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441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金洲(441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採線上法人說明會形式進行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營運狀況及相關財務業務情形。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詳細闡述了金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417)的業務概況、產業趨勢、營運表現、未來策略及永續發展承諾。整體而言,報告呈現了公司穩健的營運體質、持續成長的獲利能力,以及對未來市場趨勢的積極佈局。

報告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金洲作為一家全球佈局、垂直整合的網具製造商,其業務根基紮實,並能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公司不僅在傳統捕撈漁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更成功將重心轉向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水產養殖業。在財務表現上,金洲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獲利能力提升,尤其在毛利率和淨利率方面持續優化,顯示其在成本控制與產品附加價值提升上取得成效。此外,公司亦透過研發、自有品牌、客製化服務和永續發展策略,不斷強化其競爭優勢。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對金洲的股票市場影響預期為正面利多。核心原因在於其強勁的財務表現和明確的未來成長動能:

  • 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稅前淨利率及稅後淨利率的持續增長,以及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的優異表現,預示著全年獲利有望創下新高。這通常會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並可能推升市場對其估值的預期。
  • 水產養殖的長期成長趨勢: 報告明確指出全球水產養殖業的長期增長將是金洲的主要驅動力。這為公司營收和獲利提供了堅實的長期基礎,有助於投資者建立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
  • 股利政策的穩定與提升: 預計2025年發放每股2.8元的現金股利,相較於2024年有所增加,顯示公司樂於回饋股東,且對未來營運展望抱持樂觀態度。這對偏好股利收益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 市場分散風險: 銷售地區從亞洲集中轉向歐洲和美洲的成功,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這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更顯重要。
  • 競爭優勢與永續發展: 客製化能力、自有品牌、研發投入以及對綠色能源的承諾,有助於鞏固其市場地位並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包括注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投資者。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從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來看,金洲在短期內有望延續其強勁的獲利成長。特別是毛利率和淨利率的顯著提升,以及預期增加的股利發放,均指向短期內積極的營運表現。市場分散策略的成功,尤其在歐洲市場的快速擴張,亦是短期內的重要驅動力。
  • 長期趨勢: 金洲的長期發展潛力主要根植於全球水產養殖業的結構性成長。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對水產品需求的增加,水產養殖作為替代捕撈漁業的趨勢將持續深化,為金洲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在生產基地全球化、產品多樣化、研發創新以及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方面的投入,都將支持其在長期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因此,金洲的長期成長前景被視為樂觀。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者在評估金洲海洋科技時,應著重考量以下幾點:

  1. 獲利能力的持續性: 儘管近期獲利表現亮眼,投資人仍需持續關注公司是否能維持毛利率和淨利率的成長趨勢,尤其在原物料價格波動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挑戰下。
  2. 水產養殖市場的發展動態: 密切追蹤全球水產養殖業的政策變化、技術創新及市場需求,這將直接影響金洲的核心業務增長。
  3. 新興市場的拓展成效: 觀察公司在歐洲、美洲等新興市場的銷售成長是否能彌補亞洲市場佔比的自然下降,並為整體營收帶來新的增長點。
  4. 研發成果的商業化: 留意公司在新型漁網和箱網上的研發投入,是否能有效轉化為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技術優勢和獲利空間。
  5. 負債比例的變化: 雖然目前負債比例健康,但微幅上升的趨勢仍需留意,確保公司財務結構的穩健。
  6. 宏觀經濟與環境風險: 關注國際油價、匯率變動及極端氣候等外部因素對公司營運成本和市場需求的潛在衝擊。
  7. 股利穩定性: 股利政策顯示公司有回饋股東的意願,但應評估未來獲利能否持續支持此一派發水平。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概況

