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289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中信金(289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W飯店
相關說明
UBS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UBS Taiwan Summit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中信金控2025年第二季財務說明簡報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文件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股票代碼:2891,以下簡稱「中信金控」)於2025年9月12日發佈之2025年第二季財務說明簡報,提供截至2025年6月30日之財務表現概況。本報告整體顯示中信金控及其主要子公司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展現了穩健的營運韌性與策略調整能力。

報告整體觀點

中信金控在2025年上半年(6M25)的稅後淨利為新台幣358億元,較去年同期(6M24)略為減少4%,主要受到子公司台灣人壽獲利下滑的影響。然而,核心子公司中信銀行表現強勁,其上半年稅後淨利年成長高達20%,主要得益於淨利息收益及手續費收入的穩健增長,有效彌補了壽險業務的逆風。金控整體的每股稅後盈餘(EPS)為新台幣1.78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6.3%,優於金控同業平均,顯示其資本運用效率良好。各項資本適足率指標也維持穩健,顯示其財務體質健全。

利多與利空因素判斷

  • 利多:中信銀行獲利表現亮眼。 根據文件第4頁及第10頁,中信銀行2025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278億元,年成長20%,主要受惠於強勁的淨利息收益增加及手續費收入穩健成長。此為金控獲利的主要支撐,且其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領先同業。
  • 利多:金控資本適足率維持穩健,優於同業。 根據文件第4頁及第6頁,中信金控的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6.3%,優於金控同業平均。文件第7頁顯示,中信金控、台灣人壽與中信銀行的各項資本適足率均高於法定要求,顯示財務結構穩固。
  • 利多:台灣人壽強化財務體質與資本結構。 根據文件第4頁,台灣人壽於8月及9月發行無擔保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合計新台幣208億元及逾1億美元,以強化財務體質與資本結構,有助於提升長期營運韌性。
  • 利多:中信銀行資產品質良好。 根據文件第4頁及第20頁,中信銀行資產品質維持良好,逾期放款比率與呆帳提存率皆在可控範圍內,逾期放款覆蓋率亦維持在較高水準。
  • 利多:永續發展目標明確且成果顯著。 根據文件第28頁及第29頁,中信金控在永續發展方面設定明確目標(如2035年全面退出燃煤相關融資、自身營運碳排減少63%),並在國內外永續評鑑中取得優異成績,顯示其對ESG的重視與實踐,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及吸引永續投資者。
  • 利空:台灣人壽獲利下滑。 根據文件第4頁及第22頁,台灣人壽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44.6%,主要因第二季美元大幅貶值導致避險成本上升,加上2024年同期投資收益基期較高。這對金控整體獲利造成拖累。
  • 利空:其他子公司獲利減少。 根據文件第4頁,其他子公司(包括中信創投、中信投信及台灣彩券等)獲利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受到上半年資本市場表現弱化及彩券相關收入基期較高影響。
  • 潛在風險:外匯波動影響壽險避險成本。 根據文件第4頁及第26頁,美元貶值導致避險成本上升,影響台灣人壽獲利。雖然已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但匯率波動仍是壽險業未來獲利的潛在不確定因素。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儘管中信金控2025年上半年整體稅後淨利略有下滑,但其核心獲利引擎——中信銀行表現強勁,且整體資本適足率與資產品質維持良好,這些因素有助於支撐其股價表現。台灣人壽獲利下滑的問題已透過發債強化資本結構,並因應避險成本變化增提準備金,市場可能將此視為短期波動而非長期結構性問題。鑑於中信金控在同業中領先的ROE表現及穩定的股利政策,預期其股票市場表現應相對穩健,吸引價值型投資者。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中信銀行將持續扮演獲利主力,其穩定的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成長將為金控提供堅實基礎。台灣人壽的獲利可能仍會受到匯率波動與投資環境的短期影響,但資本強化措施有助於提升其抵禦風險的能力。其他子公司的表現則需觀察下半年資本市場的走勢。
  • **長期趨勢:** 中信金控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並在ESG評鑑中表現優異,這將有助於提升其長期競爭力及吸引力。在數位金融與普惠金融的發展方面,其明確的目標(如數位申貸使用率、視障ATM機台數量)顯示其正朝數位化與社會共融方向邁進,這些長期策略佈局有利於未來的持續成長。若全球經濟環境趨於穩定,利率維持在合理水準,中信金控的銀行與壽險業務可望實現更平衡的發展。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子公司獲利結構: 散戶應了解中信金控獲利主要來自中信銀行,因此需密切關注銀行的淨利息收益、手續費收入以及資產品質變化。
  2. 注意壽險業務風險: 台灣人壽的獲利易受匯率波動及資本市場影響,投資人應留意相關風險揭露,特別是避險成本的變化對獲利的衝擊。
  3. 股利政策穩定性: 中信金控的股利配發率(63.2%於2024年,第5頁)相對穩定,對於偏好現金股利的投資人,應持續關注其每股盈餘及股利配發狀況。
  4. 財務健全性: 報告顯示金控及各子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均高於法定標準,資產品質亦佳,這為公司提供了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但仍應定期檢視。
  5. 永續發展進程: 中信金控的ESG承諾與實踐,長期而言有助於企業價值提升。投資人可關注其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的進展。

