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龍(624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臺龍(624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332巷7號3樓(本公司)
相關說明
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臺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Q4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針對臺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246)於2022年12月23日發佈的2022年Q4法人說明會內容進行全面性分析。報告涵蓋公司簡介、前三季營運結果回顧、重點展望及經營理念。整體而言,臺龍電子在2022年前三季面臨營運獲利壓力,但透過業外收入彌補部分缺口。公司積極轉型,將未來成長動能聚焦於具高附加價值的車用顯示器市場及新興的ASA科技塑鋼浪板業務,展現其在產業變革中的應變能力與創新企圖心。

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了臺龍電子在傳統背光模組與液晶模組業務之外,積極拓展新事業領域的轉型策略。雖然近期財報顯示營業利益明顯下滑,但公司透過非營業收入的顯著增長,緩和了整體獲利的衰退幅度。資產負債結構保持穩健,流動性良好。展望未來,公司將重心放在前景廣闊的車用顯示器及新材料應用,試圖擺脫成熟產業的競爭壓力,尋求新的成長曲線。此策略有助於提升公司長期競爭力與獲利能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臺龍電子的轉型策略可能對其股票市場表現產生兩面影響。短期內,由於2022年前三季營運淨利大幅下滑,加上市場對新事業佈局的效益需時間驗證,股價可能面臨壓力。然而,長期而言,若車用顯示器模組及ASA科技塑鋼浪板業務能如預期般放量生產並貢獻營收,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市場對其估值可能隨之調整。尤其是車用市場的高進入門檻及穩定成長性,有望吸引具長線投資眼光的投資人。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由於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傳統業務的競爭壓力,臺龍電子在短期內(未來1-2個季度)的營運獲利能力可能仍有挑戰。儘管車用模組業務已開始小量量產並預計放量,但其對整體營收及獲利的貢獻效益顯現尚需時間。
  • 長期趨勢: 展望長期(未來2-5年),臺龍電子在車用顯示器模組及新材料(ASA科技塑鋼浪板)的策略佈局有望取得成效。汽車產業的「大屏化+多屏化」趨勢,以及電動車和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為車用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ASA塑鋼浪板作為傳統建材的環保替代品,也具備長期市場潛力。若公司能有效提升新事業佔比,並維持穩定的良率與客戶關係,長期成長可期。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 獲利能力變化: 密切關注未來季度財報中,營業淨利是否能止跌回升,以及非營業收入是否能持續保持穩健。
  • 新業務進展: 關注車用LCD模組及ASA科技塑鋼浪板業務的量產規模、客戶拓展及營收貢獻度。這將是判斷公司轉型成效的關鍵指標。
  • 產業競爭: 儘管車用市場前景看好,但競爭亦激烈。需留意臺龍電子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及客戶關係維護上的表現。
  • 宏觀經濟影響: 全球車市景氣與供應鏈穩定性,仍會對臺龍電子的車用業務產生影響。
  • 投資風險: 任何前瞻性資訊皆存在不確定性。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報告內容,並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利多與利空判斷

  • 利多因素:
    • 積極轉型至高成長潛力市場: 公司自2020年第四季起投入前裝車用LCD模組開發,並於去年下半年小量量產,客戶涵蓋中國前十大本土車廠及新能源車廠,顯示其在新興高價值市場的積極佈局與潛在增長動能。(依據文件第12-13頁)
    • 車用顯示器市場需求明確: 報告指出車用顯示器正引領汽車產業邁入智慧座艙時代,預計2023-2025年車載顯示器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5%,且到2030年裝載3塊及以上螢幕的汽車數量將達到20%左右,為公司車用產品提供長期成長空間。(依據文件第12頁)
    • 拓展多元車用電子產品線: 除車用顯示模組外,公司亦供應汽車充電樁主板、車門鎖主板、汽車控制類開關等,擴大了在車用電子領域的產品組合,有助於分散風險並增加營收來源。(依據文件第14頁)
    • 新材料業務的導入: 引進販售ASA科技塑鋼浪板,以環保、質輕、耐用為訴求,作為烤漆鋼板的替代品,且具有優異的耐候、耐酸鹼、抗腐蝕特性,開拓新的建材應用市場。(依據文件第15頁)
    • 非營業收入顯著成長: 2022年前三季營業外收入及支出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19%,且由負轉正,有效彌補了營業淨利的下滑,顯示公司在資產活化或投資收益方面有所斬獲。(依據文件第7頁)
    • 財務結構相對穩健: 每股淨值提升,負債比與流動比表現良好,顯示公司財務體質保持穩定。(依據文件第8頁)
  • 利空因素:
    • 營運淨利大幅下滑: 2022年前三季營業淨利為13,942仟元,較去年同期41,042仟元大幅減少66%,顯示公司在核心營運方面面臨顯著挑戰,可能源於成本上升、毛利率受壓或費用增加。(依據文件第7頁)
    • 每股盈餘衰退: 2022年前三季每股盈餘為0.58元,較去年同期0.87元衰退33%,直接反映獲利能力的下降。(依據文件第7頁)
    • 營業費用顯著增加: 2022年前三季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30%,可能影響營業淨利表現,需關注費用增加的原因及其效益。(依據文件第7頁)
    • 傳統業務面臨挑戰: 儘管報告未直接說明,但營業淨利的顯著下滑,可能與公司傳統背光模組等產品市場競爭激烈或需求放緩有關。(依據文件第7頁及4-5頁公司簡介)
    • 新事業效益需時間驗證: 儘管公司積極轉型,但車用模組及ASA新材料業務的規模效益與獲利貢獻仍需時間來顯現,短期內恐難以完全彌補傳統業務的獲利缺口。(依據文件第12-15頁)

