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流閥業(458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捷流閥業(458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捷流閥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詳盡闡述了捷流閥業(股票代碼:4580)的經營現況、競爭優勢、財務績效,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與市場機會。整體而言,報告呈現出公司營運體質穩健,在多變的全球環境中積極佈局,並已在多個高成長潛力產業取得顯著進展。公司在產品客製化、品質認證、生產技術及數位轉型方面均具備競爭優勢,同時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從報告內容判斷,捷流閥業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與優化的獲利能力,這對其股價應有正向的潛在影響。特別是第二季財報的亮眼表現、持續高配息政策,以及在綠色航運、半導體與石化高值化等具前景產業的深度佈局,皆為利多因素。然而,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部分地區營收佔比的變化(例如中國市場的佔比下降),也可能對市場情緒造成一定影響。整體而言,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捷流閥業在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毛利率、營業淨利及稅後淨利均實現了大幅度的季增長,顯示公司已從第一季的相對低點顯著復甦。結合報告中提到的石化業下半年營運動能以及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擴建,預期公司短期內營運表現將持續改善。
- 長期趨勢: 公司積極響應全球綠色環保、能源轉型及產業鏈重組等重大趨勢,並將相關領域的發展機會轉化為實質訂單與佈局。其在工業閥門的技術領先地位、全球銷售網絡以及客製化能力,將使其能夠長期受惠於石化業高值化、新能源電廠擴建、航運業綠色轉型以及半導體/電子業擴廠所帶來的需求。佈局歐美市場及發展全方位解決方案也為長期成長奠定基礎。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財務表現持續性: 儘管2Q25表現強勁,散戶投資人應持續關注後續季度營收與獲利是否能維持成長動能,尤其毛利率和營益率的優化趨勢。
- 產業景氣循環: 捷流閥業服務的石化、鋼鐵、航運、半導體等產業均具有景氣循環特性。投資人需留意這些產業的未來展望,以及公司訂單能見度。
- 區域市場變化: 歐美市場營收佔比的提升是正面趨勢,但亞洲及中國市場的變化仍需關注,尤其潛在的貿易風險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 技術與創新: 公司在AR應用、產品認證及多樣化閥門產品線上的競爭優勢是長期護城河。關注其在新技術研發與應用上的進展。
- ESG與永續經營: 捷流閥業積極推動ESG,這不僅有助於企業形象,也可能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
- 股利政策: 公司連續六年配發率超過五成五的現金股利,對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但應同時考量未來獲利能力與資本支出的平衡。
綜合來看,捷流閥業具備良好的基本面與明確的成長策略,有望在全球產業轉型浪潮中抓住機遇。但投資人仍應謹慎評估各項內外部風險,並搭配自身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決策。
捷流閥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摘要
公司基本資訊與營運據點
- 公司名稱: 捷流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股票代號: 4580
- 成立時間: 1980年6月
- 實收資本: 新台幣4.68億元
- 員工人數: 約450人
- 主要業務: 工業閥門之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應用於流體開關、控制及阻斷。
- 營運據點:
- 總公司 (土城廠):佔地1,825坪,廠房約3,200坪,為高階閥生產基地。
- 科技廠:佔地543坪,廠房約2,333坪,負責行銷業務營運及閥門組裝。
- 觀音鑄造廠:佔地1,495坪,廠房約2,198坪,為現代化低汙染鑄造廠。
