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寶(615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鈞寶(615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採Webex線上視訊軟體會議召開,會議室:176 670 1769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鈞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6155) 2024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報告整體觀點與初步分析

鈞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155)於2024年11月15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提供公司營運概況、財務表現、產品發展策略及未來擴產計畫。整體而言,報告揭示了鈞寶電子在面臨2023年市場挑戰後,於2024年展現出顯著的營運復甦跡象。公司致力於電磁波干擾對策元件的開發與製造,並積極佈局車用電子、5G、IoT及高電流功率電感等高成長領域,透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及產能擴充,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

儘管2023年營收與獲利表現相對疲軟,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2024Q3)及前十個月(2024.1~10)的數據已顯示出強勁的轉折。特別是稅前淨利、本期淨利及每股盈餘(EPS)在2024Q3已超越2023年全年表現,毛利率亦有回升,這是一個極為正面的訊號。公司在ESG方面的投入,以及台灣平鎮廠的擴產計畫,都顯示其對永續經營及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此份報告的內容對鈞寶電子的股票市場表現可能產生以下影響:

  • 短期影響:2024年前三季度及前十個月的強勁財務復甦數據,特別是EPS已超越2023全年,預計將對股價產生正向提振作用,市場可能重新評估其價值。毛利率的回升也將強化市場對公司盈利能力的信心。
  • 長期影響:公司在車用電子、5G及高電流功率電感等新興應用領域的持續深耕與產品開發,加上台灣平鎮廠的擴產計畫,有望為公司帶來穩定的長期成長動能。這些戰略性佈局若能有效轉化為營收與獲利,將支持股價的長期表現。然而,擴產的執行效率及市場需求的變化仍是長期觀察的重點。客戶結構朝向電源與車用領域的轉變,也代表公司正逐漸進入更高附加價值的市場。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預期鈞寶電子的營運表現將持續改善。全球電子產業庫存調整已近尾聲,加上公司在特定利基市場的競爭力,有助於其在短期內實現穩健的營收成長及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已走出2023年的低谷。
  • 長期趨勢:鈞寶電子在電磁波干擾抑制、高頻及大電流元件領域的技術專長,使其在電動車、自駕、5G通訊、物聯網(IoT)及智慧家庭等未來高成長產業中具備關鍵地位。平鎮廠的產能擴充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投入量產,將進一步強化其供應能力,支持長期成長。然而,全球經濟環境、原材料成本波動及市場競爭仍是長期需關注的變數。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 財務數據的持續追蹤:儘管2024年前三季表現亮眼,投資人仍應持續關注後續季度營收及獲利是否能維持成長動能,特別是毛利率及EPS的變化。2023年的獲利大幅衰退提醒市場波動性。
  • 新興應用市場的實際貢獻:公司積極佈局車用電子、5G等高潛力市場,需觀察這些新產品線對整體營收及獲利的實際貢獻比例及成長速度。客戶群朝向電源與車用的集中化,也需要評估其穩定性。
  • 擴產效益與市場風險:平鎮廠的擴產計畫雖為利多,但其投產時程、產能利用率及市場需求是否能有效配合,將影響擴產的實際效益。同時,全球經濟放緩或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對需求造成不確定性。
  • 股利政策:公司在2023年採取了100%的高派息率,顯示其回饋股東的意願。然而,在公司進行擴產和研發投入的階段,未來股利政策是否能持續維持或調整,將影響投資者的現金流預期。
  • 競爭態勢:電磁波干擾及功率元件市場競爭激烈,投資人應了解鈞寶電子的技術護城河、客戶黏著度及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優勢。

