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254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根基(254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169號(冠德民權大樓15樓會議室)
相關說明
(1)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114年第2季營運成果。 (2)召開法人說明會當日若受颱風影響,且依據臺北市政府發布公告之「停止上班」訊息,則該法人說明會當日將停止召開,並予以延期舉行,後續召開之日期將再另行公告;如未有颱風停止上班之公告訊息,將依原定日期及時間(8月14日下午2:30)照常召開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根基營造(股票代碼:2546)2025年財報法人說明會的報告,呈現了該公司在營建產業中一個複雜但整體向好的發展局面。儘管2024年全年營收略有下滑且多項盈利指標呈現衰退,但2025年第二季的財務表現卻異常強勁,顯示出公司在特定期間內的顯著成長動能。

報告的整體觀點

該報告描繪了一家在面對產業挑戰時,仍能透過策略性佈局維持競爭力的營造業者。其優勢主要體現在:

  • 案量充沛與成長可期: 未認列營收與在建工程合約金額屢創新高,為未來營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新簽約額的顯著復甦也證明了公司獲取新案的能力。
  • 產業領先地位: 深耕綠建築、智慧施工與多元工程領域,並在公共工程、高科技廠房及社會住宅等重點發展項目中佔有重要份額。尤其承攬多項台積電、ASML及聯發科等指標性高科技廠建案,使其受益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 永續發展承諾: 連續多年發行永續報告書並獲得多項ESG獎項,推動綠色採購與供應鏈合作減碳,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然而,報告也坦承了產業面臨的挑戰,主要為:

  • 成本壓力: 營建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導致勞務成本持續上漲,這在2024年全年財報中反映為毛利率和稅前淨利的下滑。
  • 政策影響: 政府打房政策對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及建商信心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可能影響民間住宅工程的案量增長。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根基營造的股票(2546)短期內可能因2025年第二季的亮眼財報而受到市場的正面反應。特別是營收與每股盈餘的強勁年增率,有望提振投資人信心。然而,投資人也可能權衡2024年全年獲利能力下滑的狀況。長期來看,公司龐大的未認列營收、穩定的公共工程訂單以及在高科技廠房建設領域的深厚根基,將為其股價提供支撐。此外,其在ESG方面的積極表現,也可能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由於2025年第二季的強勁表現,以及未認列營收和在建工程合約的高水位,預期短期內公司的營收和獲利能力將維持增長態勢。但營建成本的壓力仍需持續觀察,以判斷其對毛利率的影響。
  • 長期趨勢: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加上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的擴廠需求持續,將為根基營造提供穩定的長期訂單來源。公司致力於自動化、預鑄化及綠色施工的策略,將有助於其在長期內緩解缺工與成本壓力,並在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因此,長期發展趨勢判斷為正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 儘管2025年第二季獲利強勁,但應關注毛利率和淨益率能否在面對高漲成本(勞務、材料)的情況下持續改善或維持穩定。2024年全年盈利能力的下滑是一個警訊,需觀察這是否為結構性問題。
  • 訂單轉化為營收與獲利的效率: 公司擁有龐大的未認列營收和在建工程合約,這些案量能否如期、有效率地轉化為實質營收和利潤是關鍵。
  • 自動化與數位轉型成效: 根基營造應對缺工問題的策略是自動化和預鑄化,投資人應追蹤這些措施的實施進度和實際效益,它們將直接影響公司的長期成本結構和競爭力。
  • 市場估值與股利政策: 2025年第二季的本益比有所上升,投資人應評估當前股價是否合理反映了公司的成長潛力與風險。同時,應留意公司未來股利發放政策的穩定性,尤其是在獲利波動的背景下。
  • 產業政策風險: 台灣房地產市場仍受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雖根基營造業務多元,但住宅工程仍是其業務板塊之一,相關政策變化仍需留意。