條列式重點摘要

中信金控(整體)

  • 2025上半年稅後淨利: 達新台幣358億元,年減少4%,主要受台灣人壽獲利影響,但中信銀行表現亮眼(第4頁)。
  • 每股稅後盈餘(EPS): 新台幣1.78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6.3%,優於金控同業(第4頁)。
  • 獲利趨勢: 2024年稅後淨利達到近年高峰72,028百萬元,6M25為35,841百萬元,較6M24的37,207百萬元年減3.7%(第5頁)。
  • 股利配發率: 從2020年的48.8%波動至2024年的63.2%(第5頁)。
  • ROE及ROA: 6M25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為16.29%,維持領先同業水平;稅後資產報酬率為0.83%(第6頁)。
  • 資本適足率: 截至Jun 25,中信金控資本適足率為115.8%,高於法定要求100%(第7頁)。
  • 6M25獲利組成: 銀行貢獻76%,壽險貢獻20%,其他子公司貢獻5%(第8頁)。

中信銀行

  • 2025上半年稅後淨利: 達新台幣278億元,年成長20%,第二季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43億元,季成長7%(第4頁)。
  • 成長主因: 強勁的淨利息收益增加及手續費收入穩健成長(第4頁)。
  • 資本與資產品質: 銀行資本強健,資產品質維持良好(第4頁)。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6M25達14.20%,較6M24增加1.36個百分點,持續領先同業(第10頁)。
  • 各項業務營收 (6M25):
    • 總營收: 新台幣84,169百萬元,較6M24年增12.2%(第11頁)。
    • 利息淨收益: 新台幣44,273百萬元,佔總營收53%,年增19.3%(第11頁)。
    • 手續費淨收益: 新台幣27,223百萬元,佔總營收32%,年增9.5%(第11頁)。
    • 交易損益與其他: 新台幣12,858百萬元,佔總營收15%,年增12.2%(第11頁)。
  • 放款組合 (Jun 25): 總放款達新台幣4,043拾億元,年增12.5%。其中台幣法人放款佔27%,外幣放款佔34%,房屋貸款佔31%(第12頁)。
  • 外幣放款成長率 (Jun 25): 海外分行及OBU+DBU成長顯著,YoY分別為+14.0%及+44.8%(第13頁)。各地區中,東南亞YoY成長+22.1%表現最佳,其次為日本及大中華區(第13頁)。
  • 存款組合 (Jun 25): 總存款達新台幣5,425拾億元,年增6.1%。台幣存款佔58.3%(活期存款約58%),外幣存款佔41.8%(活期存款約38.5%)(第14頁)。
  • 存放比率 (Jun 25): 整體存放比率為76.09%,台幣存放比率85.10%,外幣存放比率63.39%(第15頁)。
  • 淨利息收益率 (NIM): 2Q25為1.50%,6M25 Pro-forma NIM (incl. SWAP) 為1.63%(第16頁)。
  • 存放利差 (2Q25): 台幣存放利差1.77%,外幣存放利差2.35%,整體存放利差1.90%(第42頁)。
  • 手續費淨收益組合 (6M25): 總手續費收入為新台幣27,223百萬元,其中財富管理佔45%,信用卡業務佔14%,個人業務佔7%,法人業務佔15%,海外子行佔4%,彩券業務佔16%(第17頁)。
  • 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 6M25為新台幣12,189百萬元,較6M24成長約6.6%。其中保險佔50%,基金佔30%,保管及信託佔5%(第18頁)。
  • 成本效率比 (6M25): 營業收入為新台幣84,169百萬元,營業費用為新台幣43,721百萬元,成本效率比為51.9%(第19頁)。
  • 資產品質 (Jun 25): 逾期放款比率0.48%,逾期放款覆蓋率324.2%(第20頁)。呆帳費用6M25為新台幣5,924百萬元(第20頁)。

