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映(337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熱映(337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宏遠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之營運狀況。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熱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373) 2022年法說會報告分析
本報告詳細分析熱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3373)於2022年11月8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內容。本分析旨在提供報告的整體觀點、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以及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並根據文件內容判斷資訊屬於利多或利空。 熱映光電作為一家專注於紅外線量測技術的公司,其產品涵蓋醫療、工業、環境及安全偵測等多個領域。報告展現了公司在技術研發、品質管理及市場擴展上的努力。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2020年因疫情受益實現了爆發性增長,但在後疫情時代面臨營收和獲利的顯著調整。報告重點摘要
一、企業營運概況
- 公司簡介:
- 設立年度:2000年,上櫃年度:2007年。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4.33億元。
- 營運模式:台灣總公司負責擬訂營運策略、研發、行銷;生產基地在昆山熱映(中國)及台灣總公司。
- 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定位:
- 具備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二級校正實驗室認證,證明其精準度為核心能力。
- 專注於紅外線運用,涵蓋近紅外(NIR)、短波紅外(SWIR)、中波紅外(MWIR)、長波紅外(LWIR)及超長波紅外(ULWIR)等多種波長。
- 市場目標:將紅外線量測產品普及至每個家庭(如免接觸即時測知寶寶環境溫度)。
- 全球據點:
- 總部及研發中心:台灣新竹科學園區。
- 生產基地:上海昆山熱映光電有限公司。
- 銷售分部:北京寶安康電子有限公司。
- 主力產品:
- 體溫量測產品:耳溫槍、額溫槍(含藍芽及非接觸式)。
- 工業及寬溫紅外線溫度儀:紅外線熱像儀、遠距量測紅外線溫度儀、熱電偶溫度儀。
- 氣體偵測產品:二氧化碳監測儀、二氧化碳控制器、多氣體偵測儀。
- 其他醫療器材:尿液潛血光電檢測儀(多功能)。
二、重大事蹟摘要
- 產品認證: 產品已取得多國認證,包括美國FDA、歐盟CE(含RoHS)、加拿大CMDCAS、日本JQA、中國CCC及台灣GMP。這顯示其產品符合國際高標準。
- 企業榮譽: 榮獲多項經濟部及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項,並通過台灣優良醫療器材製造廠評鑑,顯示其在創新、品質和企業發展方面獲得肯定。參與的「空氣品質感測器開發計畫」亦獲經濟部補助。
三、發展現況說明
- 品質政策: 秉持「綠色品質、創新獲利、回饋社會」的理念。
- 關鍵技術與服務模式: 專注於紅外線精密量測及紅外線系統整合晶片(IR-SOC),並建構完整的品質管理系統,涵蓋設計、生產、行銷與服務。
- 專利取得: 共計取得197項專利,涵蓋無線電波傳播效應量測、診斷/外科/鑑定、紅外/可見/紫外光量測及溫度/熱量測等領域,顯示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智慧財產權佈局。
- 顧客與市場: 面向醫療、環境、安全偵測等龐大市場,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居家、智慧建築和戶外空品。目標是實現PM2.5/CO/O3/O2/CO2氣體感測器與溫度感測器的國產化。
四、回饋社會
- 公司長期投入社會公益,包括疫情期間捐贈體溫量測產品、贊助醫療團隊海外活動、長期贊助社福機構、參與防疫物資專案計畫等,展現其企業社會責任。
五、產品及技術發展
- 醫用體溫計新發展:
- 逐步淘汰低毛利舊產品,導入槍型遠距離額溫計及硬式耳套耳溫計。
- 採用全新光學設計,測量距離從4公分拉長至8公分,並採用金屬蓋內鍍金感測器減少熱污染。
