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雅(590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寶雅(590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香港港麗酒店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大和證券舉辦之「Daiwa Consumer and Healthcare Conference 2025」,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寶雅(股票代碼:5904)於2025年9月4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資料,內容全面涵蓋了公司的基本介紹、近期經營績效、展店計畫、同店增長策略、財務表現、銷售趨勢、自有品牌發展、OMO(線上線下整合)策略及物流中心建置等面向。整體而言,報告呈現了寶雅穩健的營運基礎及積極的未來發展策略,尤其在美妝產品銷售及通路擴張方面展現出強勁動能。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持續的展店計畫、自有品牌銷售成長、OMO策略的推進以及電商的加速成長,皆顯示公司具備長期的成長潛力。尤其美容產品的強勁需求和門市改造效益,預期將持續推升營收。穩定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和每股盈餘成長,有助於維持投資人信心。
- 利空因素: 報告中部分毛利率和營益率呈現年增率或季增率下滑,顯示成本壓力和促銷活動可能對獲利能力造成影響。儘管銷售額成長,但若利潤率持續承壓,可能影響市場對其盈利能力的預期。非營業項目收入大幅減少亦值得關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1-2季): 預期寶雅將持續受惠於美容產品的旺盛需求及門市改造效益,營收仍能維持穩定增長。然而,促銷費用、行政費用等營運成本的增加以及競爭壓力的存在,可能使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維持在一定壓力水平。電商與OMO策略的初步成果將逐漸顯現,為營收帶來增量貢獻。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 寶雅的長期增長動力將主要來自於持續擴張的店數(至2028年預計達635家)、多元化店面型態的發展(尤其是Shop-in-Shop和POYA Beauty的比例提升)、自有品牌的深耕(提升毛利率)以及OMO策略的深化。物流中心的建置與擴充將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成本,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美容產品的穩定需求亦為長期營收提供基本盤。公司在提升顧客體驗和數據分析方面的投入,將有助於其在零售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利潤率變化: 需密切關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的後續走勢。若營收持續成長但利潤率卻不斷下滑,可能暗示成本控制或價格競爭問題。
- 展店效益與效率: 觀察新展店及門市改造是否能持續帶來營收增長,並評估其投資回報率。同時關注不同店型(尤其是POYA Beauty和Shop-in-Shop)的營收貢獻及獲利能力。
- 自有品牌發展: 自有品牌通常具有較高的毛利率,其銷售佔比的提升對公司獲利能力至關重要。應關注自有品牌在銷售額中的比例及其成長速度。
- OMO與電商進展: 隨著數位化轉型,OMO策略的成效(如線上線下流量整合、顧客忠誠度提升)和電商業務的增長(銷售佔比及盈利能力)將是評估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指標。
- 競爭環境: 關注零售市場的整體競爭態勢,包括其他藥妝店、量販店、百貨公司等潛在競爭者對寶雅的影響。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 董事長: 陳建造先生。
- 總經理: 陳宗成先生。
- 上櫃時間: 2002年9月6日。
- 資本額: 新台幣10.49億元。
- 員工人數(2025年6月): 5008人。
- 分店數(2025年7月): 427家寶雅門市,寶家門市數為0。
- 核心價值: 多選擇、高品質、便利性。
趨勢判斷: 顯示公司具備穩固的營運基礎和成熟的管理團隊,長期專注於零售通路,並透過其核心價值吸引消費者。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穩定的領導團隊和相對龐大的員工人數及門店網絡,提供穩固的營運基礎。核心價值強調多樣性、品質和便利性,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
2025Q2年產品銷售分析
根據圓餅圖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產品銷售佔比前三名為:
- Cosmetics(美妝產品): 18%
- Skin Care(護膚品): 16%
- Household(家庭用品): 15%
其他主要銷售類別包括:Bath(衛浴用品)12%、Beauty(美容)9%、Textile(紡織品)9%、Food(食品)7%、Others(其他)5%、Hardware(五金)4%、Accessories(配件)3%、Groceries(雜貨)2%。
趨勢判斷: 美妝和護膚產品是寶雅最主要的銷售動力,顯示其在美容相關商品市場的強大競爭力與品牌形象。家庭用品也有相當大的佔比,反映了產品組合的多元性。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美妝和護膚產品佔比高,且通常具有較高的利潤空間。產品組合多元,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
