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元(610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亞元(610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法人說明會分析報告
本分析報告旨在提供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109)2025年法人說明會所披露資訊的完整解釋與趨勢判斷。報告內容涵蓋公司概況、營運策略、近期財務表現以及資產負債狀況,並試圖根據這些資訊判斷其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未來趨勢及投資人應注意事項。
整體觀點
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現出一個具備深厚產業經驗、多元產品佈局與策略性成長企圖心的企業形象。公司擁有超過三十年的變壓器與電源供應器生產經驗,並透過多次併購成功拓展至無線、電源與充電器等新業務領域,顯示其積極尋求成長與轉型的決心。特別是與華碩、研揚等知名企業的關係,為其營運提供了潛在的協同效應與市場機會。
營運策略方面,亞元科技鎖定AI Edge、5G/6G、工業自動化及高效能電源平台等高成長市場,並設定了明確的營收多元成長目標,預計在2025年至2028年間實現顯著的營收增長。從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數據來看,公司確實展現出強勁的季增長與毛利率改善,核心業務的虧損亦有所收斂,暗示著營運谷底可能已過,正處於復甦階段。
然而,財務狀況揭示了顯著的挑戰。儘管營業收入和毛利呈現季對季好轉,但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仍持續錄得淨虧損,且與去年同期相比,累計虧損幾乎倍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的稅前與本期淨損,受到巨額非營業收支淨額虧損的嚴重影響而擴大。在資產負債表方面,現金及金融資產有所減少,而短期借款與非流動負債則顯著增加,導致總負債上升,股東權益大幅縮減,負債比率升高,這些都表明公司的財務結構正在惡化,財務風險隨之增高。因此,亞元科技目前正處於營運面逐漸好轉,但財務面仍面臨挑戰的關鍵轉折點。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影響:2025年第二季營業收入的強勁季增長和毛利率的改善,可能會為市場帶來一定的短期樂觀情緒,尤其對於期待公司從前期低迷中復甦的投資人而言,這是積極的信號。然而,同期淨虧損的擴大,以及非營業損失對底線的負面影響,將會抑制這種樂觀情緒。資產負債表上現金的減少、債務的增加以及股東權益的縮減,可能讓投資人對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和財務穩健性產生疑慮。短期內,股價可能因營收復甦而獲得支撐,但持續的虧損和惡化的財務結構,仍可能限制其上漲空間,甚至導致股價波動。
長期影響:從長期來看,亞元科技積極拓展AI Edge、5G/6G等新興高成長市場的策略,以及其與華碩、研揚等集團的緊密關係,構成了堅實的成長基礎。若公司能成功執行這些策略,並將營收成長轉化為持續的盈利能力,解決目前的財務結構問題,則長期潛力巨大。然而,若現有財務風險未能有效管理,例如債務負擔過重或資金流動性持續緊張,可能會阻礙其長期發展計劃的實施,進而影響投資人對其長期價值的評估。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公司能否在未來幾個季度內,不僅持續改善營收和毛利,更能實現淨利潤轉正,並修復其資產負債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短期趨勢(未來1-2個季度):預計亞元科技在營收方面將維持復甦趨勢,2025年第三季的營業收入雖略低於第二季,但仍維持在相對高位,且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這表明營運面仍在朝正面方向發展。毛利率預期也將保持在較高水準。然而,公司能否在短期內將營收增長轉化為淨利潤,關鍵在於對營業費用和非營業收支的有效控制。如果非營業損失持續存在或無法有效縮減,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將繼續承壓。財務結構方面,短期內改善債務和股東權益的壓力依然存在,投資人將會關注公司是否有新的資金籌措或資產處置計畫。
