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達(302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盛達(302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報名網址:http://tiny.cc/1140930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綜合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簡報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是一份由盛達電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3027)於2025年9月30日舉辦的2025Q3法說會文字內容。盛達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正處於重要的戰略轉型期,從傳統網通和電源產品,大步邁向再生能源與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整體報告呈現出公司在能源事業領域的強勁成長動能、市場領先地位及未來明確的發展策略。儘管短期財務表現因轉型與投資可能面臨壓力,但長期而言,其核心競爭力與市場趨勢判斷皆指向積極的成長前景。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清晰地展示盛達電業對能源轉型的堅定承諾。透過盛齊綠能的全資化,公司不僅深化了集團整合,更優化了治理結構,並將資源聚焦於再生能源主軸。無論在台灣的表前/表後儲能、光電變流器、監控系統及維運,或在澳洲、日本、北美等海外市場的拓展,盛達電業都展現了完整的解決方案能力與具體實績。台灣電價政策與市場趨勢的利好,也為其能源事業的爆發性成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儘管2025年上半年合併綜合損益表顯示淨利為負,但營業收入的顯著成長和資產負債表的改善,反映了公司在擴張過程中的穩健性。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業主淨利虧損擴大(年減211%)可能在短期內對股價構成壓力。然而,2025年1-8月合併營收年增21%,以及第二季營業淨利轉正(季增220%),顯示營運已出現好轉跡象。資產負債表中流動比率的顯著改善(從208%上升至290%)和負債比率的下降(從32%下降至21%),也提供了財務穩健性的積極信號。盛齊綠能全資化策略在短期內可能產生一次性整合成本,但長期將帶來財務透明度提升及協同效應。
- 長期影響:能源事業的快速成長與台灣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表後儲能補助),預期將是盛達電業未來主要的成長動能。公司在儲能、太陽能變流器及電力交易平台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加上積極的海外佈局(澳洲、日本、北美)與進入高附加價值市場(如半導體產業儲能),有望在長期內推動營收與獲利的持續增長。這份報告傳遞的長期利多資訊,可能吸引看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長期投資者。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未來6-12個月):預計能源事業將持續貢獻更高的營收比重。台灣表後儲能市場在政策明確及補助方案推動下,預期將在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迎來顯著成長。公司應能從在手訂單及洽談中案場(潛在總建置量123.81 MWh)中逐步實現營收。短期內,投資人需密切關注獲利能力是否能隨營收成長而改善,以及盛齊全資化後的整合效益是否如期顯現。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及更遠):盛達電業將繼續深耕再生能源物聯網,成為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與台灣淨零排放趨勢、電網韌性需求以及電動車普及,將持續驅動對儲能、智慧能源管理和充電樁的需求。公司在技術研發(如Pixel View 5.0)、服務整合(一站式管理、O&M)及市場拓展(海外、半導體業)方面的佈局,使其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具有強大的長期成長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能源事業獲利能力:密切關注未來季報中,能源事業毛利率及淨利率的變化。儘管營收成長強勁,但能否轉化為穩定的獲利是關鍵。
