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鈺(496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天鈺(496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W飯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9/15-114/9/17受邀參加UBS舉辦之「UBS Taiwan Summit 2025」,會中就本公司8/8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天鈺科技2025年第2季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針對天鈺科技(股票代碼:4961)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表現進行了詳細闡述。整體而言,公司在營收方面呈現顯著復甦,然而獲利能力卻面臨壓力,凸顯了當前市場環境的複雜性與挑戰。儘管短期獲利承壓,公司透過積極的產品轉型、庫存去化以及策略性佈局新興技術領域,展現了其長期發展的潛力與韌性。

整體觀點

天鈺科技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表現可謂喜憂參半。營收季增長近9%,年增長亦為正,顯示市場需求有所回溫,公司營運走出谷底。特別是Mobile IC、電源管理IC以及其他相關半導體(如EPD/ESL、Edge AI Chip)等非驅動IC產品線表現強勁,成為主要的營收增長動能,這反映了公司在產品多元化與轉型策略上的初步成功。財務面,營運現金流與自由現金流大幅改善,且存貨去化成效顯著,平均收現天數及銷貨天數下降,顯示公司營運效率提升,財務體質維持穩健。

然而,獲利面卻面臨挑戰。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及每股盈餘(EPS)均呈現季對季及年對年下滑,主要係因推銷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究發展費用大幅增加,侵蝕了部分營收增長帶來的效益。此外,傳統顯示器驅動IC(DDIC)市場需求仍受地緣政治與關稅影響,需求不明朗,亦是獲利下滑的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積極投入ESG領域,不僅發布永續報告書與TCFD報告,更承諾碳中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並榮獲多項評鑑與獎項,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與長期投資價值。近期與多家電商、大學共同成立AI電資大聯盟,更是重要的戰略佈局,展現公司積極切入AI新興領域的決心,為未來營運注入新的成長活水。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 獲利承壓: 毛利率和EPS的下滑,以及營業費用的增加,可能在短期內對股價構成壓力,特別是若市場關注短期獲利指標。
    • 股權稀釋疑慮: 私募現金增資的決議,可能引發市場對股權稀釋的擔憂,短期內對股價造成波動。
    • 營收回溫與庫存去化: 營收的季增長以及健康的庫存去化,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為股價提供底部支撐。
  • 長期影響:
    • 產品轉型與新興市場機會: 公司在Mobile IC、EPD/ESL、Edge AI等高成長領域的佈局,以及與AI電資大聯盟的合作,有望開闢新的成長曲線,為長期股價帶來上漲動能。
    • 財務穩健與高股利: 充沛的現金流、健康的財務結構以及穩定的高股利配發政策,將吸引長期價值投資者,有助於穩定股價。
    • ESG表現: 優異的ESG表現將提升公司的企業形象與品牌價值,符合全球責任投資趨勢,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資金。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天鈺科技的營收將持續溫和增長,主要驅動力來自Mobile IC、電源管理IC及其他相關半導體的需求擴張。然而,毛利率與獲利能力仍可能受市場競爭、成本控制壓力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影響,預計仍將處於調整期。傳統DDIC市場的需求將維持不明朗,淡旺季區分將繼續模糊。庫存去化將持續維持健康狀態,現金流預計保持充沛。

  • 長期趨勢:

    天鈺科技正積極從傳統顯示器驅動IC供應商轉型為多元化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對AI、OLED、工控及車載等利基型市場的佈局將是其長期成長的關鍵。非驅動IC產品佔比的持續提升,將顯著降低單一產品線的風險,提升公司營運的韌性。與AI電資大聯盟的戰略合作,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技術突破與商業模式,確立其在AI供應鏈中的地位。持續的ESG承諾也將強化其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廣泛的投資基礎,實現永續成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獲利能力觀察: 儘管營收回升,但毛利率與EPS下滑值得密切關注。散戶應觀察公司未來能否有效控制營業費用,並將新產品的研發投入轉化為實際的獲利貢獻,改善整體利潤率。
  2. 產品轉型與新業務動態: 密切追蹤Mobile IC、EPD/ESL、Edge AI等非驅動IC產品線的營收成長趨勢與毛利表現。AI電資大聯盟的具體合作項目、技術進展及預期營收貢獻,將是判斷公司長期成長潛力的重要依據。
  3. 現金流與財務穩健度: 公司健康的現金流、積極的庫存去化及低負債比,是抵禦市場風險的重要保障。散戶應持續關注這些財務指標,確保公司具備穩健的經營基礎。
  4. 股利政策的穩定性: 天鈺長期維持高且穩定的股利配發率,對於偏好穩定現金股利收入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散戶可將其作為長期投資組合的考量因素。
  5. 地緣政治與產業環境: 全球經濟局勢、地緣政治、匯率波動以及半導體產業供需變化,仍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散戶應保持警覺,留意相關外部風險。
  6. 私募增資的影響: 私募增資的細節、資金用途及其對股權結構的影響,將是未來投資決策時需審慎評估的因素。

