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剛(500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榮剛(500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Webex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康和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詳細闡述了榮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5009)的營運現況、產業概況、財務表現、成長策略及未來展望。整體而言,榮剛展現出明確的發展願景與積極的轉型策略,旨在鞏固其在高價值特殊鋼市場的領先地位。公司透過兩廠分工、製程優化及產能擴張,強化其在航太、國防、能源及油氣等高門檻產業的競爭力。
儘管報告中揭示了近期(2025年第三季)財務表現的顯著下滑,但其長期策略佈局,特別是針對高階功能性產品與大型鍛件市場的深耕,以及對綠色製造與公司治理的重視,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榮剛在全球不確定環境中,仍致力於穩健經營,並在部分領域設定成為「世界第一」或「亞洲第一」的目標,展現其雄心。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榮剛在2025年第三季的財務數據表現不佳,營收與獲利均出現明顯季減及年減,恐會對市場信心造成壓力,並可能導致股價短期波動或修正。此外,鉬等部分原料價格上漲,也可能讓投資人對未來毛利率產生疑慮。
然而,從長期角度來看,榮剛的擴廠計畫、製程升級、產品線多元化(特別是高附加價值的航太、國防、大型鍛件等功能性產品),以及持續獲得國際客戶認證的策略,有望推動其營運結構優化並提升獲利能力。這些利多因素,例如2024年稅後淨利較2023年仍有成長,以及相對國際同業的穩健表現,預期將吸引著重長期價值的投資者。若公司能有效執行其轉型策略並反映在未來的財報表現上,長期股價應能獲得支撐。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由於2025年第三季財報表現疲軟,加上全球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榮剛的短期營運可能面臨挑戰。市場銷售結構的變化,例如航太佔比的季度性下降和台灣地區銷售的顯著萎縮,也需密切關注。原料成本的波動(如鉬價上漲)也可能持續影響短期獲利能力。
- 長期趨勢: 榮剛的長期趨勢判斷為正面且具成長潛力。公司正積極投入大規模資本支出以擴充產能(新營廠與柳營廠),並優化生產流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專注於航太、國防、能源及大型鍛件等高價值產業,將有助於提高產品組合的毛利率並建立更高的進入門檻。隨著這些投資逐步到位並產生效益,榮剛有望在特殊鋼市場中持續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季度財報表現: 散戶應密切追蹤榮剛未來幾季的營收、毛利率及淨利潤趨勢,以判斷近期下滑是否為暫時性,以及公司改善營運的成效。
- 審視產能擴張與效益: 公司的大型擴廠和製程升級項目需投入大量資金。投資人應關注這些投資的進度、預計投產時間及其對營收和獲利的實際貢獻,避免盲目追高。
- 產品結構與高價值市場滲透: 留意航太、國防、能源等高價值產品在總營收中的佔比變化。高階產品的增長將是提升公司整體獲利能力的關鍵。
- 原料成本管理: 觀察主要合金原料(特別是鉬)的價格走勢,以及公司如何透過採購策略和成本控制來緩解原料波動的影響。
- 股本稀釋風險: 2024年淨利成長但EPS卻下降,可能暗示股本有所稀釋。散戶應了解公司是否有增資或其他股本變動計畫,以及其對每股盈餘的長期影響。
- 報告內容的準確性: 報告中出現了財務數據(P14表格與P18圖表)不一致的情況,雖然可能只是呈現上的疏失,但也提醒投資人在參考公司報告時需保持警覺,並交叉比對資訊。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策略(利多)
- 公司治理: 榮剛連續多年(第八~十一屆)在公司治理評鑑中名列TOP 5%,顯示其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與對股東權益的重視(P4)。
- 營運總部與通路: 以台灣為製造中心,建立亞洲物流通路,並積極行銷全球,國際通路涵蓋台灣、美國、大陸、越南、日本(P5)。此策略有助於擴大市場覆蓋率與分散地域風險。
- 產能擴張與製程優化:
- 新營廠粗鋼產能將從12萬噸/年擴增至15萬噸/年,並引入連鑄生產小鋼胚,旨在提升成材率、縮短生產時間,並透過規模效益增加商用合金鋼銷售(P22)。