長期趨勢(未來1-3年):亞元科技的長期發展前景與其營運策略的執行成果息息相關。若能成功切入AI Edge、5G/6G、工業自動化等高成長領域,並逐步提升這些新市場的市佔率,其營收規模有望按照法人說明會的預期實現顯著增長。特別是透過提升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ASP)和毛利率(MGP%),將有助於改善整體盈利能力。然而,鑑於目前財務狀況的挑戰,公司可能需要更為審慎地進行資本開支和投資,或尋求外部融資以支持其長期成長策略。成功的長期轉型將取決於策略執行力、市場拓展能力以及財務管理水平的綜合提升。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盈利能力轉正:散戶投資人應將重點放在公司何時能實現淨利潤轉正,以及虧損幅度是否持續收斂。應深入分析非營業收支淨額的構成,了解其背後的具體原因及是否為一次性事件。
 - 現金流量與債務狀況:密切關注公司現金流向,包括營運、投資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資產負債表上短期借款和非流動負債的持續增長,以及股東權益的縮減,都顯示財務槓桿升高。散戶應注意公司的債務償還能力和流動性風險。
 - 營運策略執行進度:關注公司在AI Edge、5G/6G、工業自動化等新興市場的實際進展,例如是否有新的客戶訂單、產品出貨量或市佔率數據發布。策略的成功執行是公司實現長期成長的基石。
 - 競爭優勢與關係企業效益:評估亞元科技在變壓器、電源及充電器等核心業務領域的競爭優勢,以及與華碩、研揚等關係企業合作帶來的實際效益,這可能成為公司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 風險分散:鑒於公司目前財務狀況的波動性,散戶投資人應避免過度集中持股,建議採取分散投資策略,並設定嚴格的風險承受底線。
 
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法人說明會重點摘要與分析
公司概覽與沿革
- 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109)擁有超過 30年 的變壓器與電源供應器生產經驗。
 - 公司於1990年在台北成立,2001年在櫃買中心(OTC)掛牌上市。
 - 透過策略性併購擴展業務版圖,包括:
 
- 2008年收購J3 International,成立無線事業部(Wireless BU)。
 - 2010年收購Outstanding Electronics MFG. CO., LTD.,成立電源事業部(Power BU)。
 - 2020年收購QQE Technology,拓展充電器業務(Charger Business)。
 - 總部設於台灣台北,生產基地分佈於中國湖北宜昌(變壓器)和廣東東莞(電源及充電器)。
 - 與華碩(ASUS)、研揚(AAEON)等知名企業存在關係企業連結。
 - 2024年營收為 22+ 百萬美元。
 - 擁有 40000+ 平方公尺 的製造空間及 450+ 名 員工。
 利多判斷: 公司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產業經驗,透過策略性併購持續多元化業務,擴展至新興市場,顯示積極的成長策略。與華碩、研揚等知名企業的連結,提供了強大的資源和市場支持。全球化的生產基地有助於營運彈性。
產品應用簡介
- 充電器 (Charger): 應用於電動載具(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堆高機等。
 - 電源 (Power): 應用於衛星電視接收器、5G基地台、智慧家庭裝置、物聯網(IoT)相關產品。
 - 變壓器 (Transformer): 應用於工業機器人、自動導向車(AGV)、智慧電錶、自行車、智慧家庭監控等。
 - 無線 (Wireless): 應用於智慧電錶、電動自行車、智慧家庭監控等。
 利多判斷: 產品線廣泛,應用領域多元,涵蓋電動載具、工業自動化、網通、智慧家庭和物聯網等高成長市場,有助於分散營運風險並把握未來趨勢。
營運策略 - 電源事業
- 市場拓展: 鎖定AI Edge (MCRPS) 及DC to DC轉換器等新興市場。
 - 市佔率提升: 積極增加工業自動化及網通市場的市佔率。
 - 有機成長: 在相關市場推動Power Over Ethernet、5E/6G無線放大器、PD 3.X適配器平台及IPC ATX電源平台的發展。
 營收多元成長圖表分析 (2025-2028年預估)
