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證(602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美好證(602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2號4樓E室
相關說明
(1)公布本公司113年經營成果及未來展望。 (2)參加方式:請參見 https://www.youtube.com/live/UXoV8PdNznU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美好證券(股票代碼:6021)於113年度(2024年)表現強勁,但在114年度第一季(2025年Q1)卻遭遇顯著虧損,呈現出公司營運高度仰賴投資收益且獲利波動性大的特性。113年度公司在多項財務指標上均有出色成長,特別是稅後淨利及綜合損益的年增率分別達到313%和121%,每股盈餘亦大幅提升。此外,其113年度的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高達39.88%,遠超同業,顯示公司在該年度資產運用效率極佳。

然而,114年Q1的財報數據卻急轉直下,稅後淨利和綜合損益均出現巨額虧損,主要原因是「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大幅轉負,加之經紀手續費和融資融券利息收入亦有所下滑。這份報告揭示了美好證券的業務模式,其中75%的投資佈局於AI產業鏈,並在報告中提及將部分主要持股(如台積電、鴻海)的會計科目由FVOCI轉為FVPL,這表示這些投資的未實現損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大大增加了獲利波動性。雖然財富管理規模(AUM)持續成長,但其服務費收入在Q1卻大幅下滑,未能有效抵銷投資業務的衝擊。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114年Q1的鉅額虧損無疑將對美好證券的股價產生短期壓力。市場可能會擔憂其獲利穩定性及投資策略的風險。若AI相關持股表現持續不佳,或整體市場面臨修正,公司股價恐將承受更大壓力。
  • 長期影響: 公司提出的「精品投行」策略、專注金融工程創新及科技應用,並將75%投資佈局於AI產業鏈,顯示其具備抓住未來趨勢的企圖心。若AI產業能長期穩定成長,且公司的投資策略能有效捕捉市場機會,則長期潛力仍存。然而,高集中度的投資策略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未來數季的投資表現將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1-2季): 鑑於114年Q1的表現,短期內美好證券的獲利能力可能仍受到市場波動及投資部位影響。經紀手續費和融資融券利息收入的下滑趨勢若持續,將進一步侵蝕基本營收。財富管理業務的AUM雖然成長,但服務費收入的短期下降,需要觀察其能否有效將規模轉化為穩定收益。公司的股價可能因近期獲利壓力而承壓。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 美好證券朝向「精品投行」轉型的策略,以及在AI產業鏈的深度佈局,代表了其尋求差異化和高成長的野心。如果這些策略能夠成功執行,並配合AI產業的發展,未來有望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及獲利能力。然而,這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公司需證明其在金融創新、價值投資與風險管理方面的能力。科技創新將是其長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波動性: 美好證券的獲利高度受其投資收益影響,且歷史上綜合損益表現呈現高波動。散戶應對其季度財報結果抱持謹慎態度,並理解其盈虧可能大幅擺盪。
  • 投資組合風險: 公司75%投資佈局於AI產業鏈,雖然該領域具有高成長潛力,但也伴隨高風險。散戶應密切關注AI產業的發展動態及公司主要持股(如台積電、鴻海)的市場表現,特別是部分持股已轉為FVPL會計處理,其損益將直接反映在財報中。
  • 核心業務轉型成效: 觀察「精品投行」戰略的推進,特別是企業金融、私人銀行和零售金融等業務的實際貢獻。同時,需檢視財富管理AUM的成長是否能穩定轉化為產品服務費收入,以彌補傳統經紀業務的下滑。
  • 長期績效與市場比較: 雖然113年度表現亮眼,但美好證券的投資報酬率(特別是2021-2025.05的4.7%年複合成長率)已落後同期台股加權報酬指數(12.2%)。散戶應持續評估公司能否在中長期跑贏大盤,證明其「投資領導者」的承諾。
  • 股利政策: 114年Q1的虧損可能影響未來的股利政策。散戶應關注公司在獲利不穩定的情況下,如何平衡營運資金需求與股東回報。

