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電(493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亞電(493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德信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報名相關資訊請洽德信證券 陳小姐,電話:02-2393-9988分機117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
亞洲電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939)於2025年11月10日舉辦的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報告,揭示了公司在營運表現與未來策略布局上的關鍵資訊。報告顯示亞電在經歷2025年第二季的低谷後,於第三季實現了顯著的財務反彈,特別是稅後淨利與每股盈餘(EPS)呈現強勁的季增與年增。然而,從較長期的視角來看,公司的總體營收在過去幾年呈現下滑趨勢,表明其正處於轉型與尋找新成長動能的階段。
亞電的競爭利基主要來自於其在FPC(軟性印刷電路板)材料領域的專業團隊、豐富的專利布局(合計414項),以及對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尤其是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PI的應用上。公司亦積極透過拓展車載、儲能、伺服器、半導體與顯示器等非FPC市場應用,並規劃新產線(東台六號塗佈線)以擴大產能,展現其追求多元化與高值化的轉型決心。
儘管營收規模面臨挑戰,但第三季獲利的強勁復甦,以及營業活動現金流轉正,顯示公司在營運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然而,高額的資本支出與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加上過去幾年高於盈餘的股利配發率,仍提醒投資者應關注公司長期現金流的健康狀況與新事業發展的實際效益。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而言,2025年第三季財報的亮眼表現,特別是從虧損轉為獲利,並實現可觀的年增率,應能提振市場對亞電的信心。營業毛利率與淨利率的回升,以及營業活動現金流轉正,皆為積極訊號,可能促使股價在短期內有所反應。投資者可能會將此視為公司營運觸底反彈的跡象。
長期而言,亞電向電動車、儲能、伺服器及半導體等新興應用市場的轉型布局,以及新產線的規劃,若能成功導入並帶來實質營收貢獻,將為公司提供新的成長動能,有助於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長期評價。然而,這些策略性投資需要時間來發酵,市場將持續關注新產品的量產進度、市場接受度以及對整體營收結構的影響。若公司能夠成功扭轉營收下滑趨勢並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其長期投資價值將更具吸引力;反之,若轉型進度不如預期,則可能對長期股價表現構成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1-2季):
- 營運觸底反彈: 2025年第三季的獲利能力強勁回升,預期短期內公司將努力維持此復甦勢頭。營業費用的有效控制和毛利率的改善,預示著公司短期營運效率的提升。
- 產能準備: 東台六號塗佈線預計於2025年12月試產,顯示公司正為新一波市場需求做準備,短期內將進入產能驗證階段。
- 市場動態觀望: 儘管獲利改善,但整體營收仍面臨年減壓力。短期內公司產品在主要市場的需求仍需密切觀察,尤其是在傳統FPC市場之外的新應用拓展進度。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
- 高值化轉型: 公司積極布局PI相關的高性能材料,並將應用擴展至5G、AI、電動車、能源儲存及半導體等高階領域,顯示明確的高值化與差異化策略。此趨勢若能成功,將提升公司產品的平均售價與毛利率。
- 多元化成長: 非FPC市場的拓展,如PTFE軟板、伺服器及顯示器用PI保護膜的開發,是亞電長期成長的關鍵。這有助於降低公司對單一產業景氣循環的敏感性,實現更穩健的營運。
- 產能擴張效益: 東台六號塗佈線預計於2026年量產,將為新產品和新市場提供必要的產能支援,若市場需求能有效配合,將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
- 專利護城河: 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專利布局,將為亞電在競爭激烈的材料市場中建立起技術壁壘,有助於鞏固其長期競爭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Q3財報復甦的持續性: 雖然第三季獲利表現亮眼,但散戶應關注這是否為一次性因素,或是公司營運模式轉型的初期成果。需追蹤後續季度的營收與獲利數據,判斷其復甦的持續性與穩健性。
- 新事業布局的進展與實質效益: 公司積極拓展電動車、儲能、伺服器、半導體等高成長領域,散戶應關注這些新產品及市場的實際導入狀況、客戶訂單以及對營收與獲利的具體貢獻。口號式的展望需轉化為實際的數字。
- 營收下滑趨勢的扭轉: 儘管獲利反彈,但過去幾年總體營收呈現下降。散戶應密切觀察新產品線能否有效帶動整體營收增長,並判斷現有核心產品市場是否已趨於飽和或面臨更劇烈競爭。
- 現金流量狀況: 營業活動現金流轉正是一個積極訊號,但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大幅流出導致期末現金總額下降。散戶應檢視公司是否能持續產生健康的營業現金流,以支撐其資本支出及股利政策。
