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621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精誠(621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元大證券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19號2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報告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精誠集團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精誠資訊(股票代碼:6214)於2025年8月14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呈現一家在資訊服務產業中穩健成長、策略佈局積極且具備高度社會責任的領導企業形象。報告詳述了公司從垂直整合、水平整合到生態整合的發展歷程,並展示了其在營運規模、客戶基礎、技術能力及財務表現上的優勢。儘管報告揭示了強勁的營收成長與穩定的獲利能力,但在資產負債結構及特定期間的獲利表現上,也存在值得深入探究的細節。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傳達出多數利多訊息,應能為精誠資訊的股價帶來正面影響。特別是:
- 持續成長的營收與獲利能力(Y2022-Y2024),以及1H25營益率的提升。
- 在金融、科技、政府教育等高價值產業的穩固市佔。
- 對AI、ESG、資安、雲地整合、FinTech等未來趨勢的積極策略投資與佈局。
- 龐大且多元的國內外客戶基礎,特別是涵蓋各行業龍頭的長期合作關係。
- 廣泛的國際級生態系夥伴支持,確保技術領先與服務廣度。
然而,資產負債表上短期借款增加、存貨大幅上升以及1H25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與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下滑,這些因素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營運資金管理和短期獲利穩定性的疑慮,形成部分利空因素,短期內或會對股價表現產生牽制。整體而言,長期投資價值仍被看好,但短期股價可能因市場對營運細節的解讀而有所波動。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 公司在2Q25營收與毛利率的回升,以及營益率的穩定,顯示其營運韌性。然而,上半年淨利與EPS較去年同期下滑,且營業費用增長速度較快,可能使短期獲利成長面臨壓力。存貨與短期借款的增加,也需要密切關注其對現金流的影響。
- 長期: 精誠資訊的「跨界x跨業」成長策略、對新興科技(AI、ESG、資安、雲服務)的積極投入,以及深耕東南亞與日本市場的國際化佈局,均為其奠定長期成長基礎。龐大且多元的客戶群,加上持續優化的專業團隊與生態圈,預期將使其在全球數位轉型浪潮中保持競爭優勢。人才培育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投入,亦有助於提升其品牌價值與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財務細節: 雖然營收持續成長,但需關注毛利率與淨利率的長期趨勢。特別是1H25的淨利與EPS年增率下滑,以及資產負債表上存貨和短期借款的變化,應深入了解背後原因(例如:為因應未來訂單而預先備貨,或營運週轉需求增加)。
- 策略佈局的執行成效: 公司在AI、資安、FinTech等高成長領域的投資與合作,是否能實際轉化為可觀的營收與獲利。東南亞市場的拓展速度與成效,也將是未來關注焦點。
- 費用控管: 營業費用持續增長,投資人應評估其是否有效支持了營收成長及新業務拓展,並帶來相應的獲利提升。
- 現金流量: 報告中未提供現金流量表,但現金及約當現金在1H25有所下降,而存貨和短期借款上升,應注意其現金流狀況是否健康。
- 市場競爭: 資訊服務產業競爭激烈,需留意精誠資訊在各業務領域的競爭力及市場地位變化。
文件內容摘要
公司簡介
精誠集團(股票代碼:6214)於2025年8月14日由財務長暨發言人鍾志羣先生發布法人說明會報告。精誠自詡為「台灣最大資訊服務上市公司」,擁有約5,000名員工,在台灣二千大服務業中排名第56位。公司國內外營運據點超過50個,涵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服務超過4萬家企業客戶。
精誠提供「跨界應用創新」服務,專注於永續科技、資安防護、全方位電商、維護維運、智慧製造、金融科技、數位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2024年合併營收約達新台幣389億元。
(備註:PDF第一頁的數字內容應為背景圖形,非實質數據。)
策略演進與未來佈局
精誠的發展策略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 1.0 垂直整合 (2001-2010): 涵蓋公司成立、IPO上櫃、合併IT專業訓練與票券系統公司、與「精業」合併成為台灣兩大資服龍頭、轉上市並投資中國「四方精創」。
