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配通(264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宅配通(264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以線上方式於本公司2樓會議室召開.
- 相關說明
- 1. 公司概況 2. 2025年上半年營運表現 3. 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台灣宅配通 (2642) 114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呈現了台灣宅配通股份有限公司在面對市場變革時所採取的策略與營運概況。整體而言,公司雖面臨近期獲利壓力與市場挑戰,但已積極部署多項策略性計畫,旨在掌握電子商務、低溫物流及永續發展等未來趨勢,以期轉型並提升長期競爭力。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清晰地揭示了宅配通在快速變化的國內零售與物流市場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儘管歷史營收呈現複合成長,但近期財報數據顯示獲利能力出現明顯下滑,反映出市場競爭激烈、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新事業投資的短期陣痛。公司意識到這些問題,並透過拓展新興電商業務、強化低溫物流服務、推動數位轉型及實踐ESG永續發展等面向,展現其積極應變與追求長期成長的決心。林森倉的成功運作及較高的倉儲使用率是其物流業務的亮點,而員工福利的改善措施則有助於穩定關鍵人力。然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尤其在電力使用方面,提醒公司在擴張新業務的同時,仍需加強環保管理。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報告中揭露的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第一季稅後淨利大幅虧損,以及2025年第二季雖轉正但相對疲弱的獲利表現,預計將對短期股價造成壓力,市場可能會對公司的獲利能力產生疑慮。投資人可能會抱持觀望態度,等待獲利狀況出現明確的持續改善。
- 長期影響:公司所提出的多項策略,包括擴展跨境電商、深耕低溫物流、推動數位轉型與實踐ESG,若能有效執行並轉化為實質的營收成長與獲利提升,將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帶來正向助益。特別是低溫物流市場的潛力與綠色運輸的趨勢,有望為公司開闢新的成長空間。然而,這些策略的成效需要時間驗證,市場將關注後續季報的營運數據來判斷其執行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預期公司在2025年下半年仍可能處於轉型陣痛期,營收成長面臨挑戰,獲利能力亦需持續觀察。人力成本與市場競爭壓力將持續存在。但隨著新業務的拓展及效率改善措施的逐步到位,獲利有望逐步回穩,但大規模的復甦可能尚需時日。
- 長期趨勢:在電子商務普及、消費者對低溫宅配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對綠色供應鏈日益重視的背景下,宅配通所設定的策略方向符合產業發展趨勢。若公司能成功整合新技術、優化營運流程、穩定人力資源並有效擴大市場份額,長期而言其競爭力與市場地位有望提升。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追蹤: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稅後淨利表現,尤其是淨利率的變化。持續的虧損或微薄的獲利將是重要警訊。
- 新業務進展:關注韓國電商、店到家服務、跨境業務以及低溫物流客戶導入的實際進展,這些是未來營收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 倉儲使用效率:林森倉的87%~90%使用率雖高,但需留意其對整體營收與獲利的貢獻程度,以及是否有進一步擴充或提升效率的計畫。
- 成本控制:觀察公司在提高員工薪酬、新科技導入、電動機車建構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以及這些投資能否帶來相應的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
- 產業競爭態勢:台灣物流市場競爭激烈,除了傳統業者,新興電商平台也可能投入自營車隊。散戶應持續關注產業動態,評估宅配通的競爭優勢是否能有效維持。
- ESG實踐成效:公司的減碳目標與電動機車建構是正向的,但需關注這些措施是否僅為形象工程,抑或能實質提升營運效率或符合未來法規要求,從而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
報告摘要與趨勢分析
一、營運表現摘要
歷史營收表現 (2017-2025 H1)
年份 營收 (新台幣仟元) (約略值) 2017 3,000,000 2018 3,400,000 2019 3,700,000 2020 4,000,000 2021 4,400,000 2022 4,450,000 (高峰) 2023 4,200,000 2024 3,900,000 2025 H1 1,900,000
- 主要趨勢:
- 從2017年至2022年,營收呈現穩健上升趨勢,複合成長率達3.6%。
