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瀚(474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泓瀚(474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德信證券總公司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德信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呈現了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982,以下簡稱大井泵浦或公司)一份全面的企業概況、產品策略、營運績效與未來展望。從內容判斷,這是一份法人說明會簡報,旨在向投資大眾介紹公司的競爭優勢與成長潛力。整體而言,報告內容積極正面,展示了公司穩健的營運基礎、持續的創新能力以及對未來高成長市場的佈局。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大井泵浦作為一家擁有58年歷史的泵浦製造商,展現了深厚的產業經驗與技術實力。公司不僅在傳統民生與工業應用領域維持領先地位,更積極投入研發,將產品線延伸至高性能複合材料、電動車市場應用以及數據中心AI散熱等高科技、高成長領域。此外,公司在永續發展(ESG)方面亦有顯著投入,並取得了多項國內外獎項與認證,顯示其在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形象上的努力。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在2024年營收與淨利均有顯著增長,且股利發放持續提升,營運狀況良好。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報告揭示了多項對大井泵浦股票市場具有潛在正面影響的因素,主要偏向利多

  • 2024年股票上櫃 (利多): 上櫃是公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將大幅提升市場能見度、增加股票流通性,並有助於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可能帶來股價的重新估值。
  • 穩健成長的財務表現 (利多): 2024年營收及淨利均呈現顯著增長,每股盈餘回升,顯示公司盈利能力增強。持續增長的股利發放也對股東形成良好回饋,吸引價值型投資者。
  • 積極佈局高成長新興應用 (重大利多): 公司成功切入電動車市場的冷卻泵應用、以及數據中心AI散熱(浸沒式冷卻、CDU、In-Rack/In-Row CDU)解決方案,這些均為當前及未來數年的高成長產業,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營收動能及更高的毛利率。
  • 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 (利多): 推出具備抗菌特性、高效能(IE5)、靜音、高性能複合材料(減碳75%)的泵浦,符合市場對節能、環保、高性能的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
  • 國際化與品牌拓展 (利多): 明確提出「立足台灣,邁向全球前十大泵浦品牌」的目標,並積極建立海外代理商網絡、參與國際展覽,顯示其全球市場擴張的雄心與策略。
  • ESG實踐與企業形象 (利多): 榮獲多項永續獎項、導入ESG概念於產品研發(高性能複合材料減碳),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機構法人。
  • 擴廠與智慧製造 (利多): 路竹環球廠動土與智慧製造的推動,旨在擴大產能並提升生產效率,為未來訂單增長做好準備。
  • 電力及新能源應用佔比下降 (潛在利空/需觀察): 2025年預估電力及新能源應用佔比顯著下降,這可能代表公司在該領域的業務發展遇到挑戰,或資源重新分配至其他更具潛力的領域。投資人需觀察其原因及對整體營運的影響。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大井泵浦在2025年將維持良好的成長動能。主要驅動力將來自台灣內需市場(營造、製造業)的穩定需求,以及新興科技應用(特別是AI數據中心散熱)初期訂單的貢獻。股票上櫃的效應也將在短期內提升市場對公司的關注度。
  • 長期趨勢: 大井泵浦具備強勁的長期成長潛力。公司透過「四化策略」(產品最適化、生產智慧化、品牌國際化、服務在地化)明確了發展方向,並積極佈局AI散熱供應鏈、電動車等前瞻性應用,將使其在全球泵浦產業中佔據有利位置。持續的研發投入與ESG實踐,亦有助於鞏固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長期競爭優勢與品牌價值。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新興應用營收貢獻: 密切關注電動車、AI數據中心散熱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實際營收貢獻及其成長速度。這些將是判斷公司未來成長空間的關鍵指標。
  • 財務數據驗證: 持續追蹤公司每季度的財務報告,特別是營收、毛利率、淨利、每股盈餘(EPS)及現金流,以驗證公司成長趨勢是否持續穩健。
  • 全球化策略進展: 留意公司海外市場拓展的實際進展,包括新代理商的開發、國際市場銷售額的增長,以及全球前十大泵浦品牌的目標達成情況。
  • 產業競爭與技術創新: 泵浦產業競爭激烈,新興應用領域也吸引眾多競爭者。投資人應關注大井泵浦在技術創新上的領先地位能否持續,以及是否有新的技術挑戰者出現。
  • 景氣循環風險: 泵浦產品廣泛應用於營建、製造等行業,公司的營運表現與整體經濟景氣具有一定的連動性。全球經濟放緩或產業週期變化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
  • ESG與永續發展: 公司的ESG努力不僅有助於企業形象,長期來看也可能影響機構投資人的投資決策。散戶投資者可關注其永續發展策略如何轉化為實質的財務效益。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與沿革

