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雲谷(668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伊雲谷(668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國票證券公司-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188號15樓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綜合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伊雲谷 (6689 TT) 法人說明會簡報分析與總結:市場影響與投資人展望

本文件為伊雲谷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碼:6689) 於 2025 年 8 月 27 日發佈之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綜合檢視此份報告,伊雲谷展現了在快速成長的全球雲端市場中積極拓展的雄心與策略,然而其最新財報數據,特別是 2025 年第二季度的盈利表現,卻提出了需要深思的警訊。

從宏觀層面來看,雲端運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及資安等領域仍是未來數年的主流科技趨勢。伊雲谷作為大中華區 AWS 首批核心級服務夥伴,並積極發展多雲與各類加值服務,其業務佈局符合市場發展方向。公司的「先佔領再擴張」策略,加上不斷強化技術能力並擴展國際市場,顯示其具有長期成長的潛力。其全球性的業務拓展、專業團隊規模,以及多項國際獎項與認證,均證明了伊雲谷在雲端服務領域的競爭實力與行業領導地位。這些因素,對於尋求成長型標的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具吸引力的利多消息。

然而,從財務數據觀察,特別是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獲利能力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儘管營收持續成長,但毛利率微幅下滑,而營業淨利卻轉為虧損,本期淨利也大幅縮水。這意味著公司在擴張營收的同時,其營運效率或成本控制面臨巨大挑戰,或正處於投入大量資源於新興業務、區域擴展的階段,短期內對利潤產生壓力。對於投資者而言,尤其對於著重企業盈利能力的散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示信號,需要深入了解導致利潤下降的具體原因。

伊雲谷 (6689 TT) 法說會簡報重點摘要

以下將這份法說會簡報的關鍵內容整理成條列式重點,並闡述各項數據與趨勢:

一、公司簡介與核心競爭力

  • 基本概況:伊雲谷數位科技成立於 2013 年,資本額達新台幣 6.8 億元。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員工數約 690 人,擁有超過 1000 種雲端專業技術證照,是大中華區 AWS 首批核心級服務夥伴。
  • 2024 年營收:公司於 2024 年實現營收達新台幣 126 億元。
  • 集團佈局與策略投資:
    • 雲界數位 (eCloudEdge):專注於 IT 與 OT 整合,助力製造、能源、電力、交通、零售、電信等產業的雙軸轉型。
    • 雲璽科技 (CloudSeal):資安新創團隊,依循國際資安規範,為政府機關、民營企業提供資安防護。
    • 易上雲 (EPN.Cloud):SaaS 和雲端安全解決方案的雲原生代理商。
    • 雲動力 (Dynacloud):提供多雲架構管理、資源優化、資料分析及智慧應用的創新企業。
    • 創智動能 (NeuroBrain):專注於 AI 技術、大數據分析及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涵蓋智慧製造、零售、運輸等產業。
    • 雲馥數位 (CloudRiches):全台首家微軟 MSP 認證服務夥伴,專注微軟雲端產品。

    這些投資顯示公司積極向多元雲服務、新興科技 (AI/OT/資安) 發展,以擴大市場份額及提升解決方案完整性。

  • 核心使命與客戶策略:採「釐清根本原因 → 以客戶為中心 → 敏捷開發 → 建立信任關係」四階段模式,旨在提供客戶最佳且具共生共好關係的解決方案。

二、市場趨勢與營收成長

  • 全球雲端市場成長:文件引用 Statista 資料指出,2024-2029 年全球公有雲市場預期複合年成長率 (CAGR) 為 18.49%。IDC 預估亞太區 (除日本與中國外) 公有雲服務市場於 2023 年成長 24.2% 達 415 億美元,2023-2028 年 CAGR 為 19.9%。
  • 伊雲谷雲端營收表現:
    • 2017-2021 年複合年成長率高達 99.2%。
    • 2017-2024 年複合年成長率為 23.9%。
    • 2022-2024 年複合年成長率為 27.5%。
    • 公司預計 2024-2029 年複合年成長率為 18.5%。