台灣人壽

  • 2025上半年稅後淨利: 達新台幣72億元,年減少44.6%(第4頁及第22頁)。
  • 獲利下滑主因: 第二季美元大幅貶值導致避險成本上升,加上2024年同期投資收益基期較高(第4頁)。
  • 資本強化: 6月起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7月增提新台幣151億元。8月及9月發行無擔保累積次順位公司債新台幣208億元及逾1億美元,以強化資本結構(第4頁)。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6M25為9.38%,較6M24的17.16%顯著下滑(第22頁)。
  • 保費組成 (6M25):
    • 總保費收入: 年增7.2%,其中傳統型微幅成長0.1%,利變及萬能壽險年增4.9%,投資型大增73.5%,健康傷害型微幅減少0.9%(第45頁)。
    • 初年度保費收入: 年增5.3%。其中投資型初年度保費年增94.2%(第45頁)。
    • 通路別: 中信銀通路仍為主要貢獻者,佔初年度保費收入的14.1%年增率(第45頁)。
  • 投資組合 (Jun 25): 總投資資產新台幣2,008拾億元。債券佔58.7%,基金佔8.6%,國內外固定收益佔10.6%(第24頁)。
  • 投資報酬率 (6M25): 總投資報酬率為3.50%(YoY -0.93ppt),經常性報酬率為3.63%(YoY +0.13ppt)(第25頁)。
  • 避險組合 (6M25): 外幣投資資產已避險佔56%,未避險16%(第26頁)。
  •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2025年6M達新台幣3,423百萬元,較6M24的11,131百萬元大幅減少(第26頁)。
  • 避險成本: 6M25避險成本為1.81%,較6M24的0.52%顯著增加(第26頁)。

其他子公司

  • 2025上半年整體獲利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受資本市場表現弱化及彩券相關收入基期較高影響(第4頁)。
  • 6M25獲利貢獻佔金控整體獲利的5%(第8頁)。

永續發展

  • 永續投融資目標: 2029年目標有價證券達新台幣15,003百萬元,綠建築與公共投資達新台幣549百萬元,綠色貸款等達新台幣4,475百萬元(第28頁)。
  • 普惠金融目標: 2029年視障ATM機台數量持續增加,數位申貸使用率目標達85%(第28頁)。
  • 脫碳行動: 2035年全面退出燃煤開採發電與非常規油氣開採之融資,自身營運碳排較2021年減少63%(第28頁)。
  • 國內外永續評鑑: 入選多項國際永續指數與評級,如S&P Global ESG、MSCI ESG (AA級)、ISS ESG (A級)及CDP (A級)(第29頁)。

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

中信金控整體獲利表現 (第5頁)

此頁顯示中信金控合併稅後淨利及每股稅後盈餘/每股股利的歷史趨勢。

  • 稅後淨利: 2024年達到72,028百萬元的新高,但2025年上半年(6M25)為35,841百萬元,較2024年上半年(6M24)的37,207百萬元減少3.7%,顯示短期獲利面臨壓力。
  • 每股稅後盈餘 (EPS): 2024年EPS為3.64元,相較於2023年的2.82元有顯著增長。2025年上半年EPS為1.78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1.85元減少3.8%,與稅後淨利趨勢一致。
  • 每股股利: 2024年每股股利2.30元,2025年上半年尚未公布。股利配發率從2020年的48.8%上升至2024年的63.2%,顯示公司傾向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

