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影(614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得利影(614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德信證券總公司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德信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根據所提供的法人說明會文件內容,本次報告的主體為「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為「6982」。儘管使用者提供的提示中提及公司名稱為「得利影」且股票代號為「6144」,本分析將一律以文件內容所載之「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 6982)為基礎進行,以確保分析內容與附件資料的一致性及準確性。本報告之發佈日期為 2025-10-09。

整體分析與總結

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法人說明會報告展現了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WALRUS 大井泵浦)穩健的歷史發展、強勁的創新能力與對未來市場趨勢的積極佈局。公司不僅在傳統泵浦製造領域深耕數十年,更透過持續的研發與策略轉型,成功將產品應用擴展至電動車、AI資料中心散熱等新興科技領域。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在2024年營收大幅成長,並於同年成功上櫃,顯示其市場競爭力與資本市場的認可。此外,大井泵浦亦積極推動ESG永續發展,並在國際舞台上拓展品牌影響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整體而言,本報告內容對大井泵浦的股票市場表現可能產生利多影響。公司在2024年的顯著營收成長,加上積極佈局電動車與AI散熱等高成長性產業,預計將為未來營收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成功上櫃提升了公司的能見度與籌資能力。持續增加的股利發放顯示公司對未來獲利的信心。高性能複合材料的導入與ESG的積極實踐,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也符合當前投資市場對永續發展的重視。然而,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若未能有效增長,或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可能在短期內對股價構成一定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由於公司在2024年成功上櫃,且2024年營收和獲利能力顯著提升,預計短期內市場對其營運表現將抱持樂觀態度。AI散熱及電動車等新應用訂單的初期導入,有望在短期內為營收帶來增量。但2025年上半年的EPS表現相對較低,需要觀察下半年是否有季節性或更強勁的成長動能。
  • 長期趨勢: 大井泵浦透過「四化策略」(產品最適化、生產智慧化、品牌國際化、服務在地化)及「品牌&ESG永續、研發創新、智慧製造、新客戶新應用」四大支柱,展現了明確的長期發展願景。在IE5高效馬達、高性能複合材料、AI散熱及電動車等創新技術的持續投入,以及全球市場的積極擴張策略,將確保公司在泵浦產業的長期競爭優勢,並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強化的ESG實踐也有助於提升公司長期價值。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財報表現與新興應用領域的轉化: 留意公司在電動車及AI散熱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實際訂單量與營收貢獻,以及這些新業務如何影響整體的獲利能力。特別是2025年下半年的營運數字是否能彌補上半年的相對低點。
  2. 國際市場拓展成效: 觀察公司在歐洲、美洲及東南亞等地的品牌服務落地與代理商網絡拓展進度,以及外銷佔比能否有效提升,降低對國內市場的依賴。
  3. 研發投入與技術領先: 持續關注公司在高效能泵浦、智能控制、複合材料及浸沒式冷卻等技術的研發成果與專利佈局,這將是其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4. ESG永續發展: 留意公司在碳排量減少、可回收材料應用及永續發展報告方面的進展,這對提升企業形象和吸引長期資金有益。
  5. 產業競爭態勢: 評估泵浦產業的整體競爭環境,以及大井泵浦如何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差異化優勢。

利多與利空資訊條列整理

利多 (Bullish)