- 2.0 水平整合 (2011-2020): 透過合併成為收單支付領域領導者、投資券商交易備援與SI公司,並在矽谷合資創辦新公司。持續拓展網銀微服務、IT VAD通路,並投資5G車聯網、數據運用及社福系統等新興領域。
- 3.0 生態整合 (2021-2030): 策略投資企業即時通訊與協作、擴大資安生態圈、擴展金融服務版圖(嘉利科技轉型精誠金融科技),並開發海外市場,與日本丸紅、新加坡NeraTel策略結盟。近期動態包含2024年收購「藍新資訊」股權強化系統整合服務,並引進策略夥伴台灣大哥大;2025年精誠金融科技登錄興櫃,SYSTEX Asia 作為東南亞營運總部正式啟動。
未來策略投資重點: 精誠將加速發展生成式AI、ESG賦能服務、雲地整合、跨境跨域雲服務、資安整合戰情服務、智慧零售/MarTech/FinTech金融創新,並持續拓展東南亞及日本市場,強化海外結盟合作。
專業團隊與市場地位
精誠資訊展現了強大的專業服務能量與市場領導地位:
- 蟬聯《天下雜誌》兩千大調查「台灣軟體業第1名」超過10年。
- 獲得多項國內外榮譽與認證,包括2017年「卓越中堅企業獎」、2022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銅牌、2022年台灣智慧財產管理系統(TIPS) A級認證,以及2024年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6%~20%的優異成績。
- 具備多項ESG、品管、資安國際認證,如ISO 9001、BS 10012、CNS/ISO 27001、ISO 20000-1、ISO 22301及AA1000AS V3_AA1000等。
- 技術人才比例高:Industry生態圈佔85%、Mega SI生態圈佔80%、VAD生態圈佔65%。
成長型組織與生態圈
精誠採行「跨界x跨業」成長型組織模式,劃分為FBI(金融服務)、CBI(消費市場)、NBI(創新應用服務)、XBI(數位生態整合)、VBI(生態夥伴加值)、MBI(商業軟體服務)及CN(中國總部)等事業單位,涵蓋多個子公司與專業服務範疇。
公司建構了Mega SI、Industry、VAD三大「生態圈」,並與外部「生態系」夥伴共創價值。其核心能力體現於5A(AP、APP、API、Appliance、Algorithm)、5服(雲端、數據、資安、軟體開發、維護維運服務)、6合(產品組合、系統、數據、虛實、多雲、生態整合)與6力(軟體、數據、演算、雲端、微服務、資安能力)。
關鍵營運場景聚焦於永續科技、智慧資安、全方位電商、維護維運、智慧製造、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八大領域,以Ai4iA(數位轉型AI化)驅動創新。
國際合作夥伴
精誠資訊擁有龐大的國際級「生態系」合作夥伴資源與支持,涵蓋AI、Analytics、HCI、Edge、Cloud、Security等六大技術領域,合作夥伴包括AWS、Microsoft、Google、IBM、Oracle、VMware、Dell、HP、Cisco、Fortinet、Palo Alto等多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展現其廣泛的技術整合能力與產業影響力。
客戶結構
精誠長期服務於各行業的「龍頭」大客戶,客戶群涵蓋金融、製造、服務、政府、醫療、教育及能源等關鍵產業,諸如台積電、中華電信、中信銀行、國泰人壽、友達光電、台大醫院、台灣大學等,彰顯其在台灣企業及政府部門的深厚影響力與市場信任度。
財務表現
產業別銷售分析
精誠的產業別銷售分佈穩定且多元,主要營收來源為金融、科技產業、製造產業與服務業。
產業 1H23 1H24 1H25 Y2022 Y2023 Y2024 金融 33% 30% 33% 30% 31% 29% 科技產業 10% 12% 11% 11% 12% 11% 政府教育 6% 6% 9% 9% 6% 8% 零售流通 3% 7% 7% 7% 6% 7% 製造產業 11% 9% 11% 6% 8% 6% 服務業 27% 31% 27% 32% 31% 33% 醫療 2% 3% 3% 2% 3% 3% 通信網路 6% 2% 2% 2% 2% 2% 其他 2% 1% 1% 1% 1% 1% 主要趨勢:
- 穩定多元的營收來源: 金融、科技產業、服務業和製造業一直是精誠的核心營收支柱,佔據最大份額,顯示其業務分佈多元,不易受單一產業波動影響。
- 政府教育與零售流通增長: 1H25政府教育佔比顯著提升至9%(1H24為6%),零售流通從1H23的3%增長到1H24和1H25的7%,顯示在這些公共及民生領域的拓展成效。
- 金融與服務業波動中維持高佔比: 金融業在1H25從30%回升至33%,服務業則從1H24的31%回落至27%,但兩者仍為主要貢獻者。
三大生態銷售分析
精誠的業務劃分為Industry、SI(系統整合)和VAD(加值經銷)三大生態圈。
生態圈 1H23 1H24 1H25 Y2022 Y2023 Y2024 Industry 22% 21% 22% 20% 22% 21% SI 20% 20% 21% 20% 21% 20% VAD 58% 59% 57% 60% 57% 59% 主要趨勢:
- VAD為核心業務: VAD生態圈持續是最大的營收貢獻者,佔比維持在57%至60%之間,突顯其在加值經銷領域的強大實力。
- SI與Industry穩定成長: SI與Industry生態圈的佔比相對穩定,各約佔20%左右,顯示精誠在系統整合和產業解決方案方面亦有堅實的基礎,並在1H25微幅成長。