報告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

  • 公司基本資訊:
    • 公司名稱:鈞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KING CORE ELECTRONICS INC.)
    • 股票代碼:6155.TW
    • 發佈日期:2024年11月15日
    • 總部:台灣桃園市平鎮區
    • 主要子公司:鈞寶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深圳市臻琪電子元件有限公司 (由鈞寶蘇州100%持有)
    • 資本額 (2024/9/30):新台幣8.76億元
  • ESG相關倡議與認證:
    • 榮獲經濟部工業局「工業減廢及污染防治」成果卓著獎 (2000年)。
    • 平鎮廠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達50萬度 (2016年)。
    • 通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職場認證 (2019-2024年)。
    • 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 (2023-2024年)。
    • 導入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2024年)。
  • 公司沿革與重要里程碑:
    • 1986年:公司成立,生產鎳鋅系鐵氧體磁芯。
    • 2001年:股票上櫃掛牌 (股票代號:6155)。
    • 2006年:證券交易所上櫃轉上市審查通過。
    • 擁有多項國際認證,包括ISO 9000、ISO 14000、IECQ QC080000、IATF 16949等。
    • 持續投入新產品開發:高頻(GHz)共模濾波元件 (2013年)、微型大功率電感 (2014年)、電動車用大尺寸磁芯 (2019年)、感應天線 (2020年)、電動車用共模抗流圈 (2022年)。
    • 2023-2024年:台灣平鎮廠擴建廠房,擴增鐵氧體磁芯粉料產能至300噸,預計2025Q1量產。
  • 主要產品與應用:
    • 主要產品:電磁波干擾抑制用磁環及材料、SMT積層式晶片磁珠及電感、繞線式SMT電感及抗流線圈、鐵氧體吸波材。
    • 產品廣泛應用於:3C產品 (電腦、通訊設備)、車用電子、電源供應、物聯網(IoT)、智慧家庭、工業控制等領域。
  • 產品發展趨勢與研發重點:
    • 共模濾波器/扼流圈:應用於車用電子、5G、高速差模傳輸介面 (USB 3.1 up)。
    • GHz頻率/阻抗抑制多層式晶片設計&材料:應用於5G、GHz頻率晶片抑制器。
    • 防電磁波干擾之磁性吸波材料:應用於車用電子、5G、電磁波隔離、無線充電及NFC。
    • 感應天線:應用於車用電子、智慧住宅、RFID、門禁系統。
    • 大電流功率電感:應用於車用電子、5G、小型化電子產品。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描述與利多/利空分析

產品類別佔比 (P.11)

此圖表顯示了鈞寶電子自2010年至2024年1月至10月各產品類別(CORE, CHIP, COIL, OTHERS)的營收佔比。

  • CORE產品(電磁波干擾抑制用磁環及材料):
    • 趨勢分析:CORE產品始終佔據營收主導地位。其佔比在2010年約為41%,在2015年至2018年間穩定成長,並在2022年達到約66%的最高峰。儘管2023年略降至約59%,2024年1月至10月仍維持在57%的高位。
    • 利多分析:CORE產品佔比高且在過去幾年呈現成長趨勢,顯示公司在核心產品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及穩固需求。
  • CHIP產品(SMT積層式晶片磁珠及電感):
    • 趨勢分析:CHIP產品的佔比波動較大,在2011年和2012年曾達到約33%和39%的高點,之後則在20%至30%之間震盪。2024年1月至10月為22%。
  • COIL產品(繞線式SMT電感及抗流線圈):
    • 趨勢分析:COIL產品的佔比在2010年至2023年期間相對穩定,大多維持在10%左右。然而,在2024年1月至10月,其佔比顯著上升至17%。
    • 利多分析:COIL產品佔比的顯著提升,可能反映市場對繞線式電感的需求增加,或公司在此類產品的銷售策略奏效,為營收結構帶來多樣性。
  • OTHERS產品(鐵氧體吸波材等):
    • 趨勢分析:OTHERS產品的佔比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的約22%下降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4%,達到近年最低點。
    • 利空分析:OTHERS產品佔比的持續縮小,可能表示公司將資源集中於核心產品或其他高成長領域。

客戶區域佔比 (P.12)