利多與利空資訊判斷

利多 (Bullish Factors)

  • 營收成長動能恢復: 2025年第2季營業收入季增8.91%,年增1.06%,顯示市場需求回溫。上半年營業收入年增11.34%,整體營運呈現增長。
  • 庫存去化成效顯著: 第2季存貨淨額季減17.63%,年減11.08%,存貨佔資產比率下降,且銷貨天數顯著下降並低於過去5年平均,顯示庫存管理效率提升,市場需求回升。
  • 營運現金流與自由現金流大幅改善: 第2季來自營運現金流季增232.48%,年增2643.08%,自由現金流量由去年同期負值轉為正值且大幅增加,顯示公司內部產生現金能力強勁。
  • 產品結構優化與多元化: 非顯示器驅動IC產品佔比持續提升,Mobile IC、電源管理IC及其他相關半導體(如EPD/ESL、Edge AI Chip)成為主要的營收增長動能。公司已成功轉型,降低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
  • Mobile IC業務強勁成長: Mobile IC營收季增17.28%,年增13.71%,並預計2025年下半年OLED產品將開始貢獻營收,為未來增長點。
  • 電源管理IC創新高: 電源管理IC營收季增20.67%,年增3.71%,新產品帶動此類別營收創五季新高,顯示其市場擴張與產品創新能力。
  • 其他相關半導體高速增長: 其他相關半導體IC營收季增9.55%,年增27.57%,電子紙及Edge AI Chip為重要增長驅動因素,公司亦積極佈局利基型IC以分散獲利風險。
  • 財務結構穩健: 負債比維持在較低水平(20.20%),顯示公司財務體質健康。
  • 高且穩定股利政策: 2024年現金股利分派12.87元/股,配發率達80.04%,持續維持高股利政策,吸引長期投資者。
  • ESG表現優異: 公司積極發布永續報告書、TCFD報告,承諾碳中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並獲得Sustainalytics「Low Risk」評等、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金級」等多項榮譽與評鑑,提升企業形象與長期價值。
  • 公司治理與市場認可: 入選臺灣高薪100指數成份股,公司治理評鑑排名上升,顯示經營管理能力與透明度獲得市場肯定。
  • 策略性佈局AI領域: 與華碩、廣達、緯創、和碩、台達電等六家企業及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共同成立AI電資大聯盟,為公司切入AI新興領域提供重大戰略合作機會,有望開闢未來成長曲線。

利空 (Bearish Factors)

  • 獲利能力顯著下滑: 第2季毛利率季減0.68%(年減2.09%)、營益率季減0.72%(年減4.28%)、純益率季減2.13%(年減5.07%),每股盈餘季減19.63%(年減46.64%),顯示營收增長未能有效轉化為獲利增長。上半年各項獲利比率及EPS亦呈現年對年下滑。
  • 營業費用大幅增加: 推銷費用季增11.17%(年增50.45%),管理費用季增22.06%(年增6.65%),研究發展費用季增7.03%(年增9.18%),導致營業費用合計季增9.14%(年增14.34%),嚴重侵蝕獲利空間。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減少: 第2季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季減43.40%,年減44.59%,對整體稅前淨利貢獻度降低。
  • 傳統顯示器驅動IC業務衰退: 顯示器驅動IC營收季減7.30%,年減32.45%,且佔總營收比重持續下降,大尺寸市場需求受地緣政治與關稅影響,前景不明朗。
  • 股權稀釋風險: 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可能導致現有股東股權稀釋。

