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技(304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晶技(304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 「2025冬季產業趨勢暨企業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法人說明會資料揭示了台灣晶技(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42)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全球科技環境下,所採取的積極策略與未來展望。報告的核心主軸在於「打造永續營收組合」,透過多元化佈局、提升營運效率,並積極推動區域與產業特定策略,以確保企業的韌性與成長。

晶技正逐步將業務重心轉向具高成長潛力的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AI)、5G-A/6G基礎建設及應用、以及車載電子。這些新興領域被視為公司未來營收成長的主要引擎,旨在降低對傳統行動通訊市場的依賴。在產品開發方面,公司聚焦於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與超高穩定度的頻率控制元件,以滿足AI與高速傳輸等新應用對精密時序元件的嚴苛要求。

財務表現方面,儘管2025年前三季的總營收實現了年增長,但毛利、營業淨利及稅後淨利則出現年減,每股盈餘亦有顯著下滑,這可能反映了市場競爭加劇或產品組合轉型期的壓力。然而,2025年第三季度的季度環比(QoQ)數據顯示出強勁的營收與獲利回升,暗示營運狀況正在改善。資產負債表保持穩健,流動性良好,但非流動負債的增加值得注意。

資本支出計畫顯示晶技將持續投入於數位轉型、全球化生產佈局、創新技術研發及永續經營,這代表公司對未來成長的信心與承諾。此外,公司持續保持高股利發放率,並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方面展現優異表現,有助於吸引長期投資者。

資料重點摘要

  • 策略轉型與多元化佈局:
    • 公司目標為「打造永續營收組合」,透過多元化策略途徑,強化成長韌性。
    • 推動AI全鏈佈局,從AI基礎建設延伸至邊緣AI、智能代理與實體AI。
    • 優先提升參考設計轉換效率,縮短樣品至量產週期,提升中標率。
    • 推動區域與產業特定策略,布局全球各區域化發展潛力機會。
  • 聚焦關鍵產業:
    • 鎖定5G-A、人工智能、車載電子、新興產業作為營收成長驅動器。
    • 5G-A及AI基礎建設:注重協議升級、精準時序、全球AI生態多元化。產品方案包含小型化、電力節約、超低抖動,並積極拓展新平台與市場(如印度)。
    • 高速互連:是AI發展的必要條件,高速線纜與光模組為核心關鍵。提供超高頻率、小型化、超低抖動的解決方案,並掌握光通訊升級商機。
    • 車載電子:受惠於ADAS(L2→L3→L4)滲透率提升與智能駕駛艙整合。2025年全球汽車出貨量預估9280萬台(YoY +2%)。公司策略包括提升全球Tier 1客戶穿透率、增加市佔率及拓展ADAS專用振盪器應用。
    • AI驅動新興市場:包含能源管理、工業物聯網、農業自動化、生命科學數位化等領域,智慧醫療(即時監測、遠距診斷)亦是重要發展方向。
    • AI邊緣機器人商機:預估單一套機器人所需元件約50-100個,2025-2033年全球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43.80%,市場規模預計從2025年的22.4億美元成長至2032年的410.2億美元。單位出貨量預測顯示2035年將達每年200萬台。
  • 新產品解決方案與未來需求:
    • 為AI生態系開發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超高穩定度產品,涵蓋超小型晶體、超低功耗振盪器、超低抖動振盪器及超高穩定度振盪器(OCXO)。
    • 針對5G-A/6G AIoTs、資料通訊/光通訊/AEC、5G-A/6G基礎建設等不同應用提供定制化振盪器解決方案,強調小型化、高頻率、低功耗、低相噪與卓越穩定性。
  • 營收結構變化(2024 vs 2025E):
    • 行動通訊佔比預計從37%降至29%。
    • 車載電子佔比預計從22%升至26%。
    • AI佔比預計從7%升至10%。
    • 運算及連網市場佔比亦略有提升。
  • 財務績效(合併損益表 - Q1~Q3'25 vs Q1~Q3'24):
    • 營業收入:年增7.28%,達10,025百萬台幣。
    • 營業毛利:年減0.46%,營業淨利:年減6.56%,稅前淨利:年減14.26%,稅後淨利:年減13.72%。
    • 基本每股盈餘(EPS):從4.93元降至3.95元,年減19.88%。
    • 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純益率均呈現年減。
  • 財務績效(合併損益表 - Q3'25 vs Q2'25):
    • 營業收入:季增3.72%。
    • 稅前淨利:季增54.57%,稅後淨利:季增38.01%,每股盈餘:季增37.96%。
  • 財務結構(資產負債表 - Sep. '25 vs Sep. '24):
    • 總資產與總負債略增,但股東權益略減。
    • 非流動負債年增18.7%,顯示可能增加長期借款或發行債券。
    • 流動比率(299%)與負債比率(30.9%)顯示財務結構仍穩健。
    • 總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皆有年減。
  • 2025年資本支出計畫:
    • 總計7.05億台幣,主要用於A+強化(核心技術、先進製程、創新能力)、智慧工廠(智慧製造、自動化、AI應用)、ESG永續發展及N+1新廠(印尼、日本、亞洲)。
    • 2025年資本支出(7.05億)低於2024年遞延項目(10.13億)。
  • 股利政策:
    • 公司維持「80%以上的股利發放率」,承諾穩定殖利率與高配息。
    • 2024年預估每股盈餘6.55元,現金股利5.2元,發放率79.4%。
  • ESG表現:
    •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19.9(低風險)。
    • 榮獲「113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排名前6%~20%。
    • 符合《巴黎協定》1.5℃溫控目標。
    • 2025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標12%(進度如期)。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分析