    此數據顯示,伊雲谷過去幾年的雲端營收成長速度均高於整體公有雲市場,展現了強勁的市場擴張能力。

  • 「先佔領再擴張」成長策略:透過「獲取客戶 (企業客戶為主)」與「提高單一客戶服務量 (多樣化服務:AI/Agent, 資安, 大數據, 資料庫/ERP/CRM, MSP/MSSP, IaaS/PaaS)」雙管齊下。
  • 三維成長策略:整合核心系統、發展專業能力 (如大數據/AI、DB freedom、資安等)、持續區域擴展 (香港、台灣、中國、東南亞)。
  • 全球市場佈局與專業團隊:提供全球雲端託管及 24/7 技術支援。專業團隊包括 300+ 雲端架構師、50+ 資料團隊、50+ ERP & DB 顧問、40+ Dev 團隊、15+ 資安顧問、200+ 解決方案團隊。
  • 獨家解決方案:雲端資安託管服務 (MSSP)、企業資源規劃 (ERP)、客戶關係管理 (CRM)、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雲端管理平台、邊緣運算協作管理平台、AI Agent、雲端資安及雲端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 深耕產業:服務涵蓋政府部門/金融服務、科技製造業、遊戲產業、零售/電子商務、電信/媒體業、網路軟體業等六大產業,展現多角化經營能力。

三、業界肯定與國際認證

  • ChannelE2E 評比:
    • 被選為亞太地區公有雲託管服務商 (MSP) 推薦指標性服務商之一。
    • 2023 年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 100 強:全球第 7 名,亞洲第 1 名。
    • 2022 年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 100 強:全球第 6 名,亞洲第 1 名。
    • 2022 年全球公有雲 MSP 250 強名單:第 18 名。
  • AWS 及 Microsoft 獎項:多年持續獲得 AWS 各地區及特定領域 (如 SAP、Specialized) 合作夥伴獎項,以及 Microsoft 最佳服務提供商與永續發展變革者獎。
  • 資安認證:取得 ISO 27017 雲端安全認證、獲選雲端安全聯盟 (CSA) Trusted Cloud Provider 認可、獲 CSA (新加坡資安局) Cyber Essentials Mark,並在 SecurityScorecard 評比中獲 A 級,也是臺灣首家通過 AWS MSSP 認證的公司。

四、財務績效 (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

  • 2025 年上半年雲端營收地理分佈 (依接單地點):
    • 台灣佔比 23%,年增率 (YoY%) 達到 51.5%。
    • 香港與澳門佔比 38%,YoY% 達到 27.5%。
    • 東南亞佔比 23%,YoY% 達到 11.2%。
    • 大中華區 (中國) 佔比 14%,YoY% 達到 8.8%。
    • 整體 YoY% 未列出,但各區域皆呈正成長,其中台灣成長最為顯著。
  • 2025 年上半年雲端營收產業分佈 (依產業別):
    • 科技製造業佔比 39%,YoY% 達 31.7%。
    • 新零售業佔比 25%,YoY% 達 13.5%。
    • 其他產業佔比 18%,YoY% 達 54.3%。
    • 電信/媒體業佔比 9%,YoY% 達 11.8%。
    • 網路/軟體業佔比 8%,YoY% 達 1.6%。
    • 整體 YoY% 未列出,但各產業均呈正成長,尤其科技製造與其他產業增長明顯。
  • 2025 年第二季度雲端營收地理分佈 (QoQ% & YoY%):
    • 台灣:QoQ% 從 2025Q1 的 -22.3% 轉為 2025Q2 的 -30.0% (季度連續下滑),YoY% 從 2024Q2 的 81.3% 下滑至 2025Q2 的 31.0%。顯示台灣市場季度成長放緩且年增率較去年同期明顯衰退。
    • 香港與澳門:QoQ% 僅 3.4%,YoY% 從 2024Q2 的 68.6% 下滑至 2025Q2 的 9.5%。成長亦明顯放緩。
    • 東南亞:QoQ% 達 11.4%,YoY% 從 2024Q2 的 40.5% 下滑至 2025Q2 的 -0.9% (轉為負成長)。
    • 大中華區 (中國):QoQ% 從 2025Q1 的 130.4% 回落至 2025Q2 的 -30.0%,YoY% 僅 2.7%。中國市場季度營收波動大。

