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技(304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晶技(304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台北市敦化北路158號) B2東方廳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2025第三季投資論壇」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晶技 (股票代碼: 3042) 於2025年9月4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提供了一份對公司策略方向、市場機會以及財務表現的全面概述。此份報告著重於公司在人工智慧 (AI)、5G-Advanced (5G-A) 及汽車電子等高成長領域的策略佈局與產品發展。
分析與總結
晶技這份報告明確揭示了其積極擁抱新興科技趨勢,並力求實現永續營收組合的企圖心。從內容來看,公司對於AI全鏈、5G-A佈建、高速互連以及汽車電子化抱持高度樂觀,並投入資源進行新產品開發、全球化佈局與數位轉型。這些策略方向,若執行得宜,有望為晶技在中長期帶來新的成長動能,鞏固其在高頻石英元件市場的領導地位。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策略願景下,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則透露出一些值得關注的警訊。儘管核心業務的營業收入與營業淨利呈現健康的年成長,但由於非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的大幅惡化,導致稅前、稅後淨利以及每股盈餘 (EPS) 都出現顯著的年衰退。這在很大程度上稀釋了核心業務的成長效益,成為報告中一個明顯的利空因素。若公司未能充分解釋其營業外損益變動的具體原因,短期內可能會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衝擊。
長期而言,晶技所瞄準的AI驅動新興市場(如邊緣AI機器人、智慧醫療)以及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等產品解決方案,與當前科技發展趨勢高度契合,具備巨大的市場潛力。尤其邊緣AI機器人市場預計的高複合年增長率(CAGR 43.80%)及對大量石英元件的需求,預示著公司在此領域的深耕將可能獲得豐厚回報。加上其在ESG與公司治理方面的優異表現,有助於吸引責任投資者並提升品牌形象。
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 短期影響: 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顯著下滑,且主要由非營業外因素導致,若此非核心虧損未能被市場視為一次性事件,短期內可能造成股價壓力或修正。特別是若缺乏詳細解釋,可能會引起投資者的疑慮,尤其散戶可能會因盈利數據下滑而卻步。
- 中期趨勢: 若市場對非營業外損益釋疑,且公司在新興業務(AI、車用)的推展速度符合預期,例如在全球Tier 1客戶滲透率提高、邊緣AI機器人產品逐步放量,則有望重拾成長動能。產品組合優化和新產能擴張(印尼、日本新廠)應能在中期帶來營收增長和毛利率改善。
- 長期趨勢: 晶技成功轉型並在新興市場站穩腳步的能力將是決定其長期表現的關鍵。若能持續深化其在高階石英元件的技術護城河,並有效地將AiX數位轉型成果轉化為營運效率與競爭優勢,晶技有望在未來的高科技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在5G-A、6G、AI基礎設施、智慧汽車和邊緣AI的全面佈局,為其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利多與利空分析
- 利多因素 (Positives):
- 策略明確且高瞻遠矚: 公司積極佈局AI全鏈(基礎建設到實體AI)、5G-A、車載電子及新興產業,符合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有望捕捉高成長市場機會。
- 產品組合優化: 專注開發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超高穩定度等高價值、高技術門檻產品,符合新應用(如AI、高速互連)的需求,有助於提升平均售價和毛利率潛力。
- 巨大的市場潛力: 邊緣AI機器人市場預計將迎來爆發性成長(2025-2033年CAGR 43.80%),至2032年市場規模預估達410.2億美元,單套機器人晶振用量高達50-100個,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增長引擎。