產業營收佔比趨勢分析 (頁碼 14)

該圖表透過兩個圓餅圖,清晰地展示了晶技2024年與2025年(預估)營收在不同產業區塊的佔比變化,反映了公司策略轉型的成果與未來重心。

  • 行動通訊(Mobile Communication): 從2024年的37%下降至2025年的29%,顯示公司對傳統行動通訊市場的依賴度正在降低,這可能是由於市場飽和或競爭加劇。此為一個利空訊息,但亦反映了公司主動進行轉型。
  • 車載電子(Automotive): 從2024年的22%顯著提升至2025年的26%,增幅達4個百分點。這與報告中強調的車用電子巨大機會與公司策略佈局(例如提升Tier 1客戶滲透率)高度吻合。此為一個明確的利多訊息。
  • AI: 從2024年的7%提升至2025年的10%,增幅達3個百分點。AI是公司積極佈局的核心領域,此成長趨勢符合其在AI基礎建設、邊緣AI及AI應用上的策略投入。此為一個明確的利多訊息。
  • 運算(Computing): 從2024年的9%微幅上升至2025年的10%。
  • 連網及其他(Connectivity & Others): 在2024年和2025年均保持20%的佔比,顯示其相對穩定性。
  • 網路(Networking): 在2024年和2025年均保持5%的佔比,顯示其相對穩定性。

總體趨勢: 晶技的營收結構正朝向多元化發展,其中車載電子和AI領域的成長最為突出,顯示公司成功抓住了這兩個高成長產業的商機,並逐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這種轉型有利於提升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與營運韌性。

綜合損益表趨勢分析 (頁碼 15)

這份表格提供了晶技從Q2'25到Q3'25的季度環比(QoQ)表現,以及Q1~Q3'25與Q1~Q3'24的年度同比(YoY)表現,揭示了公司近期營運的動態變化。

年度同比 (Q1~Q3'25 vs Q1~Q3'24):

觀察Q1~Q3'25相較於Q1~Q3'24的數據,可見以下趨勢:

  • 營業收入: 從9,345百萬台幣成長至10,025百萬台幣,年增7.28%。這顯示公司營收規模有所擴大,是利多訊息。
  • 營業毛利: 略微下滑0.46%,從3,356百萬台幣降至3,340百萬台幣。儘管營收成長,毛利卻未能同步提升,毛利率從35.91%降至33.32%,可能反映了產品組合變化或成本壓力。此為利空訊息。
  • 營業費用: 增加5.55%,從1,690百萬台幣增至1,784百萬台幣,費用率略降。這可能與公司在研發、市場拓展方面的投入有關。
  • 營業淨利: 減少6.56%,從1,665百萬台幣降至1,556百萬台幣,營業淨利率從17.82%降至15.52%。這綜合反映了毛利承壓及營業費用增加對核心獲利的影響。此為利空訊息。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呈現大幅年減73.85%,從215百萬台幣降至56百萬台幣。這可能是去年同期有較高的一次性收益,或本期營業外項目表現不佳。此對稅前淨利產生利空影響。
  • 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 分別年減14.26%和13.72%。
  • 基本每股盈餘(EPS): 從4.93元大幅下降至3.95元,年減19.88%。這是最直接反映股東獲利能力下降的指標。此為明確的利空訊息。

