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285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統一證(285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本次為中文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說明本公司114Q2財務暨營運報告 會議號:2515-015-6944,會議室密碼為本公司股票代碼。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統一綜合證券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統一綜合證券(股票代碼:2855)於2025年8月28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內容。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呈現出統一證券在複雜且充滿挑戰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其營運表現面臨顯著壓力,特別是在獲利能力方面出現急劇下滑。然而,公司在各項業務發展上仍積極尋求突破,並在永續發展方面取得多項肯定。

報告中揭示的全球總體經濟概況雖然對台灣經濟相對樂觀,尤其是受惠於AI需求放量,但美國與中國經濟的潛在風險、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利率波動等因素,共同為證券業的經營環境增添了不穩定性。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5年第二季的獲利表現遠遜於去年同期,顯示公司面臨嚴峻挑戰。儘管如此,公司在經紀、財富管理及金融商品等業務領域仍展現出成長潛力與積極佈局,且其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現,有助於建立長期品牌聲譽和風險韌性。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對於統一證(2855)股票而言,2025年第二季獲利的大幅衰退(尤其是營業利益歸零、EPS年減83%)無疑是短期內的利空消息,可能對股價形成壓力。市場可能會擔憂獲利動能是否能快速恢復,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的情況下。
  • 然而,報告中提及的台灣經濟成長強勁AI產品需求放量以及公司在各業務領域(特別是財富管理、金融商品)的積極發展和市場領先地位,若能在下半年有效轉化為營收和獲利,則可能提供一定的支撐
  • 整體而言,台灣證券業受市場交易量與利率環境影響甚鉅。若全球經濟未能如預期般穩定回升,且台灣股市交易量持續低迷,將對證券業整體獲利造成影響。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6-12個月):預期統一證券的營運仍將面臨挑戰。雖然公司積極應對,透過強化電子交易平台、布局AI投資、推廣財富管理產品等措施,試圖穩定並提升獲利,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如川普政策、美中關稅、利率走向)仍是主要變數。第二季的獲利低點顯示公司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其自營業務的風險控管策略可能更趨保守,影響了短期獲利表現。下半年承銷業務與AI相關投資若能如期發酵,將是觀察重點。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統一證券在強化數位服務、拓展多元金融商品、深化財富管理以及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投入,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和財富管理需求的增加,這些策略性佈局有望在長期產生效益。若能持續提升數位化效率、擴大客戶基礎,並在市場波動中維持穩健的風險管理,其長期競爭力仍值得期待。然而,證券業的長期發展仍將高度依賴資本市場的整體景氣與監管環境。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急劇下滑:2025年第二季的淨利和EPS表現令人擔憂。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後續季度財報,評估獲利是否能止跌回升,並理解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例如市場交易量萎縮、自營部位評價損失等),而非僅受外部宏觀因素影響。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川普政策、美中貿易緊張、利率波動等國際宏觀因素,對證券業的經營環境影響巨大。散戶應綜合考量這些外部風險,避免僅依賴單一利多消息做決策。
  • 業務轉型與成長動能:公司在財富管理、金融商品和AI相關投資領域的投入是未來成長的關鍵。散戶應關注這些新業務的實際貢獻,以及公司如何將這些佈局轉化為具體的營收和獲利。
  • 風險管理策略:在市場不確定性高時,證券商的風險管理能力尤為重要。報告中提及自營業務採取保守策略,散戶應關注這是否能有效降低潛在損失,並為未來市場反彈做好準備。
  • 永續發展的長期價值:公司在ESG方面的優異表現,雖然短期內對股價影響有限,但長期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降低營運風險並吸引機構投資者。散戶可將此視為公司長期穩定性的一個指標。

總體而言,統一證券目前正處於一個獲利面臨壓力,但同時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與成長的時期。投資人需要審慎評估其短期財務風險與長期發展潛力。