- 然而,自2022年的高峰後,2023年與2024年營收出現連續下滑。
- 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900,000仟元,若以年化計算約為3,800,000仟元,顯示營收下滑趨勢可能持續。
2025年經營成效 (2024Q2-2025Q2)
季度 營業收入 (新台幣仟元) (約略值) 稅後淨利 (新台幣仟元) (約略值) 2024Q2 1,000,000 10,000 (正) 2024Q3 1,020,000 -5,000 (負) 2024Q4 990,000 -25,000 (負) 2025Q1 970,000 -50,000 (負) 2025Q2 970,000 8,000 (正)
- 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從2024Q2至2025Q2,季度營收大致維持在970,000仟元至1,020,000仟元之間,波動幅度不大,但整體呈現微幅下滑趨勢。
- 稅後淨利:獲利能力呈現明顯惡化。從2024Q2的約10,000仟元正利潤,逐步惡化至2024Q4的-25,000仟元及2025Q1的-50,000仟元巨額虧損。2025Q2雖轉虧為盈,達到約8,000仟元,但仍遠低於2024Q2的水平,顯示獲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復。
宅配營運說明
- 市場環境變化:國內整體零售市場版圖劇烈變化,部分電商營收衰退,市場轉移至韓國電商與其他電商平台。宅配通為此積極拓展韓國電商業務並開啟店到家服務。
- 人力資源挑戰:職業駕照人數持續下降,各電商成立新車隊進行人才挖角,導致司機人才短缺。宅配通為留才,已提高收送件獎金、縮短工時並提高支援津貼。
- 溫室氣體排放:2024年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3年增加2.3%。
公司目標2025年持續建構電動機車,年底達成100輛目標,以實現綠色運輸。
- 類別一(車輛用油)減少1.1%。
- 類別二(電力)增加13.8%,主要因投資低溫倉導致電力碳排增加。
物流營運說明
- 低溫物流發展:宅配通於2024年5月啟動半自動多溫層物流廠房(林森倉),正式進入低溫冷凍、冷藏物流市場。
- 倉儲使用率:目前倉儲使用率已達87%~90%,為物流業務挹注成長動能。
外部表彰
- 2025年7月榮獲「雪霸之友」獎項,表彰其對國家公園週邊原生棲地生態環境的保育貢獻。
二、策略與展望
市場四大趨勢
- 國內EC/跨境EC (電子商務)。
- 低溫食品市場。
- 低溫倉儲。
- 智慧物流、數位化、綠色運輸。
2025年策略方向 (三大方向)
- 永續發展 (ESG):降低碳足跡、推動可持續交通、改善員工福利、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強化治理實踐,以促進行業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
- 電子商務: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務,建構倉儲網絡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電商需求,並探索智能科技和綠色可持續解決方案。
- 數位轉型:採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提高運營效率,實現實時監控、智能倉儲和智能配送,優化供應鏈管理,提供更快速、可靠的服務。
經營發展重點
- 宅配掌握EC市場趨勢、確保獲利提升:
- 掌握EC市場趨勢:開拓韓國電商商機、擴展店到家業務、加速跨境業務推展與站所開發。
- 組織管理:合理化各級單位人力、調整薪資結構以強化人員穩定性。
- 調整業務結構,提升單價:提升單價、改善獲利、檢視客戶毛利。
- 物流加速提升倉儲使用率:
- 提升低溫業務開發:加速引進低溫客戶,擴大與知名食品品牌合作,提升倉儲使用率。
- 生活物流引進同質性客戶:擴大寵物與漆料等庫存客戶。
- 提升客製化越庫作業,增加倉儲營收:配合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越庫併件作業能力。
三、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資訊
- 複合成長率仍為正:儘管近期營收下滑,2017-2024年營收複合成長率達+3.6%,顯示公司長期仍有成長基礎。
依據:歷年營收表現圖表。- 積極拓展新市場及服務:公司積極開拓韓國電商業務、擴展店到家服務,並加速跨境業務推展,有助於分散風險並尋找新的成長點。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經營發展重點。- 投資低溫物流設施與高使用率:2024/5啟動的林森倉半自動多溫層物流廠房,倉儲使用率已達87%~90%,證明其低溫物流策略奏效,且有助於拓展高毛利市場。
依據:物流營運說明。- 改善員工福利與留才策略:提高收送件獎金、縮短工時及提高支援津貼,有助於穩定基層配送人力,減少人才流失對營運的衝擊。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 明確的策略發展方向:聚焦永續發展(ESG)、電子商務、數位轉型三大策略方向,顯示公司對未來發展有清晰的規劃與願景。
依據:2025年策略方向。- 綠色運輸目標:2025年底達成100輛電動機車的目標,展現公司在環境永續方面的承諾,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可能降低長期營運成本。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 外部表彰提升企業形象:榮獲「雪霸之友」獎項,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和品牌聲譽。
