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良(545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南良(545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關稅重構與全球產業投資新機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由南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5450)於2025年9月18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詳盡地闡述了公司的核心業務、競爭優勢、創新研發方向、全球佈局以及未來市場策略。整體而言,報告展現了公司在紡織複合材料領域的深厚基礎與積極的轉型升級決心,特別是將「綠色、創新及智慧製造」作為核心,並專注於永續綠色材料研發,以應對氣候變遷及低碳循環經濟的趨勢。公司在個人安全防護、工作安全防護、水上水下活動、醫療及照護等利基型市場的深耕,以及全球多達73個國家的銷售網絡,顯示其穩固的市場地位和廣闊的市場觸角。

然而,從報告中揭露的近期財務數據來看,南良國際面臨顯著的營運壓力。2025年上半年與第二季的營業收入、營業淨利及本期淨利均出現衰退,尤其非營業外收支項目的負面影響擴大,導致淨利轉為虧損。現金流量狀況亦顯示營運及投資活動現金流明顯減少,導致期末現金餘額下降。這些財務指標的惡化對股票市場而言,短期內可能構成潛在的利空影響,反映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可能承受的短期陣痛或市場環境的挑戰。

展望未來,南良國際積極開拓軍備、醫療、電子等新興產業應用,並持續在永續循環、輕量化、智能複合材料等方向進行研發,這為公司奠定了長期成長的基礎,屬於明確的利多因素。數位行銷營收的顯著成長也顯示公司在拓展市場觸角方面的成效。因此,對於股票市場而言,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因財務表現不佳而採取觀望態度,但長期來看,若公司能成功執行其綠色轉型與新領域拓展策略,並改善財務體質,則有望迎來成長契機。

對於投資人,特別是散戶而言,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雖然公司長期發展方向明確且具潛力,但目前的財務數據呈現壓力,投資前需仔細評估其短期風險。其次,需密切關注公司在「綠色、創新及智慧製造」轉型策略的執行成效,以及新興產業產品開發的進展,這些將是驅動未來營收與獲利成長的關鍵。再者,觀察非營業外收支的變動原因及其影響是否能有效控制,將有助於評估公司財務穩定的能力。最後,由於公司處於轉型期,建議投資人應抱持長期觀點,並分散投資風險。

重點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核心業務

  • 南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5450),以「綠色、創新及智慧製造」為核心,致力於成為全球紡織複合材料之標竿企業。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12.24億元。
  • 員工人數:截至2025年6月底為742人。
  • 核心本業:以紡織高分子複合材料為主,主要應用於休閒運動、戶外活動、個人家庭與工業安全防護等市場,佔公司營收比重超過9成。
  • 企業願景:與社會及員工共享成果,永續經營,並因應氣候變遷及低碳循環經濟,持續專注於永續綠色材料研發。

二、四大事業部概況與營收比重(截至2025/1-6月)

事業部 營收比重 (%) 主要產品/特色
海棉事業本部
(高分子彈性體發泡材料)
26% 提供優異的保溫、防水及緩衝效果發泡材料,擁有50年生產經驗,為世界前三大發泡廠之一。
特材事業本部
(機能性薄膜及複合加工)
26% 提供各類功能性薄膜的專業自主生產及貼合工藝,提供客戶完整、專業且全面的生產方式(total solution),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
織造事業本部
(黏扣帶材料)
29% 擁有30多年生產經驗,提供多樣化的黏扣帶生產組合,近年積極橫向展開產品多元性與成品化,滿足少量多樣需求。
特紡事業本部
(特殊紡織品材料)
15% 主要應用於個人安全或工作安全防護領域,材料具有顯著的耐久性、高強度與防護性佳等特性。
  • 趨勢分析:織造事業本部佔比最高,顯示黏扣帶材料為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海棉與特材事業本部貢獻度相當,而特紡事業本部則為利基型市場,貢獻度相對較低但具有高價值。各事業部均獲得多項國際認證,突顯公司在品質與永續發展上的承諾。

三、利基型市場深耕與材料技術領先性

  •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個人安全防護(含運動)、工作安全防護、水上水下活動、醫療及照護四大領域。
  • 主要材料:ARMORTEX®高耐磨材料、杜邦Kevlar®針織面料、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氯丁橡膠海綿、TPU膜、生質透濕TPU薄膜等。
  • 主要市場:產品銷售遍及美國、歐洲、亞洲、中國、日本、土耳其、紐澳、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及地區。