  • 公司名稱: 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WALRUS 大井泵浦)
  • 股票代號: 6982
  • 成立時間: 1967年,擁有58年產業經驗。
  • 產業類別: 泵浦製造與跨界應用開發。
  • 營運據點: 台灣三芝、台北、三重、台中、高雄,以及中國蘇州。
  • 集團人數: 500人。
  • 資本額: 超過4億元。
  • 營業額: 2024年預估超過16億元。
  • 主要客戶: 營建、工業、科技與跨界應用。
  • 發展里程碑:
    • 1967年:創立「三井公司」。
    • 1978年:更名為「大井工業有限公司」,產銷一般民生用抽水泵浦。
    • 1984年:成功開發「八系列:自動加壓機」;引入塑膠射出成形機,投入工程塑化研究。
    • 1989年:更名為「大井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擴大經營泵浦市場。
    • 1995年:完成Bosch FAS (彈性生產系統)。
    • 1999年:企業轉型為研發導向,TPH系列產品上市(工業用泵浦)。
    • 2000年:通過DNV CE認證,取得BSI ISO 9001認證,TPH-X系列(大馬力系列)產品上市。
    • 2003年:TPHK系列產品上市。
    • 2004年:公司更名為「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BSI ISO 9001國際標準品保系統2000年版認證,TQ系列、TQIC系列產品上市。
    • 2005年:完成工廠擴建工程(台北一、二廠合併),TPRK系列產品上市。
    • 2012年:於高雄市路竹區設立高雄正義廠,舉辦WALRUS品牌新世代發表會,成立WALRUS大井動力實驗室。
    • 2013年:WALRUS大井全系列產品通過RoHS認證。
    • 2014年:提升馬達動力與水泵能效實驗室設備。
    • 2015年:HQ系列榮獲第24屆台灣精品獎,獲得IE3 Motor inside高效率馬達標章授權,水泵動力實驗室通過TAF、ILAC、TUV認證。
    • 2016年:榮獲第1屆馬達產業設備金能獎,HQ系列榮獲第13屆國家品牌玉山獎。
    • 2017年:PW-AD系列榮獲第26屆台灣精品獎,IE3高效率馬達通過UL認證測試,慶祝50週年。
    • 2018年:榮獲第15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獎,TPMK系列、PK系列產品上市。
    • 2019年:取得TIPS智慧財產管理制度,榮獲第5屆潛力中堅企業,TPRK系列榮獲第28屆台灣精品獎,B系列(抗菌)產品上市。
    • 2020年:參與政府「台灣品牌耀飛計畫」,首次榮獲天下雜誌2000大企業,機電設備業中名列第91名;榮獲第17屆國家品牌玉山獎-人氣品牌獎、最佳產品獎(GQ系列);HQ_B系列、GQ_B系列榮獲第29屆台灣精品獎;董事長交接儀式。
    • 2021年:3D線上展館上線,與工業設計大師謝榮雅老師合作進行形象更新及新產品開發。
    • 2022年:榮獲多項設計及品牌大獎,包括新北企業精典獎、金炬獎、世界品牌大獎、韓國K-Design設計大獎、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獎、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獎首獎。
    • 2023年:榮獲台灣精品獎、亞洲設計大獎-金獎、卓越經營品質-二星獎、台灣企業永續報告-金獎,高雄路竹環球廠動土。
    • 2024年:WQ_B及WAIC榮獲第32屆台灣精品獎,榮獲ReBrand100全球百大品牌再造大獎,榮獲第17屆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白金獎,股票上櫃

產品介紹與應用

  • 主要產品應用情境: 涵蓋家庭用水(恆壓)、防洪排澇(吸乾型沉水泵浦)、工具機加工精度維護(切屑沖洗、冷卻液循環)、伺服器高效冷卻(液冷泵)。
  • 豐富產品類別: 提供抗菌泵浦、工業泵浦、立式泵、沉水泵浦、商業泵浦、冷卻泵等多元產品,深度滿足市場需求。
  • 客戶需求解決方案: 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服務領域從傳統民生用(1967年)擴展至工業用(1999年)、民生Q系列(2002年)及科技水泵(2020年),涵蓋營造、娛樂及休閒、住宿及餐飲、水供應及汙染整治、電力及新能源、農林漁牧、製造、批發零售等多個產業。
  • 高性能複合材料應用:
    • 工業泵浦首創導入高性能複合材料,符合Walrus 2.0 RoHS規範。
    • ESG概念: 碳排量減少75%以上,可回收材料90%以上。
    • 優勢: 重量輕、耐化學性佳,縮短料件準備週期,射出成形免加工,縮短加工與組裝工時,免除生產白鐵、鑄鐵時的污染與大量熱能,降低運輸過程油耗與碳排量。