此圖表呈現了鈞寶電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月至10月客戶來源區域的佔比變化。

  • 日本:
    • 趨勢分析:日本在2022年是鈞寶最大的市場,佔比高達42%。然而,其佔比在2023年下降至32%,並在2024年1月至10月進一步降至30%。儘管有所下降,日本市場仍是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
    • 利空分析:日本市場佔比的下降,可能反映該區域市場競爭加劇或需求結構變化。
  • 中國:
    • 趨勢分析:中國市場的佔比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從2022年的15%大幅成長至2023年的26%,並在2024年1月至10月維持在26%。此一成長使得中國與台灣成為第二大市場。
    • 利多分析:中國市場的強勁成長,顯示公司成功拓展了這個重要的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基地,有助於分散區域風險並抓住新興市場機會。
  • 台灣:
    • 趨勢分析:台灣市場的佔比相對穩定,2022年為26%,2023年為24%,2024年1月至10月回升至26%。
  • 歐盟與美國 (EU & US):
    • 趨勢分析:歐盟與美國市場的佔比呈現下降趨勢,從2022年的13%降至2023年的9%,並在2024年1月至10月進一步降至8%。
    • 利空分析:歐美市場佔比的下降,可能暗示在這些成熟市場的銷售表現面臨壓力。
  • 亞洲(不含日中):
    • 趨勢分析:此區域的佔比從2022年的4%穩步成長至2023年的9%,並在2024年1月至10月達到10%。
    • 利多分析:其他亞洲市場的成長,顯示公司在更廣泛的亞洲地區有良好的市場開拓成效。

客戶族群佔比 (P.13)

此圖表比較了鈞寶電子2023年與2024年1月至10月主要客戶族群的營收佔比變化。

  • 電源 (Power):
    • 趨勢分析:電源客戶群佔比從2023年的25%上升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27%,保持最大客戶群地位並持續成長。
    • 利多分析:電源應用是高電流功率電感和電磁波抑制元件的重要市場,此類客戶佔比的提升,顯示公司產品在能源效率和電源管理領域的競爭力。
  • 車用 (Automobile):
    • 趨勢分析:車用客戶群佔比從2023年的16%上升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18%。
    • 利多分析:車用電子市場是高成長潛力領域,公司持續投入車用相關產品開發。車用客戶佔比的成長,與公司在沿革中提及的車用磁芯及共模抗流圈開發相符,是重要的成長動能。
  • 筆電/平板/電腦 (NB/Pad/Computer):
    • 趨勢分析:此類客戶佔比從2023年的5%上升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6%。
    • 利多分析:儘管佔比不高,但略有提升顯示在PC相關市場的需求回穩。
  • 電器及機械設備 (Electrical and Machinery Equipment):
    • 趨勢分析:佔比從2023年的2%上升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3%。
  • 家庭電器 (Home Appliances):
    • 趨勢分析:佔比從2023年的16%下降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14%。
    • 利空分析:可能反映家電市場的競爭加劇或需求放緩。
  • EMI/EMC解決方案供應商 (EMI/EMC Solution Provider):
    • 趨勢分析:佔比從2023年的12%下降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10%。
  • 通訊與網路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 趨勢分析:佔比從2023年的12%下降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10%。
    • 利空分析:可能與5G應用仍處於發展初期或市場需求波動有關。
  • IPC (Industrial PC):
    • 趨勢分析:佔比在2023年與2024年1月至10月均維持在5%,相對穩定。
  • 纜線 (Cable):
    • 趨勢分析:佔比在2023年與2024年1月至10月均維持在7%,相對穩定。

歷年營業金額 (P.21)

此圖表和表格展示了鈞寶電子2015年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年度營業額(單位:千元新台幣)。