- 捷流閥業(蘇州)有限公司:佔地8,067坪,廠房約5,400坪,為中國營運總部。
- 麥寮維修中心:成立於2006年,改建於2014年,提供維修與售後客服。
- 佳和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2016年併入集團,專營球閥專業組裝及銷售。
發展沿革與重要里程碑
- 1980年: 成立捷流閥業(股)公司。
- 1987年: 取得臺灣中油公司供應商資格。
- 2004年: 成立捷流閥業(蘇州)有限公司,並成立土城中山路2號廠。
- 2013年: 榮獲TUV德國萊因SIL 3安全等級認證。
- 2017年: 成立鑄造廠(桃園觀音區),並取得UL無鉛設計認證。
- 2018年: 取得美國石油協會API認證。
- 2020年: 掛牌上櫃,並投資Value Valves Pte. Ltd.,進行股票公開發行與興櫃交易。
競爭優勢
- 產品線齊全與客製化能力:
- 全球少數能研發及量產直軸型、雙偏心、三偏心蝶閥的業者。
- 產品具模組化設計,可及時更換零部件,避免中斷客戶生產製程,提高管路輸送效率,並降低人力與採購成本。
- 可客製化大型閥門,例如VF-264雙法蘭式蝶閥100 inch (2,500mm)。
- 品質認證與全球銷售:
- 獲得10項國家品質認證,以及ISO 9001、ABS、CR、PED、ATEX、API等多達138張國際證書認可。
- 銷售國家超過45個,遍及北美洲、南美洲、歐洲、澳洲/大洋洲、非洲及亞洲等主要經濟體。
- 提升設備與生產技術:
- 可自行檢測防火、壽命與超低溫測試,確保產品高品質。
- 鑄造廠導入真空硬化造模製造安裝工程機台,具備粉塵集塵設備,降低空氣汙染。
- 設置水處理設備(廢水處理循環再利用)與水監環保設施(空汙設備)。
- 廠房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實現綠能發電。
- 數位化與客戶服務: 領先同業結合AR擴增實境應用,協助客戶了解產品設計。
- 主要客戶: 涵蓋石化能源、鋼鐵、半導體高科技電子、造船、工程公司及能源產業等多元領域的領導品牌企業。
經營實績與財務分析
營運數據分析(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2Q25 1Q25 QoQ 2024 2023 2022 營業收入 599,729 537,228 11.6% 2,402,500 2,609,764 2,550,223 營業成本 405,668 393,165 3.2% 1,565,068 1,773,553 1,723,678 營業毛利 194,061 144,063 34.7% 837,432 836,211 826,545 毛利率 32.36% 26.82% — 34.86% 32.04% 32.41% 營業費用 82,050 107,876 -23.9% 374,026 407,222 421,622 營業淨利 112,011 36,187 209.5% 463,406 428,989 404,923 營益率 18.68% 6.74% — 19.29% 16.44% 15.88%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15,711 6,560 — 55,946 33,413 42,170 所得稅 28,091 12,804 119.4% 135,683 131,091 114,094 稅後淨利 68,209 29,943 127.8% 383,669 331,311 332,999 EPS 1.47 0.67 — 8.86 7.68 7.91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描述:
- 季度營運表現(2Q25 vs 1Q25):
- 2025年第二季(2Q25)的營業收入為新台幣599,729仟元,較第一季(1Q25)的537,228仟元成長11.6%,顯示營收顯著回升。
- 營業毛利從1Q25的144,063仟元大幅成長34.7%至2Q25的194,061仟元。
- 毛利率從1Q25的26.82%提升至2Q25的32.36%,增長5.54個百分點,顯示盈利能力有顯著改善。
- 營業費用從1Q25的107,876仟元下降23.9%至2Q25的82,050仟元,有效控制成本。
- 受營收增長及費用控制影響,營業淨利從1Q25的36,187仟元飆升209.5%至2Q25的112,011仟元。
- 營益率從1Q25的6.74%大幅提高至2Q25的18.68%,提升超過11個百分點。
- 稅後淨利從1Q25的29,943仟元成長127.8%至2Q25的68,209仟元。
- 每股盈餘(EPS)從1Q25的0.67元增加至2Q25的1.47元,成長幅度達119.4%。
- 值得注意的是,2Q25出現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為-15,711仟元的淨流出,而1Q25則為淨流入6,560仟元,此一變化需留意其原因及是否具持續性。