重點摘要

  • 公司簡介

    • 臺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秉持「研究、發展、創新、進步」的經營理念。
    • 主要產品包括變壓器、背光模組、LED Light bar、導光板等,並於2003年成立背光模組廠,產品尺寸從4吋至32吋。
    • 近年來,因應智慧移動與IoT需求,產品主軸轉向前裝車載及工控應用。
    • 公司亦成立文創事業體,負責世界知名圖像授權商品合作業務。
    • 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3.71億元,於2003年上櫃(股票代號6246)。
    • 2021年合併營業額為1,913,612仟元。
    • 全球據點分佈於台北(營運總部、研發、文創事業)、東莞(背光模組、LCM模組、觸控貼合)、昆山(LED light bar、SMT)。
  • 2022年前三季營運結果回顧

    • 合併綜合損益比較(111年與110年度前三季):
      • 營業收入淨額:1,498,794仟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
      • 營業成本:1,342,851仟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
      • 營業毛利(損):155,943仟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
      • 營業費用:142,001仟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
      • 營業淨利:13,942仟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66%。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12,840仟元,較去年同期(負值5,855仟元)大幅增長319%,由負轉正。
      • 本期稅前淨利(損):26,782仟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
      • 本期淨利(損):21,457仟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
      • 每股盈餘(元):0.58元,較去年同期0.87元減少33%。
    • 合併資產負債表與重點分析(截至2022年9月30日):
      • 資產總計:1,358,571仟元,較2021年底增長約6.9%。
      • 負債總計:908,082仟元,較2021年底增長約4.3%。
      • 權益總計:450,489仟元,較2021年底增長約10.2%。
      • 每股淨值:12.14元,較2021年底11.02元有所提升。
      • 負債比:66.84%,較2021年底68.04%略微下降。
      • 流動比:137.05%,較2021年底135.35%略微提升。
    • 年度合併營收(2018-2022Q3):
      • 2018年營業收入淨額為1,046,502仟元。
      • 2019年營收下降21.12%至825,486仟元。
      • 2020年營收大幅增長77.97%至1,469,148仟元。
      • 2021年營收持續增長30.25%至1,913,612仟元。
      • 2022年前三季營業收入淨額為1,498,794仟元。
  • 重點展望

    • 車用顯示器市場:
      • 車用顯示器正引領汽車產業邁入智慧座艙時代,具備「大屏化+多屏化」趨勢。
      • 預計2023-2025年車載顯示器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為5%,到2030年時裝載3塊及以上螢幕的汽車數量將達到20%左右。
      • 臺龍電子自2020年Q4進入前裝車用LCD模組開發,主要客戶為中國本土車廠,產品於2021下半年小量量產,預計2022年Q4後開始放量生產。
      • 已與中國前十大本土車廠中的6家有案子在量產或design-in中,並拓展至多家中新能源車廠。
      • 2022年9月正式量產光學全貼合內嵌式觸控的車用觸控顯示屏。
      • 持續供應汽車充電樁主板、汽車充電指示燈主板、車門鎖主板、汽車控制類開關、車窗防夾手電機主板、車用指示燈開關等。
    • ASA科技塑鋼浪板·屋瓦:
      • 引進販售最新一代ASA科技塑鋼浪板,訴求環保、質輕、更耐用,為烤漆鋼板的最佳替代品。
      • 其特殊四層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耐酸鹼、抗腐蝕、耐UV性能,適用於惡劣環境,耐候性優於ABS。
  • 經營理念

    • 四大理念支柱:堅忍、學習、沉著、樂觀。
    • 四大努力方針:研究、發展、創新、進步。
    • 致力於研發新品及創造價值商品,提供完善產品予國內外知名品牌。

數字、圖表與表格趨勢分析

111年與110年度前三季合併綜合損益比較(文件第7頁)