- 股利政策與盈餘的匹配度: 2022-2024年的高配發率(甚至超過100%)可能不可持續。散戶應評估未來的股利政策是否會因營運狀況調整,並將其與實際盈餘進行比較,以判斷股利政策的合理性與可持續性。
- 市場競爭與技術風險: 材料產業競爭激烈且技術變化快速。散戶需了解亞電在技術創新與專利保護方面的優勢,並關注是否有新的競爭者或替代技術出現,可能影響其市場地位。
- 免責聲明: 報告中的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與不確定性,實際結果可能存在重大差異。散戶應秉持審慎態度,避免僅依賴前瞻性資訊進行投資決策。
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沿革
- 公司名稱及代碼: 亞洲電材股份有限公司 (4939)。
- 成立與上市: 成立於2003年,2011年9月掛牌上櫃。
- 營運據點: 營運總部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生產據點主要位於中國昆山、東台。
- 全球員工數: 截至2025年9月30日為240名。
- 發展里程碑:
- 2009年2月:推動全系列產品無鹵化。
- 2013年8月:推出新產品EMI(電磁干擾)材料。
- 2014年2月:推出新產品CAF(導電膠膜)及高頻材料。
- 2018年5月:規劃設立東台新廠。
- 2022年1月:東台雅森正式量產。
- 2024年:東台雅森設立氟素材料產線及環化線。
- 2025年:東台雅森設立六號塗佈線。
主要產品與應用
- 產品類別: 3Layer-S/D、2Layer-S/D、覆蓋膜(黃/黑/白)、高頻純膠、複合膜/補強板、黑色補強板、EMI、導電膠。
- PI性能: 公司的PI(聚醯亞胺)材料在性能上處於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頂端,屬於「超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高耐熱等特性。
- 產品發展歷程:
- 純膠: 自2008年啟動,逐步開發出環氧樹脂AFEB系列(有鹵)、MPI-HFBS、AHEB系列(無鹵),並於2015年推出高耐熱A700膠膜,具備低吸水率、優異耐高溫高濕及低傳輸損耗特性。2018-2025年發展MPI-TFBS、MPI-EFBS系列,強調低傳輸損耗(Dk:2.60/2.90, Df:0.002)與卓越的離子遷移特性。
- 電磁波屏蔽膜: 自2007年投入開發,與工研院合作,並取得多項EMI專利。產品從ESF2100發展至2024-2025年的ESF2400/2400A/3001P/3003P,遮罩效能從60dB提升至>80dB,並實現超薄化設計(總厚6-12 μm),針對5G、超高頻、高段差應用。
- 導電膠: 自2012年開案,發展CAF200、CAF300至CAF300T(2021-2025),持續優化導通性(從φ≥0.1mm至φ≥0.4mm皆≤1Ω),並提升儲存性、可靠度與高剝離強度。
- 自製PI覆蓋膜: 自2017年開案ML3010/3015,發展HPB至HPBM(2021-2025),實現PI超薄設計(1.5~2µm),尺寸安定性≤±0.02%,並具備低光澤度、高表面能、優異耐鹼性及低吸濕性能。
- 產品應用範圍: 廣泛應用於電腦及周邊、平板、穿戴裝置、顯示器模組、智慧手機、醫療相關、燈條、車載、機器人,顯示其產品多元化和市場滲透能力。
專利布局
類別 已取得 申請中 合計 覆蓋膜 81 14 95 補強版 24 14 38 銅箔基板 142 11 153 膠膜 7 0 7 電磁波屏蔽膜 40 10 50 導電膠 19 2 21 其他 50 0 50 合計 363 51 414 主要趨勢: 公司擁有強大的專利組合,合計414項專利,其中已取得363項,申請中51項。銅箔基板的已取得專利數最高(142項),覆蓋膜(81項)和補強版(24項)也有顯著數量,顯示公司在關鍵FPC材料領域的技術實力與保護。覆蓋膜和補強版目前仍有較多專利在申請中,顯示持續的研發投入。
歷年股利配發
股利所屬年度 每股盈餘(元) 現金股利(元/股) 配發率(%) 2017 1.21 0.50 41% 2018 1.14 0.50 44% 2019 0.36 0.25 69% 2020 1.61 1.25 78% 2021 1.76 1.40 80% 2022 0.35 0.48 137% 2023 0.37 0.50 135% 2024 0.19 0.50 263% 主要趨勢: 亞電的每股盈餘在2017-2021年間有波動但大致穩定,2021年達到高點1.76元,但2022年起顯著下滑,2024年僅為0.19元。現金股利方面,公司在大部分年度能維持0.50元或更高的水準,僅2019年降至0.25元。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起,配發率大幅提升,甚至在2024年達到263%,這表示公司在盈餘較低的情況下,仍維持較高的現金股利發放,可能基於股東回饋政策,但也導致配發率遠超過其當年度盈餘。
競爭利基
- 專業團隊/專利布局: 具FPC專業製造經驗及客戶服務團隊,擁有經驗豐富的製造與研發團隊,並建立貼近市場的高效率產品研發機制。
- 品牌規模優勢/管道策略: 採取差異化競爭路線,持續擴大產品種類,與供應商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確保採購價格競爭力。
- 精緻化設備及管理: 採用連續式R2R自動化製造設備,即時線上參數自動監測回饋系統,線上CCD外觀檢查與膜厚監控系統,以及可追溯的Barcode物流管理,確保生產效率與品質。
合併損益表