條列式重點摘要

2025年第2季營運績效

  • 營收表現:
    • 營業收入為新台幣50.76億元,季增8.91%,年增1.06%。
    • 上半年(2025H1)營業收入達新台幣97.38億元,年增11.34%。
    • 季增成長動力主要來自電源管理IC、Mobile IC及其他相關半導體IC。
    • 年增成長動力主要來自其他相關半導體IC、Mobile IC及電源管理IC。
  • 獲利能力:
    • 營業毛利率為28.63%,季減0.68%,年減2.09%。
    • 營業利益率為9.75%,季減0.72%,年減4.28%。
    • 純益率為9.54%,季減2.13%,年減5.07%。
    • 每股盈餘(EPS)為2.62元,季減19.63%,年減46.64%。
    • 上半年(2025H1)營業毛利率28.95% (年減1.43%),營業利益率10.10% (年減2.34%),純益率10.56% (年減2.97%),每股盈餘5.88元 (年減27.23%)。
  • 費用控管:
    • 推銷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究發展費用均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 研究發展費用金額達6.89億元,較1Q25增加7.03%,較2Q24增加9.18%。
    • 營業費用合計為新台幣9.58億元,季增9.14%,年增14.34%。
  • 財務狀況:
    • 現金及約當現金季增約40%,達新台幣24.9億元。
    • 存貨淨額季減17.63%至新台幣23.33億元,年減11.08%,存貨去化成效顯著。
    • 資產總計為新台幣262億元,略低於前一季及去年同期。
    • 負債比為20.20%,維持在較低水平,財務結構穩健。
    • 來自營運現金流顯著改善,季增232.48%至新台幣12.9億元,年增2643.08%。
    • 自由現金流量由去年同期的負值轉為正,達新台幣12.33億元,季增289.26%。
  • 營運效率:
    • 存貨佔資產比率從1Q25的10.47%下降至2Q25的8.90%。
    • 平均收現天數從1Q25的74.9天下降至2Q25的65.81天。
    • 平均銷貨天數從1Q25的72.56天下降至2Q25的64.15天,且低於過去5年平均DOI。

主要產品線銷售分析

  • 顯示器驅動IC (DDIC):
    • 營收為新台幣11.01億元,季減7.30%,年減32.45%。
    • 佔總營收比重為21.69%,佔比持續下降。
    • 中尺寸產品是季增長主要動力,持續佈局工控市場。
    • 傳統大尺寸市場受地緣政治/關稅影響,需求不明朗,淡旺季區別模糊。
  • 電源管理IC:
    • 營收為新台幣5.87億元,季增20.67%,年增3.71%。
    • 佔總營收比重為11.57%,佔比微幅上升。
    • Q/Q成長主要來自EPD PMIC、Mobile PMIC、Battery。Y/Y成長主要來自EPD PMIC、Regulator、Battery。
    • 現有產品持續擴張客戶及新興國家市場,新產品帶動營收創五季新高。
  • Mobile IC:
    • 營收為新台幣17.70億元,季增17.28%,年增13.71%。
    • 佔總營收比重為34.87%,成為最大營收貢獻者。
    • Q/Q及Y/Y成長動力依序為TDDI TAB/TFT SDDI/TFT IOT。
    • 各產品線全力提升市佔率,預計2025年下半年OLED產品將開始貢獻營收。
  • 其他相關半導體IC:
    • 營收為新台幣16.18億元,季增9.55%,年增27.57%。
    • 佔總營收比重為31.87%,為次大營收貢獻者。
    • Q/Q成長動力主要來自EPD/ESL。Y/Y成長動力主要來自ESL/EPD。
    • 電子紙相關出貨量持續維持成長,Edge AI Chip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
    • 公司持續尋找利基性IC並早佈局,以穩健發展並分散獲利風險。

公司概況與榮譽

  • 公司總部在新竹/台灣,員工人數900人。
  • 核心業務已從單純的驅動IC公司,轉型為涵蓋顯示器IC、電源管理IC及其他半導體產品的多元化供應商。DDIC佔比從2019年的81%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57%。
  • 公司在ESG方面有顯著承諾與成就:
    • 發布首本集團永續報告書及獨立TCFD報告,涵蓋100%合併淨營收實體。
    • 首度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ISO 14064-1),承諾2035年類別一、二碳中和,2050年全類別碳中和。
    • 綠色產品100%符合RoHS,產品設計強調節能,並建置產品運輸碳排平台。
    • 發布《生物多樣性與不毀林政策》,承諾2040年實現「零淨損失」與「零淨毀林」。
    • 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積極參與多項社會公益活動。
  • 榮獲多項業界肯定與獎項:
    • 連續多年獲天下雜誌營運績效前50強。
    • HBR TOP 100 CEO及HBR(女性)上市總經理排名。
    • 入選外資精選100強、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中堅企業獎。
    • 獲Sustainalytics評為ESG風險「Low Risk」企業,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金級」,SinoPac+ ESG評等A級,臺灣永續評鑑A級。
    • 入選臺灣高薪100指數成份股,公司治理評鑑排名上升。