條列式重點摘要及數字、圖表、表格主要趨勢分析

美好金融的願景與使命

  • 願景: 為創業家、企業家及追求美好生活者,打造全球最好的金融工具、產品與服務。

  • 目的: 重新定義金融與人的關係,提供專業支持,成就美好生活與社會。

  • 使命: 透過創新的洞察、金融、軟體、數據、服務與教育,提供最佳使用者體驗,成為客戶長期夥伴,支持創新創業,創造富裕。

  • 策略: 將金融與美好社會連接,透過實現夢想與目標的工程技術(金融、Thoughts, Tools, Consultant, Market, Places)支持個人輕旅行到改變世界的創業計畫。

經營成果

綜合損益簡表:113年度 vs 112年度

項目 113年度 (百萬) 112年度 (百萬) 年增率 (YoY) 判斷
經紀手續費收入 733 580 26% 利多 (顯著成長)
融資融券利息收入 201 137 47% 利多 (顯著成長)
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 660 327 102% 利多 (大幅成長)
產品服務及其他收入 8 (22) N.M. 利多 (由負轉正)
營業收入合計 1,602 1,021 57% 利多 (整體營收強勁成長)
支出及費用 (1,195) (996) 20% 利空 (費用增加)
所得稅利益 (41) 8 N.M. 利空 (由正轉負)
稅後淨利 438 106 313% 利多 (獲利能力大幅提升)
其他綜合損益 2,363 1,163 103% 利多 (非經常性損益貢獻佳)
綜合損益 2,802 1,270 121% 利多 (整體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每股盈餘 (元) 1.41 0.34 315% 利多 (股東回報大幅改善)
綜合損益每股盈餘 (元) 8.98 4.11 119% 利多 (股東回報大幅改善)
交易日均量 (億元) 5,090 3,520 45% 利多 (市場活動量增加,有利手續費收入)
  • 主要趨勢: 113年度的各項收入指標均呈現顯著成長,尤其是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年增102%,帶動營業收入合計成長57%。稅後淨利和綜合損益分別大幅成長313%和121%,顯示公司在113年度的營運表現非常出色。每股盈餘和綜合損益每股盈餘也同步大幅增長,反映了良好的股東回報。市場交易日均量也大幅增加,為公司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資產負債簡表:113年度 vs 112年度

項目 113年度 (百萬) 112年度 (百萬) 年增率 (YoY) 判斷
現金及約當現金 2,050 531 286% 利多 (流動性大幅增強)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4,248 916 364% 利多 (投資資產價值顯著提升)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7,199 5,124 40% 利多 (投資資產價值顯著提升)
資產總計 23,493 15,226 54% 利多 (整體規模顯著擴張)
借款及應付商業本票 6,334 2,992 112% 利空 (負債大幅增加)
附買回債券及應付公司債 3,023 1,189 154% 利空 (負債大幅增加)
負債總計 15,198 9,470 60% 利空 (整體負債大幅增加)
股東權益總計 8,295 5,756 44% 利多 (股東權益穩健成長)
股東權益報酬率 6.24% 2.06% +4.18%p 利多 (盈利能力提升)
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 39.88% 24.61% +15.27%p 利多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主要趨勢: 113年度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規模顯著擴張,資產總計年增54%。現金及約當現金大幅增加286%,各類金融資產也顯著成長,反映了強勁的流動性及投資活動。雖然負債總計也因借款和附買回債券增加而成長60%,但股東權益總計仍穩健成長44%,顯示公司財務結構保持穩健。股東權益報酬率和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均有大幅提升,尤其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達39.88%,顯示公司在股東資本運用方面效率極高。

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 113年度

  • 主要趨勢: 美好證券的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在113年度達到39.88%,遠高於主要同業(如國泰31.59%、玉山27.23%、富邦21.43%、元大15.1%)。這表明美好證券在113年度的股東資本運用效率在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 判斷:利多 (卓越的盈利能力表現)

