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新(520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力新(520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128巷15號6樓(本公司會議室)
相關說明
公司概況及財務等相關資訊 法人說明會相關內容將依規定於召開當日會後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對力新國際(5202)法說會報告之分析與總結

這份發布於2025年8月25日的法人說明會報告,為投資人呈現了力新國際(5202)在AI數位轉型和ESG永續發展策略下的經營現況與未來展望。總體而言,公司在策略佈局和營收成長方面表現出積極信號,然而財務報告中顯著的營業外損益變化,是短期內投資人最應關注的核心風險。力新國際正努力將自身定位為提供「一站式數位轉型/ESG永續方案」的供應商,此策略方向與當前市場趨勢高度吻合。

基本面評估與市場趨勢預測

利多因素:

  • 策略方向精準且具前瞻性: 公司將業務核心聚焦於「AI數位轉型」與「ESG永續管理」雙軸轉型,完全切合當前台灣乃至全球企業對於數位化、自動化與永續經營的強勁需求。這點對於企業未來的成長潛力,是極為重要的基本面利多。
  • 台灣軟體市場的強勁成長: 根據IDC報告,台灣軟體市場規模預計於2025年達到39.15億美元,年成長率9.5%,並在2029年增長至54.27億美元。此趨勢提供了力新國際產品與服務成長的廣闊空間。
  • AI應用普及率加速: 台灣企業對AI的導入與規劃導入比率已達54%,其中12%已全面整合AI流程。同時,「生成式AI應用」(26%)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16%)是當前最廣泛的AI應用,這些正好與力新國際的「GenAI-OCR企業單據辨識」、「RPA機器人」、「AI知識庫」等產品直接對應,顯示產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基礎。
  • 產品與技術實力: 力新國際深耕數位領域30年,並成功導入超過500家企業服務,涵蓋多元產業。通過ISO 27001:2022國際資安認證,強化了企業在數位轉型中最重視的資訊安全議題,尤其在Gen-AI OCR多模態專業技術開發方面具有核心優勢。
  • 營收與營業利益改善: 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合併營收達到50,021仟元,創下單季新高,且較去年同期(113Q2)的40,957仟元增長約22.1%,呈現健康的營收成長趨勢。更重要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損益轉虧為盈,達到1,054仟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10,264仟元有顯著改善,表明其核心業務的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正在提升。
  • 台鋼集團使用場域: 提及台鋼集團作為多元場域的使用情境,這代表公司產品可能具備在大型企業集團中複製應用的潛力,有利於品牌建立與未來業務拓展。

利空因素:

  • 營業外損益劇烈波動導致獲利嚴重衰退: 這是本報告中最關鍵的利空因素。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出現鉅額的營業外虧損(分別為27,840仟元及40,789仟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大幅營業外收益(213,627仟元及228,306仟元)呈現巨大反轉。這種非核心業務的損益劇烈波動,導致公司稅後盈餘由去年的大額獲利轉為2025上半年的大額虧損(虧損61,263仟元),每股盈餘也從去年的獲利2.30元轉為今年的虧損0.69元。投資人必須警惕這種一次性或不確定性高的大額損益對整體財報的衝擊,其原因若未能被有效解釋或排除,將是巨大的不確定性。
  • 核心業務仍需持續鞏固獲利基礎: 儘管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利益轉正,但上半年的累計營業利益仍為虧損。這說明核心業務仍在爬坡階段,尚未形成持續穩定的獲利能力,需要更多時間證明其商業模式的效益。

短期與長期市場趨勢預測:

