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迅(264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捷迅(264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統一證券集團大樓B2-203會議室 (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8號B2)
相關說明
2025年第二季財務業務狀況、產業發展及未來發展計劃 報名電話:(02)2747-8266 李如欣 #3729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發佈於2025年8月7日的捷迅(股票代碼:2643)法人說明會簡報,展現了公司在營業收入方面強勁的成長動能,尤其在空運服務領域有顯著的突破,並積極進行全球戰略佈局。然而,深入分析財務數據,可以發現其獲利能力指標卻呈現全面性下滑,顯示出在市場擴張的同時,面臨利潤率壓縮的挑戰。市場上,空運費率因AI、電商等需求維持高檔,而海運市場則面臨嚴重的供過於求和費率驟降的壓力,中美貿易關稅戰及地緣政治也為海運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從整體來看,捷迅正積極順應全球供應鏈變革與高階產業需求,試圖透過多元服務與區域拓展來抓住市場機遇。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本報告傳遞出喜憂參半的訊息:營收成長為「利多」提供了基礎,反映了公司在捕捉市場需求上的靈活性與前瞻性;但獲利能力的顯著衰退和海運市場的低迷,則是明顯的「利空」,這可能會壓抑短期股價表現。長期來看,公司的策略方向是正向的,若能有效改善利潤率並持續擴大在高階物流市場的競爭力,未來表現仍有機會回溫。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應特別留意營收增長背後的利潤率變化,並密切關注全球海運市場的發展,以及捷迅在應對關稅戰、擴大高價值客戶方面的執行成效。

重點摘要

  • 公司概況與營運擴張

    • 文件中提到一個未明示具體意義的3.5億元金額,可能與公司營運或拓展活動有關。
    • 持續進行全球據點佈局,近期包括2023年2月的清奈、2024年5月的河內、2024年的仙桃保稅倉、西雅圖,並計畫於2025年拓展溫哥華及多倫多。這顯示公司積極擴張全球服務網絡。
  • 經營績效

    • 合併營業收入(百萬元)

      • 2025上半年度營業收入達3,977百萬元,相較2024上半年度的2,188百萬元,增長近81.8%,呈現顯著的營收成長。
    • 產品別營收佔比(單位:新台幣仟元)

      • 空運服務: 2024H1為1,729,872仟元(佔79%),2025H1增至3,487,850仟元(佔88%)。空運服務營收與其佔比均顯著成長,是營收主要驅動力。
      • 海運服務: 2024H1為259,331仟元(佔12%),2025H1增至280,381仟元(佔7%)。絕對金額微幅成長,但營收佔比明顯下降。
      • 其他服務: 2024H1為198,892仟元(佔9%),2025H1增至209,280仟元(佔5%)。絕對金額微幅成長,但營收佔比明顯下降。
      • 趨勢: 顯示公司業務重心持續向空運服務傾斜。
    • 地區別營收佔比(單位:新台幣仟元)

      • 台灣地區: 2024H1為236,349仟元(佔11%),2025H1增至430,297仟元(佔11%)。營收成長但佔比持平。
      • 亞洲地區: 2024H1為1,744,764仟元(佔80%),2025H1增至3,132,213仟元(佔79%)。營收大幅成長但佔比略降。
      • 美洲地區: 2024H1為206,982仟元(佔9%),2025H1增至415,001仟元(佔10%)。營收翻倍成長,佔比略微提升。
      • 趨勢: 亞洲仍是主要營收來源,美洲地區成長強勁。
    • 產品別毛利率

      • 空運服務: 2024Q2 (9.79%) -> 2024Q4 (7.55%) -> 2025Q2 (7.97%)。先降後升,2025Q2略有回升。
      • 海運服務: 2024Q2 (3.69%) -> 2024Q4 (13.48%) -> 2025Q2 (9.01%)。2024Q4大幅躍升後,2025Q2顯著回落。
      • 其他服務: 2024Q2 (17.87%) -> 2024Q4 (14.12%) -> 2025Q2 (11.94%)。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 平均毛利率: 2024Q2 (9.86%) -> 2024Q4 (8.52%) -> 2025Q2 (8.24%)。整體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
    • 經營績效 - 各項比率

