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491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新唐(491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舉行114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將於會中就公司114年第三季財務數字與營運概況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Q'25 法人說明會分析
本文件為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919)於2025年11月4日發佈之3Q'25法人說明會內容。分析顯示,儘管公司在當季面臨營收下滑及營業利益虧損擴大等挑戰,但在毛利率、淨損及庫存管理方面展現改善跡象。更重要的是,新唐在高速成長的AI伺服器、電動車及智慧家電等領域展現強勁的產品佈局與技術實力,為公司奠定長期成長的基礎。
報告整體觀點與潛在影響
從整體觀點來看,新唐在3Q'25的財務表現呈現喜憂參半。營收及營業利益的環比下滑顯示公司仍處於市場調整期,尤其是在傳統業務方面可能面臨壓力。然而,毛利率的提升及淨損的顯著收斂是積極信號,表明公司在產品組合優化、成本控制或高價值產品出貨方面取得進展。非營業收入的大幅改善也對淨利表現有所助益。此外,庫存水位的降低也顯示公司在去化庫存方面有所成效,有助於未來營運健康。
潛在的股票市場影響方面,短期內,營收的環比下滑和營業利益虧損的擴大可能會對股價造成一定的壓力。投資者可能會對當前業績表現感到擔憂。然而,毛利率的改善、淨損的縮減以及對AI相關應用領域的積極佈局,有望提供下檔支撐。長期而言,AI伺服器、電動車及智慧家電等領域的強勁成長潛力,以及新唐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優勢和明確的產品藍圖,預期將為公司帶來顯著的利多。市場可能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公司未來的成長動能上,而非僅限於單一季度的財務數據。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預期新唐在短期內可能仍將面臨市場需求波動及營收增速放緩的挑戰。然而,毛利率的穩定與提升,以及庫存去化的進展,有助於公司營運狀況逐步改善。營業利益的改善仍需觀察。
- 長期趨勢:長期而言,新唐的發展前景看好。公司在數位電源管理、馬達控制微控制器(MCU)及AI整合方案方面,緊密貼合AI伺服器、電動車及智慧家電等關鍵產業趨勢。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期穩健成長,且AI伺服器對高功率電源及散熱的需求日益增強,為新唐的相關產品創造巨大市場。變頻家電市場的穩定成長及對AI功能的整合,也將持續驅動Inverter MCU的需求。新唐透過持續創新與產品迭代,有望在這些高成長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營收與獲利轉折點:密切追蹤新唐的營收是否能在未來幾季觸底回升,以及營業利益何時能轉虧為盈。毛利率的趨勢是判斷公司產品競爭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關鍵指標。
- AI相關業務進展:新唐在AI伺服器(BMC、數位電源、48V風扇控制器)及AI智慧家電(AI Inverter MCU)的產品導入、客戶擴展及實際出貨量是重要觀察點。這些業務的成長速度將是未來股價表現的關鍵驅動力。
- 庫存水位與現金流:雖然本季庫存有所下降,但仍需持續關注庫存去化速度及現金流量表現,健康的現金流是企業穩健營運的基石。
- 產品藍圖執行狀況:新唐提供了詳細的數位電源MCU、直流風扇MCU及Inverter MCU產品藍圖。投資人應關注公司是否能按計畫推出新產品,並成功將其商業化,以維持技術領先和市場競爭力。
- 產業競爭格局:評估新唐在各主要產品線(如BMC、MCU)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及市場佔有率變化。其差異化優勢(如1U伺服器相容型48V風扇控制器)是否能轉化為顯著的市佔率增長。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Q'25 報告摘要與分析
本節將根據PDF文件內容,條列式摘要報告重點,詳細描述數字、圖表或表格的主要趨勢,並判斷資訊屬於利多或利空。
1. 新唐合併財務數字分析
1.1 合併綜合損益表 (頁面 5)
下表呈現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Q'25與3Q'25的合併綜合損益表,並比較其季環比(QoQ)變化。