條列式重點摘要

根基營造公司簡介

  • 成立與上市: 根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4月13日,並於1998年7月上市。
  • 資本額: 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12.31億元。
  • 經營團隊: 董事長為袁藹維,發言人兼資深副總為范錦華。
  • 核心優勢: 台灣領先的營造業者,專注於綠建築、智慧施工與多元工程。
  • 主要工程類型:
    • 住宅工程: 承接民間都市更新、精緻住宅、集合住宅大樓、辦公大樓等。
    • 土木工程: 參與政府交通建設,包括道路、橋梁、車站、隧道、下水道、軌道等。
    • 其它工程: 執行政府公共工程、指標建築工程、社會住宅、高科技及民間廠房、企業總部辦公大樓等。
  • 永續發展榮譽:
    • 連續3度蟬聯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
    • 4次獲ASSET肯定永續作為。
    • 連續4年獲1111幸福企業金獎。
    • 榮獲2024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 自2015年起連續10年發行永續報告書,為國內首家報告書通過第三方查驗的上市營造公司。

營建業趨勢與市場概況

  • 政策影響:
    • 對等關稅(利空): 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股價波動,可能影響建材進口成本,進而推高營建成本及房價,對產業鏈造成衝擊。
    • 打房政策(中性偏空): 儘管政府實施多輪打房政策,房市緊繃狀況未改善。房地產交易量和建商信心下降,可能導致營造業務量減少。
  • 公共工程(利多):
    • 政府推動基礎建設,前瞻計畫帶動大量公共工程釋出,特別是軌道建設(捷運延伸、鐵路雙軌電氣化等)及城鄉基礎設施改善。
    • 前瞻計畫建設預算呈現增長趨勢,預計至2027年將達到新台幣741億元的高峰。
  • 住宅市場(中性偏多):
    • 政策影響下推案量減少,但社會住宅需求穩定。
    • 「社會住宅興辦計畫」第二階段目標已達成並將持續興建至25萬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台社會住宅興辦戶數達到約18.7萬戶,其中在建、待開工及規劃中的案件持續推進。
    • 冠德集團(根基營造的母公司)建設案量充足,已備妥未來七至九年的開發案量,住宅總銷預計超過570億元。
  • 科技廠房(利多):
    • 台灣高科技產業持續擴張,半導體產業建廠需求強勁,廠房建設成為市場主要動能。
    • 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目標促進產業邁向高技術、高附加價值與高效率。
    • 報告中提及六項基礎建設(如AI軟體平台、超級算力中心、雲端資料中心)與四項前瞻技術(如主權AI、智慧機器人),為相關建設創造潛在機會。

營建業趨勢:缺工與成本

  • 缺工問題未緩解(利空):
    • 依國土署報告,當前營建業缺工數達5.3萬人,其中基層勞工缺口約4萬人。
    • 內政部已核配1.5萬名營建移工,但仍無法填補勞動力缺口。
  • 勞務成本上漲(利空):
    • 鋼筋、模板、水電工資在2022年至2025年6月期間總漲幅達6.1%至9.5%。
    • 泥水工與油漆工在2022年至2025年6月期間總漲幅分別為6.8%及5.8%。
  • 公司應對策略(利多): 根基營造持續朝自動化及預鑄化方向發展,以提高生產力、提升工程品質與效率、改善工作環境、降低現場人力需求。

興建個案(部分列表,顯示業務多元性與案量)

  • 都市更新/住宅: 板橋府中段都更、民權東公辦都更案、台電南港公辦都更案、萬華直興段、台中裕毛屋新建案、台中捷運四維國小G5站聯合開發、泰山社會住宅暨國軍職務宿舍等。
  • 商業/辦公: 合庫大安區仁愛段辦公大樓案、大成長城集團新總部。
  • 科技廠房(利多): 承攬多項台積電(嘉義AP7P1 FAB、AP7P1 Office、AP7P2 FAB、南科物流中心、高雄F22P3 CUP)、ASML林口廠New Campus統包案、聯發科銅鑼科學園區廠房。
  • 鐵路工程(利多): C212台南鐵路地下化、C611嘉義鐵路高架、C612嘉北/嘉義高架車站及北回歸線車站、C613嘉義水上車輛基地、台61線後龍觀海大橋及西湖溪橋改建。

優勢及發展策略

  • 產業轉型升級(利多):
    • 舉辦「根基營造供應商大會 2025」,與超過200家供應鏈夥伴(如台泥、東和鋼鐵)合作,推動永續發展。
    • 連續四年榮獲新北市政府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企業」,2024年綠色採購金額突破7億元。
    • 攜手母公司冠德建設,自2025年起全面採用PLC(預鑄、精實、連結工法),預計8個開發案將減少7.5萬公噸碳排,碳排降幅達34%。