年度 2025/Q3 2025/Q2 2025/Q1 2024/Q4 2024/Q3 QoQ YoY 營業收入 377,052 352,547 335,309 381,073 409,745 6.95% -7.98% 營業成本 289,967 289,085 256,011 306,760 318,306 0.31% -8.90% 營業毛利 87,085 63,462 79,298 74,313 91,439 37.22% -4.76% 毛利率 23.10% 18.00% 23.65% 19.50% 22.32% 營業費用 66,626 119,572 69,293 35,278 74,474 -44.28% -10.54% 營業淨利 20,459 -56,110 10,005 39,035 16,965 -136.46% 20.60% 稅前淨利 30,373 -100,229 6,700 4,124 17,786 -130.30% 70.77% 稅後淨利 22,739 -80,481 5,657 7,884 11,145 -128.25% 104.03% 淨利率 6.03% -22.83% 1.69% 2.07% 2.72% -126.42% 121.72% EPS 0.23 -0.82 0.06 0.08 0.11 -128.25% 104.03% 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 2025年第三季營業收入為377,052仟元,較前一季(2025/Q2)增長6.95%,顯示營收止跌回升。然而,與去年同期(2024/Q3)相比則下降7.98%,反映長期營收仍面臨壓力。
- 獲利能力顯著反彈:
- 營業毛利: 2025年第三季營業毛利87,085仟元,季增37.22%;毛利率從第二季的18.00%顯著提升至23.10%。
- 營業費用: 第三季營業費用66,626仟元,季減44.28%,顯示成本控制成效卓著。
- 營業淨利: 從2025年第二季的虧損56,110仟元大幅轉為獲利20,459仟元,季增136.46%,並較去年同期增長20.60%。
- 稅後淨利與EPS: 從2025年第二季的虧損80,481仟元轉為獲利22,739仟元,季增128.25%。EPS也從-0.82元轉為0.23元,年增率高達104.03%。這表明公司已成功擺脫第二季的低迷,獲利能力實現V型反轉。
營收結構
![]()
主要趨勢: 從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的營收結構圖顯示,整體營收在2021年達到較高水平後,於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呈現逐年下滑趨勢,2025年前三季累計營收亦低於前幾年全年。其中,「PI-其他」(包含黑色覆蓋膜、補強版及複合膜等)與「PI-黃CL」是主要的營收貢獻來源,且「PI-其他」始終佔據最大比重。高頻、基板及導電等產品則佔較小但相對穩定的比例。營收規模的下降是公司需要關注的長期課題,而多元化產品的增長將是未來的重要驅動力。
合併資產負債表
項目 2025/9/30 金額 2025/9/30 % 2025/6/30 金額 2025/6/30 % 2024/12/31 金額 2024/12/31 % 2024/9/30 金額 2024/9/30 % 現金及約當現金 374,270 14.85% 509,156 20.08% 602,629 21.70% 391,711 15.54% 應收票據及帳款(含關係人) 778,863 30.91% 716,921 28.28% 818,844 29.48% 867,512 34.42% 存貨 285,627 11.33% 273,634 10.79% 163,571 5.89% 315,071 12.50% 流動資產 1,490,971 59.16% 1,555,040 61.34% 1,641,967 59.12% 1,630,323 64.69%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44,550 1.77% 33,317 1.31% 144,957 5.22% 149,045 5.9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786,770 31.22% 749,387 29.56% 812,102 29.24% 814,137 32.31% 資產總計 2,520,104 100.00% 2,535,260 100.00% 2,777,155 100.00% 2,771,691 109.98% 短期借款 614,796 24.40% 680,543 26.84% 710,137 25.57% 573,969 22.78% 應付票據及帳款 195,265 7.75% 186,395 7.35% 95,536 3.44% 217,585 8.63% 流動負債 863,229 34.25% 971,396 38.32% 956,023 34.42% 944,945 37.50% 負債合計 1,226,568 48.67% 1,325,535 52.28% 1,228,519 44.24% 1,222,079 48.49% 股本 982,009 38.97% 982,009 38.73% 982,009 35.36% 982,009 38.97% 股東權益合計 1,293,536 51.33% 1,209,725 47.72% 1,548,636 55.76% 1,549,612 61.49% 負債及權益總計 2,520,104 100.00% 2,535,260 100.00% 2,777,155 100.00% 2,771,691 109.98% 存貨週轉天數 74 73 56 79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205 204 195 198 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48 47 36 55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 231 230 215 222 主要趨勢:
- 資產結構: 截至2025年9月30日,總資產為2,520,104仟元,較前一季微幅減少,但流動資產仍佔總資產的59.16%,顯示資產流動性尚可。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佔總資產31.22%,顯示公司有相當的固定資產投資。
- 現金與應收帳款: 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025年6月30日的509,156仟元下降至374,270仟元,同期應收票據及帳款則從716,921仟元增至778,863仟元。這表明現金可能轉為應收帳款或用於其他活動。
- 負債與股東權益: 負債合計從2025年6月30日的1,325,535仟元減少至1,226,568仟元,而股東權益則從1,209,725仟元增加至1,293,536仟元。負債比率下降且股東權益上升,顯示公司財務結構在第三季有所改善。
- 營運週轉天數:
- 存貨週轉天數: 2025年9月30日為74天,與前一季的73天相近,但較2024年9月30日的79天有所縮短,顯示存貨管理效率略有提升。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2025年9月30日為205天,較前一季略增1天,較2024年9月30日的198天有所延長,可能反映收款速度放緩。
-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 2025年9月30日為231天,較前一季的230天略增,較2024年9月30日的222天有所延長,表明營運資金周轉效率略有下降。
現金流量表
項目 2025/Q1-Q3 2024/Q1-Q3 折舊及攤銷 47,600 52,655 應收款項減少(增加) (9,828) (53,136) 存貨減少(增加) (122,056) (108,380) 應付款項增加(減少) 99,729 71,503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1,559 (27,598) 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72,290) (44,634)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91,148) (44,664) 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流出) (97,165) (11,050) 期末現金總額 374,270 391,711 主要趨勢:
-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轉正: 2025年前三季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為1,559仟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大幅流出(27,598)仟元,顯示公司核心營運已恢復產生正向現金流,是財務狀況改善的重要訊號。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大幅增加: 2025年前三季投資活動淨現金流出為(91,148)仟元,較去年同期(44,664)仟元增加逾一倍。這主要是由於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支出增加(從44,634仟元增至72,290仟元),反映公司正進行擴張性資本支出,與新產線規劃相符。
-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顯著擴大: 2025年前三季籌資活動淨現金流出高達(97,165)仟元,遠高於去年同期(11,050)仟元。這可能與償還借款或支付股利有關,對期末現金餘額造成較大壓力。
- 期末現金總額略降: 儘管營業活動現金流轉正,但由於投資和籌資活動的大量現金流出,導致2025年前三季的期末現金總額為374,270仟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391,711仟元。
未來展望
- 車載應用: 預期電動車與儲能設備在軟板應用需求將持續增加,成為2026年車載業務主力,公司將持續布局相關產品。
- 非FPC市場應用:
- 開發PTFE軟板,並透過異業合作進入伺服器市場。
- 開發半導體與顯示器用PI保護膜,拓展高階應用領域。
- 生產策略: 東台六號塗佈線預計於2025年12月進行試產,並計畫在2026年投入量產。
- 新產品: 積極開發耐離子遷移CL、EMI、導電膠、Low loss高頻產品、車載儲能應用、多層板用壓克力膠、透明材料及自製無膠雙面板。
利多或利空判斷
利多 (Positive Factors)
- 2025年第三季財務表現強勁反彈(文件依據:合併損益表):營業淨利由2025年第二季的虧損56,110仟元轉為獲利20,459仟元,季增136.46%。稅後淨利由虧損80,481仟元轉為獲利22,739仟元,季增128.25%。EPS由-0.82元轉為0.23元,年增率達104.03%。這顯示公司營運效率和成本控制顯著提升,且營運已走出谷底。
- 毛利率顯著提升(文件依據:合併損益表):2025年第三季毛利率達23.10%,較第二季的18.00%有明顯改善。
- 營業費用有效控管(文件依據:合併損益表):2025年第三季營業費用66,626仟元,較第二季大幅減少44.28%,亦較去年同期減少10.54%。
-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轉正(文件依據:現金流量表):2025年前三季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為1,559仟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淨流出27,598仟元,顯示公司核心營運已開始產生正向現金流。