項目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3Q'25 金額 3Q'25 佔比 (%) 2Q'25 金額 2Q'25 佔比 (%) 季環比 金額變化 季環比 佔比變化 (%) 淨營收 (Net Revenue) 7,272 100 7,816 100 (544) - 毛利 (Gross Profit) 2,597 35.7 2,728 34.9 (131) 0.8 營業利益 (Operating Income) (516) (7) (302) (4) (214) (3) 非營業損益 (Non-Operating Income) 45 (1) (343) (4) 388 3 稅前利益 (Income before Income Tax) (471) (6) (645) (8) 174 2 本期淨利 (Net Income (Loss)) (513) (7) (675) (8) 162 1 每股盈餘 (EPS (NTD)) (1.22) - (1.61) - 0.39 - 主要趨勢與分析:
- 淨營收:新唐3Q'25的淨營收為新台幣7,272百萬元,較2Q'25的7,816百萬元下降了新台幣544百萬元,呈現季環比下降趨勢(利空)。
- 毛利與毛利率:毛利從2Q'25的2,728百萬元下降至3Q'25的2,597百萬元。然而,毛利率(毛利佔營收百分比)卻從2Q'25的34.9%提升至3Q'25的35.7%,顯示毛利率改善(利多),可能反映產品組合優化或成本控制得宜。
- 營業利益:營業利益的虧損從2Q'25的(302)百萬元擴大至3Q'25的(516)百萬元,顯示本業營運虧損擴大(利空)。
- 非營業損益:非營業損益從2Q'25的(343)百萬元大幅轉為3Q'25的45百萬元,由虧轉盈(利多),此一大幅改善對整體獲利產生正向影響。
- 稅前利益與本期淨利:受非營業損益改善影響,稅前虧損從2Q'25的(645)百萬元縮減至3Q'25的(471)百萬元。本期淨利虧損也從2Q'25的(675)百萬元縮減至3Q'25的(513)百萬元,呈現虧損幅度縮減(利多)。
- 每股盈餘 (EPS):每股虧損從2Q'25的(1.61)元改善至3Q'25的(1.22)元,代表每股虧損減少(利多)。
1.2 合併資產負債表 (頁面 6)
下表呈現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une 30 '25與Sep 30 '25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並比較其季環比(QoQ)變化。
項目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Sep 30 '25 金額 Sep 30 '25 佔比 (%) June 30 '25 金額 June 30 '25 佔比 (%) 季環比 金額變化 季環比 佔比變化 (%) 現金及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s) 9,584 29 9,685 29 (101) - 應收帳款 (Accounts Receivable) 4,239 13 4,353 13 (114) - 其他應收帳款 (Other Receivable) 508 1 565 2 (57) (1) 存貨 (Inventories) 6,188 19 6,537 19 (349) - 長期投資 (Long-Term Investments) 2,723 8 2,636 7 87 1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Property, Plant, Equipment and R.O.U) 7,702 23 7,766 24 (64) (1) 其他 (Others) 1,855 6 2,021 6 (166) - 總資產 (Total Assets) 32,799 100 33,563 100 (764) - 流動負債 (Current Liabilities) 10,972 34 11,037 33 (65) 1 非流動負債 (Non-Current Liabilities) 8,010 24 8,462 25 (452) (1) 總負債 (Total Liabilities) 18,982 58 19,499 58 (517) - 總股東權益 (Total Equity) 13,817 42 14,064 42 (247) - 負債股東權益比 (Debt/Equity Ratio) 1.4 - 1.4 - - - 主要趨勢與分析:
- 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Q'25的9,685百萬元小幅下降至3Q'25的9,584百萬元,略有減少(中性偏空)。
- 應收帳款:應收帳款從2Q'25的4,353百萬元下降至3Q'25的4,239百萬元。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應收帳款減少是預期之內,但也有助於降低營運資金壓力(利多)。