  • 短期股價走勢: 受制於2025上半年稅後盈餘及每股盈餘的嚴重虧損(特別是由營業外損益導致),短期內市場情緒預計將會趨於保守,股價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散戶投資者可能會因看到負數的EPS而感到恐慌,導致賣壓出籠。在營業外損益未能有清晰解釋前,股價較難有強力反彈。
  • 長期股價走勢: 從長期來看,力新國際精準的策略佈局、深厚的產業經驗、具備競爭力的產品線以及台灣軟體市場和AI應用浪潮的加持,其成長潛力依然看好。如果公司能夠逐步證明其核心業務的獲利能力持續提升,並能有效管理或說明營業外損益,長期投資價值將會顯現。公司轉型之路符合產業大趨勢,一旦獲利模式穩定,有望獲得市場重新評價。然而,對於「營業外損益」的進一步揭露與處理方式,將是決定其能否擺脫短期陰霾,並順利兌現長期潛力的關鍵。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1. 務必釐清營業外損益來源: 這是分析力新國際目前財務狀況的重中之重。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了2024年巨額的營業外收益以及2025年鉅額的營業外虧損?這些項目是否具有一次性性質,還是可能反覆發生?是來自於匯率波動、資產處分、還是金融投資的損益?這對於判斷公司未來的獲利穩定性至關重要。散戶在閱讀財報時,應特別留意這類非經常性項目。
  2. 觀察核心營業利益趨勢: 儘管整體獲利被營業外項目拖累,但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利益轉正是一個積極訊號,表明其「AI數位轉型/ESG永續方案」的產品服務已開始產生核心獲利。投資人應密切關注未來季度其營業利益是否能持續維持正值並進一步擴大,這才是衡量公司轉型成功與否的根本指標。
  3. 評估市場對AI/ESG題材的追捧程度: 力新國際作為純軟體和AI/ESG概念股,其股價表現將高度受市場情緒影響。當市場對AI或ESG相關產業表現出高度熱情時,力新國際有望受益;反之則可能承壓。散戶應注意產業資金流向。
  4. 關注客戶導入與應用成效: 留意公司是否能持續公布新的大型客戶合作案、服務導入數量,或特定解決方案的成功案例。這些將是其業務擴展、獲利潛力具體化的重要佐證。
  5. 比較同業競爭: 儘管報告強調力新在AI技術和資安認證方面的優勢,但在日益競爭的數位轉型市場中,投資人應同步關注是否有其他同業競爭者的表現。
  6. 風險提示: 免責聲明中提到「前瞻性陳述可能與實際結果出現重大差異」,這提醒投資人對公司展望應保持審慎態度。

總之,力新國際具備轉型潛力與產業優勢,但財務報告中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是短期最大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應避免僅憑表面數據進行判斷,深入理解財務結構,並持續追蹤其核心業務的成長與獲利能力,方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重點摘要

公司概況(力新國際,股票代號:5202)

  • 成立與上市資訊: 公司於1987年9月創立,2000年10月上櫃,資本額8.9億元新台幣。
  • 專業經驗: 擁有逾30年深耕數位領域的經驗。
  • 客戶與服務: 已為超過500家企業成功導入數位服務,涵蓋金融、製造、零售、教育等多元產業。
  • 資安認證: 已通過ISO 27001:2022國際資安認證,提供數位轉型與資訊安全雙重保障。
  • 研發與據點: 研發中心設於台灣(台北、新竹、台南)及中國西安。
  • 主要產品服務:
    • BPM電子簽核 +智能員工報支: 整合發票單據辨識技術,自動化填寫報支欄位。
    • ISO文件管理 + AI知識庫: 建構AI知識庫,實現生成式AI知識問答。
    • GenAI-OCR企業單據辨識 + RPA機器人: 支援各類憑證(含手寫發票)辨識,可整合RPA機器人自動匯入ERP、財會系統,提供離線單機版。
    • 證件通智慧證件辨識單機版: 運用AI-OCR技術,自動擷取證件資訊並填入欄位,辨識率逾95%,100%台灣製造。

產業概況

  • 台灣軟體市場規模: 呈現顯著成長趨勢。
    • 預計從2024年的35.74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39.15億美元,年成長率達9.5%。
    • 預計至2029年將達到54.27億美元。
  • 2025年台灣軟體市場成長領域:
    • 前三大市場領域: 內容流程與管理應用、工程應用、資安軟體(力新產品與「內容流程與管理應用」、「資安軟體」高度相關)。
    • 成長最快領域: 人工智慧平台(AIP)、應用程式開發軟體(ADS)、分析與商業智慧軟體(ABIS)(力新AI產品吻合此趨勢)。
  • AI驅動效益: Generative AI與Agentic AI加速應用落地,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品質,帶動AI平台、應用開發、商業智慧需求增長。
  • 雲端轉型趨勢: 2024年台灣軟體市場雲端部署(公有雲52%)已超越本地部署(48%),SaaS/PaaS接受度提升。
  • 企業AI應用現況(KPMG報告):
    • 已有54%台灣企業導入或規劃導入AI技術,其中12%已將AI全面整合至流程。
    • 46%企業內部已使用AI應用工具,其中「生成式AI應用」最為廣泛(佔26%),其次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佔16%)(力新產品在此兩大熱點領域均有佈局)。