- 年度營運表現(2022-2024):
- 營業收入在2023年達到2,609,764仟元的近年高峰,2024年略降至2,402,500仟元,但仍維持高檔。
-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在2024年(837,432仟元,34.86%)表現優於2023年(836,211仟元,32.04%),顯示盈利品質有所提升。
- 營業淨利逐年成長,從2022年的404,923仟元增至2024年的463,406仟元,營益率亦從2022年的15.88%穩步提升至2024年的19.29%。
- 稅後淨利在2024年達383,669仟元,較2023年顯著成長。
- 每股盈餘(EPS)在2024年達到8.86元,優於2023年的7.68元和2022年的7.91元,顯示股東獲利能力良好。
- 營收佔比分析(地區別與產業別):
- 地區別營收比重:
- 台灣與中國(含香港)的營收佔比呈現下降趨勢,台灣從2021年的49.53%降至2Q25的40.93%,中國(含香港)從2021年的35.18%降至2Q25的18.65%。
- 歐美洲市場的營收佔比則顯著增長,從2021年的5.63%大幅上升至2Q25的20.68%,顯示公司市場拓展策略奏效,營收來源更趨多元化。
- 亞洲市場佔比相對穩定,2Q25為10.16%。
- 該趨勢受惠於國際海事組織(IMO)推動壓艙水處理系統及限硫排放公約規範,以及中美貿易戰後的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及擴廠需求。
- 產業別營收比重:
- 石化能源業的營收佔比在2021-2024年間有所波動(52.46%降至31.79%),但在2025年第二季回升至40.93%。
- 航運船舶業的營收佔比呈現下降趨勢,從2021年的14.61%降至2Q25的6.19%。
- 電機電子業的營收佔比持續強勁增長,從2021年的8.77%提升至2Q25的22.04%,成為重要的成長動能。
- 工程暨水處理業佔比相對穩定,2Q25為7.58%。
- 其他產業的佔比在2024年曾達到32.61%,2Q25回落至23.26%。
- 產品結構組合 vs 毛利率:
- 毛利率在2021年至2024年間在32%至34%之間波動,其中2024年達到32.86%。2025年第一季降至26.82%後,第二季迅速回升至32.36%。
- 產品組合方面,外購閥的佔比在2021年為36.83%,2024年為38.54%,但在2025年第二季下降至32.29%,顯示公司可能增加自有產品生產比重。
- 三偏心蝶閥的佔比在2021年為9.05%,2024年為6.47%,2Q25為5.85%。直軸型蝶閥與雙偏心蝶閥佔比維持在穩定區間。
- 各類閥門適用於高低溫、高壓、防火、耐腐蝕等嚴苛環境,客戶涵蓋石化、天然氣、化工、煉製、能源電力、鋼鐵、造紙、空調、造船、消防等廣泛產業。
- 公司營運體質穩健、獲利能力優化:
- 現金股利與每股盈餘: 從2019年至2024年,公司每股盈餘(EPS)介於7.55元至8.86元之間,現金股利介於4.80元至5.25元之間。
- 公司於2024年配發每股5.002元現金股利,已連續六年配發率超過五成五,顯示穩定的股利政策。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資產報酬率(ROA): ROE從2019年的25.90%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15.00%,但在2024年回升至16.25%。ROA也從2019年的12.26%下降至2023年的9.42%,2024年回升至10.40%。2024年的回升顯示公司獲利效率有所改善。
ESG 企業永續經營
- 榮耀事蹟: 榮獲國家品質玉山獎(傑出企業類&最佳產品類)、運動企業認證,並取得TUV德國萊因ISO 14064碳盤查及ISO 14067碳足跡認證。
- 回饋社會: 發動捐血、贊助米糧、捐贈筆記型電腦與棒球隊用車給偏鄉學校,捐贈清寒學童營養午餐,並支持花蓮地震救援行動。
- 青年培力: 舉辦校園徵才、提供獎學金、推動產學合作、實習與建教合作。
- 綠色供應鏈承諾:
- 綠色原物料:鑄件為綠色鑄造廠製造,食品級橡膠通過RHO2。
- 設計綠色產品:材質為金屬製品、可回收,設計輕量化扭力與效能極大化。
- 綠色製程:製程簡化、節約電力與水資源,工業排水透過汙水處理廠處理。
- 綠色包裝:使用木材包材/紙材包裝。
- 綠色行銷:製作AR介紹產品,鼓勵客戶使用電子型錄取代紙本型錄。
- 運輸節能減碳:採用回頭車、避免專車運送,使用棧板運送。
- 綠色回收:鐵削回收/紙絲回收。
未來發展與市場概況
- 未來發展策略:
- 長期客戶深耕。
- 營運效能提升。
- 掌握外在機會。
- 佈局歐美市場,引進在地服務支援體系。
- 工廠自動化、智慧化。
- 全球工業閥門市場概況:
- 2024年全球工業閥門市場市值估達955.8億美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複合成長率達4.9%,至2029年將達1216.7億美元。
