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立(430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信立(430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關稅重構與全球產業投資新機遇主題式論壇。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了信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303)在經歷普大材料併購後,顯著的營運轉變與未來發展策略。整體而言,報告內容透露出公司積極轉型、擴大市場版圖並深化ESG佈局的決心。普大材料的併入不僅為信立帶來了豐厚的營收挹注,更使其產品線與市場應用範圍大幅拓寬,特別是在運動及休閒品牌領域取得了穩固的地位。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報告顯示信立透過併購普大材料,成功實現了規模擴張與產業整合。儘管財務數據中存在一些波動,尤其是在114年第二季因投資有價證券未實現損失導致的短期淨利虧損,但隨後即獲得回沖轉正,且整體營收、毛利及每股盈餘(EPS)均呈現爆發性成長。這表明公司的核心業務成長動能強勁,併購策略的協同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此外,公司對ESG綠色產業鏈的投入與承諾,以及對環保產品的積極開發,顯示出其對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普大材料併購後的顯著營收成長和毛利率改善,預計將對信立的股價產生正向影響。尤其是公司與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合作關係,以及在水性環保皮革領域的領先地位,將增加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潛力的信心。然而,投資有價證券帶來的短期波動提醒投資人,公司可能存在非核心業務的風險敞口,需要持續關注。若公司能穩定其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並有效管理投資風險,其股價有望獲得重估。ESG相關的發展方向也符合當前市場的投資趨勢,可能吸引更多注重永續發展的投資資金。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信立將持續受惠於普大材料的整合效益,營收與毛利有望維持增長。然而,非經常性投資評價的波動仍可能影響短期獲利表現。公司在7月投資評價回沖轉正的聲明,預示著第三季的獲利表現或將改善。新產品(如SBR+PU複合生質材料)的訂單放量與客戶黏著度提升,將為短期營運提供支撐。
  • 長期趨勢: 信立在ESG綠色產業鏈的佈局,包括循環經濟、綠色產品開發及水性環保皮革技術,是順應全球環保趨勢的長期策略,有助於建立競爭壁壘並提升品牌價值。與永捷的合作強化了其在塑膠回收再利用的技術能力。這些努力預計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長期成長動能和市場優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營收與毛利率: 雖然營收成長強勁,毛利率亦有提升,但散戶應關注其是否能持續維持。高毛利訂單的持續性是關鍵。
  • 獲利來源結構: 114年上半年龐大的稅前淨利主要來自非營業外收入,核心營業利益仍為虧損。散戶應深入了解非營業外收入的性質,判斷其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避免單純受整體淨利數字誤導。
  • 投資風險: 114年第二季因有價證券未實現損失導致的淨利虧損,提醒投資人需注意公司在投資方面的風險管理。雖然短期已回沖,但未來潛在的投資波動仍應納入考量。
  • 併購整合效益: 觀察普大材料與信立在技術、產品線及市場拓展方面的協同效應是否持續深化,能否帶來穩定的長期效益。
  • ESG進展: 關注公司在綠色產品開發、GRS認證、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等ESG策略的實際進展與成果,這將影響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和市場評價。
  • 財務結構: 儘管流動比率穩定,負債比率在併購後有所上升但仍處於可控範圍,散戶仍應定期檢視公司財務結構的變化,確保其穩健性。

重點摘要

公司基本資料與產品概況

  • 公司歷史: 信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303)成立於民國62年06月22日,擁有逾五十年歷史,曾獲經濟部頒發感謝狀肯定其對工商發展與就業的貢獻。
  • 經營團隊: 董事長為張祐銘,總經理為鄭毓棠。
  • 核心業務: 專注於合成皮與塑膠皮製造,包括PVC皮革、PU皮革及PU薄膜。
  • 生產基地: 在台南設有PVC廠及PU廠,總土地面積達26,383坪,強調產品為100%臺灣製造(MIT)。主要廠區包含學甲一廠(占地12,989坪)與學甲四廠(占地13,394坪)。
  • 主要產品應用:
    • PVC乳膠皮與柔軟皮: 廣泛應用於手套、皮包、鞋類、傢俱、球拍套、皮箱及成衣等領域。產品具多樣化的紙紋、壓花紋路、色水及厚度選擇,並符合美國及歐盟法規,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安全性。
    • PU透濕膜: 具備防風、高透濕、防水、抗菌、耐高溫等特性,適用於休閒服飾、滑雪服等。產品輕薄、可搭配印刷與鐵弗龍貼膜,提高附加價值。
    • PU貼面與合成皮: 涵蓋壓花、印花、乾式PU、瘋馬皮、止滑導電皮等系列,應用於鞋材、運動器材、成衣、皮包、手套及裝潢材等,可取代真皮。
  • 核心競爭優勢: 具備完善的品質檢驗設備,包括紫外線耐燃、耐磨、水壓、含水率、曲折及恆溫恆濕等試驗機,確保產品優良品質。