中信金控ROE領先同業 (第6頁)

此頁比較中信金控與同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資產報酬率(ROA)。

  • ROE: 中信金控的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在2024年達到17.53%,6M25為16.29%,持續高於同業平均,顯示其資本運用效率良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較強。
  • ROA: 稅後資產報酬率在2024年為0.90%,6M25為0.83%,同樣優於同業平均,反映其資產管理能力出色。

中信金控資本適足率維持穩健 (第7頁)

此頁呈現中信金控、台灣人壽及中信銀行的資本適足率。

  • 中信金控資本適足率: 截至Jun 25為115.8%,持續高於法定要求100%,顯示金控整體財務穩健。
  • 台灣人壽資本適足率: 截至Jun 25為323%,遠高於法定要求200%,顯示壽險業務的資本狀況良好。
  • 中信銀行資本適足率: 截至Jun 25為13.8%,高於系統性重要銀行法定要求14.5%(註2),雖然略低於要求,但仍在穩健範圍。普通股權益比率為10.9%,亦接近法定要求11.0%(註2)。

中信金控各子公司獲利表現 (第8頁)

此頁分析中信金控各子公司在2Q25和6M25的稅後淨利及其組成。

  • 2Q25獲利組成: 中信銀行貢獻14,319百萬元(佔88%),台灣人壽貢獻1,618百萬元(佔10%),其他子公司貢獻282百萬元(佔2%)。中信金控單一項目為虧損287百萬元,導致金控整體淨利為15,932百萬元。季增(QoQ)表現上,中信銀行成長6.5%,台灣人壽減少71.1%,其他子公司減少80.6%,中信金控整體減少20.0%。
  • 6M25獲利組成: 中信銀行貢獻27,763百萬元(佔76%),台灣人壽貢獻7,216百萬元(佔20%),其他子公司貢獻1,741百萬元(佔5%)。中信金控單一項目為虧損879百萬元,導致金控整體淨利為35,841百萬元。年增(YoY)表現上,中信銀行成長19.8%,台灣人壽減少44.6%,其他子公司減少39.9%,中信金控整體減少3.7%。
  • 趨勢: 中信銀行是金控獲利的主要支柱且持續成長,而台灣人壽和其他子公司則面臨較大的獲利挑戰。

中信銀行各項業務營收 (第11頁)

此頁顯示中信銀行各項業務營收的季度和半年趨勢及組成。

  • 總營收: 6M25總營收為84,169百萬元,較6M24的75,000百萬元年增12.2%。
  • 利息淨收益: 6M25為44,273百萬元,佔總營收的53%,較6M24的37,098百萬元年增19.3%,顯示其利息收入增長強勁。
  • 手續費淨收益: 6M25為27,223百萬元,佔總營收的32%,較6M24的24,870百萬元年增9.5%,表現穩健。
  • 交易損益與其他: 6M25為12,858百萬元,佔總營收的15%,較6M24的13,625百萬元年減5.6%。
  • 趨勢: 淨利息收益為主要成長動能,手續費淨收益亦穩健增長,共同推動整體營收向上。

中信銀行放款組合 (第12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各類放款的規模及比重。

  • 總放款: 截至Jun 25總放款為4,043拾億元,較Jun 24年增12.5%。台幣法人放款年增15.5%,外幣放款年增10.2%,房屋貸款年增12.3%,信用貸款與其他年增14.5%。
  • 組成比例 (Jun 25): 台幣法人放款佔27%,外幣放款佔34%,房屋貸款佔31%,信用貸款與其他佔7%。
  • 趨勢: 各類放款均呈現穩健成長,其中台幣法人放款成長率較高。

中信銀行外幣放款組合 (第13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外幣放款按分子行及地區的組成及成長率。

  • 按分子行: 海外分行佔31.6%,日本東京之星佔25.1%,LHFG佔17.1%,OBU+DBU佔11.7%。所有子行外幣放款均有年增長,其中OBU+DBU年增44.8%最為顯著。
  • 按地區: 東南亞佔32.4%,日本佔29.4%,大中華佔13.6%,北美佔12.9%。各主要地區外幣放款也呈現增長,東南亞年增22.1%表現突出。
  • 趨勢: 外幣放款在海外市場及OBU+DBU渠道均有良好增長,特別是東南亞市場。