    整體季度和年增率表現普遍呈現成長放緩甚至個別區域負成長的趨勢,與上半年營收報告有所出入(可能H1是累積成長,Q2則是單季情況)。

  • 2025 年第二季度雲端營收產業分佈 (QoQ% & YoY%):
    • 科技製造業:QoQ% 略減 -3.1%,YoY% 為 12.0% (去年同期為 64.9%)。
    • 新零售業:QoQ% 大減 -18.7%,YoY% 為 11.5% (去年同期為 12.2%)。
    • 其他產業:QoQ% 小增 1.3%,YoY% 大幅下滑至 7.2% (去年同期為 182.2%)。
    • 電信/媒體業:QoQ% 大幅增加 56.6%,YoY% 為 60.1% (去年同期為 53.6%)。表現強勁。
    • 網路/軟體業:QoQ% 大增 29.7%,YoY% 為 51.5% (去年同期為 -10.9%)。顯著改善。

    顯示部分產業如科技製造、新零售和其他產業季度成長趨緩或下降,但電信/媒體與網路/軟體產業有顯著增長。

  • 合併綜合損益表:
    項目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4 Q2 2025 Q1 2025 Q2 2025 H1 年增率% (2020-2024) 季增率% (Q2 vs Q1) 年增率% (2025 Q2 vs 2024 Q2)
    營業收入 (NT$M) 7,025 10,149 8,618 9,819 12,687 3,094 3,199 3,201 6,400 4%(21) -> 44%(22) -> (15)%(23) -> 14%(24) -> 29%(25) 0% 3%
    營業毛利 (NT$M) 694 1,076 1,095 1,269 1,358 349 338 304 642 26%(21) -> 55%(22) -> 2%(23) -> 16%(24) -> 7%(25) (10)% (13)%
    營業費用 (NT$M) 547 829 978 1,136 1,274 329 310 322 633 38%(21) -> 52%(22) -> 18%(23) -> 16%(24) -> 12%(25) 4% (2)%
    營業淨利 (NT$M) 147 247 117 133 84 20 28 (18) 9 (6)%(21) -> 68%(22) -> (53)%(23) -> 14%(24) -> (36)%(25) (167)% (192)%
    本期淨利 (NT$M) 152 204 101 175 117 23 28 2 29 11%(21) -> 34%(22) -> (51)%(23) -> 74%(24) -> (33)%(25) (93)% (92)%
    每股盈餘 (EPS) (NT$) 2.54 3.40 1.61 2.70 2.26 0.46 0.57 0.26 0.83 - - -
    毛利率 (%) 9.9 10.6 12.7 12.9 10.7 11.3 10.6 9.5 10.0 - - -
    營業費用率 (%) 7.8 8.2 11.3 11.6 10.0 10.6 9.7 10.1 9.9 - - -
    營業利潤率 (%) 2.1 2.4 1.4 1.4 0.7 0.6 0.9 (0.6) 0.1 - - -
    淨利率 (%) 2.2 2.0 1.2 1.9 1.2 1.0 1.2 0.6 0.9 - - -
    • 營收:2020-2024 年營業收入持續成長,2024 年年增 29% 達 12,687 百萬。2025 Q2 單季營收為 3,201 百萬,與 2025 Q1 (3,199 百萬) 持平,年增率為 3%。上半年總營收為 6,400 百萬。