報告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全球總體經濟概況

  • 各國關稅協議確立與全球經濟回穩:
    •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調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至3%,較先前預期上調0.2%。
    • 多國關稅定案下調,經濟趨於穩定,但財務赤字及利率風險等變數仍多。
  • 川普政策影響美國經濟:
    • 關稅政策影響深遠,7月非農就業增加7.3萬人,失業率達4.2%,企業擴張及投資趨於保守。
    • 美國第二季GDP年季增年率為3%,主要歸因於關稅導致的進口明顯減少,並非經濟基本面好轉的徵兆。
  • 中國經濟支撐與不利因素:
    • 中國官方公布2025年第二季GDP年增率為5.2%,受惠於關稅提前出貨及財政寬鬆政策支持。
    • 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零成長,內需不振壓抑物價;美中關稅暫緩90天課徵,貿易風險仍未完全解除。
  • 台灣Q2經濟成長強勁與AI趨勢亮眼:
    • 主計總處預估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8.01%,受惠於出口成長,7月單月出口年增率達42%。
    • 2025上半年經濟成長顯著,主要來自AI產品需求放量及關稅備貨效應。

公司簡介

  • 成立時間:1988年12月17日。
  • 實收資本額:145.58億元。
  • 員工人數:1,827人。
  • 國內據點:31家。
  • 主要服務項目:經紀、自營、承銷、債券、金融商品、財富管理暨信託業務、股務代理、OSU。
  • 轉投資事業:包括統一期貨、統一投信、統一香港、統一投顧、統一綜保、統証創投。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分析 (2025 Q2 vs 2024 Q2)

項目 2025 Q2 (百萬元) 2024 Q2 (百萬元) YoY 變化 (%)
流動資產 187,743 179,963 4%
非流動資產 10,066 9,723 4%
資產總計 197,809 189,686 4%
流動負債 163,273 155,684 5%
非流動負債 278 220 26%
負債總計 163,551 155,904 5%
普通股股本 14,558 14,558 0%
其他股東權益項目 19,700 19,224 2%
權益總計 34,258 33,782 1%

主要趨勢:

  • 資產總計:從2024年第二季的189,686百萬元成長至2025年第二季的197,809百萬元,年增率為4%,顯示公司規模持續擴張。
  • 負債總計:同期從155,904百萬元成長至163,551百萬元,年增率為5%。其中,非流動負債年增率高達26%,但其在總負債中的佔比仍相對較低。
  • 權益總計:從33,782百萬元微幅成長至34,258百萬元,年增率為1%。資產與負債的成長速度略快於權益,導致權益佔總資產的比重略有下降(從18%降至17%),但整體結構仍維持穩定。

簡明合併損益表分析 (2025 Q2 vs 2024 Q2)

項目 2025 Q2 (百萬元) 2024 Q2 (百萬元) YoY 變化 (%)
收益 4,040 7,598 -47%
營業支出及費用 4,038 4,799 -16%
營業利益 2 2,799 -100%
其他利益及損失 750 542 38%
稅前淨利 752 3,341 -77%
所得稅費用(利益) 222 266 -17%
本期淨利 530 3,075 -83%
其他綜合損益 -98 494 -120%
本期綜合損益 432 3,569 -88%
每股盈餘(元) 0.33 1.92 -83%

主要趨勢:

  • 收益與營業利益大幅下滑:2025年第二季收益年減47%,從7,598百萬元降至4,040百萬元。營業利益更是從2,799百萬元驟降至僅2百萬元,年減幅度達100%,顯示核心業務獲利能力受到嚴重衝擊。
  • 其他利益支撐部分獲利:儘管營業利益表現不佳,其他利益及損失卻年增38%至750百萬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營業利益的不足。
  • 淨利與每股盈餘顯著衰退:由於營業利益的大幅下降,稅前淨利年減77%,本期淨利和每股盈餘均年減83%,從1.92元降至0.33元,顯示整體獲利能力面臨巨大挑戰。
  • 綜合損益:其他綜合損益由正轉負,導致本期綜合損益年減88%,進一步反映了公司在該季度的嚴峻經營狀況。