資產負債表趨勢 (單位: 新台幣佰萬元, %)
項目 2024/6/30 2024/12/31 2025/6/30 趨勢分析 資產總計 30,276 34,732 35,971 資產總額持續增長,顯示公司規模擴大。 流動資產合計 21,274 (70%) 25,388 (73%) 26,663 (74%) 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重提升,流動性良好。 現金及約當現金 5,514 (18%) 6,197 (18%) 4,261 (12%) 2025年上半年現金減少約1936百萬元,佔總資產比重下滑6%,需關注資金運用情況。 存貨 4,936 (16%) 5,100 (15%) 8,205 (23%) 2025年上半年存貨大幅增加約3105百萬元,佔總資產比重上升8%,可能預示未來銷售增長或存在庫存積壓風險。 負債總計 15,204 (50%) 16,402 (47%) 18,365 (51%) 負債總額持續上升,2025年上半年佔總資產比重回升至51%。 流動負債合計 11,734 (39%) 12,902 (37%) 14,876 (41%) 流動負債持續增加,2025年上半年佔總資產比重上升。 短期借款 1,464 (5%) 2,115 (6%) 2,880 (8%) 短期借款持續顯著增加,可能導致利息費用上升,並增加短期償債壓力。 權益總計 15,072 (50%) 18,330 (53%) 17,606 (49%) 權益總額在2025年上半年小幅下滑,顯示股東權益增長放緩或減少。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 14,531 (48%) 17,730 (51%) 16,852 (47%)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878百萬元,佔總資產比重從51%降至47%,為潛在利空。 每股淨值(元) 58.37 65.37 62.13 每股淨值在2025年上半年減少,與歸屬母公司業主權益下降趨勢一致。 主要趨勢:
- 資產規模持續擴大: 資產總計持續增長,顯示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
- 流動性變化: 流動資產比重增加有利於短期償債能力,但現金減少與存貨大幅增加的組合,可能暗示資金被更多地用於營運週轉或預先備貨。
- 負債結構: 流動負債及短期借款持續增長,可能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和利息支出,值得關注。
- 股東權益縮減: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及每股淨值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暗示公司獲利留存或股本結構可能發生變化,需進一步分析。
歷史損益表趨勢 (單位: 新台幣佰萬元, %)
項目 Y2021 Y2022 Y2023 Y2024 1H25 趨勢分析 營業收入 29,527 33,129 35,184 38,951 19,976 營業收入持續穩健增長,1H25表現良好,約為Y2024全年的一半。 毛利率 23% 22% 22% 21% 22% 毛利率在Y2024略有下滑,但在1H25回升至22%,顯示獲利能力穩定。 營業利益率 4% 4% 4% 4% 5% 營業利益率多年穩定在4%,1H25提升至5%,顯示營運效率有所改善。 母公司稅後純益 1,214 1,091 1,494 1,957 907 母公司稅後純益呈波動上升趨勢,Y2023與Y2024有顯著增長,但1H25較Y2024同期(1,121)有所下滑。 稅後純益率 4% 3% 4% 5% 5% 稅後純益率呈上升趨勢,1H25維持5%,顯示公司獲利能力持續增強。 EPS(元) 4.90 4.40 6.02 7.66 3.34 EPS在Y2023與Y2024實現顯著增長,但1H25(3.34元)較Y2024同期(4.50元)下滑。 主要趨勢:
- 營收穩健成長: 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反映公司業務拓展順利。1H25營收約為Y2024全年營收的51.2%,預期2025年全年營收將繼續增長。
- 獲利能力提升: 毛利率在Y2024略降後於1H25回升,營業利益率和稅後純益率在1H25均有所提升,顯示公司在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方面表現良好。
- EPS成長趨緩: 雖然整體獲利能力良好,但1H25的母公司稅後純益和EPS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這可能需要進一步分析季節性因素或特定事件的影響。
綜合損益表趨勢 (單位: 新台幣佰萬元, %)
