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一(417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杏一(417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4175)於2025年10月1日舉辦的法人說明會,全面性地呈現了公司概況、經營實績與未來展望。整體而言,報告內容顯示公司在面對臺灣社會高齡化趨勢下,積極佈局長期照護市場,並透過多角化經營、數位轉型及強化供應鏈合作,以鞏固其在醫療用品零售領域的領導地位。雖然部分財務數據曾出現波動,但最新的2025年數據已呈現顯著改善,顯示公司營運狀況正逐步回穩並展現成長動能。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展現了杏一在傳統實體通路與數位整合方面的策略雄心,尤其是在臺灣社會步入超高齡社會的背景下,公司精準地將焦點放在銀髮及長照商機,這是一個具備龐大成長潛力的市場。公司不僅透過醫院及社區門市擴展服務據點,更積極發展電商與數位工具,試圖建立線上線下(OMO)整合的會員服務模式,以提供全方位的居家照護解決方案。此外,杏一在ESG方面的持續投入與獲得肯定,亦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永續發展形象。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報告中揭示的幾個關鍵數據,可能對杏一的股票市場表現產生不同影響:
- 利多因素:
- 臺灣超高齡社會的龐大商機,為杏一的核心業務提供長期且穩定的成長基礎。
- 2025年Q1-Q2合併營收及稅後淨利顯著增長,EPS表現亮眼,顯示營運回升趨勢。
- 持續擴展門市據點(年展店目標5-10%)及多型態經營模式,有助於擴大市佔率。
- 深耕醫療零售OMO模式與數位工具整合,有望提升顧客忠誠度與營運效率。
- 強化核心商品競爭力及引進代理產品,豐富產品線,滿足多元消費者需求。
- 穩定的股利發放政策,雖然現金股利佔比高,但過去幾年都有配發,有利於長期持股的投資人。
- 持續榮獲公司治理及ESG獎項,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吸引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投資人。
- 利空因素:
- 2023年及2024年部分季度稅後淨利與EPS曾出現負值,顯示過去營運仍受挑戰,可能影響部分投資人信心。
- 中國大陸地區營收自2021年以來呈現顯著下降趨勢,顯示該市場的營運面臨嚴峻挑戰,若無法有效止跌回升,可能成為整體營收的拖累。
- 電商業務受限於法規及服務模式,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在數位化浪潮下,若進度緩慢可能錯失市場機會。
- 面對市場競爭及成本壓力,毛利率仍需持續觀察是否能維持穩定或提升。
綜合來看,短期內2025年Q1-Q2的財務數據改善,可能為股價帶來正面動能。然而,長期而言,投資人將會密切關注公司能否有效應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挑戰,並將數位轉型與高齡商機的策略成功轉換為持續性的獲利。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杏一在2025年下半年將持續受惠於臺灣高齡化社會的基礎需求,以及公司在門市擴展和行銷活動上的投入。2025年上半年營收和獲利的良好表現,預示著短期內營運將維持穩定成長。然而,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收表現仍是短期內需要觀察的風險點。
- 長期趨勢: 杏一的長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臺灣人口結構轉變所帶來的龐大銀髮與長照商機。隨著2025年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對居家照護、醫療器材和保健食品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公司透過線上線下整合、強化商品競爭力及會員服務的策略佈局,有望在長期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數位轉型若能成功深化,將能進一步降低營運成本、提升顧客體驗,並拓展新的營收來源。中國大陸市場的調整,則可能迫使公司重新評估其海外佈局策略,若能有效止損或轉型,對長期發展將是正面因素。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財務數據的持續性: 雖然2025年上半年數據表現良好,但散戶應持續追蹤未來季度的營收、毛利率、淨利和EPS,確認成長趨勢是否具有持續性,特別是能否超越過去的高點。