- 全球化佈局: 在日本和印尼等地區設立新廠,有助於擴大產能、提升供應鏈韌性、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並貼近區域市場需求。
- 數位轉型強化競爭力: 透過AiX平台(TXC LLM、專家AI、生成式AI等)提升生產效率、流程優化,可望長期降低成本並加快創新速度。
- 核心業務成長穩健: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營業淨利同比增長分別為15.09%和8.91%,顯示公司主營業務運營狀況良好。
- 財務結構健康: 現金及約當現金充足,總資產持續增長,負債比率健康,顯示公司具備抵禦風險的能力。
- 優秀的ESG與公司治理: 獲得「低風險」ESG評級及公司治理高評等,有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吸引具ESG意識的投資者。
- 穩定的股利發放: 歷史上長期維持80%以上的高股利發放率,對於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 利空因素 (Negatives):
- 非營業外損益顯著惡化影響淨利: 2025年上半年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同比分別大減22.68%和20.14%,EPS大減27.65%,主因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呈現大幅負值。若缺乏透明且一次性的解釋,可能對公司未來盈利預期造成嚴重衝擊。
- 毛利率輕微下滑: 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33.61%較第一季及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反映市場競爭壓力或成本結構變動。
- 獲利能力指標下降: 總資產報酬率(ROA)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呈現下滑趨勢,表明公司利用資產和股東資金創造利潤的效率下降。
- 流動比率相對減弱: 從2024年底的高點299%降至2025年中的210%,顯示短期償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弱。
-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 全球車市競爭激烈,以及關稅、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可能對公司的營運帶來風險。
- 5G基礎建設趨於飽和: 儘管轉向5G-A,但傳統5G業務的放緩仍可能對部分業務構成壓力。
條列式重點摘要
I. 公司策略與願景
- 執行長摘要觀點: 晶技致力於「打造永續營收組合」,採取多元化策略途徑。
- 成長引擎多元佈局: 優先提升參考設計轉換效率,推動區域與產業特定策略,包括AI全鏈佈局(從基礎建設到實體AI)。
- 重點策略藍圖: 聚焦5G-A、人工智慧、車載電子與新興產業。
- 產品營收目標: AOM(進階型振盪器)+20% YoY成長;AOM+TCXO佔總銷售額比重從15%提升至25%;新興產業目標在2030年貢獻約10%營收。
II. 市場機會與挑戰
- 5G-A基礎建設與AI應用:
- 市場機會: 取得重點指標客戶突破、導入5G-A新平台、發展印度5G潛力市場、掌握光通訊升級商機(400G走向800G/1.6T)。
- 解決方案: 提供5G-A小型化(5.0x3.2mm)與電力節約(7.0x5.0mm)振盪器,AI基礎設施及高速互連方案注重小型化(2.0x1.6mm)、超低抖動(<30fs typ)與超高頻率(625MHz),並導入AI-Powered OCXO (Xterneti)。
- 挑戰: 5G基礎建設趨於飽和,需轉向AI-RAN與6G;協議升級對時序精準度要求更嚴苛;全球AI生態多元化對高速數據吞吐與超低延遲的需求。
- AI部署與高速互連:
- 高速互連是AI發展必要條件,高速線纜與光模組為核心關鍵,依數據傳輸距離不同(SR、DR、FR/LR、ER/ZR)選擇主動式電纜(AEC)或光模組(MM/SM)。
- 汽車電動化與自駕趨勢:
- 2025年市場展望: 全球汽車出貨預估9280萬台(年增2%),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地緣政治與關稅存在不確定性。
- 趨勢與機會: ADAS滲透率不斷提升(L2走向L4),ADAS關鍵組件與智慧座艙整合需求增加。
- 關鍵策略: 提升全球Tier 1客戶穿透率與市場份額,拓展ADAS專用振盪器應用。
- 關鍵應用: 相機、雷達、光達、ADAS與駕駛艙SoC需要差動振盪器、小型XO(簡單補償、低電源電壓)。
- AI驅動的生態系統與新興市場:
- 未來五年AI基礎建設與生態系統提升是重點,涵蓋 Agentic AI,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Physical AI, Perception AI, Generative AI。
- 涉及領域包含基地台、資料中心、邊緣AI、物聯網(AIoTs)、智慧醫療、汽車AI、自動化與機器人。
- 新興市場拓展至智慧電網AI虛擬化、農業自動化、生命科學數位化及工業物聯網(如機器人、數位孿生)。
- 智慧醫療: AI賦能智慧醫療,聚焦即時監測與遠距診斷,涵蓋健康環、BGM/CGM、呼吸器、助聽器、胰島素泵、CT/MRI、超音波等醫療設備,應用於健康管理、復健與遠距診斷,提供各種頻率範圍的晶振支援MCU、ASIC、Sensor、AI Core。
- AI邊緣機器人商機:
- 市場快速成長:預計2025年至2033年全球市場複合年增長率(CAGR)高達43.80%。
- 市場規模:從2025年的22.4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410.2億美元。
- 出貨量:預計到2032年每年出貨約4萬台,2035年預計達200萬台/年。
- 晶振用量:單套機器人預估需50-100個晶振(不含AI處理器與感測器時鐘)。
III. 新產品與技術解決方案
- AI生態系新產品特點: 高頻、超小型、低功耗、超低抖動、超高穩定性。
- 具體產品解決方案:
- 超小型晶體: 包含0.8x0.6mm超小型晶體、高頻晶體(HPC)、新世代TSX(6G)。
- 超低抖動振盪器: 超低抖動差分XO(<30fs typ)、超高頻差分(~625MHz)、高穩定性差分(±0.1ppm~±20ppm)。
- 超低功耗振盪器: 低功耗MHz XO(<2mA)、低功耗kHz XO(0.25uA typ)、小型化(1.2x1.0mm)。
- 超高穩定度振盪器: 小型化(5.0x3.2mm)、超高穩定度(±5ppb, -40 to +105°C)、延長時鐘守時功能(Xterneti)。
- 未來產品需求趨勢: 針對不同應用提供優化產品,例如5G-A/6G基礎建設需具備超小型、低功耗、低磁滯的TCXO/CMOS XO/TSX/XTAL;數據中心/光通訊/AEC需高性能、低相位抖動的精準XO/差分XO,以及超高頻、低相位抖動/雜訊比的小型化OCXO。
IV. 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
- AiX數位轉型: 結合TXC LLM、專家AI、生成式AI與系統整合,提升人均貢獻和整體效率。
- AiX應用階段: 從流程監控、故障排除、模擬、影像辨識、良率預測到設備監控、SPC監控、參數最佳化;進階應用包括Chat TXC、PM專家、會議紀錄(MoM)、工作交接、翻譯、SOP、知識管理(KM)。
- 目標: AI平台賦能,實現數據蒐集與視覺化、AI驅動異常檢測、產品優化、AI自動決策與AI智能工廠,促進永續發展與地緣多元化。
V. 公司營運概況 (2025年上半年)
- 亮點:
- 關鍵市場成長:5G-A、汽車、AI生態系呈現雙位數成長。
- 產品組合優化:專注小型化、高頻、高穩定度產品。
- 新生產廠區計畫:佈局日本與印尼。
- 進階產品營收佔比趨勢: 預期在2025年較2024年呈現上升,尤其在車載和一般AI相關產品領域。
- 重點產業營收占比: 文件僅文字敘述「關注重點產業區塊,挹注營收成長動能」,具體圖表資訊遺失,無法描述趨勢。
VI. 財務表現
綜合損益表指標 (單位: 台幣百萬) Q2'25 Q1'25 QoQ 趨勢 YOY (vs Q2'24) 趨勢 H1'25 H1'24 H1 YoY 趨勢 營業收入 3,367 3,166 ↑ (+6.32%) ↑ (+15.19%) 6,533 5,676 ↑ (+15.09%) 營業毛利 1,131 1,120 ↑ (+0.98%) ↑ (+5.33%) 2,252 2,074 ↑ (+8.59%) 營業費用 582 605 ↓ (-3.84%) ↑ (+3.54%) 1,187 1,096 ↑ (+8.31%) 營業淨利 550 515 ↑ (+6.64%) ↑ (+7.28%) 1,065 978 ↑ (+8.91%)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143 62 ↓ (-332.25%) ↓ (-226.82%) -81 294 ↓ (-127.67%) 稅前淨利 407 577 ↓ (-29.52%) ↓ (-34.94%) 984 1,272 ↓ (-22.68%) 稅後淨利 370 472 ↓ (-21.50%) ↓ (-28.40%) 842 1,054 ↓ (-20.14%) 基本每股盈餘 (NTD) 1.08 1.38 ↓ (-21.74%) ↓ (-35.33%) 2.46 3.40 ↓ (-27.65%) 營業毛利率 (%) 33.61% 35.39% ↓ ↓ (vs Q2'24 unspecified) 34.47% 36.53% ↓ 營業淨利率 (%) 16.33% 16.28% ↔ ↓ (vs Q2'24 unspecified) 16.30% 17.23% ↓ 稅前淨利率 (%) 12.08% 18.22% ↓ ↓ (vs Q2'24 unspecified) 15.06% 22.41% ↓ 純益率 (%) 11.00% 14.90% ↓ ↓ (vs Q2'24 unspecified) 12.89% 18.58% ↓ 趨勢分析:
- 營收與毛利: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營業毛利較去年同期均呈現健康的雙位數與高個位數增長。
- 營業費用與營業淨利: 營業費用同比小幅上升,但由於營收增長幅度較大,營業淨利也實現同比近9%的增長,顯示核心營運能力良好。
- 非營業外損益: Q2'25單季以及H1'25的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均轉為大幅負值,導致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大幅衰退。H1'25稅前淨利較H1'24減少22.68%,稅後淨利減少20.14%。
- 獲利能力: 受營業外因素影響,基本每股盈餘(EPS)在H1'25較H1'24大減27.65%。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稅前淨利率和純益率在H1'25較H1'24均呈現下滑趨勢,尤其稅前淨利率和純益率的跌幅較大。
資產負債表指標 (單位: 台幣百萬) Jun. '25 Dec. '24 Jun. '24 變化趨勢 (半年期 vs Dec. '24, 年期 vs Jun. '24) 現金及約當現金 5,943 3,906 5,646 較Dec. '24大幅增加,略高於Jun. '24 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 3,332 3,760 3,050 較Dec. '24減少,較Jun. '24增加 存貨 2,789 2,825 2,844 相對穩定 流動資產 14,063 12,559 12,776 較Dec. '24和Jun. '24均有增長 總資產 23,147 22,171 21,602 持續增長 流動負債 6,689 4,199 6,044 較Dec. '24大幅增加,略高於Jun. '24 非流動負債 1,789 1,527 3,454 較Dec. '24增加,遠低於Jun. '24(顯示長期負債顯著降低) 總負債 8,478 5,726 9,497 較Dec. '24增加,但較Jun. '24降低 合併股東權益 14,669 16,444 12,104 較Dec. '24下降,但較Jun. '24大幅增加 平均收現日數 99 101 102 持續縮短,顯示營運效率提升 平均銷貨日數 120 118 135 較Jun. '24大幅縮短,近期略有回升 流動比率 (%) 210% 299% 211% 較Dec. '24顯著下降,與Jun. '24相當 負債比率 (%) 36.6% 25.8% 44.0% 較Dec. '24增加,但遠低於Jun. '24 總資產報酬率 (%) 7.6% 10.6% 10.7% 持續下滑 股東權益報酬率 (%) 10.8% 15.1% 17.6% 持續下滑 趨勢分析:
- 資產結構: 總資產持續穩健增長,現金及約當現金充足,顯示資金狀況良好。流動資產及總資產皆有成長。
- 負債結構: 總負債自2024年6月高峰下降後,在2025年6月雖較2024年底增加,但整體負債比率仍處於健康水平,尤其非流動負債大幅降低,顯示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 股東權益: 2025年6月較2024年底略有下降,主要受當期淨利潤減少影響,但相比2024年6月則有顯著增長。
- 營運效率: 平均收現日數持續縮短,表明公司收回帳款的效率提升。平均銷貨日數則在合理範圍內變動。
- 財務槓桿與獲利能力: 流動比率較2024年底下降,但仍維持在安全水平。負債比率在經歷2024年的優化後,2025年6月略有回升。然而,總資產報酬率(ROA)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呈現下滑趨勢,反映出整體獲利能力的下降。
VII. 資本支出與ESG
- 2025年資本支出計畫: 主要投資於A+強化(核心技術、先進製程、創新能力、晶圓及IM產能升級)、智慧工廠(智慧製造、自動化、AI數據分析)、N+1新廠(印尼、日本、亞洲)及ESG永續經營(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總額為2024年遞延的10.13億台幣。
- ESG表現: 獲得19.9點低風險ESG評級,榮獲「113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6%~20%,並入選「外資精選台灣100強」。符合《巴黎協定》1.5°C溫控目標,通過多項ISO認證。
- 減碳路徑: 2025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標12%,2030年達30%,2050年實現RE100(在規劃進度中)。
