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台新新光金(288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台新新光金(288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歐洲
相關說明
公告本公司受邀赴歐洲於114年9月1日至9月5日會晤當地投資機構,說明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由PDF文件提取的文字內容清晰可辨,未出現亂碼或僅有數字無文字的情況。以下將針對台新新光金控2025年第二季營運說明會的內容進行詳細分析與摘要。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主要聚焦於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於2025年7月24日完成合併後的初期營運狀況、合併綜效、財務表現,以及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長期承諾與成果。整體報告呈現出金控在規模擴張、市場地位提升和永續經營方面具備強大潛力,但在部分短期財務指標上仍面臨挑戰與調整。此次合併是臺灣金融業的重大事件,預期將對台新金控帶來深遠影響。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合併初期可能因整合成本、系統調整及財務重分類等因素,導致部分獲利指標波動,如金控稅後淨利年減3.3%。此外,新光人壽與元富證券在特定季度呈現獲利下滑,可能引發市場對短期獲利表現的疑慮。然而,鑑於金控強勁的銀行業務表現及壽險子公司風險韌性提升,市場可能逐步消化這些短期挑戰。
  • 長期影響: 從長遠來看,此次合併對台新金控而言應為顯著的利多。總資產規模躍升至8兆元以上,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顯著提升了其在銀行、保險和證券市場的市佔率和競爭力。客戶基礎與實體/數位通路的大幅擴充,將為未來的跨售機會和資產管理規模(AUM)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壽險子公司的風險韌性提升、資本適足率優於法規,以及預期在2026年ICS比率逾150%,都為金控的長期穩健發展提供了保障。強大的ESG表現和永續發展承諾也將吸引重視永續投資的資金。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金控將持續投入資源進行合併後子公司的整併工作,並積極發揮銀行、保險、證券間的跨售綜效。在金融市場波動下,各子公司獲利表現可能仍有差異,但金控整體將受益於規模經濟與多元化業務的穩定性。壽險業在主管機關支持下,風險韌性將持續強化。
  • 長期趨勢: 台新新光金控將藉由其規模優勢和全方位金融服務,鞏固在臺灣金融市場的領導地位。數位化服務與虛實通路整合將是提升客戶體驗和營運效率的關鍵。永續發展將成為企業核心價值,並融入營運與投融資決策中,有助於提升品牌價值和吸引更多負責任的投資。壽險子公司的資本強化與CSM累積,將使其在IFRS 17新制下更具競爭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合併進度與綜效實現: 投資人應密切關注銀行、人壽、證券等主要子公司的整併進度,以及報告中提及的跨售機會和營業效率提升是否能如預期般轉化為實際獲利增長。
  • 獲利結構變化: 留意合併後金控及各子公司的獲利結構是否更趨多元穩健,特別是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收入以及投資收益的貢獻比重。核心獲利(排除投資未實現損失)的增長將是判斷經營品質的關鍵。
  • 資產品質與風險控管: 雖然目前資本適足率良好,但仍需關注放款組合變化(特別是消金無擔放款與購屋貸款逾放比的輕微上升)對資產品質的影響,以及備抵呆帳覆蓋率的變化。
  • ESG表現: 台新新光金控在永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這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和長期價值。散戶投資人可以將此作為評估公司長期發展潛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 股利政策: 合併後金控的股利政策可能會因應新的財務結構和發展策略而有所調整,投資人應留意相關公告。