近五年營收及獲利表現分析 (2021-2025 Q2)

分析圖表顯示了統一證券過去四年及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淨利與每股盈餘(EPS)趨勢。

  • 營收趨勢:
    • 2021年為116.22億元。
    • 2022年下降至62.71億元。
    • 2023年回升至95.43億元。
    • 2024年達到高峰130.30億元。
    • 然而,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為40.40億元,若以半年計算,則顯著低於2024年同期水平,顯示營收出現急劇下滑。
  • 淨利趨勢:
    • 2021年淨利40.11億元。
    • 2022年顯著下降至7.36億元。
    • 2023年回升至28.90億元。
    • 2024年達到最高峰43.87億元。
    • 2025年第二季淨利僅為5.30億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呈現大幅衰退。
  • 每股盈餘(EPS)趨勢:
    • EPS的趨勢與淨利高度一致。
    • 2021年EPS為2.75元。
    • 2022年下降至0.5元。
    • 2023年回升至1.98元。
    • 2024年達到最高峰3.00元。
    • 2025年第二季EPS僅為0.33元,顯示獲利能力急劇下降。

主要趨勢總結:統一證券在2024年營收、淨利及EPS表現達到近年高峰,顯示市場環境對證券業有利。然而,2025年第二季的數據顯示,公司營運面臨巨大挑戰,所有獲利指標均出現顯著且急劇的下滑,回到近五年來的低點,甚至低於2022年表現不佳的水平。

業務發展

經紀業務

  • 市場地位:經紀市佔率較同期成長,持續強化電子交易平台功能,提升客戶對APP使用率及滿意度。
  • 行銷推廣:透過「統e金帳戶」或「Umoney」邀請新客戶,提供一站式投資服務並發送禮券。

自營業務

  • 操作概況:股市受關稅等不利因素重挫,川普政策反覆,市場不確定性高。本季採取保守策略以應對風險,並在AI投資趨勢中取得報酬。
  • 市場預期:展望下半年,川普政策衝擊降低,AI需求持續上修,預期展現驚豔財務績效。未來將衡量市場風險,適時調整投資布局及操作策略。

債券業務

  • 操作概況:受關稅及利率影響,美債殖利率震盪。然因財政寬鬆及貿易談判進展,使信用債走升,創造部門良好收益。
  • 市場展望:就業及通膨等因素影響Fed利率決策,未來將適時調整交易策略,落實部位風險控管。

承銷業務

  • 營運表現:上半年承銷業務量能保持穩定,但因案件較為平均,使承銷金額市佔率較去年同期下降。
  • 發展規劃:積極拓展市場佈局,持續進行IPO案主辦送件審查,預計今年承銷案數及收入將優於去年。

財富管理業務

  • 金融商品:信託資產規模達170億元,海外股票交易年成長182%,境外結構型商品銷量較同期增長60%。
  • 行銷推廣:發起「海外股票熱一夏」活動,鼓勵用戶多樣化配置資產,並規劃信託平台新增「TISA帳戶」基金投資服務,響應儲蓄投資政策。

計量交易業務

  • 經營概況:每股淨值於兼營期貨自營商中排名第六,持續進行造市業務,及期現貨與ETF套利業務,以應對市場波動。
  • 發展規劃:持續納入不同風險的交易模式,以發展整體部門策略,達成提升投資績效、降低風險的目標。

金融商品業務

  • 市場排名:股權選擇權市佔率排名第二,結構型商品銷量排名第二,認購(售)權證發行金額排名第八。
  • 業務發展:積極提供更多權證選擇,下半年將持續強化系統,優化下單交易效能,以應對持續成長的交易量。

2025年上半年永續亮點

目標與執行

  • 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
    • 已完成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
    • 提前達成2025碳排放減量目標(範疇一+二),較2023年減5.43%,較2022基準年減8.92%。
  • 社會公益(Social):
    • 積極合作公益團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包括捐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支持爺奶Color Walk活動、與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福基金合辦捐血活動、捐款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並參與統一企業慈善基金會活動。
    • 客戶服務品質保證:侵犯客戶隱私0件,客戶滿意度99.95%,客訴處理100%及時。
  • 公司治理(Governance):
    • 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委員會出席率100%。