- 柳營廠正建設50噸新煉鋼廠,預計粗鋼產能達24萬噸/年,專注於中大尺寸棒材與功能性產品(ESR/VAR)生產,透過開胚機改造及VCM等技術,提升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競爭力(P22, P27)。
- 計畫增加5套真空重熔精煉 (VAR) 設備,以滿足航太等特殊品級功能性產品訂單成長需求(P6, P28)。
- 市場定位與產品佈局:
- 建構合金工具鋼、功能性產品及商用合金鋼三大產品群,並鎖定高階市場,目標成為630功能性不銹鋼世界第一,亞洲工具鋼第一(P25, P28)。
- 軍工產業全力配合國防在地化發展,期能成為國家社會的安定屏障,成為國防軍工材料產業之母(P11, P28)。
- 透過自建大PRESS,串整經營大型鍛件市場,可生產大型井口設施、NADCA等級大型汽車壓鑄模具用鋼、汽輪機軸、風電軸等高價值產品(P34)。
- 產品尺寸與鋼種開發全面,可供應多種產業應用需求(P26, P30-33)。
- 客戶認證: 榮剛持續獲得航太(如波音、空巴供應鏈)、能源、油氣及生醫等產業的廣泛國際客戶認證,顯示其產品品質與技術實力受到高度肯定,有助於建立高進入門檻的競爭優勢(P7)。
近期產業概況(利多)
- 航太產業: 受益於持續的需求,兩大系統商(波音、空巴)積壓訂單仍維持高點,需求穩健;替換老舊機隊、提高燃油效率是重要長期推力。波音737 MAX客機月產能獲准提高,顯示未來交機量有望增加(P9, P10)。
- 能源產業: 再生能源持續成長,驅動鋼鐵需求;風力、太陽光電等將成為主流,公司已將相關商機納入生產線擴展考量(P9)。
- 國防產業: 地緣政治衝突、各國擴大國防支出及回補武器庫存,帶動特殊鋼需求增加(P9, P11)。
- 油氣產業: 需求大致穩定,儘管全球油井數隨油價起伏,但EIA預估2026年美國原油日產量與2025年持平,顯示供應端相對穩定(P9)。
財務表現與趨勢(利空與利多並存)
- 2025年第三季表現(利空):
- 合併營收:26.58億元,季減13%、年減13%(P14)。
- 營業毛利:5.07億元,季減19%、年減38%,毛利率從20%降至19%(P14)。
- 營業利益:0.71億元,季減74%、年減83%,營業利益率從9%降至3%(P14)。
- 稅後淨利:1.83億元,季減19%、年減82%(P14)。
- 每股稅後盈餘 (EPS):0.30元,季減19%、年減82%(P14)。
- 趨勢:各項財務指標在2025年第三季均呈現顯著下滑,反映短期營運挑戰。
- 2024年全年表現(利多與利空並存):
- 合併營收:128.64億元,年減5%(P14),較2023年略有下滑(利空)。
- 營業毛利:33.70億元,毛利率26%,較2023年(27%)及2022年(32%)持續下降(P14, P18圖表)。
- 營業利益:19.59億元,營業利益率15%,較2023年(18%)及2022年(20%)持續下降(P14, P18圖表)。
- 稅後淨利:26.12億元,年增9%(P14),顯示獲利能力有所提升(利多)。
- 每股稅後盈餘 (EPS):4.40元,較2023年(4.66元)略有下降(利空),可能因股本增加所致。然而,整體EPS仍遠高於疫情前水準,並維持穩健(P19)。
- 獲利穩定原因(利多): 公司管理層歸因於原料採購策略改變、簡化製程及鋼種、消除浪費及成本管控得宜(P14)。顯示公司在不利環境下仍能採取積極措施維持獲利。
- 財務圖表與數據不一致(需注意): P18的長條圖顯示2024年稅後淨利低於2023年,但P14的財務表格數據卻顯示2024年稅後淨利(2,612,199仟元)高於2023年(2,395,251仟元)。此處存在矛盾,投資人應留意並進行查證。
銷售產業與區域分布趨勢(利多與利空並存)
- 銷售產業分布:
- 航太產業佔比:從2022年的17%顯著成長至2024年的41%及2025年第一季的41%,但在2025年第二、三季則分別回落至33%和30%(P15)。這顯示公司成功拓展航太市場,但近期有所調整。
- 機械+模具+一般民生:從2022年的60%降至2024年的39%,但在2025年第一季至第三季逐步回升至46%-47%,成為最大銷售類別。這顯示公司對傳統市場的穩固性(P15)。
- 能源與油氣產業佔比相對穩定或略有波動,保持在較低但重要的水平(P15)。
- 趨勢:公司成功向航太等高階產業轉型,但近期季度顯示傳統產業佔比回升。多元的產業分佈有助於分散風險。
- 銷售區域分布:
- 美洲地區:從2022年的36%下降至2024年的27%,但在2025年第二、三季強勁反彈至37%,重新成為最大的銷售區域(P16)。
- 亞洲地區:從2022年的24%成長至2024年的30%,但在2025年第二、三季回落至24%-25%(P16)。
- 台灣地區:從2022年的21%下降至2025年第三季的10%,顯示在地市場銷售份額顯著萎縮(P16)。
- 歐洲地區:從2022年的17%成長至2024年的22%,在2025年第二、三季回升至22%-23%(P16)。
- 趨勢:美洲市場的強勁復甦是亮點,但台灣市場的衰退和亞洲市場的波動值得關注。全球化佈局有助於捕捉不同區域的增長機會。
