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揚(6208)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日揚(6208)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綜合分析與市場影響評估

這份日揚科技(股票代號:6208)於2024年12月20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簡報,詳細揭示了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經營成果、產品技術發展與市場佈局策略。整體而言,儘管短期財報數字顯示營收有所下滑,但多項關鍵財務指標與其長期戰略佈局,預示了日揚未來具備強勁的成長潛力與營運韌性。

對於股票市場的短期影響與趨勢:

  • 利空因素:簡報揭示了2024年截至第三季的累積營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從新台幣3,276,872千元降至2,894,532千元),同時每股盈餘(EPS)也略微下降。這些短期財報數據通常會被市場視為利空,可能導致股價在短期內承壓。這可能反映了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宏觀經濟或去庫存壓力下的階段性調整。
  • 利多支撐:然而,在營收下滑的背景下,日揚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卻有所提升,且營業活動現金流入大幅轉正,從去年的流出轉為今年的強勁流入。這顯示了公司在營運效率和現金流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強健的現金流和不斷提升的流動性比率,意味著公司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未來擴張的資金基礎。這些正面的財務健康指標將為股價提供支撐,減輕短期財報不佳的負面衝擊。
  • 預期反應:預期市場可能在短期內消化營收下降的利空,但投資者也會權衡其顯著改善的獲利能力、現金流及對未來佈局的清晰規劃。股價反應可能呈「先抑後揚」的格局,即在財報數據揭露後短期可能走弱,但隨後可能因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潛力而吸引買盤。

對於股票市場的長期影響與未來趨勢:

  • 策略性成長領域:日揚明確將焦點放在SiC(碳化矽)晶圓化與先進製程中的微粒控制解決方案上。SiC是電動車、再生能源與5G等未來高成長領域的關鍵材料,其市場潛力巨大。公司提供的完整SiC晶圓化解決方案,特別是創新的非破壞性檢測技術(SAM、XRT)、放電線切割以及環境友善的臭氧水清洗與RPS表面修復技術,都展現了其在高技術門檻領域的競爭優勢,符合產業追求高效率、高品質和ESG的趨勢,這將是日揚未來長期的重要成長引擎。
  • 國際市場拓展:公司積極佈局日本與美國市場。尤其日本熊本廠的迅速建設與營運規劃(預計2025年上半年開幕),明確顯示了其掌握台積電JASM等海外新設晶圓廠的供應鏈商機,地緣優勢顯著。同時,對美國市場在2025-2026年預期高達20-25%的成長預測,顯示了公司在全球半導體投資浪潮中擴大市佔的野心。這些海外擴張不僅能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更能搶佔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帶來的歷史機遇,對長期營收和獲利帶來顯著助益。
  • 護城河建立:透過深耕真空腔體、閥件及高階清洗修復等技術,日揚在半導體精密設備及服務領域建立起技術壁壘,尤其是微粒控制技術的領先,直接關乎先進製程良率,這為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客戶基礎和議價能力。
  • 預期股價表現:長期來看,日揚有望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強勁需求,尤其是SiC與高階製造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產能擴張中受益。若其SiC解決方案能被大量採用,並成功深化日本、美國市場的業務,營收和獲利能力將迎來顯著增長,有望推動股價上漲,使其從「傳統設備股」轉變為「先進材料與設備整合服務提供商」。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注意的重點:

  • 財報的兩面性:散戶投資者在閱讀財報時,不應僅停留於表面的營收下滑,更應深入分析毛利率、淨利率、現金流以及負債結構的改善。這些更深層的指標反映了公司健康的體質和經營韌性,是長期投資價值的基礎。
  • 技術護城河的觀察:重點關注公司在SiC晶圓化和微粒控制兩大核心技術領域的實際應用進展,如客戶導入進度、市場反饋、新技術專利保護等。這些是決定日揚能否在未來高階半導體製造中取得關鍵地位的因素。
  • 全球佈局的執行力:密切追蹤日本熊本廠的實際營運成效,以及美國市場拓展的具體訂單或合作案進展。這些擴張策略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營收和利潤規模。JASM作為指標客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關注產業動態:留意全球半導體產業,特別是電動車、第三代半導體(SiC)的發展趨勢及相關廠商的資本支出計畫。日揚的業務與這些產業大趨勢高度關聯,順風而起將是其增長的動力。
  • 長線思維:對於日揚這類處於擴張期且擁有新技術優勢的公司,短期股價波動可能是正常的,但長期投資價值往往取決於其戰略佈局和技術執行的成功。建議散戶採取長線持有策略,並在股價因短期因素而回檔時,尋找介入或加碼的機會。