四、全球六大生產基地概況(截至2025/1-6月)

生產基地 建立年份 員工人數 出貨金額比重 (%) 主要產品/市場
台南本廠 1972 279 13.85% 高分子彈性發泡材料、OEM成品;主要市場為美國、歐洲、中國、日本、紐澳、俄羅斯。
台南蔦松廠 1998 126 21.95% 特材事業本部(功能性薄膜、貼合複合材料、充氣材料)及特紡事業本部產品;主要市場為歐洲、美國、澳洲、中國、土耳其、東南亞。
台南仁愛廠 2018 93 29.66% 黏扣帶(多種型態及客製包裝);主要市場為日本、歐洲、美國。
廣東東莞廠 2007 67 10.78% 發泡材料片材、發泡材料貼合品、特殊處理發泡材料、OEM成品加工;主要市場為美國、歐洲、中國、日本、越南、韓國、澳洲。
浙江嘉興廠 2007 70 21.66% 生質/TPU透濕薄膜、PU薄膜、紗線代紡、個人防護成品護具銷售、特殊面料等;主要市場為中國、土耳其、印度、美國、歐洲、韓國、越南及東南亞。
越南廠 2019 16 2.10% 發泡材料片材、發泡材料貼合品、特殊處理發泡材料、OEM成品加工;主要市場為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美國。
  • 趨勢分析:台南仁愛廠與台南蔦松廠、浙江嘉興廠貢獻度最高,顯示台灣及中國廠區為主要生產重心。越南廠雖然貢獻度最低,但作為新興生產基地(2019年建立),有助於公司分散供應鏈風險及拓展東南亞市場。整體而言,公司具備廣泛的全球生產佈局以供應多樣化市場需求。

五、全球銷售網絡

  • 南良在全球擁有多個經銷/代理商,銷售網絡涵蓋超過73個國家。
  • 紡織複合材營收比重區域趨勢:
    • 歐洲:2022年10%、2023年11%、2024年9%、2025年1-6月10%。趨勢相對穩定。
    • 美洲:2022年13%、2023年18%、2024年17%、2025年1-6月16%。在2023年達到高峰後略有回落,但仍較2022年高。
    • 亞洲:2022年72%、2023年66%、2024年70%、2025年1-6月70%。亞洲市場始終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佔比在六成以上,2023年雖有下滑,但2024及2025年上半年已回穩。
  • 趨勢分析:亞洲市場是南良最重要的營收來源,佔比長期超過六成。美洲市場在近年有明顯成長後維持高位。歐洲市場則相對穩定。這種多元的國際佈局有助於分散區域風險。

六、核心競爭優勢

  • 創新研發技術:專注於永續循環材料(Eco-Family系列)、輕量化材料、智能複合材料,並搭配完整國際認證(永續、環境、品質、職安衛)。
  • 永續供應鏈管理:掌握知名原料廠進行策略聯盟,並與專業加工廠及協力廠商協同合作。
  • 全球佈局及多元化生產服務:在台灣、中國(嘉興、東莞)、越南設有四個生產基地,應用各種紡織複合材料組合,提供多元及客製化產品解決方案。
  • 客戶高信任度:跨領域、跨產業迅速整合,透過多個代理經銷商銷售至約73個國家。