2Q25 經營績效回顧 (2025年第二季度)
項目 (NT$ mn) 1Q25 2Q24 2Q25 QoQ 變動 YoY 變動 淨銷售額 (Net Sales) 6,296 5,628 6,044 -4.0% 7.4% 銷貨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3,497 3,159 3,467 -0.9% 9.8% 毛利 (Gross profit) 2,799 2,469 2,577 -7.9% 4.4% 促銷費用 (Promotion Expense) 1,657 1,592 1,661 0.2% 4.3% 管理費用 (Administrative Expense) 179 182 186 3.6% 1.9% 營業利益 (Operating profit) 963 695 731 -24.1% 5.1% 非營業項目 (Non-operating items) 18 41 6 -68.7% -86.2% 稅前利益 (Profit before tax) 981 736 736 -24.9% 0.0% 稅務費用 (Tax expenses) 196 147 142 -27.4% -3.3% 淨收入 (Net income) 785 589 594 -24.3% 0.8% 每股盈餘 (EPS (NT$)) 7.48 5.56 5.58 -25.4% 0.4%
比率 (Ratio) 1Q25 2Q24 2Q25 QoQ 變動 YoY 變動 毛利率 (GPM) 44.5% 49.9% 42.6% -1.8% -1.2% 營運費用率 (OPEX) 29.2% 31.5% 30.5% 1.4% -1.0% 營業利益率 (OPM) 15.3% 12.4% 12.1% -3.2% -0.3% 淨利率 (NPM) 12.5% 10.5% 9.8% -2.6% -0.6% 2Q25 財務亮點:
- 銷售額: 達到新台幣60.44億元,年增7.4%,主要受美容產品類別和門市改造效益的推動。
- 毛利率 (GPM): 42.6%,年減1.2%,季減1.8%。
- 營業利益率 (OPM): 12.1%,年減0.3%,季減3.2%。
- 淨收入與EPS: 淨收入為新台幣5.94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5.58元,年增0.4%。
趨勢判斷: 第二季度的淨銷售額實現了顯著的年增長,顯示市場需求及公司策略(美容產品、門市改造)的有效性。然而,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的季減和年減,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或促銷策略上可能面臨挑戰。非營業項目收入的大幅下降亦對稅前利益造成影響。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淨銷售額年增7.4%,表現強勁,由美容產品和門市改造推動,顯示核心業務具成長動能。淨收入和EPS年增0.8%和0.4%,仍維持正向成長。
- 利空: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均呈現季減和年減,顯示盈利能力承壓。非營業項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86.2%,對整體獲利能力構成負面影響。
1H25 經營績效回顧 (2025年上半年)
項目 (NT$ mn) 1H24 1H25 YoY 變動 淨銷售額 (Net Sales) 11,502 12,340 7.3% 銷貨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6,433 6,964 8.3% 毛利 (Gross profit) 5,069 5,376 6.1% 促銷費用 (Promotion Expense) 3,139 3,318 5.7% 管理費用 (Administrative Expense) 351 365 3.9% 營業利益 (Operating profit) 1,579 1,694 7.2% 非營業項目 (Non-operating items) 34 24 -30.7% 稅前利益 (Profit before tax) 1,613 1,717 6.4% 稅務費用 (Tax expenses) 323 339 4.9% 淨收入 (Net income) 1,291 1,379 6.8% 每股盈餘 (EPS (NT$)) 12.19 12.97 6.4%
比率 (Ratio) 1H24 1H25 YoY 變動 毛利率 (GPM) 44.1% 43.6% -0.5% 營運費用率 (OPEX) 30.3% 29.8% -0.5% 營業利益率 (OPM) 13.7% 13.7% 0.0% 淨利率 (NPM) 11.2% 11.2% 0.0% 1H25 財務亮點:
- 銷售額: 達到新台幣123億元,年增7.3%。
- 毛利率 (GPM): 43.6%,年減0.5%。
- 營業利益率 (OPM): 13.7%,與2024年上半年持平。
- EPS: 新台幣12.97元,年增6.4%。
趨勢判斷: 上半年整體銷售額維持穩健年增長,與第二季度趨勢一致。毛利率略有下滑,但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能夠維持與去年同期持平,表明公司在較長時間尺度上對營運成本和費用有較好的控制,或者說促銷費用等對利潤的影響在長期來看相對穩定。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淨銷售額年增7.3%,顯示上半年整體營運表現良好。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表明公司在整體盈利能力上具有穩定性。EPS年增6.4%,對股東而言是正面訊息。
- 利空: 毛利率年減0.5%,表明銷售成本上升或價格競爭持續存在,對獲利能力構成壓力。非營業項目年減30.7%,對稅前利益造成負面影響。
2Q25 銷售趨勢 (依產品類別)