商業模式與展望

  • 核心戰略: 定位為「一站式數位轉型/ESG永續方案」供應商,執行「AI數位轉型、ESG永續雙軸轉型」策略。
  • 目標客群: 中小型企業及對數位轉型有需求的人力密集產業。
  • 核心優勢: 具備Gen-AI OCR多模態專業技術開發能力,並在台鋼集團等多個場域具備應用情境。
  • 收益模式多元: 包含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模組(訂閱與應用)、RPA自動化流程機器人(應用與客製化,符合ESG)、系統維護、智能智造與生產履歷導入、系統整合。
  • 六大驅動方案:
    • BPM電子簽核:串連企業數位化流程核心。
    • ISO文件管理:結合電子簽核,減少紙張降低碳排放(ESG)。
    • 差勤管理:提升效率,整合碳足跡計算(ESG)。
    • 客戶關係管理CRM:協助交易達成,符合ESG。
    • 費用管理:數位化報銷,結合碳足跡計算(ESG)。
    • 智慧會計總帳:透過AI與機器學習提高數據處理效率,提供決策依據。
  • 符合數位轉型需求: 提供資訊即時化、流程自動化、管理可視化、資訊安全等企業所需功能。

財務概況

項目 (單位: 新台幣仟元 / 元) 113Q1 113Q2 113Q3 113Q4 114Q1 114Q2 2024 4-6月 2025 4-6月 2024 1-6月 2025 1-6月
合併營收 37,710 40,957 35,594 49,503 31,186 50,021 40,957 50,021 78,667 81,207
營業收入 (財務資訊表列) 40,957 50,021 78,667 81,207
營業(損)益 (10,264) 1,054 (17,732) (16,708)
營業外(損)益 213,627 (27,840) 228,306 (40,789)
稅後(損)益 198,283 (30,266) 205,067 (61,263)
每股盈餘(元) 2.23 (0.34) 2.30 (0.69)
  • 營收趨勢(利多): 合併營收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50,021仟元,創單季新高,較2024年同期(40,957仟元)增長22.1%。累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1,207仟元,較2024年同期78,667仟元呈現溫和成長,顯示營收具成長動能。
  • 營業(損)益趨勢(利多): 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損益轉虧為盈,達到1,054仟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虧損10,264仟元,有顯著改善。這表明公司核心業務的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有所提升,是積極訊號。2025上半年累計營業虧損較2024上半年有所收窄。
  • 營業外(損)益劇烈變化(利空): 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錄得巨額營業外收益(分別為213,627仟元及228,306仟元),而2025年同期則轉為巨額營業外虧損(分別為27,840仟元及40,789仟元),這是造成最終盈虧逆轉的主因,且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 稅後(損)益及每股盈餘趨勢(利空): 受營業外損益劇烈反轉的影響,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稅後盈餘皆由盈轉虧。第二季度稅後虧損30,266仟元(2024年同期為獲利198,283仟元),每股盈餘由2.23元轉為(0.34)元。上半年稅後虧損61,263仟元(2024年同期為獲利205,067仟元),每股盈餘由2.30元轉為(0.69)元。最終獲利表現顯著衰退。

力新國際(5202)報告的最終分析與總結

力新國際這份2025年第二季度的法說會簡報,勾勒出一家在技術與市場轉型前沿奮力拼搏的軟體公司形象。報告傳達了其清晰的策略方向、龐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初步的業務成果。然而,在華麗的策略藍圖與令人振奮的產業數據之下,潛藏著需要投資人特別留意的財務警訊。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評估

短期趨勢(偏向利空):