VIII. 每股盈餘與現金股利 (2015-2024年歷史數據)
- 每股盈餘 (EPS): 從2015年的3.03元,於2021年達到高峰10.06元,後在2023年降至5.53元,並於2024年回升至6.55元,整體呈現波動上升後回調再微幅回升的趨勢。
- 現金股利: 與EPS趨勢大致同步,從2015年的2.5元上升至2021年的7.5元,2024年為5.2元。
- 股利發放率: 長期穩定維持在8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過100%(2019年為115.2%),顯示公司重視股東回饋。
- 股價趨勢: 2015至2019年間約在36-44元區間,2020年起顯著上升,2024年維持在100元左右水平。
投資人 (特別是散戶) 注意重點
對於晶技這類在法人說明會上釋出多空交雜資訊的公司,散戶投資人需要具備更清晰的判斷能力,區分短期噪音與長期價值。以下提供幾個重點供散戶參考:
- 詳細解讀「非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的異動: 這是報告中最重要的警訊。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是否有進一步對此項目的大幅虧損提供具體說明(例如匯兌損失、資產減損、投資失利等)。
- 情境一 (利空): 若為長期性、結構性或反映管理層在非核心業務上的失誤,將持續影響未來獲利,則需重新評估其基本面。
- 情境二 (短期衝擊,長期影響有限): 若為一次性、不可重複的因素(如短期內因匯率大幅波動產生的匯損、一次性資產處分損失等),且公司核心業務(營收、營業淨利)保持增長,則股價在短期修正後有機會隨著市場情緒穩定而回升。這時可以考慮分批介入。
- 關注新興市場策略的執行與成效:
- 邊緣AI機器人市場: 報告明確指出這個領域的爆炸性成長和對石英元件的巨大需求,是晶技未來的主要成長動能之一。散戶應關注晶技在這塊市場的訂單獲取、出貨量及技術突破,是否有具體進展的公告。
- 車用與光通訊: 在這些領域能否成功切入更多全球Tier 1客戶,以及高速光通訊升級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都是檢驗其策略成功的關鍵指標。
- 財報會議紀要/券商研報: 通常會有更詳細的問答環節,投資人可以留意其中是否有補充解釋或市場對這些新策略的進一步預期。
- 注意毛利率的變化趨勢: 儘管營業額成長,毛利率卻略有下滑,這可能代表成本壓力或產品結構調整中的短期陣痛。若未來新產品線(如AI高階晶振)能逐步放量,且產品平均售價(ASP)提升,應有助於帶動整體毛利率回升。散戶可持續追蹤季度毛利率表現。
- 評估公司的資本支出效率: 公司計畫將資本支出投入AI數位轉型、全球擴產與技術研發。這些投資若能提升營運效率、擴大市場份額並帶來更高階的產品,則對未來是正向的。反之,若投資遲遲未能顯現效益,則可能形成資金壓力。
- 現金流與股利政策: 晶技歷史上高且穩定的股利發放率對於偏好現金流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吸引點。然而,H1'25 EPS的下降將直接影響未來一年的股利配發能力。投資人應在下半年及來年財報公告時,觀察其獲利是否能恢復,以判斷未來股利是否仍具吸引力。
- 基本面 vs. 技術面: 在出現基本面(EPS)利空時,股價往往會修正。對於相信公司長期發展策略的投資者,短期的價格回調反而可能提供一個進場機會。建議散戶綜合考量,勿只看短期技術線圖或消息面追漲殺跌,更重要的是理解公司在做什麼,以及它面對的市場趨勢。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B1大都會廳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近期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君悅酒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3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舉辦之「統一證券2025 Q2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晶華酒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元大證券2025年第一季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晶華酒店 4F貴賓廳(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2024第四季全球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