      • 毛利率: 從2024上半年度的10.00%下降至2025上半年度的7.94%,降幅明顯。
      • 營業淨利率: 從2024上半年度的4.81%下降至2025上半年度的4.33%,呈下滑趨勢。
      • 淨利: 2025上半年度淨利為6.68仟萬元,相較2024上半年度的9.99仟萬元,大幅衰退33.2%。
      • EPS: 2025上半年度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91元,相較2024上半年度的2.85元,顯著衰退約33%。
      • 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 負債佔資產比率於2025H1(38.08%)較2024年度(31.24%)回升,流動比率從2024年度(334.13%)下降至2025H1(257.84%),顯示償債能力略有下降。
      • 經營能力: 應收款項週轉率從2023年度的3.37次,逐步提升至2025H1的5.40次,顯示帳款回收效率提高。
      • 獲利能力(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純益率、每股稅後盈餘): ROA從2023年的8.79%下降至2025H1的4.96%。ROE從2023年的13.84%下降至2025H1的7.19%。純益率從2023年的5.63%急劇下降至2025H1的1.68%。所有獲利能力指標均呈現顯著下滑。
      • 總結: 儘管營收大幅成長,但公司的毛利率、營業淨利率、淨利、EPS以及各項獲利能力指標在2025上半年度均出現明顯惡化,顯示其盈利能力正遭受嚴峻挑戰。
  • 海、空運市場概況

    • 2024~2025亞洲至美西(40')海運費率(USD)

      • 海運費率呈現劇烈波動。從2024年初高點(如1月5200美元),經過多次下降與回升,在2025年3月達到近期高點8500美元,但隨後急劇下滑至2025年7月的1900美元,反映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價格快速修正。
      • 「貨量增長力道放緩+貨櫃運力增加」被明確標示為運價壓力來源。
    • 2023~2025台灣往美西(KG)航空運費、燃油費(NTD)

      • 航空運費: 2023年平均為85元/公斤,2024年平均回升至165元/公斤,至2025年Q1/Q2更進一步升至240元/公斤,甚至高於2022年平均的208元/公斤,顯示空運需求強勁。
      • 航空燃油費顯示波動性。
    • 全球海運狀況

      • 關稅戰2.0:
        • 歐洲航線: 中國對歐洲貨量持續上揚,運價穩定在中高點。然而,歐盟正考慮築高關稅壁壘以對抗中國廉價產品衝擊,潛在關稅壁壘可能導致貨量減少。
        • 美國航線: 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市場不確定性增加。6月美西運價劇跌63%,美東運價劇跌41%。訂單明顯轉向東南亞,來自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的運輸量大幅增長(+57%、+22%、+96%)。推估第三季因關稅已確定調漲,海運市場恐「旺季不旺」。
      • 2025新船下水,運力大增: 預估2025年全球貨櫃總運力將增加190萬TEU,雖然船公司正積極拆解舊船並採取慢速航行或減班措施以應對過剩運力,但仍存在供給壓力。美國航線同樣面臨船隊供過於求。
      • 聯盟重組: 紅海/蘇伊士運河仍受地緣政治影響,船舶繞行好望角有助於維持艙位供給不至於過度供過於求,加上歐洲港口塞港問題,聯盟重組有助於市場秩序穩定。美國航線雖受中美貿易戰衝擊導致貨量驟減,但非聯盟船隊退出與聯盟的供需調整有助於價格穩定。
    • 2025Q2航空貨運量(桃園機場公司)

      • 文件雖有提及此項數據,但提供資訊為圖表呈現,未明確列出具體數值及趨勢。但與台灣往美西航空運費提升資訊相對應,可能指向高費率支撐的航空貨運需求。
  • 未來展望與成長動能