總結年度同比: 儘管營收有所成長,但公司在2025年前三季的整體獲利能力(毛利、營業淨利、稅後淨利及EPS)呈現明顯年減趨勢,主要原因在於毛利率下滑及營業外收入減少。這表明公司正處於轉型期,短期內獲利面臨壓力。

季度環比 (Q3'25 vs Q2'25):

觀察Q3'25相較於Q2'25的數據,可見以下趨勢:

  • 營業收入: 季增3.72%,顯示營運正在回溫。此為利多訊息。
  • 營業毛利: 季減3.82%。雖然營收成長,毛利卻下降,毛利率從33.61%降至31.17%,顯示毛利率壓力可能延續,或Q3產品組合變化。此為利空訊息。
  • 營業費用: 季增2.66%,費用率從17.28%降至17.10%。
  • 營業淨利: 季減10.68%。毛利和營業費用的變化導致營業淨利下滑。此為利空訊息。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從Q2的負143百萬台幣轉為Q3的138百萬台幣,季增高達196.26%,是推升稅前淨利的重要因素。此為利多訊息。
  • 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及EPS: 分別季增54.57%、38.01%和37.96%。這顯著的季度成長主要歸因於營業外收支的改善。此為利多訊息。

總結季度環比: Q3'25在營收上呈現季增,且在營業外收入的強力支撐下,稅前、稅後淨利及EPS均出現顯著季增。這表明公司獲利狀況在近期有所改善,但核心營業毛利與營業淨利仍面臨壓力,其復甦動能需要進一步觀察。

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 (頁碼 16)

此表格比較了2025年9月、2024年12月及2024年9月的資產負債數據,展現了晶技的財務結構狀況。

2025年9月 vs 2024年9月(年度同比):

  • 現金及約當現金: 從4,324百萬台幣略減至4,024百萬台幣,下降約6.9%。流動性仍佳,但現金水位略有減少。
  • 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 從3,611百萬台幣增至3,768百萬台幣,增長4.3%,與營收增長趨勢一致。
  • 存貨: 從2,774百萬台幣降至2,618百萬台幣,減少5.6%。存貨週轉天數從120天降至112天,顯示存貨管理效率提升,對營運是利多訊息。
  • 流動資產與總資產: 變動不大,保持穩定。
  • 非流動負債: 從2,086百萬台幣顯著增加至2,477百萬台幣,增長18.7%。這可能與公司擴大資本支出、投資新廠房設備有關,雖然增加了債務,但若用於有效擴張則為利多訊息,否則可能為利空
  • 總負債: 增加5.1%,從6,433百萬台幣增至6,760百萬台幣,主要來自非流動負債的增加。
  • 合併股東權益: 從15,688百萬台幣略減至15,143百萬台幣,下降3.5%。可能與淨利下滑及股利發放有關。
  • 流動比率: 維持在299%左右,顯示短期償債能力強勁,財務結構健康。此為利多訊息。
  • 負債比率: 從29.1%略升至30.9%,但仍屬低位,表示槓桿風險可控。此為中性訊息。
  • 總資產報酬率(ROA)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分別從10.5%降至8.4%及從15.2%降至11.4%,這與損益表顯示的獲利能力年減趨勢一致。此為利空訊息。

總體趨勢: 晶技的資產負債表整體穩健,流動性良好,負債比率健康。存貨管理效率有所提升。然而,非流動負債的增加以及獲利能力比率的下滑值得關注,需持續追蹤其投資效益及未來獲利表現。

AI邊緣機器人市場數據 (頁碼 11)

該頁說明了AI邊緣機器人領域的巨大潛力,提供了關鍵的市場成長數據。

  • 全球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 2025-2033): 預估高達43.80%。這是一個極為強勁的成長預期,顯示該市場具有爆發性成長的潛力。此為明確的利多訊息。
  • 2032年市場規模: 預計達410.2億美元,相較於2025年的22.4億美元,複合增長非常可觀。這驗證了高CAGR的說法,為公司在該領域的投資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此為明確的利多訊息。
  • 單位出貨量: 預估2032年約40,000台/年,並預測到2035年將達到每年200萬台。從4萬台到200萬台的飛躍式成長,凸顯了未來幾年邊緣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擴張空間。此為明確的利多訊息。