- 留意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 中國大陸地區營收的連續下滑是一個警訊。投資人應關注公司是否有明確的策略來應對或調整該市場的營運,避免其成為長期性的負擔。
- 觀察數位轉型成效: 公司的OMO模式、數位工具整合及精準行銷策略能否有效提升會員活躍度、轉換率及營收貢獻,是評估其長期潛力的重要指標。
- 評估門市擴展與獲利能力的平衡: 雖然展店目標為5-10%,但需觀察新設門市是否能迅速達到損益兩平並貢獻獲利,避免過度擴張影響整體利潤。
- 注意股利發放政策的穩定性: 杏一以現金股利為主,過去有穩定發放的記錄。對於重視股息收益的投資人,應持續關注未來的股利政策,並評估其現金流狀況。
- 關注產業競爭與法規變化: 醫療零售市場競爭激烈,且受法規影響較大。投資人應留意市場上是否有新的競爭者加入,以及相關法規變動對公司業務的潛在影響。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
- 公司名稱: 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4175)。
- 成立時間: 1990年12月4日。
- 實收資本: 新台幣4.23億元。
- 員工人數: 1,991人。
- 據點數: 門市據點323店,商場據點28座 (截至2025年8月)。
- 會員總數: 424萬人。
- 董事長: 陳麗如 護理師。
- 核心服務: 以醫院服務為核心,延伸至長照服務、藥流服務、社區門市、醫院門市、醫院商場及醫療被服等多元產業鏈。
- 獨特服務模式: 全台唯一門市跨足醫院社區的服務模式,涵蓋保健需求、慢性需求及急性需求,提供居家照護與醫院診療的整合服務。
- 居家照護範圍: 提供全面性居家照護,解決照護問題與痛點,滿足長照需求,商品類別涵蓋營養食品、保健食品、糖尿病護理、復健護理、口腔保健、傷口護理、居家保健、日常生活用品、失禁護理、護具類、美容保養品、婦嬰用品等。
經營實績與趨勢分析
門市據點與商場成長情形 (近三年 - 僅計算台灣門市、商場)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醫院型門市、社區型門市及商場的數量變化。
年度 |
醫院型門市 |
社區型門市 |
商場 |
2021年 |
222 |
65 |
22 |
2022年 |
227 |
77 |
22 |
2023年 |
227 |
86 |
23 |
2024年 |
226 |
87 |
23 |
2025年Q2 |
224 |
87 |
24 |
- 主要趨勢:
- 醫院型門市: 從2021年的222間增至2022年的227間後趨於穩定,但在2024年微幅下降至226間,2025年Q2再降至224間,顯示醫院型門市數量已達相對飽和或進行結構調整。
- 社區型門市: 呈現穩健的逐年增長趨勢,從2021年的65間持續增加至2024年及2025年Q2的87間,顯示公司積極拓展社區市場。此為利多,拓展更廣泛的客群。
- 商場: 數量相對穩定,從2021年及2022年的22座,在2023年和2024年增加到23座,並在2025年Q2微幅增至24座,顯示公司在商場據點的擴張較為謹慎。
合併營收 - 四季度表現 (單位:億元)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季度合併營收及Q1-Q2的合併營收及成長率。
合併營收 |
Q1 |
Q2 |
Q3 |
Q4 |
Q1-Q2合併營收 |
Q1-Q2合併營收成長率 |
2021年度 |
14.97 |
16.87 |
16.00 |
17.56 |
31.84 |
13.23% |
2022年度 |
16.04 |
20.48 |
17.07 |
18.65 |
36.52 |
14.70% |
2023年度 |
17.53 |
18.38 |
18.48 |
20.08 |
35.91 |
-1.67% |
2024年度 |
18.37 |
19.40 |
19.10 |
20.47 |
37.77 |
5.18% |
2025年度 |
18.99 |
20.12 |
- |
- |
39.11 |
3.57% |
- 主要趨勢:
- 季度營收: 季度營收呈現波動成長,但整體趨勢向上。Q4通常為年度營收表現最佳的季度,2024年Q4達到20.47億元。2025年Q2營收為20.12億元,顯示穩定的營運表現。
- Q1-Q2合併營收及成長率:
- 2021年Q1-Q2合併營收為31.84億元,成長率13.23%。
- 2022年Q1-Q2合併營收增至36.52億元,成長率達14.70%,為近年高峰。
- 2023年Q1-Q2合併營收微幅下滑至35.91億元,成長率轉為負1.67%,顯示該年度上半年營運面臨挑戰。此為利空。
- 2024年Q1-Q2合併營收回升至37.77億元,成長率5.18%,恢復成長動能。此為利多。
- 2025年Q1-Q2合併營收進一步增長至39.11億元,成長率3.57%,保持正向成長。此為利多。
合併營收 (累計 - 單位:仟元)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H1至2025年H1的累計合併營收及成長率。
年度 |
