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KY(493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茂林-KY(493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
- 相關說明
- 114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茂林-KY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茂林-KY(股票代碼:4935)於2025年10月8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詳述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營運表現、產品結構變化、財務數據趨勢以及未來的策略佈局。整體而言,報告呈現出一個核心業務正在復甦,但短期獲利受到非營業項目嚴重侵蝕,同時積極進行長期策略轉型的茂林-KY。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2Q25)的核心營運表現出現顯著改善,營業毛利和營業淨利環比大幅增長,毛利率也顯著提升。這顯示公司在產品組合、生產效率或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高額的非營業支出嚴重侵蝕了這些營業成果,導致2Q25的稅前利益、稅後純益及每股盈餘(EPS)大幅衰退,此為報告中的主要警訊。若從年度比較來看,1H25的營收及各項獲利指標仍較1H24大幅下滑,顯示整體經營環境仍具挑戰。
在策略層面,公司展現了積極轉型和拓展的決心。海外新廠(特別是越南廠在2025Q3進入試量產)的佈局有助於產能擴張與風險分散。同時,產品多元化策略,尤其是在穿戴裝置及生技醫療等非顯示相關產品市場的拓展,為公司提供了新的成長動能,有助於降低對傳統顯示器市場的依賴。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2Q25核心業務的環比改善(營業毛利、營業淨利大幅增長)是短期潛在利多,可能提振市場信心。但非營業項目導致的獲利大幅衰退和EPS低迷,將是股價表現的重大壓力,可能導致股價波動或承壓。2025年9月營收的下滑,也可能使市場對第三季的營收展望持謹慎態度。投資人將會密切關注非營業項目負面影響的性質(例如是否為一次性費用或長期趨勢)以及核心業務復甦的持續性。
- 長期影響:公司在越南的新廠已進入試量產階段,並積極佈局非顯示相關產品市場(如穿戴裝置、生技醫療),這些明確的長期成長策略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若這些投資和轉型策略能順利帶來營收增長和獲利提升,將有望支撐長期股價表現。全球供應鏈的彈性提升和產品線多元化,也有助於公司抵抗未來市場波動。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公司核心業務的營收和毛利率在2Q25出現復甦跡象,且營業費用控制得宜,預期核心營運有望持續改善。然而,非營業收支的影響仍是短期獲利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根據2025年7-9月月營收數據,第三季的營收總和略低於第二季,顯示短期營收成長動能可能相對平緩。
- 長期趨勢:茂林-KY正積極透過越南新廠的擴產和產品線(特別是穿戴裝置及生技醫療)的多元化來尋求長期成長。強化智能化生產技術和提升產品規格的策略,也有助於鞏固公司在產業中的競爭地位。如果這些長期佈局能夠成功轉化為市場份額和獲利,公司有望實現穩健成長,並降低其業務週期性風險。將導光板技術應用於更多非顯示領域,是公司重要的長期轉型方向。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非營業收支:應深入了解2Q25及1H25非營業項目出現鉅額負值的原因。這些是短期內嚴重影響公司獲利的關鍵因素,需判斷其是否為一次性事件或可能持續。
- 核心業務復甦的持續性:2Q25核心業務的顯著改善令人鼓舞,但投資人需觀察未來季度營收和毛利率是否能持續穩定增長,以確認復甦趨勢的確立。
- 新產能與新產品線效益:越南新廠的投產進度以及穿戴裝置、生技醫療等新產品線的實際營收貢獻,將是判斷公司長期成長潛力的重要指標。
- 股利政策與獲利能力:儘管過去EPS波動,公司仍維持相對穩定的配息率。投資人應關注公司未來年度的獲利能力能否持續支持其股利政策。
- 產業競爭與技術創新:導光板產業競爭激烈,公司在自動化生產、技術升級和新應用拓展方面的進展,將是其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利多 (Bullish) 或 利空 (Bearish) 判斷
根據文件內容判斷,資訊屬性整理如下:
利多 (Bullish)
