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巧(354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州巧(354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福邦證券總公司(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7樓)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已公開之財務業務資訊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州巧科技(3543)2025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這份州巧科技(股票代碼:3543)發布於2025年8月18日的法人說明會簡報,呈現了公司在複雜全球經濟環境下的營運概況與策略轉型。整體而言,報告揭示了州巧在特定業務領域的成長動能與經營效率的提升,但也坦承了部分核心業務的挑戰以及因外部因素(如關稅、匯率)和內部策略投資而導致的短期獲利壓力。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份報告釋出的是一個在轉型陣痛期,長期潛力與短期挑戰並存的混合訊號。
總體評估與未來展望
州巧科技展現出從傳統製造向高附加價值產品與多元市場布局的企圖心。2025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的增長,特別是家居和醫療事業群的亮眼表現,以及越南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儘管仍處虧損),都證明了其策略轉型的初步成效。更為關鍵的是,營業損失大幅收窄超過九成,顯示公司在營運層面的效率提升與成本控管取得顯著進展。這通常是一個正面訊號,代表企業的核心業務體質正在改善。
然而,淨利潤表現卻不如營業利潤樂觀。稅前淨損和本期淨損均有所擴大,這主要是受第二季美國關稅、台幣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的衝擊,以及為準備機櫃新商機的量產而擴大研發和製造資源投入所致。這反映出公司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匯率變動下,其盈利能力受到外部環境和內部轉型成本的顯著影響。
組織層面的重大變革,例如成立五大事業群並提升據點營運自主性,旨在提高決策與應變能力、健全接班梯隊,是為長期永續經營打下基礎的策略。若能成功推行,將有助於公司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維持競爭力。此外,對非TFT產品、高附加價值產品、醫療ODM AI智能產品的投入,以及越南二期廠房的規劃,都指向未來新的成長引擎和更優化的產品組合。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注意事項
鑑於州巧目前正處於一個投資與轉型的關鍵階段,其股價在短期內可能會呈現較大波動性。營業收入的增長和營業損失的顯著收窄將構成短期利多,可能帶動股價反彈;然而,總體淨損擴大,尤其受到非營運性因素及投資開支的拖累,則可能抑制股價上漲空間,甚至造成短期壓力。市場將持續關注公司能否將營運效率的提升有效轉化為最終的淨利潤。
對於散戶投資者,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區分營收與淨利: 報告清楚顯示營收成長但淨損擴大。這意味著公司營業本業狀況有改善,但整體獲利仍受外部不利因素及內部轉型成本侵蝕。投資者需仔細研判是外部因素影響暫時性,還是內部轉型投資帶來的長期效益會遠超短期陣痛。
- 關注毛利率趨勢: 毛利率的下滑(從14%降至13%)是重要警訊。即使營收增加,若毛利率持續承壓,可能影響未來盈利空間。應關注公司能否透過產品結構優化或成本控制來止穩毛利率。
- 留意新業務發展: 家居、醫療和越南市場的成長潛力是未來的看點。尤其是越南廠的爬坡情況、非光電產品的導入,以及醫療ODM AI智能產品的商業化進展,都將是公司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因素。散戶應密切追蹤這些新興業務的實際營收與獲利貢獻。
- 評估匯率與關稅風險: 公司明確指出匯率和關稅是導致第二季虧損的主因。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高的背景下,這些因素仍可能持續影響公司獲利。投資者應評估公司對這些風險的應對措施及抗風險能力。
- 長期投資觀點: 州巧的組織變革與戰略轉型指向長期發展,而非短期快速獲利。對於尋求穩定高收益的投資者而言,當前可能並非最佳入場時機。若看好其長期轉型前景,應採取長期持有的策略,並能承受過渡期的波動。
- 財務數據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報告在數字呈現上存在一定的內部矛盾(例如部分圖表與文字敘述不符,以及淨損數據的換算差異)。這可能反映了資料呈現的疏漏,但在投資決策時,資訊的精準性和一致性至關重要。建議投資者在研判時,應優先採用財務報表形式的數據,並對前後不一致的數據抱持謹慎態度,必要時可向公司詢問。