近期重要事件

  • 2025年3月31日:董事會決議擬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
  • 2025年3月31日: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12.87元/股(2024年股利),配發率達80.04%。
  • 2025年7月1日:本公司除權息交易日。
  • 2025年7月9日:與華碩、廣達、緯創、和碩、台達電等六家企業及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共同成立AI電資大聯盟。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分析

2025年第2季合併綜合損益表 (頁5)

項目 2Q25 (千元) 1Q25 (千元) 季變化 (%) 2Q24 (千元) 年變化 (%) 趨勢說明
營業收入 5,076,385 4,661,262 +8.91% 5,022,949 +1.06% 營收從前一季低點顯著回升,年對年也呈現輕微增長,顯示市場需求有所復甦。
營業毛利率 28.63% 29.31% -0.68% 30.71% -2.09% 毛利率呈現持續下滑趨勢,無論是季對季或年對年均下降,反映成本壓力或產品組合變化。
推銷費用 (166,666) (149,914) +11.17% (110,780) +50.45% 推銷費用大幅增加,特別是年對年增長超過五成,可能與市場拓展或新產品推廣活動有關,但侵蝕了部分獲利。
管理費用 (101,876) (83,461) +22.06% (95,521) +6.65% 管理費用季增超過兩成,年增亦為正,顯示營運成本上升。
研究發展費用 (689,772) (644,465) +7.03% (631,790) +9.18% 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反映公司在產品創新與技術提升方面的投入,長期看有利於競爭力,但短期增加費用。
營業費用合計 (958,308) (878,018) +9.14% (838,087) +14.34% 總營業費用與營收同步增長,且增長速度略快於營收年增率,顯示成本控制面臨挑戰。
營業利益率 9.75% 10.47% -0.72% 14.03% -4.28% 因毛利率下滑及費用增加,營業利益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77,065 136,150 -43.40% 139,076 -44.59%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大幅減少,無論是季對季或年對年,這對整體稅前淨利造成負面影響。
本期淨利 484,470 544,278 -10.99% 733,971 -33.99% 淨利顯著下滑,季對季下降近11%,年對年下降超過三成,反映獲利能力承壓。
純益率 9.54% 11.68% -2.13% 14.61% -5.07% 純益率與營業利益率趨勢一致,呈現明顯下降。
每股盈餘 (EPS) 2.62 3.26 -19.63% 4.91 -46.64% EPS季對季下降近兩成,年對年下降超過四成,是報告中最顯著的利空指標之一。

各項比率圖表 (頁6)

  • 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與歸屬於母公司ROE:
    • 這四項獲利能力指標從2Q24到2Q25呈現一致的下降趨勢。
    • 毛利率從2Q24的30.71%下降至2Q25的28.63% (Y/Y -209 bps)。
    • 營益率從2Q24的14.03%下降至2Q25的9.75% (Y/Y -428 bps)。
    • 純益率從2Q24的14.61%下降至2Q25的9.54% (Y/Y -507 bps)。
    • 歸屬於母公司ROE從2Q24的3.42%下降至2Q25的1.90% (Y/Y -1.52%)。
    • 趨勢表明公司的獲利能力在過去一年中持續惡化,且下降幅度顯著。

2025年第2季合併資產負債表 (頁7)

項目 2Q25 (千元) 1Q25 (千元) 季變化 (%) 2Q24 (千元) 年變化 (%) 趨勢說明
現金及約當現金 2,490,199 1,776,435 +40.19% 2,133,579 +16.71% 現金部位顯著增加,無論是季對季或年對年,顯示公司營運產生的現金能力強勁。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流動 7,399,301 7,056,224 +4.86% 10,204,655 -27.49% 流動性金融資產季增,但年對年大幅減少,可能與投資組合調整或市場價值變動有關。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流動 3,947,815 4,230,025 -6.70% 317,027 +1146.49% 此項資產季減,但年對年大幅增加,表明公司調整了金融資產配置,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或攤銷後成本衡量的資產。
應收款項 3,624,260 3,799,289 -4.61% 3,713,405 -2.40% 應收款項季減及年減,反映收款效率可能有所提升或營收結構變化。
存貨淨額 2,333,003 2,832,463 -17.63% 2,623,765 -11.08% 存貨顯著下降,顯示有效的庫存去化,對營運現金流有正面貢獻。
資產總計 26,199,964 27,044,734 -3.12% 27,138,273 -3.46% 總資產略有減少,主要因某些金融資產及存貨減少。
應付帳款 2,808,651 2,842,819 -1.20% 3,870,356 -27.30% 應付帳款季減,年對年大幅減少,可能反映供應鏈支付策略調整或採購活動變化。
負債總計 5,292,494 5,425,864 -2.46% 6,046,198 -12.51% 負債總額季減及年減,顯示公司財務風險降低。
負債比 20.20% 20.06% +0.14% 22.28% -2.08% 負債比維持在低檔,且年對年略有下降,財務結構健康穩健。
來自營運現金流 1,290,008 388,028 +232.45% 46,887 +2643.08% 來自營運現金流大幅爆發性成長,顯示公司營運產生現金能力強勁且大幅改善。
自由現金流量 1,232,644 316,736 +289.17% (53,733) +2393.30% 自由現金流量由去年同期的負值轉正且大幅增長,顯示公司有充裕資金進行再投資或回饋股東。