  • 財務成長強勁: 2024年營業額顯著增長至16.12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約14.8%,且2025年上半年營收已達8.52億元,顯示強勁的成長動能。(P.21)
  • 獲利能力回升: 2024年稅前淨利達1.16億元,本期淨利達1.01億元,皆從2023年的低點顯著回升。(P.21)
  • 股利發放穩定成長: 股利發放數從2021年的1.01元提升至2024年的2.1元,顯示公司對未來營運的信心及回饋股東的意願。(P.21)
  • 成功股票上櫃: 2024年成功股票上櫃,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能見度與籌資能力。(P.10)
  • 核心業務穩定: 家用產品銷售佔比微增至73%,營造及製造兩大應用領域佔比穩定上升,顯示核心市場地位鞏固且持續成長。(P.22-23)
  • 創新材料應用: 工業泵浦首創導入高性能複合材料,實現75%碳排量減少與90%可回收,符合環保趨勢並降低生產成本。(P.16)
  • 積極佈局新興科技市場: 針對電動車市場推出TPGK系列泵浦,並全面佈局資料中心浸沒式冷卻解決方案與AI散熱供應鏈,搭上產業高速發展趨勢。(P.30-36, P.41)
  • 高效能產品開發: 新開發IE5超薄型高效馬達(TPMS系列),馬達長度縮減約40%,並達IE5最高效率等級,提升產品競爭力與能源效率。(P.36-37)
  • 強大研發實力與專利: 擁有逾百項專利,並持續推出多款新產品系列,顯示公司在泵浦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P.18, P.26)
  • 全球化品牌與行銷策略: 積極參與國際指標性大展(如Computex、EMO),並建立全球服務中心與代理商網絡,強化品牌國際化與市場滲透。(P.40, P.43-45)
  • 智慧製造與產能擴張: 導入Bosch FAS彈性生產系統,高雄路竹環球廠動土,並持續投資自動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與未來產能。(P.6, P.42)
  • ESG永續發展承諾: 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積極推動ESG策略,連續獲TCSA永續獎(2023年金獎,2024年白金獎),提升企業形象與永續價值。(P.46)

利空 (Bearish)

  • 2025年H1每股盈餘相對較低: 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0.83元,若非線性成長,全年EPS可能較2024年下滑,需注意下半年營運表現及新事業的獲利貢獻時程。(P.21)
  • 產品銷售地區集中: 2025年上半年內銷佔比高達68%,顯示對台灣市場依賴度較高,國際市場的拓展仍需加強。(P.24)
  • 電力及新能源應用佔比下降: 2025年電力及新能源應用領域的銷售佔比從2024年的2.78%下降至1.00%,可能表示該領域的發展面臨挑戰或策略調整。(P.23)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與沿革

  • 成立於1967年,擁有58年歷史,為泵浦製造與跨界應用開發商。
  • 營運據點遍及台灣(三芝、台北、三重、台中、高雄)與中國蘇州。
  • 集團人數約500人,資本額超過4億元,2024年營業額預計超過16億元。
  • 主要客戶涵蓋營建、工業、科技與跨界應用領域。
  • 公司經歷多次更名與擴廠,展現持續成長與轉型。
  • 2024年股票成功上櫃 (股票代號: 6982)。

產品與應用

  • 產品線豐富,包括家用、工業、抗菌、沉水、商業、冷卻、立式泵浦等。
  • 應用情景廣泛,涵蓋家庭用水、淹水處理、工具機加工、伺服器冷卻等。
  • 推出多系列泵浦,如HQ系列(家用電子穩壓)、PW-AD系列(吸乾型沉水泵浦)、TPHK系列(用於機台晶片沖洗)等。
  • 強調產品迭代更新,如HQ系列具抗菌特性,WQAC系列為靜音型,WQDC系列追求能效並將導入IE5直流無刷馬達。
  • 採用高性能複合材料於工業泵浦,實現輕量化、耐化學性佳,並大幅減少碳排放(75%)與提高可回收率(90%)。

經營理念與實績

  • 以「四化策略」經營技術:產品最適化、生產智慧化、品牌國際化、服務在地化。
  • 在專利與研發方面,擁有逾100項專利及7項以上國際認證(如CE、RoHS2.0、ISO9001)。
  • 具備2間國際認證泵浦及馬達實驗室,確保產品品質。
  • 累積58年以上產業經驗,擁有50人以上研發團隊。
  • 品牌獲得多項獎項,包括台灣精品獎、國家品牌玉山獎、世界品牌大獎等。
  • 提供24小時AI線上數位客服與客製化服務。