利多或利空判斷

  • 利多因素:
    • 規模與市佔率大幅提升: 合併後總資產規模提升至8兆元以上,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銀行存款、保險初年度保費及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皆有顯著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依據:p.3, p.5)
    • 資本適足率維持健康水平: 金控及旗下子公司(銀行、人壽、證券)的資本適足率均維持在健康水平,符合甚至優於法定標準。(依據:p.3, p.7, p.12)
    • 銀行業務表現強勁: 淨利息收入、總放款、淨手續費收入均呈現雙位數成長,淨利差(NIM)提升,顯示銀行核心業務穩健增長。(依據:p.3, p.13, p.14, p.21)
    • 壽險子公司風險韌性提升: 受惠於金管會措施,新光人壽及台新人壽已將責任準備金轉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效抵禦未來匯率波動。新契約保費收入與CSM顯著成長,預期2026年ICS比率逾150%,資本實力增強。(依據:p.3, p.8, p.27, p.28, p.29)
    • 數位平台與通路優勢: Richart數位帳戶開戶數位居全台第一,虛實通路整合有助於提升客戶服務涵蓋率和跨售機會。(依據:p.3, p.6)
    • 永續發展領導地位: 金控在多項國際ESG評比中(S&P Global、MSCI ESG、CDP、DJSI)獲得高榮譽,顯示其在永續經營方面的領先地位,有助於吸引長期投資。(依據:p.5, p.32-37)
    • 營業費用率改善: 2025年上半年金控營業費用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顯示營運效率提升。(依據:p.10, p.24, p.40)
  • 利空因素:
    • 金控稅後淨利小幅下滑: 2025年上半年金控稅後淨利為10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3%,每股盈餘亦下滑。(依據:p.3, p.10)然而,報告說明排除鑽石投資未實現損失後,核心獲利仍年增2.2%,顯示短期波動受特定投資損失影響較大。
    • 證券子公司獲利受市場波動影響: 2025年上半年台新證券稅後淨利為5億元,報告明確指出獲利表現受資本市場高度波動影響,顯示其易受市場景氣影響。(依據:p.3, p.47)
    • 消金無擔放款與購屋貸款逾放比上升: 雖然整體資產品質仍佳,但台新銀行消金無擔放款與購屋貸款的逾放比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輕微上升趨勢,且覆蓋率有所下降,需持續關注。(依據:p.25, p.44)
    • 人壽投資淨收益大幅減少: 台新人壽2025年上半年投資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68.2%,新光人壽亦減少147.2%,顯示投資環境對壽險業帶來挑戰。(依據:p.45, p.49)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2025年第二季營運說明會 - 概述 (p.3)

  • 台新新光金控摘要:
    • 合併完成: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於2025年7月24日順利合併,並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規模擴增: 總資產規模提升至8兆元以上,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
    • 資本適足: 截至2025年6月底,台新金控及旗下子公司資本適足率均維持在健康水平。
    • 市佔提升: 合併後各項業務市佔顯著提升,銀行存款市佔達6.0%,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市佔達11.0%,證券經紀業務市佔達5.1%。
  • 台新金控營運狀況 (1H25 vs 1H24):
    • 稅後淨利: 102億元,年減3.3%。(趨勢:下滑)
    • 每股淨值: 12.81元。
    • 每股稅後盈餘: 0.71元,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10.61%。
  • 台新銀行營運狀況 (1H25 vs 1H24):
    • 淨利息收入: 158億元,年增10.7%。
    • 淨利差 (NIM): 本季度為1.29%,較上一季增加3bps。(趨勢:上升)
    • 總放款: 1.8兆元,年增8.0%。(趨勢:成長)
    • 淨手續費收入: 83億元,年增16.2%,主要受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淨手收成長動能強勁。(趨勢:成長)
    • 稅後淨利: 99億元,年增14.3%。(趨勢:成長)
    • 營業費用: 151億元,年增7.1%。(趨勢:成長)
  • 台新非銀行子公司營運狀況 (1H25 vs 1H24):
    • 台新人壽初年度保費收入: 206億元,年增61%。市佔率自2024年底的3.08%成長至4.07%。(趨勢:顯著成長)
    • 台新人壽負債成本: 由去年同期的3.79%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81%。(趨勢:微幅上升)
    • 台新人壽稅後淨利: 13億元,受益於金管會推行保險業相關暫行措施。
    • 台新證券稅後淨利: 5億元,受資本市場高度波動影響獲利表現。

台新新光金控 - 合併綜效 (p.5-6)

  • 合併對價:
    • 台新金控以每股17.4元發行118.9億股普通股,每股45元發行2.95億股庚種特別股,每股10元發行31億股辛種特別股,合併對價總額為2,511億元。
    • 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248.7億股,原台新金股東持股比例約52%,原新光金股東約48%。
  • 市場排名:
    • 總資產規模達8兆元以上,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
    • 業務涵蓋13種,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員工數逾3萬人。
    • 銀行、保險和證券市場排名皆在前六名。
    • 台新銀行在數位帳戶(Richart)數與民營銀行分行網絡具領先地位。
    • 新光人壽初年度保費收入市場排名第三名。
    • 證券股務代理家數市場排名第一,經紀業務市佔率市場排名第四。
  • 子公司合併時間軸:
    • 合併基準日為2025年7月24日,規劃兩年內完成銀行、人壽、證券、投信等主要子公司整併。
  • 永續發展:
    •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分別獲得標普2025年永續年鑑全球銀行及保險產業別的Top 1%最高榮譽。
    • 雙雙入選美國《TIME》時代雜誌公布2025年全球500大永續企業。
  • 合併綜效:
    • 增強金融服務的全方位性: 客戶基礎擴大45%,實體據點達200+銀行分行、50+證券通路、300+人壽營運據點。
    • 強化跨售機會: Richart數位平台開戶數達4.3百萬戶,位居全台第一。虛實通路整合提升客戶服務涵蓋率,增加客戶AUM。提供一站式服務與交易支援,提升市場競爭力。
    • 提高營業效率: 整合IT系統與資料中心,降低基礎設施和維護成本。分行據點優化,減少低效益分行,改為數位化服務,減降分行經營成本。

