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德(412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晟德(412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生技產業論壇,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發布日期為2025年8月25日的簡報,詳細闡述了晟德(股票代碼:4123)作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的營運策略、財務狀況以及旗下多個生技醫藥事業的進展。晟德的商業模式是透過深度參與及策略性投資高潛力生技公司,以期創造股東價值。報告內容透露了公司在各個核心與策略投資領域的顯著佈局與里程碑。
【分析與總結】
對於晟德這份2025年法說會報告,分析師認為,其策略清晰且佈局廣泛,然而短期的財報數據卻可能引起市場一定的擔憂。對於未來的市場影響與投資人需注意的重點,分析如下:
對股票市場的短期影響與趨勢:
- 潛在的利空:2025年H1淨損與EPS下滑
- 簡報第八頁顯示,晟德2025年上半年合併稅後淨損為新台幣1.8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25元。醫藥事業與益生菌事業在2025年H1的營業收入、毛利及營業損益均呈現年對年下滑(見第七頁),其中益生菌事業的營業損益更大幅下降91%,這直接影響了控股公司的短期獲利表現。
- 投資事業的損益情形(第八頁)顯示,2025年H1因金融資產評價損益和權益法認列損失,導致整體投資事業損益為淨損失2.2億元。儘管公司解釋第二季金融資產評價有正面效益但被匯率影響數抵銷,但這些數字仍可能在短期內對股價造成壓力,導致部分投資人因虧損而觀望或賣出。
- 潛在的利多:第三季金融資產評價大幅回升
- 然而,報告第八頁也明確指出,「第三季匯率波動趨於平緩,港股持續升溫,截至八月中旬,金融資產評價利益約+17億元」。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短期正面訊息。如果此潛在收益在第三季財報中實現或持續,將可大幅扭轉上半年的評價損失,甚至使公司實現獲利。這可能會激發市場對Q3財報的預期,並推動股價在短線上止跌反彈。
- 此外,寶濟藥業預計在2025年第三季於香港IPO掛牌(見第二十八頁),此舉本身即是短期內的利多事件,有助於提升晟德整體投資事業的流動性與潛在變現價值,為市場注入樂觀情緒。
- 總結短期趨勢: 短期內,晟德股價可能先因H1財報承壓,但受Q3金融資產評價大幅回升的預期及寶濟IPO的利多消息帶動,有望實現築底反彈。但能否形成強勁的短期漲勢,仍取決於市場對其後續盈利改善的信心以及總體大盤氛圍。
對股票市場的長期影響與趨勢:
- 巨大的估值重估潛力:隱藏價值釋放
- 報告第十二頁披露,晟德的股權投資帳面價值為184.3億元,而市值則高達293億元,未充分體現的潛在市場價值超過108.7億元。這是一項重大利多。目前的PBR(股價淨值比)為1.7倍,遠低於產業平均的3.2倍(見第十二頁),強烈暗示晟德的內在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
- 隨著旗下如順藥、益安等高潛力子公司不斷推進臨床里程碑、獲得授權、產品上市,或寶濟、奧孟亞(第二十八頁)等公司陸續成功IPO,這些未被反映的潛在價值將逐步釋放,驅動公司PBR向產業平均靠攏,實現估值的大幅提升。
- 多角化成長引擎與策略深度參與:長期利多
- 晟德的投資策略不僅是財務投資,更是深度經營核心事業。核心事業的平均資本增長倍數(MOIC)高達6.2倍(見第十一頁),遠優於非核心事業的2.4倍,證明了晟德「產業育成,協助轉投資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模式的有效性。
- 旗下各子公司(順藥、益安、博晟、東曜、永昕、建誼、加科思等)在新藥研發、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創新醫材、再生醫學等各個高成長領域持續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順藥LT3001透過病患篩選專利申請延長市場保護至2045年(見第十五頁),大幅提升授權價值。益安Urocross瞄準120億美元市場(見第二十二頁),這些都為晟德提供了多點開花的長期成長潛力。