- 專案執行進度:留意公司公告中關於儲能及太陽能專案的建置進度、投運時程及營收貢獻,特別是大型或海外專案。
- 政策利多兌現:台灣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如表後儲能補助、用電大戶條款)是重要催化劑,需關注公司如何有效把握這些機會。
- 盛齊綠能整合效益:盛齊全資化後,其營運成果將完全納入合併報表,這應會更清晰地反映集團在能源事業的整體表現。散戶應觀察合併報表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效益提升。
- 現金流狀況:能源專案通常資本投入較大,應關注公司的現金流是否健康,以支持持續的擴張與投資。
- 市場競爭:儲能與再生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需評估盛達電業如何維持其技術領先與市場優勢。
公司簡介與集團營運概況
- 成立時間與上市:盛達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3年,並於2002年股票上市,股票代號為3027。
- 人力資源與資本概況(截至2025年9月):
- 員工人數:260人。
- 資本額:新台幣11.60億元。
- 市值:新台幣33.36億元。
- 集團組織架構:分為網通事業群與能源事業群。
- 網通事業群:
- 通訊產品:提供自動化工業、車載/軌道、戶外、企業/電信路由器,以及WAN戶外型Router設備,已部署超過3百萬台網路通訊設備。
- 能源事業群:聚焦於電源暨能源管理。
- 電源與儲能產品:生產LED驅動器、電源供應器、Battery Pack/Module/Stack。
- 核心子公司與佈局:
- 盛齊綠能(2017年成立):據點遍佈台灣(台北、宜蘭、雲林、高雄),提供太陽能及儲能解決方案、電廠維運管理服務,實收資本額1.84億元,員工96人。
- 晟瑞科技(2024年成立):位於台中潭子廠,專注於儲能電池Pack組裝製造,實收資本額2.6億元。
- 盛益晉好(2025年成立):提供充電樁/太陽能/儲能供應服務,實收資本額3,600萬元。
- 儲能電站投資子公司:盛威儲能(2021年)、夏晶(2022年)、盛達控(2023年,專注dReg, E-dReg儲能投資)、盛鎧綠能(2023年)。
- 海外佈局:日本(2024年成立ビリオン電機)、澳洲(2024年成立Billion Watts Australia Pty Ltd)、續齊(2025年與中美晶集團合資,聚焦表後儲能)。
產業趨勢與機會
- 產業專業與差異化定位:盛達集團憑藉其專業經驗,搶先佈局,鞏固差異化定位。
- 表前儲能市場:目前處於需求調整期,產業逐漸成熟,為下一輪成長奠定基礎。
- 表後儲能市場:需求快速升溫,正值成長初期。
- 趨勢判斷:利多。此為盛達電業目前積極投入且成長快速的領域,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顯著。
- 高潛力市場:澳洲、日本、北美地區被視為高潛力市場。
- 趨勢判斷:利多。海外市場擴張能分散營運風險,並開拓更大的成長空間。
- 國際影響力:公司積極邁向全球拓展,推動專案落地以貢獻營收。
- 趨勢判斷:利多。全球化佈局有助於提升公司長期競爭力及品牌知名度。
再生能源實績總覽
- 台灣市場實績:
- 在多個地點佈局電價套利、即時備轉、公標案、微電網、用電大戶等儲能專案。
- 表後工商儲能案場:
- 已上線商轉與接單建置中:14場,預計總建置量24.41 MWh。
- 洽談中:12場,潛在總建置量123.81 MWh。
趨勢判斷:利多。大量在手與潛在案場顯示市場需求旺盛與公司強勁的業務拓展能力,尤其潛在建置量為已接單建置量的五倍以上,預示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 日本市場佈局:洽談中高壓儲能站專案共3場。
- 澳洲市場佈局:
- 洽談中電價套利(FCAS、LGC、即時電價)、光儲整合專案。
- 6場光儲案場,預計5.8MWp/11MWh,2026年Q1投運。