中信銀行存款組合 (第14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總存款按台外幣及活期/定期存款的組成。

  • 總存款: 截至Jun 25為5,425拾億元,較Jun 24年增6.1%。其中台幣存款佔58.3%,外幣存款佔41.8%。
  • 台幣存款組成 (Jun 25): 總計1,838拾億元,活期存款佔58.3%(約1,072拾億元),定期存款佔41.7%(約766拾億元)。活期存款年增9.7%,定期存款年增8.2%。
  • 外幣存款組成 (Jun 25): 總計1,395拾億元,活期存款佔38.5%(約537拾億元),定期存款佔61.5%(約858拾億元)。外幣存款年增1.5%。
  • 趨勢: 台幣存款和外幣存款均呈現穩定增長,台幣存款中的活期存款佔比高,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

中信銀行存放比率 (第15頁)

此頁呈現中信銀行整體、台幣及外幣存放比率的趨勢。

  • 整體存放比率: 截至Jun 25為76.09%,較Jun 24的71.87%有所上升,顯示放款增長快於存款,資金運用效率提升。
  • 台幣存放比率: 截至Jun 25為85.10%,較Jun 24的83.33%略有上升。
  • 外幣存放比率: 截至Jun 25為63.39%,較Jun 24的56.98%上升顯著。
  • 趨勢: 存放比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外幣存放比率增幅較大,表明銀行在貸款方面的增長較快。

中信銀行之淨利息收益率及存放利差 (第16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NIM)、整體利差及台/外幣利差。

  • 淨利息收益率 (NIM): 2Q25為1.50%,6M25 Pro-forma NIM (incl. SWAP) 為1.63%,較2Q24的1.37%及6M24的1.37%均有顯著提升,顯示銀行淨利息收益能力增強。
  • 整體利差與業界平均: 2Q25整體利差為1.90%,略高於業界平均的1.34%,維持領先。
  • 台/外幣利差 (2Q25): 台幣利差為2.35%,外幣利差為1.77%。相較2Q24,台幣利差微幅提升,外幣利差微幅下降。
  • 趨勢: NIM及整體利差呈現上升趨勢,反映銀行在利率環境中捕捉利差的能力較佳。

中信銀行手續費淨收益組合 (第17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各項手續費淨收益的組成。

  • 總手續費淨收益: 6M25為27,223百萬元,較6M24的24,870百萬元年增9.5%。
  • 組成比例 (6M25): 財富管理佔45%,信用卡業務佔14%,個人業務佔7%,法人業務佔15%,海外子行佔4%,彩券業務佔16%。
  • 趨勢: 財富管理仍是手續費收入的主要來源,法人業務也有不錯的貢獻。整體手續費收入呈現穩健增長。

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與組合 (第18頁)

此頁詳細分析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的來源。

  • 總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 6M25為12,189百萬元,較6M24的11,432百萬元年增約6.6%。
  • 組成比例 (6M25): 保險佔50%,基金佔30%,保管及信託佔5%,債券及其他佔5%。
  • 趨勢: 保險產品是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的最大貢獻者,基金次之。這兩項業務的穩定表現支撐了財富管理收入的增長。

中信銀行成本效率比 (第19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的成本效率比、營業收入及營業費用。

  • 成本效率比: 6M25為51.9%,較6M24的52.3%略有改善,顯示成本控制能力良好。
  • 營業收入: 6M25為84,169百萬元,較6M24的75,000百萬元年增12.2%。
  • 營業費用: 6M25為43,721百萬元,較6M24的39,192百萬元年增11.6%。
  • 趨勢: 營業收入和營業費用同步增長,但成本效率比的微幅下降表明銀行在營收增長的同時也能有效管理成本。

中信銀行資產品質 (第20頁)

此頁分析中信銀行的逾期放款比率、逾期放款覆蓋率及呆帳費用。

  • 逾期放款比率: 截至Jun 25為0.48%,較Jun 24的0.53%略有下降,顯示資產品質持續改善。
  • 逾期放款覆蓋率: 截至Jun 25為324.2%,高於Jun 24的306.3%,顯示銀行對不良資產的覆蓋能力充足。
  • 呆帳費用: 6M25為5,924百萬元,較6M24的5,850百萬元微幅增加。
  • 趨勢: 整體而言,中信銀行資產品質穩健,風險管理良好。