- 此外,晟德控股設定了清晰的2025年目標與2025-2027年轉投資企業營運目標,預計在未來數年內有更多子公司實現轉虧為盈和現金流轉正(見第二十九頁)。這表明公司內部對未來的營運成果有明確的時間表和信心,有利於投資者形成長期持股的信心。
- 風險提示:研發不確定性與國際合作挑戰
- 儘管進展良好,新藥開發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臨床試驗可能面臨失敗風險,法規審批也充滿變數。國際合作與授權談判的時程和條款,都可能不如預期。例如,益生菌事業在H1就受到了國際政經關稅情勢的影響(見第十八頁)。這些都可能延緩價值實現的速度。
- 總結長期趨勢: 晟德在生技領域的深耕與多重佈局使其具有強勁的長期成長潛力。公司股價有望在未來1-3年內實現估值重估,其獨特的控股模式及成功孵化高潛力子公司的能力將成為推動股價向上的核心驅動力。雖然個別投資標的具高風險性,但分散的投資組合有望平滑整體波動,實現穩健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 關注「營業損益」與「非經常性損益」: 作為投資控股公司,晟德的損益表常會受金融資產評價和權益法認列損益等非經常性項目影響而大幅波動(見第八頁)。散戶投資人不應只看最終淨利或EPS,更應細看扣除這些非營業項目的「營業損益」,以及金融資產評價變動的原因(例如匯率影響是一時性)。關注子公司的實質營運進展比單看母公司帳面損益更具指導意義。
- 持續追蹤子公司重要里程碑與財務表現: 晟德的價值體現在其所投資的每一家子公司的成長。例如順藥LT3001的授權金(第十五頁)、益安醫材的上市時程及市場滲透率(第二十二頁)、寶濟香港IPO的估值表現(第二十五頁與第二十八頁)、各子公司的現金流轉正和轉虧為盈目標的達成情況(第二十九頁),都是影響晟德未來獲利和股價的重要變數。這些是基本面的核心指標。
- 審視現金流狀況而非僅利潤: 控股公司透過股權調節和子公司配息獲取現金流,以支持新的投資或股利發放。儘管上半年有部分投資事業現金淨流出,但2025年淨現金流入總計達4.07億元(第九頁)。散戶應關注這項指標是否穩健,因為它直接反映了公司的運營實力及分派能力。
- 以長線眼光佈局,並搭配波段操作: 晟德的長期成長潛力顯著,特別是未被反映的逾千億市值(若股權投資按市值計算)值得長期關注(見第十二頁)。但新藥研發、國際合作等具有階段性消息刺激,股價可能因此產生波段。投資人可以選擇長線佈局核心倉位,並考慮利用消息面或季報發布的短期波動進行波段操作,但須嚴控風險。
- 產業估值與市場共識: 晟德的PBR明顯低於產業平均,存在重估價值(見第十二頁)。散戶應注意產業整體氛圍變化、同類型公司估值狀況以及機構投資者對晟德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引導市場對晟德進行重新定價。
- 注意持股比例變化與投資佈局方向: 簡報中提及將提高或調節核心事業持股比,以及持續布局氫能生態圈等新興產業(第五頁)。這些投資佈局的調整,將影響公司的資產結構和未來潛力,值得持續留意。
【文件重點摘要】
一、晟德投控的目標與投資策略(2021-2025)
- 策略目標:
- 資本額目標:由新台幣50億元提升至80億元。
- 持股總值目標:由2021年的400億元提升至2025(或2027)年的1,000億元,其中高流通性資產需佔90%(第五頁)。
- 投資策略區塊(第五頁):
- 低風險、穩健報酬的大型投資: 專心經營核心事業(晟德醫藥/豐華/東曜/永昕/博晟/寶濟/順藥/加科思/益安/建誼等),以長期貢獻穩定現金流(配息&調節持股)。適當持有中國上市公司(寶濟/東曜)股份,維持約25%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此外,集中投資大型醫藥基金(德福/維梧)及部分個案跟投。
- 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的策略投資: 集中於與核心事業具協同效應的投資,例如長佳、長聖、引正基因等。