年度 銷售金額 (K NTD)
2015632,332
2016642,745
2017698,467
2018722,186
2019649,900
2020606,740
2021799,566
2022770,147
2023554,602
2024.1~10473,706
  • 趨勢分析:
    • 營收在2015年至2018年間穩步成長,達到722,186千元的階段性高峰。
    • 2019年至2020年營收略有下滑,顯示市場逆風。
    • 2021年營收強勁反彈至歷史新高799,566千元,隨後在2022年略降至770,147千元。
    • 2023年營收大幅下滑至554,602千元,顯示市場環境嚴峻。
    • 2024年1月至10月的營收為473,706千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假設2023年1月至10月營收約為459,908千元),年增率為+3%。
  • 利多分析:2024年1月至10月營收年增率為+3%,顯示公司營運已從2023年的低谷回穩並開始溫和成長,為正向訊號。
  • 利空分析:2023年營收較前兩年大幅衰退,反映當時全球電子產業景氣不佳,公司也受到衝擊。

經營實績 (P.23)

此圖表和表格詳細列出了鈞寶電子2015年至2024年Q3的關鍵財務指標。

指標 2023年 2024Q3
淨收益 (K NTD)544,602425,040
毛利 (K NTD)116,95696,030
毛利率 (%)21.48%23.59%
稅前淨利 (K NTD)87,99389,399
本期淨利 (K NTD)74,79676,559
ROE (%)4.92%4.85%
EPS (NT Dollar)0.850.87
  • 毛利率 (%):
    • 趨勢分析:毛利率在2015年至2018年約26-27%之間,於2021年達到31.35%的最高點。2023年大幅下滑至21.48%的近年低點。然而,2024年Q3已回升至23.59%。
    • 利多分析:毛利率從2023年的低點顯著回升,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產品組合優化或市場定價方面有所改善。
    • 利空分析:2023年毛利率降至低點,反映當時市場競爭或成本壓力較大。
  • 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 (K NTD):
    • 趨勢分析:這兩項指標在2022年達到高點後,在2023年大幅下滑。然而,2024年Q3的稅前淨利(89,399千元)及本期淨利(76,559千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的87,993千元和74,796千元。
    • 利多分析: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在2024年Q3已超越2023年全年表現,是極為強勁的盈利能力復甦訊號,顯示公司營運已實現顯著的轉虧為盈或大幅成長。
  • EPS (NT Dollar):
    • 趨勢分析:2023年EPS為0.85元。2024年Q3的EPS已達0.87元。
    • 利多分析:2024年Q3的EPS已超越2023年全年EPS,再次確認公司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對股東價值而言是正面消息。
    • 利空分析:2023年EPS僅為0.85元,相較於2022年的2.19元有大幅下滑。
  • ROE (%):
    • 趨勢分析:2023年ROE為4.92%。2024年Q3為4.85%。
    • 利空分析:2023年ROE較前幾年下降,反映公司獲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挑戰。2024Q3雖有恢復跡象,但仍需觀察。

股利發放狀況 (P.24)

此表格顯示了鈞寶電子2015年至2023年的每股基本盈餘、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及股利發放率。

指標 2023年
每股基本盈餘 (NT Dollar)0.85
現金股利 (NT Dollar)0.85
股票股利 (NT Dollar)0
總股利 (NT Dollar)0.85
股利發放率 (%)100.00%
  • 趨勢分析:公司每股基本盈餘波動較大,但股利發放率在多數年份均處於高位,2023年更是達到100%。股票股利發放極少。
  • 利多分析:高股利發放率顯示公司願意與股東分享利潤,對於追求穩定現金股利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 利空分析:100%的股利發放率,雖然對股東慷慨,但可能限制公司內部資金的累積,進而影響其在研發、擴產或應對未來營運挑戰時的財務彈性,尤其在目前有擴產計畫的情況下,這對公司的現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結與投資人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鈞寶電子在2023年經歷了市場的嚴峻考驗,營收與獲利均出現明顯下滑。然而,該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展現了強勁的復甦動能,尤其在獲利能力上已顯著超越2023年全年水準,毛利率亦見回升。這表明公司已有效應對市場變化,並在營運效率上取得改善。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再次強調)

此份報告的內容為鈞寶電子的股票提供了明確的復甦訊號。短期內,優異的2024Q3財報數據可能刺激股價表現。長期而言,公司在車用電子、5G及高電流功率電感等前瞻性領域的佈局,加上平鎮廠的擴產計畫,為其未來成長勾勒出清晰的藍圖。客戶結構向高成長、高價值領域的轉移,如電源和汽車產業,也預示著公司產品附加價值的提升潛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再次強調)