台灣人壽獲利及ROE (第22頁)

此頁分析台灣人壽的稅後淨利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稅後淨利: 2024年為21,474百萬元。2025年上半年為7,216百萬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13,021百萬元大幅減少44.6%。若排除2022年的防疫險損失,擬制稅後淨利為15,729百萬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2024年為14.07%。2025年上半年為9.38%,較2024年上半年的17.16%顯著下滑7.78個百分點。
  • 趨勢: 台灣人壽的獲利及ROE均受到外部因素(如避險成本)的較大衝擊,表現不如銀行穩定。

台灣人壽保費組成 (第23頁)

此頁分析台灣人壽保費收入的產品別、繳別/幣別及通路別組成。

  • 初年度保費-產品別 (6M25): 總額26.8拾億元,較6M24的25.4拾億元年增5.3%。其中投資型保單佔23.5%,利變型佔69.6%。投資型保單及健康傷害型保單佔比較6M24有所提升。
  • 初年度保費-繳別/幣別 (6M25): 躉繳佔45.4%,期繳佔50.0%。外幣佔44.9%,台幣佔50.0%。
  • 初年度保費-通路別 (6M25): 銀保-中信銀仍為主要通路,佔39.6%。業務員佔27.6%。
  • 趨勢: 初年度保費呈現增長,特別是投資型保單的貢獻提升,銀保通路仍是重要管道。

台灣人壽投資組合 (第24頁)

此頁分析台灣人壽的投資資產組合及報酬率。

  • 投資資產總額: 截至Jun 25為2,008拾億元,較Jun 24的1,962拾億元增長。
  • 組成比例 (Jun 25): 債券(國外固定收益及國內固定收益)合計佔64.2%(58.7%+5.5%),為最大宗;基金佔8.6%;權益投資佔10.6%;放款佔2.8%;現金及約當現金佔7.5%。
  • 各項投資報酬率: 基金報酬率10.68%,權益投資8.22%,國外固定收益4.33%。
  • 趨勢: 投資組合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整體報酬率穩健。

台灣人壽投資報酬率穩健、維持利差 (第25頁)

此頁分析台灣人壽的總投資報酬率、經常性報酬率、損益兩平率及責任準備金成本。

  • 總投資報酬率: 6M25為3.50%,較6M24的4.44%下降0.93個百分點,與其獲利下滑趨勢一致。
  • 經常性報酬率: 6M25為3.63%,較6M24的3.50%上升0.13個百分點,顯示其穩定收益能力略有提升。
  • 損益兩平率: 6M25為2.83%,較6M24的2.98%下降0.15個百分點,顯示其獲利壓力可能較小或成本控制較佳。
  • 責任準備金成本: 6M25為3.31%,較6M24的3.23%上升0.08個百分點,反映負債成本有所增加。
  • 趨勢: 總投資報酬率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大,但經常性報酬率仍保持穩定,顯示核心投資能力尚可。

台灣人壽避險組合 (第26頁)

此頁分析台灣人壽外幣投資資產的避險組合及避險成本。

  • 外幣投資資產避險組合 (6M25): 已避險部分佔總外幣投資資產的56%(包含currency swap及NDF 33%,Equity-OCI 17%,Equity-OCI另有10%),未避險佔16%。另有42%為外幣保單。
  •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6M25為3,423百萬元,較6M24的11,131百萬元大幅減少,顯示上半年匯率波動對準備金的侵蝕較大。
  • 避險成本: 6M25為1.81%,較6M24的0.52%顯著增加,這是導致台灣人壽獲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 趨勢: 匯率波動對台灣人壽的避險成本及準備金構成較大挑戰,反映壽險業營運面臨的外部風險。

中信金控永續表現及目標 (第28頁)