資本適足率 (p.7)

法定標準 台新金控 (June 2025) 新光金控 (June 2025) 合併後測算
金控
資本適足率 (CAR) ≥ 100% 132.7% 106.9% 110.7%
雙重槓桿比率 (DLR) ≤ 125% 115.4% 106.6% 118.4%
負債淨值比率 (D/E) 28.1% 8.9% 25.9%
銀行 台新銀行 (June 2025) 新光銀行 (June 2025)
普通股權益比率 (CET1) ≥ 9.5% 11.20% 10.26%
第一類資本比率 (T1) ≥ 11.0% 12.78% 12.74%
銀行資本適足率 (BIS) ≥ 13.0% 14.62% 14.74%
人壽 台新人壽 (June 2025) 新光人壽 (June 2025)
風險基礎資本適足率 (RBC) ≥ 200% 458% 205%
淨值比率 (Equity/Asset) ≥ 3% 7.88% 4.26%
證券 台新證券 (June 2025) 元富證券 (June 2025)
資本適足率 (CAR) ≥ 150% 237% 289%
  • 趨勢分析: 所有金控及子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在2025年6月均顯著高於法定標準,顯示強健的資本結構。特別是台新人壽的RBC達到458%,遠超200%的法定標準。合併後金控的CAR測算為110.7%,仍符合標準。這表明金控的財務體質穩健,足以支持未來的發展和抵禦潛在風險。

壽險子公司風險韌性提升 (p.8)

  • 減輕外匯波動之影響:
    • 金管會推行相關暫行措施,協助壽險業強化財務結構。
    • 新光人壽及台新人壽已申請收回責任準備金,轉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分別為611億元及26億元,有助抵禦未來匯率波動與管控長期避險成本。
  • 善用集團資源以厚植CSM:
    • 新光人壽: 2025年上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22.0%達349億元,市佔率6.9%。新契約CSM年增110%至323億元。
    • 台新人壽: 2025年上半年新契約CSM達80億元,年增10%。
    • 合併後展望: 壽險子公司預期2026年帳上CSM約1,800億元,將透過商品組合優化及銀行、證券子公司業務互補,加速CSM累積。
  • 資本實力提升且2026年ICS比率預期逾150%:
    • 新光人壽2025年6月底RBC達205%,優於法令規定。
    • 預估在2026年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下,ICS比率將逾150%。
    • 接軌IFRS 17及合併帶來的AC部位額外PPA攤銷數,將為合併後的壽險子公司提供穩定獲利來源。

金控財務數字 (p.10)

  • 稅後淨利 (百萬元):
    • 1H24為10,576百萬元,1H25為10,223百萬元,年減3.3%。
    • 趨勢:核心獲利(排除鑽石投資未實現損失)年增2.2%,但整體稅後淨利因投資評價損失而下降。
  • 每股盈餘 (元):
    • 1H24為0.74元,1H25為0.71元,年減4.1%。
    • 趨勢:每股盈餘隨稅後淨利下滑。
  • 每股淨值 (元):
    • 1H24為13.93元,1H25為12.81元。
    • 趨勢:每股淨值有所下降。
  • 股東權益報酬率 (%):
    • 1H24為11.17%,1H25為10.61%。
    • 趨勢:微幅下降。
  • 資產報酬率 (%):
    • 1H24為0.67%,1H25為0.61%。
    • 趨勢:微幅下降。

金控各子公司獲利表現 (p.11)

  • 2Q25 vs 1Q25 季度獲利貢獻:
    • 金控總計: 2Q25稅前盈餘為5,489百萬元,較1Q25增加16%。
    • 銀行: 2Q25為4,926百萬元,與1Q25持平,貢獻金控90%。
    • 證券: 2Q25為204百萬元,較1Q25大幅下滑,貢獻金控4%。
    • 人壽: 2Q25為1,127百萬元,較1Q25大幅增加,貢獻金控21%。
    • 其他子公司與調整項: 仍為負數,但較1Q25虧損縮小。
  • 1H25 vs 1H24 半年度獲利貢獻:
    • 金控總計: 1H25稅前盈餘為10,222百萬元,年減3%。
    • 銀行: 1H25為9,862百萬元,年增14%,貢獻金控96%。(趨勢:銀行獲利強勁成長,為金控主要獲利來源)
    • 證券: 1H25為495百萬元,與1H24持平,貢獻金控5%。
    • 人壽: 1H25為1,305百萬元,年增13%,貢獻金控13%。
    • 其他子公司與調整項: 虧損擴大。