趨勢判斷:利多。日本與澳洲為高潛力市場,具體專案的進展顯示海外佈局已從規劃走向實質執行。
- 帛琉市場佈局:國合會專案。
盛齊綠能「Pixel View 5.0」智慧能源監控及聚合一站式平台
- 核心價值:Pixel View 5.0 不僅是監控軟體,更是整合維運專業和數據能力的核心平台。
- 內部效益:
- 支撐公司長期成長、強化O&M收益、提升案場效能、鞏固市場優勢。
- 趨勢判斷:利多。自主研發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核心競爭力,為長期成長提供技術支撐。
- 外部效益:
- 強強聯手拓展生態圈、自用x對外雙引擎、與專業維運公司合作、建立產業標準與數據壁壘。
- 趨勢判斷:利多。通過技術平台強化與外部夥伴的合作,有助於擴大市場份額及影響力。
- 主要功能:維運派工系統(提升客戶體驗)、AI發電預測(創造雙重價值)、AI設備健康度檢測(強化主動服務)。
盛達集團2025年1-8月合併營收與歷年主要產品線營收占比趨勢
項目 2023年(新台幣千元) 2024年(新台幣千元) 2025年1-8月(自結,新台幣千元) 2025年1-8月 YoY成長率 合併營收 1,828,751 2,023,935 1,629,178 +21% 營收趨勢分析:
- 2025年1-8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629,178千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這顯示公司營收維持穩健增長。
- 趨勢判斷:利多。營收的持續成長表明市場對公司產品及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產品線 2022年占比 2023年占比 2024年占比 2025年1-8月占比 光電儲能 55% 78% 80.5% 83% 電源產品 13% 6% 7.2% 5% 通訊產品 32% 16% 12.3% 12% 產品線營收占比分析:
- 光電儲能(PV & Storage)占比持續攀升:從2022年的55%增至2025年1-8月的83%,成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 趨勢判斷:利多。這明確指出公司成功轉型至再生能源主軸,且此業務具備強勁成長動能,符合市場趨勢。
- 電源產品與通訊產品占比下降:電源產品從13%降至5%,通訊產品從32%降至12%。這兩項業務的營收比重持續縮小。
- 趨勢判斷:中性偏利空(對傳統業務)。這反映了公司資源重新配置與市場重心轉移。雖然傳統業務占比縮小,但這與公司聚焦新能源的戰略一致,因此對整體而言影響偏中性。
盛達集團合併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2025Q2 2025Q1 QoQ 成長率 2025H1 2024H1 YoY 成長率 營業收入 731,149 645,374 +13% 1,376,523 965,554 +43% 營業毛利 134,412 92,353 +45% 226,765 200,134 +13% 營業毛利率 18% 14% +4%p 16% 21% -5%p 營業淨利 11,303 (9,409) -220% 1,894 (5,908) -132% 營業淨利率 2% -2% +4%p - -1% +1%p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63,618) 67,642 -194% 4,024 67,908 -94% 本期淨利 (50,731) 42,486 -219% (8,245) 44,398 -118% 母公司業主淨利 (52,239) 36,200 -244% (16,039) 14,345 -211% 每股盈餘(元) (0.45) 0.32 -241% (0.14) 0.13 -208% 損益表分析:
- 營收表現:
- 2025年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成長13%,顯示季營收動能回溫。
- 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新台幣1,376,523千元,較2024年上半年大幅成長43%,反映能源事業的顯著貢獻。
- 趨勢判斷:利多。營收的大幅成長是公司轉型戰略成功的初步證明。
- 毛利與毛利率:
- 2025年第二季營業毛利季增45%,毛利率從14%提升至18%。
- 2025年上半年營業毛利年增13%,但毛利率從2024年上半年的21%下降至16%。
- 趨勢判斷:中性偏利多。儘管上半年毛利率年減,但第二季季增顯示改善。毛利率波動可能與產品組合變化或新事業擴張初期的成本結構有關。
- 營業淨利與淨利率:
- 2025年第二季營業淨利從虧損(-9,409千元)轉為獲利(11,303千元),季增220%。營業淨利率也從-2%轉為2%。
- 2025年上半年營業淨利為1,894千元,較2024年上半年虧損(-5,908千元)改善132%。
- 趨勢判斷:利多。營業淨利轉正且顯著改善,表明公司核心業務的營運效率有所提升,虧損收斂。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 2025年第二季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為負值(-63,618千元),較第一季大幅下降194%。
- 2025年上半年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年減94%。這表示營業外項目對獲利的負面影響加劇。
- 趨勢判斷:利空。營業外支出的增加可能是導致最終淨利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需要進一步了解其組成。
- 本期淨利與母公司業主淨利:
- 2025年第二季本期淨利與母公司業主淨利均為虧損,分別為-50,731千元和-52,239千元,較第一季大幅減少超過200%。
- 2025年上半年本期淨利與母公司業主淨利也均為虧損,且較2024年上半年虧損擴大超過100%。
- 趨勢判斷:利空。儘管營業收入和營業淨利改善,但整體最終淨利仍呈現虧損且擴大,尤其受到營業外支出的影響。這表示公司在轉型過程中仍面臨挑戰。
- 每股盈餘(元):2025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14元,較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餘0.13元轉為虧損。
- 趨勢判斷:利空。每股盈餘轉負,直接影響股東權益,反映公司短期獲利能力尚未穩定。
盛達集團合併資產負債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2025.06.30 2025.03.31 QoQ變化 現金及約當現金 507,079 607,318 -17% 存貨 427,837 460,674 -7% 履行合約成本 - 流動 190,095 469,966 -6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822,591 835,909 -2% 資產總計 3,070,252 3,624,522 -15% 流動負債 543,885 1,001,456 -46% 合約負債 192,124 491,846 -61% 非流動負債 113,054 129,027 -12% 負債總計 656,939 1,130,483 -42% 權益總計 2,413,313 2,494,039 -3% 流動比率 290% 208% +82%p 負債比率 21% 32% -11%p 資產負債表分析:
- 資產結構:
- 現金及約當現金減少17%,存貨減少7%,履行合約成本-流動大幅減少60%,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微幅減少2%。
- 資產總計季減15%,顯示公司在調整資產配置。履行合約成本的大幅下降可能意味著部分專案已完成或收款,但需要結合營收數據進一步分析。
- 趨勢判斷:中性。資產總計下降可能反映專案進度或去槓桿化,現金減少需關注是否影響營運彈性。
- 負債結構:
- 流動負債大幅減少46%,合約負債減少61%,非流動負債減少12%。
- 負債總計季減42%,顯示公司在積極降低負債水平。合約負債大幅減少,可能與專案里程碑達成收款或收入認列有關。
- 趨勢判斷:利多。負債的顯著降低,特別是流動負債,有助於改善公司的財務風險。
- 財務比率:
- 流動比率:從208%大幅提升至290%,顯示短期償債能力顯著增強。
- 負債比率:從32%下降至21%,顯示財務槓桿降低,公司財務結構更加穩健。
- 趨勢判斷:利多。財務比率的顯著改善是極為正面的信號,表示公司財務體質更為健康,抵抗風險的能力增強。
盛齊全資化戰略:強化治理與再生能源聚焦
- 股份轉換時程:
- 2025年9月18日:雙方董事會決議。
- 2025年10月8日:盛齊股東會。
- 2026年2月2日:股份轉換基準日。
趨勢判斷:利多。明確的時程表顯示策略執行力。
- 戰略效益:
- 財務透明度:盛齊營運成果完全納入合併報表,法人能精準掌握集團整體獲利與成長。
- 治理優化:簡化股權結構,強化母子公司決策效率,降低重複成本。
- 核心焦點:以再生能源為核心成長主軸,通訊與電源技術為基底,跨足能源物聯網。
趨勢判斷:利多。全資化有助於提升公司整體經營效率與透明度,並強化在能源物聯網領域的戰略地位,長期效益顯著。
- 整合集團資源:打造再生能源成長平台,實現集成設計、多元事業、資金平台、垂直整合。
- 盛齊綠能整合優勢:資產管理、專案管理、全鏈服務(開發-建置-維運、資產管理、一站式服務)。
- 完整展現能源事業成果:提升資源整合效益及股東價值。包括營運槓桿提升、股東共享紅利、未來布局成為再生能源轉型核心平台。
在手訂單及表後儲能實績
- 已上線商轉與已接單建置中案場:
- 共14場,包含紡織業、半導體、印刷業、光儲類、飯店業、百貨業、休閒娛樂業、量販業、醫院類等多元應用。
- 總建置容量達24.41 MWh。
- 應用類型涵蓋節電節費/即時備轉、光儲標案、用電大戶、能管系統、電價差/光儲合一、微電網/備用電源。
- 洽談中案場:
- 共12場,潛在總建置量達123.81 MWh。
趨勢判斷:利多。在手訂單與潛在建置量龐大,顯示盛達在台灣表後儲能市場具備強大的競爭力與持續成長的動能。服務多元產業也降低了單一產業景氣波動的風險。
能源實績
- 大型儲能案場:2024年雲嘉第一場大型E-dReg輸電級應用儲能案場達64MW。
- 儲能系統建置量累計:210MW+,專攻用戶端工商儲能、電力交易平台及光儲方案。
- 電力交易平台:131MW+,國內首家聚合併網型儲能資源廠商。
- 盛齊綠能台灣市場地位:在台建置儲能案場數量最多排名第一。
- Pixel View監控系統出貨量累計:558MW+,榮獲各大再生能源投資商採用。
- 儲能維運管理總資產金額:新台幣158億元。
- 太陽能變流器裝置量累計:545MW+,涵蓋屋頂型、水面型、地面型、農電共生及魚電共生。
- 充電樁裝置量累計:357支+,含搭配EV-EMS能源管理系統的綠能社區與CPO營運停車場。
- 儲能電池累績出貨量:18.41MWh+。
趨勢判斷:利多。上述數據全面顯示盛達在再生能源領域的強大實力與市場領先地位,無論是儲能、太陽能或電力交易平台,均取得顯著成就,且擁有完整的產品與服務鏈。
續齊儲能:以半導體產業為突破口,推動長期成長
- 合作夥伴:盛齊綠能、中美晶。
- 目標客戶:半導體產業。
- 戰略優勢:
- 半導體優先導入:透過中美晶客群資源直接導入半導體客戶。
- 跨產業擴張:將半導體經驗應用於其他高耗能產業。
- 長期成長引擎:擴大規模以創造穩定訂單和營收。
- 一站式專案整合:智慧能源管理、儲能核心設備、工程設計建置。
趨勢判斷:利多。半導體產業是高耗能且對供電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產業,透過與中美晶合作進入此穩定需求市場,將為盛達帶來穩定的高價值訂單,並有助於將成功經驗推廣至其他高耗能產業,為長期成長提供堅實基礎。
儲能於用戶端之應用效益
- 時間電價管理:提供二段式或三段式時間電價,用戶可進行尖離峰負載調整。
- 減少需量電費:降低用戶契約容量及費用,避免用電超約產生額外費用。
- 提供備用電力:作為工、商業或醫院用戶的不斷電系統(UPS)或緊急發電設備。
- 提升需量反應表現:參與需量反應方案,提供輔助服務,快速反應。
- 提高光電自用:若無躉售電價或電價低於零售電價時,儲能可提高光電自用比例。
趨勢判斷:利多。這些應用效益直接解決了企業用電成本和供電穩定的痛點,提供了明確的商業價值,因此市場需求強勁。
一站式表後儲能專案管理流程
- 完整的13個步驟,從登入台電高壓用戶網站、分析用電負載、設計與審核、與業主簽約、建置測試,到送電、電力交易平台投標及案場維護。
趨勢判斷:利多。詳細的一站式流程展示了公司在儲能專案管理上的專業能力與全面服務,能有效降低客戶導入儲能的門檻,提升專案執行效率與品質。
O&M全省據點及專業人員售後服務
- 服務網絡:2025年有28位維運人員,在全台設有台北、宜蘭、苗栗、雲林、高雄據點。
- 服務效率:
- 1小時內確認遠端設備狀態並排除故障。
- 24小時內現場處理警報。
- 72小時內解決根本原因問題。
趨勢判斷:利多。完善的全台售後服務網絡與快速響應機制,能有效保障儲能系統的穩定運作,提升客戶滿意度,並鞏固市場競爭力。
盛齊綠能光電案場實績
