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來(271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遠雄來(271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遠雄悅來大飯店 (2712) 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
本報告提供了遠雄悅來大飯店(股票代碼:2712)截至2024年11月20日的最新營運概況、財務表現、市場趨勢分析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呈現了該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面臨嚴峻挑戰,主要受到花蓮地區重大外部事件(如4月地震)的顯著衝擊,導致營運數據大幅下滑。然而,報告也揭示了公司在品牌建設、服務品質、數位轉型以及長期發展策略上的積極佈局,且台灣整體觀光市場呈現強勁復甦趨勢,為公司未來的轉型與回升提供了潛在的利多基礎。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遠雄悅來大飯店在2023年展現了強勁的復甦動能,營業收入、營業利益及每股盈餘(EPS)均較2022年有顯著成長,並達到了過去幾年的最佳水平。然而,進入2024年前三季,公司營運急轉直下,各項財務指標均呈現大幅衰退並轉為虧損。這主要是由於花蓮地區在2024年4月經歷了嚴重地震,對當地觀光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得飯店的住房率和平均房價雪崩式下滑。儘管公司在地震前投入數億元完成大規模改裝,並持續獲得多項國內外服務獎項,顯示其優異的軟硬體實力及品牌吸引力,但外部不可抗力因素的衝擊遠大於內部優勢所能抵銷。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2024年前三季的財務數據嚴重惡化,從獲利轉為大幅虧損,每股盈餘為負1.16元。這樣的表現將對市場信心造成沉重打擊,短期內股價恐承壓。投資者將可能因對公司盈利能力及未來派息能力(2023年有發放股利)的擔憂而採取觀望或賣出態度。花蓮地區觀光業的恢復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這將是短期股價表現的主要變數。
* 長期影響: 雖然短期承壓,但報告也揭示了多項長期利多因素。首先,公司在地震前完成的大規模改裝,提升了飯店的競爭力與資產價值。其次,遠雄悅來持續獲得多項國際與國內的服務大獎,顯示其品牌實力與服務品質廣受肯定。再者,台灣整體觀光市場(包括國際旅客與國內旅遊)在2023年均呈現強勁復甦甚至超越疫情前水準,這表明只要花蓮地區的外部利空因素(如交通中斷、旅客信心低落)消退,潛在的市場需求依然龐大。公司積極佈局數位轉型與ESG永續發展策略,也有助於提升長期競爭力與企業形象。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6-12個月): 花蓮地區的觀光業復甦將是遠雄悅來短期營運的關鍵。儘管中央及地方政府已推出多項振興方案,但旅客信心重建、交通路網修復、以及旅遊習慣的調整仍需時間。預期遠雄悅來在2024年第四季至2025年第一、二季的營運仍將面臨壓力,難以立即回到地震前的水平。公司的虧損狀態可能持續,股利政策也將受到影響。
* 長期趨勢(未來1-3年): 從長期來看,遠雄悅來大飯店具備良好的基礎。其地處優越、設施豪華、品牌知名度高,且台灣整體觀光產業前景樂觀。一旦花蓮地區的基礎設施修復完善,旅客信心恢復,加上公司持續的行銷策略與服務升級,其營運有望逐步回升。尤其在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總房間數減少的背景下,如果遠雄悅來能率先走出陰霾,甚至可能在市場復甦後獲得更大的市佔率。長期來看,具備穩健的復甦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花蓮地區復甦進度: 散戶應密切追蹤花蓮地區的旅遊警示、交通恢復情況(特別是蘇花公路)、政府振興方案的實施成效,以及當地觀光數據。這些將直接影響遠雄悅來的營運表現。