普大併購及其市場影響

  • 併購背景: 信立取得普大材料經營權,此舉為公司營運帶來顯著挹注。
  • 普大產品線: 普大主要生產PU膜、PU皮及PU人造革(底材包括不織布、織布、伸縮佳績布及熱熔膠底),應用於鞋業、成衣、皮包、高爾夫球手套,並積極研發水性PU用於汽車內裝及沙發。
  • 市場區隔與品牌分布: 普大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勁地位,其中運動品牌佔比高達50%(如NIKE、NB、ADIDAS、UA),休閒品牌佔比40%(如Timberland、Merrell、HOKA、Skechers等),高爾夫球手套及其他產品佔10%。
  • 協同效應: 併購後,信立與普大在技術、產品線及市場拓展方面形成強大協同效應,大幅提升公司營收與獲利能力。普大管理團隊在皮革與合成皮產業擁有30年經驗,其斗六廠是臺灣少數的純環保水性皮革生產基地。

營運績效與財務狀況

  • 營收成長: 普大併入後營收顯著成長。從112年下半年至114年上半年,月營收呈現明顯攀升趨勢,114年5月更達到101,289千元的高峰,顯示併購帶來的強勁增長動能。
  • 毛利與毛利率: 季營業毛利及毛利率相較去年同期皆有增加。特別是114年第二季毛利率達到約20%,較113年同期有顯著提升,主要歸因於高毛利訂單的增加。
  • 獲利趨勢: 114年第二季因認列投資有價證券的未實現損失,導致本期淨利虧損,每股盈餘(EPS)為負值。然而,報告指出該未實現投資評價變動已於7月單月回沖轉正。
  • 綜合損益表(114年上半年對比113年下半年):
    項目 114 H1 (千元) 113 H2 (千元) YOY (成長率)
    營業收入 503,029 109,244 360.46%
    營業毛利淨額 84,479 14,602 478.54%
    毛利率 17% 13% +4百分點
    營業利益(損失) (33,599) (15,815) (虧損擴大)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727,143 316,037 130.08%
    稅前淨利 693,544 300,222 131.01%
    本期淨利 667,290 300,222 122.27%
    基本每股盈餘(元) 8.51 4 112.75%

    註:YOY欄位在此處表示114年上半年相較於113年下半年的成長率。

  • 資產負債表(截至114/06/30):
    項目 114/06/30 (千元) 113/12/31 (千元) 113/06/30 (千元)
    資產總計 4,378,900 3,308,823 1,718,521
    負債總計 1,342,266 1,136,200 262,163
    股本 946,053 788,378 788,000
    保留盈餘 1,427,683 993,376 477,464
    權益總計 3,036,634 2,172,623 1,456,358
    每股淨值(元) 32.1 27.56 18.48
    流動比率 147.60% 147.77% 234.23%
    負債比率 30.65% 34.34% 15.26%