合併營收 (累計) |
營收成長率 (累計) |
2021 H1 |
3,183,908 |
13.21% |
2022 H1 |
3,651,637 |
14.69% |
2023 H1 |
3,590,693 |
-1.67% |
2024 H1 |
3,776,558 |
5.18% |
2025 H1 |
3,911,219 |
3.57% |
- 主要趨勢:
- 與季度營收趨勢一致,2023年H1營收成長率為負1.67%,但2024年H1和2025年H1已恢復正成長,分別為5.18%和3.57%。
- 整體而言,公司上半年合併營收呈現穩步增長,儘管2023年曾有短暫下滑,但隨後即反彈,顯示營運恢復韌性。此為利多。
毛利率 (單位:%)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季度毛利率及Q1-Q4平均毛利率。
毛利率 |
Q1 |
Q2 |
Q3 |
Q4 |
Q1-Q4平均毛利率 |
2021年度 |
31.21 |
28.75 |
28.64 |
29.40 |
29.46 |
2022年度 |
31.20 |
29.65 |
31.59 |
29.97 |
30.53 |
2023年度 |
30.96 |
29.61 |
30.51 |
30.81 |
30.47 |
2024年度 |
30.46 |
29.14 |
31.95 |
31.63 |
30.81 |
2025年度 |
33.66 |
31.97 |
- |
- |
- |
- 主要趨勢:
- 季度毛利率: 毛利率在不同季度間呈現波動。Q1和Q3的毛利率通常較高。
- 2025年Q1的毛利率高達33.66%,創下近年新高,Q2為31.97%,亦表現優異。此為利多,顯示公司產品組合優化或成本控制得當。
- 2024年Q3和Q4的毛利率也分別達到31.95%和31.63%,顯示毛利率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有顯著提升。
- Q1-Q4平均毛利率: 從2021年的29.46%提升至2024年的30.81%,顯示長期毛利率呈現緩步上升趨勢。
稅後淨利 (單位:仟元)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季度稅後淨利及Q1-Q4累計稅後淨利。
稅後淨利 |
Q1 |
Q2 |
Q3 |
Q4 |
Q1-Q4累計稅後淨利 |
2021年度 |
25,892 |
27,829 |
(9,700) |
22,272 |
66,293 |
2022年度 |
30,852 |
86,197 |
40,250 |
18,382 |
175,681 |
2023年度 |
18,373 |
1,888 |
14,455 |
12,814 |
47,530 |
2024年度 |
(2,102) |
(7,582) |
20,308 |
59,362 |
69,986 |
2025年度 |
43,617 |
28,789 |
- |
- |
72,406 |
- 主要趨勢:
- 季度淨利: 杏一的季度稅後淨利波動較大。2021年Q3曾出現負淨利,而2024年Q1及Q2也出現負值,分別為(2,102)仟元和(7,582)仟元,顯示該年度上半年營運面臨虧損。此為利空。
- 2024年Q4淨利大幅回升至59,362仟元,扭轉上半年虧損局面。
- 2025年Q1淨利顯著增長至43,617仟元,Q2為28,789仟元,顯示獲利能力大幅改善。此為利多。
- Q1-Q4累計稅後淨利: 2022年達到高峰175,681仟元,隨後2023年下降至47,530仟元,2024年回升至69,986仟元。2025年Q1-Q2累計淨利已達72,406仟元,超越2024年全年累計,顯示本年度獲利表現強勁。此為利多。
EPS-每股盈餘 (單位:元)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季度EPS及總計EPS。
EPS |
Q1 |
Q2 |
Q3 |
Q4 |
總計 |
2021年度 |
0.78 |
0.83 |
(0.28) |
0.64 |
1.97 |
2022年度 |
0.86 |
2.34 |
0.75 |
0.88 |
4.83 |
2023年度 |
0.48 |
0.04 |
0.34 |
0.27 |
1.13 |
2024年度 |
(0.05) |
(0.19) |
0.48 |
1.41 |
1.65 |
2025年度 |
1.03 |
0.68 |
- |
- |
1.71 |
- 主要趨勢:
- 季度EPS: EPS趨勢與稅後淨利高度相關。2021年Q3、2024年Q1及Q2均出現負值。此為利空。
- 2022年Q2的EPS達到高峰2.34元。
- 2025年Q1的EPS回升至1.03元,Q2為0.68元,顯示獲利能力顯著恢復。此為利多。
- 總計EPS: 2022年為4.83元,為近年最佳。2023年下降至1.13元,2024年回升至1.65元。2025年Q1-Q2累計EPS為1.71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表明本年度的獲利表現強勁。此為利多。