- 主要消費地區為中國、美國、歐洲;主要消費成長地區為亞洲。
- 成長動能來自能源與石油產業的資本支出成長、環保法規要求及自動化生產趨勢。
- 石化業高值化發展與新能源轉型機會:
- 石化業高值化需求帶動主要客戶持續整改、產能去瓶頸,穩定汰換工業閥門。
- 石化業主要客戶陸續投入資本支出進行海內外擴建及去瓶頸工程,預期帶動2025年下半年營運動能。
- 在中國市場已進入中石化供應名單,並取得中海油、中石油的銷售實績。
- 台塑四寶「五大轉型與三發展方向」深化利基布局。
- 能源轉型:石化、民營電廠陸續啟動太陽能、風電、水力發電、地熱等綠能投資項目及儲能業務,帶動相關擴建需求。
- 中國煉化一體計畫:中國政府獎勵民營企業設立煉化一體廠。2024年煉油產能超過9億噸/年,占全球總產能的32%,成為驅動全球增長的核心引擎。
- 船舶業綠色低碳趨勢明確:
- 全球環保法規趨嚴(IMO EEXI及CII),推動船舶節能低碳及老舊船舶汰換。
- 持續創造壓艙水處理系統需求延續,每艘船需1-3個系統,每個系統約10-15個閥門。目前在手訂單約300艘船,平均貢獻2萬美元。
- 排煙脫硫器加裝需求增加,優化燃油成本。
- 看好液化天然氣(LNG)船隻需求湧現,帶動LNG接收站及船隻投資。
- 捷流為全球少數獲得超低溫閥門認證廠商,已陸續接獲LNG超低溫閥門訂單。
- 捷流為台灣唯一、全球唯三獲得丹麥MAN ES公司國際認證。
-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LNG動力船隊及訂單比例顯著增長,目前手持訂單中約41%為LNG雙燃料動力。
- 半導體暨電子業擴建商機延續:
- SEMI預估國際知名半導體大廠將擴增12吋晶圓廠產能,預計至2026年將有82座新設施及產線開始營運。其中中國產能佔比達25%、韓國23%、台灣21%、日本12%、美國9%。
- 捷流受惠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半導體產業區域化發展,已為全球主要半導體晶圓大廠、電子廠合格供應商。
- 進一步切入亞洲區最大電子暨雲端數據中心品牌商合格供應鏈,墊高整體訂單量能。
- 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等地主要晶圓廠擴建計畫,例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德國、日本的擴廠,以及美光等企業的投資。
- 300mm晶圓廠產能預計從2021年持續增長至2026年,YoY成長率預計維持在6%至11%之間。
- 領先同業布局未來: 公司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涵蓋上游自有環保鑄造廠、閥門研發/製造/生產、控制閥門調適與安裝,直至系統軟硬體整合。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 (Bullish)
- 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強勁: 營業收入、毛利、營業淨利、稅後淨利及EPS均大幅季增,毛利率和營益率顯著提升,顯示公司營運谷底已過,進入快速復甦期。(文件第12頁)
- 獲利能力與股東回報優化: 2024年EPS達8.86元,ROE和ROA在2024年止跌回升,且連續六年配發率超過五成五的現金股利,對股東具吸引力。(文件第12、15頁)
- 全球市場擴張與多元化: 歐美洲市場營收佔比顯著增長,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顯示市場拓展策略成功。(文件第13頁)
- 受益於重大產業趨勢:
- 石化業高值化與新能源轉型: 受惠於石化業整改、產能去瓶頸及新能源電廠(太陽能、風電等)擴建需求,有助於帶動2025下半年營運動能。(文件第20頁)
- 綠色航運趨勢: IMO環保法規推動壓艙水處理系統、脫硫裝置及LNG船隻需求,捷流在超低溫閥門及MAN ES認證上具領先優勢。(文件第21頁)
- 半導體/電子業擴廠浪潮: 受益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半導體與電子業持續擴廠,捷流作為主要晶圓大廠及電子廠合格供應商,訂單量能有望墊高。(文件第22、23頁)
- 核心競爭優勢: 產品線齊全、客製化能力、多達138張的國際品質認證、先進生產檢測設備(防火、壽命、超低溫測試)確保產品品質,以及領先業界導入AR技術協助客戶。(文件第6、7、8、11頁)
- 綠色供應鏈與ESG實踐: 積極投入環保鑄造、廢水處理、太陽能發電、綠色產品設計與供應鏈管理,提升企業形象與永續發展潛力,符合當前投資趨勢。(文件第16、17頁)
- 全方位解決方案策略: 涵蓋上游鑄造到系統整合的全方位服務,有助於提升客戶黏著度與價值鏈地位。(文件第24頁)
利空 (Bearish)