* 評估現金流與財務狀況: 由於短期虧損,投資人應關注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和負債水平,確保其有足夠的資源度過難關。
* 長期投資視野: 若看好遠雄悅來大飯店的品牌價值、改裝效益以及台灣觀光產業的整體復甦潛力,投資人可能需要以長期投資的眼光看待,並預期短期內仍會有波動和不確定性。
* 股利政策的調整: 由於2024年前三季的虧損,2024年度的股利發放可能不如預期甚至中斷,對於偏好股息收益的投資者需特別留意。
* 注意競爭環境: 太魯閣晶英酒店預計於10月恢復營業,花蓮地區觀光旅館之間的競爭將持續存在,但若整體需求回升,有望共同受惠。
條列式重點摘要及數字、圖表、表格主要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 成立與上市: 遠雄悅來大飯店於1991年1月15日成立,並於2013年12月3日上市,股票代碼為2712。
- 地理與設施優勢: 飯店坐落於海岸山脈北端,依山傍海,享有廣闊視野,海拔220公尺,佔地逾10公頃,擁有典雅的維多利亞式造景設施,每間客房皆配有觀景陽台。
- 資本額與員工人數: 資本額為新台幣10.5億元,截至2024年9月員工人數為324人。
- 營運內容: 主要提供觀光旅館住宿、餐飲服務及商品銷售。
榮獲見證
- 國際級殊榮: 於2024年榮獲「亞洲領先家庭渡假村」唯一入選台灣飯店,並獲得「World Travel Award 2024 世界旅遊大獎」及「Muse Design Awards繆思設計獎白金獎」最佳景觀環境飯店。
- 國內服務肯定: 連續多年(2022-2024)獲得「1111人力銀行幸福企業銀獎」,並在2022及2024年獲得「台灣服務業大評鑑」獎項。
- 顧客好評: 榮獲Trip.com「東部最佳飯店獎」及Agoda「Customer Review Award」住客好評之選。
- 總結: 這些獎項彰顯了遠雄悅來大飯店在品牌形象、服務品質、設施環境及員工照顧方面的卓越表現,證明其擁有高度的市場競爭力及顧客滿意度。
經營理念
- 公司經營理念圍繞著客戶(滿意度、重宿率)、公司(EPS、營收/業績、產值)、員工(忠誠度、服務創新、教育訓練、風險控管)、投資人(本益比、股東權益報酬、股價淨值比)及社會大眾(品牌價值、知名度、市場佔有率)等五大面向,強調用心服務以創造溫馨感動客戶。
產品與服務(英倫客房、美饌饗宴、休閒娛樂)
- 客房多樣化: 提供多種英倫風格客房,從山景、海景房到露營帳棚房型設計的探索、發現與寰宇客房,以及奢華的總統套房和卓越套房,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 美饌饗宴: 設有英倫西餐廳(自助餐)、唐苑中餐廳(中式)、秋草鍋物料理、麥坊(烘焙)及皮爾沙酒吧,提供多元的餐飲體驗。
- 休閒娛樂: 設有瑞奇活力館、BELLE SPA、悅沐館及商店街,提供完善的休閒度假設施。
- 總結: 飯店提供一站式的度假體驗,從住宿、餐飲到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服務內容豐富且具特色。
營運概況 (02-1至02-4)
財務表現趨勢分析 (02-1)
項目 |
2024年1-9月 (仟元) |
2023年1-9月 (仟元) |
差異 (1-9月) (仟元) |
差異百分比 (2024 vs 2023 1-9M) |
趨勢 |
營業收入 |
250,807 |
517,791 |
(266,984) |
-51.56% |
顯著衰退 |
營業毛利 |
(29,793) |
166,290 |
(196,083) |
轉為負值 |
由盈轉虧 |
營業利益(損失) |
(123,759) |
61,277 |
(185,036) |
轉為負值 |
由盈轉虧 |
稅前淨利(淨損) |
(121,825) |
62,318 |
(184,143) |
轉為負值 |
由盈轉虧 |
本期淨利(損) |
(121,898) |