年份 預估營收總額 (百萬, 單位未明確但根據圖示應為NTD/K或USD/K) 主要成長貢獻 2025 約 400 Broadband, IPC/ATX 2026 約 600 Broadband, IPC/ATX, PD/POE, Wifi Amplify 2027 約 900 所有類別均顯著成長 2028 約 1100-1200 所有類別持續成長,尤其PD/POE和Wifi Amplify增幅明顯 圖表主要趨勢: 該圖表顯示公司對未來營收成長抱持高度信心,預計從2025年的約400單位成長至2028年的約1100-1200單位,呈現顯著的多元化增長趨勢。Broadband和IPC/ATX是初期較大貢獻者,而PD/POE和Wifi Amplify則預期在未來幾年實現快速增長。
利多判斷: 公司明確的營運策略和市場拓展方向,尤其鎖定AI Edge、5G/6G等高成長潛力領域,為未來營收成長提供了清晰的藍圖。預計未來三年營收將大幅增長,顯示管理層對公司前景的樂觀預期。
營業收入分析 (2023Q1-2025Q3)
營業收入趨勢圖表分析 (單位:千新台幣)
營業收入從2023年第一季的288,147K達高峰後,經歷了連續六個季度的下滑,於2024年第三季觸及173,297K的低點,並在第四季和2025年第一季維持在157K-158K的水準。然而,2025年第二季展現出強勁的復甦,營收大幅增長至201,618K,並在2025年第三季維持在201,438K的穩定水準。這顯示公司營收已從谷底反彈並趨於穩定。
2025Q3關鍵數據: 營業收入為 201M (201,438K),較去年同期 (2024Q3的173,297K) 成長 16.2%。
產品別貢獻 (視覺判斷): 在整個觀察期間,POWER和Transformer兩大產品線是主要的營收貢獻者,支撐了公司的整體營收。Wireless和Charger業務佔比相對較小。
利多判斷: 2025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營收數據顯示公司已擺脫前期的營收低迷,實現顯著的季增長和年增長,表明營運面正在強勁復甦。特別是2025Q3的年增長率達16.2%,證實了復甦趨勢。
利空判斷: 儘管近期營收反彈,但從2023年高峰至2024年低谷的長期下滑趨勢,反映了市場或內部營運曾面臨嚴峻挑戰。
營收分布比較 (2025Q3)
區域別分布
區域 佔比 亞洲 47.6% 美洲 20.9% 內銷 (台灣) 17.2% 歐洲 14.3% 趨勢分析: 亞洲市場是亞元科技最大的營收來源,佔比接近一半,其次是美洲和台灣內銷。這顯示公司擁有多元的地區市場佈局。
利多判斷: 營收區域分布多元化,尤其在亞洲市場佔有領先地位,有助於分散地緣政治及單一市場風險。
產品別分布
產品 佔比 Transformer (變壓器) 48.5% POWER (電源) 33.5% Charger (充電器) 14.7% Wireless (無線) 3.3% 趨勢分析: 變壓器和電源產品合計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充電器業務佔比適中,無線業務則相對較小。
利多判斷: 變壓器和電源作為核心業務,具有穩固的市場基礎和較高佔比,顯示公司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力。同時,其他業務的發展也提供了多元成長的潛力。
損益表分析 (單位:千新台幣)
項目 2Q25 (數值) 2Q25 (%) 1Q25 (數值) 1Q25 (%) QoQ (%) YT2Q25 (數值) YT2Q25 (%) YT2Q24 (數值) YT2Q24 (%) YoY (%) 營業收入 201,618 100.0 158,133 100.0 +27.5% 359,751 100.0 386,775 100.0 -7.0% 營業成本 163,200 80.9 133,047 84.1 +22.7% 296,247 82.3 317,415 82.1 -6.7% 營業毛利 38,418 19.1 25,086 15.9 +53.1% 63,504 17.7 69,360 17.9 -8.4% 營業費用 59,523 29.5 55,428 35.1 +7.4% 114,951 32.0 112,122 29.0 +2.5% 營業損失 (21,105) -10.5 (30,342) -19.2 -30.4% (51,447) -14.3 (42,762) -11.1 +20.3% 業外收支淨額 (10,465) -5.2 540 0.3 -2038.0% (9,925) -2.8 11,489 3.0 -186.4% 稅前淨損 (31,570) -15.7 (29,802) -18.8 +5.9% (61,372) -17.1 (31,273) -8.1 +96.2% 所得稅利益 2,215 1.1 2,782 1.8 -20.4% 4,997 1.4 2,856 0.7 +75.0% 本期淨損 (29,355) -14.6 (27,020) -17.1 +8.6% (56,375) -15.7 (28,417) -7.3 +98.4% 基本每股虧損 (0.44) (0.39) +12.8% (0.83) (0.43) +93.0% 主要趨勢與細節分析:
- 營業收入: 2025年第二季較第一季強勁成長27.5%,顯示營收復甦。然而,上半年累計營收(YT2Q25)較去年同期(YT2Q24)仍下滑7.0%,反映前期低迷對累計數的影響。
 -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 2025年第二季毛利較第一季大增53.1%,毛利率從15.9%提升至19.1%,顯示產品組合或成本控制效率改善。但累計毛利同比仍下降8.4%。
 - 營業費用: 2025年第二季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從第一季的35.1%下降至29.5%,表示隨著營收擴大,費用率得到優化。
 - 營業損失: 2025年第二季營業損失較第一季顯著收斂30.4%,核心業務的虧損狀況有所改善。然而,上半年累計營業損失較去年同期擴大20.3%,顯示盈利能力仍未完全恢復。
 - 業外收支淨額: 這是本期損益的關鍵轉折點。2025年第二季出現巨額業外淨損失(10,465K),與第一季的小額收益540K形成鮮明對比,導致季減高達2038.0%。這筆業外損失使得上半年累計業外收支從去年同期的收益轉為淨損失,且跌幅高達186.4%。
 - 稅前淨損與本期淨損: 儘管營業損失收斂,但受巨額業外損失影響,2025年第二季的稅前淨損和本期淨損反而較第一季有所擴大。更嚴重的是,上半年累計稅前淨損和本期淨損均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分別增長96.2%和98.4%。
 - 基本每股虧損: 基本每股虧損趨勢與淨損一致,2025年第二季較第一季惡化,上半年累計虧損較去年同期也幾乎倍增。
 利多判斷: 營業收入強勁的季增長、毛利率提升以及營業損失的顯著收斂,顯示公司核心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正在改善。這是從營運面來看的積極信號。
利空判斷: 累計營業收入和毛利年增率仍為負值,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整體表現尚未回歸正軌。最嚴重的問題是巨額的業外收支淨額虧損,導致2025年第二季淨損擴大,且上半年累計淨損與每股虧損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這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造成嚴重侵蝕,也對投資者信心構成壓力。
資產負債表分析 (單位:千新台幣)
項目 2025/6/30 (數值) 2025/6/30 (%) 2024/12/31 (數值) 2024/12/31 (%) 2024/6/30 (數值) 2024/6/30 (%) 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 362,850 37.1 416,726 44.4 408,453 38.0 應收帳款淨額 210,709 21.6 174,266 18.6 245,128 22.8 存貨淨額 115,284 11.8 109,024 11.6 166,892 15.5 其他流動資產 31,306 3.2 30,926 3.3 22,184 2.1 非流動資產 257,427 26.3 206,749 22.1 231,724 21.6 資產總計 977,576 100.0 937,691 100.0 1,074,381 100.0 短期借款 137,209 14.0 111,202 12.0 91,111 8.5 應付帳款 156,745 16.0 92,202 9.8 146,053 13.6 其他流動負債 79,392 8.1 80,249 8.6 105,430 9.8 非流動負債 49,327 5.0 11,211 1.2 12,187 1.1 負債總計 422,673 43.1 294,864 31.6 354,781 33.0 股東權益總計 554,903 56.9 642,827 68.4 719,600 67.0 負債及股東權益總計 977,576 100.0 937,691 100.0 1,074,381 100.0 主要趨勢與細節分析:
- 資產總計: 從2024年中的1,074,381K下降至2024年底的937,691K,然後在2025年上半年略微回升至977,576K。
 - 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 從2024年底的416,726K顯著減少至2025年中的362,850K,顯示現金流動性有所下降。