七、創新研發與未來新領域

  • 未來新領域拓展:擴大軍備應用、強化醫療領域、新增電子產業產品開發。
  • 年度開發專案:
    • 耐溫型TPU透濕膜:熔點提升至190度以上、透濕度可達6萬(B1法)、混摻功能性母粒可達耐酚黃4級。
    • 新版寬幅黏扣帶:寬幅避免接縫以提高加工效率與一致性,適用於高值醫療、工業包覆等高支撐性領域。
    • 輕量化高保溫薄床海綿:與相同厚度海綿相比,保溫效果提升15%,較傳統海綿重量減少30%。
    • 輕薄高耐穿刺布料:雙層複合結構,特殊塗佈加高針密梭織布,底層輕薄(240gsm↓)並改善表面粗糙問題,防針刺效果可達到4N(Level 2)以上。
  • 趨勢新品應用:防火毯(GIDEON防火毯)經實際車體燃燒測試成功撲滅火勢,並應用於車輛高度集中的空間;防割戰術手套用於行動安全防護;新北捷運導入防護裝備應用;各式電動車防護。
  • Eco-Family理念與3R概念:
    • 以"Replace, Recycle, Reduce"三大主軸整合創新產品,目標是降低石化或非再生材料使用、廢棄物減量與再利用、降低污染。
    • BIO-II 生質型橡膠海綿:相較傳統neoprene海綿,碳足跡減少58%;使用FSC認證主膠、牡蠣殼、植物油等生質材料;非neoprene、不含氯;全球第一個通過USDA Bio-based product生質材料認證的橡膠海綿。
    • 易回收材料開發 - 單一聚酯複合材:可回收產品設計,使用單一材質以降低回收系統運作成本。
    • Supracoat 創新環保製程與產品 - 環保型黏扣帶:為降低VOCs排放開發無溶劑環保製程,原材料來自海洋廢棄物,並取得GRS全球回收認證。
    • 再生紡織品耐磨面料:使用再生塑料製成的織物,減少環境影響;面料皆通過全球回收標準(GRS) 4.0認證。
  • 未來研發策略:
    • 永續循環材料 (Sustainability):已開發20種系列產品(成長54%),致力於環保輕量化複材、車用及建材隔熱、隔音材料,並朝「超臨界流體發泡」發展。
    • 輕量化材料 (Lightweight)
    • 智能複合材料 (High performance and/with intelligence):著重於防切割、耐磨、阻燃、消臭、耐溫、抗靜電,以及智能感知之紡織材料及成品發展。

八、數位行銷與國際展會

  • 數位行銷營收趨勢:
    • 2020年度:3,468萬元
    • 2021年度:2,695萬元
    • 2022年度:7,623萬元
    • 2023年度:6,027萬元
    • 2024年度:10,405萬元
    • 2025年度:預估10,500萬元
  • 趨勢分析:數位行銷營收在2020-2021年經歷短暫下滑後,自2022年起呈現爆發性成長,2024年達到10,405萬元,並預估2025年持續成長。這顯示公司數位行銷策略成效顯著,有效拓展了全球觸及面。
  • 國際展會參與:積極參與台灣設計展、德國杜塞道夫工業安全暨消防職災展(A+A)、德國法蘭克福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展TECH-TEXTILE等,突顯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活躍度及技術領先性。防針刺、阻燃、耐磨耐切等功能性產品是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突圍機會。

九、未來市場拓展總策略

南良國際的未來市場拓展總策略圍繞六大核心方向:

  1. 符合客戶減碳趨勢:提供低碳原料、執行LCA與碳足跡計算、溫室氣體盤查,以滿足市場對永續性的需求。
  2. 開拓多元化市場:擴展至安全防護、戶外運動休閒、醫療及照護、工業(軌道交通、電子設備、航太與無人機、儀器設備、建材)、汽車材料、家紡及寢具等市場。
  3. 客製化開發與服務: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
  4. 垂直整合原料商:強化供應鏈掌控與成本效益。
  5. 結合綠色及環保認證進行推廣:利用綠色產品優勢參與國際展會,提升品牌形象。
  6. 各地經銷代理合作:擴大全球銷售網絡。
  7. 數位行銷工具應用:持續運用數位平台拓展客戶。

十、近年財務報表分析

1.
近年損益表 (單位: 新台幣仟元)
項目2025年第2季2024年第2季2025年前兩季2024年前兩季
金額%金額%金額%金額%
營業收入合計633,774100698,5671001,233,8461001,298,531100
營業成本合計478,42075500,43172919,40274926,40772
營業毛利淨額155,35425198,13628314,44426372,12428
營業費用合計132,87221150,45321281,58923300,52823
營業淨利22,482447,683732,855371,596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合計(36,099)(6)(5,288)(1)(29,207)(3)21,6402
稅前淨利(損)(13,617)(2)42,39563,648093,2367
本期淨利(損)(18,119)(3)26,2174(6,760)(1)64,3475
基本每股盈餘(虧損)(0.15)0.21(0.06)0.53