財務資訊

項目/年度 營業收入 (百萬元) 營業毛利 (百萬元) 稅前(損)益 (百萬元) 本期淨利 (百萬元) 每股盈餘 (元) 股利發放數 (元)
2021年度 1,390 349 94 75 2.94 1.01
2022年度 1,393 373 97 76 2.55 1.06
2023年度 1,404 389 76 73 2.07 1.60
2024年度 1,612 463 116 101 2.85 2.10
2025年H1 852 230 37 33 0.83 --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 2021年至2023年維持在約13.9億至14億元,但在2024年顯著成長至16.12億元,成長率約14.8%。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已達8.52億元,顯示持續的成長動能。
  • 營業毛利與淨利: 營業毛利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從2021年的3.49億元增至2024年的4.63億元。稅前淨利與本期淨利在2023年有所下滑後,於2024年強勁回升並超越2021年水準。2025年H1的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相對較低,需觀察下半年表現。
  • 每股盈餘 (EPS): 2021年為2.94元,2023年降至2.07元,但在2024年回升至2.85元,顯示獲利能力有所改善。2025年H1為0.83元,若以線性推估,全年EPS可能較2024年下降,但需考慮產業季節性及新業務的成長週期。
  • 股利發放: 股利發放數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1.01元增至2024年的2.10元,顯示公司對未來營運前景的信心及穩定的股東回報政策。
  • 產品銷售佔比: 家用產品佔總銷售額的比例從2024年的72%微幅上升至2025年的73%,工業產品維持24%,零件及其他則略降至3%。顯示家用產品仍為公司營收主力,且市場需求穩定。
  • 應用領域佔比: 營造與製造是最大的兩大應用領域,2025年佔比分別為59%和19%,較2024年均有所提升,顯示公司在這些核心產業的深耕。電力及新能源應用佔比從2024年的2.78%顯著下降至2025年的1.00%。
  • 內外銷結構: 2025年上半年內銷佔比高達68%(5.8億元),外銷佔32%(2.72億元)。亞洲是最大的外銷市場(1.66億元),其次是中南美洲(0.39億元)、歐洲(0.36億元)和北美洲(0.29億元)。顯示公司營收仍以國內市場為主,外銷市場以亞洲為主要擴張目標。

研發成果及未來發展計畫

  • 科技水泵新應用: 積極投入AIoT、電動車、建築BIM及熱傳導等科技水泵應用。
  • 電動車市場: 推出TPGK系列泵浦,專為電動車冷卻液與潤滑劑循環設計,具備無軸回流設計與溫度過載保護。
  •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提供浸沒式冷卻全方位泵浦解決方案,整合CDU(冷卻液分配裝置)應用於伺服器散熱,並在2025 Computex展示相關機種。
  • AI散熱供應鏈: 未來計畫參與AI散熱供應鏈,涵蓋水冷板、分歧管、冷卻液分配裝置、機殼、機櫃、電源及代工整合散熱系統。
  • 擴廠與智慧製造: 高雄路竹環球廠動土,並持續投資自動化與智慧製造設備,提升產能與效率。
  • 國際行銷推廣: 積極參加2025年國際指標大展,包括台北國際電腦展(AI伺服器散熱)、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印尼國際水工程大展及德國漢諾威世界工具機展。
  • 品牌國際化與在地化: 目標成為全球前十大泵浦品牌,複製台灣經驗拓展至歐洲、美洲、東北亞及東南亞市場。
  • ESG執行情形: 已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發布中英文永續報告書,多次榮獲TCSA永續獎項(2024年獲白金獎),並計畫於2025年完成內部查證、2027年取得外部查證聲明書,顯示對永續發展的全面承諾。

總結

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歷史悠久但充滿活力的企業。公司不僅在傳統泵浦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更展現了對未來趨勢的敏銳洞察力與積極的應變能力,成功切入電動車與AI資料中心散熱等高成長新興領域。2024年的財務表現強勁,加上成功上櫃,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儘管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的數據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公司在研發創新、智慧製造、全球市場拓展及ESG永續發展方面的全面佈局,預示著其長期競爭力與成長潛力。對投資人而言,大井泵浦在技術創新和新應用市場的拓展,尤其是AI散熱領域的投入,是值得關注的亮點。同時,公司穩健的財務表現和不斷提升的股利發放也提供了投資吸引力。長期來看,大井泵浦有望憑藉其「注入創新,湧出美好」的理念,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88號15樓,國票綜合證券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與營運概況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綜合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