- 存貨:存貨從2Q'25的6,537百萬元下降至3Q'25的6,188百萬元,存貨去化有進展(利多),顯示公司在供應鏈管理或市場需求恢復方面有所改善。
- 總資產與總負債:總資產與總負債均呈現季環比下降,反映公司規模略有縮減。
- 負債股東權益比:負債股東權益比維持在1.4,顯示財務槓桿比率維持穩定(中性)。
1.3 合併現金流量表 (頁面 7)
下表呈現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Q'25至3Q'25的合併現金流量表。
項目 (單位: 新台幣百萬元) 3Q'25 金額 2Q'25 金額 1Q'25 金額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58 202 (898)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Cash Flows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124) (254) (437) 籌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Cash Flows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242) 217 5,679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s) 9,584 9,685 10,436 主要趨勢與分析:
-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3Q'25營業活動產生之現金流量為58百萬元,較2Q'25的202百萬元顯著下降(利空)。儘管仍為正數,但較上一季度的表現疲軟。
-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從2Q'25的(254)百萬元減少至3Q'25的(124)百萬元,顯示投資支出減少(利多),可能有助於保護現金水位。
- 籌資活動之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由2Q'25的217百萬元流入轉為3Q'25的(242)百萬元流出,這可能與償債或股利發放等活動有關,導致現金流出增加(利空)。
-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Q'25的9,685百萬元下降至3Q'25的9,584百萬元,整體現金水位小幅下降(中性偏空)。
1.4 合併營業收入與毛利趨勢圖 (頁面 8)
此圖表展示了新唐自3Q'23至3Q'25的營收、毛利及毛利率趨勢。
- 營收趨勢:營收自3Q'23的8,970百萬元呈現波動下滑趨勢,至3Q'25降至7,272百萬元。特別是3Q'25的7,272百萬元較2Q'25的7,816百萬元再次下滑,顯示營收持續面臨挑戰(利空)。
- 毛利趨勢:毛利走勢與營收大致相同,呈現下滑趨勢,從3Q'23的3,756百萬元降至3Q'25的2,597百萬元,反映絕對獲利額減少(利空)。
- 毛利率趨勢 (GM%):毛利率在過去幾季波動,從3Q'23的42%下降至2Q'24的34%,隨後開始逐步回升,至3Q'25達到35.7%,較2Q'25的34.9%有所提升。這顯示在營收下滑的背景下,公司仍能維持或提升產品獲利能力(利多),可能是產品組合優化或成本結構改善的結果。
2. 新唐 3Q'25 營運概況更新
2.1 3Q'25 銷售分析 - 4C應用 (頁面 10)
此圓餅圖展示了3Q'25及2Q'25新唐產品在不同4C應用領域的銷售佔比。
- 車用與工業 (Automotive & Industrial):維持38%的佔比,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產品包括BM-IC、HMI、IC Card及MCU。此領域的穩定性及重要性高。
- 電腦 (Computer):佔比從2Q'25的26%上升至3Q'25的27%。產品包括BMC、EC、Super IO、TPM及HSIF。此板塊的成長(利多)顯示公司在電腦相關應用,特別是AI伺服器領域的滲透率可能正在提升。
- 通訊及其他 (Communication & Others):佔比從2Q'25的22%下降至3Q'25的21%。產品包括MCU及MOSFET。此板塊的略微下降(中性偏空)。
- 消費性電子 (Consumer):佔比從2Q'25的13%上升至3Q'25的15%。產品包括Audio IC、HSIF及MCU。此板塊的成長(利多)顯示公司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有所斬獲。
2.2 營運概況更新 (頁面 11-12)
此部分詳細說明了公司在各主要應用領域的最新產品進展。
