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551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建國(551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及營運成果 法說會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ekQo3Q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建國工程(股票代碼:5515)此份2025年第二次法人說明會簡報,整體呈現出穩健且積極的營運態勢,特別是在新案承攬與未來營收展望方面表現強勁。報告內容涵蓋公司歷史、財務概況、業務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願景,結構清晰。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傳達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的決心與能力。最為突出的亮點在於其在2025年前八個月實現了創紀錄的新案承攬金額,以及高額的在手合約與未實現收入,這些數據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公司持續投資於技術創新、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顯示其具備長期競爭力與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財務表現方面,儘管2025年上半年的部分指標略低於2024年全年水平,但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的提升則展現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報告預計將對建國工程的股價產生正面影響,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新案承攬創新高: 2025年1-8月累計新案承攬總額達226億元,遠超過去五年任何年度的全年表現,這向市場傳遞了公司業務成長動能強勁的訊號,有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
  2. 龐大在手訂單: 總承攬額714億元與未實現收入522億元,確保了未來數年的營收可見度,降低了經營不確定性,這通常被市場視為利多。
  3. 盈利能力改善: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均創報告期內新高,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方面有所提升,有助於提高市場對其獲利能力的預期。
  4. 公共工程比重提升: 公共工程業務的穩定性高於私人建案,其在營收結構中佔比的增加,有助於平衡營運風險,並可能吸引偏好穩定成長的投資者。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6-12個月): 預計建國工程的營收和盈利將保持強勁增長。高額的未實現收入將逐步轉化為營收,新承攬案的簽訂將持續補充訂單。然而,投資人需密切關注2025年下半年的業外收支及EPS表現,以判斷全年獲利能否延續2024年的優異表現。整體而言,短期展望樂觀。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 公司積極推動低碳建築、數位科技應用及職場安全等措施,並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願景,這些策略有助於提升其在營建產業中的競爭力、品牌形象及市場地位。隨著臺灣基礎建設投資的持續以及對永續營建需求的增加,建國工程有望從中受益,實現長期穩健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營收與獲利轉化: 留意公司如何在未來將龐大的承攬額和未實現收入有效地轉化為實際營收和淨利,以及項目執行進度是否符合預期。
  2. 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的維持: 儘管上半年表現優異,但營建業的利潤率易受原物料價格、人力成本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投資人應持續關注這些關鍵指標能否保持高位。
  3. 業外收支波動: 2025年上半年業外收支為負值,若此狀況持續,可能對全年淨利造成壓力,需了解其構成及未來變化。
  4. 公共工程與多元化: 公司業務日益多元化,特別是公共工程佔比的提升,有助於分散風險。散戶可觀察這種業務組合調整如何影響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
  5. 技術與永續發展的效益: 公司在BIM、低碳建築、數位科技等方面的投入,預期將帶來成本效益和競爭優勢。但這些效益的具體體現仍需時間觀察,投資人可關注公司在相關領域的實質成果。
  6. 免責聲明風險: 簡報中的免責聲明提醒所有資訊存在不確定性。散戶應謹慎評估,不可僅憑單一報告進行投資決策,應參考多方資訊並進行獨立分析。
---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壹、公司簡介

  • 公司歷史: 建國工程於民國20年(1931年)創立合發工事部,民國49年(1960年)登記為甲級營造,並於民國92年(2003年)上櫃轉上市。公司曾參與石門水庫興建等重要工程,並於84年(1995年)進軍中國市場,87年(1998年)獲得ISO9001認證。
  • 獎項與認證: 公司獲得多項國家級榮譽,包括國家建築金獎金獅獎首獎(97年)、TOSHMS 2007國際認證(101年)、金質獎優等、金安獎佳作(109年、111年、112年)及工安獎特優(113年)。這些獎項顯示公司在品質管理、安全衛士及工程技術方面的卓越表現。
  • 資本額: 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0.16億元。
  • 近期業務發展(利多): 2025年1月至8月新案承攬總額達新台幣226億元,此為一項顯著的成長數據,預示未來營收動能強勁。

貳、財務資訊

歷年營收趨勢(2025年累計至Q2)

年度 營收(百萬元)
Y2020 7,213
Y2021 5,326
Y2022 5,066
Y2023 4,186
Y2024 6,121
2025Q2 3,150

營收趨勢分析:

  • 整體趨勢: 公司的歷年營收在2020年達到7,213百萬元後,經歷了2021年至2023年的下滑,於2023年觸底至4,186百萬元。
  • 近期反彈(利多): 2024年營收顯著回升至6,121百萬元,顯示業務開始復甦。2025年上半年(2025Q2)累計營收已達3,150百萬元,若按此趨勢,2025年全年營收有望超越2024年,並持續回升。

合併損益表趨勢分析

金額:台幣百萬元 Y2020 Y2021 Y2022 Y2023 Y2024 2025H1
營業收入 6,763 5,326 5,066 4,186 6,121 3,150
營業毛利 513 624 549 389 784 426
毛利率 7.6% 11.7% 10.8% 9.3% 12.8% 13.5%
營業費用 291 338 294 332 402 182
營業淨利 222 286 255 58 383 244
營業淨利率 3.3% 5.4% 5.0% 1.4% 6.3% 7.8%
業外收入及支出 162 260 (38) 338 428 (26)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 384 546 217 395 811 218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 302 405 184 339 682 141
淨利率 4.5% 7.6% 3.6% 8.1% 11.1% 4.5%
停業單位利益 73 - - - - -
本期淨利 375 405 184 339 682 141
淨利歸屬於母公司 374 405 184 339 682 141
每股盈餘(元) 1.43 1.57 0.72 1.34 2.91 0.70
現金股利(元) 0.8 1.0 1.0 1.0 2.15 -

