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生技-創(679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向榮生技-創(679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君悅酒店3樓凱悅廳二區(臺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 相關說明
- (1) 本公司依「有價證券初次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實施要點規定」,於上市前辦理股票改列上市前業績發表會。 (2) 本次業績發表會將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公司治理及企業社會責任、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暨上市審議委員會要求補充揭露事項。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以下為針對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文件內容之詳細分析與總結,請一律以繁體中文輸出,並盡量使用第三人稱。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794)之法人說明會報告,揭示了該公司在再生醫學領域,特別是異體幹細胞新藥與外泌體技術的發展現況、財務表現以及未來展望。該報告呈現了一家處於高度研發投入階段的生技公司,其核心競爭力建立在先進的細胞技術、嚴謹的品質系統及多樣化的新藥研發管線上。
報告的整體觀點:
向榮生醫定位為專注於幹細胞及老化相關疾病醫療需求的創新公司。報告內容詳盡地展示了其從研發團隊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關鍵技術、臨床試驗成果、產品競爭優勢、財務概況,以及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整體而言,這是一份展望積極的報告,強調了公司在技術、法規遵循和市場佈局方面的領先地位。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該報告對於股票市場可能產生潛在的「利多」影響,特別是對於關注生技產業長期成長潛力的投資者。向榮生醫在膝骨關節炎(KOA)與慢性腎臟病(CKD)兩項大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進展,以及慢性腎臟病取得美國FDA快速審查資格,均為重要的里程碑,有望在未來帶來顯著的商業價值。此外,台灣再生醫療雙法的通過與實施,為細胞治療產品提供了更清晰的法規途徑,降低了市場不確定性。然而,公司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高度仰賴研發支出,短期內尚未能轉虧為盈,這可能對保守型投資者構成「利空」或觀望因素。未來的營收成長及獲利能力將是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1-2年): 預期向榮生醫將持續投入大量資源於膝骨關節炎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收案及慢性腎臟病新藥的後續臨床規劃。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的營收比重預計將持續增加,成為支撐公司營運的關鍵。同時,台灣再生醫療子法草案的公告與正式實施,將為公司在台灣市場帶來新的機會。此外,海外授權技轉的洽談進展,將是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
- 長期趨勢(3-5年以上): 若膝骨關節炎與慢性腎臟病新藥能夠成功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的藥證,將對公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使其從研發階段轉型為商業化營運,並有機會實現顯著獲利。公司在異體幹細胞產品的國際市場擴張(透過授權或經銷)以及外泌體產品在醫美、寵物等多元市場的佈局,將是長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再生醫學全球市場的持續擴大,亦為向榮生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高風險高報酬: 生技新藥公司具有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產品研發失敗、臨床試驗結果不如預期或法規審批延宕,都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巨大衝擊。
- 關注臨床進度與藥證核准: 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公告的臨床試驗進度、期中或期末報告、快速審查資格的實際效益,以及最重要的藥證核准消息。這些是決定公司未來價值的核心因素。
- 財務健全性: 儘管目前處於虧損,但應觀察公司的現金流、資產負債結構(如每股淨值的成長)以及營收來源的多元性與成長性,以評估其能否支撐長期研發投入。
- 競爭環境: 瞭解再生醫學領域的競爭格局,包括主要競爭對手、其產品進度與市場佔有率,以客觀評估向榮生醫的競爭優勢。
- 法規政策: 台灣與國際再生醫療相關法規的發展與變化,可能影響公司產品上市的速度與成本。
- 多元應用與授權合作: 除了核心新藥研發,外泌體產品在其他市場的表現,以及潛在的國際授權合作,可提供額外的成長動能和營收來源,有助於分散風險。