各項比率圖表 (頁8)

  • 來自營運現金流量: 從2Q24的低點46,887千元,經歷1Q25的388,028千元,大幅躍升至2Q25的1,290,008千元,呈現強勁的向上趨勢。
  • 存貨佔資產: 該比率在1Q25達到10.47%後,於2Q25下降至8.90%,顯示存貨去化有顯著成效。
  • 平均收現天數: 從1Q25的74.9天下降至2Q25的65.81天,顯示公司收款效率提升。
  • 平均銷貨天數: 從1Q25的72.56天下降至2Q25的64.15天,表明庫存週轉速度加快。

8季度營收/庫存/銷貨天數變化 (頁9)

  • 營收與庫存金額: 圖表顯示營收在1Q25觸底後於2Q25回升。庫存金額與上季增減百分比在2Q25為-7.46%,延續1Q25的-17.63%下降趨勢,進一步確認庫存去化進展良好。
  • 營收與銷貨天數: 營收趨勢呈現U型反彈。銷貨天數則從高點持續下降,2Q25為64.15天,低於過去5年平均,顯示供應鏈效率持續改善。

2025年第2季銷售分析-以主要產品分類 (頁10)

產品別 2Q24 1Q25 季變動 (%) 2Q25 佔比趨勢說明 (2Q24-2Q25)
顯示器驅動IC 32.44% 25.48% -3.81% (營收絕對金額) 21.67% 佔比持續下降,顯示公司對傳統DDIC依賴度降低。
電源管理IC 11.27% 10.44% +1.13% (營收絕對金額) 11.57% 佔比略有波動但整體維持穩定微增,絕對營收有所增長。
Mobile IC 30.99% 32.38% +2.49% (營收絕對金額) 34.87% 佔比持續上升,成為公司最大的營收貢獻產品線,增長強勁。
其他相關半導體 25.25% 31.69% +0.18% (營收絕對金額) 31.87% 佔比亦持續上升,顯示公司在多元化產品線的佈局成果。

分析圖表顯示,公司營收結構在過去一年中發生顯著變化。顯示器驅動IC的營收佔比持續下降,從2Q24的32.44%降至2Q25的21.67%。同時,Mobile IC和其他相關半導體IC的佔比則呈現上升趨勢,Mobile IC在2Q25以34.87%成為最大營收來源,其他相關半導體也達到31.87%。這印證了公司「不再只是驅動IC公司」的轉型策略,成功開拓了其他高成長性產品線,降低了對單一產品的依賴。

過去5季合併營收及毛利率趨勢圖 (頁11)

  • 營收: 從2Q24的50.23億元降至1Q25的46.61億元低點後,於2Q25回升至50.76億元,呈現U型反彈。
  • 毛利率: 從2Q24的30.71%持續下滑至2Q25的28.63%。儘管營收回溫,毛利率仍承壓。
  • 摘要重點: 公司強調2Q25營收Q/Q增長8.91%,Y/Y增長1.06%,主要成長動力來自Power IC、Mobile IC及其他相關半導體IC。公司積極應對關稅、匯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透過開發新產品、提升競爭力並分散銷售出海口,同時提升非驅動IC佔比。

顯示器驅動IC(大尺寸及中尺寸) (頁12)

  • 營收: 顯示器驅動IC營收從2Q24的16.30億元一路下滑至2Q25的11.01億元,季減7.30%,年減32.45%。
  • 摘要重點: 季對季成長動力來自中尺寸,儘管整體營收下降,顯示大尺寸業務衰退更為嚴重。公司策略是提高P2P介面市佔率並佈局工控市場。傳統大尺寸市場受地緣政治與關稅影響,需求不明朗,且淡旺季區別模糊,顯示此產品線面臨結構性逆風。

