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剛(500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榮剛(500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榮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9) 法人說明會重點摘要 (2025-06-26)

報告分析與總結:

這份榮剛材料科技(5009)的法人說明會簡報,發布於2025年6月26日,整體來看,呈現出公司在特殊鋼產業中積極發展的態勢。 簡報內容涵蓋了公司現況、產業概況、財務表現和未來發展方向。 從各項資訊判斷,榮剛在航太、能源、油氣及軍工等領域的佈局,以及在生產技術和客戶認證上的持續投入,都有助於其在特殊鋼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簡報中也提到了總體經濟狀況與原物料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影響,顯示公司對於外部風險有一定程度的警覺性。

對於投資人而言,榮剛的長期發展策略、擴產計畫以及在高毛利產品上的佈局值得關注。 同時,也應該密切追蹤國際原物料價格、航太及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方面的表現。 對於散戶而言,建議仔細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充分了解公司基本面和產業前景後再做決定。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

榮剛的營運表現與特殊鋼市場的景氣循環有高度關聯性。 簡報中顯示,航太產業的需求增長、軍工產業的穩定發展,以及能源產業的結構性轉變,都將為榮剛帶來成長機會。 若榮剛能夠有效掌握這些機會,並在生產技術和成本控制上持續精進,則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營收和獲利的穩健成長。

短期趨勢: 短期內,原物料價格的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對榮剛的股價造成影響。 此外,公司擴產計畫的執行進度和新產品的推出也將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長期趨勢: 長期而言,航太產業的持續發展、能源產業的結構性轉變,以及軍工產業的穩定需求,將為榮剛帶來穩定的成長動能。 若榮剛能夠持續投入技術創新和客戶認證,並有效控制成本,則有望在長期實現股價的穩健成長。

投資人應注意的重點:

  • 產業趨勢:密切關注航太、能源、油氣及軍工等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特殊鋼市場的供需狀況。
  • 公司營運:追蹤榮剛的營收、獲利、毛利率等財務指標,以及其在生產技術、客戶認證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現。
  • 風險因素:留意原物料價格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匯率變動等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的外部因素。

重點摘要

  • 公司概況:
    • 股票代號:5009。
    • 主要產品:合金工具鋼、功能性材料、商用型合金。
    • 第八~十一屆公司治理評鑑排名 TOP 5%。
  • 集團布局:
    • 台灣為製造中心,建立亞洲物流通路,行銷全球。
    • 集團關係企業包含金耘鋼鐵、翔陽、暉賢、Alloy Tool Steel, Inc.(USA)和榮剛日本。
  • 製造流程:
    • 主要流程包含熔煉、精煉、鍛造/輥軋、熱處理、精整等。
    • 通過多項品質系統認證,如ISO 9001、AS9100、NADCAP、IATF 16949等。
  • 客戶認證:
    • 持續進行航太、能源、油氣之擴大機台認證工作。
    • 近年來獲得多項重要客戶認證,如GKN航太實驗室、Voestalpine BÖHLER Aerospace、Safran Landing System、Airbus Canada、WEG能源、Triumph Group Integrated Systems、Cameron油氣、Boeing、BIS、JIS MARK、NADCA Grade C等。
  • 近期產業概況:
    • 航太:波音重啟737Max生產線,兩大系統廠未來仍計畫增產,材料端需求成長因素仍存在。
    • 能源:減碳壓力,核電及天然氣發電為短期快速減碳的關鍵,使日本等主要系統廠訂單增加。長期而言,風力或太陽光電有機會成為主流。
    • 油氣:油價回落,全球活躍油井數緩慢下滑,整體材料需求穩定。
    • 機械模具:材料需求受景氣影響而波動,但尚算穩定。
    • 國防產業:地緣政治衝突、擴大國防支出及回補武器庫存等因素,進一步驅動特殊鋼需求。
  • 航太產業數據:
    • 波音積壓訂單為6,537架,空中巴士為8,630架,維持高檔。
    • 波音的訂單量為2018年高峰產量的6到8倍,長期需求趨勢仍然存在。
    • 波音於2024年底重啟737 Max生產線,目前產能為每月38架,未來計畫持續增產至每月56架。
  • 軍工應用:
    • 榮剛提供各式軍工用品母材料,如槍管材、砲管材、飛彈殼體材料、戰機起落架材料、扭力桿材料等。
  • 合金原料趨勢:
    • 鉻:持平。
    • 釩:上漲。
    • 鎳:持平。
    • 鉬:上漲。
  • 財務表現(合併):
    • 2024年合併營收年減5%,但稅後淨利年增9%。
    • 2025年Q1合併營收年減11%,稅後淨利年減38%。
    • 獲利穩定原因:原料採購策略改變,簡化製程及鋼種,消除浪費,成本管控得宜。
  • 銷售產業分布:
    • 航太占比持續增加,2024年已達41%。
    • 機械+模具+一般民生占比下降,但仍為主要銷售來源。
  • 銷售區域分布:
    • 亞洲為主要銷售區域,占比約30%。
    • 美洲和歐洲占比接近,分別為27%和22%。
  • 歷年財務表現:
    • 2018年後每股盈餘(EPS)走出谷底,表現穩定。
    • 2024年EPS為4.4元。
  • 兩廠分工:
    • 新營廠:大尺寸棒材製造,粗鋼產能預計提升至150,000噸/年。
    • 柳營廠:小尺寸棒材製造,粗鋼產能預計提升至240,000噸/年,引入連續鑄造生產小鋼胚,以規模生產效益增加商用合金鋼銷售。
  • 大鍛棒及大輥棒應用:
    • 透過新鍛機及開胚線延伸,擴大產品尺寸範圍,切入大模塊、壓鑄模及特殊鍛件等市場。
  • 擴增主要產品市場:
    • 建構合金工具鋼、功能性產品及商用合金鋼三大產品群。
  • 產品應用:
    • 合金工具鋼:壓鑄模、鍛造模、塑膠模具鋼、擠型模、冷軋輥、刀具等。
    • 功能性產品:能源、航太、油氣、軍工等領域應用。
    • 商用合金鋼:滾珠螺桿、手工具、螺絲螺帽、幫浦心軸、手術器械等。
  • 未來展望:
    • 建構合金工具鋼、功能性產品及商用合金鋼三大產品群,穩健成長。
    • 新營廠與柳營廠任務重新定位,進行生產流程再設計。
    • 建構新世代50噸智能化合金煉製系統,擴大生產規模。
    • 持續強化董事會職能,確保股東權益。

免責聲明: 本資料除提供歷史信息外,部份內容若涉及未來業務機會的表述,因受到不確定因素風險及未知風險的影響,實際結果與表述內容可能不同,投資人應自行判斷與控制風險。

最後,提醒投資人在評估投資決策時,務必綜合考量各種因素,並謹慎評估風險。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