦可能引發市場對未來成長持續性的擔憂。
長期而言,集團的擴張策略、在研發能力上的投入、自有IP的運用潛力、以及即將推出的新遊戲產品線,皆為正向因子。若未來新遊戲表現強勁,且公司能有效改善獲利結構,控制成本並提升毛利率,將有助於市場重新評估其價值。然而,在這些利多因素真正轉化為可持續的獲利增長之前,市場對樂意集團的看法可能仍趨於謹慎。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 (未來1-2個季度): 鑒於現有主要營收來源動能減弱及獲利大幅下滑,短期內集團可能面臨獲利挑戰。即將於 114Q4 (2025年第四季度) 及 115Q1 (2026年第一季度) 上市的新遊戲表現,將是能否扭轉短期營運困境的關鍵觀察點。若新遊戲未能達到預期,短期獲利壓力將持續。
- 長期趨勢 (未來2-3年): 樂意集團的發展策略著重於拓展國際市場、提升研發能力、強化AI應用、整合媒體行銷,並佈局韓流娛樂。這些多元化的佈局和技術投入,有助於構築長期競爭力。若併購的綜效能充分發揮,自有IP能成功多元利用,且研發的新遊戲能開創新的營收高峰,長期而言集團仍有成長潛力。然而,這需要時間來驗證策略執行的成效與市場接受度。
投資人 (特別是散戶) 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是首要考量: 切勿只看營收成長而忽略獲利能力的大幅衰退。每股盈餘 (EPS) 及淨利 (Net Income) 是衡量公司經營績效更為重要的指標。
- 詳查營業外損益構成: 鉅額的營業外虧損對公司整體獲利影響深遠。投資人應嘗試了解這些損失的性質(例如是否為一次性、投資虧損、匯兌損失等),以及公司未來是否有辦法控制或避免類似情況。
- 關注新遊戲的上市與表現: 報告中提及的 114Q4 及 115Q1 即將上市的新遊戲是未來營收成長的潛在動能。投資人應密切追蹤這些遊戲的實際上市時間、市場宣傳力道及上市後的玩家反應和營收貢獻。
- 評估併購綜效的實際效益: 韓國 Naddic 的併購對營收帶來初期成長,但其後營收下滑且未有效提升集團整體獲利,投資人需審慎評估其長期綜效。
- 留意營運成本與毛利率變化: 毛利率的下滑可能反映成本控制的挑戰或產品組合的變化。投資人應關注管理層如何應對這些問題,以期改善獲利結構。
- 長期策略的執行與兌現: 雖然公司提出了多項長期發展策略,但其能否成功執行並轉化為實際的財務績效,仍需時間觀察。對於散戶而言,在策略效益尚未明確前,應保持謹慎。
報告內容摘要與分析
集團事業
- 營運版圖擴張:
- 樂意傳播(TW)成立於民國 101 年,並於 113 年上櫃。
- 株式會社HappyTuk(JP)成立於 106 年,負責日本市場營運。
- 韓國Naddic於 113 年併購,強化集團研發實力及自有IP儲備。
- 幻創行銷(TW)於 114 年設立,旨在整合媒體經營、品牌合作與電商維運,提升集團整體行銷效益。
- 樂意傳播(TW)業務:
- 遊戲代理: 持續代理多款經典端遊,如《巨商》、《勁舞團》、《彩虹島物語》等,並於 113 年成功代理MMORPG大作《失落的方舟: Lost Ark》。
- 研發能力: 建構Mangot5平台(104年),並開發《煙硝絮語》系列遊戲及遊戲/伺服器框架系統(Nomu, Mizugo)。
- 株式會社HappyTuk(JP)業務: 主要營運《彩虹島物語Latal》及《封印者Closers》等遊戲,持續深耕日本市場。
- 韓國Naddic業務:
- 營運模式: 採取研發、授權、代理、自營並行的多元模式,顯示其業務靈活性。
- 自有IP《CLOSERS 封印者》: 該遊戲為自研端遊,擁有十年經典IP,全球累積帳號數達 1,000 萬,是集團的重要資產。
- 手遊研發: 積極投入手遊開發,類型涵蓋卡牌遊戲(如《ACE: Alice Card Episode》)、放置型RPG(如《中年騎士》、《遊戲完蛋了》)及產線/大亨類遊戲(如《我的喵不可能那麼可愛》)。
- 代理營運: 拓展代理業務,於 9 月代理上市《GoGoSky》手遊(放置型療癒RPG)。
- 幻創行銷(TW)業務:
- 媒體經營與平台串接: 透過網站建立遊戲專區,並整合Mangot5、快樂玩Store與媒體網站,進行相互導流與廣告合作。
- 品牌合作與整合行銷: 建立KOL聯盟,為海外遊戲廠商提供在地化行銷服務。
- 會員串接與電商維運: 整合集團會員體系,創造會員價值。
目前上市與即將上市遊戲
- 目前上市遊戲(截至 114Q2):
- 樂意傳播(TW)代理多款端遊與手遊,並有自研端遊《煙硝絮語-灰鷹》及取得IP的手遊。