資本適足比率 - 趨勢圖 (p.12)

  • 台新金控 (CAR): 自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呈現上升趨勢,由132.3%增至138.8%,2025年6月略降至132.7%,但仍遠高於100%的法定標準。
  • 台新銀行 (BIS): Tier 1%與BIS比率在14.5%至15.5%之間波動,2025年6月分別為12.8%和14.6%,均高於法定標準(11.0%及13.0%)。
  • 台新人壽 (RBC): 自2023年6月的339%大幅攀升至2025年6月的458%,顯示其資本實力顯著增強,遠超200%的法定標準。
  • 台新證券 (CAR): 自2023年6月的301%至2024年6月的273%呈現波動,2025年6月為237%,仍高於150%的法定標準。
  • 整體趨勢:各子公司資本適足率維持良好,顯示金控集團財務穩健,特別是壽險子公司資本實力大幅提升。

金控盈餘 (p.13)

  • 2Q25 vs 1Q25 稅前盈餘變化:
    • 金控不含人壽的淨利息收入季增388百萬元,手續費收入季減776百萬元,交易損益、衍商及外匯季減39百萬元,投資及其他季減12百萬元,營業費用季減82百萬元,淨提存季增359百萬元。
    • 人壽稅前盈餘季增1,259百萬元。
    • 趨勢:2Q25稅前盈餘較1Q25增加,主要來自淨利息收入增長、淨提存增加與人壽獲利改善,但手續費與交易損益有所下滑。
  • 1H25 vs 1H24 稅前盈餘變化:
    • 金控不含人壽的淨利息收入年增1,593百萬元,手續費收入年增1,001百萬元。
    • 交易損益、衍商及外匯年減1,356百萬元,投資及其他年增49百萬元,營業費用年增971百萬元,淨提存年增272百萬元。
    • 人壽稅前盈餘年增82百萬元。
    • 趨勢:1H25稅前盈餘較1H24略有增長,主要受益於淨利息收入和淨手續費收入的強勁增長,但交易損益大幅下滑及營業費用增加抵銷部分增益。

金控淨收益結構 (不含人壽) (p.14)

  • 1H25 淨收益結構: 總淨收益為300億元,年增4.5%。
    • 淨利息收入: 佔52.9%。
    • 淨手續費收入: 佔34.5%。
    • 交易損益、衍商及外匯: 佔11.5%。
    • 投資及其他: 佔1.1%。
  • 過去三年同期比較 (1H23-1H25):
    • 淨利息收入: 呈現穩定成長趨勢,1H25為15.9十億元,年增11.2%。
    • 淨手續費收入: 呈現穩定成長趨勢,1H25為10.3十億元,年增10.7%。
    • 交易損益、衍商及外匯: 波動較大,1H25為3.4十億元,年減28.2%。
    • 投資及其他: 波動較小,1H25為0.33十億元,年增17.4%。
  • 趨勢:淨利息收入和淨手續費收入是金控(不含人壽)的核心獲利支柱,且呈現穩健增長。交易損益則較為波動,影響整體獲利。

金控淨手續費收入 (不含人壽) (p.15)

  • 總體趨勢 (1H25 vs 1H24): 總淨手續費收入為10,343百萬元,年增10.7%。
  • 各業務類別 (2Q25 vs 2Q24):
    • 財富管理: 2Q25為2,497百萬元,季減18.2%,年增13.2%。
    • 信用卡: 2Q25為660百萬元,季減5.4%,年增32.0%。
    • 法人金融: 2Q25為272百萬元,季減12.4%,年增11.3%。
    • 個人金融: 2Q25為216百萬元,季增2.6%,年增1.5%。
    • 證券: 2Q25為710百萬元,季減17.7%,年減9.9%。
    • 其他: 2Q25為280百萬元,季增8.4%,年增22.8%。
  • 趨勢:信用卡與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年對年成長動能強勁。季對季來看,財富管理、信用卡、法人金融及證券收入普遍下降,但個人金融及其他業務有小幅增長,顯示手續費收入在不同業務間波動。

放款穩定成長 (p.17-19)