獲獎與肯定

  • 2025/7:榮獲信託公會「信託宣導全心投入獎」。
  • 2025/6:榮獲工商時報第一屆台灣幸福企業評鑑「台灣幸福企業優質獎」;獲天下雜誌授予「1.5℃溫控目標認證標章」。
  • 2025/4:榮獲財訊財富管理大獎「證券最佳永續推動/證券最佳業務團隊/證券創新信託服務」三項大獎。
  • 2025/2:榮獲證交所113年度權證發行人獎勵活動「權數效率獎」第一名,以及「權值卓越獎/權值成長獎/權數衝刺獎」第四名。

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利多 (Positive)

  •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台灣Q2經濟成長強勁(8.01%),出口年增率達42%,主要受惠於AI產品需求放量與關稅備貨效應。
  • 全球經濟局部復甦:IMF上調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至3%,且多國關稅定案下調,經濟趨於穩定。
  • 經紀業務成長:經紀市佔率較同期成長,持續強化電子交易平台功能,客戶APP使用率及滿意度提升。
  • 自營業務受惠AI:自營業務在AI投資趨勢中適當取得報酬,並預期下半年AI需求持續上修,展現驚豔財務績效。
  • 財富管理業務強勁成長:信託資產規模達170億元,海外股票交易年成長182%,境外結構型商品銷量增長60%。
  • 金融商品業務表現優異:股權選擇權市佔率排名第二,結構型商品銷量排名第二,並計劃強化系統以應對成長交易量。
  • 承銷業務下半年展望佳:預計今年承銷案數及收入將優於去年。
  • 債券業務信用債良好收益:儘管美債殖利率震盪,但信用債走升仍創造良好收益。
  • 永續發展成就:提前達成碳排放減量目標,客戶服務品質優異(0隱私侵犯、99.95%滿意度、100%客訴處理),風險管理體系健全,榮獲多項ESG及財富管理獎項肯定。

利空 (Negative)

  • 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急劇下滑:
    • 收益年減47%。
    • 營業利益年減100%(幾乎歸零)。
    • 稅前淨利年減77%。
    • 本期淨利年減83%。
    • 每股盈餘年減83%。
    • 其他綜合損益年減120%。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 多國關稅定案後,仍存財務赤字及利率風險等變數。
    • 美國經濟數據透露隱憂,非農就業增幅有限,失業率仍高,企業擴張及投資趨於保守。
    • 美國第二季GDP成長非基本面好轉,主要為關稅導致的進口減少。
    • 中國經濟內需不振,7月CPI維持零成長,且美中關稅貿易風險仍未解除。
    • 川普政策持續影響經濟環境,市場充斥不確定性。
  • 自營業務策略保守:面對市場不確定性,自營業務採取保守策略,可能限制短期獲利爆發力。
  • 承銷業務市佔率下降:上半年承銷金額市佔率較去年同期下降,儘管預期下半年會有改善。
  • 資產負債結構變化:非流動負債年增26%,雖然基數較小,仍需關注其增長原因。

完整的分析與總結

統一綜合證券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提供了一個在動盪經濟環境下,證券業營運的縮影。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經濟雖有回穩跡象且台灣經濟表現強勁(特別是AI相關需求),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和政策不確定性、以及潛在的利率風險,持續對市場帶來挑戰。統一證券的自營業務在第二季採取了保守策略,反映了其對市場風險的謹慎態度。

從財務數據分析,2025年第二季是統一證券極為艱困的一個季度。其收益、營業利益、本期淨利和每股盈餘均呈現了大幅度、甚至接近「歸零」的年比衰退,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利空訊號。這表明公司的核心獲利能力在此期間受到嚴重衝擊,可能原因包括股市交易量縮、自營部位評價損失,或是其他業務收入的銳減。然而,在平衡負債表方面,資產與負債總額仍維持小幅成長,權益也略有增加,顯示公司的財務結構基礎尚稱穩定。

