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醫(411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明基醫(411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視訊系統:cisco webex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藉此活動讓 法人及投資者更瞭解公司產品現況及未來發展。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明基醫 (4116) 2024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針對明基三豐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116,簡稱明基醫)於2024年11月07日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內容進行詳細分析。本分析旨在提供報告的整體觀點、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未來趨勢判斷,以及投資人應注意的重點,並根據報告內容判斷資訊屬於利多或利空。
報告整體觀點
明基醫在2024年第三季呈現了穩健的營收成長態勢,且毛利率亦有所提升,顯示其在核心業務的市場拓展及成本控制方面表現良好。公司積極透過擴大台灣銷售據點、強化國際市場佈局、以及多元化產品線與服務(特別是高階醫療器材與微創手術)來鞏固和拓展其市場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營收增長,單季及累計的淨利潤卻呈現下滑趨勢,主要原因來自營業費用的顯著增加。此外,資產負債表反映出現金部位減少、存貨與負債增加的情況,這可能對公司的營運資金管理和財務結構構成一定壓力。整體而言,明基醫正處於積極投資未來成長階段,但短期的獲利能力受到投入成本的影響。
報告內容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與基本資訊
- 明基三豐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並於2015年上櫃,股票代號為4116。
- 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4.45億元,員工人數超過800人。
- 營運總部及研發據點設於台灣,製造基地則涵蓋台灣與中國上海。
- 銷售及服務據點遍及台灣、中國、泰國、印尼等多個國家。
- 核心能力包括醫療器材研發、設計、製造、TAF認證實驗室、醫療法規認證及海外通路佈局。
- 新增子公司艾柏生技,專注於內視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材領域。
- 2024年前三季累計營收達新台幣34.48億元,相較2023年同期的33.34億元,年增約3.4%。
- 2024年前三季地區別營收分布:台灣貢獻70%,中國12%,泰國7%,印尼6%,其他5%。顯示台灣市場為主要營收來源,但國際市場亦佔有一定比重。
合併綜合損益表摘要分析
項目 2024年第3季 (千元) 2024年第2季 (千元) 季變化 (%) 2023年第3季 (千元) 年變化 (%) 營業收入 1,214,966 1,176,191 3% 1,154,785 5% 營業毛利 370,701 358,535 3% 350,109 6% 營業毛利率 31% 30% +1pp 30% +1pp 營業費用 (285,639) (274,734) 4% (248,908) 15% 營業淨利 85,062 83,801 2% 101,201 -16% 本期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26,639 29,206 -9% 37,118 -28% 基本每股盈餘 (NT$) 0.60 0.66 -9% 0.83 -28% 第三季單季財務表現趨勢:
- 營業收入:2024年第三季營業收入較前一季成長3%,較去年同期成長5%,顯示營收持續擴張。
- 營業毛利:毛利亦同步成長3%季增及6%年增,毛利率從去年的30%及上季的30%提升至31%,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或產品組合方面有所改善。
- 營業費用:營業費用季增4%、年增15%,增速高於營收增長。這導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24%。
- 營業淨利:雖然營收和毛利成長,但受營業費用侵蝕,營業淨利季增2%但年減16%,營業淨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降至7%。
- 本期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及每股盈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季減9%、年減28%,基本每股盈餘亦呈現相同幅度的下滑,顯示費用增加對最終獲利造成顯著壓力。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由2023年第三季的虧損1,521千元及2024年第二季的虧損1,331千元轉為2024年第三季的獲利778千元,對單季淨利有正面助益。