- 投資具有未來性的其他新興產業: 透過成為資本、水木資本及部分個案跟投,目前專注於氫能生態圈(例如海珀特、優沐科技)。
- 重點投資領域與持股比例(2025H1,第六頁):
- 晟德持有豐華100%,晟德水劑100%。
- 在已上市櫃公司中,主要持股比例包括順藥(34.97%)、東曜B(28.59%)、永昕(20.65%)、博晟(30.24%)、益安(28.42%)、加科思(10.58%)等。
- 近期規劃IPO公司包括寶濟(14.59%)、建誼(19.29%)。
- 新興事業投資包括成為資本、水木氫能基金、海珀特、優沐科技。
- 大型國際基金投資德福資本、維梧資本。
- 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策略投資涵蓋長聖、長佳智能、澳優、奧孟亞、國光、引正基因等。
二、財務報告:2025年H1合併損益與資產負債
2025年H1主要營運事業損益簡表 (單位:新台幣億元) 項目 2025 H1 2024 H1 YOY (變化率) 醫藥事業 營業收入 4.75 4.88 -3% 營業毛利 2.34 2.63 -11% 毛利率 49% 54% -5% (減少) 營業損益 1.21 1.47 -18% 淨利率 25% 30% -5% (減少) 益生菌事業(豐華) 營業收入 2.82 2.88 -2% 營業毛利 0.70 0.90 -22% 毛利率 25% 31% -6% (減少) 營業損益 0.02 0.22 -91% 淨利率 0% 7% -7% (減少)
- 投資事業損益情形(2025年H1,單位:新台幣億元,第八頁):
- 投資收益:股利收入0.9億元(來自長佳、長聖),處分投資利益1.3億元。
- 金融資產評價損益:Q1為+7.8億元,Q2轉為-8.5億元,H1合計淨損失0.7億元。
- 權益法認列:Q1 -1.1億元,Q2 -1.7億元,H1合計淨損失2.8億元。
- 總投資事業損益:2025年H1為淨損失2.2億元。
- 匯率影響:第二季金融資產依市值評價利益為+9.3億元,惟受台幣升值影響,季末匯率影響數達-10億元,導致帳列金融資產損失約0.69億元。
- 第三季展望:簡報顯示截至8月中旬,第三季匯率波動趨於平緩,港股持續升溫,金融資產評價利益預估約+17億元。
- 合併損益表現(2025年H1,單位:新台幣億元,第八頁):
- 營業收入7.6億元,營業損益0.5億元。
- 本期淨損2.2億元,稅後淨損1.8億元。
- 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損)為-1.8億元。
- 每股盈餘(EPS):2025年H1為-0.25元(Q1為0.76元,Q2為-1.01元)。
- 資產負債結構(2025年H1,單位:新台幣億元,第十二頁):
- 流動資產25.9億元(11%),非流動資產210.8億元(89%)。
- 現金及定存約17億元(包含流動及按攤銷成本衡量金融資產中的定存,總計佔總資產7.2%)。
- 股權投資約184.3億元,佔總資產77.8%(其中金融資產131.9億元,採權益法之投資52.4億元)。
- 總資產236.7億元。
- 總負債68.7億元,負債比率29%。主要負債包括應付公司債5.9億元、長期借款6.1億元,以及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37.1億元(可轉換公司債的一部分)。
- 每股淨值(配股後):新台幣22.07元。
- PBR:1.7倍,低於產業平均的3.2倍。
- 股權投資帳面價值與市值差異(第十二頁):
- 2025年H1帳面價值總計184.3億元(權益法52.4億,金融資產131.9億)。
- 2025年H1市值總計293億元(權益法換算市值161.1億,金融資產131.9億)。
- 帳面價值未充分體現之潛在市場價值:高達108.7億元。
- 股利發放(第十三頁):
- 連續25年持續配發股利。
- 2025年3月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1.25元股利(配息0.75元、配股0.5元)。
三、核心事業營運報告:子公司進展
- 順藥 (晟德持股34.97%) - 中風新藥LT3001(第十五頁):
- 中國二期試驗完成,臨床概念驗證明確,顯示安全性(無出血風險上升)、操作性(無需高階影像)和療效性(療效指標在目標族群皆達雙位數提升)。