  • 2Q25 總放款: 1.810兆元,季增1.2%,年增8.0%,年初至今成長7.5%。
    • 企業放款: 838十億元,季增0.9%,年增14.8%。(趨勢:穩健成長)
    • 購屋貸款: 416十億元,季減0.3%,年減3.0%。(趨勢:微幅下降)
    • 房屋加值型貸款: 331十億元,季增2.8%,年增7.7%。(趨勢:穩健成長)
    • 消金無擔放款: 124十億元,季增3.4%,年增6.6%。(趨勢:穩健成長)
    • 其他: 101十億元,季增2.0%,年增8.2%。(趨勢:穩健成長)
  • 放款結構 (2Q25):
    • 產品別: 企業放款佔46.3%,購屋貸款佔23.0%,房屋加值型貸款佔18.3%,消金無擔放款佔6.9%,其他佔5.6%。(趨勢:企業放款為主要組成,佔比近半。)
    • 幣別: 台幣放款佔82.4%(年增6.9%),外幣放款佔17.6%(年增13.8%)。(趨勢:外幣放款增速快於台幣放款)
  • 法金授信產業分布 (2Q25): 製造業佔31.9%,金融及投資佔22.2%,不動產及營造業佔19.5%,科技業佔16.4%,非科技業佔15.5%。
  • 消金無擔放款明細:
    • 個人信貸: 2Q25為113.5十億元,季增3.6%,年增6.7%。
    • 信用卡: 2Q25為10.9十億元,季增0.7%,年增5.6%。
    • 總消金無擔放款: 2Q25為124.4十億元,季增3.4%,年增6.6%。
  • 趨勢:總放款穩定成長,特別是企業放款和房屋加值型貸款表現良好,外幣放款增長顯著。消金無擔放款也呈現穩健增長。

存款結構 (p.20)

  • 總存款 (十億元): 2Q25為2,425十億元,季減1.3%,年增5.6%。
    • 活期存款: 佔47.8%,季增0.8%,年減3.3%。
    • 定期存款: 佔52.2%,季減3.2%,年增15.3%。
    • 趨勢:活期存款佔比下降,定期存款佔比上升,顯示存款結構從活期轉向定期。
  • 存放比 (%):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存放比在71.2%至74.2%之間波動,2025年6月為74.2%。(趨勢:存放比穩定維持在合理區間。)

淨利差及存放利差 (p.21)

  • 淨利差 (NIM):
    • 孳息資產均額從2Q24的2,543十億元穩步增長至2Q25的2,654十億元。
    • 淨利差 (%) 從2Q24的1.25%波動上升至2Q25的1.29%。
  • 存放利差:
    • 整體放款利率從2Q24的3.17%下降至2Q25的3.11%。
    • 整體存款利率從2Q24的1.94%下降至2Q25的1.72%。
    • 整體存放利差從2Q24的1.22%穩步上升至2Q25的1.39%。
  • 趨勢:淨利差和整體存放利差均呈現上升趨勢,顯示銀行在利差管理方面表現良好,對獲利是正面影響。

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 (p.22)

  • 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 (百萬元): 總額在2024年第四季達到最低點2,247百萬元,隨後在2025年第一季大幅回升至3,052百萬元,但在2025年第二季又下降至2,497百萬元。
  • 收入組合 (%):
    • 保險: 佔比最高,從2Q24的67%下降至1Q25的70%,2Q25略降至71%。
    • 結構型及證券商品: 從2Q24的22%波動至2Q25的19%。
    • 基金: 從2Q24的7%波動至2Q25的6%。
    • 信託、保管及其他: 穩定維持在4%-5%。
  • 趨勢: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波動較大,主要受保險產品貢獻影響。短期內呈現季對季下降,但長期仍是重要收入來源。

信用卡業務 (p.23)

  • 收單家數 (千家): 從2023年12月的168,390家穩步增長至2025年6月的179,580家,年增3.2%。(趨勢:穩健成長)
  • 簽帳金額 (十億元): 2024年上半年為255.5十億元,年增12.4%,2025年上半年為242.7十億元,年減5.0%。(趨勢:簽帳金額年減,顯示市場競爭或消費力道變化)
  • 有效卡數 (千張): 從2023年12月的4,558千張穩步增長至2025年6月的4,874千張,年增0.6%。(趨勢:穩健成長)
  • 毛手續費收入 (百萬元): 2024年上半年為5,012百萬元,年增20.7%,2025年上半年為5,278百萬元,年增5.3%。(趨勢:持續成長)
  • 整體趨勢:收單家數、有效卡數和毛手續費收入持續增長,顯示信用卡業務具備穩定的成長動能,但簽帳金額略有下滑。

營業費用率 (p.24)

  • 營業費用率 (%): 從2Q24的57.5%下降至1H25的53.2%。(趨勢:營業費用率呈現下降趨勢,顯示金控在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方面有所改善。)

逾放比及覆蓋率 (p.25)

  • 逾放金額 (百萬元): 2Q24的1,903百萬元增至2Q25的2,455百萬元。
  • 備抵呆帳 (百萬元): 2Q24的21,655百萬元增至2Q25的22,619百萬元。
  • 逾放比 (%): 從2Q24的0.11%微幅上升至2Q25的0.14%。
  • 備抵呆帳/放款比例 (%): 從2Q24的1.30%下降至2Q25的1.26%。
  • 覆蓋率 (%): 從2Q24的1,137.9%顯著下降至2Q25的921.5%。
  • 趨勢:逾放金額和逾放比呈現上升,而備抵呆帳/放款比例和覆蓋率則下降,顯示資產品質壓力略增,儘管仍在可控範圍。