重要合金原料趨勢(利空)
- 鉬: 價格呈現「Up!」趨勢,市場價格介於USD 56.5-56.8/kg Mo。鉬價上漲可能增加公司的生產成本(P12)。
- 鎳、鉻、釩: 價格均為「Flat!」,相對穩定或從高點回落,有助於部分原料成本的穩定性(P12)。
詳細分析
公司概況與業務策略
榮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9)於1993年成立,1998年上櫃,資本額為新台幣60億元。其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28.64億元。公司主要產品線聚焦於合金工具鋼、功能性材料及商用型合金等特殊鋼材。榮剛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優異,連續數屆獲評鑑為TOP 5%的優良企業,這顯示其在合規與透明度方面的努力,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
榮剛的全球佈局策略以台灣為製造中心,積極拓展亞洲物流通路並行銷全球,國際業務涵蓋美國、大陸、越南和日本等重要市場。這種策略有助於分散單一市場風險,並捕捉全球不同區域的增長機會。為支援其業務擴張,榮剛在台南設有新營廠與柳營廠,其中柳營廠新建50噸煉鋼廠的計畫,將顯著提升公司粗鋼產能,從現有新營廠的12萬噸/年,擴展至未來柳營廠的24萬噸/年,顯示公司對未來增長抱持樂觀態度並積極投資。
在製程技術方面,榮剛擁有多元且先進的製造流程,從熔煉、澆鑄、二次精煉(包含真空吹氧脫碳爐VOD、真空脫氣爐VD、電渣重熔精煉ESR、真空重熔精煉VAR)、鍛造、輥軋、熱處理到精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計畫增加5套真空重熔精煉(VAR)設備,這對於生產潔淨度更高、成分控制更嚴格的高階特殊鋼材至關重要,特別是針對航太、能源等精密應用領域,此舉將進一步提升榮剛在這些高門檻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公司也已通過多項國際品質、實驗室管理、航太特殊製程及汽車品質等系統認證,證明其產品符合國際嚴格標準。
重要客戶與產業應用
榮剛在多個關鍵產業領域擁有廣泛且深厚的客戶基礎,並持續獲得重要客戶認證。在航太產業,其客戶涵蓋波音、三菱重工、龐巴迪、賽峰、漢彌爾頓桑德斯特蘭、GE航空等全球知名企業,並取得了多項關鍵材料認證,例如瑞典GKN航太實驗室、奧地利Voestalpine BÖHLER Aerospace以及加拿大空中巴士A220的合格供應商資格。在能源產業,榮剛與西門子、日立、三菱重工等巨頭合作;油氣產業則有卡梅隆(Cameron)和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等客戶。生醫產業方面,與史賽克(Stryker)、京瓷(Kyocera)等公司有合作。這些認證不僅是技術實力的證明,更是進入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必要門檻,為榮剛帶來穩定的高端訂單。
公司特別強調,將配合柳營擴廠持續進行航太、能源、油氣領域的機台認證工作,以擴大供料尺寸範圍,並持續推進系統廠的認證。這表明榮剛正積極鞏固並擴大其在這些高成長、高技術門檻市場的影響力。
近期產業趨勢分析
榮剛對其主要應用產業的分析顯示,航太、國防、能源和油氣是維持穩健經營的核心驅動力:
- 航太產業: 全球兩大飛機製造商(波音、空中巴士)積壓訂單仍處高位,需求穩健,加上現有機隊替換需求以提高燃油效率,為特殊鋼材帶來長期增長動能。波音737 MAX客機月產量上限的提升,也預示著未來交機量的增加,對榮剛的航太材料供應是利多。
- 能源產業: 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光電)的持續成長,將驅動相關領域的鋼鐵需求。榮剛已將這些長期趨勢納入其生產線擴展的考量。
- 油氣產業: 儘管全球活躍油井數量隨油價波動,但EIA預計美國原油日產量在2025-2026年將持平,顯示該產業需求整體穩定。
- 機械模具: 此領域材料需求受景氣影響而波動,但整體仍算穩定。
- 國防產業: 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各國國防支出擴大及武器庫存回補需求,為特殊鋼材帶來額外的增長動力。榮剛也積極提供槍管、砲管、飛彈殼體、戰機起落架等軍工用品母材料,抓住此一戰略性市場。
總體而言,榮剛判斷航太、國防、能源與油氣產業將在不確定環境中提供穩健的增長基礎。
財務表現與成本控制