  • 基本資訊:
    • 設立於1978年,2000年上櫃掛牌。
    • 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839,713千元。
    • 集團員工人數達2,759人。
    • 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陳加仁。
  • 主要業務:
    • 製造與加工各種漁具、漁網、線(繩)、索,涵蓋內外銷。
    • 製造買賣及進出口相關原料、材料、成品、半成品。
    • 製造買賣及進出口漁網廠機械設備。
    • 買賣及進出口魚貨、魚粉、紅豆、黃豆。
    • 經營小型運輸船與其他相關業務之轉投資。
  • 全球佈局:
    • 台灣設有總公司及新園廠。
    • 中國昆山金洲廠、越南金洲廠、印尼金大等亞洲主要生產基地。
    • 透過巴拿馬、英屬維京群島、塞席爾等實體進行投資,子公司遍及中國泉州、越南、印尼、薩摩亞。
  • 網片製造流程: 從原料、撚線/編纖線、網片編織、巡補、水熱定型、漂染、直目/橫目定型、柏油添加(選配)、品管、包裝至裝櫃出貨,顯示垂直整合生產模式。
  • 產品線:
    • 海上用網: 捕撈用網(如圍網、箱網、拖網、三腳虎網/燈光圍網、流刺網&三層網、陷阱網、定置網)、養殖用網。
    • 陸上用網: 運動用網(棒球、網球、排球、足球、高爾夫球練習網)、軍事偽裝網、農業用網、安全網。
    • 其他產品包括各式線、繩索及海上捕撈用具(浮球、鐵鍊等)。

產業概況

  • 產業集中地: 漁網製造主要集中於亞洲,特別是中國、越南和印尼,因其龐大市場需求與勞動力成本優勢。
  • 中國遠洋漁業: 中國遠洋漁船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其規模是排名第2至第5名(臺灣、日本、韓國與西班牙)總和的三倍,受政府補貼與購買額度挹注。
  • 挪威水產養殖政策: 挪威政府放寬對水產養殖業者的資源稅政策,預計對金洲的養殖客戶產生深遠影響。
  • 上中下游關聯性:
    • 上游: 石化工業、人纖製造業(如台化、遠東)提供尼龍絲、特多龍絲等原料。
    • 中游: 網具製造業(金洲)進行撚線、編網、染整、熱處理等整廠作業,具垂直整合優勢。
    • 下游:
      • 海上應用:漁具加工業、漁業公司、漁民、養殖業。
      • 陸上應用:精緻農業、運動休閒業、公共工程、營造廠、國防軍事。

產品發展趨勢

分析圖表「全球漁業與水產養殖的水生動物產量」(圖1及圖64):

  • 圖1 (1950-2022年趨勢):
    • 1990年後,全球捕撈漁獲量大致維持穩定,波動不大。
    • 水產養殖產量則呈現顯著且穩定的成長趨勢。
    • 在2022年,水產養殖產量已超越捕撈漁業產量,成為水生動物供應的主要來源,顯示產業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轉變。
  • 圖64 (1980-2032年展望):
    • 此圖表進一步預測了未來的成長趨勢。
    • 預計到2032年,水產養殖產量將達到1.11億噸,相較於報告期增長17%。
    • 捕撈漁業產量預計達到9,400萬噸,增長幅度為3%。
    • 主要趨勢: 數據明確指出水產養殖業將持續是水生動物產量的主要增長動力,其成長速度遠超傳統捕撈漁業。這為金洲的養殖用網產品提供了強勁的長期市場需求。

競爭情形與優勢

  • 競爭環境: 製網業高度依賴勞動力,亞洲因勞動成本優勢成為主要競爭者集中地,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地。
  • 公司策略佈局: 為提升生產效率並貼近當地銷售市場,金洲已在中國昆山、越南胡志明及印尼三寶瓏等地設立工廠。
  • 競爭優勢:
    • 國際認證: 通過挪威NOOMAS Sertifisering箱網養殖標準NS-9415。
    • 自有品牌: 擁有「KING CHOU」及「KING NET」品牌。
    • 客製化能力: 具備客製化生產、設計及研發能力。
    • 一站式服務: 延伸生產線與加工層次,提供網片組合、安裝、維修乃至舊網回收處理等全面服務,讓客戶能專注於產品使用。
    • 售後服務: 提供完善的網片、五金零配件、鐵鍊及浮球等售後整修服務。
    • 客戶關係: 合作客戶多為長期買家,客群穩定,為公司帶來持續且穩健的收益。

營運與財務概況

分析圖表「主要商品之銷售地區」:

  • 主要趨勢:
    • 亞洲市場: 佔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從2023年的66%下降至2024年的65%,再到2025年上半年的50%。
    • 歐洲市場: 佔比顯著且快速增長,從2023年的17%降至2024年的14%後,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躍升至29%。
    • 美洲市場: 佔比穩定成長,從2023年的11%上升至2024年的14%,並在2025年上半年達到16%。
    • 其他地區: 佔比維持在5%至7%之間,相對穩定。
    • 結論: 此趨勢顯示公司成功執行了市場分散策略,降低了對亞洲單一市場的依賴,並在歐洲和美洲等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拓展成果,有助於分散區域風險並開拓新的增長機會。
合併綜合損益表(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上半年度 主要趨勢
營業收入 2,936,371 3,091,070 1,666,907 逐年成長,2025上半年已達2024全年約54%,預期全年表現穩健。
營業毛利 740,592 887,442 492,904 逐年成長,2025上半年已達2024全年約55%,顯示獲利能力增強。
毛利率 25% 28% 30% 持續顯著提升,顯示公司產品組合優化或成本控制得宜,為非常正面的趨勢。
營業淨利 390,920 571,836 309,175 逐年成長,2025上半年已達2024全年約54%。
營業淨利率 13% 18% 19% 持續提升,與毛利率趨勢一致,反映營運效率改善。
稅前淨利 438,572 540,867 417,739 逐年成長,2025上半年已接近2024全年水準,預期2025全年將大幅增長。
稅前淨利率 15% 17% 25% 顯著提升,為公司獲利能力強化的關鍵指標。
稅後淨利 316,614 383,255 292,301 逐年成長,2025上半年已達2024全年約76%,預期2025全年表現非常強勁。
稅後淨利率 11% 12% 17% 持續穩步提升,反映最終獲利能力增強。
歸屬本公司稅後淨利 310,262 370,720 273,771 與稅後淨利趨勢一致,2025上半年已達2024全年約74%。
歸屬本公司稅後淨利率 11% 12% 17% 與稅後淨利率趨勢一致。
每股盈餘(元) 3.69 4.41 3.26 逐年增長,2025上半年EPS已達3.26元,若下半年維持此趨勢,全年EPS有望顯著超越2024年,顯示強勁的獲利爆發力。
合併資產負債表(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6月30日 主要趨勢
流動資產 2,903,873 3,044,813 2,851,004 2024年成長,2025上半年略有下降,可能與營運週轉或短期投資有關。
非流動資產 1,887,124 2,265,174 2,201,351 2024年顯著成長,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加,2025上半年略減。
資產總額 4,790,997 5,309,987 5,052,355 2024年資產規模擴大,2025上半年略有調整。
流動負債 1,149,390 1,326,520 1,318,254 穩定增長後趨於平穩。
非流動負債 453,056 477,039 509,119 緩步增長。
負債總額 1,602,446 1,803,559 1,827,373 穩定增長。
負債比例 33% 34% 36% 緩步上升,但整體仍處於健康水準。
股本 839,713 839,713 839,713 穩定,未發行新股或減資。
本公司業主之權益 2,767,902 3,048,444 2,789,117 2024年成長,2025上半年略有下降,可能與股利發放或其他權益調整有關。
權益 3,188,551 3,506,428 3,224,982 與業主之權益趨勢一致。
  • 股利政策:
    • 股利發放原則:採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配合處理,綜合考量競爭狀況、資金需求、財務結構及盈餘。
    • 提撥股利比率:年度稅後盈餘扣除公積提列數後,不低於百分之三十。
    • 現金股利佔比:營運成長階段,分配股利中現金股利原則上不低於百分之十。若每股現金股利低於0.3元,得改配發股票股利。
    • 主要趨勢: 2023年現金股利2.9元,2024年2.0元,2025年預計2.8元。2025年預計股利較2024年有顯著提升,反映公司獲利能力增強。

分析圖表「資本支出」(條狀圖):

  • 主要趨勢:
    • 2023年度資本支出約為新台幣1.3億元。
    • 2024年度資本支出大幅躍升至約新台幣4.8億元,顯示公司在該年度進行了顯著的投資擴張或設備升級。
    • 2025年上半年度資本支出降至約新台幣0.7億元,可能意味著2024年的大規模投資高峰期已過,或投資規劃進入不同階段。
    • 結論: 2024年的高資本支出有利於未來產能擴充或技術升級,為未來營收成長奠定基礎。