- 基於Stefan-Boltzmann定律開發先進環境溫度補償機制,精度優於+/-0.2degC。
- 其他醫療器材技術發展重點:
- 尿液尿酸分析儀:開發UV檢測、非侵入式、快速檢出(3-5秒)、便攜式、可重複充電的儀器,目標是居家監測以降低痛風風險。
- 建立國產陣列濾波技術,透過專利結構與設計,開發高感度國產感測器,作為平台核心,開發三酸甘油脂、尿潛血與尿菌等高檢度生理感測模組。
- 針對居家健康管理、醫療機構、銀髮照護、智慧居家宅及健康運動器材等市場,提供客製化方案。
- 工業用溫度計及熱像產品發展:
- 推出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美國NSF、歐洲EN13485)的新型溫度計,具備藍芽、低耗電、快速反應探棒。
- 新增具自我校正功能的溫度快篩熱像監控儀(內建自動控溫黑體,符合IEC 80601-2-59國際標準)。
- 發展病床長照和高階手持式產品,結合熱像及AI辨識技術,提升長照安全。
- 導入低雜訊及中階感測器,增加熱像高像素產品線(新增3.6萬像素),淘汰低解析度機型。
- 開發農藥槍、油品槍、水質槍等食安相關新產線,利用光電感應式測試,快速判斷蔬果農藥殘留及食用油品質(TPM)。
- 氣體偵測產品發展:
- 因應疫情,CO2濃度量測的需求提升,多國政府提出相關建議或補助。
- 開發策略:短期及中期鎖定IAQ(室內空氣品質)、農業、安全及防疫需求;長期則發展超省電新機種及廣溫使用模組,擴大銷售廣度。
六、營運及財務績效
近五年度營業收入(仟元)
年度 總收入 耳溫槍/額溫槍等體溫量測產品 (佔比) 紅外線精密溫度儀 (佔比) 紅外線精密氣體監測儀暨其他 (佔比) 2017 771,256 57% 35% 8% 2018 815,176 60% 30% 10% 2019 784,901 57% 34% 9% 2020 2,616,666 84% 12% 4% 2021 985,042 37% 30% 33% 主要趨勢分析:
熱映光電的營業收入在過去五年呈現戲劇性的變化。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大致維持在約7.7億至8.1億新台幣的水平,其中體溫量測產品佔比約為57%-60%,是主要的營收來源。然而,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對體溫量測產品的需求大幅飆升,使得公司總營收暴增至2,616,666仟元,達到歷史高峰,體溫量測產品佔比也高達84%。進入2021年,隨著疫情趨緩及市場需求回歸常態,總營收顯著回落至985,042仟元,但仍高於疫情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產品結構出現明顯變化,體溫量測產品佔比降至37%,而紅外線精密氣體監測儀暨其他產品的佔比則大幅提升至33%,顯示公司在後疫情時代的產品多元化策略初見成效。近五年度獲利表現
年度 毛利率 (%) 營業淨利率 (%) 每股盈餘 (元) 2017 24.5% 4.3% 0.31 2018 20.7% 1.3% 0.33 2019 23.6% 3.9% 0.66 2020 47.3% 36.4% 17.01 2021 31.2% 15.2% 2.60 主要趨勢分析:
熱映光電的獲利能力變化與營收趨勢高度一致。在2017年至2019年的疫情前時期,公司毛利率介於20.7%至24.5%,營業淨利率在1.3%至4.3%之間,每股盈餘(EPS)則維持在0.31元至0.66元。2020年受惠於疫情帶來的巨額營收,毛利率飆升至47.3%,營業淨利率躍升至36.4%,每股盈餘更達到驚人的17.01元,創下歷史新高。這反映了疫情期間產品需求旺盛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議價能力提升。然而,2021年隨著營收回歸,獲利能力也隨之調整,毛利率降至31.2%,營業淨利率降至15.2%,每股盈餘則為2.60元。儘管從2020年的高峰顯著回落,但2021年的獲利水平仍遠優於疫情前的水準,顯示公司在疫情期間可能進行了結構性改善或市場地位提升。2022年前三季營業收入(仟元)
期間 總收入 耳溫槍/額溫槍等體溫量測產品 (佔比) 紅外線精密溫度儀 (佔比) 紅外線精密氣體監測儀暨其他 (佔比) 2022年第一季 146,996 32% 36% 32% 2022年第二季 136,781 47% 35% 18% 2022年第三季 151,828 47% 43% 10% 2022年前三季合計 435,605 42% 38% 20% 主要趨勢分析:
2022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總計為435,605仟元。單季營收在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分別為146,996仟元、136,781仟元和151,828仟元,呈現相對平穩但未見顯著增長的態勢。與2021年全年總營收985,042仟元相比,2022年前三季的累計營收已大幅下滑,若第四季表現持平,全年營收將顯著低於2021年,顯示公司營收正經歷進一步的調整。從產品結構來看,體溫量測產品佔比在前三季合計為42%,紅外線精密溫度儀佔比為38%,兩者合計佔比約八成,顯示公司仍高度依賴這兩大類產品。紅外線精密氣體監測儀暨其他產品的佔比則從2021年的33%降至2022年前三季的20%,這可能反映市場需求變化或競爭加劇。2022年前三季獲利表現
期間 毛利率 (%) 營業淨利率 (%) 每股盈餘 (元) 2022年第一季 21.8% -3.8% 0.07 2022年第二季 21.0% -1.8% 0.21 2022年第三季 22.9% -3.2% 0.42 2022年前三季合計 21.9% -3.0% 0.70 主要趨勢分析:
2022年前三季的獲利表現呈現顯著惡化。毛利率在前三季平均為21.9%,與2021年的31.2%相比有明顯下降,甚至接近疫情前水平。更為嚴峻的是,營業淨利率在前三季均為負值,合計為-3.0%,這表明公司在營運層面已出現虧損,未能涵蓋其營業費用,與2021年的15.2%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每股盈餘在前三季仍為正值(合計0.70元),但主要是由於非營業收入或稅務因素,其表現遠低於2021年的2.60元,甚至略高於2019年全年的0.66元,但若考慮全年預期,2022年EPS可能創下近年新低。整體而言,2022年前三季的獲利數據反映公司面臨營收下滑及成本控制的雙重壓力。創造股東權益(2012-2021)
年度 現金股利 (元) 股票股利 (元) 當年度每股盈餘 (元) 配發率 (%) 配發金額 (新台幣仟元) 2012 0.00 0.158 0.16 98.8 5,076 2013 0.13 0.200 0.47 70.2 10,770 2014 0.70 0.000 1.02 68.6 30,303 2015 1.40 0.000 1.62 86.4 60,606 2016 0.50 0.000 0.84 59.5 21,645 2017 0.30 0.000 0.31 96.8 12,987 2018 0.50 0.000 0.33 151.5 21,645 2019 2.00 0.000 0.66 303.0 86,580 2020 10.00 0.000 17.01 58.8 432,898 2021 1.50 0.000 2.60 57.7 64,935 主要趨勢分析:
熱映光電在股利政策上展現了對股東回報的承諾。公司自上櫃以來持續獲利,並盡力分配股東以創造最大利益。從2012年至2021年,公司每年幾乎都有發放現金股利。在2020年獲利高峰期,現金股利達到10元,配發金額達432,898仟元,顯著回報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配發率在部分年份(如2018年的151.5%和2019年的303.0%)超過100%,這意味著公司當年支付的股利超過了當期賺取的利潤,可能動用了保留盈餘或其他資本公積。儘管這顯示公司慷慨的股利政策,但在獲利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過高的配發率可能影響公司的長期資金運用彈性。2021年,隨著獲利回歸,現金股利降至1.5元,配發率為57.7%,符合其維持獲利並盡量分配的方針。利多或利空判斷
- 利多因素:
- 穩固的產業地位與認證: 公司擁有TAF二級校正實驗室認證,產品取得多國(FDA、CE、CMDCAS、JQA、CCC、GMP)認證,顯示其產品品質與技術實力獲得國際認可,為市場拓展提供堅實基礎。(文件P6, P11)
- 強大的研發與專利佈局: 累積197項專利,涵蓋紅外線量測及醫療診斷等多個領域,並持續開發新的光學設計、感測器技術及AI辨識應用,有助於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文件P18, P22-28)
- 多元化的產品組合與市場擴展: 積極從體溫量測向工業溫度計、熱像產品、食安相關設備(農藥槍、油品槍、水質槍)、居家醫療器材(尿液尿酸分析儀)及氣體偵測(CO2監測儀)發展,減少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開拓新的成長動能。(文件P10, P19, P24-30)
- 掌握產業趨勢: 公司發展方向符合智慧醫療、公共衛生、食品安全和環境監測等全球趨勢,特別是CO2監測因防疫需求而提升,以及AI結合長照的應用,均具備長期成長潛力。(文件P19, P26-29)
- 企業社會責任: 長期投入公益捐贈,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文件P20-21)
- 利空因素:
- 營收與獲利顯著下滑: 2022年前三季營收(435,605仟元)較2021年全年(985,042仟元)大幅衰退,且營業淨利率轉為負值(-3.0%),每股盈餘也大幅下降(0.70元),顯示營運面臨嚴峻挑戰。(文件P33-34)