  • 營業收入:2025年第二季與前兩季的營業收入較2024年同期均呈現衰退。第二季收入年減9.3%(633,774仟元 vs. 698,567仟元),前兩季收入年減5%(1,233,846仟元 vs. 1,298,531仟元)。
  • 毛利率: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為25%,前兩季為26%,較2024年同期略有下降(28%)。
  • 營業費用:2025年第二季營業費用合計132,872仟元,較2024年同期(150,453仟元)減少,前兩季亦有減少。這顯示公司在營收下滑的同時,有在控制費用。
  • 營業淨利:2025年第二季營業淨利大幅衰退,從2024年同期的47,683仟元降至22,482仟元,年減52.9%。前兩季亦從71,596仟元降至32,855仟元,年減54.1%。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2025年第二季與前兩季的營業外收支皆為顯著的負值(-36,099仟元及-29,207仟元),而2024年同期為較小的負值或正值,顯示此部分對本期淨利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 稅前淨利(損)與本期淨利(損):受營業淨利下滑及營業外收支的負面影響,2025年第二季與前兩季均從獲利轉為虧損。第二季本期淨損為18,119仟元(2024年同期獲利26,217仟元),前兩季本期淨損為6,760仟元(2024年同期獲利64,347仟元)。
  • 基本每股盈餘(虧損):2025年第二季每股虧損0.15元,前兩季每股虧損0.06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每股盈餘0.21元及0.53元,由盈轉虧。

2.
近年資產負債表 (單位: 新台幣仟元)
項目2024年12月31日
金額
%2025年6月30日
金額
%
現金及金融資產860,93125840,39525
應收款項530,21414435,36813
存貨341,09310323,14910
其他流動資產56,380152,908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投資性不動產淨額966,61828934,05128
其他非流動資產787,17322784,60423
資產總計3,542,4091003,370,475100
流動負債867,410241,035,19231
非流動負債850,74124692,92320
負債總計1,718,151481,728,11551
股東權益總計1,824,258521,642,36049
每股淨值(元)14.9013.42

  • 資產總計:從2024年12月31日的3,542,409仟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70,475仟元,顯示資產規模略有縮減。
  • 流動資產:現金及金融資產略減,應收款項減少約18%(從530,214仟元降至435,368仟元),存貨也略有減少。應收款項與存貨的減少可能反映營收下滑或應收帳款回收效率提升。
  • 流動負債:從2024年12月31日的867,410仟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5,192仟元,增幅約19.3%,使得流動負債佔總資產比重從24%上升至31%。
  • 非流動負債:從850,741仟元降至692,923仟元,減少約18.5%。
  • 負債總計:整體變化不大,但流動負債比例上升,非流動負債比例下降,可能反映公司短期債務增加或長期債務償還。
  • 股東權益總計:從1,824,258仟元降至1,642,360仟元,減少約9.9%。
  • 每股淨值:從14.90元降至13.42元,反映公司股東權益的減少。

3.
近年現金流量表 (單位: 新台幣仟元)
項目2024年度2025年前兩季差異金額差異%
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781,609801,39719,7883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211,52276,832(134,690)(64)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377(92,822)(93,199)(24,721)
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211,905)9,704221,609(105)
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約當現金之影響19,794(61,954)(81,748)(413)
本期現金及約當現金(減少)數19,788(68,240)(88,028)(445)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801,397733,157(68,240)(9)

  •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2025年前兩季為76,832仟元,較2024年度(211,522仟元)大幅減少64%,顯示核心營運產生現金的能力顯著減弱。
  •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出:2025年前兩季為淨流出92,822仟元,而2024年度為淨流入377仟元,表明公司在投資方面有大量支出,這可能是進行資本支出或收購活動。
  • 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2025年前兩季為淨流入9,704仟元,而2024年度為淨流出211,905仟元,顯示公司在本期可能有新的借款或股權融資活動以支應資金需求。
  • 本期現金及約當現金(減少)數:2025年前兩季現金減少68,240仟元,而2024年度為增加19,788仟元,顯示公司整體現金部位呈現淨流出。
  •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從2024年度的801,397仟元降至2025年前兩季的733,157仟元,減少約9%,反映公司現金儲備的下降。