- 核心業務顯著復甦:2Q25營業收入環比增長3%,營業毛利環比大幅增長34%,毛利率從1Q25的13%提升至2Q25的17%。營業淨利環比飆升3016%。這表明核心營運效益顯著改善。(依據:Page 5)
- 營業費用控制得宜:2Q25營業費用環比下降6%,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所努力。(依據:Page 5)
- 產品結構轉型:穿戴產品佔總營收比重從1H24的11%穩定提升至1H25的17%,顯示公司在新興市場的拓展成效。(依據:Page 7)
- 全球產能擴張與分散:越南新廠已於2025Q2完成建廠並在2025Q3進入試量產階段。此外,泰國新廠也於2024年設立,這有助於提升供應鏈彈性、降低風險並開拓新市場。(依據:Page 4, Page 11)
- 長期策略佈局明確:公司營運策略包含強化智能化生產技術、拓展非顯示相關產品市場(如穿戴產品、生技醫療)及提升現有產品規格,這些都是有利於長期成長與競爭力的措施。(依據:Page 12)
- 股利政策穩定:儘管獲利波動,公司近年來仍維持約50-60%的配息率,展現對股東回饋的承諾。(依據:Page 10)
利空 (Bearish)
- 整體營收年減:1H25營業收入較1H24年減12%,顯示整體市場環境仍具挑戰性。(依據:Page 6)
- 獲利能力年減:1H25營業毛利年減22%,營業淨利年減55%,稅後純益年減82%,稅後每股盈餘從1H24的2.27元大幅降至1H25的0.41元。整體獲利能力大幅衰退。(依據:Page 6)
- 非營業項目嚴重侵蝕獲利:2Q25非營業收入及支出為新台幣-59,945仟元,導致稅前利益和稅後純益分別環比大幅下降71%和87%,對整體獲利產生重大負面影響。1H25的非營業項目也呈現負值並較去年同期大幅惡化。(依據:Page 5, Page 6)
- 傳統顯示業務佔比下降:顯示產品佔總營收比重從1H24的5%下降至1H25的3%,可能反映傳統顯示器市場的萎縮或競爭加劇。(依據:Page 7)
- Q3月營收展望不強:2025年7、8月營收雖略高於6月,但9月營收再次下降,且Q3整體月營收總和略低於Q2,顯示短期營收成長動能可能受限。(依據:Page 9)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與組織概述 (Page 3-4)
- 設立與上市日期:公司於2000年7月28日設立,2011年7月28日掛牌上市(股票代碼:4935)。
- 資本額與員工人數: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288,640,910元,員工人數超過1,200人。
- 主要產品:核心業務為導光板製造。
- 全球營運佈局:在全球多地設有營運據點,包括美國俄亥俄州、中國蘇州、上海、中山,台灣銅鑼、中壢,以及新興市場的越南寧平(2023年設立)和泰國春武里(2024年設立),展現全球化生產與佈局。
2Q25合併綜合損益表 (Page 5)
單位:新台幣仟元 2Q25 金額 2Q25 % 1Q25 金額 1Q25 % QoQ % 營業收入 1,438,770 100% 1,392,504 100% 3% 營業毛利 245,048 17% 182,797 13% 34% 營業費用 170,324 12% 180,399 13% -6% 營業淨利 74,724 5% 2,398 0% 3016%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9,945 -4% 47,823 3% -225% 稅前利益 14,779 1% 50,221 3% -71% 稅後純益 5,958 0% 47,506 3% -87% 稅後每股盈餘 0.04 0.37
- 營收與毛利改善:2Q25營業收入環比增長3%,營業毛利環比大幅增長34%,毛利率從1Q25的13%提升至17%。
- 營業費用下降:2Q25營業費用環比下降6%。
- 營業淨利大幅增長:2Q25營業淨利環比增長3016%至74,724仟元,顯示核心業務表現強勁。
- 非營業項目負面衝擊: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從1Q25的正向47,823仟元轉為2Q25的負向59,945仟元,環比大幅下降225%,嚴重侵蝕獲利。
- 淨利與EPS大幅衰退:受非營業項目影響,2Q25稅前利益、稅後純益分別環比下降71%及87%,每股盈餘從0.37元降至0.04元。
1H25合併綜合損益表 (Page 6)
單位:新台幣仟元 1H25 金額 1H25 % 1H24 金額 1H24 % YoY % 營業收入 2,831,274 100% 3,215,264 100% -12% 營業毛利 427,845 15% 548,089 17% -22% 營業費用 350,723 12% 377,191 12% -7% 營業淨利 77,122 3% 170,898 5% -5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12,122 -1% 80,245 3% -115% 稅前利益 65,000 2% 251,143 8% -74% 稅後純益 53,464 2% 292,200 9% -82% 稅後每股盈餘 0.41 2.27