總體趨勢: AI邊緣機器人市場呈現爆炸性增長,晶技作為提供關鍵精密元件的公司,將從中受益匪淺。這塊業務將是公司未來長期營收與獲利的重要來源。

每股盈餘與現金股利趨勢分析 (頁碼 18)

此圖表呈現了晶技自2015年至2024年(預估)的每股盈餘(EPS)、現金股利、股利發放率及股價走勢,重點強調「穩定殖利率與高配息」。

  • 股利發放率: 公司持續保持「80%以上的股利發放率」,除了2021年的74.6%及2022年的77.3%略低外,其餘年份均在80%以上,2024年預估為79.4%。這表明公司對於回饋股東具有高度承諾,是利多訊息,特別吸引穩健型與存股型投資者。
  • 每股盈餘(EPS): 呈現波動趨勢。在2021年達到高峰10.06元,隨後在2022年和2023年下降至9.06元和5.53元,預估2024年小幅回升至6.55元。EPS的波動反映了公司獲利能力受市場週期和轉型策略的影響。
  • 現金股利: 與EPS趨勢高度相關,並維持高發放率。這顯示股利政策具有可預測性,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
  • 股價: 雖然未直接分析股價,但EPS和現金股利的穩定性對股價的支撐作用明顯。

總體趨勢: 晶技的高股利發放政策是其吸引投資者的一大亮點,儘管EPS在近年有所波動,但公司持續展現股東回報的承諾。這是一個長期利多的因素,特別是對追求穩定現金股利的投資者。

利多與利空資訊判斷

利多資訊

  • 多元化與策略轉型: 公司明確提出「打造永續營收組合」並進行「多元化布局」,重點發展AI、5G-A/6G及車載電子等高成長領域(頁碼3, 4)。這代表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佈局未來成長動能。
  • AI與車載電子營收佔比增長: 2025年預估車載電子營收佔比從22%增至26%,AI從7%增至10%(頁碼14)。這表明公司在這些新興高成長領域的市場滲透率正在提升,有助於優化產品組合。
  • AI邊緣機器人市場巨大潛力: AI邊緣機器人市場2025-2033年CAGR高達43.80%,預計2032年市場規模達410.2億美元,單位出貨量到2035年將達每年200萬台(頁碼11)。這為晶技帶來顯著的長期成長機會。
  • 新產品解決方案: 開發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超高穩定度等符合AI生態系需求的新產品(頁碼12),顯示其在核心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和創新能力。
  • Q3'25獲利季增: 2025年Q3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及EPS相較Q2均有顯著成長(季增分別達54.57%、38.01%、37.96%),顯示營運正在回溫(頁碼15)。
  • 穩健財務結構與高股利政策: 流動比率達299%,負債比率僅30.9%,財務結構健康。公司長期維持「80%以上的股利發放率」,對股東回報承諾高(頁碼16, 18)。
  • 積極資本支出佈局: 2025年資本支出計畫涵蓋核心技術強化、智慧工廠、ESG永續發展及全球新廠佈局(印尼、日本、亞洲),旨在提升競爭力與全球生產彈性(頁碼17)。
  • 卓越ESG表現: 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為「低風險」(19.9),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段,並承諾達成巴黎協定1.5℃溫控目標及2025年12%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頁碼19)。這有助於吸引更多注重永續發展的法人投資。
  • 車載電子全球Tier 1客戶滲透率提升: 達成AVL認證並持續提升全球Tier 1市佔率,拓展ADAS專用振盪器應用(頁碼7)。