    報告期內,資產總計、股本、保留盈餘及權益總計均呈現大幅增長,每股淨值穩步上升。流動比率雖較113年中有所下降但趨於穩定,負債比率在併購後雖上升但仍處於健康水平。

未來發展方向與ESG策略

  • ESG綠色產業鏈: 積極推動循環經濟,每年處理500噸廢棄物,透過改質、破碎、磨粉、押出等製程,轉化為5溝浪板或裝潢版+PU面等產品,並取得GRS認證,落實節能減碳與永續循環。
  • 深耕台灣、接軌國際: 加強與現有客戶合作,爭取GRS國際認證;透過跨業合作與品牌認證提升營運動能;積極響應政府ESG政策,持續開發綠色產品。
  • 開發新客戶及環保性產品: 發展環保無溶劑產品、搭配回收底材,朝綠色複合加工品方向邁進。正積極研發PU高固無溶劑面料,並與異業合作開發SBR+PU複合生質材料,已接獲品牌訂單並逐步放量。
  • 上下游整合規劃: 以現有產品為基礎延伸市場,強化上下游整合以提升競爭力。與永捷共同研發泛用塑膠回收再利用工藝,降低廢棄物、碳排與環境污染,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整合普大產品,共享資源,擴大市場佔有率。
  • 併購效益深化: 結合集團資源,響應環保綠能政策,開發低污染產品,期望有效提高客戶黏著度,提升新產品開發能力。

利多與利空資訊分析

利多資訊

  • 普大材料併購效益顯著:
    • 普大材料的併入使公司營收獲得明顯挹注,營收圖表顯示合併後有爆發性成長。(依據:第15頁「營運現況分析-普大營收併入,營收有顯著成長」)
    • 普大擁有國際知名運動及休閒品牌客戶,強化了信立的市場地位和客戶基礎。(依據:第14頁「市場區隔及品牌分布圖」及第21頁「信立併購普大應材,明顯的營收挹注,並能增加營運綜效」)
    • 普大經營團隊具備豐富產業經驗,且其斗六廠為純環保水性皮革生產基地,有助於公司技術和環保轉型。(依據:第21頁「信立併購普大應材,明顯的營收挹注,並能增加營運綜效」)
  • 營運績效大幅提升:
    • 11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營業毛利淨額、本期淨利及基本每股盈餘均較113年下半年大幅增長,顯示強勁的營運成長動能。(依據:第18頁「營運現況分析-綜合損益表」)
    • 毛利率從113年下半年的13%提升至114年上半年的17%,且114年第二季毛利率達到約20%,主要因高毛利訂單增加。(依據:第16頁「營運現況分析-毛利率趨勢」及第18頁「營運現況分析-綜合損益表」)
    • 資產總計、保留盈餘及每股淨值呈現穩健增長,顯示公司資產規模擴大且股東權益價值提升。(依據:第19頁「營運現況分析-資產負債表」)
  • 積極佈局ESG與綠色產品:
    • 投入ESG綠色產業鏈,推動循環經濟,每年回收處理500噸廢棄物,並取得GRS認證,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依據:第20頁「未來發展方向(一)」)
    • 積極研發環保無溶劑產品、複合生質材料、水性PU等低污染產品,並已接獲品牌訂單,符合全球環保趨勢與市場需求。(依據:第21頁「未來發展方向(二)」第2點)
    • 與永捷合作開發泛用塑膠回收再利用工藝,有助於減少工業廢棄物、降低碳排、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和競爭力。(依據:第21頁「未來發展方向(二)」第3點)
  • 持續強化核心競爭力:
    • 加強與現有客戶合作,爭取產品GRS國際認證,並透過跨業合作提升營運動能。(依據:第21頁「未來發展方向(二)」第1點)
    • 具備完善的品質檢驗設備,確保產品優良品質,提升市場信任度。(依據:第10頁「核心競爭優勢」)

利空資訊

  • 核心營業利益持續虧損:
    • 儘管整體淨利表現亮眼,但114年上半年營業利益仍為負值,且虧損金額較113年下半年擴大,顯示核心業務的營運費用相對較高或毛利不足以覆蓋營運成本。(依據:第18頁「營運現況分析-綜合損益表」)
  • 非經常性收入貢獻大:
    • 114年上半年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的大幅增長主要來自龐大的營業外收入及支出(727,143千元),而非來自核心營業活動的改善。非經常性收入的可持續性值得關注。(依據:第18頁「營運現況分析-綜合損益表」)
  • 投資評價波動影響獲利:
    • 114年第二季因認列投資有價證券的未實現損失導致淨利虧損及EPS為負值,雖然報告稱已回沖轉正,但這顯示公司在投資方面存在風險,可能對短期獲利造成波動。(依據:第17頁「營運現況分析-獲利趨勢」)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2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版之「2025世界新經濟秩序趨勢」論壇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康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