經營理念與實績

  • 競爭優勢:
    • 專利、研發: 擁有超過100項微電腦、馬達、泵浦等專利,取得超過7項國際認證(CE、RoHS2.0、CSA-C/US、ISO9001等),設有2間國際認證泵浦及馬達實驗室,擁有50人以上研發團隊。
    • 製造、技術: 實施TQM(全面品質管理)與智能物流。
    • 品牌、服務: 榮獲超過6項國內外知名獎項(台灣精品獎、國家品牌玉山獎、World Branding Awards等),累積超過9項產品應用實績並提供客製化服務,擁有超過58年產業經驗,提供24小時AI線上數位客服。
  • 經營理念:四化策略經營技術:
    • 產品最適化: 透過系統建置期、數位發展期、數位深化期,最終達到全面卓越期與數位智能。
    • 生產智慧化: 持續推進生產流程的智能化。
    • 品牌國際化: 強化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 服務在地化: 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客製化服務。

財務資訊: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

項目/年度 營業收入 (千元) 營業毛利 (千元) 稅前(損)益 (千元) 本期淨利 (千元) 每股盈餘 (元) 股利發放數 (元)
2021年度 1,390,512 349,739 94,488 75,822 2.94 1.01
2022年度 1,393,867 373,913 97,152 76,823 2.55 1.06
2023年度 1,404,797 389,508 76,660 73,200 2.07 1.60
2024年度 1,612,759 463,732 116,009 101,158 2.85 2.10
2025年H1 852,729 230,582 37,910 33,551 0.83 --
  • 營業收入趨勢: 從2021年的約13.9億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約16.1億元,年增長率呈現加速趨勢,尤其2024年有顯著成長。2025年上半年已達8.5億元,預計全年將持續增長。
  • 獲利能力趨勢: 營業毛利與營業收入同步增長。稅前損益和本期淨利在2023年略有下滑,但於2024年大幅回升,分別達到1.16億元及1.01億元,顯示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 每股盈餘(EPS)趨勢: 2024年EPS為2.85元,已接近2021年的2.94元,顯示獲利能力恢復。2025年上半年EPS為0.83元,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好的表現。
  • 股利政策趨勢: 股利發放數逐年穩步提升,從2021年的1.01元增至2024年的2.1元,顯示公司願意將獲利回饋給股東。
  • 產品銷售佔比變化(2024 vs 2025預估):
    • 家用產品: 2024年佔比72%,2025年預估上升至73%,仍為主要營收來源,且佔比略有增長。
    • 工業產品: 2024年佔比24%,2025年預估保持24%,貢獻穩定。
    • 零件及其他: 2024年佔比4%,2025年預估下降至3%。
    • 總結: 公司產品銷售結構穩定,家用產品是營收核心,工業產品貢獻穩固。
  • 產品應用領域佔比變化(2024 vs 2025預估):
    • 營造業: 2024年佔比57.79%,2025年預估上升至59.00%,是最大的應用領域且持續擴大。
    • 製造業: 2024年佔比17.90%,2025年預估上升至19.00%,是第二大應用領域且呈現增長。
    • 電力及新能源: 2024年佔比2.78%,2025年預估顯著下降至1.00%,此領域佔比變化需關注。
    • 其他應用領域(如住宿及餐飲、娛樂及休閒服務、批發零售)佔比穩定或略有增長,而水供應及汙染整治、農林漁牧則略有下降。
    • 總結: 營造和製造業是公司核心且成長動能強勁的應用領域。
  • 產品內外銷售佔比(2025年H1全球銷售營收):
    • 內銷: 佔比高達68%(台灣市場貢獻580.0百萬元)。
    • 外銷: 佔比32%,其中亞洲是最大海外市場(166.7百萬元),其次為中南美洲(39.2百萬元)、歐洲(36.2百萬元)、北美洲(29.7百萬元)。
    • 總結: 台灣內銷市場是公司營收的堅實基礎,同時具備多元的海外佈局。

