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272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夏都(272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國際法人部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投資人注意事項

本報告為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722)於2025年09月11日發佈之法人說明會資料,由財務長張曉雯報告。報告內容涵蓋公司簡介、市場概況、經營實績及永續發展四大面向,旨在提供投資人對於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的全面性理解。

報告整體觀點

夏都酒店集團持續深耕觀光休閒產業,擁有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台南夏都城旅安平館以及子公司宅·夏都(夏都富朗)等多個據點,並積極拓展新事業。報告顯示,儘管全球觀光產業在疫情期間(2020-2022年)面臨嚴峻挑戰,但自2023年以來已呈現顯著復甦。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在既有業務上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並獲得多項殊榮,更透過設立子公司「夏都地產開發」與退輔會合作,取得宜蘭「讚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興建營運移轉案」,顯示其具備長期的策略性成長動能。然而,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短期內公司面臨營收下滑及獲利轉虧的壓力,這可能與市場競爭或營運成本變化有關。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綜合報告內容,對夏都(2722)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可歸納為以下利多與利空因素:

利多因素:

  • 觀光市場顯著復甦: 2023年及2024年來臺旅客與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均呈V型反彈,顯示整體旅遊業景氣回升,對以觀光服務為核心的夏都集團構成正面驅動力。
  • 新事業拓展潛力: 子公司夏都地產開發取得宜蘭「讚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興建營運移轉案」,規劃打造「健康臺灣未來示範園區」,此一大型開發案具備長期成長潛力,預期將為集團帶來新的營收來源與獲利空間。宜蘭地區的交通優勢及園區規劃(文化館、觀光遊憩設施、購物商城、AI智慧健康休憩園區)顯示其戰略價值。
  • 持續提升服務品質與品牌形象: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及夏都城旅安平館持續獲得多項肯定與獎項,如「五星級觀光飯店」、「Customer Review Award」等,有助於維持市場競爭力及品牌忠誠度。
  • 股利配發政策穩定: 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在獲利期間大多能穩定配發股利,對重視股息收益的投資人具吸引力。
  • 疫情後國旅及國際旅客回流: 國內旅館業的住房率與房均價在2023-2025Q2持續回升,顯示國內旅遊市場穩健,且國際旅客自2023年起強勁回流,特別是亞洲地區旅客為主要客源。

利空因素:

  • 近期財務表現不佳: 2025年第二季度合併損益表顯示,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0.79%,營業毛利減少24.79%,更從去年同期的淨利轉為本期淨損,每股盈餘由正轉負,顯示短期營運壓力顯著。
  • 國際觀光客出國意願提升: 儘管來臺旅客增加,但國人出國人次在2023-2024年也快速回升,甚至超越疫情前水準,這可能導致國內觀光飯店面臨國人旅遊支出的競爭,影響國內市場的收益。
  • 資本公積減少與其他權益轉負: 簡明資產負債表顯示,2025年6月底的資本公積較2024年底減少,且其他權益由正轉負,可能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間有非營運性虧損或評價損失。
  • 新事業開發期長: 宜蘭讚健康臺灣未來示範園區的開發與營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顯著效益,短期內可能面臨前期投入成本與資金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展望短期(未來6-12個月),夏都集團可能會受到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表現的影響,股價可能面臨壓力。然而,隨著全球及台灣觀光市場的持續復甦,以及暑期、節慶等旅遊旺季的到來,若能有效控制成本並提升營運效率,其旅館及餐飲業務有望逐步改善。國際旅客的持續回流,尤其是主要客源國的增長,將為公司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 長期趨勢: 從長期來看(未來3-5年及以上),夏都集團透過「宜蘭讚」計畫拓展健康休閒與觀光地產業務,展現了明確的成長策略。此大型開發案若能順利推動,將為公司提供多元化的營收結構和穩定的現金流,降低對單一地區或業務的依賴。結合公司在永續發展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努力,長期競爭力有望提升。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財務數據轉折點: 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後續季度財報,特別是2025年下半年營業收入及淨利的表現,判斷是否能止跌回升,並監測宜蘭新開發案的進度與資金需求。
  • 分析觀光市場復甦動能: 留意台灣整體觀光政策、國際航線復航情況、以及主要客源國(如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東南亞、港澳等)旅客來台意願,這些將直接影響夏都現有飯店的住房率和營收。
  • 評估新事業風險與效益: 宜蘭開發案雖具潛力,但大型地產開發週期長、資金投入大,散戶應評估其對公司短期財務的影響,並注意相關進度報告。
  • 注意免責聲明: 報告中的前瞻性看法與展望可能因各種無法掌控的風險、不確定性而與實際結果有所出入,投資人應充分理解此風險,不應完全依賴簡報資訊做投資決策。
  • 多元化投資: 考量觀光產業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建議散戶進行多元化投資配置,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觀光股。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項目 說明
公司名稱 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Chateau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td.)
股票代碼 2722 (2012年03月14日上市)
成立日期 1995年09月27日
經營內容 旅館業、餐廳、休閒設施、海水浴場、旅遊資訊服務
資本額 新台幣1,431,696,960元整 (2024年11月現金增資後)
員工人數 363人 (截至2025年8月)
主要股東 官田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官田鋼) (25.13%)、中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鋼) (16.21%)、中環股份有限公司 (13.70%)
經營理念 「以客為主」的服務,「以人為本」的管理精神,培養員工「主動、熱情、開心、貼心」特質,提升品牌價值。