49,855 |
(171,753) |
轉為負值 |
由盈轉虧 |
EPS(元) |
(1.16) |
0.47 |
(1.63) |
轉為負值 |
顯著惡化 |
- 2024年1-9月與2023年同期比較: 所有主要財務指標均呈現大幅衰退。營業收入腰斬,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淨利由盈轉虧,每股盈餘從0.47元降至負1.16元。此趨勢反映了該期間公司營運遭遇重大挑戰。
- 2023年與2022年比較: 相較之下,2023年度相較2022年度的營收、營業利益及淨利均有超過20%甚至100%的顯著成長,顯示公司在疫情後復甦勢頭良好,直到2024年才受到嚴重外部衝擊。
1-9月住房率趨勢分析 (02-2)
年度 |
1-9月平均住房率 (%) |
成長率 (2024 vs 2023) (%) |
2024年 |
22.8% |
-47.1% |
2023年 |
43.1% |
- 整體下滑: 2024年1-9月平均住房率為22.8%,較2023年同期的43.1%大幅下滑47.1%。
- 月度表現: 2024年4月(4.1%)和5月(2.6%)的住房率尤其低迷,遠低於2023年同期的41.4%和31.2%。即使在夏季旺季的7、8月,2024年的住房率(18.1%、33.9%)也遠不及2023年同期(54.5%、55.8%)。這與2024年4月花蓮地震對觀光業的衝擊高度相關。
1-9月平均房價趨勢分析 (02-3)
年度 |
1-9月平均房價 (元) |
成長率 (2024 vs 2023) (%) |
2024年 |
5,326 |
-24.0% |
2023年 |
7,009 |
- 整體下滑: 2024年1-9月平均房價為新台幣5,326元,較2023年同期的7,009元下滑24.0%。
- 月度表現: 大部分月份的平均房價在2024年均低於2023年,尤以4月(-33.3%)、5月(-28.4%)、6月(-29.9%)、7月(-36.7%)和8月(-44.4%)的跌幅最為顯著。這與住房率的趨勢一致,共同導致營收大幅下滑。
1-9月營收資訊趨勢分析 (02-4)
項目 |
2024年截至Q3 金額 (仟元) |
2024年截至Q3 佔比 (%) |
2023年截至Q3 金額 (仟元) |
2023年截至Q3 佔比 (%) |
成長率 (2024 vs 2023) (%) |
趨勢 |
客房部門 |
139,403 |
55.6% |
342,006 |
66.0% |
-58.4% |
大幅衰退 |
餐飲部門 |
102,568 |
40.9% |
159,442 |
30.8% |
-35.7% |
顯著衰退,但佔比提升 |
其他部門 |
8,836 |
3.5% |
16,342 |
3.2% |
-45.2% |
顯著衰退 |
營業收入合計 |
250,807 |
100.0% |
517,790 |
100.0% |
-51.0% |
總營收腰斬 |
- 總營收腰斬: 2024年截至Q3的總營業收入為250,807仟元,較2023年同期下滑51.0%。
- 客房部門為主要衝擊來源: 客房部門營收下滑58.4%,顯示住宿需求大幅減少是主要原因。其佔總營收比重從2023年同期的66.0%降至55.6%。
- 餐飲部門相對具韌性: 餐飲部門營收下滑35.7%,雖然絕對金額減少,但其佔總營收比重從2023年同期的30.8%提升至40.9%,顯示其相對穩定性或在住宿受影響時能吸引更多非住客消費。
- 總結: 各部門營收全面衰退,客房部門受創最深,與住房率和房價的趨勢一致。
歷年股利政策 (02-5)
年度 |
EPS (元) |
現金股利 (元) |
發放比例 (%) |
2019 |
-0.15 |
- |
- |
2020 |
0.93 |
0.6386 |
68.7% |
2021 |
-0.20 |
- |
- |
2022 |
0.23 |
0.0889 |
38.7% |
2023 |
0.47 |
0.418 |
88.9% |
- 獲利波動: 遠雄悅來過去幾年獲利呈現波動,2019年和2021年為虧損,2020、2022、2023年則為獲利。2023年的EPS達到0.47元,為五年來最佳。