科目 2022/1-9 (仟元) 2021/1-9 (仟元) 增(減) (仟元) 增(減) (%)
營業收入淨額 1,498,794 1,404,977 93,817 7%
營業成本 1,342,851 1,254,445 88,406 7%
營業毛利(損) 155,943 150,532 5,411 4%
營業費用 142,001 109,490 32,511 30%
營業淨利 13,942 41,042 (27,100) -66%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12,840 (5,855) 18,695 319%
本期稅前淨利(損) 26,782 35,187 (8,405) -24%
所得稅費用(利益) 5,325 5,022 303 6%
本期淨利(損) 21,457 30,165 (8,708) -29%
每股盈餘(元) 0.58 0.87 -33%

臺龍電子2022年前三季的合併綜合損益數據顯示,公司在營運層面遭遇顯著壓力,但非營業收入的表現緩衝了整體獲利的下滑。

  • 營業收入淨額與營業成本: 兩者均呈現7%的溫和增長,顯示公司業務規模有所擴大,但成本增長速度與營收持平。
  • 營業毛利: 增長4%,低於營收增長率,暗示毛利率可能略有下滑或保持穩定,尚未對公司帶來顯著獲利提升。
  • 營業費用: 大幅增加30%,從109,490仟元上升至142,001仟元。營業費用的顯著增長是導致營業淨利大幅下滑的主因,這可能與公司在研發投入、市場拓展或管理費用方面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在新事業轉型初期,投入成本相對較高。
  • 營業淨利: 受到營業費用激增的影響,營業淨利從41,042仟元銳減66%至13,942仟元,這是財報中最為不利的趨勢,直接反映出公司核心業務獲利能力的嚴重萎縮。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呈現驚人的319%增長,從去年同期的負值5,855仟元轉為正值12,840仟元。此項目的顯著改善,有效地彌補了營業淨利的巨大缺口,顯示公司可能在處分資產、利息收入或投資收益方面有積極表現。
  • 本期稅前淨利與本期淨利: 儘管有龐大的營業外收入支撐,本期稅前淨利和本期淨利仍分別下滑24%和29%,表明核心業務的獲利衰退,即使有業外收入彌補,整體獲利能力仍受到影響。
  • 每股盈餘: 每股盈餘從0.87元下降至0.58元,減少33%,與淨利趨勢一致,反映了股東獲利的減少。

主要趨勢: 臺龍電子2022年前三季的財務表現呈現出「營收成長但獲利衰退」的兩極化趨勢。營收小幅增長,但營業費用大幅增加導致核心業務獲利能力大幅惡化。幸賴營業外收入的強力支撐,才避免了稅後淨利更劇烈的下滑。這份數據突顯了公司在控制營運成本和提升核心獲利能力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合併資產負債表與重點分析(文件第8頁)

科目 2022/9/30 (仟元) % 2021/12/31 (仟元) % 2021/9/30 (仟元) %
流動資產總計 1,216,809 90 1,157,069 90 1,132,357 91
非流動資產總計 141,762 10 122,435 10 115,986 9
資產總計 1,358,571 100 1,279,504 100 1,248,343 100
流動負債總計 887,883 65 854,875 67 830,020 65
非流動負債總計 20,199 2 15,687 1 12,610 2
負債總計 908,082 67 870,562 68 842,630 67
權益總計 450,489 33 408,942 32 405,713 33
每股淨值 12.14 11.02 10.93
負債比(%) 66.84 68.04 67.50
流動比(%) 137.05 135.35 136.43

臺龍電子的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公司財務結構在觀察期間內保持相對穩定並略有改善。

  • 資產總計: 從2021年9月30日的1,248,343仟元穩步增長至2022年9月30日的1,358,571仟元,顯示公司資產規模有所擴大。其中,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穩定維持在90%左右,非流動資產比例則略有增加,從9%上升至10%,可能反映公司在設備或長期投資上的佈局。
  • 負債總計: 從2021年9月30日的842,630仟元增長至2022年9月30日的908,082仟元。流動負債是主要組成部分,非流動負債也呈現溫和增長。
  • 權益總計: 從2021年9月30日的405,713仟元穩步增長至2022年9月30日的450,489仟元,這是一個正向訊號,代表股東權益的累積。
  • 每股淨值: 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從2021年9月30日的10.93元,到2021年12月31日的11.02元,再到2022年9月30日的12.14元。每股淨值的提升通常被視為公司價值的增長。
  • 負債比(%): 從2021年9月30日的67.50%略微下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66.84%。雖然變化不大,但趨勢為略微下降,顯示公司債務壓力並未惡化,財務槓桿維持在合理水平。
  • 流動比(%): 從2021年9月30日的136.43%上升至2022年9月30日的137.05%。流動比率的提升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有所增強,流動性較佳。