十一、利多與利空判斷

  • 利多因素:
    • 綠色、創新及智慧製造核心策略:公司以ESG永續發展為核心,積極研發環保材料,符合全球產業趨勢和消費者偏好,具備長期成長潛力。(依據:P1, P5, P21-23)
    • 深耕利基型市場:在個人安全防護、工作安全防護、水上水下活動及醫療照護等高附加價值應用領域具備技術領先性,有助於維持產品毛利和競爭優勢。(依據:P7)
    • 全球生產與銷售佈局:六大生產基地及銷售至73個國家,確保供應鏈韌性與市場廣度,分散營運風險。(依據:P8-10, P16)
    • 創新研發成果豐碩:已開發20種新系列產品(54%成長),並積極開拓軍備、醫療、電子等新興應用領域,顯示公司具備強勁的創新能力和未來成長動能。(依據:P18-19, P25)
    • 數位行銷顯著成長:數位行銷營收從2021年低點後迅速增長,2024年達10,405萬元並預估2025年持續成長,有效擴大市場觸角與客戶基數。(依據:P26)
    • 完整國際認證:各事業部與產品獲得多項國際品質、環境及安全認證,提升品牌信任度與市場接受度。(依據:P6, P8-9, P16)
  • 利空因素:
    • 營收與淨利顯著衰退:2025年第二季及前兩季的營業收入、營業淨利及本期淨利皆較2024年同期大幅下滑,並轉為虧損,顯示公司短期營運面臨嚴峻挑戰。(依據:P31)
    • 營業外收支負面影響擴大:2025年第二季及前兩季營業外收入及支出項出現大額負值,對整體獲利造成嚴重拖累,可能與匯率、資產減損或投資失利有關。(依據:P31)
    • 現金流量狀況惡化:營業活動現金流入大幅減少,投資活動現金轉為淨流出,導致本期現金淨減少,期末現金餘額下降,顯示公司資金周轉壓力可能增加。(依據:P33)
    • 每股盈餘由盈轉虧:2025年第二季與前兩季每股盈餘均轉為負值,直接影響股東權益和市場信心。(依據:P31)
    • 股東權益與每股淨值下滑:資產總計及股東權益減少,每股淨值從14.90元降至13.42元,反映公司價值受損。(依據:P32)
    • 流動負債顯著增加:2025年6月底流動負債大幅增加,可能增加短期償債壓力或反映資金調度策略的調整。(依據:P32)

總結

南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紡織複合材料領域具有深厚根基、堅定轉型決心且積極擁抱綠色創新與智慧製造的企業。公司將「綠色、創新、智慧製造」作為核心,並透過永續材料研發、多元化市場應用(特別是深耕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市場如安全防護與醫療)以及廣泛的全球生產與銷售網絡,展現了其長期發展的戰略優勢。數位行銷的顯著增長和對軍備、醫療、電子等新興領域的開拓,更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提供了潛在動能,這些都是對公司基本面而言的長期利多。

然而,從近期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了顯著的逆風。營業收入、營業淨利及本期淨利均出現衰退,並轉為虧損,尤其營業外收支的負面影響擴大,對獲利能力造成嚴重衝擊。現金流量狀況亦不樂觀,營業及投資活動現金流明顯減少,導致現金餘額下降。這些財務指標的惡化,反映公司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可能面臨外部需求變化、內部成本結構調整或轉型過程中的陣痛。短期內,這些財務數據無疑是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利空,可能導致投資者信心動搖,股價承壓。

綜合判斷,南良國際的未來趨勢呈現「短期承壓,長期可期」的格局。短期內,公司需應對營收下滑、獲利轉虧及現金流吃緊的挑戰。若公司能有效控制營業外損失,並在經濟環境改善後恢復核心業務成長動能,財務表現有望止跌回升。長期來看,其在綠色材料、創新技術、新興市場拓展方面的佈局,有望在產業趨勢的支持下釋放巨大潛力,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對於投資人,特別是散戶而言,應注意以下重點:

  1. 審慎評估短期風險:儘管公司積極轉型,但當前財務表現不佳,投資者應充分理解其短期營運壓力與風險,避免盲目追高。
  2. 關注轉型執行成效:密切追蹤公司在綠色製程、新材料研發以及軍備、醫療、電子等新領域產品開發的實際進展與市場接受度,這將是衡量其長期價值的關鍵。
  3. 深入了解非營業外收支:針對營業外收支大幅惡化的原因進行研究,判斷其是否為一次性事件,抑或是常態性問題,這對評估公司財務穩定性至關重要。
  4. 重視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結構:檢視公司能否有效改善營業現金流,並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尤其是流動負債的增長),以確保其長期發展所需的資金穩定性。
  5. 採納長期投資視角:考慮到公司清晰的長期戰略和在永續發展上的投入,若看好其未來轉型成果,可考慮以長期投資而非短期炒作的視角來評估。同時,建議分散投資,不宜將過多資金集中於單一轉型中的公司。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群益金鼎證券15樓會議室(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56號15樓)
相關說明
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