電源管理 IC (頁13)

  • 營收: 電源管理IC營收從1Q25的4.87億元成長至2Q25的5.87億元,季增20.67%。年對年亦增長3.71%。
  • 摘要重點: Q/Q成長動力依序為EPD PMIC、Mobile PMIC、Battery;Y/Y成長動力依序為EPD PMIC、Regulator、Battery。公司持續擴張客戶與市場(如印度等新興國家),新產品帶動電源管理IC營收創五季新高,顯示此產品線表現優異且具成長潛力。

Mobile IC (頁14)

  • 營收: Mobile IC營收從1Q25的15.09億元顯著成長至2Q25的17.70億元,季增17.28%,年增13.71%。
  • 摘要重點: Q/Q及Y/Y成長動力依序為TDDI TAB/TFT SDDI/TFT IOT。公司全力提升各產品市佔率,並預計2025年下半年OLED產品將開始貢獻營收,此為公司未來營收成長的重要驅動力。

其他相關半導體 IC (頁15)

  • 營收: 其他相關半導體IC營收從1Q25的14.77億元成長至2Q25的16.18億元,季增9.55%,年增27.57%。
  • 摘要重點: Q/Q成長動力依序為EPD/ESL。Y/Y成長動力依序為ESL/EPD。電子紙相關出貨量持續成長,且Edge AI Chip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是公司尋求利基型IC並分散獲利風險的長期策略之一。

過去五季財務數字概表(合併) (頁16) 及 過去五季趨勢圖 (頁17)

財務項目/年份 2Q24 3Q24 4Q24 1Q25 2Q25 趨勢說明
營收(千元) 5,022,949 5,307,409 5,146,475 4,661,262 5,076,385 營收在1Q25觸底後於2Q25回升,顯示市場需求有所復甦。
毛利率 30.71% 28.07% 26.16% 29.31% 28.63% 毛利率在4Q24達到低點後,1Q25回升,但2Q25再次微幅下滑,整體呈現波動下降。
研究發展費用率 12.58% 12.36% 12.68% 13.83% 13.59% 研發費用率持續維持在高水平,顯示公司對技術創新的投入。
營益率 14.03% 11.66% 9.66% 10.47% 9.75% 營益率呈現逐季下滑趨勢,反映毛利率壓力及費用增加。
稅後淨利率 14.61% 12.90% 12.12% 11.68% 9.54% 稅後淨利率持續下滑,2Q25已降至9.54%。
EPS 4.91 4.19 3.80 3.26 2.62 EPS呈現逐季下降趨勢,顯示公司獲利能力持續承壓。
股本(億元)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股本保持穩定,尚未反映私募現金增資的影響。
每股淨值 140.78 144.96 148.00 139.36 136.54 每股淨值在4Q24達到高點後,1Q25及2Q25略有下降。
資產(千元) 27,138,273 25,436,573 26,670,151 27,044,734 26,199,964 總資產呈現波動,但整體保持在相對高位。
負債比 22.28% 14.03% 15.95% 20.06% 20.20% 負債比維持在健康水平,顯示財務結構穩健。

這些圖表和表格進一步強化了前述的趨勢分析:營收在1Q25後有所回升,但毛利率、營益率、稅後淨利率和EPS均呈現下滑。研究發展費用持續維持在高位,表明公司持續投入創新。財務結構方面,負債比保持在低位,顯示財務穩健。

2025年上半年合併綜合損益表 (頁19)

項目 2025H1 (千元) 2024H1 (千元) 年變化 (%) 趨勢說明
營業收入 9,737,647 8,745,856 +11.34% 上半年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顯示整體營運好轉。
營業毛利率 28.95% 30.38% -1.43% 上半年毛利率仍較去年同期下降,獲利能力承壓。
推銷費用 (316,580) (195,858) +61.64% 上半年推銷費用大幅增長,對獲利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發展費用 (1,334,237) (1,186,035) +12.50% 上半年研發費用持續增加,符合公司長期發展策略。
營業費用合計 (1,836,326) (1,569,368) +17.01% 上半年總營業費用增長速度快於營收,導致獲利空間被壓縮。
營業利益率 10.10% 12.43% -2.34% 上半年營業利益率顯著下降。
本期淨利 1,028,748 1,183,365 -13.07% 上半年淨利下降超過一成。
純益率 10.56% 13.53% -2.97% 上半年純益率下降近三個百分點。
每股盈餘 (EPS) 5.88 8.08 -27.23% 上半年EPS大幅下降近三成,反映獲利能力面臨挑戰。