- 股利發放: 在獲利年度,公司展現了向股東回饋的意願,例如2023年發放比例高達88.9%。
- 預期: 由於2024年前三季呈現虧損,預期2024年的股利發放將會受到影響。
2024年1-6月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營收與住客數排名 (02-5, 02-6)
- 營收排名: 遠雄悅來大飯店在2024年1-6月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總營業收入排名第三(156,043仟元),次於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和太魯閣晶英酒店。
- 住房率與平均房價: 遠雄悅來在同期住房率(20.5%)和平均房價(5,409元)均低於前兩名飯店,顯示其受到較大的衝擊。
- 餐飲及其他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遠雄悅來大飯店在餐飲收入(59,745仟元)和「其他收入」(19,565仟元)方面,均居於前列,甚至高於部分營收總額較高的競爭者,顯示其餐飲及多元服務的相對競爭優勢。
- 住客數排名: 遠雄悅來大飯店的每日可銷售客房數(385間)為榜首,但實際客房住用數(5,409間)排名第三。其自由行(FIT)住客數(29,346人次)表現與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相當,顯示飯店對散客仍具吸引力。
- 總結: 儘管受外部環境影響,遠雄悅來在花蓮地區飯店業中仍保持一定的市場地位,尤其在非住宿收入方面表現突出,但住宿部分的表現顯著落後於主要競爭者。
市場趨勢分析 (03-1至03-8)
台灣觀光收入統計 (03-1)
- 觀光總收入強勁復甦: 台灣觀光總收入在2023年達到245.65億美元,較2022年成長約65%,佔GDP比重提升至3.25%。
- 國際旅客貢獻顯著: 國際觀光外匯收入和來台旅客人次在2023年均呈現爆發性成長(分別較2022年成長386%和624%),每人每日消費額也大幅增加至180.67美元,顯示國境開放後國際觀光市場的強勁回彈。
- 國內旅遊市場穩健成長: 2023年國內旅遊支出總額和旅客人次亦持續增長,且已超越疫情前水準,顯示國內市場需求旺盛。
- 總結: 台灣整體觀光市場無論是國際或國內旅遊,均呈現強勁復甦及成長趨勢,為觀光產業提供了利多宏觀環境。
近五年花蓮地區住房率 (03-2)
- 2021年疫情低點: 國際觀光旅館、一般旅館及民宿在2021年均跌至住房率低點。
- 2022-2023年復甦: 2022年和2023年住房率顯著回升,接近或超越疫情前水平,顯示地震前花蓮觀光業已恢復健康。
- 2024年1-6月大幅下滑: 2024年1-6月,所有類型住宿的住房率再次大幅下滑,觀光旅館降至32.9%,一般旅館降至33.8%,民宿降至19.1%。這數據與遠雄悅來自身的住房率表現吻合,證實了花蓮地區觀光業在2024年初受到嚴峻挑戰。
台灣觀光產業概況 (來台/出國人次) (03-3)
- 疫情衝擊與復甦: 國際來台旅客及國民出國人次在2020-2022年因疫情急劇減少,但2023年兩者均呈現強勁反彈,不過尚未完全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的高峰水準。
- 總結: 整體而言,台灣觀光產業正從疫情的低谷中迅速復甦,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台灣觀光產業概況 (來台目的) (03-4)
- 觀光為主要目的: 近十年來台旅客以「觀光」為主要目的的比例穩定維持在66%至68%之間,顯示觀光是吸引國際旅客訪台的核心因素。
- 總結: 觀光旅遊需求的穩定性,對於以觀光為主的飯店業者而言是重要的市場支撐。
台灣觀光產業概況 (國內旅遊) (03-5)
- 國內旅遊人次創新高: 2023年國內旅遊人次達20,674萬千人次,已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高點,顯示國內旅遊市場非常活躍且持續成長。