  • 短期:預計公司營運將持續穩健回升,市場信心有望逐步恢復。需關注全球宏觀經濟狀況對電子元件需求的影響。
  • 長期:鈞寶電子在電磁波干擾對策及功率元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使其能夠受益於電動車、5G、IoT等趨勢性產業的蓬勃發展。擴產計畫的順利執行與新產能的有效利用,將是推動長期成長的關鍵。然而,新技術的演進與競爭格局的變化,仍是長期投資需考慮的風險。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再次強調)

散戶投資人應保持審慎樂觀。雖然2024年的復甦數據令人鼓舞,但以下幾點仍需持續關注:

  1. 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追蹤毛利率和EPS是否能維持或進一步提升,並確認盈利成長來源是否主要來自高附加價值的新興應用。
  2. 擴產效益的實現:留意平鎮廠擴產進度,以及2025年第一季量產後,新產能的利用率和對營收獲利的實際貢獻。
  3. 市場多元性與風險管理:雖然中國市場客戶佔比提升是利多,但也應考量其潛在的市場或政治風險。同時,觀察在日歐美等傳統市場能否止跌回穩。
  4. 股利政策與公司發展:高派息率雖然吸引人,但投資人應權衡其對公司未來投資與成長的潛在影響。

總體而言,鈞寶電子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與復甦期。透過對報告中具體數據和趨勢的深入理解,投資者可以更全面地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與潛在風險。

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根據報告內容,以下資訊被歸類為利多或利空,並有文件依據:

利多資訊

  • 營運顯著復甦:
    • 2024年1月至10月營收年增率達+3% (P.21)。
    • 2024年Q3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已超越2023年全年水準 (P.23)。
    • 2024年Q3 EPS達0.87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EPS 0.85元 (P.23)。
    • 毛利率從2023年低點21.48%回升至2024年Q3的23.59% (P.23)。
  • 策略性市場佈局:
    • 持續投入電動車、5G、IoT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產品開發 (P.5, P.14-16, P.25)。
    • 客戶族群佔比中,電源及車用客戶佔比持續提升 (P.13),電源從25%升至27%,車用從16%升至18%。
    • 中國市場客戶佔比顯著提升,從2022年的15%增至2024年1月至10月的26% (P.12)。
    • COIL產品佔比在2024年1月至10月顯著上升至17%,顯示產品組合優化或市場需求增加 (P.11)。
  • 產能擴充與永續發展:
    • 台灣平鎮廠擴產計畫,擴增鐵氧體磁芯粉料產能至300噸,預計2025年Q1量產 (P.5, P.26)。
    • 積極參與ESG,並取得多項環保及職業安全衛生認證 (P.4)。
  • 公司體質與經驗:
    • 公司歷史悠久,擁有多項國際品質及產業認證 (ISO 9000, ISO 14000, IATF 16949等) (P.5)。
    • 產品線涵蓋廣泛,應用於3C、車用、電源、通訊等多元領域,有助於分散風險 (P.9-10, P.14-20)。

利空資訊

  • 過去營運挑戰:
    • 2023年營收與獲利較2022年大幅衰退 (P.21, P.23)。
    • 毛利率在2023年降至近年低點21.48% (P.23)。
    • ROE及EPS在2023年處於較低水平 (P.23, P.24)。
  • 部分市場需求疲軟:
    • 日本及歐美客戶佔比呈現下降趨勢 (P.12)。
    • 家庭電器、EMI/EMC解決方案供應商、通訊與網路客戶佔比略有下降 (P.13)。
  • 股利政策影響:
    • 2023年高達100%的股利發放率 (P.24),可能影響公司內部資金的累積及未來再投資能力。
  • 免責聲明:
    • 報告中提及前瞻性論述受風險、不確定性及推論影響,實際結論可能大不相同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