產品類別 2Q24 銷售組合 2Q25 銷售組合 2Q25 年增率 (YoY) Beauty (美容) 7% 9%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Cosmetics (美妝) 18% 18%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Bath (衛浴) 12% 12%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Skin Care (護膚) 16% 16%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Household (家庭用品) 16% 15%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Groceries (雜貨) 2% 2%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Hardware (五金) 4% 4%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Textile (紡織品) 9% 9%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Others (其他) 6% 5%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Food (食品) 7% 7%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Accessories (配件) 3% 3%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亮點: 美容、美妝、衛浴產品呈現雙位數成長,顯示對美容產品的穩健需求。
趨勢判斷: 美容相關產品(Beauty, Cosmetics, Bath)是推動2Q25銷售成長的主要動力,特別是雙位數成長顯示市場對這些產品有強勁需求。家庭用品佔比略有下降,但整體產品組合相對穩定。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美容、美妝、衛浴產品實現雙位數成長,驗證了公司在美容產品策略上的成功,且此類產品通常毛利率較高。整體產品組合穩定,顯示市場對寶雅各類產品均有基本需求。
- 利空: Household和Others的銷售佔比略有下降,雖然增長仍為個位數,但若主要品類成長趨緩,可能會影響整體營收增速。
1H25 銷售趨勢 (依產品類別)
產品類別 1H24 銷售組合 1H25 銷售組合 1H25 年增率 (YoY) Beauty (美容) 8% 9%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Cosmetics (美妝) 18% 18%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Skin Care (護膚) 16% 15% 雙位數成長 (Double-digit growth) Bath (衛浴) 12% 12%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Textile (紡織品) 9% 9%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Others (其他) 5% 5%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Household (家庭用品) 16% 16%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Accessories (配件) 3% 3%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Food (食品) 7% 7%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Groceries (雜貨) 2% 2%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Hardware (五金) 4% 4% 個位數成長 (Single-digit growth) 亮點: 美容、美妝、護膚產品呈現雙位數成長,與2Q25趨勢一致,再次強調對美容產品的穩健需求。
趨勢判斷: 上半年整體銷售趨勢與單季表現相似,美容相關產品依然是主要增長動能。其中,Beauty、Cosmetics、Skin Care的雙位數成長尤其亮眼。這表明寶雅在核心品類上的市場地位和增長勢頭強勁。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核心美容品類(Beauty, Cosmetics, Skin Care)保持雙位數成長,證明了公司在這些高利潤產品線上的強勁競爭力與市場吸引力。
財務表現 (2017-2025H1)
銷售額 (Sales)
主要趨勢:
- 持續增長: 從2017年的13.3億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23.6億元。2025年上半年已達12.3億元。
- 成長率波動: 銷售額年增長率在過去幾年呈現波動,從2018年的7%上升至2019年的12%,2021年曾出現-0.4%的負增長,隨後在2022年回升至11.5%,2023年達13.4%,2024年為7.0%。2025H1為7.3%。
趨勢判斷: 儘管年增長率有所波動,但寶雅的銷售額長期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其市場擴張和品牌吸引力持續有效。2025年上半年保持7.3%的增長,表明穩健的發展態勢。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長期銷售額穩步增長,顯示公司具有持續擴張的能力和市場需求基礎。
- 利空: 銷售額年增長率波動,曾出現負增長,提示市場競爭或經濟環境變化可能帶來壓力。
毛利 (Gross Profit)
主要趨勢:
- 毛利持續增長: 從2017年的5.68億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10.67億元。2025年上半年為5.38億元。
- 毛利率相對穩定: 毛利率在41.1%至45.1%之間波動。2024年達到峰值45.1%,2025年上半年略降至43.6%。
趨勢判斷: 毛利額隨銷售額一同增長,毛利率整體維持在健康水平,反映了公司在採購和產品定價上的穩定性,儘管2025H1略有下降。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毛利額長期增長,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且處於高位,顯示公司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 利空: 2025H1毛利率相較2024年有所下降,若此趨勢持續,可能影響整體獲利。
營業利益 (Operating Profit)
主要趨勢:
- 營業利益額增長: 從2017年的1.7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45億元。2025年上半年為1.69億元。
- 營業利益率波動: 營業利益率在13.3%至15.4%之間波動。2025年上半年為13.7%。
趨勢判斷: 營業利益額長期增長,營業利益率雖有波動,但大部分時間維持在13%以上,顯示公司在營運費用控制方面的能力。2025H1的13.7%與去年同期持平,顯示短期穩定。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營業利益額長期增長,營業利益率維持在健康水平,表明公司核心業務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 利空: 營業利益率波動,可能受營運費用或市場競爭影響。
淨利 (Net Profit)
主要趨勢:
- 淨利額增長: 從2017年的1.4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80億元。2025年上半年為1.38億元。
- 淨利率波動: 淨利率在9.4%至12.1%之間波動。2025年上半年為11.2%。
趨勢判斷: 淨利額長期增長,淨利率亦維持在健康水平。2025H1的11.2%與去年同期持平,反映公司最終獲利能力的穩定。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淨利額長期增長,淨利率保持穩定,顯示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
展店計畫
門市數量 (Store numbers)
主要趨勢:
- 持續擴張: 門市數量從2021年的324家穩步增長,預計2025年達到470家,並計劃在2028年進一步擴張至635家。
趨勢判斷: 寶雅展現出積極且持續的門市擴張策略,這將是未來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預計未來幾年門市數量將保持高速增長。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持續且積極的展店計畫,預計將大幅增加市場覆蓋率和營收。
門市組成 (Composition)
主要趨勢:
- 標準寶雅店佔比下降: Poya Standardized門市佔比從2023年的87%預計持續下降至2028年的37%。
- Shop-in-shop及Poya Beauty門市佔比顯著提升: Shop-in-shop門市從2023年的4%增加至2028年的63%;Poya Beauty門市從2023年的9%增加至2028年的9%。
趨勢判斷: 公司正積極調整門市結構,從傳統標準店轉向更多元、更具專業性和體驗感的店型,尤其是「Shop-in-shop」店型將成為未來展店的主力。這表明寶雅正朝向更精準、更多元化的市場策略發展,以提升顧客體驗和坪效。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門市組成優化,Shop-in-shop和Poya Beauty店型比例大幅提升,這些店型可能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更高的客單價和更好的品牌形象。這顯示公司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尋求新的增長點。
四種型態店面-寶雅
- Poya Community Shop: 社區型店面。
- Poya Beauty Street Shop: 美妝主題街邊店。
- Poya Beauty Shop at Shopping Mall: 進駐購物中心的美妝店。
- Shop-in-Shop: 店中店模式。
趨勢判斷: 多樣化的店面型態有助於寶雅深入不同的消費場景,拓展不同客群,並提供更專業或更便利的購物體驗。特別是Poya Beauty和Shop-in-Shop模式,預示著公司將在美妝領域和專業零售體驗上投入更多資源。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多種店型有助於提升市場滲透率、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並優化營收結構。
自有品牌計畫 (Private Brand Plan)
主要趨勢:
- 自有品牌銷售額佔比持續增長: 從2022年的1.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1%。
- 計畫: 引入更多寶雅自有品牌以提升品牌價值。
- 自有品牌範例: POYA PURE+(煥采呵護)、POYA Chic(質感配件)、POYA COZY(生活織品)。
趨勢判斷: 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穩步提升,表明公司在自有產品開發和推廣上取得成效。引入更多自有品牌將有助於提高毛利率、增強品牌忠誠度,並提供差異化競爭優勢。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自有品牌佔總銷售額比例持續增長,且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展,這有助於提高毛利率、增強品牌忠誠度並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寶雅的OMO策略 (Poya's OMO Strategy)