項目 2024年第1~3季 (千元) 2023年第1~3季 (千元) 年變化 (%) 營業收入 3,448,306 3,334,345 3% 營業毛利 1,041,687 971,879 7% 營業毛利率 30% 29% +1pp 營業費用 (812,963) (726,802) 12% 營業淨利 228,724 245,077 -7% 本期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78,543 77,619 1% 基本每股盈餘 (NT$) 1.76 1.74 1% 前三季累計財務表現趨勢:
- 營業收入:2024年前三季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與單季趨勢一致。
- 營業毛利:累計毛利年增7%,毛利率從29%提升至30%,顯示累計毛利率表現優於去年。
- 營業費用:累計營業費用年增12%,持續顯示費用增長速度快於營收增長。
- 營業淨利:累計營業淨利年減7%,營業淨利率維持在7%,顯示全年獲利能力仍受費用壓力。
- 本期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及每股盈餘:累計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年增1%,基本每股盈餘亦年增1%。雖然增速緩慢,但仍維持正成長,顯示長期獲利基礎尚存。
合併資產負債表摘要分析
項目 2024.09.30 (千元) 2024.06.30 (千元) 季變化 (%) 2023.09.30 (千元) 年變化 (%) 現金及約當現金 711,404 667,868 7% 798,345 -11% 應收帳款 903,902 889,073 2% 854,038 6% 存貨 682,905 550,586 24% 509,464 34%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638,183 1,616,673 1% 1,525,211 7% 資產總計 4,957,227 4,618,707 7% 4,614,002 7% 流動負債 1,533,103 1,408,244 9% 1,343,177 14% 負債總計 2,706,315 2,523,274 7% 2,496,713 8% 權益總計 2,250,912 2,095,433 7% 2,117,289 6% 資產負債表趨勢:
-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季增7%、年增7%,顯示公司規模持續擴大。
- 現金及約當現金:現金部位季增7%,但較去年同期減少11%,可能反映營運資金用於擴張或投資。
- 存貨:存貨季增24%、年增34%,增長幅度顯著。這可能代表未來銷售儲備,但也可能導致資金積壓或存貨跌價風險。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季增1%、年增7%,顯示公司持續進行資本投入,為未來產能擴張做準備。
- 負債總計:負債總計季增7%、年增8%,其中流動負債年增14%尤為明顯,可能增加短期償債壓力。
- 權益總計:權益總計季增7%、年增6%,保持穩健成長。
事業版圖與營收趨勢
- 事業版圖:明基醫聚焦於三大領域,包括醫療設備(手術室設備、診斷設備)、醫用耗材(靜脈輸液&呼吸類產品、手術&內視鏡產品、透析產品)及醫療服務(健康生活、醫務管理)。顯示公司業務多元化且涵蓋醫療產業鏈的不同環節。
- 事業群營收趨勢:
- 2024年前三季累計營收達新台幣3,448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3,334百萬元)成長3.4%,持續穩定增長。
- 從營收佔比來看:
- 醫療設備佔比從2022年第三季累計的25%提升至2024年第三季累計的28%,顯示此業務群成長動能較強。
- 醫用耗材佔比在過去三年(2022-2024Q3YTD)均穩定維持在58%,為公司最主要營收來源。
- 醫療服務佔比從2022年第三季累計的17%降至2024年第三季累計的14%,呈現略微下滑趨勢。
- 全台銷售門市:全台銷售門市從2023年第三季的55家大幅成長至2024年第三季的74家,成長率達34.5%。其中北部地區門市最多(35家),中部次之(22家),南部(15家),東部(2家)。顯示公司在台灣市場的佈局和滲透率顯著提升。
未來營運佈局
- 醫療設備:
- 擴充MIC製造規模,新建上海工廠,以提升產能及市場供給能力。
- 擴大手術燈在印度市場的市佔率,新增SKD模組到印度組裝,深化當地製造與銷售。
- 推廣3D手術導航機器人系統於印度市場,鎖定高階醫療科技市場。
- 深耕台灣國內人醫、寵物復健設備市場,拓展利基型市場。
- 醫用耗材:
- 怡安導入自動化製造模組,為海外設廠佈局,提升生產效率及全球供應鏈能力。
- 放大泰國及印尼銷售品項,強化東南亞市場佈局。
- 跨入消化內外科及胸腔科內視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材,擴展高成長潛力產品線。
- 醫療服務:
- 切入醫療檢驗業務,拓展新的服務範疇。