- 車用與工業 (Automotive & Industrial) (頁面 11):
- 新一代NFC標籤晶片(NFC Tag IC) 於本季開始量產,導入日本駕照使用,強化產品競爭力與市場拓展(利多)。
- Digital power MCU量產並導入日本客戶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應用,強化電動化基礎設施市場布局(利多)。
- 推出「智慧座艙」一站式解決方案,採用符合汽車等級(AEC-Q100)元件,應用於車載通訊、緊急呼叫及儀表板,提升車艙安全性與使用者體驗,具市場競爭力(利多)。
- 電腦 (Computer) (頁面 12):
- 上季推出的Arbel系統級封裝(SiP) BMC晶片NPCM8mnx於OCP高峰會發表,展現支援下一代AI伺服器及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能力,顯示在AI伺服器領域的領先技術佈局(利多)。
- 48伏馬達驅動IC拓展至伺服器領域,應用於伺服器風扇,本季已量產出貨給台灣電源大廠,目標市場涵蓋全球一線雲端服務供應商及伺服器品牌客戶,抓住AI伺服器散熱關鍵需求並拓展高端客戶(利多)。
- 通訊 (Communication) (頁面 12):
- 具備強大影像訊號處理(ISP)技術的Bridge IC成功導入中國智慧眼鏡客戶,拓展新興應用市場與客戶群(利多)。
3. 數位電源與馬達控制微控制器
3.1 AI推動伺服器成長 (頁面 14)
此長條圖展示了2024年至2030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測。
- 趨勢: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從2024年的14,888 kset穩定成長至2030年的19,103 kset,呈現穩健成長趨勢(利多)。這為新唐的伺服器相關產品(如BMC、數位電源MCU、風扇控制器)提供了堅實的市場需求基礎。
3.2 伺服器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頁面 15)
此折線圖展示了2020年至2035年全球資料中心電力消耗預測。
- 趨勢: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從2024年的415 TWh增長到2030年的530 ~ 845 TWh,或高達1260 TWh (Lift-Off情境)。這相當於額外66~105座核電廠的電力,並帶來6600億至1兆美元的成本。即使僅節省1%的能源,也能節省約100億美元。資料中心電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利多),突顯了對高效能數位電源控制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這直接利好新唐的數位電源MCU產品。
3.3 產品組合 (頁面 17)
此圖表展示了新唐在數位電源控制和馬達控制方面的產品組合。
- 數位電源控制 (Digital Power Control):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及工作站的PSU (電源供應單元) 和IBC (中間匯流排轉換器),包括數位電源MCU。
- 馬達控制 (Motor Control):涵蓋直流風扇MCU和變頻器MCU,應用於空氣冷卻、液體冷卻、家用電器(如空調、洗衣機、冰箱)的風扇和泵。
分析:新唐的產品組合全面,涵蓋了伺服器、工作站、數據中心散熱以及智能家居等多個關鍵領域。這表明公司具備多元化的市場應用能力與成長潛力(利多)。
3.4 不斷演進的電源架構推動Power Control MCU需求 (頁面 19)
此圖示說明了從單相/三相電源到HVDC (高壓直流電)及IBC/POL (負載點)整合等不同伺服器電源架構的演進。
- 趨勢:隨著伺服器功率密度提高,電源架構正從傳統的12V DC配電向48V DC,甚至高壓直流(HVDC)發展,並導入IBC和POL等更高效的轉換方案。這使得電源供應單元(PSU)和伺服器主板(Server board)中的電源管理變得更為複雜且關鍵,對Power Control MCU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電源架構的複雜化和效率提升需求,將推動對先進Power Control MCU的持續需求(利多)。
3.5 AI伺服器趨勢與需求 (頁面 20)
此表格展示了AI伺服器在2024年至2030年間的電源輸出、PSU、IBC及MCU的趨勢與需求。