人壽保費收入 (p.27-29)

  • 總保費收入 (百萬元): 1H24為23,190百萬元,1H25為34,915百萬元,年增50.6%。(趨勢:顯著成長)
  • 初年度保費收入 (百萬元): 1H24為12,805百萬元,1H25為20,607百萬元,年增60.9%。(趨勢:顯著成長)
  • 初年度保費收入 - 產品別 (1H25):
    • 投資型: 佔48.9%,傳統型佔2.6%,利變型佔48.1%,健康傷害險佔0.4%。
    • 趨勢:投資型與利變型產品為主要驅動,合計佔比接近100%。
  • 初年度保費收入 - 繳別 (1H25):
    • 躉繳: 佔14.1%,期繳佔37.0%。(趨勢:期繳佔比顯著。)
  • 初年度保費收入 - 通路別 (1H25):
    • 銀保-台新: 佔52.7%,銀保-其他: 佔20.5%,保險經紀人: 佔23.9%,壽險顧問佔2.9%。
    • 趨勢:銀行保險通路(特別是台新自家銀行通路)是初年度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
  • 初年度保費收入 - 幣別組合 (1H25):
    • 投資型: 佔48.9%,外幣佔5.9%,台幣佔45.2%。
    • 趨勢:投資型產品和台幣保單為主要組成。
  • 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 (百萬元): 1H24為4,784百萬元,1H25為6,027百萬元,年增26.0%。(趨勢:穩健成長)
  • 整體趨勢:人壽保險業務的總保費收入和初年度保費收入均呈現強勁增長,主要由投資型和利變型產品以及銀行保險通路驅動。

人壽投資組合 (p.30)

  • 投資組合 (十億元) (2Q25): 總額為274.6十億元。
    • 國內固定收益: 佔30%。
    • 海外固定收益: 佔49%。
    • 股票: 佔9%。
    • 保單借款: 佔3%。
    • 其他: 佔8%。
    • 趨勢:固定收益資產(國內外)為主要投資標的,佔比約八成。
  • 總投資報酬率及經常性報酬率 (%):
    • 總投資報酬率在1H23為3.38%上升至1H24的4.48%,1H25下降至3.09%。
    • 經常性報酬率在1H23為3.04%上升至1H24的3.21%,1H25上升至3.33%。
    • 趨勢:總投資報酬率受市場波動影響,而經常性報酬率則相對穩健上升。
  • 負債成本 (%): 從1H23的3.85%下降至1H24的3.79%,1H25略升至3.81%。(趨勢:負債成本穩定維持在低檔。)

氣候行動歷程與永續發展 (p.32-37)

  • 氣候行動歷程:
    • 自2018年啟動導入TCFD架構,並持續參與多項國際永續倡議,包括CDP、SBT、TNFD、PCAF、BCSD等。
    • 2024年獲CDP氣候變遷評等「A級」最佳成績,榮獲MSCI ESG評比「AA」領先等級。
  • 脫碳時程表:
    • 設定了明確的煤產業和非典型油氣的脫碳時程表。例如,煤產業在2025年停止新增投融資,2030年全面汰除;非典型油氣在2025年停止新增投融資,2040年全面汰除。
    • 建立盤點、管理、監督與議合機制,協助客戶逐步脫碳轉型。
  • 環境管理進程:
    • 依循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等國際標準,實施全金控範圍盤查與管理。
  • ESG議題納入投資和融資評估流程:
    • 將ESG與氣候相關風險納入消費金融授信及法人金融融資評估,包含KYC、產業評估、脫碳策略、範疇三排放量計算及赤道原則判斷。
  • 永續推動成果:
    • 連續多年獲S&P Global永續年鑑銀行產業別Top 1%最高榮譽。
    • 獲《TIME》雜誌評選為2025年全球500大永續企業。
    • 連續七年蟬聯道瓊永續指數(DJSI)「世界指數」與「新興市場指數」雙榜。
    • 連續五年榮獲MSCI ESG評比「AA」領先等級。
    • 入選富時指數(FTSE4Good)、富時新興市場指數(FTSE ESG Index)及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 整體趨勢:台新新光金控在永續發展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並將ESG理念深度整合至其營運和風險管理中,展現企業的長期價值導向。

金控及主要子公司財務摘要 (p.38-50)