- 策略性市場擴張與產品多元化(文件依據:未來展望):積極布局電動車、儲能設備、伺服器、半導體及顯示器等非FPC市場應用,並開發PTFE軟板、PI保護膜等新產品,有助於拓寬營收來源、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並捕捉高成長潛力。
- 產能擴增計畫(文件依據:公司沿革、未來展望):東台六號塗佈線預計於2025年12月試產,2026年量產,顯示公司對未來需求增長持樂觀態度,並已為此做好產能準備。
- 持續研發與專利布局(文件依據:專利布局、產品發展歷程、競爭利基):公司擁有414項專利,並持續投入純膠、電磁波屏蔽膜、導電膠及自製PI覆蓋膜等關鍵材料的研發,維持技術領先地位。PI材料處於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頂端,具高性能與高價值。
- 股東權益回升(文件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2025年9月30日股東權益合計1,293,536仟元,較2025年6月30日的1,209,725仟元有所增加。
- 短期借款下降(文件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2025年9月30日短期借款為614,796仟元,較2025年6月30日的680,543仟元有所減少。
利空 (Negative Factors)
- 整體營收呈現下滑趨勢(文件依據:合併損益表、營收結構圖):2025年第三季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7.98%。從2021年至2024年的營收結構圖來看,總體營收呈下降趨勢,2025年前三季累計營收亦低於2024年全年。這表示儘管短期獲利反彈,但公司面臨的市場需求可能仍在萎縮,需要新產品和新市場來支撐營收成長。
- 現金及約當現金減少(文件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2025年9月30日現金及約當現金374,270仟元,較2025年6月30日的509,156仟元顯著減少。現金流量表中顯示,儘管營業活動現金流轉正,但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淨流出導致期末現金總額下降。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大幅增加(文件依據:現金流量表):2025年前三季投資活動淨現金流出達91,148仟元,較2024年同期的44,664仟元翻倍。雖然有利於未來發展,但也對短期現金流造成壓力。
-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大幅增加(文件依據:現金流量表):2025年前三季籌資活動淨現金流出達97,165仟元,遠高於2024年同期的11,050仟元,可能與償債或高配發率的股利政策有關,需關注未來現金股利發放的可持續性。
- 高股利配發率的挑戰(文件依據:歷年股利配發表):2022年至2024年的現金股利配發率遠超過100%(2024年達263%)。這表示公司在盈餘不佳時仍選擇高配發,可能影響公司保留盈餘用於再投資或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能力。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與現金轉換循環天數拉長(文件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2025年9月30日應收帳款週轉天數為205天,較2024年9月30日的198天有所延長;現金轉換循環天數為231天,較2024年9月30日的222天有所增加,表示營運資金周轉效率略有下降。
總結
亞洲電材(4939)2025年第三季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外部環境挑戰下展現韌性並積極尋求轉型的公司。其最顯著的亮點在於第三季財務業績的強勁復甦,成功扭轉了前一季的虧損,並實現了可觀的獲利增長,這得益於營業費用的大幅下降和毛利率的回升。營業活動現金流也轉為正向,顯示核心業務造血能力有所改善。
在策略層面,亞電正積極從傳統FPC市場向高附加價值的新興應用領域拓展,包括電動車、儲能、伺服器、半導體及顯示器。這項高值化與多元化轉型策略,輔以新產線的投資(如2026年將量產的東台六號塗佈線),為公司提供了長期的成長潛力。公司在材料研發和專利布局方面的深厚實力,也為其技術領先地位提供了支撐。
然而,投資者仍需留意報告中的潛在挑戰。首先,公司近年來的整體營收呈現下滑趨勢,第三季的獲利復甦雖令人鼓舞,但能否帶動營收規模的持續增長仍有待觀察。其次,儘管營業現金流轉正,但高額的資本支出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導致期末現金總額下降,財務結構的穩健性需持續關注。最後,過去幾年高於盈餘的股利配發率,也提示投資者思考未來股利政策的可持續性。
綜合來看,亞電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短期內,其Q3的獲利反彈和成本控制成效可能為股價帶來正面動能。長期而言,公司能否成功將新產品和市場布局轉化為持續的營收和獲利增長,是判斷其投資價值的核心關鍵。投資者應密切追蹤新產線的量產進度、新市場的拓展成效以及整體營收趨勢的變化,並審慎評估其現金流狀況,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德信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報名相關資訊請洽德信證券 陳小姐,電話:02-2393-9988分機117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