寶雅的OMO(Online-Merge-Offline)策略旨在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為顧客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提升顧客忠誠度並驅動流量。策略主要包含六個面向:
- 實體展示 (Physical Display): 顧客可在門市體驗商品,透過POYA BUY下單宅配到府。
- 產品擴展 (Product Extension): 在電商平台擴展產品SKU,如季節性商品和預購商品,以帶動增量銷售。
- 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整合社群媒體和支付系統,提供無縫購物體驗,提升顧客忠誠度並驅動流量。
- 精準行銷 (Precision Marketing): 分析銷售數據,主動向顧客提供客製化產品推薦和服務。
- 門市取貨 (In-store Pickup): 預計至2025年將有470家門市提供門市取貨服務,以改善購物體驗、降低配送成本並增加門市流量。
- 批次訂單 (Batch Orders): 顧客可線上批量購買並批次取貨。顧客亦可與朋友分享禮品,以帶動門市流量。
整合點: POYA Stores將整合Points(點數)、VIP money flow(會員金流)、sales data(銷售數據)。
趨勢判斷: 寶雅正積極推動OMO策略,旨在透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優化營運效率、擴大銷售範圍。門市取貨、精準行銷和社群媒體的運用將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全面推動OMO策略,旨在優化顧客體驗、提升忠誠度、降低運營成本,並擴大銷售管道,將為公司帶來長期成長動能。門市取貨服務的擴展將同時提升線上和線下流量。
社群媒體升級
報告展示了寶雅在社群媒體平台(如Instagram)的積極運營,透過發布產品內容、美妝教學、促銷資訊和互動式貼文來吸引並與顧客互動,並引導至線上購物(Shopping Now)。
趨勢判斷: 寶雅認識到社群媒體在現代零售中的重要性,並積極利用其進行品牌推廣和銷售導流。這與其OMO策略中的「社群媒體」環節相符,有助於增強品牌影響力和顧客參與度。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積極運用社群媒體進行品牌推廣和銷售導流,有助於提升品牌影響力、吸引年輕客群,並有效實施OMO策略。
Poya Buy (電商業務)
主要趨勢:
- 電商銷售額佔總銷售額比例加速增長: 從2022年的0.3%穩步增長至2025年上半年的2.1%。
- 加速成長並提高獲利能力: 報告指出電商業務呈現加速成長並提升獲利能力。
趨勢判斷: 寶雅的電商業務正經歷快速成長,其佔總銷售額的比例雖然仍小,但增長速度迅猛。這表明公司在數位通路拓展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電商將成為未來營收增長的重要補充。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電商銷售額佔比加速增長且獲利能力提升,顯示公司在數位轉型和線上業務拓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未來營收增長開闢新通路。
物流中心建置
主要趨勢:
- 桃園物流中心容量擴充: 從2018年的134(單位未知,推測為儲存量單位)增長至2024年的246。
- 高雄物流中心容量擴充: 從2018年的146增長至2024年的243。
- 地理分佈: 桃園、彰化、高雄均有物流中心分佈。
趨勢判斷: 寶雅持續擴充其在北、中、南部的物流中心容量,以支持門市擴張和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這將有助於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並確保商品快速有效地送達消費者手中。
利多/利空判斷:
- 利多: 桃園和高雄物流中心容量持續擴充,且地理分佈涵蓋台灣主要區域,表明公司積極投資於基礎設施,以支持未來門店擴張和電商業務的發展,有助於提升供應鏈效率和降低成本。
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利多資訊
- 淨銷售額強勁增長: 2Q25年增7.4%,1H25年增7.3%,顯示公司營收表現良好,具增長動能。
- 美容產品類別驅動增長: 2Q25和1H25的銷售亮點指出,美容、美妝、護膚和衛浴產品實現雙位數成長,這些高毛利產品的強勁需求有利於整體盈利。
- 門市改造效益: 報告明確指出門市改造是2Q25銷售增長的原因之一,顯示投資有效。
- 穩定的每股盈餘 (EPS): 2Q25 EPS年增0.4%,1H25 EPS年增6.4%,顯示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基礎穩固。
- 長期銷售額與獲利增長: 2017-2024年銷售額、毛利、營業利益和淨利均呈現長期穩步增長趨勢。
- 積極的展店計畫: 門市數量從2021年的324家預計增長至2028年的635家,為未來營收提供堅實基礎。
- 門市組成優化: Shop-in-shop和Poya Beauty店型佔比顯著提升,預期將帶來更高坪效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 自有品牌銷售額佔比增長: 自有品牌銷售佔比從2022年的1.5%增長至2025H1的3.1%,且計劃進一步擴展,有助於提升毛利率。
- OMO策略全面推進: 透過實體展示、產品擴展、社群媒體、精準行銷、門市取貨和批次訂單等策略,旨在提升顧客體驗、忠誠度並驅動線上線下流量。
- 電商業務加速成長: Poya Buy銷售佔比快速增長,並提高獲利能力,開闢新的增長點。