- 長期持有觀點: 散戶投資人若選擇投資此類生技公司,應抱持長期持有並耐心等待研發成果的商業化,而非著眼於短期股價波動。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數字、圖表、表格主要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與重要歷程
- 公司成立與上市: 向榮生醫研發團隊於2011年成立,公司本身於2018年3月設立,並預計於2024年5月21日改列上市於創新板。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6億元。
- 研發實力: 研發人員共24位,其中碩博士佔比高達87.5%,顯示其高水平的專業研發團隊。
- 里程碑: 公司自2011年起在異體細胞新藥研發上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包括:
- 膝骨關節炎(KOA)及慢性腎臟病(CKD)異體細胞新藥完成1/2期臨床試驗。
- 獲得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及ISO 17025品管實驗室認證。
- ELIXCYTE異體細胞新藥榮獲國家藥科獎金質獎(藥品類)。
- 取得美國FDA主檔案(MF)認證異體細胞庫及異體細胞分泌物,並於2022年獲得美國與台灣核准執行膝骨關節炎第三期臨床試驗。
- 慢性腎臟病新藥獲得美國FDA快速審查(Fast Track Designation)資格,預計2025年。
- 獲經濟部認定為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
- 台灣TFDA PIC/S GMP先導工廠認證。
股權結構與經營團隊
- 董監持股比例: 37.95%,顯示經營層對公司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 59.37%,顯示股權相對集中。
- 主要法人股東: 包含鑫陽鋼鐵、漢通創業投資等,顯示有產業及創投背景的法人支持。
- 經營團隊: 具備多元專業背景(法律、研發、生醫技術、專案管理、行政、品保、轉譯研究),且多數成員擁有10至30餘年產業經驗,顯示團隊經驗豐富且穩定。
市場潛力與產品佈局
- 全球人口老化趨勢: 報告指出全球人口老化導致壽命延長,但伴隨機能衰退,創造了幹細胞與老化問題的龐大醫療需求。
- 膝骨關節炎(KOA)市場:
- 全球市場: 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58億美元,年增率10.4%,呈現快速成長。
- 台灣市場: 年均就診人次達424萬,每年健保支出約60.9億新台幣。盛行率15%,患者人數約350萬人。
表:台灣膝骨關節炎健保支出趨勢(新台幣億元) 年度 健保支出 2019 59.6 2020 56.1 2021 58.8 2022 61.1 2023 68.9 趨勢分析: 台灣健保對膝骨關節炎的支出在2020年曾小幅下降,但隨後呈現穩健上升趨勢,尤其2023年達到68.9億元,顯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 慢性腎臟病(CKD)市場:
- 全球市場: 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95億美元,年增率4.5%。
- 台灣市場: 2023年患病人數突破200萬,每年新增洗腎人數超過1.2萬人,年均健保支出高達563.2億新台幣。盛行率12%,患者人數約263萬人。
表:台灣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趨勢(新台幣億元) 年度 健保支出 2019 533 2020 562 2021 565 2022 576 2023 580 趨勢分析: 台灣健保對慢性腎臟病的支出呈現穩定且持續的上升趨勢,每年都創新高,反映出該疾病在台灣社會的沉重負擔及龐大醫療需求。
- 細胞技術發展概況: 以細胞技術為核心,發展新藥研發(KOA、CKD、巴金森氏症、老化衰弱)及衍生應用(CDMO業務、自體細胞療法、多元專利產品)。
- 間質幹細胞來源比較: 報告詳述了脂肪、骨髓、臍帶來源間質幹細胞的優缺點。向榮生醫的ELIXCYTE®-OA主要利用異體脂肪幹細胞,其優點包含來源充足、增殖速度快、免疫抑制效果強。
- 幹細胞功能特性: 具備組織修復、分化、分泌營養因子、免疫調節、抑制發炎等治療潛力。全球首款獲批幹細胞藥物Prochymal(加拿大2012年上市,美國FDA 2024年批准),證實了幹細胞療法的可行性。
- 異體幹細胞新藥優勢: 相較於自體細胞治療的客製化、耗時、高成本及品質不穩定,異體幹細胞新藥(如向榮ELIXCYTE®)具有細胞來源年輕健康穩定、現貨供應、大量生產可負擔、標準化製程及長期安定性等競爭優勢,並已通過美國FDA主檔案(MF)登記。
新藥研發進程與競爭優勢
- 新藥研發管線:
- 膝骨關節炎(KOA): 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目前處於第三期臨床試驗收案階段。
- 慢性腎臟病(CKD): 已獲得美國FDA快速審查資格(預計2025年3月),預計2024年完成美國FDA與台灣TFDA結案,後續規劃啟動臨床。
- 退化性視網膜病變、困難傷口、巴金森氏症、老化衰弱: 均處於較早期研發階段或已完成恩慈療法。
- ELIXCYTE®-OA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試驗:
- WOMAC疼痛總分: 經48週追蹤,ELIXCYTE®-OA組(-60%)較對照組HA(玻尿酸,-47%)有更顯著的疼痛降低效果,且具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01***)。
- KSCRS膝功能: ELIXCYTE®-OA組在24週及48週均顯示膝功能有顯著改善(+64%及+54%)。
- WOMAC功能限制: ELIXCYTE®-OA組在48週顯示功能限制降低55%,優於HA組的36%,同樣具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01***)。