依據:外部表彰。利空資訊
- 近期營收下滑趨勢:2023、2024年營收較2022年高峰下滑,2025 H1年化營收亦低於前幾年,顯示公司營收成長動能趨緩。
依據:歷年營收表現圖表。- 稅後淨利大幅波動及虧損:2024Q4及2025Q1出現顯著虧損,2025Q2雖轉正但獲利微薄,顯示公司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營運壓力增大。
依據:2025年經營成效圖表。- 國內零售市場競爭加劇與版圖變化:部分電商營收衰退,市場轉移至韓電商及其他平台,且各電商成立新車隊搶奪人才,顯示市場競爭環境惡劣。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 司機人才荒增加營運成本:職業駕照人數持續下降,導致公司需提高薪酬及改善作業環境以留才,這將直接增加公司的營運成本。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 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2024年總排放量增加2.3%,其中電力碳排增加13.8%,儘管有投資低溫倉之原因,但仍是負面指標,可能面臨環保法規壓力或碳費成本。
依據:宅配營運說明。總結
台灣宅配通股份有限公司的114年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變革中尋求突破的企業。從報告中可見,公司在過去幾年整體營收表現良好,具備一定的市場基礎,但近期面臨營收下滑及獲利能力大幅衰退的挑戰,這反映出其所處產業的激烈競爭、市場結構的快速變化以及經營成本的上升壓力。特別是2024年第四季和2025年第一季的虧損,對其短期財務狀況構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然而,公司對於這些挑戰並非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制定並執行多項策略。在「掌握EC市場趨勢」、「物流加速提升倉儲使用率」兩大主軸下,公司正致力於拓展韓國電商、跨境業務及店到家服務,並大力發展低溫物流,林森倉的高使用率是其在該領域取得初步成功的證明。此外,為了應對人才荒,公司也積極調整薪酬與改善工作環境以留才。在長期發展方面,公司明確將「永續發展(ESG)」、「電子商務」、「數位轉型」列為三大策略方向,展現其對未來趨勢的深刻理解及追求綠色、智能物流的決心。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內:鑒於近期獲利數據不佳,市場對宅配通的股票情緒可能偏向謹慎甚至悲觀,股價短期內可能承受壓力。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公司能否在接下來的季度中,將營收成長動能與獲利能力恢復至健康水平。
- 長期而言: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策略性投資,如低溫物流設施的佈局、電商業務的拓展及數位化轉型,若能成功執行並產生效益,有望在長期內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與市場地位。綠色運輸目標和ESG的實踐也可能吸引更多注重永續發展的投資者。然而,這些戰略轉型的成效需要時間來體現,市場將等待具體的財務數據來驗證。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預計公司短期內仍將處於轉型與調整期。營收可能維持穩定,但獲利能力仍需努力恢復。人力成本和市場競爭的挑戰將持續存在。投資人應預期財務表現可能仍會波動,並留意公司策略執行的效率和成果。
- 長期: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增長、對冷鏈物流需求的提高以及永續發展議題的重視,都為宅配通提供了長期的發展機遇。如果公司能夠成功整合資源,提升營運效率,並在新興市場領域取得突破,長期前景仍具潛力。數位轉型將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是關鍵:近期虧損是主要警訊。投資人應密切追蹤公司未來季報中的稅後淨利和每股盈餘,尋求獲利持續改善的明確訊號。
- 新業務拓展成效:關注公司在韓國電商、跨境業務和低溫物流市場的實際進展,包括客戶數量、業務量增長和市場份額變化,這些是公司未來成長的動力。
- 成本與效率平衡:公司在提高員工福利和投資新科技的同時,能否有效控制成本並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將是決定獲利能力的關鍵因素。
- 產業競爭動態:留意台灣物流市場的競爭格局是否有所變化,其他業者是否推出新的服務或進入低溫物流領域,這將直接影響宅配通的市場地位。
- 長期視角:公司的多項戰略投資具有長期性質。散戶投資者應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以更長的投資視角來觀察公司的轉型與成長。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以線上方式於統一綜合證券召開
- 相關說明
- (1)公司概況 (2)2024年到Q3營運獲利表現 (3)2025年策略方向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