公司紀要 (2015年07月起最新進展)

  • 2015年07月: 取得HACCP衛生評鑑認證。
  • 2015年09月: 簽訂第三期「墾丁森林遊樂區海濱區之遊樂設施區投資經營契約書」。
  • 2016年06月: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榮獲中華觀光旅館最高評等「五星級觀光飯店」之榮譽。
  • 2018年04月: 本公司夏都城旅安平館完工並正式對外營運。
  • 2018年07月: 取得富朗公司過半之董事席次,納入本公司合併財務報告之編制主體。
  • 2023年06月: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評選夏都城旅安平館為最佳廣場婚禮入選。
  • 2023年09月: 簽訂第四期「墾丁森林遊樂區海濱區之遊樂設施區投資經營契約書」。
  • 2023年12月: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獲選「2023最美景觀房」及「亞洲精選飯店」。
  • 2024年09月: 設立子公司「夏都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10月: 子公司夏都地產與退輔會完成「宜蘭讚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興建營運移轉案」簽約。
  • 2024年11月: 完成辦理現金增資,實收資本額增加至新台幣1,431,697千元。
  • 2025年03月: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取得銀級環保旅館標章。

趨勢分析: 公司歷史悠久,並在近年積極拓展新據點(夏都城旅安平館)、併購(富朗公司)、並透過子公司(夏都地產開發)跨足大型開發案,顯示其多角化經營及尋求新成長動能的策略。特別是2024年設立地產開發子公司及簽約宜蘭大案,預示集團長期發展重心將擴及觀光地產開發。現金增資也反映了公司對於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

服務介紹

  •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 定位為「創新休閒理念」的渡假酒店,提供多樣化的住宿(普羅館、馬貝雅館、波西塔諾館)、餐飲(愛琴海西餐廳、熱海餐廳、地中海宴會廳、戶外自助式海陸炭烤、咖啡廳、酒吧)及休閒設施(海洋活動、陸上活動、親子課程、室內遊憩、婚禮場地、會議空間)。強調陽光、沙灘、海洋氣息的渡假體驗。
  • 台南夏都城旅安平館: 定位為「知性人文府城之旅」的休憩歸屬,提供「質感時尚房型」與「慢活人文房型」,配備城食百匯自助餐、城思咖啡‧酒吧、城旅軒中餐廳等餐飲,以及會議、婚宴空間(城悅廳、城緻廳、城曦)、兒童遊戲區、健身房、旅客休憩區及頂樓城曦Sky Park。
  • 宅·夏都 (JAI Chateau Hotels & Hostel,子公司夏都富朗): 位於台南,成立於2012年12月,主要經營旅館業(93間)與餐廳。提供多元房型,包含景緻雙床房、景緻客房、景隅蜜月套房、和洋家庭房、北歐家庭房、JAI尊爵雙套房,以及專為背包客設計的「宅·單間」(61床)。餐飲方面有「巧食百匯 JIACA Buffet」及「聊聊空間 Chit-chat Space」。主要股東為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50.65%)及官田鋼鐵股份有限公司(37.37%)。
  • 夏都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24年09月,資本額新台幣6億元,由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經營內容為投資興建公共建設、一般投資顧問。已與退輔會簽約「宜蘭讚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興建營運移轉案」,旨在打造「宜蘭讚健康臺灣未來示範園區」。該園區鄰近宜蘭車站、轉運站,交通便利,未來高鐵通車後,9分鐘可達宜蘭高鐵站,40分鐘可達台北,預計將設有文化館、觀光遊憩設施、購物商城、AI智慧健康休憩園區等。