    • 策略佈局: 跟隨高階產品客戶佈局全球,目標成為全方位物流業者。
    • 服務網絡: 深耕兩岸三地、歐美加市場,穩健發展東協市場,積極佈局印度、越南、泰國。這與美國關稅戰引發的供應鏈轉移趨勢相符。
    • 客戶關係與多元產品: 服務筆電、手機、遊戲機、半導體、AI伺服器、電動車、機器人等高科技、高價值產業客戶,並維持與知名國內外大廠的穩定合作關係。強調「AI+電商」為未來成長引擎。
    • 積極應對關稅變化: 透過包機服務(如2025年7月緊急協助客戶運輸伺服器)展現對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
    • 提升服務: 達拉斯自建萬坪保稅倉,提供保稅服務,提升周轉率效能和系統管理能力。
    • 未來主要成長動能: 拓展歐洲及亞洲市場開發,搭配美國AI主流客群,透過伺服器、散熱族群、電動車、消費型電子產品及電商等產業客戶,達到營收穩定成長。並透過全方位物流角色協助客戶降低關稅與匯率影響,提供客製化物流倉儲服務深化合作。

結語分析與未來趨勢評估

捷迅此次法人說明會簡報傳達了一個明確但複雜的營運圖景:公司在應對快速變化的全球物流市場方面展現出強烈的戰略意圖和靈活性,特別是在營收規模上實現了爆炸性的成長。然而,這種高成長並未能有效轉化為同等幅度的獲利能力,反之,包括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和每股盈餘(EPS)在內的關鍵獲利指標卻全面大幅下滑,這對公司未來的股價表現構成重要挑戰。

股票市場影響與未來趨勢

以下為對各項資訊是利多(bullish)還是利空(bearish)的判斷,並基於文件內容進行分析:

利多因素:

  1. 營業收入強勁成長: 2025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80%,顯示公司在擴展市場方面表現卓越。
    經營績效 2024上半年度 2025上半年度
    營業收入(佰萬元) 2,188 3,977

    分析: 這表明市場對其服務有強烈需求,也證明公司在拓展業務上的成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首要指標。

  2. 空運服務作為核心成長動能: 空運服務營收大幅增長,且佔總營收比重從79%提高至88%,毛利率在2025Q2也略有回升。
    產品別營收 2024H1 2025H1
    空運服務 1,729,872 (79%) 3,487,850 (88%)
    空運服務毛利率 N/A 7.97% (2025Q2, 回升)

    分析: 空運市場受AI、電商等新興產業驅動,費率保持高檔(2025 Q1/Q2台灣至美西航空運費達240元/公斤)。公司此佈局使其能有效抓住高價值貨物運輸需求,尤其在高科技產品物流方面,符合產業趨勢。

  3. 策略性全球佈局與高階客戶聚焦: 公司積極在北美(西雅圖、溫哥華、多倫多、達拉斯保稅倉)及亞洲新興市場(清奈、河內、東協市場如印度、越南、泰國)擴展服務據點,並緊密跟隨高階產品客戶(半導體、AI伺服器、電動車、機器人等)。

    分析: 這展現了公司對供應鏈轉移的敏感度(如訂單從中國轉往東南亞)以及對高科技產業未來成長的信心。達拉斯自建保稅倉及對伺服器等高價值貨物的緊急包機服務,皆凸顯了其在供應鏈整合和客戶服務上的競爭優勢,有助於鎖定高端、穩定的客戶群體。

  4. 應收款項週轉率提升: 應收款項週轉率從2023年的3.37次提升至2025H1的5.40次。

    分析: 顯示公司對帳款的管理效率和現金流控制有所改善,有助於降低營運風險。

利空因素:

  1. 獲利能力指標全面大幅衰退: 毛利率、營業淨利率、純益率以及淨利、EPS在2025上半年度均呈現顯著下滑。淨利和EPS相較2024上半年均大幅衰退約33%。
    分析項目 2024上半年度 2025上半年度
    毛利率 (%) 10.00 7.94
    營業淨利率 (%) 4.81 4.33
    淨利(仟萬元) 9.99 6.68
    EPS (元) 2.85 1.91