    • 毛利率:2024 年毛利率為 10.7%,較 2023 年 (12.9%) 下滑。2025 Q2 毛利率為 9.5%,較 2025 Q1 (10.6%) 進一步下滑,且低於 2024 Q2 (11.3%),顯示獲利空間受壓。
    • 營業費用:費用持續增長,2024 年年增 12%。2025 Q2 營業費用 322 百萬,較 2025 Q1 增加 4%。
    • 營業淨利:年營業淨利在 2024 年大幅下降至 84 百萬,年減 36%。2025 Q2 單季營業淨利竟轉為虧損 (18) 百萬,與 2025 Q1 的 28 百萬和 2024 Q2 的 20 百萬相比,是嚴重的衰退,年減 192%!這表示公司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經營本業虧損。
    • 本期淨利:2024 年本期淨利下降至 117 百萬,年減 33%。2025 Q2 單季本期淨利僅為 2 百萬,相較 2025 Q1 的 28 百萬大幅下滑 93%,相較 2024 Q2 的 23 百萬更暴跌 92%。這使得上半年累計淨利僅為 29 百萬。
    • 每股盈餘 (EPS):2024 年 EPS 為 2.26 元。2025 Q2 EPS 為 0.26 元,大幅低於 2025 Q1 的 0.57 元和 2024 Q2 的 0.46 元。
    • 營業利潤率:2024 年降至 0.7%。2025 Q2 營業利潤率轉為負值,達 -0.6%,是公司營運狀況的一大警訊。
    • 淨利率:2024 年為 1.2%。2025 Q2 淨利率為 0.6%,顯著低於 2025 Q1 的 1.2% 和 2024 Q2 的 1.0%。
  • 合併資產負債表 (2025 Q2 與 2025 Q1 比較):
    • 現金及約當現金:2025 Q2 較 2025 Q1 微幅減少 (2,185 百萬 vs 2,193 百萬)。
    • 應收帳款淨額:2025 Q2 較 2025 Q1 減少 (1,956 百萬 vs 2,216 百萬),佔資產比重下降,可能代表收現狀況改善或營收增長放緩。
    • 存貨:2025 Q2 大幅減少 (25 百萬 vs 164 百萬),存貨管理效率顯著提升,或業務性質導致低存貨。
    • 流動負債總計:2025 Q2 為 3,101 百萬,略低於 2025 Q1 (3,241 百萬)。
    • 股東權益總計:2025 Q2 為 2,929 百萬,較 2025 Q1 的 3,264 百萬有所下降。
    • 財務比率: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由 2025 Q1 的 64.8 天略降至 2025 Q2 的 61.3 天。
      • 存貨週轉天數:由 2025 Q1 的 69.1 天大幅下降至 2025 Q2 的 28.3 天,顯示效率大幅提升。
      • 現金循環週期:由 2025 Q1 的 76.4 天大幅改善至 2025 Q2 的 33.8 天,表示營運資金管理效率顯著進步。
      • 權益報酬率 (ROE):由 2025 Q1 的 3.3% 大幅下降至 2025 Q2 的 1.9%,與獲利能力衰退一致。
  • 合併現金流量表:
    •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 (流出):2024 年為流入 242 百萬,但 2025 Q1 為流出 (157) 百萬,隨後 2025 H1 轉為流入 189 百萬。波動較大。
    • 自由現金流量 (FCF):2024 年為 162 百萬。2025 Q1 為流出 (237) 百萬,2025 H1 累計為流入 109 百萬。顯示自由現金流不穩定,需要密切關注其持續性。