中國大陸地區-各季營收 (單位:新台幣仟元)
本章節分析了2021年至2025年Q2的中國大陸地區季度營收及Q1-Q4累計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 |
Q1 |
Q2 |
Q3 |
Q4 |
Q1-Q4累計營業收入 |
2021年度 |
59,195 |
65,692 |
67,468 |
67,397 |
259,752 |
2022年度 |
60,685 |
50,024 |
59,492 |
55,850 |
226,051 |
2023年度 |
63,509 |
58,124 |
52,259 |
48,615 |
222,507 |
2024年度 |
47,933 |
47,822 |
50,448 |
52,114 |
198,317 |
2025年度 |
48,067 |
46,294 |
- |
- |
94,361 |
- 主要趨勢:
- 季度營收: 中國大陸地區的季度營收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從2021年各季度約60,000仟元的水準,一路下降到2024年Q1的47,933仟元和2025年Q2的46,294仟元。
- Q1-Q4累計營業收入: 從2021年的259,752仟元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198,317仟元。2025年Q1-Q2累計為94,361仟元,若下半年維持此趨勢,全年營收將再次低於前一年。此為利空,顯示中國大陸市場的營運持續面臨挑戰。
歷年股利發放
本章節分析了2019年至2024年的股利政策、股利發放率、EPS及現金/股票股利。
- 股利政策: 以『現金股利』為主。
- 主要趨勢:
- EPS: 2022年EPS達4.83元高峰,隨後2023年降至1.13元,2024年回升至1.65元。
- 現金/股票股利:
- 2019年發放現金股利3.60元。
- 2020年發放現金2.05元及股票0.8元。
- 2021年發放現金股利1.60元。
- 2022年發放現金2.85元及股票1元。
- 2023年發放現金股利1.60元。
- 2024年發放現金股利1.65元。
- 股利發放率: 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股利發放率介於77%至81%之間,但在2023年及2024年則分別為142%和97%。發放率超過100%可能表示公司部分年度的股利來自保留盈餘。此為需注意的因素,但若公司獲利穩定,股利政策仍有助於維持股東信心。
ESG - 公司治理、社會參與與永續環境
- 公司治理: 多次榮獲公司治理前5%、前20%殊榮,顯示杏一在股東權益、董事會運作、對外資訊揭露與社會回饋方面獲得肯定,邁向永續經營。此為利多。
- 社會參與:
- 舉辦「百里關懷.杏福環台」733場活動。
- 舉辦507場健康講座及733次健康檢測。
- 募集310位樂齡店長。
- 長期贊助學校、團體獎助學金,並捐贈物資。
- 永續環境: 連續四年榮獲企業綠色採購績優獎,113年綠色採購金額達1,537萬元,致力於響應企業環境永續發展。此為利多。
未來展望
潛在市場:銀髮與長照商機
- 老年人口趨勢:
- 2022年老年人口約406萬人(佔總人口17.5%)。
- 預估2050年將增至766萬人(佔37.5%),達最高峰。
- 預估2070年為708萬人(佔43.6%)。
- 高齡化時程: 2025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高齡化速度將持續加速。此為利多,為杏一的核心業務提供龐大且長期的市場潛力。
提升核心商品競爭力
- 供應商深度合作: 鞏固核心醫材商品,強化廣告及自有品牌組合。
- 引進代理產品: 強化通路商品力,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如medi、Nucare、ABENA、MoliCare®等。此為利多,擴大產品線及市場影響力。
通路會員服務再升級
- 多型態經營,會員服務無死角:
- 醫院型門市:醫療需求第一線,開拓新顧客。
- 社區型門市:延伸醫院照護服務,拓展社區藥局、醫材門市。
- 杏一商場:增加醫院與街邊型商場,擴大服務客群。
- 電商:目前受限於法規及服務模式尚未完整,但未來需求成長最為快速。此為潛在利空但有發展空間。
- 數位工具:藉通訊軟體、APP使用規模,數位會員成長快速。
- 年展店目標:成長5-10%。此為利多,顯示公司積極擴張。
- 深耕醫療零售OMO模式: 透過數位工具、線上平台與線下服務據點整合,實現精準行銷推播、會員轉換相互導流、簡化線上線下隔閡,並加速滿足顧客需求。此為利多,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體驗。
- 鞏固高忠實會員,提供精準服務: 透過杏一LINE樂活、杏一線上購APP、杏一官網等管道,招募VIP會員並提供行動會員服務。此為利多,增強客戶黏著度。
數位整合與會員商機
- 搶攻數位商機,業界首創數位服務:
- 電子折價券(2015):電子化取代紙本,保障顧客權益。