趨勢分析: 夏都集團擁有多元化的飯店品牌與產品線,涵蓋渡假型、城市商務型以及青年旅館型,能滿足不同客群需求。其服務據點遍及南北主要觀光城市,並積極發展新的觀光地產項目,顯示公司持續強化在觀光服務業的佈局,並具備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宜蘭新開發案特別值得關注,它不僅是一個旅館項目,更是一個結合文化、觀光、商業、健康、智慧的綜合型園區,將顯著擴大集團的業務範疇和收入來源。

市場概況

來臺旅客及國民出國人次變化 (圖表分析,單位:人次)

  • 2013-2019年: 來臺旅客數 (Inbound) 和國民出國人次 (Outbound) 均呈現穩健增長趨勢。來臺旅客數從2013年的800萬人次左右穩定成長,在2019年達到高峰約1186萬人次。國民出國人次則從2013年的1105萬人次左右持續增長,於2019年達到最高點約1710萬人次。
  • 2020-2022年 (疫情期間): 兩項數據均出現斷崖式下跌。來臺旅客數在2020年驟降至233萬人次,2021年僅14萬人次,2022年小幅回升至89萬人次。國民出國人次也同步銳減,2020年約233萬人次,2021年36萬人次,2022年148萬人次。此趨勢清晰反映COVID-19疫情對國際旅遊的毀滅性衝擊。
  • 2023-2024年 (復甦期): 兩項數據均呈現強勁的V型反彈。2023年來臺旅客數回升至648萬人次,2024年進一步增至785萬人次。國民出國人次復甦更為迅速,2023年達1179萬人次,2024年高達1684萬人次,已接近甚至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
  • 2025年1-6月累計與單月變化 (圖表分析):
    • 來臺旅客人次 (Inbound Visitors): 114年(2025) 1-6月累計達4,197,240人次,6月單月為606,346人次。從月度趨勢圖來看,2025年來臺旅客人次明顯高於2022年和2023年同期,並持續向上攀升,顯示國際觀光客回流動能強勁。
    • 國人出國人次 (Outbound Travelers): 114年(2025) 1-6月累計達9,141,262人次,6月單月為1,648,672人次。月度趨勢圖顯示,2025年國人出國人次也顯著高於前幾年,且持續在高位運行,反映國人出國旅遊意願旺盛。

趨勢分析: 台灣觀光市場在疫情後迅速復甦,國際旅客和國人出國人次均呈現強勁增長。對於夏都集團而言,國際旅客的回流是重要的利多,有助於其飯店業務恢復。然而,國人出國意願的高漲,可能導致部分國內旅遊需求轉向境外,對國內飯店業形成競爭壓力。

來臺主要客源國旅客成長趨勢 (圖表分析)