- 結論: ELIXCYTE®-OA可有效降低疼痛、改善膝功能、安全性良好、具免疫調節能力,且療效非劑量依賴。其治療結論為分泌細胞激素、抑制發炎、緩解疼痛、效益持久並顯著改善關節活動力。
- 競爭優勢: 相較於口服止痛藥、注射類固醇、玻尿酸、PRP及人工關節,ELIXCYTE®-OA在促進軟骨修復增生、治療頻率(一年一次)及病人負擔費用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
- 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臨床試驗:
- 慢性腎臟病惡化情形: 與真實世界數據比較,ELIXCYTE®-CKD組在24週及48週的疾病惡化比例顯著低於對照組(48週ELIXCYTE®-CKD 3.85% vs. 對照組19.57%)。
- eGFR變化: ELIXCYTE®-CKD組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在48週內呈現穩定甚至略有提升(+3.97%),而對照組則顯著下降(-18.37%),兩者差異具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4)。
- 結論: 治療後24與48週,eGFR穩定且無顯著惡化,顯示ELIXCYTE®-CKD在延緩慢性腎臟病進程方面有顯著效果。
- 競爭優勢: 相較於口服藥、注射針劑、腎透析及配對移植,ELIXCYTE®-CKD在組織修復再生潛力、改善發炎延緩惡化、療程頻率低、副作用/風險無及病人負擔費用方面均有顯著優勢。
- 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 擁有UC-hEV等產品線,具美國FDA主檔案(MF)、製程發明專利,多項國際認證(INCI、日本化妝品原料登記)。年產能超過2,000公升,應用於異常落髮、慢性傷口、眼科疾病,並拓展寵物、美髮、化妝品及醫美市場。
品質系統與法規遵循
- 國內外認證: 公司擁有細胞PIC/S GMP製劑廠認證、台灣TFDA先導工廠(IMP0477028)、人體器官保存庫、臨床GTP實驗室及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CPU)等查核通過。此外,也通過日本PMDA CPC認證(設施番號FB8230005)及國際ISO品質驗證(ISO/IEC 17025、ISO22716國際化妝品優良製造)。這體現了公司在品質管理與法規遵循方面的高度承諾。
- 再生雙法契機: 台灣立法院於2024年6月4日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使台灣成為繼韓國、日本之後亞洲第三個以專法施行再生醫療的國家。此舉為細胞治療產品提供了明確的法規途徑,有助於加速向榮生醫產品的上市。
- 藥證與授權: ELIXCYTE®-OA與ELIXCYTE®-CKD正在申請臨時性藥證,並積極洽談經銷通路合作。同時,也針對慢性腎臟病與膝骨關節炎進行海外授權合作佈局,目前已有多國洽談中。
財務概況
表:資產負債表趨勢(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6月30日 流動資產 237,895 506,796 592,350 681,794 非流動資產 176,418 179,133 185,539 182,072 資產總額 414,313 685,929 777,889 863,866 流動負債 16,540 16,901 27,130 19,558 非流動負債 63,919 72,586 66,151 64,622 負債總計 80,459 89,487 93,281 84,180 權益總計 333,854 596,442 684,608 779,686 每股淨值(元) 7.88 10.71 11.72 12.86 
- 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
- 資產總額與權益總計: 從2022年至2025年6月30日,資產總額和權益總計呈現顯著且持續的增長趨勢,資產總額從414,313仟元增至863,866仟元,權益總計從333,854仟元增至779,686仟元。這主要由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所帶動,顯示公司在募資或營運現金流方面表現良好,財務體質持續強化。
- 負債總計: 相對資產和權益的增長,負債總計保持在相對低的水平,且在2025年上半年略有下降,顯示公司財務槓桿不高,風險可控。
- 每股淨值: 每股淨值持續從2022年的7.88元增長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6元,顯示公司價值持續提升。
表:綜合損益表趨勢(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上半年 營業收入 14,397 24,589 31,881 18,515 營業成本 6,201 6,692 11,311 5,714 營業毛利 8,196 17,897 20,570 12,801 營業(損)益 (92,109) (96,280) (102,920) (62,909) 稅前淨損 (91,155) (84,108) (93,072) (59,839) 每股虧損(元) (2.20) (1.56) (1.62) (1.00) 
- 綜合損益表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與營業毛利: 營業收入呈現逐年穩健增長,從2022年的14,397仟元增至2024年的31,881仟元,2025年上半年已達18,515仟元,顯示營收規模持續擴大。營業毛利也隨之增長,表明產品具備一定的毛利空間。
- 營業(損)益與稅前淨損: 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營業虧損與稅前淨損持續擴大,從2022年的(92,109)仟元擴大至2024年的(102,920)仟元。這反映出公司在研發與營運上的高度投入,是生技新藥公司在商業化前期的常見現象。