- 總結: 強勁的國內旅遊需求為台灣的觀光產業,特別是依賴本地客群的度假型飯店,提供了穩固的支撐。
近五年花蓮地區旅館房間數 (營運中) (03-6)
- 觀光旅館房間數減少: 2024年6月,花蓮地區觀光旅館的房間數從2023年的1,403間降至1,038間,顯著減少。這可能與地震導致部分飯店暫停營業或受損有關。
- 一般旅館與民宿房間數穩定: 一般旅館和民宿的房間數在近五年內保持相對穩定。
- 總結: 觀光旅館供給的減少,短期內反映市場受損,長期來看,若需求復甦,現有營運中且未受損的觀光旅館可望受惠於供給減少帶來的競爭壓力減輕。
近七年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 (03-7, 03-8)
- 2021年低點後復甦: 花蓮地區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次在2021年因疫情大幅下滑後,於2022年及2023年均呈現強勁反彈,分別成長36.5%和13.0%,顯示地震前花蓮觀光吸引力已恢復。
- 2024年數據需注意: 2024年1-8月遊客人次顯示成長10.7%,但報告備註提及「2024年花蓮新增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卑南初鹿地區兩處遊憩據點」。這意味著遊客數據的統計範圍擴大,此成長率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原有觀光據點在地震後的實際復甦情況。結合酒店住房率數據來看,實際衝擊可能比此數據更顯著。
發展策略及未來展望 (04)
- 獲利策略: 提升整體營收、擴大獲利,聚焦全齡客群發展,推動綠色友善與在地永續餐餚。
- 品牌策略: 擴張品牌行銷,以「品味花蓮.綠色旅遊」為核心,強化悅心會員經營。
- 管理策略: 優化管理架構,培育關鍵人才,建構成本費用價值化,並推動管理流程數位化。
- 永續策略: 推展永續旅遊,提升顧客滿意度,聚焦ESG實踐,共創永續旅遊,並持續感動服務升級。
- 總結: 公司訂定了明確且全面的中長期發展策略,涵蓋了營收增長、品牌強化、內部管理效率提升及企業永續發展等面向,為未來的營運復甦與成長奠定基礎。
企業社會責任與數位轉型
- 榮獲策略卓越獎: 2024年遠雄悅來大飯店榮獲「第七屆網路口碑之星」觀光休閒-星級旅館的策略卓越獎,肯定其在數位轉型與品牌聯動的成就。
- 數位轉型成效: 導入RUNGO智能機器人、Aiello智能語音管家「小美犀」,有效提升服務效率與顧客體驗,並推升AI話題聲量成長33倍。
- 大規模改裝: 歷經20年,斥資數億元進行全面整改,並於2024年夏季前完成,呈現全新面貌,大幅提升硬體競爭力。
- ESG實踐: 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如「遠雄熱血接力賽」捐血活動,並強調友善地球、愛心滿滿的ESG社會參與。
- 人才招募: 持續進行實習生招募及聯合擴大徵才活動,展現對人才發展的重視與對未來營運的信心。
- 總結: 遠雄悅來不僅專注於提升服務品質,也積極投入數位化轉型與企業社會責任,並透過大規模硬體改裝,為其未來的發展積蓄動能。
重點判斷:利多 或 利空 資訊
利空 (Bearish)
- 2024年1-9月營運數據大幅惡化: 營業收入、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本期淨利均從獲利轉為嚴重虧損,每股盈餘由2023年同期的0.47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1.16元。此為文件直接數據呈現。
- 住房率與平均房價顯著下滑: 2024年1-9月平均住房率較去年同期下滑47.1%至22.8%;平均房價下滑24.0%至新台幣5,326元。此為文件直接數據呈現。
- 花蓮地區觀光業整體受重創: 2024年1-6月花蓮地區觀光旅館、一般旅館及民宿的住房率普遍大幅下降,證明區域性市場遭受嚴重衝擊。此為文件圖表數據呈現。
- 2024年股利發放預期不樂觀: 鑑於2024年前三季的虧損,預期本年度將難以發放或大幅降低股利。此為根據過往股利政策及當期獲利數據的合理推論。