  • 全球地區別 (2013-2024): 亞洲地區一直是來臺旅客的最大宗,趨勢與總體來臺旅客數高度一致,呈現2019年高峰、2020-2022年驟降、2023-2024年強勁復甦的V型走勢。其他地區(如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的旅客量相對較小,但復甦趨勢與亞洲地區相似。
  • 國家/地區別 (2013-2024):
    • 疫情前 (2019年): 日本、東南亞、韓國、港澳是主要的客源市場,中國大陸在2013-2016年曾是最大宗,後逐漸下降。
    • 疫情衝擊 (2020-2022年): 各國旅客數均跌至谷底,幾乎歸零。
    • 疫情後復甦 (2023-2024年): 東南亞、日本、韓國、港澳、美國等市場迅速反彈,恢復強勁增長,尤其東南亞和日本旅客數量領先復甦。中國大陸旅客數在2023-2024年仍處於較低水平,恢復緩慢。
  • 來臺旅客居住地 (2025/01-2025/06 圓餅圖): 日本 (16.2%)、香港 (13.6%)、韓國 (12.7%)、美國 (8.6%)、菲律賓 (7.5%)、中國大陸 (7.4%)、越南 (5.2%)、新加坡 (4.9%)、泰國 (4.9%)、馬來西亞 (4.7%)為主要客源地。顯示客源多元,但亞洲地區仍為主力。
  • 國人出國目的地 (2025/01-2025/06 圓餅圖): 日本 (35.8%) 是國人出國最主要目的地,遠超過其他國家,其次是中國大陸 (16.6%) 和韓國 (9.1%)。這反映國人對日本旅遊的偏好,並可能對國內觀光業者帶來競爭。

趨勢分析: 國際觀光市場的復甦對夏都集團是利多,尤其亞洲市場的回溫有利於其墾丁和台南飯店的入住率。然而,中國大陸旅客的恢復緩慢是潛在的挑戰。國人出國旅遊的強勁需求,特別是對日本的高度偏好,可能分流部分原用於國內旅遊的消費,這對專注於國內市場的夏都而言,意味著需要更積極地吸引國內旅客留宿。

來臺旅客目的別人次及佔比變化 (圖表分析,單位:人次)

  • 整體趨勢: 「觀光」目的來臺旅客數在2019年達到高峰,2020-2022年大幅下降,2023-2024年呈現顯著復甦。
  • 2020年: 觀光目的旅客數約69萬人次,較其他年份為高,但整體仍受疫情影響。
  • 2021年: 觀光目的旅客數僅156人次,幾乎停滯。
  • 2022年: 觀光目的旅客數回升至25萬人次。
  • 2023年: 觀光目的旅客數強勁反彈至431萬人次。
  • 2024年: 觀光目的旅客數持續增長至537萬人次。
  • 其他目的: 「探親」、「業務」及「其他」目的的旅客數也在2023-2024年顯著回升,「會議」、「求學」、「展覽」、「醫療」等目的的旅客數雖然基數較小,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復甦。

趨勢分析: 以「觀光」為主要目的的來臺旅客數強勁回升,這對夏都集團的飯店業務是直接的利多。集團旗下各飯店提供多樣化的休閒、餐飲和會議服務,可望受惠於觀光旅客的增長。此趨勢支持了集團在渡假和城市旅遊方面的佈局。

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變化 (圖表分析,單位:千人次)

  • 2011-2019年: 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大致穩定增長,從2011年的1.52億千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1.69億千人次,但在部分年份略有波動。
  • 2020-2021年 (疫情期間): 國內旅遊總旅次呈現下降,2020年為1.42億千人次,2021年進一步降至1.26億千人次,反映疫情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抑制。
  • 2022-2024年 (復甦期): 國內旅遊總旅次強勁反彈,2022年回升至1.68億千人次,2023年達2.06億千人次,2024年更增至2.22億千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趨勢分析: 國人國內旅遊市場在疫情後表現出強勁的韌性與爆發力,旅次數據創歷史新高,這對夏都集團在墾丁及台南的據點是顯著的利多。顯示即便國際旅遊恢復,國旅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

旅館業營業概況統計 (圖表分析)