主要趨勢: 臺龍電子在觀察期間內,資產規模與股東權益均有所增長,且每股淨值穩步提升。負債比率略有下降,而流動比率略有上升,這些都指向公司財務結構呈現穩健且略有改善的趨勢,償債能力和財務安全性表現良好。

年度合併營收趨勢(文件第9頁)

該圖表呈現了臺龍電子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淨額趨勢。

  • 2018年: 營業收入淨額為1,046,502仟元,作為觀察期間的起點。
  • 2019年: 營收下降至825,486仟元,較2018年減少21.12%。這可能反映了當時市場需求疲軟或產業競爭加劇。
  • 2020年: 營收大幅反彈至1,469,148仟元,較2019年增長77.97%。這顯示公司成功克服了前一年的挑戰,業務強勁復甦。
  • 2021年: 營收持續增長至1,913,612仟元,較2020年增長30.25%,達到圖表所示的近年高峰。這可能得益於市場需求的旺盛或公司產品的競爭力提升。
  • 2022年前三季: 營業收入淨額為1,498,794仟元。若與2021年前三季(根據損益表為1,404,977仟元)相比,仍呈現約7%的增長。儘管此數據是前三季,無法直接與年度總營收比較,但趨勢顯示營收仍處於增長通道。

主要趨勢: 臺龍電子的年度合併營收在2019年經歷一次下滑後,從2020年開始呈現強勁的兩年連續增長,並在2021年達到高峰。2022年前三季的營收表現若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維持增長,表明公司在營收擴張方面保持積極態勢。整體而言,營收趨勢顯示公司具備從低谷反彈並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的能力。

綜合評估與投資建議

臺龍電子2022年Q4法人說明會的報告揭示了公司在營運挑戰與策略轉型並存的現況。儘管2022年前三季的核心營業獲利面臨顯著壓力,每股盈餘也出現衰退,但公司在營收規模上仍保持增長,且透過非營業收入的挹注,部分抵銷了營業利益的下滑。更重要的是,公司在資產負債結構上表現穩健,每股淨值與流動比率均呈現良好態勢。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了臺龍電子從傳統顯示器零組件製造商,積極轉型至高附加價值領域的企圖心。透過深耕車用顯示器及新材料(ASA科技塑鋼浪板)市場,公司正努力擺脫成熟產業的紅海競爭,尋求新的成長曲線。儘管轉型初期可能會經歷獲利陣痛,但策略方向清晰,且已取得初步的市場佈局成果。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臺龍電子當前的獲利表現(尤其是營業淨利的大幅下滑)短期內可能會對股價造成壓力。然而,市場也可能將其視為轉型期的必要調整。若未來車用LCD模組業務能夠大規模放量生產,並成功打入更多中國本土及新能源車廠的供應鏈,加上ASA科技塑鋼浪板業務的推廣,這些新興業務有望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與獲利改善空間。此時,市場對公司的評價將可能重估,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關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及新業務的初期投入,預計臺龍電子短期內(未來1-2季)的獲利表現可能仍受挑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其傳統業務的穩定性,以及新業務對營收的實際貢獻進度。
  • 長期趨勢: 從長期來看(未來2-5年),臺龍電子在車用顯示器市場的佈局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全球汽車產業的智慧化、電動化以及座艙「大屏化+多屏化」趨勢,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訂單來源。此外,ASA科技塑鋼浪板作為環保且性能優越的替代建材,也具備長期市場需求。若公司能持續深化技術、擴大客戶群並有效控制成本,長期成長前景樂觀。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特別關注臺龍電子的以下面向:

  • 轉型成效的觀察期: 公司正處於轉型階段,新業務的效益顯現需要時間。投資人應避免僅憑短期財報波動做決策,而應著重追蹤新業務的實質進展報告。
  • 車用市場滲透率: 密切關注臺龍電子在中國車廠的design-in進度與量產規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客戶拓展,這將是其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 毛利率與費用控制: 雖然公司積極投入新事業,但需留意其毛利率能否在轉型後逐步回升,以及營業費用是否能有效控制,以提升整體獲利能力。
  • 財務健全性: 儘管目前財務結構穩健,但任何大規模投資都可能影響現金流。應持續關注公司的流動性和負債水平。
  • 產業競爭: 車用電子市場雖前景廣闊,但競爭者眾。臺龍電子如何鞏固其技術優勢與客戶關係,將是決定其市場地位的關鍵。

總結而言,臺龍電子正努力透過轉型開創新的成長契機。雖然短期內面臨獲利挑戰,但其在車用電子和新材料領域的策略佈局,為公司奠定了長期發展的基礎。投資人應保持耐心,並持續關注其新業務的具體執行與市場回饋,以評估其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