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電(530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系統電(530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中國信託證券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6號4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中國信託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會中就本公司已公開發佈之2025年度第二季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系統電(5309 TT)於2025年8月13日發佈的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簡報,揭示了該公司在營運策略上正經歷一次重要的轉型期。從簡報內容可觀察到,系統電積極投入前瞻性研發與市場卡位,特別是針對高成長、高毛利的產品線如工業電腦(IPC)、能源系統(特別是電池備援模組 BBU)以及具獨特藍牙技術的胎壓偵測系統(TPMS)。
從策略層面來看,這份報告釋放出強烈的未來成長訊號。公司明確訂下2028年營收突破百億台幣的積極目標,相較於2024年的約31億台幣,這預示著未來幾年將有顯著的複合年增長率。這種增長將主要來自產品組合的優化,透過逐步淘汰低毛利產品,並將資源聚焦於上述三大具潛力領域。工業電腦在AI應用趨勢的帶動下,以及BBU在資料中心強勁需求的推升下,預計將是未來兩年的主要成長動能。此外,公司在TPMS領域的藍牙技術優勢及其在原裝(OE)和售後市場(AM)的拓展策略,也顯示出長期增長的潛力。
美國德州Plano廠的啟用是報告中的另一個亮點。此新廠不僅象徵著產能擴張,更重要的是其具備全自動化生產線,有助於降低成本、縮短交期,並滿足客戶在美國區域生產的需求,這對於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升高的當前,無疑是極具戰略價值的競爭優勢。該廠的多元化生產能力,包括AI伺服器相關PCBA、車用ECU、資料中心BBU等,將使得系統電能更靈活地抓住新興市場機會,特別是在與AI和電動車相關的高價值領域。
然而,儘管未來展望樂觀,報告中所呈現的2025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的短期財務表現卻是本份報告中的主要隱憂。營業費用與所得稅費用的顯著增加,以及營業外損益的大幅負向影響,共同導致了公司在第二季的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出現驚人的大幅衰退(逾80-90%的年衰退),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面臨下修。這反映了公司在策略轉型期,雖然營收維持增長,但短期獲利能力受到較大衝擊,可能是為了新產品研發投入、新產線建置以及市場拓展等前期投入所致。
綜合來看,這份報告對於股票市場的短期影響可能呈現中性偏空。市場在面對大幅度的獲利衰退時,通常會傾向保守反應,部分投資人可能因為短期獲利不如預期而選擇觀望或減持。然而,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這份報告所描繪的宏大願景與紮實的策略布局,若能如期實現,將帶來可觀的回報。目前的獲利壓力可被視為「轉型陣痛」,只要公司能按部就班地執行其產品轉型計畫,並逐步實現新業務的量產與獲利貢獻,股價在中長期仍具備上漲潛力。
對散戶而言,此時投資系統電應抱持高度謹慎的態度。雖然成長故事動人,但現階段的獲利表現明顯不佳,這會使股價承受短期壓力。建議散戶應持續關注公司每季度的財務報告,特別是工業電腦和能源系統這兩條新業務線的營收貢獻和獲利表現,確保這些高成長潛力產品線能如預期接力,成功驅動公司整體獲利回升。此外,觀察公司是否能有效地控制費用,並在產能擴張後維持穩健的現金流,也將是判斷其投資價值的關鍵。簡而言之,這是一場基於未來爆發性成長預期的投資,風險與回報並存。
重點摘要
公司概況與營運重點
成立於1977年,總部位於內湖,現市值為新台幣97億元(截至2025年8月8日),資本額新台幣19億元。
- 利多:顯示公司具有較長期的營運歷史與穩定的企業規模。
2024年營收達31.1億元,過去幾年呈現波動成長,2019年至2022年顯著成長,而後小幅下滑。
- 利空:2023-2024年營收下滑,顯示過去主要業務可能面臨瓶頸或公司策略性調整。
生產據點多元,包括中國江蘇鎮江廠、廣東惠州廠、台灣南投南崗廠,並已在美國德州建立Plano廠。
- 利多:全球化的生產佈局,尤其美國Plano廠有助於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並滿足客戶在地化需求。