綜合損益簡表:114年度 Q1 vs 113年度 Q1

項目 114Q1 (百萬) 113Q1 (百萬) 與去年同期差異% 判斷
經紀手續費收入 132 170 (22%) 利空 (顯著下滑)
融資融券利息收入 53 45 18% 利多 (小幅成長)
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 (333) 240 (239%) 利空 (由正轉負且大幅虧損,主要拖累)
產品服務及其他收入 1 (2) N.M. 利多 (由負轉正)
營業收入合計 (147) 453 (132%) 利空 (總營收轉為負值,大幅惡化)
稅後淨利 (374) 219 (271%) 利空 (由盈轉虧,虧損擴大)
綜合損益 (535) 1,505 (136%) 利空 (由盈轉虧,虧損擴大)
每股盈餘 (元) (1.22) 0.71 (1.93) 利空 (由正轉負,大幅惡化)
綜合損益每股盈餘 (元) (1.74) 4.86 (6.60) 利空 (由正轉負,大幅惡化)
交易日均量 (億元) 4,532 4,838 (6%) 利空 (略有下滑)
  • 主要趨勢: 114年Q1的財務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顯著惡化。營業收入合計轉為負數 (-147百萬),稅後淨利和綜合損益也分別錄得大幅虧損 (-374百萬和-535百萬)。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正240百萬轉為負333百萬,降幅高達239%。經紀手續費收入也下降22%。儘管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小幅成長18%,但不足以抵銷投資虧損和經紀業務的下滑。每股盈餘及綜合損益每股盈餘均轉為負值,顯示公司在114年Q1面臨嚴峻的獲利壓力。

資產負債簡表:114年度 Q1 vs 113年度

項目 114Q1 (百萬) 113年度 (百萬) 差異% (vs. 113年度) 判斷
現金及約當現金 924 2,050 (55%) 利空 (流動性大幅下降)
資產總計 24,053 23,493 2% 利多 (總資產小幅成長)
股東權益總計 7,190 8,295 (13%) 利空 (股東權益下降)
股東權益報酬率 (4.83%) 6.24% -11.07%p 利空 (由正轉負,盈利能力惡化)
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 (6.91%) 39.88% -46.79%p 利空 (由正轉負,盈利能力大幅惡化)
臺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45,867 50,903 (10%) 利空 (市場環境不利)
  • 主要趨勢: 截至114年Q1,資產總計雖較113年度底小幅增加2%,但結構發生變化。現金及約當現金大幅減少55%,顯示資金流動性有所吃緊。更關鍵的是,股東權益總計下降了13%,股東權益報酬率和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均轉為負值,分別為-4.83%和-6.91%,顯示公司在該季度未能為股東創造正向收益,反而侵蝕了部分股東權益。同時,臺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在此期間也呈現10%的下跌,反映了不利的市場環境。

營業收入與業務表現 (110年-114Q1)

  • 絕對值趨勢: 經紀手續費收入從110年的983百萬下降至114Q1的132百萬,顯示長期下滑趨勢。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在113年達到201百萬後,於114Q1大幅下滑至53百萬。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波動劇烈,113年為660百萬,114Q1則為-333百萬。

  • 佔比趨勢: 114Q1,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佔營業收入合計的比例轉為顯著負值(-226%),這主導了整體營收表現,而經紀手續費收入仍是營收中唯一的正向貢獻(90%)。此情況強烈突顯了投資損益對公司當期營收的巨大影響。

  • 判斷:利空 (經紀業務收入持續下滑,投資收入波動劇烈並在114Q1造成巨額虧損)

綜合損益及淨值變化 (2021年-2025Q1)

  • 綜合損益: 呈現高度波動性。從2021年的604百萬,到2022年的-1,045百萬,再到2023年的1,270百萬,113年(2024)達到2,802百萬高峰,但於114Q1(2025Q1)又大幅跌至-535百萬。