- 營業外收支波動: 2Q25出現較高的營業外淨流出,原因未明,若為非經常性或持續性支出,可能影響整體獲利。(文件第12頁)
- 部分市場營收佔比下降: 台灣與中國(含香港)營收佔比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中國市場的下滑,可能反映當地競爭加劇或需求結構變化。(文件第13頁)
- 航運船舶業營收佔比下降: 儘管綠色航運帶來新機遇,但整體航運船舶業的營收佔比呈現下降趨勢,顯示該傳統領域可能面臨挑戰或訂單結構變化。(文件第13頁)
- ROE及ROA曾呈現下降趨勢: 雖然2024年有所回升,但從2019年到2023年ROE和ROA的下降趨勢,暗示過去幾年營運效率或投資報酬率存在壓力。(文件第15頁)
總結
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清楚描繪了捷流閥業作為台灣閥門領導品牌的堅實基礎與積極的未來發展藍圖。公司在過去一年展現出顯著的營運韌性與獲利能力提升,特別是2025年第二季的優異表現,證明其已有效應對市場變化並抓住復甦契機。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從報告內容分析,捷流閥業的長期前景看好,應能為其股價提供穩健的支撐。2Q25財報的強勁反彈,加上穩定的股利政策,預期將為市場帶來正向的投資信心。公司積極拓展歐美市場、深耕高值化石化產業、把握新能源發展以及搶占半導體與綠色航運的龐大商機,這些策略性佈局有望轉化為持續的營收和利潤增長。然而,投資人仍應留意全球經濟波動、原材料成本變化以及特定區域市場(如中國)的營收動態。此外,雖然ROE和ROA在2024年有所改善,但仍需觀察其能否恢復到過往高峰水平。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展望: 鑑於第二季度的強勁復甦勢頭,以及石化業下半年營運預期增長、半導體持續擴廠的利多,預計捷流閥業在短期內將保持良好的營運表現。毛利率和營益率的改善趨勢若能延續,將進一步鞏固其短期獲利能力。
- 長期展望: 捷流閥業的策略性發展方向與全球主要的產業趨勢高度契合。綠色環保、能源轉型、半導體產業鏈重組等結構性變革,將為公司提供長期的成長動能。公司在技術創新、品質認證和全球客戶服務網絡方面的競爭優勢,使其能夠在高門檻的工業閥門市場中維持領先地位。其「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發展方向,也將有助於提升客戶黏著度和整體價值。因此,從長期來看,捷流閥業的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季度財報的持續性: 2Q25的亮眼成績是個好兆頭,但散戶應密切關注後續季度,特別是毛利率和營益率的表現,以判斷其獲利改善是否具有持續性。
- 產業前景與訂單能見度: 捷流閥業深度服務於多個景氣循環產業。建議散戶定期追蹤石化、半導體、新能源及航運等關鍵產業的最新發展,並了解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最新訂單情況。
- 國際市場拓展成效: 歐美市場營收佔比的提升是公司多元化策略的重要成果。投資人應關注公司在這些高毛利市場的持續擴張,以及其在全球佈局下的潛在匯率風險。
- 現金股利政策的穩定性: 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公司連續六年高配息的紀錄具有吸引力。但仍需評估未來獲利與自由現金流是否足以支持此股利政策。
- ESG風險與機會: 公司在ESG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這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並吸引重視永續發展的投資人。投資人可關注公司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進一步承諾與實踐。
- 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 2Q25的營業外淨流出雖然影響有限,但散戶應理解其性質,以避免對核心營運表現產生誤判。
總體而言,捷流閥業憑藉其穩健的經營、前瞻的佈局及強勁的獲利成長,在當前市場中展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然而,任何投資仍需基於詳盡的個人研究與風險評估。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凱基台北分公司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37號4F)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法說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