榮剛的財務表現顯示,在過去幾年(2022-2024年),公司在營收和獲利方面經歷了一些波動,但整體維持在相對高點。2024年合併營收達128.64億元,較2023年略有下降,但稅後淨利卻年增9%,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成效。然而,2024年每股盈餘(EPS)為4.40元,較2023年的4.66元略有下降,這可能與股本擴大有關,投資人應注意其潛在的股本稀釋影響。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第三季的財務表現,所有關鍵指標(營收、毛利、營業利益、稅後淨利、EPS)均呈現顯著的季減及年減。合併營收季減13%、年減13%;營業毛利與營業利益更是大幅季減19%及74%,年減38%及83%,導致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明顯下滑。這顯示公司在近期可能面臨市場需求變化或成本壓力。公司管理層將其獲利穩定歸因於:1. 原料採購策略改變,2. 簡化製程及鋼種,3. 消除浪費,並實施成本管控。這些策略的有效性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在主要合金原料趨勢方面,鉬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可能對公司的生產成本構成壓力。而鎳、鉻、釩的價格則相對平穩或從高峰回落,這有助於部分原料成本的穩定。原料價格的綜合影響將持續是影響毛利率的關鍵因素。
此外,報告中P18的「樽節成本、提升獲利」圖表與P14的「財務表現(合併)」表格在2024年稅後淨利數據上存在矛盾。圖表顯示2024年稅後淨利低於2023年,而表格卻顯示2024年稅後淨利高於2023年。此一數據呈現的差異,可能影響投資者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判斷。
銷售組合與市場佈局
榮剛的銷售產業分佈在2022年至2024年間呈現顯著變化。航太產業的銷售佔比從2022年的17%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1%及2025年第一季的41%,顯示公司成功拓展高附加價值的航太市場。然而,在2025年第二、三季,航太佔比略有回落,分別為33%和30%,而「機械+模具+一般民生」的佔比則有所回升並穩定在46%-47%,成為最大的銷售類別。這表明公司在追求高階市場的同時,也維持了傳統民生應用市場的穩固性。
銷售區域分佈也呈現動態調整。美洲地區的銷售佔比在2025年第二、三季強勁反彈至37%,重新成為榮剛最大的市場。亞洲市場在過去幾年有所成長但近期略有波動。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地區的銷售佔比從2022年的21%持續下降,至2025年第三季僅剩10%,顯示榮剛正更積極地將市場重心轉向國際。
未來展望與成長動能
榮剛的未來展望清晰地勾勒出其在特殊鋼產業的雄心:
- 產業應用: 公司將持續發展合金工具鋼、功能性產品和商用合金鋼三大產品群。特別是在高階功能性不銹鋼(如630功能性不銹鋼),榮剛目標成為世界第一,並強化航太、能源、油氣等需高度認證的產業,構建進入障礙。在工具鋼領域,則以成為亞洲第一為目標,透過強化通路和推廣公共規格來擴大銷售。此外,榮剛將全面配合國防產業在地化發展,期許成為國防軍工材料的核心供應商。
- 生產面: 透過新營廠與柳營廠的任務重新定位與生產流程再設計,榮剛將提升不同尺寸區間的競爭力,實現專業化分工規模生產,並降低成本。
- 設備面: 榮剛計畫建構新世代50噸智能化合金煉製系統,擴大生產規模並提升市場佔有率。同時,透過既有設備優化、導入新製程,建立節能/智慧工廠物聯網(IoT)數據回饋機制,以即時監控效率、提升生產效率及穩定製造品質。針對航太等特殊品級訂單的增加,公司也計畫擴充二次精煉設備VAR。
- 治理面: 榮剛將持續強化董事會職能以確保股東權益,並秉持綠色製造理念,改善製程以節能減碳,降低環境衝擊,符合當前ESG趨勢。
總體而言,榮剛的未來策略圍繞著高價值產品、高效率生產、先進技術應用和全球市場拓展,特別是透過掌握50噸優質鋼並自建大PRESS,串整經營大型鍛件市場,進軍大型井口設施、汽車壓鑄模具、風電軸等高端應用,這將是其長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這些佈局將使其在特殊鋼產業中,從產品深度、廣度到應用層次,都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Webex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Webex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Webex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票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Webex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所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