  • 旅館家數 (2020-2025Q2): 國際觀光旅館家數從2020年的78間微降至2024年的71間和2025Q2的71間。一般觀光旅館家數則從2020年的45間微降至2025Q2的45間。總體旅館家數呈現略微下降趨勢,顯示市場競爭或部分業者退出。
  • 平均住房率 (2020-2025Q2):
    • 2020-2021年: 國際觀光旅館和一般觀光旅館的平均住房率均在低位徘徊,總體住房率在2021年觸底(33.59%)。
    • 2022-2025Q2: 住房率呈現顯著且持續的提升。總體平均住房率從2022年的48.06%上升至2023年的60.76%,2024年維持在60.98%,並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62.37%。國際觀光旅館的住房率更高於一般觀光旅館,2025Q2達64.15%。
  • 平均房價 (2020-2025Q2):
    • 2020-2025Q2: 國際觀光旅館和一般觀光旅館的平均房價均呈現逐年穩步增長的趨勢。總體平均房價從2020年的3,608元持續上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4,594元。國際觀光旅館的平均房價顯著高於一般觀光旅館,2025Q2達4,783元。
  • 總營業收入 (2018-2024 & 2024Q2 vs 2025Q2):
    • 2018-2019年: 台灣觀光旅館營業收入穩定在590億新台幣左右。
    • 2020-2021年: 營業收入大幅下滑,2020年降至404億,2021年更跌至338億,年增率為負32.39%和負16.35%,反映疫情嚴重影響。
    • 2022-2024年: 營業收入強勁反彈,2022年回升至457億,2023年達594億,2024年增至612億,年增率分別為34.97%、30.11%、2.87%。
    • 2024Q2 vs 2025Q2: 2025年第二季度台灣觀光旅館營業收入為新台幣31,302,901千元,較2024年第二季度的30,145,856千元增長3.84%。

趨勢分析: 台灣旅館業在經歷疫情低谷後,住房率、平均房價和營業收入均呈現強勁復甦,特別是國際觀光旅館表現亮眼,整體市場景氣持續向上。這對夏都集團的核心飯店業務是直接的利多,反映了市場需求回溫和公司提升定價能力的可能性。2025年第二季度總體營業收入的增長,也為夏都帶來正面的市場環境。

餐飲業營業概況統計 (圖表分析)

  • 總營業額 (2018-2024):
    • 2018-2019年: 台灣餐飲業營業額穩步增長,從764億新台幣增至787億新台幣。
    • 2020-2021年 (疫情期間): 營業額呈現下降,2020年降至749億,2021年跌至698億,年增率為負4.75%和負6.82%。
    • 2022-2024年 (復甦期): 營業額強勁反彈並創歷史新高,2022年達832億,2023年達1001億,2024年更增至1037億,年增率分別為19.08%、20.39%、3.58%。
  • 2024Q2 vs 2025Q2: 2025年第二季度餐飲業營業額為新台幣257,226,166千元,較2024年第二季度的251,641,304千元增長2.22%。

趨勢分析: 台灣餐飲業在疫情後也呈現顯著復甦,營業額屢創新高,並在2025年第二季度繼續增長。由於夏都集團旗下飯店均設有餐飲設施,此趨勢對其餐飲業務是正面效益。持續增長的餐飲需求有助於提升集團的綜合營收表現。

經營實績

簡明資產負債表 (合併,單位:新台幣仟元)

會計項目 2025/06/30 金額 2025/06/30 % 2024/12/31 金額 2024/12/31 % 2024/06/30 金額 2024/06/30 %
資產總額 3,629,177 100 3,676,300 100 3,070,459 100
流動資產合計 802,078 22.1 829,762 22.57 607,533 19.79
非流動資產合計 2,827,099 77.9 2,846,538 77.43 2,462,926 80.21
負債總額 950,502 26.19 905,261 24.62 835,588 27.21
流動負債合計 554,785 15.29 477,625 12.99 498,423 16.23
非流動負債合計 395,717 10.9 427,636 11.63 337,165 10.98
權益總額 2,678,675 73.81 2,771,039 75.38 2,234,871 72.79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合計 2,442,027 67.29 2,521,145 68.58 1,965,913 64.03
  股本合計 1,431,697 39.45 1,431,697 38.94 1,211,697 39.46
  資本公積合計 593,410 16.35 614,885 16.73 170,663 5.56
  保留盈餘合計 459,891 12.67 498,678 13.56 520,739 16.96
  其他權益合計 -42,971 -1.18 -24,115 -0.66 62,814 2.05
非控制權益 236,648 6.52 249,894 6.8 268,958 8.76