- 營收年減:1H25營業收入年減12%至2,831,274仟元。
- 毛利與淨利年減:1H25營業毛利年減22%,毛利率從17%降至15%;營業淨利年減55%。
- 非營業項目轉負:1H25營業外收入及支出轉為負12,122仟元,較1H24的80,245仟元大幅惡化115%。
- 淨利與EPS大幅衰退:1H25稅後純益年減82%,每股盈餘從1H24的2.27元降至1H25的0.41元。
產品銷售結構 (Page 7)
- IT產品主導:IT產品營收佔比穩定維持在61%-64%,為主要營收來源。
- 顯示產品下降:Display產品佔比從1H24的5%降至1H25的3%,呈現下降趨勢。
- 穿戴產品增長:Wearable產品佔比呈現穩健增長,從1H24的11%提升至1H25的17%,顯示該領域的拓展成效。
- 總營收波動:總營收在2H24達到3,730,766仟元高峰後,於1H25回落至2,831,274仟元。
營收及毛利趨勢分析 (Page 8)
- 營收季度波動:營收在3Q24達到高峰(1,966,420仟元),隨後下滑至1Q25低點(1,392,504仟元),並在2Q25略有回升(1,438,770仟元),顯示初步復甦跡象。
- 毛利率強勁反彈:毛利率在1Q25降至13%低點後,於2Q25強勁反彈至17%,與2Q24高峰相近,反映核心獲利能力顯著改善。
2025年每月營收 (Page 9)
- 月營收波動:2025年月營收呈現波動性,3月(540,210仟元)為上半年高峰,2月(386,479仟元)為低點。
- Q3營收展望:7月(475,365仟元)和8月(490,792仟元)營收表現優於6月,但9月(440,857仟元)再次下滑。Q3前三個月總營收略低於Q2,暗示短期成長動能可能平緩。
股利政策 (Page 10)
- EPS先升後降:每股盈餘(EPS)在2020年(10.35元)和2021年(9.74元)達到高峰,隨後在2022年和2023年顯著下滑,2024年預計回升至4.1元。
- 股利隨EPS波動:股利發放與EPS趨勢一致,2024年預計發放2.2元。
- 配息率穩定:公司維持相對穩定的配息率,近年約在50%-62%之間,2023年和2024年均為58%。
越南投資進度 (Page 11)
- 新廠里程碑:越南新廠於2023Q1確認廠址、2023Q3設立子公司、2024Q1啟動建廠、2025Q2完成建廠。
- 試量產階段:該新廠已於2025Q3進入試量產階段,意味著新產能即將貢獻營收。
營運策略與展望 (Page 12)
- 強化智能化生產技術:透過自動化生產與檢測,目標是增強產能調整彈性。
- 拓展非顯示相關產品市場:將精密製造應用延伸至穿戴產品和生技醫療相關產品,以實現產品多元化和降低風險。
- 提升現有產品規格:透過精度升級和降低耗能,旨在鞏固客戶合作關係,維持產品競爭力。
總結
茂林-KY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短期財務表現上遭遇逆風,但積極透過策略轉型和長期投資來尋求未來成長動能的公司。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5年第二季的核心營運指標(如毛利率和營業淨利)出現顯著環比改善,顯示公司在產品組合、成本控制及生產效率方面有所突破,核心業務體質正逐步恢復。然而,2Q25與1H25財報中鉅額的非營業支出對整體獲利造成嚴重侵蝕,導致淨利和每股盈餘大幅下滑,這是投資人短期內需密切關注的風險點。相較去年同期,上半年整體財務表現仍顯疲軟。 在營運策略和長期展望方面,茂林-KY展現出明確的成長路徑。越南新廠的落成並進入試量產,代表公司在產能擴張和全球供應鏈韌性方面的佈局正在實現。產品結構上,穿戴裝置等非顯示相關產品的營收比重持續提升,印證了公司拓展新興市場的策略成效。結合強化智能化生產技術和提升現有產品規格的努力,這些長期佈局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曲線,降低對傳統顯示器市場的依賴,並提升整體競爭力。 對於投資人而言,關鍵在於評估核心業務的復甦能否持續並彌補非營業項目的負面影響。同時,新產能和新產品線的效益能否如預期般逐步顯現,將是決定公司長期價值的核心要素。若公司能有效管理非營業風險,並成功將策略佈局轉化為實際獲利,則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展現穩健的成長潛力。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
- 相關說明
- 114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之「113Q3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