此頁彙整中信金控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實績與目標。

  • 永續投融資: 2024年實績為新台幣12,956百萬元(年增8%),2029年目標為15,552百萬元。其中綠色貸款/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綠色產業貸款2024年實績為3,575百萬元(年增18%),2029年目標為4,475百萬元。
  • 普惠金融: 2024年視障ATM機台數量1,102台,2029年目標持續增加。數位申貸使用率2024年73%,2029年目標85%。
  • ESG保險: 2024年開發外溢/高齡/微型及弱體保單10張,2029年目標20張。
  • 脫碳行動: 承諾2035年全面退出燃煤開採發電與非常規油氣開採之融資,自身營運碳排較2021年減少63%。
  • 趨勢: 中信金控在永續發展方面投入資源,並設定了明確且具體的量化目標,顯示其對ESG的重視,有利於建立長期競爭優勢及社會形象。

中信金控2025年第二季財務說明簡報總結與未來展望

中信金控2025年第二季財務說明簡報揭示了其在變動市場環境下的營運概況。儘管金控整體上半年稅後淨利因台灣人壽的拖累而略有下滑,但核心子公司中信銀行表現依然強勁,成為穩定金控獲利的重要基石。整體而言,中信金控的財務體質健全,資本適足率表現優異,並持續在永續發展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了中信金控「銀行穩健成長、壽險面臨挑戰並積極調整」的兩大主軸。中信銀行的淨利息收益與手續費收入成長動能十足,資產品質優異,成本控制得宜,使其在同業中維持領先地位。台灣人壽雖受避險成本影響導致獲利波動,但透過增提準備金及強化資本結構的措施,展現了其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決心。此外,中信金控在ESG領域的投入與承諾,亦為其長期發展增添了正面評價。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中信金控穩定的銀行業務獲利與良好的資產品質,應能為其股價提供堅實支撐。儘管壽險業務的短期獲利逆風可能引發市場部分擔憂,但考量到公司已採取積極措施應對,且其ROE表現長期優於同業,預期市場對2891的評價將保持相對穩定。對於追求穩健股利收益的投資者而言,中信金控的持續獲利能力和配息政策仍具吸引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計中信銀行仍將是中信金控主要的獲利引擎,其在放款、存款及手續費收入方面的增長將持續貢獻穩定收益。台灣人壽的獲利表現將取決於下半年匯率市場的穩定性及避險成本的變化,短期內仍需觀察。其他子公司若資本市場回穩,亦有望改善獲利表現。
  • 長期趨勢: 中信金控在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上的長期投入,將使其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其在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領域的具體目標,有助於提升企業的長期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在全球經濟環境逐步明朗化、利率政策更趨穩定的前提下,中信金控各業務板塊有望實現更均衡和可持續的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多元獲利結構的影響: 散戶投資者應理解中信金控的獲利並非單一來源,而是由銀行、壽險及其他子公司共同組成。銀行業務的強勁表現是主要利多,而壽險業務的波動則需保持警惕。
  2. 關注利率與匯率政策: 由於銀行利息收益和壽險避險成本與利率、匯率高度相關,散戶應密切關注中央銀行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動向。
  3. 股利政策的連續性: 中信金控長期以來具有穩定的股利配發記錄。投資人可將其視為衡量公司獲利回饋股東意願的重要指標,並在評估其未來股利政策時,將整體獲利變化納入考量。
  4. 資產品質的長期追蹤: 雖然目前資產品質良好,但經濟環境變化仍可能影響逾期放款狀況。建議投資人持續追蹤銀行資產品質相關數據。
  5. ESG投資趨勢: 隨著全球對ESG的重視日益提升,中信金控在此領域的優異表現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散戶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可將企業的永續發展表現納入考量。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中文實體(總行大樓)(14:00-15:00); 中英文線上(15:30-16:30)
相關說明
公布114年度第二季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線上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Goldman Sachs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2025 Asia Financials Corporate Day)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中文實體(總行大樓)(14:00-15:00); 中英文線上(15:30-16:30)
相關說明
公布114年度第一季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線上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第一金證券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香港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HSBC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Global Investment Summit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Bank of America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中文實體(總行大樓)(14:00-15:00); 中英文線上(15:30-16:30)
相關說明
公布113年度第四季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J.P. Morgan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Taiwan CEO-CFO Conference 2025)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參加Goldman Sachs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2025 Asia Financials Corporate Day)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