主要財務指標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 趨勢與歷年營收圖表一致,2023年觸底後,2024年回升,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3,150百萬元。
  • 毛利率(利多): 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從Y2020的7.6%上升至2025H1的13.5%,為報告期內最高點,顯示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 營業淨利率(利多): 趨勢與毛利率類似,從Y2020的3.3%上升至2025H1的7.8%,亦為報告期內最高,表示核心業務的營運效率改善。
  • 業外收入及支出(利空): 業外損益波動較大,2022年和2025H1均為負值。特別是2025H1為-26百萬元,相較2024年的428百萬元大幅下降,這對上半年的淨利造成了一定拖累。
  • 每股盈餘(EPS): 從Y2020的1.43元波動至2024年的2.91元,達到近年新高。2025H1的EPS為0.70元,若以此推估全年可能不及2024年,但需考慮下半年業務季節性及業外損益變化。
  • 現金股利(利多): 2024年現金股利派發2.15元,較前幾年(0.8-1.0元)大幅增加,反映公司良好的獲利能力及對股東的回饋。

參、經營績效及業務發展

  • 在建工案(利多):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共有22個在建工案,包括5個住宅案、9個公共工程案和8個廠辦商辦案。工案類型多樣,顯示公司業務廣泛。
  • 總承攬額與未實現收入(利多): 總承攬額高達新台幣714億元,未實現收入為新台幣522億元。這代表公司未來數年的營收已具有高度可見性,是未來業績的重要保障。
  • 新承攬案介紹(利多):
    • 經濟部華光特三基地新建辦公廳舍統包工程: 工程合約金額(未稅)達69.6億元,得標日期為2025年7月。
    • 桃園高鐵站前第一期開發區域建築工程: 工程合約金額(未稅)達133億元,得標日期為2025年8月。
    • 這兩筆大型新案合計超過200億元,是2025年前8月承攬總額的主要貢獻。

近五年新案承攬實績趨勢

年度 年度承攬金額(新台幣元)
2021 11,373,306,140
2022 1,256,952,381
2023 15,494,651,864
2024 12,528,653,848
2025 截至8月 22,665,829,650

新案承攬實績趨勢分析:

  • 顯著增長(利多): 2025年前8個月的新案承攬金額達226.66億元,創下近五年新高,且已大幅超越過去任一年度的全年承攬金額。這顯示公司在爭取新訂單方面表現非常強勁,為未來營收成長提供了強大動力。
  • 2022年低谷: 2022年的承攬金額曾大幅下降,但隨後在2023年強勁反彈,並在2025年達到頂峰,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韌性。

營收分布趨勢(按類型)

營收分布趨勢分析:

  • 公共工程佔比提升(利多): 公共工程的營收佔比從2021年的19%穩步上升至2023年和2024年的50%,並在2025年(截至8月)維持在47%。這顯示公共工程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其相對穩定的特性有助於公司抵禦景氣波動風險。
  • 商辦廠辦波動: 商辦廠辦的佔比在2021年為48%,後在2023年降至25%,2025年回升至34%。此類專案佔比波動較大,反映市場需求及公司承攬策略的調整。
  • 住宅業務下降(利空/中性): 住宅工程的營收佔比從2021年的33%持續下降至2025年(截至8月)的20%。雖然公共工程的增長抵消了住宅業務的下降,但這可能反映了住宅市場的變化或公司策略性的調整。

技術開發與科技管理(利多)

  • 低碳永續發展: 積極推動BIM低碳建築評估。
  • 新工法與專利: 投入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新工法及專利鋼筋工法,並擁有可修復式梁柱接頭專利及鋼筋系統的架構方法專利,顯示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 數位科技應用: 廣泛應用BIM自動化消防管線3D組裝圖、CAD自動化程式計算材料數量,並將工程品檢查驗及職業安全衛生查驗電子化,有助於提升效率、精準度並降低錯誤率。

肆、企業社會責任與伍、永續願景及承諾(利多)

  • 供應商聯合大會: 2025年舉辦供應商聯合大會,主題為永續健康工地,旨在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建立安衛概念及表揚優良廠商。
  • 永續願景(Vision): 立足於科技,結合社會關懷與人文美學的新世代營建團隊。
  • 永續使命(Mission): 涵蓋低碳建築(E)、健康職場與社會回饋(S)、強化治理與資訊透明(G)三大面向。
  • 核心價值(Values):
    • 低碳建築: 導入系統模組化施工、開發低碳工法與建材、研發智慧化管理系統,以減少廢棄物、推動綠色轉型及提升資源效率。
    • 健康職場與社會回饋: 完善人才培育、積極參與公益及文化傳承、重視職場安全衛生。
    • 強化治理: 依法公開營運資訊、嚴格法令遵循、鼓勵股東參與。
  • 公司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其經營策略,特別強調就業與經濟成長、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降低不平等、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及陸域生態。這些承諾有助於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符合當前市場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重視。

陸、Q&A

此部分為問答環節,簡報內容未提供具體問答內容。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及營運成果 法說會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1KM9kY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及營運成果 法說會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REDq3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