項目 1Q25 2Q25 與前期比較 1H24 1H25 與去年比較 趨勢分析 營業收入 9,835 10,141 +3.1% 19,095 19,976 +4.6% 季度與半年度營業收入均呈成長。 毛利率 21% 23% +2% 21% 22% +1% 2Q25毛利率顯著回升,帶動1H25整體毛利率提升。 營業費用 1,597 1,875 +17.4% 3,293 3,472 +5.4% 2Q25營業費用環比增長較快,但1H25年增幅與營收增幅接近。 營業淨利 491 473 -3.7% 822 964 +17.3% 2Q25營業淨利環比微幅下降,但1H25同比仍大幅成長。 營業利益率 5% 5% 0% 4% 5% +1% 營業利益率持續改善,顯示營運效率提升。 營業外收支淨額 (68) 362 +430 (大幅改善) 585 294 -49.8% (大幅下降) 2Q25營業外收支由負轉正,主要是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損益回升及處分投資損益增加,但1H25總額較去年同期顯著下滑。 母公司稅後純益 272 635 +133% 1,121 907 -19% 2Q25純益環比大幅增長,但1H25純益同比下降,營業外收入減少是主要原因。 基本每股盈餘(元) 1.00 2.34 +1.34 4.50 3.34 -1.16 趨勢與母公司稅後純益一致。 主要趨勢:
- 營收與毛利率表現: 2Q25營收和毛利率均呈現環比增長,顯示公司在第二季的營運表現強勁。1H25的營收和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 營業淨利: 儘管2Q25營業淨利環比微降,但受益於毛利率的提升和前期比較基數較低,1H25營業淨利同比增長17.3%。
- 營業外收支波動: 營業外收支淨額在2Q25由負轉正,主要得益於金融資產損益的回升和投資處分收益,但1H25的營業外收入總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近五成,對整體淨利造成負面影響。
- 淨利與EPS下滑: 雖然2Q25的母公司稅後純益和EPS環比大幅增長,但由於營業外收入的減少,1H25的純益和EPS仍較去年同期下降19%和1.16元。
季合併營收及毛利率
從2021年第一季到2025年第二季,精誠的季度合併營收呈現波動中上升的趨勢。2024年第四季營收達到高峰10,187百萬元,隨後2025年第一季略微回落至9,835百萬元,但在2025年第二季再次回升至10,141百萬元,顯示營收的韌性和增長動能。
毛利率方面,長期介於20%至25%之間波動。在2024年第四季和2025年第一季達到低點21%後,2025年第二季強勁反彈至23%,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高毛利業務拓展上取得了進展。
季營業費用
從2021年第一季到2025年第二季,精誠的季度營業費用在絕對金額上呈上升趨勢,與公司規模擴張和業務增長相符。2025年第一季的營業費用為1,597百萬元,第二季增至1,875百萬元。
營業費用率方面,波動區間約在15%至22%。2025年第一季營業費用率為16%,第二季則上升至18%。儘管仍在歷史區間內,但第二季營業費用增長速度快於營收增長,導致營業費用率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業淨利的環比表現。
企業社會責任與人才培育
精誠資訊積極投入企業社會責任,涵蓋創新研發永續解決方案、深化運動企業文化、AI+新創加乘器計畫、AI for Social Good、員工福利與職涯發展、落實企業永續發展及少年圖靈計畫等面向,並獲得多項獎項肯定,如台灣永續行動獎、創新成長領袖獎、公司治理評鑑績優等。
在「科技行善」方面,公司透過培育大學/研究生、贊助資料英雄計畫、支持新創、加入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與大學合作促進實習、推動淨零排放等方式,善用軟體力回饋社會。特別是人才培育,精誠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對齊,推動從國小到大學的程式人才養成計畫,如Coding Seeds Camp、少年圖靈計畫、菁英養成實習計畫等,以軟體與人才為核心,鼓勵台灣年輕人拓展視野,讓台灣軟體在國際市場發光。
利多與利空判斷
根據上述報告內容,以下整理判斷為利多或利空的資訊:
利多因素
- 市場領導地位穩固: 蟬聯《天下雜誌》台灣軟體業第一名超過10年,且客戶涵蓋各行業龍頭,顯示其市場影響力與客戶黏著度高。
- 營收與獲利穩健成長: 歷史損益表顯示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且Y2023、Y2024的母公司稅後純益與EPS皆有顯著提升,1H25的營業利益率和稅後純益率也較去年同期改善。
- 策略佈局符合趨勢: 積極投資與拓展AI、ESG、資安、雲地整合、FinTech、5G車聯網等高成長、高價值領域,具備未來成長潛力。
- 客戶與業務多元化: 服務超過4萬家企業客戶,營收來源分散於金融、科技、政府、製造等不同產業,且業務涵蓋VAD、SI、Industry三大生態圈,降低單一市場或業務風險。
- 國際化拓展: 積極佈局東南亞與日本市場,並啟動SYSTEX Asia作為東南亞營運總部,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 強大合作夥伴網絡: 與眾多國際級科技巨頭建立生態系合作關係,確保技術領先與服務廣度。
- 專業人才與公司治理: 技術人才佔比高,且公司治理評鑑表現優異,並獲多項國際認證,有利於長期發展與吸引投資。
- 2Q25財務數據亮眼: 2Q25營收、毛利率、母公司稅後純益及EPS均較1Q25有顯著增長和反彈,顯示營運恢復動能。
利空因素
- 1H25淨利與EPS年減: 綜合損益表顯示,1H25母公司稅後純益和基本每股盈餘較1H24有所下降。