 - 應收帳款淨額: 從2024年底的174,266K增加至2025年中的210,709K,這可能與2025年第二季營收反彈有關,但需關注收款效率以避免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 非流動資產: 從2024年底的206,749K顯著增加至2025年中的257,427K,增幅約24.5%,這可能代表公司在固定資產或長期投資上的支出,與其長期成長策略相符。
 - 短期借款: 從2024年中的91,111K穩步增長至2025年中的137,209K,顯示公司對短期融資的依賴增加。
 - 應付帳款: 從2024年底的92,202K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156,745K,可能與營收增長帶動的採購活動增加相關。
 - 非流動負債: 從2024年底的11,211K急劇增加至2025年中的49,327K,增幅超過340%,這是一個顯著的變化,值得密切關注其原因。
 - 負債總計: 從2024年底的294,864K大幅攀升至2025年中的422,673K,負債比率也從31.6%增加到43.1%,顯示財務槓桿顯著提高,財務風險增加。
 - 股東權益總計: 從2024年中的719,600K持續下降至2025年中的554,903K,降幅達22.8%,這主要是由於累積虧損對淨值的侵蝕。
 利多判斷: 非流動資產的顯著增加,可能代表公司在產能擴張、設備更新或新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投資,支持未來的成長動能。
利空判斷: 現金及金融資產下降,短期與非流動負債均大幅增加,導致負債總額和負債比率顯著升高,財務結構惡化。同時,股東權益大幅縮減,顯示公司因虧損而導致淨值受損,財務風險不容忽視。
總結
亞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09)在2025年的法人說明會中,展現出其在技術、市場佈局與業務拓展上的積極策略。公司憑藉其三十多年的產業經驗、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以及與華碩、研揚等關係企業的連結,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營運策略明確,鎖定AI Edge、5G/6G、工業自動化等高成長領域,並對未來幾年的營收增長抱持樂觀預期,這些都是顯著的利多因素。
從近期財務表現來看,2025年第二季的營業收入和毛利呈現強勁的季增長,核心業務虧損也顯著收斂,預示著公司營運狀況正在走出低谷,進入復甦階段。2025年第三季的營業收入亦保持穩定,且較去年同期有不錯的增長,進一步鞏固了營運好轉的判斷。然而,這份報告也揭示了公司在財務上的嚴峻挑戰。2025年上半年累計淨損與每股虧損較去年同期幾乎倍增,主要歸因於第二季的巨額非營業收支淨額虧損。資產負債表方面,現金減少、債務大幅增加、負債比率上升以及股東權益顯著縮水,均顯示公司的財務結構面臨壓力,財務風險升高。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營收的復甦可能會為股價提供一定支撐,但持續的虧損和惡化的財務結構將會是股價上漲的主要阻力。市場可能會對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保持觀望態度。長期而言,若公司能成功執行其成長策略,將營收增長轉化為可持續的盈利,並有效改善財務結構,則有望吸引長期投資者。反之,若財務問題未能妥善解決,將可能影響其長期成長潛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短期內,預計公司將維持營收復甦態勢,但盈利能力能否轉正將取決於對營業費用和非營業損失的有效控制。財務結構的改善將是近期投資人關注的重點。長期來看,亞元科技的成長潛力來自於其高成長市場的策略佈局,但實現這些目標將需要穩健的財務支持。公司能否有效整合資源、優化成本結構、並將策略性投資轉化為實質效益,將是決定其長期趨勢的關鍵。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投資人應著重關注亞元科技未來季報中關於淨利潤的表現,特別是非營業損失的來源、性質以及是否為一次性事件。同時,密切監控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評估其流動性和償債能力,尤其是短期借款和股東權益的變化。此外,應關注公司在其高成長領域(如AI Edge、5G/6G)的具體業務進展和市場拓展成果。由於公司目前財務狀況較為脆弱,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建議採取分散投資策略,並對單一公司設定嚴格的風險控制。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