基本面指標分析:利多與利空資訊
基於上述報告內容,現將各項資訊分析為對州巧科技股票短期或長期趨勢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明確區分其為利多或利空指標:
利多(Positive / 利好)資訊:
- 營業收入成長:
- 文件參考:「2025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較2024年同期成長10%。」(第7頁)、「營業收入:2024年1/1-6/30為154,943千元,2025年1/1-6/30為171,197千元,成長率10.49%。」(第15頁)
- 分析: 營收的增長顯示公司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仍具備市場拓展能力,代表產品有需求。這是公司基本面的核心指標之一,對於股價有直接的正面驅動作用。
- 影響: 短期利多。
- 營業損失大幅收窄:
- 文件參考:「營業(損失)利益:2024年1/1-6/30為(41,892)千元,2025年1/1-6/30為(3,420)千元,下降91.84%。」(第15頁)、「稅後淨利為0.9百萬元,獲利能力有明顯提升。」(第7頁,指第一季)
- 分析: 營業損失的大幅減少表明公司在核心營運效率、成本控制或產品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是一個強烈的正面信號,說明公司擺脫虧損體質的趨勢正在形成。
- 影響: 強大短期利多,且對中長期盈利能力提升有積極預期。
- 家居與醫療事業群成長與獲利改善:
- 文件參考:「家居與醫療都體現成長與獲利改善的績效。」(第7頁)、「家居:2025前2季(H1)仍保持在高點;獲利狀況體現持續穩定成長。」(第8頁)、「醫療2025較2024同期成長2倍,較前期成長17%,後續代工機種持續增加擴散,期待後續ODM AI智能產品導入,提升營收與毛利。」(第8頁)
- 分析: 新興事業群的表現證明公司轉型策略方向正確,特別是醫療領域的雙倍增長和AI智能產品導入預期,預示高毛利產品的潛力。
- 影響: 中期利多,長期增長潛力。
- 越南市場的顯著增長潛力:
- 文件參考:「越南2025年較2024上半年同期,營收成長400%...在下半年度可望在營收上逐月反映成長的預期,工廠獲利還需要一些學習曲線的時間...越南在Non-光電產品將於第4季,逐漸導入生產,有助越南加速成長,而二期廠房也已發包,明年第3季生產。」(第7、8頁)
- 分析: 高倍數的營收成長及二期廠房的規劃,顯示越南將成為重要的未來成長引擎,儘管目前仍處於投資期虧損,但長期而言有望實現規模效益和盈利。多元非光電產品導入也是利好。
- 影響: 中長期利多。
- 組織變革提升效率與接班規劃:
- 文件參考:「啟動5大事業群獨立運作,導入滾動式經營管理。提升市場反應速度與決策敏捷度。培養次世代接班梯隊,提升全局觀...建立健全接班梯隊,確保組織永續發展與領導力傳承。」(第9頁)
- 分析: 組織重組與高階經理人佈局,旨在應對全球不確定性,提升經營韌性與市場反應速度。健康的組織發展有利於公司的永續經營和未來發展。
- 影響: 長期利多。
- 資產負債結構改善:
- 文件參考:「預期信用減損(損失)利益:2024年1/1-6/30為(436)千元,2025年1/1-6/30為103千元,上升123.62%。」(第15頁)、「淨值比率(%):2024年6月30日為60.73%,2025年6月30日為61.59%,年增率1.43%。」(第14頁)、「財務結構:從2020年的49.2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59%。」(第13頁,假定為負債資產比率,表示負債降低)
- 分析: 信用減損由損失轉為利益,有助於降低資產減值風險。淨值比率的微幅提升代表股東權益佔比增加,公司資產結構相對穩健。負債比例的降低也暗示更健康的資本結構。
- 影響: 財務穩健性提升,中期利多。
利空(Negative)資訊:
- 淨損持續擴大:
- 文件參考:「2025年上半年度稅後淨損雖較2024年同期增加1千4百萬元...」(第7頁,註:實際計算增加金額應約1.4百萬元而非14百萬元)、「本期(淨損)淨利:2024年1/1-6/30為(4,149)千元,2025年1/1-6/30為(5,552)千元,成長33.82%。」(第15頁)
- 分析: 雖然營業虧損大幅縮小,但整體淨虧損仍增加,顯示外部非營運因素和轉型成本對最終利潤造成負面衝擊。這對短期盈利預期構成壓力。
- 影響: 短期利空。
- 毛利率下滑:
- 文件參考:「毛利率:2024年1/1-6/30為14%,2025年1/1-6/30為13%,下降7.14%。」(第15頁)
- 分析: 即使營收增長,毛利率卻下降,暗示產品組合利潤率變低、競爭壓力、成本上升或議價能力減弱。這會直接影響公司盈利質量。
- 影響: 短期利空。
- 外部環境影響加劇獲利壓力:
- 文件參考:「第二季稅後淨損5千6百萬元,則是受到美國關稅及台幣對美金匯率變化主要不利因素衝擊所影響。」(第7頁)、「蘇州、廈門在2025年因為受地緣政治(南向)、中國電動車市持續低迷,以及全球消費市場購買力不振的情況下,營收呈現持續緩步下滑的影響。」(第8頁)、「全球營運環境持續存在不確定性:美國關稅政策、匯率波動、地緣政治風險。」(第12頁)
- 分析: 美國關稅和匯率波動對淨利潤產生直接負面影響,同時光電事業受到地緣政治和中國市場低迷的影響,表明公司面對多重外部不確定性。
- 影響: 短期至中期利空。
- 光電事業營收持續下滑:
- 文件參考:「光電(蘇州+廈門)營收呈現持續緩步下滑的影響。」(第8頁,從數值看2023H1: 939,2024H1: 873,2025H1: 503百萬新台幣,下滑趨勢明顯)
- 分析: 作為公司傳統業務,其持續衰退對整體營收增長和利潤構成拖累,需要成功轉型以彌補這一部分的壓力。
- 影響: 中期利空,但公司已有策略應對(轉向非TFT高附加價值產品)。
- 償債能力比率下降:
- 文件參考:「償債能力(%)圖表顯示:主要比率(應為流動/速動比率)從2022年的353.98%/325.2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6.49%/201.92%。」(第13頁)
- 分析: 償債能力比率下降可能意味著公司的短期流動性減弱,對債權人而言是風險訊號。
- 影響: 短期財務穩定性隱憂,短期利空。
- 資訊呈現不一致:
- 文件參考: 報告中部分圖表數據(如第8頁「三大事業營收」數字與文字描述及第7、15頁數據存在明顯差異)、以及不同頁面間稅後淨損數據存在表述上的不一致。(前文已詳細指出)
- 分析: 資訊呈現不一致可能降低投資者對數據的信任度,並增加分析難度,進而影響市場判斷。這雖非直接的基本面好壞,但間接影響投資者信心。
- 影響: 對於投資分析而言是不利因素。
條列式重點摘要
以下為州巧科技(3543)2025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報告的條列式重點摘要,著重描述各項數字、圖表與表格所揭示的趨勢:
公司概況 (PART 01)
- 基本資料: 州巧科技成立於2000年,資本額約8.9億新台幣,員工數逾1,500人。董事長為李樹裔,總經理為徐文茂。
- 核心競爭力: 提供金屬加工(沖壓成型)、產品研發、智能製造、機構整合方案。並發展家居ODM、醫療ODM/OBM及光電OEM/沖壓等多元業務。
- 全球據點: 於台灣(新竹總部及工廠、台南、台北)、中國大陸(蘇州、廈門)及越南(河南)設有營運據點。
營運概況
整體經營實績
-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 較2024年同期成長10.49%(由154,943千元增至171,197千元),主要受光電越南、家居及醫療事業群營收增加驅動。
- 2025年上半年稅後淨損: 較2024年同期擴大33.82%(由虧損4,149千元擴至虧損5,552千元)。
- 獲利能力波動: 2025年第一季稅後淨利0.9百萬元,顯示獲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第二季稅後淨損達5千6百萬元,主要受美國關稅、台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及新機櫃商機研發製造費用增加衝擊。
各事業群表現趨勢
注意:由於報告中部分圖表數值與文字敘述存在不一致,以下描述以文字敘述及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
- 光電事業(蘇州+廈門):
- 受地緣政治(南向政策)、中國電動車市低迷及全球消費市場購買力不振影響,營收呈現持續緩步下滑趨勢。(參考圖表,2023上半年為939百萬元,2024上半年為873百萬元,2025上半年為503百萬元)
- 公司正致力於非TFT產品零組件的開發,並提升光電沖壓製品的附加價值以應對挑戰。
- 家居事業(台南):
- 體現成長與獲利改善績效。
- 2025年第一季受益於海運暢通,營收獲利雙成長;但第二季獲利受匯率影響而減少。
- 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亦尋求非家居產品的生產機會,配合總公司製程研發與工機廠的技術移轉。
- 醫療事業(新竹):
- 2025年上半年營收較2024年同期成長2倍,較前期成長17%,但營收基期仍低,獲利有限。
- 預期後續代工機種將持續增加擴散,並導入ODM AI智能產品,以提升營收及毛利。
- 越南據點:
- 2025年上半年營收較2024年同期成長400%,較前期成長19%(雖然基期低)。
- 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主因設備投資與模具開發攤提及費用成本較高,營收尚未能及時反映營運績效。
- 預計下半年營收可望逐月成長,但工廠獲利仍需時間。
- 將於第四季逐漸導入非光電產品生產以加速成長;二期廠房已發包,預計2026年第三季投產。
財務狀況
綜合財務數據(單位:新台幣千元,EPS為元)