- 營業外收支淨額大幅下滑: 1H25營業外收支淨額較1H24同期大幅減少近五成,是導致上半年整體淨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該項目具有波動性。
- 現金及約當現金減少: 資產負債表顯示,2025年上半年現金及約當現金有明顯減少。
- 存貨大幅增加: 2025年上半年存貨大幅增加,可能反映訂單提前備貨,但也可能暗示潛在的庫存積壓風險或去化速度變慢。
- 短期借款持續攀升: 短期借款持續增加,可能導致利息費用上升,並增加短期償債壓力。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與每股淨值下滑: 2025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及每股淨值較2024年底有所下降。
- 營業費用增長速度: 2Q25營業費用環比增長速度較快,若未能有效轉化為同等比例的獲利增長,可能影響利潤率。
總結
精誠資訊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台灣資訊服務業中具有領導地位、深耕產業並積極佈局未來的企業。公司展現了持續的營收成長能力,並在技術發展(如AI、資安、雲服務)和市場拓展(如東南亞)方面有著清晰的戰略方向。其龐大且多元的客戶群、廣泛的國際合作夥伴網絡,以及對人才培育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投入,都為其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從長期來看,精誠的策略佈局、穩固的客戶基礎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應能使其股價呈現上升趨勢。市場可能會看好其在數位轉型浪潮中的受益潛力。然而,短期內,投資人需要消化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減少、存貨及短期借款增加,以及1H25淨利和EPS較去年同期下滑的訊息。儘管2Q25的單季表現已見反彈,但這些因素可能在短期內造成股價波動或壓抑漲幅。長期投資者可關注其基本面,而短期交易者則需留意市場對這些財務細節的反應。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 預期精誠在2025年下半年將持續投入新興科技領域,並力求在營收成長的同時優化獲利結構。營業費用控制和存貨管理將是短期內影響獲利能力的重要因素。2Q25毛利率和淨利的環比改善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全年能否超越2024年的高點,仍需觀察下半年營運外收支的表現和核心業務的成長動能。
- 長期: 精誠資訊的「生態整合」策略,特別是在AI、ESG、資安及雲服務等領域的積極佈局,將使其在未來十年內持續受益於全球數位轉型趨勢。其在金融科技、智慧製造、數位城市及智慧醫療等垂直行業的深耕,加上海外市場的逐步拓展,預計將帶動公司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的持續增長。人才培育體系和國際合作夥伴網絡也將強化其長期競爭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財務報告細節: 除了營收增長外,務必深入分析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的變化趨勢,特別是1H25淨利與EPS的年減。資產負債表上的存貨與短期借款變化,應了解其合理性及對現金流的影響。
- 評估策略執行成效: 留意公司在AI、資安、FinTech等高成長領域的投資是否能實際轉化為具體的訂單和獲利貢獻,以及東南亞市場拓展的實際進度。
- 營業費用與獲利的平衡: 觀察公司在擴大業務規模的同時,能否有效控制營業費用的增長,確保獲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 股利政策: 雖然報告未提及,但對於散戶而言,穩定的股利政策也是考量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應關注公司在獲利增長下的股利發放情況。
- 長期思維: 精誠資訊作為資訊服務業的龍頭,其產業地位和未來趨勢佈局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散戶投資者應避免過度關注短期財務波動,而應著眼於公司長期的成長潛力與策略執行。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 相關資訊請洽富邦證券法人部 [email protected]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富邦金融大樓(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69號15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報告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 相關資訊請洽富邦證券法人部 [email protected]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