- HappyTuk(JP)代理《封印者: CLOSERS》及《彩虹島物語》端遊。
- Naddic(KR)擁有自研端遊《封印者: CLOSERS》及 14 款自研手遊,並代理手遊《GoGoSky》。
- 即將上市遊戲:
- 《十二之天M Reborn》(樂意(TW)代理,MMORPG/手遊),預計 114Q4 (2025年第四季度) 上市。
- 《BUM(輸贏)》(樂意(TW)代理,MMORPG/手遊),預計 114Q4 (2025年第四季度) 上市。
- 《強棒出擊: All in》(樂意(TW)代理,運動類/手遊),預計 115Q1 (2026年第一季度) 上市。
自有及合作平台
- 快樂玩(Mangot5)平台: 樂意(TW)自研平台,累積 400 萬用戶,提供整合服務及數據利用。
- 快樂玩Store: 與Onestore合作架設的第三方手機遊戲應用平台。
- HIVE系統: 與Com2uS簽約,提供遊戲後端服務GBaaS (Game Backend as a Service)。
數字、圖表與表格趨勢分析
營運概況 (114Q2 vs 113Q2)
項目 114Q2 (2025 Q2) 113Q2 (2024 Q2) 差異 差異比例 營業收入 527,435 千元 407,367 千元 120,068 千元 29% 營業毛利 228,003 千元 189,269 千元 38,734 千元 20% 毛利率 43% 46% -3%p - 營業淨利 30,039 千元 30,093 千元 -54 千元 0% 營業外損益 -17,132 千元 2,087 千元 -19,219 千元 -921% 稅前淨利 12,907 千元 32,180 千元 -19,273 千元 -60% 所得稅費用 3,652 千元 5,734 千元 -2,082 千元 -36% 本期淨利 9,255 千元 26,446 千元 -17,191 千元 -65% 每股盈餘(元/股) 0.59 1.82 -1.23 -67.6% 主要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 114Q2 達到 527,435 千元,較 113Q2 的 407,367 千元大幅成長 29%,顯示公司營收規模持續擴大。 (利多)
-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 營業毛利成長 20% 至 228,003 千元,但毛利率從 46% 下滑至 43%。這可能暗示營業成本增速快於營收,或產品組合變化(例如高毛利率產品佔比下降)導致利潤率壓縮。 (毛利成長為利多,毛利率下滑為利空)
- 營業淨利: 儘管營收和毛利有所成長,營業淨利卻幾乎持平(僅微幅下降 54 千元,變化率為 0%)。這表明公司的營業費用在同期有顯著的增長,抵消了毛利帶來的收益。 (利空)
- 營業外損益: 此項目出現極為嚴重的惡化,從 113Q2 的獲利 2,087 千元轉為 114Q2 的虧損 17,132 千元,差異比例高達 -921%。這可能是導致整體獲利能力大幅下滑的主因,需要特別關注其具體構成。 (強烈利空)
- 稅前淨利與本期淨利: 受營業外損益影響,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分別大幅衰退 60% 和 65%,至 12,907 千元和 9,255 千元。這清楚反映出公司在儘管營收成長的情況下,最終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強烈利空)
- 每股盈餘(EPS): 每股盈餘從 1.82 元驟降至 0.59 元,跌幅達 67.6%,直接影響股東權益。 (強烈利空)
112~114年季度收入分析 (新台幣千元)
合併地區別收入
主要趨勢分析:
- 整體營收在 113Q3 (2024年第三季度) 達到高峰,隨後在 113Q4、114Q1 呈現下滑,至 114Q2 有輕微回升但仍遠低於高峰水平。
- 台灣地區: 作為主要的營收來源,其趨勢與整體營收趨勢一致,在 113Q3 達到頂峰後有所回落。 (中性偏利空)
- 韓國地區: 從 113Q2 (Naddic併購後) 開始貢獻顯著營收,並在 113Q3 達到高峰,但隨後在 113Q4、114Q1 及 114Q2 呈現持續且明顯的下滑。這表示Naddic併購後的營收動能可能正在減弱或面臨挑戰。 (強烈利空)
- 日本及其他地區: 貢獻相對穩定但佔比不大,對整體營收趨勢影響有限。
合併產品別收入
主要趨勢分析:
- 整體產品別收入趨勢與地區別收入趨勢一致,同樣在 113Q3 達到高峰後回落。
- 代理端遊: 始終是最大的營收來源,在 113Q3 達到高峰(可能受到《失落的方舟》等遊戲的推動),但之後的季度顯示下滑趨勢。 (中性偏利空)
- 自營手遊: 在 113Q2 開始顯著貢獻營收(可能來自 Naddic 的手遊產品),並在 113Q3 達到高峰。然而,自 113Q4 至 114Q2,自營手遊的收入也呈現明顯下滑,這與韓國地區收入的下滑趨勢相符。 (強烈利空)
- 代理手遊、自營端遊及授權: 這些類型的營收貢獻相對較小且波動,對整體趨勢影響不大。
圖表總結: 季度收入圖表明確指出,儘管營收在 113Q3 表現出色,但隨後的季度出現下滑,主要來自韓國地區的自營手遊以及代理端遊的貢獻減弱。這顯示公司主要的增長動能面臨考驗。
合併綜效與發展策略
合併綜效
集團規劃的合併綜效主要聚焦於:
- 研發交流: 促進集團內部的技術與知識共享。
- 運營交流: 優化各子公司的營運流程與最佳實踐。
- IP多元利用: 探索集團旗下IP在不同平台和內容形式上的應用。
- 資源整合: 協調並整合集團內部的各項資源,提升效率。
這些策略旨在透過併購與內部重組來發揮更大的集團價值。 (利多)
發展策略
樂意集團的發展策略是多面向的,包含:
- 代理經典二推: 穩固核心代理業務,持續引進經典遊戲。 (利多)
- 開發潛力遊戲: 投入資源開發具市場潛力的新遊戲。 (利多)
- 提升研發能力: 加強內部研發團隊的技術實力。 (利多)
- 拓展國際市場: 尋求海外市場的擴張機會。 (利多)
- 強化AI應用: 將AI技術應用於遊戲開發、運營或行銷中。 (利多)
- 整合媒體行銷: 透過新設立的幻創行銷,加強集團的整體行銷效能。 (利多)
- 佈局韓流娛樂: 嘗試將業務範疇擴展至遊戲以外的韓流娛樂領域,尋求新的增長點。 (利多,但具不確定性)
這些策略顯示公司有清晰的長期發展藍圖,不僅鞏固現有業務,也積極尋求創新與多元化。
總結
樂意集團本次法人說明會揭示了公司在擴大市場版圖、強化研發及行銷能力方面的積極布局。透過併購韓國 Naddic 並設立台灣幻創行銷,集團的營運範圍與業務多樣性顯著提升。集團旗下擁有《CLOSERS 封印者》等具千萬級用戶的自有 IP,並規劃了一系列即將上市的新遊戲,同時其自研 Mangot5 平台也累積了 400 萬用戶,這些都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儘管營收規模在 114Q2 實現了 29% 的成長,但同期獲利能力卻呈現令人擔憂的衰退。毛利率下滑、營業淨利持平,以及營業外損益由盈轉虧的鉅額影響,導致稅前淨利、本期淨利和每股盈餘分別大幅減少 60%、65% 和 67.6%。此外,過去季度營收趨勢顯示,來自韓國地區及主要代理與自營產品的收入在 113Q3 後出現下滑,表明部分成長動能可能正在減弱。這些嚴峻的財務數據對股票市場而言是顯著的利空。
從長期趨勢來看,公司所規劃的研發能力提升、國際市場拓展、AI 應用強化、媒體行銷整合及佈局韓流娛樂等多元發展策略,顯示了其力求創新與長期成長的雄心。若這些策略能有效執行,並將併購綜效轉化為實質獲利,則有望在未來為集團創造新的價值。短期內,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即將於 114Q4 和 115Q1 上市的新遊戲能否成功推動營收和獲利回升,以及公司管理層如何有效應對獲利能力下滑及營業外虧損的問題。
總體而言,樂意集團目前正處於一個轉型與挑戰並存的階段。其廣泛的業務布局和長遠的發展策略具有潛力,但當前的獲利表現卻為其成長前景蒙上陰影。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審慎評估其獲利結構的改善、新遊戲的市場表現以及非營業損益的風險,將是做出投資決策的關鍵。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君悅酒店3樓凱悅廳1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 相關說明
- 本次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將由公司經營團隊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會要求本公司於公開說明書補充揭露事項。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