以下將根據台新金控及其主要子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分析主要趨勢。

台新金控 - 財務摘要 (合併基礎) (p.40)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利息淨收益: 19,160百萬元,年增13.4%。(趨勢:核心利息收入穩健增長)
    •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 5,142百萬元,年減9.0%。(趨勢:手續費收入下滑,需關注)
    • 保險業務淨收益: 6,565百萬元,年增504.5%。(趨勢:保險業務貢獻大幅增加,但去年基期較低)
    • 其他淨收益: 1,663百萬元,年減77.4%。(趨勢:其他淨收益大幅下降,影響總體收益)
    • 淨收益: 32,530百萬元,年增5.0%。
    • 營業費用: (18,768)百萬元,年增6.6%。
    • 呆帳費用、承諾及保證責任準備提存: (1,181)百萬元,年增30.2%。
    • 稅前淨利: 12,581百萬元,年增1.0%。
    • 本期淨利: 10,222百萬元,年減3.4%。
    • 每股盈餘: 0.71元,年減4.1%。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資產: 3,394,189百萬元,較1H24增長4.8%。(趨勢:總資產因合併顯著擴張)
    • 總權益: 212,479百萬元,年減3.5%。
    • 普通股股東權益: 166,266百萬元,年減4.3%。
  • 主要比率 (1H25 vs 1H24):
    • 股東權益/總資產: 6.26%,年減7.9%。
    • 平均資產報酬率: 0.61% (來自p.10),年減約9%。
    • 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 10.61% (來自p.10),年減約5%。

台新銀行 - 財務摘要 (p.41)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利息淨收益: 15,825百萬元,年增10.7%。
    •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 8,331百萬元,年增16.2%。
    • 淨收益: 28,388百萬元,年增11.5%。
    • 稅前淨利: 12,097百萬元,年增16.0%。
    • 本期淨利: 9,862百萬元,年增14.3%。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放款: 1,800,478百萬元,年增8.1%。
    • 存款及匯款: 2,420,533百萬元,年增5.6%。
  • 主要比率 (1H25):
    • 逾放比: 0.14%,較1H24的0.11%略增。
    • 備抵呆帳覆蓋率: 921.53%,較1H24的1137.95%下降。
    • 資產報酬率 (年化): 0.68%。
    • 股東權益報酬率 (年化): 9.72%。

台新銀行 - 存款結構 (p.42)

  • 總存款合計 (不含結構型存款) (2Q25): 2,424.9十億元,季減1.3%,年增5.6%。
    • 活期存款: 1,160.1十億元,佔47.8%。其中活期儲蓄存款為680.0十億元,年增0.2%。
    • 定期存款: 1,264.8十億元,佔52.2%。年增15.3%。
  • 趨勢:活期存款佔比微降,定期存款佔比提升,存款總額穩健增長。

台新銀行 - 放款結構 (p.43)

  • 總放款合計 (2Q25): 1,809.5十億元,季增1.2%,年增8.0%。
    • 企業放款: 837.9十億元,年增14.8%。
    • 消金放款: 971.6十億元,年增2.8%。其中房屋加值型貸款年增7.7%,無擔保放款年增6.6%。
  • 趨勢:放款總額持續穩健成長,企業放款為主要驅動力。

台新銀行 - 放款產品的逾放比 (p.44)

  • 企業放款逾放比 (Jun 25): 0.04%,呈下降趨勢。
  • 消金放款逾放比 (Jun 25): 0.22%,呈上升趨勢。
  • 購屋貸款逾放比 (Jun 25): 0.11%,呈上升趨勢。
  • 消金無擔保放款-債務協商違約率 (Jun 25): 0.00%。
  • 消金無擔保放款-債務協商逾放比 (Jun 25): 6.60%,呈下降趨勢。
  • 趨勢:企業放款資產品質持續改善,但部分消金放款(含購屋貸款)逾放比略有上升,需持續關注。

台新人壽 - 財務摘要 (p.45)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自留滿期保費收入: 24,360百萬元,年增36.8%。
    • 投資淨收益: 1,700百萬元,年減68.2%。(趨勢:投資收益大幅減少)
    • 稅前淨利: 1,276百萬元,年增6.5%。
    • 稅後淨利: 1,305百萬元,年減0.5%。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資產: 330,277百萬元,年增8.1%。
    • 股東權益總計: 22,080百萬元,年減12.6%。

台新人壽 - 保費收入 (p.46)

  • 總保費收入 (1H25): 34,915百萬元,年增50.6%。
  • 初年度保費收入 (1H25): 20,607百萬元,年增60.9%。
    • 投資型產品年增105.2%,傳統型年增5.5%,利變型年增38.3%。
    • 銀行通路(台新)年增21.2%,保險經紀人通路年增302.2%。
  • 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 (1H25): 6,027百萬元,年增26.0%。
  • 趨勢:台新人壽保費收入無論總額或初年度均呈現強勁增長,主要來自投資型、利變型產品及保險經紀人通路的高速成長。