三大產品線為胎壓偵測系統(TPMS)、工業電腦、能源系統及其他,其中2024年TPMS營收占比最高達77%。
- 利空:過去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線TPMS,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2025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營運成果
營收:2025年第二季營業收入約8.33億台幣,季減少4.7%,年增長10.6%。2025年上半年營收約17.06億台幣,年增長3.3%。
- 利多:上半年與單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有成長,顯示營收規模仍在擴大。
獲利能力:
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24.5%,季增加0.9個百分點,年減少1.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2.1%,季增加0.1個百分點,年減少2.6個百分點。淨利率0.5%,季減少2.1個百分點,年減少6.6個百分點。
- 利空:儘管營收成長,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年對年顯著下滑,特別是淨利率呈現急劇萎縮,反映獲利結構惡化或費用增長過快。
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僅420萬元,季減少81.8%,年減少92.2%。每股盈餘(EPS)0.02元,季減少83.3%,年減少92.9%。
- 利空:這是最主要的負面訊息,淨利與EPS的斷崖式下跌顯示公司獲利面臨巨大壓力,可能原因為高額研發投入、費用增加及營業外損失。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4.1%,年減少0.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2.1%,年減少2.8個百分點。淨利率1.6%,年減少5.7個百分點。基本每股盈餘0.14元,年減少78.1%。
- 利空:與第二季相同,上半年的數據也顯示獲利能力顯著衰退,且幅度驚人,嚴重拖累短期財報表現。
產品營收占比轉變:2025年上半年TPMS佔比從85%降至63%,工業電腦從8%增至16%,能源系統及其他從7%大幅增至21%。
- 利多:顯示公司在產品組合轉型上取得實質進展,減少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轉向多元化發展,尤其工業電腦與能源系統佔比顯著提升,證明策略奏效。
資產負債與財務比率(2025年第二季對比)
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024年第二季的18.77億元,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7.65億元,佔總資產比例也由36%降至16%。
- 利空:現金餘額大幅減少,顯示資金壓力增加,可能影響後續營運彈性與投資擴張。
存貨:從2024年第二季的3.16億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的4.74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由6%增至10%。存貨週轉天數由55天增至64天。
- 利空:存貨積壓顯示產品銷售速度可能放緩或備貨策略有誤,占用營運資金並存在跌價風險。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從2024年第二季的12.06億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的13.74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由23%增至29%。
- 利多:固定資產持續增加,反映公司持續進行資本支出以擴充產能,符合長期成長策略。
流動負債:從2024年第二季的11.23億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的15.03億元。
- 利空:流動負債增加可能增加公司短期償債壓力。
股東權益報酬率(ROAE):從2024年第二季的7.0%急劇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0.6%。
- 利空:ROAE大幅下滑直接反映公司運用股東資金的效率大幅降低,獲利能力不足。
十年策略轉型與成長爆發點
目標:系統電預計2028年營收突破百億台幣規模。