- 開發牙套製造自動化平台,進入數位矯正高成長領域。
- 自有品牌「幸福物語」推向海外市場,強化品牌國際影響力。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 (Bullish Factors)
- 營收穩健成長:2024年第三季及前三季累計營收均呈現年增長,顯示公司業務量持續擴大。
- 毛利率提升:單季及累計毛利率均有1個百分點的年增長,反映公司產品結構優化或成本控制能力增強。
- 國內市場拓展積極:全台銷售門市在一年內大幅增加34.5%,顯示國內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有助於未來營收動能。
- 國際化佈局積極:透過擴充上海廠、印度SKD組裝、自動化製造模組海外佈局、以及泰國、印尼市場的銷售放大,顯示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降低單一市場風險並尋求成長新動能。
- 產品與服務多元化及高值化:新增內視鏡微創手術醫材子公司、跨入消化內外科及胸腔科醫材、發展3D手術導航機器人、切入醫療檢驗業務及牙套自動化平台,均顯示公司朝高附加價值、高成長潛力的新興醫療領域邁進。
- 股東權益增長:截至2024年9月30日,權益總計年增6%,季增7%,顯示公司淨值持續累積。
利空 (Bearish Factors)
- 獲利能力下滑:2024年第三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及基本每股盈餘年減28%,前三季營業淨利年減7%,本期淨利年減9%。這表示營收成長未能有效轉化為最終獲利,對短期股價可能構成壓力。
- 營業費用顯著增加:第三季營業費用年增15%,前三季累計年增12%,增速高於營收增長。這是導致獲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看到投資效益。
- 現金部位下降與存貨累積:截至2024年9月30日,現金及約當現金較去年同期減少11%,而存貨則大幅年增34%及季增24%。這可能影響營運資金的流動性,並增加存貨跌價的潛在風險。
- 負債總額增加:截至2024年9月30日,負債總額年增8%,其中流動負債年增14%。負債的增加可能提高公司的財務風險。
- 醫療服務營收佔比下降:醫療服務營收佔比從2022年的17%降至2024年的14%,顯示此一業務群可能面臨成長挑戰或競爭壓力。
總結
明基醫在2024年第三季的表現,呈現出積極擴張與獲利壓力並存的局面。公司在營收成長、毛利率改善以及國內外市場佈局方面表現亮眼,展現出長期發展的企圖心與潛力。特別是在高階醫療設備、微創手術醫材及智慧醫療服務等領域的策略性投入,預示著未來的成長動能。然而,由於營業費用的顯著增加,導致短期獲利能力受到侵蝕,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的淨利潤與每股盈餘出現下滑,這是投資人需要關注的主要課題。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而言:儘管營收持續成長,但因獲利下滑、營業費用攀升、現金減少與存貨增加等因素,市場可能對明基醫的短期獲利能力持觀望態度,股價可能面臨整理或修正壓力。投資人可能會關注公司能否有效控制費用並將營收轉化為更強勁的淨利。
- 長期而言:公司在國際市場擴張(尤其印度、東南亞)以及高價值產品線(3D手術導航、內視鏡微創、牙套自動化)的積極佈局,為其長期成長奠定基礎。若這些策略性投資能夠在未來數年逐步產生可觀的營收與獲利貢獻,長期投資者仍可能對其前景抱持樂觀態度。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預期明基醫在短期內可能持續投入於新市場開拓、新產品開發及產能擴充,營業費用預計將維持較高水平,因此獲利能力可能仍承受壓力。市場將密切觀察公司在費用控制與獲利改善方面的具體措施及成效。
- 長期趨勢:明基醫的發展方向明確,聚焦於醫療器材、耗材與服務的整合,並積極佈局高階、創新醫療科技及國際市場。若能成功將這些投資轉化為市場份額和規模經濟,長期來看,公司有望實現可持續的營收與獲利成長,並鞏固其在醫療產業的競爭地位。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與費用管控:最關鍵的是關注公司未來幾季的淨利潤表現。應深入了解營業費用增加的原因(例如研發、行銷、海外擴張),並評估這些費用是否為有效的長期投資,其效益何時能顯現。
- 營運資金管理:存貨的大幅增加需要密切關注。投資人應注意應收帳款和存貨週轉天數,以及現金流量狀況,以評估公司營運資金是否健康。
- 新事業與海外佈局的進展:公司有多項新的策略性佈局,包括上海廠、印度市場、微創手術醫材、醫療檢驗及牙套自動化平台。投資人應追蹤這些新業務的實際發展進度及其對公司整體營收與獲利的具體貢獻。
- 市場競爭與產業動態:明基醫所處的醫療產業競爭激烈且受法規影響大。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產業政策變化、市場競爭格局以及公司在高階醫材領域的競爭優勢。
- 每股盈餘 (EPS) 走勢:儘管前三季累計EPS略有成長,但單季EPS下滑值得警惕。投資人應綜合評估營收成長與獲利能力的配比,並觀察EPS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