類別 項目 單相電源 三相電源與HVDC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AI Server 輸出功率/機櫃 (Output power/Rack) GB200: 66~132kW GB300: 120~150kW - Vera Rubin: 300kW, Rubin Ultra 600kW 1MW PSU 輸出功率/單元 (Output power/Unit) 8kW 12kW - 18kW 25kW 拓撲 (Topology) Totem pole PFC Vienna Rectifier IBC IBC 單元/機櫃 (IBC Unit/Rack) 100unit 250unit - 500unit - 1kUnit 功率密度 (Power density) 104W/in³ 138W/in³ - 166W/in³ - 200W/in³ MCU 處理能力 (Processing Power) 單核MCU @ 100~200MHz 雙核MCU @ 100~400MHz 或 MCU + 加速器 主要趨勢與分析:
- AI伺服器輸出功率/機櫃:從2024年的66~132kW急劇增長至2030年的1MW,呈現巨大且快速的成長(利多)。這要求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的電源解決方案。
- PSU輸出功率/單元:同步從8kW增至25kW,且拓撲從Totem pole PFC演進至Vienna Rectifier,表明對更先進電源控制技術的需求。
- IBC單元/機櫃與功率密度:IBC單元數量從100unit增至1kUnit,功率密度從104W/in³增至200W/in³,顯示對高集成度電源轉換解決方案的需求大增(利多)。
- MCU處理能力:從單核MCU升級到雙核或帶加速器的MCU,以應對更複雜的電源管理演算法,直接利好新唐的數位電源MCU產品線(利多)。
3.6 數位電源微控制器產品藍圖 (頁面 21)
此圖表展示了新唐為AI伺服器推出的數位電源MCU產品藍圖。
- Gen6 (KM1M7CF0x/1x):針對100kW/機櫃的AI伺服器、入門級伺服器、工作站。
- Gen7 (KM1M7CF2x):針對250kW/機櫃的AI伺服器 (IBC),採用Cortex-M7@160MHz CPU及高速ADC/PWM。
- Gen8 (KM1M7CF3x):針對500kW+/機櫃的AI伺服器,採用Cortex-M7 CPU及硬體加速器。
分析:新唐擁有明確的數位電源MCU產品藍圖,能夠滿足AI伺服器不斷提升的功率要求和技術規格。從入門級到高端應用的完整佈局,顯示公司在該領域的前瞻性與競爭力(利多)。
3.7 散熱風扇市場趨勢 (頁面 23)
此頁面包含兩個圖表,分別展示了伺服器風扇市場的需求趨勢及相關技術需求。
- 伺服器風扇市場需求 (左圖):總體需求預計從2023年的154 M unit增長至2030年的256 M unit,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7%。其中,AI伺服器風扇(48V)的需求增長最快,CAGR達11.4% (從2023年的39%成長至2030年的50%),遠高於傳統12V伺服器風扇的4.6% CAGR。AI伺服器對48V風扇的強勁需求,是新唐相關產品的關鍵成長驅動力(利多)。
- 趨勢與需求 (右表):AI伺服器輸出功率從100kW到1MW,對散熱系統的要求顯著提升。風扇方面,需要更高的氣流(Airflow: 10CFM → 80CFM)、更高的電壓(Power supply: 12V → 48V)和轉速(<30krpm → 60krpm)。IC方面,對高電壓(12V → 48V)和大電流(200mA → 1A)控制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升。這些技術趨勢與新唐的48V馬達驅動IC產品高度契合,為公司創造了顯著的市場機會(利多)。
3.8 業界首款1U伺服器相容型 48V 風扇控制器 (頁面 24)
此頁面展示了新唐的48V風扇控制器與現有方案的比較。
- 創新設計:新唐成功開發出業界首款1U伺服器相容型48V風扇控制器。相較於現有方案需PCB over 2U (直徑56mm)且採用分離式Pre-driver、MCU、High exothermic LDO,新唐的方案將尺寸縮小至1U PCB (直徑28mm)並整合了Gate Driver & MCU於一個4mm²QFN封裝。這項創新大幅減少了體積和複雜度,提供了顯著的競爭優勢(利多),對於空間受限的1U伺服器設計至關重要。
3.9 直流風扇微控制器產品藍圖 (頁面 25)
此圖表展示了新唐的直流風扇微控制器產品藍圖。
- AI伺服器風扇 (48V):從Gen1 (48V 3-phase, MCU+Gate Driver, Rectangular) 演進至Gen2 (48V 3-phase, MCU+Gate Driver, FOC)。
- 伺服器風扇 (12V):從Gen1 (12V 3-phase MCU, Rectangular) 演進至Gen2 (12V 3-phase MCU+Gate Driver, Rectangular),特別強調適用於液體冷卻系統的緊湊尺寸(Compact size for Fan Wall In Liquid Cooling System)。