台新證券 - 財務摘要 (p.47)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淨利息收入: 188百萬元,年增5.8%。
    • 淨手續費收入: 1,585百萬元,年減10.9%。
    • 其他淨收益: 384百萬元,年減71.5%。(趨勢:大幅下滑)
    • 淨收益: 2,157百萬元,年減34.7%。
    • 稅前淨利: 634百萬元,年減61.1%。
    • 稅後淨利: 495百萬元,年減66.7%。
    • 每股盈餘: 0.71元,年減66.7%。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資產: 68,780百萬元,年減4.3%。
    • 股東權益: 10,736百萬元,年減3.6%。
  • 趨勢:台新證券1H25獲利能力顯著下滑,主要受淨手續費收入和其他淨收益大幅減少影響,反映資本市場波動對其獲利的負面影響。

新光銀行 - 財務摘要 (p.48)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利息淨收益: 7,010百萬元,年增4.6%。
    • 淨手續費收入: 2,461百萬元,年增14.3%。
    • 其他利息以外淨損益: 1,217百萬元,年減25.6%。
    • 營業費用: (8,014)百萬元,年增46.2%。(趨勢:營業費用大幅增加)
    • 本期淨利: 1,785百萬元,年減49.6%。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放款: 865,130百萬元,年增5.3%。
    • 存款: 1,147,224百萬元,年增4.1%。
  • 趨勢:新光銀行利息與手續費收入穩健增長,但營業費用大幅增加及其他淨損益下滑,導致本期淨利顯著下降。

新光人壽 - 財務摘要 (p.49)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自留滿期保費收入: 93,149百萬元,年增9.0%。
    • 總投資收益: (36,210)百萬元,年減147.2%。(趨勢:投資收益大幅虧損)
    • 提存準備淨額: 49,835百萬元,年增716.8%。(趨勢:準備金大幅增加,對獲利有正向影響)
    • 營業利益: (37,471)百萬元,年減358.1%。
    • 本期淨利: (30,055)百萬元,年減301.4%。(趨勢:整體獲利大幅虧損)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資產: 3,570,271百萬元,年減3.3%。
    • 股東權益: 149,720百萬元,年減19.2%。
  • 趨勢:新光人壽在2025年上半年面臨巨大的投資收益虧損,導致營業利益及本期淨利大幅虧損,股東權益也大幅減少。這可能是其獲利表現不佳的主因。

元富證券 - 財務摘要 (p.50)

  • 損益表 (1H25 vs 1H24):
    • 經紀手續費收入: 1,943百萬元,年減24.6%。
    • 利息收入: 1,050百萬元,年增7.6%。
    • 其他收入: 967百萬元,年減63.1%。
    • 淨收益: 3,959百萬元,年減35.8%。
    • 稅前淨利: (728)百萬元,年減130.7%。(趨勢:從獲利轉為虧損)
    • 稅後淨利: (607)百萬元,年減128.7%。(趨勢:從獲利轉為虧損)
    • 每股盈餘: (0.38)元,年減129.0%。
  • 資產負債表 (1H25):
    • 總資產: 164,103百萬元,年減6.5%。
    • 股東權益: 28,111百萬元,年減4.7%。
  • 趨勢:元富證券在2025年上半年從獲利轉為虧損,主要受經紀手續費收入和其他收入大幅下滑影響,反映市場波動及競爭壓力對其獲利造成負面衝擊。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公告本公司將於114年08月29日召開114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網路直播網址: http://www.zucast.com/webcast/6KJNyTyy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新加坡及香港
相關說明
台新金控受邀赴新加坡及香港於114年05月07日至05月09日會晤當地投資機構說明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公告本公司將於114年05月06日召開114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網路直播網址:http://www.zucast.com/webcast/WdWZxdug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
相關說明
台新金控將於114年03月20日受邀參加 BofA Securities 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會晤投資機構,說明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日本
相關說明
台新金控受邀赴日本於114年3月10日至3月11日會晤當地投資機構說明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新金控大樓2F元廳(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8號)
相關說明
公告本公司將於114年03月05日召開113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 113年第四季法說會將以實體與網路直播併行。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台北
相關說明
台新金控將於114年02月17日受邀參加J.P. Morgan於台北所舉辦之Taiwan CEO-CFO Conference會晤投資機構,說明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香港
相關說明
台新金控將於114年01月20日受邀參加高盛2025 Asia Financials Corporate Day會晤投資機構,說明113年第三季營運概況。 本次簡報資料將以113年第三季法說會內容為主。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