利空資訊

  • 獲利能力年減: 2025年Q1~Q3營業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及基本每股盈餘(EPS)相較去年同期均呈現下滑,EPS年減高達19.88%(頁碼15)。這顯示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獲利能力受到擠壓。
  • 毛利率下降: 2025年Q1~Q3毛利率從35.91%降至33.32%,且Q3'25毛利率季環比亦下降(頁碼15)。這可能暗示市場競爭激烈或產品組合變化導致的利潤壓力。
  • 行動通訊市場佔比下滑: 預估行動通訊營收佔比從2024年的37%下降至2025年的29%(頁碼14),顯示該傳統主力市場的挑戰。
  • 非核心業務表現波動: Q1~Q3'25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年減73.85%,對總體獲利造成較大影響,且Q3'25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季增主要由營業外收支改善所驅動,而非核心營業獲利(頁碼15)。
  • 獲利能力比率下降: 總資產報酬率(ROA)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呈現年減(頁碼16),反映資產和股東資金運用效益的下滑。
  • 非流動負債增加: 2025年9月非流動負債較2024年9月增加18.7%(頁碼16),儘管總體負債比率仍低,但仍需關注其資金來源與運用效益。
  • 市場競爭與不確定性: 報告中提及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內卷」)、關稅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頁碼7),這些外部因素可能對未來營運造成影響。

總結

台灣晶技的法人說明會報告展現了公司積極的轉型決心與明確的未來發展策略。公司正將資源從傳統的行動通訊市場,逐步轉向AI、5G-A/6G及車載電子等高成長、高價值的領域。這些新興市場不僅提供巨大的成長潛力,也符合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從長遠來看,晶技在AI邊緣機器人領域預期的爆炸性成長,以及在車載電子市場的持續滲透,將為公司帶來強勁的長期營收與獲利成長動能。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新產品解決方案)與全球化的資本支出佈局,也為這些長期趨勢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此外,其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現與穩健的高股利政策,對於追求永續投資與穩定回報的投資者而言,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然而,從短期來看,公司的獲利能力在2025年前三季呈現年減,毛利率面臨壓力。儘管Q3'25的獲利數據顯示季度環比的強勁復甦,但這主要受到營業外收支改善的推動,而非核心營業獲利能力的顯著提升。這表明公司在轉型過程中,短期內可能仍需面對獲利結構調整與成本控制的挑戰。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晶技的戰略轉型訊息,尤其是聚焦AI和車載電子,預計將對其股價產生結構性的長期正面影響。市場可能將其重新評估為成長股,而非僅限於傳統電子元件供應商。然而,短期內,年化獲利能力的下滑可能使部分保守型投資者持觀望態度。Q3'25的強勁季增長,若能延續,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高股利發放率則為股價提供了下檔支撐,並吸引穩健型投資者。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上半年,晶技的營收將持續受益於AI、5G-A/6G與車載電子的初步貢獻。然而,由於毛利率壓力與市場競爭,核心營業獲利能力的回升速度可能較為漸進。市場將密切關注毛利率的改善情況以及營業外收入是否能維持其正向影響。
  • 長期趨勢: 展望2026年之後,隨著AI與車載電子市場的持續擴張,以及晶技在新技術產品(如超低抖動、超高穩定度振盪器)的領先地位與全球化佈局效益顯現,公司有望實現更為強勁且可持續的成長。邊緣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性成長將是重要的長期驅動力。公司將逐步從轉型期的挑戰中走出,進入新的成長階段。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新業務佈局進度: 投資人應密切關注AI、5G-A/6G及車載電子等新興業務的實際訂單、營收貢獻及客戶拓展情況,尤其是Tier 1客戶的滲透率。這些是驅動公司長期成長的關鍵。
  2. 觀察獲利能力變化: 雖然營收成長,但近期獲利(特別是毛利率和EPS)有所下滑。投資人應分析未來季度報告,判斷獲利能力是否能恢復同比增長,以及產品組合優化對利潤率的實際助益。
  3. 評估資本支出效益: 晶技的資本支出計畫龐大,著重於數位轉型與新廠擴張。投資人需評估這些投資是否能有效轉換為市場份額、技術領先優勢及未來的獲利增長。
  4. 長期投資視角: 晶技的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內可能會有波動。散戶投資者若看好其在AI、車載電子領域的長期發展潛力,應抱持長期投資的心態。
  5. 股利政策的穩定性: 公司的穩定高股利發放政策是吸引力之一。投資人應確保未來的獲利足以支撐此一政策,以維持其作為存股標的的吸引力。
  6. 風險意識: 注意地緣政治、全球經濟放緩、原物料成本波動以及新興市場的激烈競爭等潛在風險,這些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營運表現。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台北市敦化北路158號) B2東方廳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2025第三季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B1大都會廳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近期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3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舉辦之「統一證券2025 Q2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元大證券2025年第一季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 4F貴賓廳(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2024第四季全球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