- 疫情紅利消退: 2020年因疫情帶來的體溫量測產品需求激增是短期現象,隨著疫情趨緩,高基期效應消失,導致營收和獲利回歸甚至低於疫情前水平,未能將短期利潤轉化為可持續的增長。(文件P31-32)
- 獲利能力承壓: 毛利率在2022年前三季已降至21.9%,與2021年的31.2%相比有明顯下滑,且營業淨利率轉負,反映公司在成本控制、定價策略或市場競爭上可能面臨壓力。(文件P34)
- 產品結構調整的挑戰: 雖然公司積極發展多元化產品,但2022年前三季氣體監測儀暨其他產品的營收佔比從2021年的33%降至20%,顯示新產品的市場滲透和營收貢獻仍需時間和努力。(文件P31, P33)
- 高股利配發率的潛在風險: 過去部分年度配發率超過100%,雖然展現對股東的回報誠意,但在獲利能力顯著下滑的當前,這種高配發率的持續性將面臨挑戰,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用於研發和擴張的資金。(文件P35)
總結
本份報告顯示熱映光電在技術實力、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具有潛力,並在2020年因特殊市場機遇實現了卓越的財務表現。然而,隨後的財務數據揭示了公司在後疫情時代的營運挑戰,特別是2022年前三季營收與獲利的顯著下滑,以及營業淨利率轉負的情況。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2022年前三季的財務數據將對熱映光電的股價構成顯著的利空壓力。營收下滑和營業虧損可能會導致市場信心受挫,股價可能面臨調整。然而,長期而言,公司在多元化產品線、高精度紅外線技術、智慧醫療、食品安全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的佈局,若能有效轉化為實際營收和利潤,則有望為股價提供支撐。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將面臨嚴峻挑戰。公司需要有效應對疫情紅利消退後的市場變化,並在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及新產品的市場推廣上取得突破,才能在短期內扭轉獲利下滑的局面。散戶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財報,尤其關注毛利率、營業費用控制和新產品營收貢獻的改善情況。 * 長期趨勢: 具備成長潛力。全球對智慧健康、環境監測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熱映光電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儲備和產品開發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公司能成功將這些新產品推向市場,並建立起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長期發展仍值得期待。公司需證明其多元化策略能夠彌補體溫量測產品需求下滑的影響,並實現穩定的獲利增長。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警惕短期財務風險: 2022年前三季的營運數據顯示盈利能力惡化,營業淨利率轉負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散戶應充分了解當前經營狀況的風險,避免僅憑過往高峰期的業績來判斷。
- 關注新產品線的實際貢獻: 公司雖積極開發多樣化產品,但這些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銷售量以及對整體營收和利潤的實際貢獻,將是決定公司未來成長的關鍵。建議關注後續報告中新產品的具體營收數據和市場反饋。
- 評估股利政策的持續性: 歷史上公司曾有高配發率,但在獲利能力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未來的股利政策可能受到影響。投資人應理性看待,不宜過度依賴過往的股利發放作為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
- 深入了解競爭環境: 報告中雖提及部分市場空缺,但並未詳細說明新產品所處的競爭格局。散戶應自行研究相關產業的競爭態勢,評估熱映光電在新市場中的競爭力。
- 長期觀點與耐心: 若看好公司在技術研發和長期趨勢佈局上的潛力,投資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新產品和策略的發酵。同時,應密切追蹤公司的營運改善計畫和執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