- 三期設計已完成並獲國際專家認可,計劃於2025年12月啟動中國三期臨床,2027年完成期中分析。
- 全球授權:預計2025年9月強化專利保護(全球病患篩選專利申請,市場保護延長至2045年),增加國際曝光,並預計在美國三期法規會議後(2025年12月起)簽約直接授權或選擇權授權。
- 持續佈局CNS創新產品線,2025年引進美國北卡大學CAR-T強化平台,開發創新癌症治療。
- 晟德醫藥事業 (晟德持股100%) - 兒童與老人健康守護者(第十六至十七頁):
- 致力於水劑價值鏈整合,鞏固台灣最大內服液劑藥廠地位。
- 廠區整建計畫(2024-2028)預期效益:滿足2030年5500-6000萬瓶年產能,支持營收達15億元,毛利率達60%以上,營業利益率達35%以上,並提升法遵和人均產值。
- 豐華生技 (晟德持股100%) - 益生菌事業(第十八頁):
- 2025年H1業績持平,主因國際政經關稅情勢不明朗干擾客戶下單。
- 展望H2客戶下單轉趨明朗,產線將加速生產。新竹廠完成粉劑、膠囊、錠劑自動化產線建置,成為具規模經濟的益生菌成品委託單一生產廠。
- 海外新開拓益生菌、後生元原料、委外代工客戶陸續出貨,並將重啟大陸高端益生菌市場佈局。韓國SCD之Eylea生物相似藥國際查廠完成。
- 永昕 (晟德持股20.65%) - 生物藥CDMO(第十九頁):
- 日PMDA上市藥品轉廠核准成功,G客戶(SCD之Eylea生物相似藥)轉廠訂單即將量產,貢獻營收。
- 已完成EMA、PMDA、Health Canada等監管單位查廠。
- 與Alfresa、Kidswell、Chiome、Mycenax合作,將在日本設廠,觸及潛在客戶,未來早期新案可在台灣生產,量產批次移至日本生產。
- 建誼 (晟德持股19.29%) - 創新醫材暨CDMO(第二十頁):
- 聚焦偶聯藥物(ADC)CDMO服務,台南廠已啟用Linker-Payload和ADC DS生產,竹北廠的ADC DS+DP製程建置中,提供靈活產能。
- 2024年營收達8,100萬美元,ADC營收占比從6%增長至22%,成功交付逾25項ADC委託服務專案。
- 與日本CMIC Bio Group簽署合作MOU,擴展日本CDMO市場。
- 益安 (晟德持股28.42%) - 高階醫材研發製造服務(第二十一至二十二頁):
- Urocross (攝護腺肥大微創醫材): 2025年5月解盲成功,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達標,預計2025年底申請FDA 510(k),2026年取證上市。潛在市場達120億美元。
- Duett (胸主動脈修復醫材): 美國樞紐性臨床試驗首批20例收案完成,下半年啟動第二階段35例收案,並尋求FDA突破性醫材認定(Breakthrough Designation)。
- CDMO事業體: 2024年美國訂單增長顯著,營收年增約116%,2025年H1營收持續成長至2.12億元(從2022年0.89億元)。
- 博晟 (晟德持股30.24%) - 再生醫學產品(第二十三頁):
- Minocycline (美諾幸凍晶注射劑): 2024年H2起陸續向台大、長庚等大型醫學中心出貨,覆蓋率達100%,全年預估出貨量逾15萬劑。
- RevoCart (愛膝康軟骨再生): 手術成功案例突破800例,逾百位骨科醫師採用,已在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取證。正洽談北美、日本授權合作。
- OIF (骨生長因子): 開放性脛骨骨折台美二期收案完成(2025Q3揭露結果),骨折不癒合日本二期結果報告已授權日本公司。正在進行歐美授權談判。
- 營運績效:營收年成長達53%。
- 東曜 (晟德持股28.59%) - 創新藥物研發與CDMO(第二十四頁):
- ADC細分領域在中國位列前三。2025年上半年營收18.6億新台幣,淨利1500萬新台幣,EBITDA約1.9億新台幣。
- 自研產品: TAB008(結直腸癌等)上半年銷量3.98億人民幣,同比略降但積極拓展海外。TAB014(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中國三期臨床解盲成功,2025年6月提交上市申報。
- ADC CDMO: 上半年新增項目16個,累計169個,其中ADC項目113個。強化雙抗、多抗、XDC業務國際推進。獲得多國(哥倫比亞、埃及、印尼、日本PMDA)GMP證書。