  • 淨值與每股淨值: 淨值從2021年的4,560百萬穩定增長至2024年的8,295百萬,每股淨值從14.9元增至27.0元。然而,在2025Q1,淨值回落至7,190百萬,每股淨值也下降至23.4元,反映當期綜合損益的負面影響。

  • 股利分配: 2024年上半年分配現金股利0.6元/股,下半年分配1.84元/股,顯示公司在良好年份有不錯的股利政策。

  • 判斷:利空 (獲利波動性極高,114Q1淨值與每股淨值因虧損而下滑)

營運模式:2個角度觀察生意

  • 投資: 75%的資金佈局於AI產業鏈(AI ETF),顯示公司對AI領域的戰略性聚焦。

  • 營運: 定位為「精品投行」,涵蓋企業金融業務(Corporate Banking)、私人銀行業務(Private Banking)和零售金融業務(Retail Banking)。

  • 判斷:利多 (策略清晰,聚焦高成長產業及精品投行服務)

我們的投資事業 (2025/3/31 vs 2024/12/31)

公司名稱 2025/3/31 市值 (百萬) 2025/3/31 市值佔比% 2024/12/31 市值 (百萬) 2024/12/31 市值佔比% 判斷
台積電 1,515 14% 1,790 16% 利空 (市值下降)
鴻海 1,299 12% 1,638 15% 利空 (市值下降)
債券 2,083 19% 1,738 16% 利多 (市值上升,配置調整)
合計 10,845 100% 10,980 100% 利空 (總市值略有下降)
  • 主要趨勢: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總投資部位市值為10,845百萬,較2024年12月31日的10,980百萬略有下降。其中,台積電和鴻海等主要科技股的市值均有所下滑(台積電從1,790百萬降至1,515百萬,鴻海從1,638百萬降至1,299百萬),這直接導致了114Q1「股利及其他投資收入」的巨額負值。債券部位市值則有所增加,可能反映公司資產配置的調整。

  • 會計科目轉換: 報告特別提到2024年6月28日將台積電和鴻海部分持股由FVOCI轉換至FVPL。這意味著這些股票的未實現損益將直接影響當期綜合損益,加劇了獲利波動性,並解釋了114Q1投資收入的大幅轉負。

投資上的經營成果 (110年-114Q1)

  • 股利收入及其他投資收入: 趨勢與綜合損益一致,113年為正向高點660百萬,114Q1則為大幅負值-333百萬。

  • 表外資本利得: 同樣波動劇烈,113年為高點2,363百萬,114Q1為負值-161百萬。

  • 投資部位市值: 從110年的5,403百萬逐步增長至113年的10,980百萬,但在114Q1略降至10,845百萬。

  • 報酬率: 113年達到52.90%的高點,但在114Q1轉為負5.9%。

  • 判斷:利空 (投資業務獲利高度波動,114Q1表現不佳)

從客戶數的角度 (110年-114Q1)

  • 證券帳戶數: 總帳戶數大致穩定,從110年的218,075戶小幅增長至114Q1的220,032戶。

  • 經紀業務有效客戶數: 保持相對穩定,約在66,000至68,000戶之間。

  • 融資融券有效客戶數: 呈現下滑趨勢,從110年的3,419戶降至114Q1的2,508戶。

  • 財富管理有效客戶數: 穩定增長,從110年的1,412戶增至114Q1的2,872戶。

  • 現金管理有效客戶數: 穩定增長,從111年的2,446戶增至114Q1的2,973戶。

  • 判斷:利多 (財富管理和現金管理客戶穩定增長,顯示業務轉型有成效;但融資融券客戶下降是負面信號)

經紀手續費收入 (110年-114Q1)

  • 收入趨勢: 經紀手續費收入持續下降,從110年的983百萬降至114Q1的132百萬。

  • 市佔率趨勢: 營收市佔率從110年的0.76%降至114Q1的0.54%。交易量市佔率從110年的0.50%降至114Q1的0.33%。

  • 判斷:利空 (經紀業務核心收入及市場份額持續萎縮,面臨競爭壓力)

融資融券利息收入 (110年-114Q1)