條列式重點摘要

以下將這份法說會簡報內容整理成條列式重點摘要,涵蓋財務成果、產品技術與業務市場發展趨勢,並評估其為利多或利空因素。

一、 2024年Q3合併成果 (財務長報告)

1. 合併損益表 (比較2024年Q1-Q3、2023年年度、2023年Q1-Q3)

  • 營業收入淨額:
    • 2024年Q1-Q3累計達2,894,532千元,相較2023年Q1-Q3的3,276,872千元,同比減少約11.66%。 (利空)
    • 此累計營收已佔2023年全年度營收4,205,436千元的約68.82%,暗示本年度全年營收可能低於去年。 (利空)
  • 營業毛利率:
    • 2024年Q1-Q3達35%,較2023年年度與2023年Q1-Q3的34%有所提升。 (利多)
    • 這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或產品組合優化上表現良好,儘管營收下滑,仍能維持獲利能力。
  • 營業淨利:
    • 2024年Q1-Q3為344,842千元,低於2023年Q1-Q3的396,503千元。 (利空)
  • 營業淨利率:
    • 2024年Q1-Q3為12%,與2023年Q1-Q3持平,略低於2023年度的13%。 (中性偏空)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 2024年Q1-Q3為負9,840千元,較2023年Q1-Q3的負13,619千元,虧損幅度縮小。 (利多)
  • 歸屬予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
    • 2024年Q1-Q3為236,042千元,低於2023年Q1-Q3的250,052千元。 (利空)
  • 純益率:
    • 2024年Q1-Q3達11%,高於2023年年度與2023年Q1-Q3的10%。 (利多)
    • 獲利效率的改善,歸因於毛利率提升及營業外支出的減少。
  • 每股盈餘 (EPS):
    • 2024年Q1-Q3為2.11元,略低於2023年Q1-Q3的2.12元。 (利空,但跌幅極小)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2024年Q1-Q3為8%,低於2023年Q1-Q3的9%及2023年度的12%。 (利空)

2. 合併資產負債表 (比較2024/9/30、2023/12/31、2023/9/30)

  • 現金及約當現金:
    • 從2023/9/30的762,772千元增至2024/9/30的906,715千元,顯著增加。 (利多)
  • 合約資產及應收帳款:
    • 從2023/9/30的1,226,149千元降至2024/9/30的1,152,830千元,收款效率提升。 (利多)
  • 存貨:
    • 從2023/9/30的1,449,173千元降至2024/9/30的1,357,651千元,存貨水位降低,顯示去化得宜。 (利多)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PP&E):
    • 從2023/9/30的3,186,458千元增至2024/9/30的3,426,324千元,資產規模持續擴張,反映投資擴產。 (利多)
  • 資產總計、負債總計與股東權益總計: 皆呈現小幅增長。 (中性)
  • 每股淨值:
    • 從2023/9/30的23元,大幅增長至2024/9/30的31元。 (強大利多)
  • 流動比率:
    • 從2023/9/30的145%顯著提升至2024/9/30的173%,短期償債能力大幅改善。 (利多)
  • 速動比率:
    • 從2023/9/30的84%提升至2024/9/30的102%,快速變現能力增強。 (利多)

3. 合併現金流量表 (比較2024年Q1-Q3與2023年Q1-Q3)

  •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入(出):
    • 2024年Q1-Q3由2023年Q1-Q3的現金流出267,285千元,顯著轉變為現金流入353,410千元。 (強大利多)
    • 這是本期財報中最強勁的正面指標,表明公司營運創造現金的能力大幅提升。
  • 購置(處分)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 2024年Q1-Q3支出117,027千元,較2023年Q1-Q3的264,892千元有所減少。 (中性,可能代表資本支出已部分完成或進入穩定階段)
  • 借款(減少)增加:
    • 2024年Q1-Q3呈現借款減少17,663千元,相較2023年Q1-Q3借款增加983,737千元,顯示公司去槓桿化並減少對外部融資的依賴。 (利多)
  •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
    • 2024年Q1-Q3期末現金906,715千元,高於2023年Q1-Q3期末的762,772千元。 (利多)

二、 產品及技術發展 (技術長報告)

  • SiC晶圓化機會與挑戰:
    • 預估2026年全球8吋SiC基板需求達約75萬片,切磨拋產值有約50億新台幣商機。 (強大利多)
    • SiC晶圓化具剛性需求,且國際採分散供應策略,日揚技術有望搶占市場。 (利多)
  • SiC晶圓化完整解決方案:
    • 提供SiC晶圓切割、清潔、檢測、磨拋、表面修復的創新製程與總體解決方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 (利多)
  • Htc SiC Wafering產線特點與效益:
    • 高良率與效率:非破壞檢測技術(SAM & XRT)、RPS修復與臭氧水應用,提升晶圓品質、製程效率與良率。 (強大利多)
    • 環境永續:放電線切割使用去離子水替代化學漿料,臭氧水清洗製程減少或取代RCA化學品,具備環保效益與ESG優勢。 (利多)
  • 粒子控制總體解決方案:
    • 提出解決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微粒控制的挑戰,日揚已開發多項創新設計與解決方案,包括低震動低發塵高階閥門。 (強大利多)
    • 這直接關聯到半導體良率的關鍵因素,為公司產品賦予高附加價值。