- LINE@數位會員服務(2018):快速入會員,掌握消費資訊。
- 數位保固卡(2019):取消紙本填寫,提高結帳流暢度。
- 健康照護儲值卡(2021):實體與數位兼具,線上線下皆可儲值。
- 禮物卡(2022):送禮送健康,可分次使用。
- 杏一行動購APP & 寄庫分批取(2022-2025):提供跨店方便領取、分批隨時取貨。
- 定期購模式(2022-2025):養成顧客消費習慣,線上訂購、定期配送。
- 大數據預測精準行銷,創造會員商機:
- RFM分析:透過營銷指標分群顧客價值。
- NES分析:檢視新舊客活躍度,喚醒沉睡顧客。
- 分眾分群行銷:透過Call/Line/App/簡訊/Email等多元管道。
- 定期購:指定品項/數量/付款方式,一次訂購、定期成交配送。
- 寄庫分批取:跨店方便領/分批隨時取。
- 杏福快送:六都指定品項當日送達指定地點。
上述數位化策略均為利多,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擴大市場份額及優化顧客服務。
- 新服務模式-寄庫分批取: 提供跨店方便領、隨時查看寄庫狀況、貼心提醒商品到期日等便利服務,滿足顧客彈性需求。此為利多。
未來展望總結
- 聯手供應商和代理產品,提升商品競爭力。
- 提升通路會員服務,鞏固高忠實客群。
- 數位工具功能導入,整合創造會員價值。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結論)
杏一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臺灣醫療零售市場中,積極應對人口結構變化並尋求創新成長的公司。其核心競爭力在於獨特的醫院與社區整合服務模式,以及對居家照護市場的深度耕耘。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綜合來看,杏一的報告呈現了公司清晰的發展藍圖,尤其在擁抱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商機方面展現出前瞻性。透過多通路佈局、自有品牌強化、代理產品引進以及全面的數位化轉型,公司正努力構築一個更具韌性和成長潛力的商業模式。儘管中國大陸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但臺灣本地市場的策略性佈局與執行成效,仍是公司未來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杏一的股票代碼為4175,其近期2025年Q1-Q2的財務數據顯著改善,營收與淨利均呈現良好成長,EPS也表現強勁,這對於短期股價表現是積極的利多信號。長期而言,臺灣超高齡社會的趨勢將為公司帶來穩定且龐大的市場需求,其數位轉型和OMO模式的推動,若能有效提升效率和客戶黏著度,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並支撐長期股價。然而,投資人仍需警惕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收持續下滑趨勢,這可能對整體營收構成壓力。市場對此的反應將會綜合評估利多與利空因素。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2025年上半年的強勁財報數據(尤其是毛利率、稅後淨利和EPS的提升),預計將為杏一帶來正向的短期市場信心。門市的穩定擴張和行銷活動的增加,將有助於維持營收成長動能。然而,中國大陸市場的挑戰,將是短期內需要持續關注的風險點。
- 長期趨勢: 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是杏一最核心的長期成長動力。公司在居家照護、長照服務和醫療零售的領先佈局,加上數位化與會員服務的深化,將使其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受惠於此一結構性變革。若能成功將龐大會員數轉換為高忠誠度與重複購買率,並有效整合線上線下服務,杏一有望在醫療零售產業中保持其領導地位,實現長期穩健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將杏一視為一家具有長期趨勢題材(高齡化社會)的公司,但仍需留意其營運細節。
- 首先,務必持續追蹤每季的財務報告,確認營收、獲利和毛利率的成長是否能持續,並關注其獲利品質。
- 其次,對於中國大陸地區營收的長期下滑,應審慎評估其對公司整體獲利能力的影響,以及公司是否有應對策略。
- 再者,數位轉型和OMO模式是杏一未來成長的關鍵,散戶應關注相關服務(如寄庫分批取、定期購)的推廣成效以及對會員數和營收的實際貢獻。
- 最後,儘管股利政策相對穩定,但應結合公司獲利能力來判斷股利發放的合理性。對於杏一這類兼具成長潛力與社會責任的公司,長期持有並關注其策略執行成效,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投資方式。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