- 利多:非常積極且明確的成長目標,顯示公司對未來成長的強大信心與企圖心。
產品轉型策略:啟動產品轉型計畫,逐步淘汰低毛利產品線。
- 利多:有助於提升整體毛利率和公司獲利能力。
研發投入:公司持續投入研發,從2020年的1.61億台幣增加到2024年的3.29億台幣,儘管導致過去兩年營業利益下滑。
- 利多:大量的研發投入是公司轉型和未來爆發性成長的基石,預計營收規模放大後,獲利成長將高於營收成長。
三大業務線成長動能
第一棒:工業電腦(IPC)
專注於高難度、高毛利產品:強固型移動裝置、工業用穿戴裝置及特殊車輛工業電腦。
- 利多:鎖定高進入門檻及高價值的應用領域。
成長動能:受惠AI趨勢,應用場景擴增,客戶需求上揚,1H25營收年成長逾100%,預計2025年起將明顯成長。
- 利多:工業電腦業務已進入爆發成長期,並與Qualcomm等領先企業合作,進入全球工程車機具大廠供應鏈,訂單能見度高。
第二棒:能源系統(BBU)
專注於高電壓鋰電池模組,應用於資料中心電池備援模組(BBU)和UPS LIB Pack。
- 利多:迎合資料中心高速成長趨勢,具高成長市場潛力。
成長動能:BBU業務預計2025年底開始出貨指標性客戶,2026年起將大幅跳升。公司目標是2028年成為全球第三大BBU製造商。
- 利多:新的主力產品線即將放量貢獻營收,並有積極的市佔率目標,顯示強大市場競爭力。
業界率先導入全自動化BBU生產線,有助於提高品質、良率並降低成本。
- 利多:製程優勢有助於提升毛利率和市佔率。
第三棒:胎壓偵測系統(TPMS)
目標2028年TPMS佔總營收比例降至40-45%,但預計2027年起仍顯著成長。
- 利多:法規要求普及,市場需求持續增長。TPMS市場規模預期2023-2033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12.67%。
領先優勢:全球首家推出藍牙TPMS,擁有逾百項專利保護,並打入電動車大廠供應鏈。藍牙TPMS相對射頻(RF)TPMS具備更多優勢。
- 利多:獨特技術和專利保護提供強大競爭壁壘。
市場拓展:歐美新車廠持續開發測試中,預計2026年有新增車廠小量貢獻營收,2027-2028年訂單將進一步放大。此外,公司將以獨家「藍牙+RF TPMS」搶攻龐大的後裝市場。
- 利多:拓寬市場覆蓋率,搶占新舊車款及售後服務商機,有利長期營收增長。
公司目標於2030年成為全球第三大TPMS製造商(目前為全球前五大)。
- 利多:積極的市場排名目標,預示公司在全球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
美國生產基地(德州Plano廠)
優勢:預計2026年第一季開出產能,具備全自動生產線可降低人力成本,且鄰近AI伺服器產業鏈聚落,能大幅縮短產品交期(5~6週縮短至2~3週)。
- 利多:顯著提升營運效率,滿足全球客戶多元需求,尤其是地緣政治因素驅動下的供應鏈分散化。
產品:未來規劃彈性生產TPMS、工業電腦、BBU,並支援AI伺服器相關PCBA、車用ECU/BCM、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等產品。
- 利多:戰略性佈局高價值產品製造,緊密配合產業趨勢。
引領永續未來(ESG表現)
公司治理績效卓越,連續三年躋身上櫃公司治理評鑑前5%。
- 利多:優良的治理水準提升公司透明度與信任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
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積極,例如:所有營運廠區獲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實施多項節能減排措施,提升女性員工及高階主管比例,投入社會參與,並加強資訊安全管理。
- 利多:完善的ESG策略符合當前國際投資趨勢,有助於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及品牌形象建立。
總體分析與未來展望
系統電這份法說會簡報,揭示了一家正在經歷「破繭而出」的企業。其核心思想是,過去的研發投入和策略轉型已累積能量,預期將在未來幾年進入「收割期」。這是一種典型的高成長潛力公司劇本:前期大規模投入(特別是研發費用和資本支出,如新廠),導致短期獲利受到擠壓,甚至出現顯著衰退,以換取未來長期爆發式成長的機會。因此,評估系統電,需要將眼光放遠。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評估
短期影響:市場消化盈利數據的挑戰
如前所述,2025年第二季和上半年的獲利數字呈現嚴重滑坡(EPS衰退逾80-90%),這在短線上將對股價構成壓力。市場對盈利表現敏感,即使營收有所增長,大幅的利潤率下降也容易引發負面情緒,可能導致股價出現下修。除非公司能在下一次法說會或財報中迅速展現出新業務的獲利貢獻,否則短期內股價波動性將會加劇,並可能受制於獲利能力的疑慮。
長期影響:成長型公司的投資契機?