趨勢分析:

  • 資產總額: 從2024年6月底的3,070,459千元增至2024年12月底的3,676,300千元,主要受非流動資產增加影響。2025年6月底微幅下降至3,629,177千元。這可能與2024年11月完成現金增資及宜蘭開發案的前期投入有關。
  • 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重穩定在77-80%之間,顯示公司資產以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為主,符合其重資產的飯店業特性。流動資產在2024年12月達到高峰後於2025年6月略降。
  • 負債總額: 負債總額在各期之間呈現波動上升,從2024年6月底的835,588千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950,502千元,負債比率維持在24-27%之間,顯示公司財務結構相對穩健。
  • 權益總額: 權益總額從2024年6月底的2,234,871千元增至2024年12月底的2,771,039千元,主要受股本增加(現金增資)和資本公積大幅提升影響。然而,2025年6月底的權益總額略有下降,主要由於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中的「其他權益合計」由正轉負並持續擴大,以及「保留盈餘合計」減少。
  • 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 股本在2024年11月現金增資後,從2024年6月底的1,211,697千元增至1,431,697千元。資本公積則在2024年12月大幅增加,但2025年6月略有減少。保留盈餘在2025年6月底較前兩期有所減少,可能反映了當期虧損。
  • 其他權益合計: 需特別留意「其他權益合計」從2024年6月底的62,814千元(正值)轉為2024年12月底的-24,115千元,並在2025年6月底進一步擴大至-42,971千元。這可能反映了未實現的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或外幣換算差額等非營運性虧損,值得關注。

簡明綜合損益表 (合併,單位:新台幣仟元,QoQ為同期比較)

會計項目 2025Q2 金額 2025Q2 % 2024Q2 金額 2024Q2 % QoQ 金額 QoQ 成長率%
營業收入合計 287,308 100 322,068 100 (34,760) -10.79%
營業成本合計 200,426 69.76 206,544 64.13 (6,118) -2.96%
營業毛利 (毛損) 86,882 30.24 115,524 35.87 (28,642) -24.79%
營業費用合計 132,203 46.01 132,746 41.22 (543) -0.41%
其他收益及費損淨額 419 0.15 0 0 419 -
營業利益 (損失) (44,902) -15.63 (17,222) -5.35 (27,680) 160.72%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合計 (2,339) -0.81 33,900 10.53 (36,239) -106.90%
稅前淨利 (淨損) (47,241) -16.44 16,678 5.18 (63,919) -383.25%
所得稅費用 (利益) 合計 0 0 1,704 0.53 (1,704) -100.00%
本期淨利 (淨損) (47,241) -16.44 14,974 4.65 (62,215) -415.49%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70,889) -24.67 19,263 5.98 (90,152) -468.01%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38,787) -13.5 24,978 7.76 (63,765) -255.28%
非控制權益(淨利損) (8,454) -2.94 (10,004) -3.11 1,550 -15.49%
稀釋每股盈餘(新台幣元) (0.27) 0.21 (0.48) -228.57%

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下滑: 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287,308千元,較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10.79%,顯示營收面臨壓力。
  • 毛利率下降,營業毛利轉弱: 營業毛利減少24.79%,毛利率從35.87%降至30.24%,表明成本控制或定價能力可能受到影響。
  • 營業利益轉虧且擴大: 公司營業利益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虧損17,222千元擴大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虧損44,902千元,增幅達160.72%,情況惡化。
  • 營業外收支大幅惡化: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合計從去年同期的33,900千元轉為本期的虧損2,339千元,下降了106.90%,對稅前淨利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 淨利轉虧: 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均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獲利轉為2025年第二季度的淨損,其中本期淨損達47,241千元,年減幅高達415.49%。
  • 每股盈餘由正轉負: 稀釋每股盈餘從去年同期的0.21元轉為本期的-0.27元,大幅減少228.57%,對股東報酬造成負面衝擊。