- 寶濟 (晟德持股14.59%) - 基因重組酶及抗體工程(第二十五頁):
- 核心產品KJ103(重組低免疫原性免疫球蛋白G降解酶)中國二期,SJ02(重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BLA已受理並於2024年9月授權ORGANON。KJ017(重組人透明質酸酶輔助皮下給藥系統)BLA已受理,預計2025-2026年上市。
- 重大里程碑: 預計2025年第三季在香港IPO。
- 加科思 (晟德持股10.58%) - 難成藥靶點新藥研發(第二十六頁):
- 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中國NDA獲批,觸發上海艾力斯5000萬人民幣里程碑金收款。銷售分潤已啟動。
- Pan-KRAS抑制劑(JAB-23E73):2025年下半年完成中美臨床一期劑量爬坡。
- HER2-STING (JAB-BX467):2025年H1啟動IND-enabling。
- 策略聚焦具重大臨床價值難成藥靶點,目標全球前三自主研發、全球市場。
四、2025營運目標與展望(第二十八至二十九頁)
- IPO上市進度:
- 寶濟:香港IPO已送件,預計2025年第三季掛牌。
- 奧孟亞:預計2025年申請科技事業核准函,準備上市。
- 營運成長與國際合作:
- 順藥:十月底全球中風大會發表中國二期數據,啟動中、美三期臨床試驗諮詢會議,加速國際授權談判推進。
- 豐華:拓展國際級KA客戶,營收持續成長,現金流強勁。
- 東曜:「貝伐珠單抗」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藥三期數據達標,申請上市,CDMO品牌出海,強化雙抗、多抗、XDC業務國際推進。
- 永昕:重點客戶取得轉廠許可,下半年啟動以上市產品量產。
- 建誼:與日本CMIC Bio Group簽署合作MOU,攜手拓展日本CDMO市場。
- 益安:Urocross臨床解盲達標,進入國際授權階段;Duett獲美國FDA核准,展開第二階段樞紐臨床試驗。
- 博晟:RevoCart香港取證,將於粵、港、澳大灣區(Greater Bay Area, GBA)推進銷售;OIF臨床三期推進;抗生素產品持續放量,虧損收窄。
- 加科思:KRAS G12C單藥中國NDA獲批上市,里程碑金進帳,啟動國內銷售並積極尋求全球授權合作對象。
- 轉投資企業營運目標: 晟德規劃一系列轉投資企業在2025年至2027年達到「轉虧為盈」與「現金流轉正」目標,展現清晰的營運藍圖。
【總結分析與展望】
綜觀晟德這份2025年法人說明會簡報,其展現的是一個深度耕耘生技產業,並具備前瞻性佈局能力的投資控股公司。儘管2025年上半年合併財報呈現淨損,但在剖析其背後的原因後,可以看出這是特定一次性因素(主要是匯率波動)與長期投資本質的綜合反映,並非公司營運模式出現結構性問題。
總體評估:長期價值被低估,多重利好積聚動能
晟德的商業模式如同一個「生技艦隊的總部」,旗下各子艦正在駛向各自的藍海。公司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高達108.7億元的股權投資潛在市場價值未被充分體現(見第十二頁),且其PBR僅1.7倍,遠低於產業平均3.2倍。這意味著公司股票在長期看來存在顯著的價值被低估。隨著這些潛力公司一個接一個地兌現研發成果、達成商業化目標,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如寶濟的香港IPO),晟德的股東價值將不斷被解鎖。
短期來看,2025年H1的稅後淨損和負EPS的確可能帶來市場情緒上的壓力。然而,報告特別提及「截至八月中旬,金融資產評價利益約+17億元」(見第八頁)的利好消息,表明第三季財報可能迎來重大轉機,有望大幅度修復H1的虧損甚至轉盈。此外,寶濟藥業預計在Q3香港IPO掛牌(見第二十八頁),此為一個具體的、可量化的利好催化劑。
長期而言,晟德的「深耕」和「策略性佈局」正在逐步收獲。其在核心事業展現出平均6.2倍的MOIC(資本增長倍數),遠超非核心投資(2.4倍)(見第十一頁),這有力地證明了晟德不僅是一個「撒錢」的投資者,更是能為被投資企業帶來價值增長、深度參與企業營運的「產業孵化器」。
利多因素匯總:
- 豐沛的潛在價值: 超過108.7億元的股權投資潛在市場價值未反映(第十二頁),PBR僅產業平均的一半,提供充足的股價上漲空間。
- 強勁的第三季展望: 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截至八月中旬已累積達17億元(第八頁),預期將顯著改善前期的財務表現。
- 子公司IPO排隊潮: 寶濟藥業(香港Q3 2025)和奧孟亞(預計台灣上市)等公司將為晟德帶來新的資金活水和投資事業的重新評價(第二十八頁)。
- 多產品線創新與商業化進展:
- 順藥LT3001: 中國二期數據積極,病患篩選專利保護至2045年,具備全球授權的巨大潛力(第十五頁)。
- 益安創新醫材: Urocross解盲成功並進入FDA申請,潛在市場高達120億美元;Duett主動脈修復醫材獲FDA核准進入關鍵臨床試驗,兩項皆具市場爆發力(第二十二頁)。
- 東曜ADC CDMO與創新藥: CDMO業務蓬勃發展,新藥TAB014即將提交上市申請,強化其中國市場領先地位及國際競爭力(第二十四頁)。
- 加科思新藥里程碑: KRAS G12C獲中國藥證並收取里程碑金,驗證其研發和商業化能力(第二十六頁)。
- CDMO板塊(永昕、建誼、益安): 持續獲得國際認證與客戶訂單,CDMO作為生技產業的剛性需求,能提供穩定的收入和現金流(第十九至二十二頁)。
- 穩定的股利政策: 連續25年配發股利,展現公司長期經營穩健及股東回饋承諾(第十三頁)。
潛在風險因素匯總:
- 短期獲利波動: 作為投控公司,晟德的損益表會受金融資產評價、權益法認列及匯率等因素影響,導致獲利短期內呈現波動,增加財報預期的難度(第八頁)。
- 新藥研發的固有風險: 儘管多家子公司進度良好,但新藥和醫材開發仍需經歷嚴格的臨床試驗和監管審批,任何環節的延誤或失敗都可能影響價值釋放的時程。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豐華生技H1的經驗表明,國際政經與貿易情勢的波動,仍可能對其外銷為主的子公司營收造成影響(第十八頁)。
對於散戶投資人的策略建議:
晟德對於散戶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具有高度潛力和機會的標的,但也需要細緻的分析和長期的耐心。建議應超越短期的數字波動,將目光放在其深耕生技產業所累積的價值和多個子公司的成長軌跡上:
- 學習「看懂」投控公司財報: 不被一時的盈虧數字嚇倒,理解評價損益、匯率影響的本質,更要關注其「核心事業營運損益」以及子公司營收與現金流的變化。
- 追蹤關鍵里程碑: 將晟德視為一個「生技指數ETF」,密切關注報告中提到的各項子公司關鍵里程碑,例如順藥的授權、益安的FDA進度、寶濟的IPO進展、各子公司的現金流轉正時間等。這些是決定長期價值的具體催化劑。
- 分批佈局,耐心持有: 鑑於價值釋放需要時間,且短期波動不可避免,建議採取分批佈局的策略,以分散買入成本的風險。將其作為生技成長型投資的一部分,秉持長期主義的投資心態。
- 評估風險承受度: 儘管晟德分散投資,但生技產業的風險本身較高。散戶應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對生技股的風險敞口是可控的。
- 利用PBR進行初步價值判斷: 觀察1.7倍PBR與3.2倍產業平均的巨大差距,應思考是什麼因素阻礙了市場給予晟德更合理的估值,以及這些因素未來如何被改變。公司多點開花的發展可能正是改變這種現狀的催化劑。
總體而言,晟德是一支需要長期追蹤和深入理解才能把握其價值的股票。短期市場的震盪或許能提供較佳的買入時機,而長期來看,其多足鼎立的生技事業版圖和持續兌現的潛在價值,使其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成長型投資標的。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7會議室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由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元大證券聯合主辦之2025「臺灣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