三、 業務及市場發展 (業務總經理報告)

  • 日本市場規劃:
    • 目標客戶涵蓋晶圓代工、記憶體廠、IDM、封測廠與工業用戶,客戶基礎廣泛。 (利多)
    • 與大型商社、二手設備商、經銷商合作,策略聯盟鞏固市場地位。 (利多)
    • 熊本工廠建設進度快,2025年2月初將舉辦開幕典禮,距離JASM(台積電與索尼合資廠)與機場僅10分鐘車程。 (強大利多)
    • 明確設定2025H1承接台系客戶訂單,2025H2完成當地客戶產品驗證並量產的時程表,顯示強烈執行力。 (強大利多)
  • 美國市場規劃:
    • 目標客戶為晶圓代工、IDM、設備商及工程公司,服務項目包含閥門合作、建廠零件提供、維修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 (利多)
    • 預期美國市場在2025年成長20%,2026年成長25%,顯示公司對北美市場抱持樂觀成長預期。 (強大利多)
  • 整體業務佈局展現積極的全球擴張戰略,特別是聚焦在當前全球半導體投資熱點區域,旨在鞏固並擴大市場份額。 (強大利多)

報告總結與未來趨勢評估

日揚科技的這份法人說明會簡報,勾勒出一個在短期面臨產業逆風但長期潛力巨大的企業藍圖。從基本面來看,其展現出的核心競爭力與戰略佈局,提供了充足的未來成長動能。

對於投資人的深層考量:

儘管2024年Q3的累計營收與每股盈餘表現不如去年同期,但深入分析會發現,這主要受產業週期性放緩影響。更重要的是,日揚在此期間展示了卓越的內部經營效率,如毛利率和純益率的提升、現金部位的增加以及顯著轉正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入。尤其是在面對營收下滑的挑戰下,公司卻能展現出穩健的獲利能力與資金運用效率,這凸顯了其在管理成本、優化產品組合和催收應收帳款等方面的成功,大幅降低了營運風險。

前瞻性的技術領先優勢:

日揚的投資價值在於其前瞻性的技術發展。SiC(碳化矽)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電動車、高速通訊、高效能電源等未來核心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全球對SiC基板的需求呈現爆發式成長,日揚精準切入其晶圓化製程中的關鍵環節,提供包括非破壞性檢測、先進切割、表面修復及高效環保清洗在內的完整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客戶製程效率與良率,更能呼應全球產業對ESG永續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其強調的「零污染」臭氧水清洗和非接觸式切割,這些不僅是技術賣點,更是其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有望贏得更多客戶青睞,構築更高的技術護城河。此外,公司解決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微粒控制這一關鍵難題的能力,使其在高階製程設備和服務領域具備不可替代性,這對於維持長期客戶關係和穩定收入至關重要。

全球擴張策略的強勁助推:

海外市場拓展是日揚未來成長的另一個強大引擎。日本熊本廠的設立及其策略性位置(靠近台積電JASM廠址)表明日揚正緊抓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心化」與「在地化」的趨勢,有望成為台積電及其他新進日廠的重要合作夥伴。日本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心之一的回歸,為日揚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同時,美國市場的積極佈局和預期高成長率,亦顯示日揚在北美這片廣闊市場的潛力。透過直接服務當地晶圓代工、IDM及設備廠商,日揚的全球佈局將有效分散市場風險,並藉由貼近客戶深化合作,爭取更多訂單。對於海外新興晶圓廠而言,供應鏈的在地化與多元化是重點考量,日揚正契合此需求。

短期波動中的長期機遇:

綜合來看,儘管短期財報受整體產業景氣影響,股價或有震盪,但日揚所展現的強勁財務健康度(現金充裕、負債率下降、流動性改善)是其抵抗短期波動的基石。而其在SiC與先進製程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以及精準且高效的全球市場擴張策略,則提供了明確的長期成長路徑。對於追求穩定且具成長潛力的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日揚科技可能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標的。其股票短期或面臨修正,但這也可能提供布局或加碼的機會,前提是投資人認可公司在技術和市場拓展上的執行力,並能以長遠眼光看待半導體產業的週期性波動。未來的重點在於,日揚能否將其技術優勢與海外產能,有效轉化為持續增長的營收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