  • 收入趨勢: 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在113年達到201百萬後,於114Q1大幅降至53百萬。

  • 市佔率趨勢: 營收市佔率和融資餘額市佔率均呈現下降趨勢,分別從110年的0.96%和0.82%降至114Q1的0.73%和0.40%。

  • 利率趨勢: 融資利率保持相對穩定,約在5.57%至5.77%之間。

  • 判斷:利空 (融資融券業務收入及市佔率大幅下滑,儘管利率穩定)

財富管理規模 (110年-114Q1)

  • 管理規模 (AUM): 呈現穩健且持續的成長,從110年的3,201百萬增至114Q1的7,662百萬。

  • 產品服務費收入: 從110年的5百萬增至113年的37百萬,但在114Q1大幅下降至9百萬。

  • 判斷:利多 (AUM持續成長,顯示資產管理業務具發展潛力);利空 (產品服務費收入在114Q1大幅下滑,未能將AUM成長有效轉化為收入)

未來展望

未來策略

  • 核心: 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財務顧問與長期夥伴。

  • 三大支柱:

    1. 產品領導者 (Product Leader): 專注金融工程創新、自產自製與嚴選產品。目標提升ROE、NPS (客戶滿意度)、MGM (推薦客戶數)、LTV (客戶終身價值),並降低CAC (客戶獲取成本)。
    2. 客戶夥伴 (Client Partnership): 透過投資領導者(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研究驅動)和財務顧問領導者(線上/線下專業、在乎、陪伴)為客戶提供服務。
    3. 投資領導者 (Investment Leader): 秉持長期主義、價值投資和研究驅動的原則。
  • 底層支持: 科技創新 (Tech Innovation)。

  • 判斷:利多 (策略清晰,目標明確,強調創新與客戶價值)

經營的指標

  • 關鍵績效指標 (KPIs): 資產規模 (AUM)、資產報酬率 (AUM ROA/ROE)、客戶滿意度 (NPS)、手續費率 (Take Rate)、人均生產力 (Productivity)。

  • 判斷:利多 (有系統的經營指標,有助於績效管理與策略執行)

歷史績效數據 (2018-2025.5.31)

項目 2024 2025.5.31 期間報酬率 CAGR 2018-2025.05 CAGR 2021-2025.05 判斷
台積電-股價 1,075 967 -10.1% 28.1% 16.6% 利空 (近期股價下跌)
美好-股價 23.65 21.1 -10.8% 14.4% 4.7% 利空 (近期股價下跌)
投資台積電報酬率 83.8% -9.6% (2024-2025.5.31) -9.6% 28.1% 16.6% 利空 (近期投資報酬率轉負)
投資美好報酬率 63.1% -3.0% (2024-2025.5.31) -3.0% 14.4% 4.7% 利空 (近期投資報酬率轉負)
每股含息淨值成長率 49.4% -8.4% (2024-2025.5.31) -8.4% 8.6% 11.0% 利空 (近期淨值成長率轉負)
台股加權報酬指數 31.7% -7.0% (2024-2025.5.31) -7.0% 16.9% 12.2% 利空 (近期大盤指數下跌)
  • 主要趨勢: 從2024年底到2025年5月底,台積電股價、美好證股價、以及台股加權報酬指數均呈現下跌,導致相關投資報酬率轉負。美好證券在此期間的投資報酬率為-3.0%,低於台股加權指數的-7.0%。

  • 長期 CAGR 比較 (2018-2025.05): 美好證的14.4%年複合成長率低於台積電的28.1%和台股加權指數的16.9%,顯示長期表現略遜於市場和大盤。

  • 中期 CAGR 比較 (2021-2025.05): 美好證的4.7%年複合成長率明顯落後於台積電的16.6%和台股加權指數的12.2%,表明公司在近中期內的表現顯著落後於市場。

  • 判斷:利空 (美好證近期及中長期投資表現均落後大盤,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存疑)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二號四樓E室
相關說明
公布本公司112年經營成果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