    分析: 這是最為嚴峻的訊號。營收規模擴大的同時,盈利能力卻大幅惡化,暗示公司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更高的營運成本或低利潤率業務比重增加。若此趨勢未能逆轉,將對股東價值產生長期壓力。

  2. 海運市場供過於求及費率崩跌: 海運費率(亞洲至美西40呎櫃)在2025年3月達到8500美元高峰後,於7月急劇下跌至1900美元。文件預期第三季海運市場恐「旺季不旺」。新船下水導致運力大增,也造成嚴峻的供給壓力。

    分析: 儘管海運服務營收佔比下降,但作為全方位物流服務商,海運市場的劇烈波動和低迷,仍會拖累整體獲利,尤其海運服務的毛利率從2024Q4的13.48%下降至2025Q2的9.01%,對公司平均毛利率造成衝擊。

  3. 地緣政治與貿易戰的不確定性: 美中關稅戰及歐盟考慮提高關稅壁壘,可能改變全球貨物貿易流向,對原有航線和營運模式帶來衝擊,迫使貨物轉單至東南亞,但若未能及時適應並掌握新訂單,可能造成營收及獲利壓力。

    分析: 這些外部風險無法被公司完全掌控,對其運營穩定性構成潛在威脅。儘管公司聲明會協助客戶應對,但這種宏觀因素的變化仍會影響市場總量。

  4. 償債能力及財務結構略顯惡化: 流動比率在2025H1降至257.84%,負債佔資產比率回升至38.08%。

    分析: 雖然數字仍在可接受範圍內,但惡化趨勢值得警惕,尤其在公司進行全球擴張和資本支出的背景下,需要確保資金鏈穩健。

對投資人的建議(特別是散戶)

對於捷迅的投資,尤其是散戶投資者,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盈利質量優於營收規模: 不要被單純的營收高成長所迷惑。本報告最核心的問題在於「有營收無獲利」的困境。未來應密切關注捷迅如何在持續成長的同時,提升或至少穩定其利潤率。Q3和Q4的毛利率和淨利數據將是判斷公司經營改善與否的關鍵指標。
  2. 細分市場的盈利差異: 空運和海運市場目前走勢截然不同。捷迅需要更高效地將資源向高利潤、高成長的空運(特別是高階科技產品運輸)傾斜。散戶應觀察公司在業務結構調整上是否更積極,以應對海運市場的逆風。
  3. 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 關稅戰和運力過剩是行業性問題,公司在應對方面雖然展現了靈活性(如協助轉單、提供定制服務),但這些能否轉化為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實際利潤,仍需時間驗證。
  4. 長期策略與短期執行: 捷迅聚焦AI伺服器、電動車等高成長產業客戶的長期策略是正確的。但從財報數據來看,這些策略的實際效益尚未充分體現在盈利上。投資人需審慎評估,公司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將這些「餅」轉化為「真金白銀」。
  5. 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結合: 在利潤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短線股價可能會受市場情緒和宏觀經濟影響較大。若公司財報數據未見改善,股價壓力將持續存在。長期投資者在考量佈局時,則應觀察未來幾個季度是否能出現盈利指標的實質性好轉,例如公司成本控制、議價能力的提升,或特定高毛利業務的放量。

總體而言,捷迅的這份簡報呈現了一個處於轉型與挑戰中的物流業者形象。它擁有抓住市場機會的靈活度,但亟需解決營收增長與獲利能力下滑之間的矛盾。對投資人而言,未來重點將放在檢視其經營效率與利潤率的恢復情況,這將是決定其長期投資價值和股價趨勢的關鍵。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宏泰金融大樓11樓(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56號11樓)
相關說明
2024年第4季財務業務狀況、產業發展及未來發展計劃 (02)8789-8888 劉小姐 分機:5142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8號3樓會議室(統一集團大樓)
相關說明
2024年第2季財務業務狀況、產業發展及未來發展計劃 報名窗口:(02) 2747-8266 李如欣小姐 分機 3729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