上半年數據證實了第二季的趨勢,即營收成長但獲利能力,包括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純益率及EPS,均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主要原因是營業費用,尤其是推銷費用和研究發展費用的大幅增加。

營收佔比變化 (頁22)

  • 圖表展示了公司營收產品組合的顯著轉型。
  • DDIC (顯示器驅動IC) 佔比: 從2019年的81%大幅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57%。這表明公司成功減少了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
  • 非DDIC產品佔比: 相應地,Power IC、S DDIC (Small DDIC,此處可能指Mobile IC相關的驅動IC) 和Others SEMI (其他相關半導體) 的佔比顯著提升。在2025Q2,L&M DDIC佔22%,Power IC佔12%,S DDIC佔35%,Others SEMI佔32%。
  • 長期趨勢圖: 2020年至2024年的柱狀圖進一步顯示顯示器驅動IC佔比逐年下降,而Mobile IC和其他相關半導體IC佔比逐年上升,電源管理IC則相對穩定。這趨勢強烈支持公司轉型策略的成功。

股利與配發率 (頁23)

財務項目/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趨勢說明
EPS 4.07 33.83 16.49 13.29 16.08 EPS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回落,但在2024年較2023年有所回升。
現金股利 2.50 17.00 8.50 10.64 12.87 現金股利發放金額隨EPS波動,但近年維持在較高水平,2024年股利為12.87元。
現金股利配發率 61.43% 50.25% 51.55% 80.06% 80.04% 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維持高達80%以上的股利配發率,顯示對股東的高度回饋。
  • 股利發放與配發率圖表顯示,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維持了非常高的現金股利配發率(超過80%),儘管EPS有所波動,但其對股東回報的承諾穩定且強烈。

COMMITMENT TO ESG (頁24-25)

  • 公司已發布首本集團永續報告書及獨立TCFD報告,涵蓋合併淨營收實體100%,並完成全面的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
  • 首次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ISO 14064-1),承諾2035年類別一、二碳中和,2050年全類別碳中和。
  • 在綠色產品方面,100%符合RoHS等國際規範,產品設計具節能效益,並建置產品運輸碳排平台,強化碳足跡管理。
  • 發布《生物多樣性與不毀林政策》,承諾2040年實現「零淨損失」與「零淨毀林」。
  • 透過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與各界專業團隊合作,廣泛參與環境永續與社會共融活動。

Glory of Fitipower (頁26-27)

  • 公司近年來榮獲多項重要獎項和評鑑,包括天下雜誌營運績效前50強、HBR TOP 100 CEO、外資精選100強、經濟部中堅企業獎等。
  • 在ESG領域,獲得Sustainalytics評為「Low Risk」企業,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金級」,SinoPac+ ESG評等A級,臺灣永續評鑑A級。
  • 同時,公司入選臺灣高薪100指數成份股,並在公司治理評鑑中排名提升,顯示其在經營管理、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

近期重要事件摘要 (頁28)

  • 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2025/3/31)。
  • 董事會決議2024年股利分派12.87元/股(2025/3/31)。
  • 2025年除權息交易日為7月1日。
  • 與華碩、廣達、緯創、和碩、台達電等六家企業及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共同成立AI電資大聯盟(2025/7/9),此為公司切入AI領域的重大策略性合作。

天鈺科技2025年第2季法人說明會報告完整分析與總結 (結尾)

總結天鈺科技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的內容,公司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與調整期。營收的顯著回升證明了市場需求的逐步復甦,以及公司在非顯示器驅動IC領域(特別是Mobile IC、電源管理IC及其他相關半導體)的成功拓展。這使得公司營收結構更加多元化,有效降低了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增強了長期營運韌性。健康的庫存去化與充沛的現金流,亦顯示公司在營運管理與財務穩健性方面的良好表現。

然而,獲利能力的下滑是本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議題。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純益率及每股盈餘的下降,以及推銷、管理和研發費用的大幅增加,共同侵蝕了營收增長帶來的效益。這反映出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成本壓力,以及為未來成長而進行的策略性高額研發投入。傳統大尺寸顯示器驅動IC市場的疲軟,也持續對整體獲利產生負面影響。