股利政策 (圖表分析)

  • 股利配發穩定性: 夏都集團在2016年至2023年間,EPS大多為正值,並持續配發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顯示公司過去股利政策相對穩定,致力於回饋股東。
  • 配發金額波動: EPS、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金額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動,與當年獲利表現相關。例如,2022年EPS高達1.38元,並配發1.2元現金股利,為近年高點。2023年EPS降至0.69元,現金股利0.25元。
  • 2024年數據: 2024年EPS為0.15元,僅配發0.03元現金股利,配發率較低,可能與當年獲利下降有關。

趨勢分析: 儘管過去股利配發政策穩定,但2024年的EPS和股利配發金額已見下降,加上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表現轉虧,預期未來短期內的股利政策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對依賴股息收益的投資人而言,需密切關注公司獲利能力的恢復情況。

永續發展

推動永續發展治理架構

  • 公司設有董事會、總經理、稽核室,並下設功能性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及「企業誠信經營暨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
  • 推動委員會下設環境發展小組、社會參與小組、員工照護小組、公司治理小組,分別負責環境永續、社會關懷、員工福利與職涯發展、及公司治理透明度等面向。

趨勢分析: 夏都集團已建立完整的永續發展治理架構,顯示其重視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並將其納入公司經營策略。這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並可能降低營運風險。

發展永續環境

  • 節能減碳與資源回收: 推行綠色採購、每年提升1%節電率、每周期垃圾減量5%、節水率3%目標,以及每單位營業額(百萬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目標。
  • 無汙染低碳排遊憩活動: 推廣獨木舟、趴板、站立式划槳等。
  • 生態保育活動: 推廣夜訪沙蟹、社頂公園日夜間探險、國慶賞鷹等。

趨勢分析: 公司積極響應環保與永續,推動多項節能減碳、資源回收、無汙染遊憩及生態保育活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這符合當前全球對於綠色經濟和永續旅遊的趨勢,有助於提升品牌價值,並吸引環保意識較高的消費者。

維護社會公益

  • 社區與教育: 贊助偏鄉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實習就業計畫、獎學金贊助、贊助恆春半島歌謠祭、支持半島民謠、推廣台灣傳統無形文化資產。
  • 員工福利與多元性: 提供友善工作環境、多元教育訓練、公平獎酬、員工持股信託、員工性別平等(男47%女53%)、聘用多元族群(原住民、外籍及新住民)、進用身心障礙員工。

趨勢分析: 夏都集團在社會公益方面積極投入,關懷弱勢、支持在地文化,並致力於提升員工福利和職場多元性。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增強員工向心力,並吸引多元人才。

落實公司治理

  • 維護股東權益: 股東常會如期召開、現金股利於除息基準日後30日內發放、議事手冊與補充資料於開會30日前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英文版年報於開會16日前上傳。
  • 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 完成董事會及功能性委員會內部績效自評、訂定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目標至少1位女性董事,目前11屆有5位,占比42%)、獨立董事連續任期未超過三屆、出席率目標85%以上(113年為86.67%)。
  • 提升資訊透明度: 英文版資訊公布(重大訊息、議事手冊、年報、網站、財報)、未有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相關違約金處分。

趨勢分析: 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符合規範,注重股東權益保障、董事會多元化與獨立性,並維持資訊透明。這有利於提升投資人信心,降低投資風險。

公司治理評鑑 (圖表分析)

  • 本公司評鑑分數與排名級距 (2019-2024): 夏都公司治理評鑑分數逐年提升,從2019年的75.74分上升至2024年的92.04分。儘管分數提高,其排名級距一直維持在21%~35%區間,顯示儘管公司自身表現進步,但產業內競爭激烈,或整體治理水準普遍提升。
  • 同業比較 (2019-2024):
    • 夏都(2722)在2019-2024年評鑑結果一直位於21%~35%級距。
    • 前5%級距的同業包括揚秦(2755)和雲品(2748)。
    • 6%至20%級距曾有雲品(2748)。
    • 同為21%至35%級距的同業包括瓦城(2729)、雄獅(2731)、美食KY(2723)及八方雲集(2753)。