- 主要競爭對手太魯閣晶英酒店復業: 太魯閣晶英酒店預計於10月起恢復營業,在市場整體需求尚未完全復甦時,恐加劇花蓮地區高端觀光飯店的競爭。此為文件競爭者資訊呈現。
利多 (Bullish)
- 數億元大規模改裝已完成: 飯店已於2024年夏季前完成歷經20年的全面改裝,提升了硬體設施與服務品質,為未來市場復甦做好準備。此為文件內容明確說明。
- 多項國內外大獎肯定: 近年持續獲得「亞洲領先家庭渡假村」、「世界旅遊大獎」及國內多項服務評鑑獎項,顯示其優良的品牌聲譽、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此為文件直接資訊呈現。
- 餐飲及其他收入具相對競爭力: 在2024年1-6月花蓮地區飯店業績排名中,遠雄悅來大飯店的餐飲收入與其他收入表現相對領先,佔總營收比重亦有所提升,顯示其非住宿服務的韌性。此為文件圖表數據分析。
- 自由行旅客吸引力強: 在花蓮地區住客數排名中,自由行(FIT)人次表現與主要競爭者相當,顯示飯店對個人旅遊市場的吸引力。此為文件圖表數據分析。
- 台灣整體觀光市場強勁復甦: 2023年台灣觀光總收入、國際旅客數、國人國內旅客人次及每人消費額均呈現大幅成長,且國內旅遊已超越疫情前水準,為旅遊業提供利多的宏觀環境。此為文件圖表數據呈現。
- 積極推動數位轉型: 導入智能機器人與語音助理,提升服務效率與顧客體驗,有助於長期競爭力。此為文件內容明確說明。
- 長期發展策略明確: 公司制定了清晰的獲利、品牌、管理及永續發展策略,為未來的營運復甦與成長提供了方向。此為文件內容明確說明。
- 花蓮地區觀光旅館供給減少: 2024年6月花蓮地區觀光旅館房間數顯著減少,若為地震導致的短期關閉,待市場復甦後,有望減少競爭壓力,利於遠雄悅來等留存的飯店。此為文件圖表數據分析及合理推論。
總結
遠雄悅來大飯店(股票代碼:2712)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清晰呈現了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遭遇的嚴峻挑戰,核心數據如營收、獲利、住房率及平均房價均呈現大幅衰退,主要歸因於2024年4月花蓮地區地震對觀光業的嚴重衝擊。短期內,投資者應審慎看待,預期公司營運仍將面臨壓力,股利發放也將受影響。
然而,報告也揭示了公司在應對挑戰的同時,所擁有的深厚潛力與積極佈局。遠雄悅來近期投入數億元完成大規模改裝,顯著提升了其硬體設施的競爭力。同時,公司持續獲得國內外多項服務大獎,證明其卓越的品牌價值和服務品質廣受市場肯定。在營收結構中,餐飲及其他非住宿服務展現相對韌性。更重要的是,台灣整體觀光市場(包括國內及國際旅遊)在2023年呈現強勁復甦,為該產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遠雄悅來亦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並制定了明確的長期發展與ESG永續策略,有助於提升未來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因此,對於股票市場而言,短期內負面消息已反映在財務數據上,可能導致股價波動。但從中長期角度看,遠雄悅來的基本面並未動搖,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設施、強勁的品牌力以及台灣觀光產業的整體復甦趨勢,為其提供了重要的成長動能。一旦花蓮地區的交通與旅遊信心恢復,加上競爭者因地震受損或退出市場,遠雄悅來有望憑藉其改裝後的優勢與既有的品牌吸引力,快速 recaptured 市場份額。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將短期虧損視為一次性外部事件的衝擊,而非公司本質性問題。建議密切關注花蓮地區的災後重建進度、政府的觀光振興政策成效,以及公司每月或每季的營運數據。對於看好台灣觀光產業長期發展、並願意承受短期不確定性的投資者,遠雄悅來大飯店在克服短期逆境後,具備轉型成長的潛力,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