短期內,力新國際的股價恐將承受壓力。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其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報表顯示,稅後盈餘和每股盈餘由大幅獲利轉為顯著虧損。這種鉅額的盈餘衰退,無論其原因為何,都會在短期內對投資者信心造成打擊,尤其是缺乏詳細解釋的巨額「營業外虧損」,可能被市場解讀為公司基本面不穩定的訊號,導致失望性賣壓。即便其營收有所成長,且核心業務的營業利益已見改善,但只要最終的損益數字為負,並呈現大幅度衰退,對於習慣依賴直觀盈虧數字判斷的散戶而言,通常會引發恐慌,從而可能導致股價在近期內表現不佳或盤整下探。

長期趨勢(具潛在利多,但需驗證):

從長遠來看,力新國際的轉型策略是符合時代潮流且具備巨大潛力的。台灣軟體市場的穩定增長、AI與ESG應用的大勢所趨,為公司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力新在AI領域(特別是生成式AI應用和RPA)的產品佈局,以及在數位轉型與資安領域的長期經驗和國際認證,使其在未來競爭中具有核心優勢。一旦這些戰略佈局能夠持續地轉化為穩定增長的營收和健康的營業利益,且營業外損益的波動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正面解釋,力新的股價將有望迎來長期價值重估。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必須證明其「雙軸轉型」策略能夠穩定提升核心業務的獲利能力,並且能夠有效管理非經常性損益帶來的風險。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對於力新國際這樣的轉型中公司,散戶投資者需要超越表面的盈虧數字,進行更為深入和審慎的評估。

  1. 營業外損益的深度分析是重中之重:
    • **核心問題:** 投資人必須追問造成2024年鉅額營業外收益及2025年鉅額營業外虧損的具體原因是什麼?這些變動是來自於外匯損益、投資評價損益、資產處分、或是一次性事件?這將是理解公司盈虧真相的關鍵。
    • **影響評估:** 如果是投資或資產處置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則應視為獨立事件,不應完全歸咎於核心業務。但如果是非受控因素(如劇烈匯率變動),則表明公司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對於散戶而言,若公司未來能在下次財報或法人說明會中詳盡解釋,則可緩解市場疑慮;若未解釋或解釋不清,則此不確定性將持續是潛在的「利空」。
  2. 關注核心業務獲利的持續性:
    • **營業利益為基本面支柱:** 儘管2025年上半年總體虧損,但第二季營業利益已轉正,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利多」信號,表示力新在「數位轉型/ESG」等核心產品服務方面已開始展現獲利能力。
    • **後續追蹤:** 散戶應密切關注未來季度營業利益是否能持續維持正值,且金額能否穩步增長。如果核心業務獲利能力持續提升,則長期成長潛力基礎堅實。反之,若再次出現營業虧損,將是對其轉型策略成效的重大疑問。
  3. 評估技術與市場應用落實進度:
    • **新產品導入成效:** 留意GenAI-OCR、AI知識庫、RPA等產品的客戶導入數量、續約率、以及新的成功案例。這些具體的業務進展是支持「AI概念股」敘事的有力證據。尤其應注意其「雙軸轉型」方案(BPM、ISO文件、費用管理等結合ESG計算)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及帶來的營收貢獻。
    • **產業滲透率:** 台灣企業AI導入率仍在成長階段,力新如何擴大其市場滲透率將是重要課題。
  4. 資本配置與現金流: 由於大幅度的淨利虧損,未來投資人也需關注公司的現金流量狀況和是否有再融資需求,以確保其營運與研發投資能持續進行。雖然此報告未詳細揭露,但對散戶而言,這是應關注的長遠指標。
  5. 資訊透明度: 作為法說會文件,提供給投資人的訊息透明度至關重要。力新應提供足夠的資訊,尤其是在不確定性高的項目上,以維繫投資者信心。散戶若有疑問,應積極尋找公司解釋或詢問。

總體而言,力新國際是一艘正努力轉型的船,航向AI和ESG的藍海。艦載技術先進,市場風向利好。然而,報告中關於「營業外損益」的迷霧,是短期可能讓航速受阻、甚至偏離航道的不確定性。對於散戶而言,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既要警惕短期風險,又要用長遠的眼光評估其潛力,關鍵在於撥開迷霧,看清核心業務的真正方向與速度。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128巷15號6樓(本公司會議室)
相關說明
公司概況及財務等相關資訊 法人說明會相關內容將依規定於召開當日會後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