從長期角度來看,如果系統電能成功執行其產品線轉型及擴張策略,股價潛力則非常可觀。公司在AI相關工業電腦、數據中心BBU及具獨特技術的藍牙TPMS三大領域的布局,都符合當前及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百億營收的目標,意味著其未來四年複合年增長率需非常高,若達成將大幅提升公司市值。此外,美國Plano廠的戰略價值也非同小可,它不僅提供地理上的多樣性,也成為供應鏈在地化的關鍵優勢,對於服務全球頂級客戶,尤其是在美國市場具敏感性的客戶,是強而有力的籌碼。
股價趨勢預測:
短期 (未來3-6個月): 面臨獲利衰退壓力,股價可能盤整或偏弱震盪。若無法有效向市場解釋費用投入效益與盈利拐點,甚至可能向下測試支撐位。
長期 (未來1-3年+): 如果新業務(IPC和BBU)能按計畫放量並顯著提升毛利率,營運效益展現,且成功跨越獲利低谷,股價將有機會出現強勁反彈並確立長期上升趨勢。這是典型的「先蹲後跳」模式,取決於公司執行力及產業順風程度。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系統電當前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標的,對於散戶而言,需要格外謹慎,並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面向:
獲利能力的轉折點:
- 散戶應緊密追蹤公司在工業電腦及能源系統兩大新產品線的營收與獲利貢獻。這兩者能否有效承接TPMS的權重,並帶動整體獲利回升,是判斷公司策略是否成功的關鍵。
- 關注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改善情況。如果未來的簡報能看到這兩個指標逐步回升,說明轉型帶來的效益正在顯現。特別是「研發投入開花結果,營收規模放大將提升獲利」的承諾是否能兌現。
現金流量與庫存管理:
- 雖然報告中未直接呈現現金流量表,但現金及約當現金的大幅減少、流動負債增加以及存貨周轉天數拉長,都需特別留意。大量投入擴產與研發的同時,如果營運現金流沒有同步好轉,或是存貨持續增加,都可能加劇財務風險。
- 良好的現金管理與健康的庫存水平是公司應對轉型期不確定性的重要緩衝。
新產品線的實際出貨與客戶進展:
- 簡報中提及BBU將於4Q25開始出貨指標性大廠,IPC自1Q25開始出貨新訂單。散戶應持續追蹤這些時間點的達成情況以及後續的營收貢獻數字。這將是最直接的營運成果檢驗。
- 觀察是否能持續獲得更多「世界級客戶」的訂單,因為這些訂單通常伴隨高能見度與長期合作機會。
產業趨勢與地緣政治優勢:
- 系統電緊抓AI、電動車、資料中心等當前最熱門的產業趨勢,這為其長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
- Plano廠的啟用在於分散製造風險與就近服務北美客戶。隨著供應鏈重組成為全球趨勢,這將是系統電獨有的競爭優勢之一,投資者可以將此視為重要的戰略資產。
總結來說,系統電目前正處於策略轉型的關鍵期,報告展望宏大,基本面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特別是IPC和能源系統(BBU)是未來重要看點。但短期獲利表現的劇烈下滑,為其股價蒙上一層陰影。對於散戶而言,應避免僅憑樂觀願景入場,需仔細研究每次財報,耐心觀察新業務實際進展與獲利能力是否有效恢復,以判斷這筆投資的「黃金交叉點」。若能看準時機並承受短期震盪,或許能參與到其長期價值實現的過程。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富邦金融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69號15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會中就本公司已公開發佈之2024年度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茹曦酒店2F會議廳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00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已公開發佈之2024年第三季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