- 每股虧損: 每股虧損雖有波動,但在2023年和2025年上半年有所收斂,可能是由於發行新股或股本膨脹導致的數字變化,但本業虧損擴大趨勢仍需注意。
圖:研發支出與營業費用趨勢(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 研發費用 74,907 82,781 88,643 營業費用 100,305 114,177 123,490 研發費用佔比 75% 73% 72% 
- 研發支出趨勢分析:
- 研發費用與營業費用: 研發費用和營業費用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顯示公司在產品開發與營運擴張上的積極投入。
- 研發費用佔比: 研發費用佔營業費用的比重雖從75%略降至72%,但仍維持在極高的水平,這進一步解釋了公司持續虧損的原因,也顯示其以研發為核心的戰略。
表:銷售產品別營收趨勢(新台幣仟元) 產品類別 2023年度營業收入 2023年度比例 2024年度營業收入 2024年度比例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 2025年上半年比例 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 10,534 43% 12,507 39% 6,146 33% 細胞生產技術服務 6,169 25% 10,226 32% 9,429 51% 其他 7,886 32% 9,148 29% 2,940 16% 合計 24,589 100% 31,881 100% 18,515 100% 
- 銷售產品別趨勢分析:
- 總營收成長: 整體營業收入呈現逐年成長。
- 營收結構變化: 營收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的營收比重逐年下降(43% → 33%)。「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的營收比重則大幅提升,從2023年的25%躍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1%,成為公司目前最大的營收來源。這顯示公司在細胞生產CDMO或技術服務方面的能力和市場需求正在快速成長,也為新藥商業化前的營運提供重要支撐。
- 其他產品: 營收比重呈下降趨勢,顯示公司營收重心逐漸轉移至核心的細胞相關技術服務。
再生醫學全球發展趨勢
圖:再生醫學全球發展趨勢 - 細胞藥品核准件數(單位:件數)
年份 自體細胞藥品 異體細胞藥品 2010年 11 1 2015年 22 12 2020年 35 17 2024年 38 24 
- 趨勢分析:
- 自體細胞藥品: 核准件數從2010年的11件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38件,顯示市場持續擴大。
- 異體細胞藥品: 核准件數呈現爆發性成長,從2010年的1件增長至2024年的24件,尤其在2010至2015年間增幅巨大。異體細胞藥品的快速增長,對向榮生醫這類專注於異體幹細胞的公司而言是重要的市場利多信號,表明其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明確的監管接受度。
企業永續發展與公司治理
- 環境保護: 積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目標2024年降低20%)、推動無紙化作業、鼓勵環保習慣。
- 社會責任: 投入人才就業接軌、參與公益慈善活動(舊鞋救命、熱心熱血)、重視員工權益與健康安全環境。
- 公司治理: 設置功能性委員會、強化公司治理主管職能、推動董事多元化(女性董事佔比44%)、提升資訊透明度(定期公告財務、英文年報)、建立誠信與保密制度、強化資通安全管理。
利多與利空資訊條列整理
以下根據報告內容,判斷並整理出對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利多與利空資訊:
利多資訊
- 新藥研發進度領先:
- 膝骨關節炎(KOA)異體細胞新藥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收案階段,顯示產品開發已達晚期。
- 慢性腎臟病(CKD)異體細胞新藥獲得美國FDA快速審查(Fast Track Designation)資格,有望加速審批過程並提早上市。
- KOA與CKD的1/2期臨床試驗成果均顯示顯著療效,在疼痛緩解、功能改善及疾病惡化延緩方面優於現有療法或對照組,具備強大競爭力。
- 競爭優勢顯著:
- ELIXCYTE®在促進軟骨修復再生、治療頻率低(KOA一年一次)、副作用低(CKD無副作用)等方面,相較於傳統療法具有明顯優勢。
- 異體幹細胞新藥具備現貨供應、大量生產、標準化製程、長期安定性及成本可負擔等優勢,解決了自體細胞治療的限制。
- 市場潛力龐大:
- 全球與台灣的膝骨關節炎及慢性腎臟病市場規模巨大且持續增長,醫療需求殷切。
- 全球異體細胞藥品核准件數呈爆發性增長趨勢,顯示再生醫學市場對異體細胞治療接受度提高。
- 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產品拓展至醫美、寵物、化妝品、美髮等多元應用市場,增加營收來源。
- 品質系統與法規遵循完善:
- 獲得PIC/S GMP、ISO、TFDA及日本PMDA CPC等多項國內外嚴格認證,證明其產品品質與生產管理符合國際標準。
- 取得美國FDA主檔案(MF)認證,有助於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 台灣再生醫療雙法三讀通過,為細胞治療產業提供明確法規環境,有利於公司在台產品上市及發展。
- 財務體質穩健與營收結構優化:
- 資產總額、權益總計及每股淨值持續增長,顯示公司財務體質持續強化。
- 營業收入逐年增長,且「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營收比重大幅提升,成為主要營收來源,為公司在新藥商業化前提供重要營運支撐。