從長遠來看,天鈺科技展現了積極的策略佈局與強勁的執行力。公司不僅持續深化在現有高成長產品線的市場滲透,更積極透過新產品(如OLED、Edge AI Chip)及新興應用領域(如工控、車載)的佈局,為未來的營收增長奠定基礎。與產學界共同成立AI電資大聯盟,更是公司瞄準下一波產業浪潮,切入AI領域的重大戰略舉措,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技術突破與商業機會。

在非財務面,天鈺科技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包括發布全面的永續報告、積極承諾碳中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獲得多項國內外殊榮,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與社會責任感,也符合全球責任投資的趨勢,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資金的青睞。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儘管短期內獲利承壓和私募增資可能帶來的股權稀釋擔憂會對股價造成波動,但長期來看,天鈺科技的多元化產品策略、在新興技術(如AI、OLED)領域的積極佈局、穩健的財務體質(健康的現金流、低負債比)以及高且穩定的股利政策,均為其提供了堅實的價值支撐。隨著新產品貢獻營收、研發成果逐步顯現,以及AI聯盟的戰略效益落地,市場對天鈺科技的長期成長潛力將會給予更高的評價。投資者應著重於公司轉型成果的實現與長期成長動能的積累。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天鈺科技的營收將保持溫和增長,主要受益於Mobile IC和相關半導體產品的需求支撐。然而,獲利能力改善的速度可能會較慢,毛利率可能持續波動,並在研發費用投入下維持壓力。公司將繼續專注於庫存去化與效率提升,確保穩定的營運現金流。傳統DDIC市場預計維持挑戰,需求前景不明。
  • 長期趨勢: 天鈺科技的長期成長前景看好。公司透過持續的研發投入與產品組合優化,有望在OLED、EPD/ESL、Edge AI等利基型市場取得突破。AI電資大聯盟的戰略合作將是重要的催化劑,有助於公司切入高附加價值的AI相關應用,形成新的成長引擎。隨著非驅動IC佔比的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營運將更具韌性,並在技術創新與環境永續的雙重驅動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者應保持理性,不應僅憑短期獲利數據判斷公司的價值。以下是應重點關注的方面:

  1. 關注獲利轉折點: 密切留意未來季度毛利率和EPS的變化趨勢,評估公司能否有效控制費用,並將新業務的營收增長轉化為實際的獲利提升。
  2. 追蹤產品轉型進度: 關注Mobile IC、EPD/ESL、Edge AI等新興產品線的具體營收貢獻和毛利表現,以及OLED產品和AI電資大聯盟的實質性進展。這些是公司未來成長的核心動能。
  3. 評估財務健康狀況: 公司在營運現金流、自由現金流、存貨管理及負債比方面的優異表現,是其抵禦市場風險的重要保障,應持續關注。
  4. 理解股利政策: 天鈺穩定的高股利配發率對於尋求現金流回報的長期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吸引點,但應同時考量其可持續性。
  5. 注意外部風險: 地緣政治、全球經濟放緩、半導體產業供需波動以及匯率變化等宏觀因素,仍可能對公司營運構成挑戰。
  6. 私募增資的影響: 了解私募增資的目的、對公司長期發展的助益,以及可能對股權稀釋的程度,避免盲目恐慌。

總體而言,天鈺科技在面對當前市場挑戰時,展現出積極應變與前瞻佈局的策略思維。雖然短期獲利壓力仍在,但其在產品多元化、新技術開發及ESG承諾方面的努力,為其長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於著眼於公司長期發展與轉型潛力的投資者而言,這份報告提供了值得深入研究的資訊。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公布本公司2025年第2季合併財務報表。 (2)參加方式:請至https://www.fitipower.com/investor/events 報名。(報名後提供會議連結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台北W飯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5/21受邀參加Citi Securities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Tech Conference」,會中就本公司5/9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W飯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05/19-114/05/20受邀參加Goldman Sachs舉辦之「Goldman Sachs TechNet Taiwan」,會中就本公司5/9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公布本公司2025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表。(2)參加方式:請至https://www.fitipower.com/investor/events 報名。(報名後提供會議連結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3/19-114/3/21受邀參加BOFA Securities舉辦之「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會中就本公司2/14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北科大集思會議中心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03/06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第一季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2/14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114/2/25受邀參加Citi Securities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Corporate Day」,會中就本公司2/14法說會已公開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進行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公布本公司2024年第4季自結數合併財務報表。(2)參加方式:請至https://www.fitipower.com/investor/events 報名。(報名後提供會議連結資訊)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