五、環境、社會、治理 (ESG) 永續作為

  • 永續獎項與評比:獲得全球企業永續獎銅獎、台灣企業永續獎白金級,在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中優於 87% 同業,碳揭露專案 (CDP) 首年加入即獲氣候 D、水 B-。
  • 永續組織與認證:取得多項 ISO (9001、27001、27017、14001、14064-1) 認證,設有永續發展暨風險管理委員會,履行 RE10x10 (綠電用量累計達 2024 年總量的 4.89%),承諾淨零宣言。
  • 社會參與:推動雲端種子計畫培育雲端技術人才,無重大人權違規及違法事件,客戶滿意度高 (4.99/5.00)。
  • 整體而言,伊雲谷在 ESG 方面的投入與成就顯著,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吸引對永續投資有興趣的投資人。

市場預測與多空分析

根據這份伊雲谷 (6689 TT) 的法說會簡報內容,可以針對其股價短期與長期趨勢進行預測,並分析各項資訊的利多與利空面:

一、 利多 (Positive Factors)

  • 高成長雲端市場佈局:
    • 市場趨勢:全球及亞太區公有雲市場預期有高雙位數成長 (全球 CAGR 18.49% for 2024-2029; 亞太區 CAGR 19.9% for 2023-2028)。伊雲谷所處行業為高成長領域。
    • 公司表現:伊雲谷過往雲端營收成長速度顯著高於整體市場 (例如 2017-2021 CAGR 達 99.2%,2022-2024 CAGR 達 27.5%),預計未來成長率仍將領先,表明其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色。
    • 策略投資:投資 AI (創智動能 NeuroBrain)、資安 (雲璽科技 CloudSeal、易上雲 EPN.Cloud) 等新創團隊,符合市場未來發展方向,有助於擴展服務組合及強化競爭力。
  • 強勁的業務擴張與客戶黏著度:
    • 「先佔領再擴張」策略:透過擴大企業客戶基礎,並向單一客戶銷售更多加值服務,有望實現長期穩定的經常性收入成長。
    • 服務多元化:提供 MSSP、ERP、CRM、AI/大數據、雲端管理等一站式多雲解決方案,有助於鞏固客戶關係,增加每客戶營收。
    • 地理擴張:除了台灣、香港、大中華區,持續向東南亞擴展業務,實現跨國經營與風險分散。2025 H1 各地區雲端營收均實現正年增率,其中台灣 YoY% 達 51.5%。
    • 產業覆蓋:廣泛服務六大產業,顯示營收來源多元,可降低單一產業波動帶來的風險。
  • 國際認可與技術領先地位:
    • 行業地位:多年被 ChannelE2E 評為全球垂直市場雲端託管服務商亞洲第一、全球前十大,以及 AWS 各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獎,彰顯其卓越服務能力和品牌聲譽。
    • 資安能力:通過多項嚴格的資安認證 (ISO 27017, AWS MSSP, CSA Trusted Cloud Provider, SecurityScorecard A 級),滿足企業對雲端安全日益增長的需求。
    • 人才儲備:擁有大量雲端架構師、資料分析師、ERP 顧問等專業團隊,為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 ESG 永續發展承諾:
    • 獲得多項國際永續獎項與認證,承諾淨零排放,強化公司治理,有助於吸引 ESG 投資者,並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

二、 利空 (Negative/Cautionary Factors)

  • 嚴峻的盈利能力下降:
    • 營業淨利大幅下滑甚至虧損:2024 年營業淨利年減 36%。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淨利驚人地轉為虧損 (18) 百萬元。這代表公司在營收持續成長的同時,核心本業的盈利能力遭受嚴重打擊。
    • 毛利率與營業利潤率惡化:毛利率從 2024 年的 10.7% 進一步下滑至 2025 Q2 的 9.5%。營業利潤率在 2025 Q2 跌至 -0.6%,是重大的負面訊號,反映單位成本上升或價格競爭激烈,嚴重侵蝕利潤。
    • 本期淨利急遽萎縮:2024 年本期淨利年減 33%。2025 Q2 的本期淨利僅為 2 百萬元,較上季及去年同期大幅減少,與營收增長背離,導致 EPS 驟降至 0.26 元。
  • 現金流動性波動:
    • 自由現金流量 (FCF) 不穩定:2025 年第一季度 FCF 為負值 (-237 百萬元),雖然 2025 上半年累計轉正為 109 百萬元,但其波動性顯示公司在支持營運擴張時的現金產生能力仍有不確定性。
  • 區域與產業成長動能放緩 (部分業務):
    • 儘管 H1 整體各區域營收 YoY 成長,但 2025 Q2 單季數據顯示,台灣、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的雲端營收年增率皆顯著下滑,其中東南亞甚至轉為負成長。大中華區營收在 Q2 呈現季減。
    • 部分產業如科技製造業、新零售業、其他產業的雲端營收年增率也從去年高點顯著下滑,反映某些主要市場或產業的成長勢頭正在減弱。
  • 營運費用攀升:
    • 儘管毛利增長速度放緩,營業費用仍在持續增長,壓縮了獲利空間,暗示公司可能在市場拓展、人才招募或研發上投入更多資源,但短期內未見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

三、 市場預測與投資人重點

  • 短期趨勢預測:

    伊雲谷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業淨利轉虧,以及淨利潤急遽萎縮,加上各項利潤率大幅下滑,預計將對股價構成顯著的利空壓力。市場在短期內將會密切關注公司對於盈利能力惡化的解釋與未來改善策略。缺乏具體獲利能力恢復指引下,投資人信心可能受挫,股價可能面臨下跌或盤整壓力。儘管公司強調收入的持續增長,但虧損的本業盈利往往會壓過收入增長的利多。

  • 長期趨勢預測:

    從長期來看,伊雲谷所處的雲端服務、AI 與資安領域具有強大的結構性成長趨勢,這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其全球佈局、多樣化解決方案以及國際認可度均為長期利好因素。然而,長期股價的持續成長將取決於公司能否成功將這些市場機遇轉化為可持續且健康的盈利。若利潤率能築底反彈,並展現出良好的規模經濟效應,公司的基本面仍能支撐其股價表現。但若利潤壓力持續存在,將侵蝕長期成長潛力。

  • 投資人 (特別是散戶) 注意重點:
    1. 關注盈利能力惡化原因: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對於 2025 Q2 營業淨利轉虧損的詳細說明。是單一性事件(例如特定大型專案前期投入過大、一次性費用、市場激烈競爭降價)還是長期趨勢?
    2. 毛利率與營業費用率趨勢:觀察公司後續季度的毛利率是否能夠止跌回穩,甚至回升。同時,應留意營業費用率是否能有效控制,以實現營收規模擴大後的利潤增長。
    3. 自由現金流量穩定性:監測自由現金流量能否持續為正並保持穩定增長,這是衡量公司經營品質和自我造血能力的關鍵指標。
    4. 營收成長與獲利品質:區分營收的「量」與「質」。高成長的營收固然可喜,但若以犧牲利潤為代價,則應謹慎看待。追蹤其轉投資公司與新業務 (如 AI 相關) 何時能為整體公司貢獻正面盈利。
    5. 公司溝通與展望:關注管理層在未來電話會議或報告中對於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營運效率的具體計劃和時間表。明確的盈利指引將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
    6. 長期價值判斷:對於願意承受短期波動、看好雲端與 AI 長期趨勢的投資者,可將此公司的「獲利修正」視為佈局時機,但前提是對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信心。若為保守型投資者,則應觀望等待盈利數據回穩後再行評估。

總結與未來展望

伊雲谷作為雲端服務領域的先行者,憑藉其領先的技術實力、深厚的客戶基礎以及對新興科技(如 AI 與資安)的戰略投資,在全球雲端市場中奠定了堅實的地位。報告中呈現的強勁營收增長勢頭和市場領導地位,無疑是公司發展潛力的有力證明。在全球數位轉型的大背景下,雲端服務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這為伊雲谷提供了長期且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最新公佈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揭示了嚴峻的盈利壓力。營業淨利轉為虧損、本期淨利大幅下滑,以及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的全面收縮,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重大警訊。這些數據暗示公司可能正處於高速擴張與成本控制的兩難境地,或是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的利潤率壓縮。在評估一家高成長科技公司時,投資者往往願意給予較高的估值,但前提是能夠看到未來的盈利能力將支撐甚至超越當前估值。當盈利表現與營收成長脫節時,市場往往會迅速重新評估公司的價值。

展望未來,伊雲谷能否持續在保持營收高成長的同時,有效提升其獲利能力將是關鍵。公司所採用的「先佔領再擴張」策略,雖然有利於長期市佔率的提升,但也可能意味著短期內為獲取客戶和市場份額而犧牲部分利潤。因此,管理層必須展示出如何平衡成長與盈利的明確路徑,例如透過優化運營效率、提高服務價值來提升議價能力,或是讓新投資的業務板塊盡快產生正向的收益貢獻。

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現階段的伊雲谷是一個典型的「成長與盈利」平衡的考驗。公司坐擁良好的產業趨勢與戰略佈局,但短期內需要消化因擴張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建議投資人密切追蹤公司接下來季度的財務報告,尤其是毛利率、營業利潤率、營業淨利及自由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若公司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控制成本並提升效率,成功扭轉盈利下降的趨勢,那麼在長期雲端市場持續擴張的推動下,其股價仍具備恢復增長的潛力。反之,若盈利惡化趨勢未能有效遏止,即使營收維持增長,也可能導致市場對其長期成長性產生疑慮。在市場高度關注利潤表現的環境下,耐心與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將是伊雲谷投資判斷的核心要素。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匯豐證券舉辦之HSBC Taiwan Conference,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證券舉辦之CGS-CIMB's 4th Tech & EV Virtual Conference,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00號(台北茹曦酒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舉辦之2025年第一季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明水路700號12樓(凱基證券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