- 物流中心容量擴充: 桃園和高雄物流中心容量持續擴大,支持門店擴張和電商業務發展,提升供應鏈效率。
利空資訊
- 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下滑: 2Q25毛利率年減1.2%、季減1.8%;營業利益率年減0.3%、季減3.2%。1H25毛利率年減0.5%。這些數據顯示成本壓力或促銷活動對獲利能力構成影響。
- 非營業項目大幅減少: 2Q25非營業項目年減86.2%,1H25年減30.7%,對稅前利益產生顯著負面影響。
報告整體觀點與總結
寶雅(5904)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台灣零售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力、穩健發展且積極創新轉型的企業。公司不僅維持了核心業務(特別是美容產品)的強勁增長,更透過多元展店、自有品牌擴展、OMO策略以及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為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儘管短期內面臨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小幅下滑的壓力,以及非營業收入大幅減少,但這些似乎未對整體營收增長和每股盈餘造成顯著衝擊。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報告的內容,尤其是持續擴張的店數、增長的自有品牌佔比、加速的電商業務和全面的OMO策略,將為寶雅的股價提供強勁的長期支撐。市場可能將其視為一家具有清晰成長路徑和數位轉型決心的公司。然而,短期內若利潤率下滑趨勢未能有效遏制,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估值,市場會更關注其成本控制和新策略能否有效轉化為利潤增長。非營業收入的波動性也可能引起市場對其一次性收益的關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從短期來看,寶雅的營收增長將主要受惠於美容產品的熱銷和門市改造效益。隨著OMO策略的逐步落地和電商業務的成長,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其市場滲透率和顧客忠誠度。然而,零售業的競爭依然激烈,成本壓力與促銷策略可能持續影響其短期利潤率。 從長期來看,寶雅的發展前景相對樂觀。至2028年達到635家店的展店計畫,結合Shop-in-shop和POYA Beauty等新型店面的比例提升,將顯著擴大其市場版圖。自有品牌的發展將優化產品組合並提升毛利率。OMO策略和物流中心的完善,則為其數位化轉型和營運效率提升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些舉措將共同鞏固寶雅在台灣美妝生活用品零售市場的領導地位,並為其帶來穩定的盈利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將重點放在寶雅的長期成長策略和執行成效上。首先,要密切追蹤其展店速度與新型店面(如Shop-in-shop和POYA Beauty)的獲利能力,這將直接影響未來的營收增長。其次,自有品牌的銷售佔比及其對毛利率的貢獻是衡量公司提升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再者,OMO策略和電商業務的數據表現,如線上銷售成長率、線上線下會員整合效益等,將是評估其數位轉型是否成功的關鍵。此外,仍需關注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消費支出和零售業的影響,以及其他競爭對手可能的策略調整。對於利潤率的短期波動,投資人應理解其可能與市場競爭和擴張投入相關,更應關注長期趨勢是否能透過規模經濟和效率提升而回穩。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舉辦之「2025年第二季財報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W飯店(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Tech Conference」,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香港港麗酒店 (香港金鐘金鐘道88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麥格里資本舉辦之「Macquarie Asia Conference 2025, Hong Kong」,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君悅飯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 BofA Securities舉辦之「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 March 18-21, 2025 Taiwan」,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Corporate Day」,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君悅飯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 J.P. Morgan 舉辦之「Taiwan CEO-CFO Conference 2025」,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寶雅線上法說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相關資訊請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