- 優秀研發與經營團隊:
- 研發人員碩博士佔比高達87.5%,且經營團隊具豐富產業經驗,為公司創新與發展奠定基礎。
- 全球商業化佈局:
- 積極洽談ELIXCYTE®新藥的經銷通路合作及海外授權技轉,有利於擴大產品的全球市場覆蓋。
利空資訊
- 持續虧損且虧損擴大:
- 綜合損益表顯示公司連續多年處於營業虧損及稅前淨損狀態,且營業虧損金額有擴大趨勢,尚未能實現獲利,對短期獲利型投資者構成壓力。
- 高度研發與營業費用投入:
- 研發費用與營業費用逐年增長,且研發費用佔營業費用比重極高,顯示公司資本支出龐大,需持續投入大量資金。
- 新藥上市時程與市場競爭:
- 儘管研發進度良好並獲快速審查,但新藥從臨床試驗到最終上市仍存在不確定性與時間成本。
- 再生醫學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即使產品具優勢,仍需面對其他創新療法的挑戰。
- 營收依賴特定服務:
- 雖然「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營收成長迅速,但若新藥商業化未能順利銜接,公司營收可能過度依賴此單一服務。
- 法規政策風險:
- 再生醫療雙法雖已通過,但子法細則的公告與正式實施仍需時間,且可能影響產品的市場准入條件。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結語)
報告的整體觀點:
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其作為一家在再生醫學領域具有顯著潛力的公司。公司在異體幹細胞新藥研發、品質系統建置以及法規遵循方面表現出色,其核心產品ELIXCYTE®在膝骨關節炎和慢性腎臟病兩大適應症上展現了令人鼓舞的臨床療效與競爭優勢。儘管目前財務上仍處於虧損狀態,但這是生技新藥公司在研發投入階段的常態,且營收結構正逐步優化,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的成長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基礎。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從報告內容判斷,向榮生醫具備多項「利多」因素,如重要的臨床里程碑、FDA快速審查資格、明確的法規途徑、廣闊的市場潛力以及不斷壯大的營收。這些都可能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正面催化劑。然而,作為一家尚未盈利的生技公司,「利空」因素包括持續的虧損和高昂的研發支出,可能導致投資者對其短期盈利能力持保留態度。市場對其價值評估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臨床試驗的成功、藥證的取得以及產品的商業化速度與規模。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而言, 向榮生醫將聚焦於推進膝骨關節炎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和慢性腎臟病新藥的後續臨床規劃。台灣再生醫療相關法規的逐步落地,以及與國際夥伴在授權技轉方面的進展,將是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的持續增長將在短期內維持公司營運。
- 長期來看, 成功獲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的藥證將是公司實現價值躍升的關鍵。若能順利商業化,向榮生醫有望從研發型公司轉變為具有穩健營收和獲利能力的企業。同時,外泌體產品在多元市場的拓展,也將為公司帶來額外的增長動能和更穩固的長期發展基礎。再生醫學全球趨勢的利好,將持續支持其長期增長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投資向榮生醫應以中長期視角為主,充分認識到生技產業「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務必密切追蹤公司的臨床試驗進度、法規審批狀況以及任何潛在的國際合作或授權協議,這些將是影響公司價值最關鍵的事件。在評估財務狀況時,應理解公司目前的虧損是研發投資的結果,並關注其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營收成長趨勢以及每股淨值的變化。同時,也應警惕新藥開發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並對市場競爭狀況保持警覺。建議投資人分散投資,不將過多資金集中於單一生技股,並在做出投資決策前,進行充分的獨立研究或尋求專業建議。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宏遠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會中將說明公司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相關資訊請參閱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臺北文創6樓(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6F)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2024台灣創投年會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業務及財務相關資訊。參加方式及相關資料請詳台灣創投年會首頁: (https://tvca-summit.tvca.org.tw/event)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