趨勢分析: 夏都集團在公司治理方面持續改進,評鑑分數穩定提升,顯示其在法規遵循、資訊透明和董事會運作等方面持續努力。然而,與同業相比,其排名仍有提升空間,未來需繼續強化公司治理,以進入更高評鑑級距。

總結與投資建議

夏都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觀光市場經歷疫情低谷後,展現了強勁的復甦動能與積極的拓展策略。集團不僅在既有飯店業務上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更透過宜蘭大型開發案,為長期成長奠定基礎。

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一家在穩定中求變革的觀光業者。其核心觀光業務受惠於疫後旅遊潮的強勁回歸,無論是國際旅客來台數或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都呈現V型反彈,帶動旅館業的住房率、平均房價及營業收入全面提升。同時,公司透過現金增資並設立子公司積極跨足觀光地產開發,特別是與退輔會合作的宜蘭「讚」計畫,預計將在未來數年內成為集團新的成長引擎。然而,短期財務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營收下滑及獲利轉虧的壓力,這可能是市場競爭、營運成本上升或新事業前期投入所致,需要密切關注。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儘管面臨短期獲利挑戰,夏都股票的長期潛力仍受市場復甦與新事業拓展所支持。觀光旅遊市場的整體景氣回升,以及公司品牌在市場上的良好聲譽,將為其核心業務提供穩定基石。宜蘭大型開發案則提供未來幾年的重要成長題材,若能順利推動並如期產生效益,將大幅提升公司估值。然而,2025年第二季度的虧損,可能對短期股價造成壓力,需要投資人審慎評估。此外,國人出國旅遊熱潮雖是整體景氣好轉的訊號,但對專注國內市場的夏都而言,也意味著國內市場的競爭加劇。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 (未來6-12個月): 預期觀光市場的復甦態勢將持續,為夏都的現有飯店業務提供穩定營收基礎。然而,公司需要展現出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提升,以扭轉2025年第二季度的虧損局面。國際旅客,特別是亞洲地區旅客的持續回流,將是關鍵的成長驅動力。
  • 長期 (未來3-5年): 夏都集團的成長動能將主要來自於「宜蘭讚健康臺灣未來示範園區」的開發與營運。此一涵蓋觀光、文化、商業、健康的綜合性園區,將顯著擴大公司的業務範疇,並創造多元化的營收來源。若該案能按計劃推進,將為公司帶來顯著的長期成長空間,並提升其在台灣觀光產業的戰略地位。公司在永續發展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投入,也有助於提升其長期競爭力及品牌價值。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者在評估夏都(2722)時,應綜合考量以下幾點:

  1. 追蹤獲利能力改善: 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財報,特別是營業利益和淨利的轉虧為盈情況。若能看到明確的獲利改善跡象,將是重要的利多訊號。
  2. 宜蘭開發案的進度與資金影響: 宜蘭「讚」計畫的潛力巨大,但開發期長且資本密集。投資人應注意相關工程進度報告,並評估其資金需求是否會對公司短期財務造成過大壓力。
  3. 市場競爭與國人出境旅遊影響: 雖然整體觀光市場復甦,但國人出國意願高漲,對國內觀光業者而言是潛在競爭。投資人應觀察夏都如何透過提升服務品質與特色活動,維持對國內旅客的吸引力。
  4. 留意免責聲明: 報告中的前瞻性資訊並非保證,投資決策應基於獨立分析,並充分了解觀光產業易受經濟景氣、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的風險。
  5. 考慮長期布局: 對於看好台灣觀光產業長期發展,並願意承擔新事業開發風險的投資人,夏都的宜蘭計畫可能提供長期增長機會。然而,短期內股價波動可能較大。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國際法人部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國際法人部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國際法人部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