研發成果及未來研發計畫

  • 研發成果: 公司從1978年至今持續推出多系列泵浦產品,包括民生用抽水泵浦、自動加壓機、工業用泵浦、沉水泵浦、電子穩壓加壓機、電腦變頻恆壓加壓機、以及近年來針對熱水、抗菌、水冷、循環等特殊需求開發的產品。這顯示了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與產品線廣度。
  • 產品迭代更新:
    • HQ系列(抗菌): 全球唯一家用水泵,首創抗菌特性,採用高性能複合材料,符合RoHS規範,減碳效益達75%以上。
    • WQAC系列(靜音): 全國第一台100%國產家用水冷式泵浦。
    • WQDC系列(能效): 未來將導入直流無刷馬達,能效等級直達IE5。
  • WALRUS FIT系統整合開發: 以客戶為導向,透過資訊蒐集、評估、整合與結構化,提供一站式客製規劃,滿足多元需求。
  • 科技水泵新應用: 積極拓展熱傳導、建築BIM、AIoT智能串聯、電動車等新興高科技應用領域。
  • 電動車市場應用: TPGK Series專為電動車循環冷卻劑與潤滑劑設計,具備無軸回流設計(易安裝、無洩漏)及溫度過載保護功能,成功切入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市場。
  • 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提供浸沒式冷卻全方位泵浦解決方案、CDU冷卻液分配裝置應用、以及適用於資料中心的各類泵浦產品(電腦變頻恆壓、水平多段式離心、冷卻泵等)。2025 Computex展示了CMP In-Rack CDU、TPM In-Row CDU及TPMS薄型馬達。
  • 新開發薄型馬達TPMS Series: 馬達長度縮減約40%,能效等級達IE5,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提升產品競爭力。
  • 未來發展計畫: 圍繞「品牌&ESG永續、研發創新、智慧製造、新客戶新應用」四大核心。
  • 行銷佈局: 建立泰國、馬來西亞服務中心,擴大店面通路,舉辦新產品研討會與經銷商大會,積極佈局全球市場。
  • AI散熱供應鏈: 積極佈局AI散熱供應鏈,提供水冷板、分歧管、冷卻液分配裝置、機殼、液冷機櫃、浸沒式冷卻方案及伺服器代工與整合散熱系統等關鍵零組件。
  • 擴廠進度: 透過路竹環球廠的動土與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導入,擴大產能,為未來業務成長做準備。
  • 行銷推廣(國際指標大展): 2025年計畫參與多個國際級展會,包括COMPUTEX(伺服器散熱)、INDOWATER(國際水工程大展)、TIMTOS(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及德國漢諾威EMO(世界工具機展),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 品牌服務落地(國際化/在地化): 目標是「立足台灣,邁向全球前十大泵浦品牌」,透過拓展歐洲(德國)、美洲(美國)、東北亞(日本)的工業代理商,以及東南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柬埔寨)的民生用B to B to C市場,複製台灣成功經驗。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已有廣泛的服務據點。
  • ESG執行情形:
    • 成立推動小組與永續發展委員會。
    • 榮獲2023、2024年TCSA永續獎金獎/白金獎。
    • 定期發布中英文永續報告書。
    • 計畫於2025年完成內部查證,2027年取得外部查證聲明書。
    • 積極進行排放量蒐集分析,2024年納入盤查範疇三。

結尾分析與總結

綜合上述分析,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982)展現了一家傳統產業公司如何透過不斷創新與轉型,以應對並抓住新時代的市場機遇。其穩健的營運基礎、前瞻性的策略佈局以及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共同構築了公司未來的成長藍圖。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這份報告傳達了公司在「注入創新,湧出美好」的理念下,不僅維護既有市場的競爭力,更積極開拓新興科技應用領域,並將ESG理念融入企業運營各環節的決心與成果。報告內容清晰有條理,數據與事件點支持了公司的正面發展趨勢。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從股票市場角度看,大井泵浦具備顯著的利多潛力。2024年的上櫃是公司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節點,而其在電動車、AI數據中心散熱等前瞻性領域的佈局,預示著未來的成長空間。持續增長的營收、獲利與股利,將有助於吸引並鞏固投資者的信心。此外,國際化策略的推進與ESG實踐,亦將提升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而言: 大井泵浦預計將受惠於其在AI散熱與電動車領域的早期佈局,以及傳統營造、製造業的穩定需求。2024年上櫃後的市場關注度提升,亦可能帶來短期內的市場表現。
  • 長期而言: 公司具備成為全球領先泵浦品牌的潛力。透過「四化策略」的深入執行、持續的技術創新、全球服務網絡的擴張以及對ESG的堅定承諾,大井泵浦有望在全球泵浦市場中實現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尤其在綠色節能、智慧化應用方面,公司的競爭優勢將日益凸顯。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者應將重點放在追蹤公司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進展:第一,新興科技應用(特別是AI數據中心與電動車)的實際訂單量與營收貢獻,這是判斷其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二,財務數據的持續穩健性,特別是毛利率能否因新產品組合而提升;第三,國際化策略的執行成效,包括海外代理商網絡的擴張與新市場的滲透率;第四,產業競爭格局的變化,以及公司如何維持其技術領先地位。同時,雖然公司積極推動ESG,但投資人仍需評估其對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的實際影響。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華南永昌綜合證券(台北市民生東路4段54號4樓大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綜合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會中將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已公開之財務數字及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