分析:新唐在直流風扇MCU領域具有清晰的產品發展路徑,涵蓋了12V和48V兩種電壓平台,以及空氣冷卻和液體冷卻系統的需求。這顯示公司全面佈局伺服器散熱市場,並能應對不同技術需求(利多)。
3.10 變頻家電市場成長趨勢穩定 (頁面 27)
此頁面包含兩個圖表,展示了變頻家用電器市場的銷售趨勢及核心需求。
- 全球變頻家電出貨量 (左圖):全球變頻家電(空調、洗衣機、冰箱)出貨量預計從2024年的484 Mset穩定成長至2030年的606 Mset,CAGR為4%。市場的穩定成長為新唐的Inverter MCU提供了可預見的增長空間(利多)。
- 趨勢與需求 (右圖):市場對變頻家電的核心需求在於「舒適性(Comfort)」和「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3.11 滿足使用者需求 (頁面 28)
此頁面說明了新唐如何透過其解決方案滿足變頻家電市場的需求。
- 核心方案:新唐的解決方案透過嵌入AI模型以抑制震動和噪音(利多),提升舒適性;並透過高效率控制減少低負載時的功耗(利多),提升能源效率。這顯示公司產品具有顯著的差異化優勢和市場競爭力。
- AI應用案例 (頁面 29):具體展示AI技術在震動與噪音抑制、語音和動作控制方面的應用,如堵塞預測、智慧門鎖和關鍵字識別。這表明新唐的AI技術已具備實際應用能力,強化產品附加價值(利多)。
3.12 Inverter MCU產品藍圖 (頁面 30)
此圖表展示了新唐的Inverter MCU產品藍圖。
- 現有MCU (Gen6):支援1~3個馬達(洗衣機、冰箱、空調、液冷水泵)。
- Basic AI Inverter MCU (Gen7):針對1個馬達的應用(洗衣機、冰箱)。
- Advanced AI Inverter MCU (Gen8):針對多達3個馬達的應用(商用空調)。
分析:新唐的Inverter MCU產品藍圖明確,從現有產品逐步演進至整合AI功能的基礎版和進階版,可滿足不同複雜度及應用情境的智慧家電需求,強化產品競爭力與市場滲透(利多)。
總結與未來展望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3Q'25的財務報告顯示,儘管面臨營收環比下滑和營業利益虧損擴大的挑戰,但毛利率的提升、淨損幅度的收斂及存貨的減少,均是值得肯定的積極信號。這反映出公司在艱困的市場環境下,仍能透過產品組合優化和成本控制來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並有效管理營運資產。
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強烈地描繪了新唐在未來高速成長市場的戰略佈局與執行力。公司在AI伺服器領域,從BMC晶片、數位電源MCU到48V馬達驅動IC(用於高效散熱),都展現出與產業趨勢高度吻合的產品藍圖及領先技術。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和對高效率散熱方案的渴求,為新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特別是業界首款1U伺服器相容型48V風扇控制器,彰顯了公司在特定利基市場的創新與競爭優勢。
在車用與工業應用方面,NFC Tag IC、電動自行車充電樁Digital power MCU的量產及智慧座艙解決方案的推出,均顯示新唐在拓展新應用及強化產品競爭力上的努力。而在智慧家電領域,變頻家電市場的穩定增長,以及新唐結合AI模型抑制震動噪音、提升能源效率的Inverter MCU產品藍圖,都為公司帶來長期的成長動能。
綜合來看,新唐正積極從傳統業務轉型,並聚焦於高成長、高價值的AI相關應用市場。儘管短期財務數據仍有壓力,但其在關鍵技術和產品線上的深度佈局,將使其能夠有效捕捉AI、電動化和智慧化所帶來的長期產業趨勢。投資者應審慎評估短期風險,但同時也應看到新唐在未來數年內的顯著成長潛力。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舉行114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將於會中就公司114年第二季財務數字與營運概況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舉行114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將於會中就公司114年第一季財務數字與營運概況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舉行113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將於會中就公司 113年第四季財務數字與營運概況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