未來展望及發展

  • 營運策略:
    • 市場拓展: 深耕長期合作客戶以穩固基礎收益,並積極開發新興養殖市場。
    • 營運效能: 優化庫存管理以降低成本波動風險,分散生產基地以減輕地緣政治風險。
  • 機會與挑戰:
    • 機會:
      • 全球水產養殖需求成長:人口增加帶動漁業設備長期需求。
      • 循環經濟與永續趨勢:漁具回收再利用與環保材質符合政策與市場要求,助力品牌形象提升。
      • 海外市場拓展:新興養殖國家需求快速成長,具備出口契機。
    • 挑戰:
      • 原物料價格波動:石油價格受國際行情影響,可能造成成本壓力。
      • 人力成本上漲:薪資成本逐年增加,影響獲利空間。
      • 環境變遷風險:極端氣候影響養殖需求。
  • 研發計畫:
    • 每年研發費用約為營收的0.1%。
    • 圍網改良: 旨在使漁網在水面保持更穩定的開口,並延緩網口磨損。
    • 新材質箱網: 即使長時間浸泡於海水中,仍能有效防止海洋生物附著,且易於去除,降低清理與維護難度。
  • 專利:
    • 擁有台灣「圍網結構」專利。
    • 技術領域:減少漁網水阻,加速沉降,縮短捕撈作業時間,使漁網更容易展開、不易摺疊,降低勾網及無法沉降風險。起網時不易勾網,維護或更換網片時能有效縮短時間。

永續發展

  • 公司在新園廠及屏南二廠建置太陽能光電,展現對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的承諾。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 (Positive Factors)

  1. 全球水產養殖業成長趨勢明確: 報告明確指出水產養殖產量預計到2032年將大幅成長17%並超越捕撈漁業,這為金洲的核心業務提供了穩定的長期市場需求。(報告P.29, P.30, P.42)
  2. 市場佈局與多元化策略奏效: 銷售地區圖顯示亞洲佔比下降,歐洲和美洲市場顯著提升,有助於分散區域風險並開拓新成長動能。(報告P.33, P.39)
  3. 獲利能力持續強勁成長: 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稅前淨利率、稅後淨利率和每股盈餘在近年來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5年上半年數據更顯示強勁的成長動能。這是公司經營效率和產品組合優化的結果。(報告P.34)
  4. 穩健的股利政策: 2025年預計現金股利2.8元,高於前一年,反映公司對未來獲利能力的信心,對股東具有吸引力。(報告P.36)
  5. 垂直整合與全球生產基地優勢: 具備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產鏈,並在亞洲多國設廠,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貼近市場及減輕地緣政治風險。(報告P.3, P.7, P.8, P.28, P.31, P.39)
  6. 技術研發與專利: 持續投入研發,開發新型高效能漁網(如改良圍網、新材質箱網),並擁有專利,提升產品競爭力與附加價值。(報告P.43, P.44)
  7. 品牌與客製化服務: 擁有自有品牌、通過國際認證,並提供客製化生產、設計、研發及完善售後服務,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戶關係。(報告P.40, P.41)
  8. 永續發展承諾: 投資太陽能光電,符合全球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趨勢,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可能帶來綠色商機。(報告P.42, P.46, P.47)
  9. 挪威水產養殖稅收政策放寬: 對公司養殖客戶有利,可能刺激需求。(報告P.27)

利空 (Negative Factors)

  1. 原物料價格波動風險: 石油價格等國際行情變化可能對生產成本造成壓力。(報告P.42)
  2. 人力成本上漲: 薪資成本逐年增加可能壓縮獲利空間。(報告P.42)
  3. 環境變遷風險: 極端氣候可能影響養殖需求,為業務帶來不確定性。(報告P.42)
  4. 負債比例微幅上升: 雖然仍處於健康水平,但負債比例從2023年的33%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6%,需持續關注其變化趨勢。(報告P.35)
  5. 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相對較低: 每年研發費用約為營收的0.1%,相較於某些高科技產業可能較低,但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可能符合產業特性。(報告P.43)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採線上法人說明會形式進行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營運狀況等。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