- 展示多個不同類型(大型地面、車道棚架型、水面型、農電共生型、棚架+平鋪型、屋頂棚架型、地面型停車場)的太陽能案場,建置容量從153.51 kWp到77 MWp,遍佈高雄、台南、雲林、桃園、基隆、新竹等地。
趨勢判斷:利多。多樣化的案場類型與遍佈各地的實績,證明盛齊綠能在太陽能建置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技術能力,為其能源解決方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盛齊綠能併網型儲能實績
- 展示多個併網型儲能案場,主要用於調頻輔助dReg 0.25及電能移轉動態調節備轉容量E-dReg服務。
- 案場地點包括苗栗、彰化、南投、雲林、花蓮、嘉義、台南等地,容量從1.5MW/4.6MWh到64MW/262.43MWh。
趨勢判斷:利多。這些大型併網型儲能案場,特別是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案場,凸顯盛齊綠能在電網級儲能解決方案的技術實力與市場份額,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盛齊綠能工商型儲能實績
- 展示多個工商型儲能案場,包括光充儲整合應用、表後工商儲能、用電大戶儲能等。
- 案場地點包括高雄、桃園、彰化、新北市、苗栗等地,容量從100kW/215kWh到1.5MW/7.22MWh。
趨勢判斷:利多。多元的工商儲能實績,證明盛齊綠能能為不同規模和需求的工商業客戶提供客製化的表後儲能解決方案,幫助其節省電費、穩定供電,抓住了電價上漲和用電大戶條款帶來的市場機會。
台灣電價政策與市場趨勢
- 再生能源滲透率與電價碳費壓力:企業迫切需要新能源管理策略。
- 台灣工業電價累積漲幅:2024年累積漲幅達26.8%,預計2025年將持續上升。
- 趨勢判斷:利多。工業電價持續上漲,將大幅增加企業導入儲能以節約成本的誘因。
- 用電大戶條款:契約容量5,000kW以上企業,須在五年內達成10%綠電目標,否則面臨高額碳費。
- 趨勢判斷:利多。此政策強制性要求將直接推動大型企業對再生能源與儲能的需求。
- 台電時間電價:尖離峰價差高達6.86元/度,導致企業電費負擔持續增加。
- 趨勢判斷:利多。巨大的尖離峰價差為儲能系統提供了極佳的套利空間,是表後儲能的核心商業模式。
- 儲能與電力交易市場開放:VPP市場開啟企業透過儲能創造收益的機會。
- 趨勢判斷:利多。開放的電力交易市場為儲能運營商提供了多元獲利途徑,增加了儲能專案的投資回報率。
- 台電虧損與電價政策:2025年7月底台電累積虧損達4179億元,10月起民生電價微調0.71%,產業電價凍漲。
- 趨勢判斷:中性偏利多。台電巨額虧損凸顯能源轉型與電網韌性建設的急迫性,即使產業電價短期凍漲,政府推動綠能與儲能的長期決心不變。
表後儲能政策明確:產業機會正式啟動
- 政策正式納入主軸:減碳旗艦行動計畫將表後儲能列為推動重點。
- 趨勢判斷:利多。國家級政策的明確支持為表後儲能市場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 設置獎勵與補助明確化:經濟部公告2026年推出「表後儲能補助專案」,工業區、科學園區設置儲能系統,每1MW補助百萬以上。
- 趨勢判斷:利多。具體的補助方案將顯著提升企業導入儲能的意願與專案經濟效益。
- 成長動能釋放:消防署發布「儲能系統消防安全管理指引」,雖明確化設置標準,但實際技術與合規門檻相對提高,導入評估需更審慎。
- 趨勢判斷:中性偏利多。標準明確化雖增加門檻,但有助於產業健康發展,具備技術實力的廠商將受益。
- 場域型態擴大:政府推動工業區內「聯合設置」新模式,廠商可跨廠區共享儲能設備,提升土地利用與案場可行性。
- 趨勢判斷:利多。擴大可建置場域與創新模式,能有效解決土地限制,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 總體判斷:補助、法規、場域三箭齊發,產業案量預計2025年Q4至2026年將大幅成長。
- 趨勢判斷:極大利多。這是對未來市場增長最直接且強烈的積極判斷。
完整儲能產品組合:多元應用與最佳解決方案
- 提供從家庭與小型商業應用(SAVANT PS20, 11.5kW/20kWh)到商業與工業應用(Billion Fusio One, Nex, Fusio系列),以及電網級應用(Billion BESS Container, 5MWh)的完整產品線。
- 具備多樣化功能,包括分時電價(TOU)、電力備援、孤島運行、削峰填谷、再生能源儲存、充電站儲能、調頻備轉、電力調度、太陽能調節、柴發支持、自發自用等。