項目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1-3月 2025年4-6月 2025年1-6月 營業收入 304,590 325,230 322,854 89,041 82,156 171,197 營業毛利 37,014 57,245 44,379 12,479 10,112 22,591 毛利率 12% 18% 14% 14% 12% 13% 營業利益(損失) (5,054) 7,579 (9,658) (394) (3,026) (3,420) EPS (0.55) 0.88 (1.14) 0.09 (0.51) (0.42) 趨勢摘要:
- 營收趨勢: 近三年年度營收大致持平或微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合計營收171,197千元。
- 毛利率趨勢: 2023年毛利率達18%高峰後,2024年降至14%,2025年上半年平均為13%,顯示毛利率面臨壓力,且第二季有下降趨勢。
- 營業利益(損失)趨勢: 2023年由虧轉盈後,2024年再次轉虧。2025年上半年營業損失收窄至3,420千元,顯示營業本業有所改善。
- EPS趨勢: 隨著營業利益轉虧為盈或擴大虧損,EPS也從虧損轉為獲利再轉虧。2025年上半年呈現每股虧損0.42元,但Q1為0.09元盈餘,Q2為0.51元虧損,顯示獲利在第二季惡化。
財務結構(資產負債)
2024/06/30 對比 2025/06/30 (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2024/06/30 2025/06/30 年增率(%) (YoY) 流動資產 288,947 218,728 -24.3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16,793 118,638 1.58% 其他非流動資產 38,362 39,716 3.53% 資產總計 444,102 377,082 -15.09% 流動負債 111,254 96,573 -13.20% 非流動負債 38,525 30,089 -21.90% 負債總計 149,779 126,662 -15.43% 淨值比率(%) 60.73% 61.59% 1.43% 趨勢摘要:
- 資產負債結構:
- 資產總計和負債總計在一年內均呈下降趨勢,顯示資產負債規模有所縮減。
- 流動資產大幅下降24.30%,流動負債下降13.20%,非流動負債下降21.90%,表明負債規模收縮,尤其在流動性方面有所下降。
- 淨值比率微幅上升1.43%,達到61.59%,這代表公司資產中股東權益的比重略有提高,資本結構略趨穩健。
- 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
- 圖表顯示的「財務結構(%)」從2020年的49.26%持續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59%,若其代表負債佔資產比重,則意味著公司槓桿率下降,財務風險降低,呈改善趨勢。
- 「償債能力(%)」則呈現下降趨勢。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具體數值在報告中無標示為哪一種,但呈現下降曲線)從2022年高點(例如353.9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6.49%,表明短期償債能力有所減弱。
組織與營運模式調整(預計2025年下半年生效)
- 目的: 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培養次世代接班梯隊,提升全局觀,進行多元化經營與轉型,以實現快速反應。
- 主要調整:
- 將蘇州、廈門及越南據點升格為獨立的第一、第二及第五事業群。
- 設置執行副總經理(邱垂洲,原光電事業群總經理)負責監督、策略整合及資源配置上述三大事業群,以擴大其經營管理幅度及進行接班歷練。
- 啟用5大事業群獨立運作模式,導入滾動式經營管理。
- 預期效益: 提高各據點決策與應變能力,加速營運落地與客戶服務效率,達成永續經營目標;建立健全接班梯隊,確保組織永續發展與領導力傳承。
- 策略方向: 策重多元發展、協助越南成長,管控營運成本與風險,確保全年營收與獲利目標達成,保持審慎樂觀並增加韌性。
股利政策
- 公司處於產業生命週期成長期,盈餘分派需考量未來資本支出及資金需求。
- 股利提撥不低於當年度可供分配盈餘的1%,可採現金或股票方式,股票股利不高於60%。
- 過往股利分派:
- 2020年度:現金股利1.2元(資本公積發放)。
- 2022年度:合計1元(盈餘分配0.3元,資本公積發放0.7元)。
- 2023年度:合計1元(盈餘分配0.5元,資本公積發放0.5元)。
- 2024年度:現金股利0.5元(資本公積發放)。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福邦證券總公司(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7樓)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就本 公司已公開之財務業務資訊做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