儘管獲利表現不佳,公司在各業務層面的積極佈局仍可圈可點,被視為利多因素。經紀業務的市佔率增長及電子交易平台的強化,有助於鞏固其在零售市場的地位。財富管理業務在信託資產規模、海外股票交易及境外結構型商品銷量上的顯著成長,顯示其在多元化服務方面取得了成功。此外,金融商品業務在股權選擇權與結構型商品市場的優異排名,也展現了其競爭力。承銷業務雖然上半年市佔率下降,但預計下半年案件數與收入將優於去年,為未來獲利帶來希望。ESG方面的卓越表現與多項獲獎,也強化了公司的長期品牌價值與風險韌性,有助於吸引更多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統一證券(2855)的股價可能因其第二季令人失望的財報表現而承壓,市場或會因此重新評估其盈利前景。然而,考量到台灣AI產業的強勁成長以及公司在財富管理、金融商品等非傳統經紀業務的積極拓展,若這些新興業務能在下半年開始顯現更具體的獲利貢獻,且宏觀經濟環境未進一步惡化,則可能為股價提供一定的支撐。證券業的獲利與市場景氣高度相關,若台灣股市交易活絡度回升,將是公司獲利改善的關鍵。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未來6-12個月):統一證券將持續面臨來自市場波動和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第二季的獲利低點顯示公司在風險管理上採取了保守策略,這雖然可能限制了短期爆發性獲利,但也降低了極端風險。下半年自營業務在AI領域的成果,以及承銷業務案源的增加,將是觀察其獲利能否觸底反彈的重要指標。散戶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每月營收公告與季報,以判斷其營運是否好轉。
  • 長期(未來1-3年):公司在數位轉型、多元化金融商品及財富管理方面的投入,符合市場長期發展趨勢。隨著高齡化與財富累積,財富管理需求將持續增長,這將是統一證券長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此外,其在ESG方面的努力,不僅提升企業形象,也有助於吸引對永續投資有需求的客戶和資金。若能有效整合各項業務,提升營運效率,並在市場波動中維持穩健的風險控管,統一證券有望在長期競爭中保持優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獲利反轉訊號:第二季獲利的大幅衰退是警訊,投資人應尋找具體證據,例如營業利益是否恢復正成長、EPS是否顯著回升等,來判斷公司是否已走出谷底。
  • 評估非傳統業務貢獻:檢視財富管理、金融商品及AI相關投資對整體營收和獲利的實際貢獻,這些多元業務能否彌補傳統經紀業務可能面臨的波動。
  • 宏觀經濟與政策風險:持續關注全球經濟情勢、美中關係及台灣央行利率政策走向,這些外部因素將直接影響證券業的經營環境與股市表現。
  • 風險管理策略:理解證券業的高槓桿特性,關注公司在不確定環境下的風險控管措施,以評估其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
  • 避免盲目追高殺低:在財報不佳時,股價可能受壓,但若公司基本面良好且轉型策略得當,長期仍有機會。反之,若無明確好轉跡象,則應謹慎。

總之,統一證券在2025年第二季的財報表現無疑對股價構成短期壓力,但其在多項業務領域的積極佈局和長期的ESG承諾,仍為其未來發展留下了伏筆。投資人需保持警惕,仔細分析後續財報,並綜合考量宏觀經濟與公司業務發展的變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本次為中文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說明本公司114年度Q1財務暨營運報告 會議號:2519-354-0165,會議室密碼為本公司股票代碼。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本次為中文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說明本公司113年度財務暨營運報告 會議號:2516-899-5802,會議室密碼為本公司股票代碼。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日期
地點
本次為中文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說明本公司113Q3財務暨營運報告 會議號:2516-304-6715,會議室密碼為本公司股票代碼。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