- 提供全方位能源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涵蓋系統設計與模擬、功率調節系統、儲能電池系統、電池管理系統、EMS能源管理系統。
趨勢判斷:利多。全面的產品組合與一站式服務能力,使盛達能滿足不同客戶群的多元需求,並提供整合性的解決方案,強化其市場競爭力。
Fusio 5.015MWh 技術規格/國際安全規範
- 提供Fusio 3.44MWh與Fusio 5MWh大型儲能系統的詳細技術規格,包括電池類型、電池模組數量、能量密度、工作海拔、電壓範圍、能量容量及重量。
- 產品符合EU(IEC62619, UN38.3, IEC62477, IEC63056, EN61000)和US(NFPA 855, UL 9540A, UL 1973)等多項國際安全標準與認證。
趨勢判斷:利多。通過嚴格的國際技術規格與安全認證,凸顯盛達產品的高品質、可靠性與市場普適性,有助於其全球市場拓展。
智慧能源監控及聚合一站式平台
- 盛齊以代理資源模式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擁有23張電力交易員證照,專注分析全台用電狀況、靈活調整投標策略。
- 平台整合AloT智能監控,實現能源智慧調度與預測。
- 提供Pixel View太陽能監控系統、ESS儲能監控系統、EV-EMS充電樁管理系統。
趨勢判斷:利多。公司在電力交易市場的參與能力(23張執照)與先進的智能監控平台(Pixel View, AloT)相結合,使其在智慧能源管理與聚合服務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有效抓住VPP市場的商機。
澳洲市場布局:從示範到實績加速落地
- 總體目標:PV 48.52MWp,BESS 99MWh。
- 專案進度:
- 已施工:PV 5.8MWp / BESS 11MWh。
- 啟動在即:PV 16.61MWp / BESS 33MWh。
- 評估中:PV 26.12MWp / BESS 55MWh。
- 推進策略:
- 專案階段:在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士推進9件光儲與純儲能專案,涵蓋施工、啟動、評估等不同階段。
- 聚焦sub-5MW案場:具備審批快速、建設期短、融資簡易、併網迅速的優勢。
- 聚焦光儲案場。
- 協同合作:與投資人、EPC及收購方攜手合作,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 維多利亞州5.8MWp光儲示範案場:
- 已獲政府Development Approval (DA) 核准,目前已正式動工,預計9個月內完工。
- 每年可減少約6,896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種植超過32萬棵樹木。
趨勢判斷:利多。澳洲市場的明確佈局與具體專案進展,加上針對當地法規與市場特性制定的策略,顯示盛達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並具備顯著的環境效益,有助於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報名網址:http://tiny.cc/250630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綜合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簡報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地點:國泰證券 大溪地會議室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18號5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主辦之實體法說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一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1 樓)
- 相關說明
- 簡報營運概況 15:50 報到 ,16:00 法說會開始。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