經營績效

2024年度經營績效(利空)

  • 2024年合併營收: 新台幣142.34億元,年成長率為-0.41%。
  • 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 新台幣7.10元,年成長率為-11.7%。

近5年度合併營收(新台幣億元)

年度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第二季
合併營收 141 108 142 143 142 93

主要趨勢: 合併營收在2021年有較大跌幅後,於2022年回升至約142億元水平,並在2023-2024年維持穩定。2025年第二季累計營收為93億元,若此趨勢持續,全年營收可能持平或略低於2024年。

2024年合併營收分布圖

  • 其他工程:52.1%
  • 土建工程:24.9%
  • 建設工程:23.0%

主要趨勢: 其他工程佔營收比重最高,顯示公司業務多元性。土建與建設工程合計約佔一半。

近5年度尚未認列營收(新台幣億元)(利多)

年度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第二季
尚未認列營收 255 382 366 296 450 468

主要趨勢: 尚未認列營收在2024年大幅成長至450億元,2025年第二季進一步增加至468億元,創近五年新高,顯示未來營收來源充沛。

2024年尚未認列營收分布圖

  • 其他工程:46%
  • 土建工程:35%
  • 建設工程:19%

主要趨勢: 與營收分布類似,其他工程和土建工程佔尚未認列營收的大宗。

近5年度新簽約額(新台幣億元)(利多)

年度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第二季
新簽約額 151 231 113 84 193 135

主要趨勢: 新簽約額在2022-2023年經歷低谷後,於2024年強勁復甦至193億元。2025年第二季已達135億元,顯示全年新簽約額有望超越2021年的高點。

2024年新簽約額分布圖

  • 建設工程:39%
  • 其他工程:31%
  • 土建工程:30%

主要趨勢: 新簽約額分佈較為均衡,建設工程佔比最大。

近5年度在建工程合約(新台幣億元)(利多)

年度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第二季
在建工程合約 439 466 543 519 746 846

主要趨勢: 在建工程合約金額呈現持續穩健增長,2024年達到746億元,2025年第二季更攀升至846億元,為近五年最高,表明公司業務持續擴張。

2024年在建工程合約分布圖

  • 其他工程:47%
  • 土建工程:35%
  • 建設工程:18%

主要趨勢: 其他工程和土建工程佔在建工程合約的大部分,符合公司多元化的業務範圍。

2025年第二季合併資產負債表(與2024年第二季比較)(利多)

項目 2025/06/30 (千元) 2024/06/30 (千元) 變動 (%)
流動資產 12,497,901 11,778,664 +6.1%
   其中現金及約當現金 4,896,000 不適用 不適用
總資產 13,400,476 12,724,932 +5.3%
總負債 8,006,970 7,961,517 +0.6%
股東權益總計 5,393,506 4,763,415 +13.2%

主要趨勢: 流動資產、總資產和股東權益均呈現增長,總負債保持相對穩定,顯示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流動性良好。

2025年第二季合併綜合損益表(與2024年第二季比較)(利多)

項目 2025Q2 (千元) 佔營收% 2024Q2 (千元) 佔營收% YOY (%)
營業收入 9,281,203 100.0% 6,510,670 100.0% +42.6%
營業毛利 744,175 8.0% 447,586 6.9% +66.3%
營業淨利 554,780 6.0% 290,634 4.5% +90.9%
稅前淨利 588,585 6.3% 342,587 5.2% +71.8%
本期淨利 451,319 4.9% 256,231 3.8% +76.1%
基本稅後每股盈餘 (元) 3.67 - 2.12 - +73.1%

主要趨勢: 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本期淨利均實現大幅增長,每股盈餘更是強勁成長73.1%,顯示單季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過去5年度財務資訊彙整 (2020年-2024年)

項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營業收入 (千元) 14,130,629 10,772,322 14,204,563 14,292,411 14,234,149
營收成長率 (%) 23.3% -23.8% 31.86% 0.62% -0.41%
營業毛利率 (%) 7.5% 11.1% 11.3% 10.5% 9.3%
稅前淨利 (千元) 782,192 923,047 1,325,771 1,254,881 1,103,489
每股盈餘 (元) 5.91 6.98 8.98 8.20 7.10
現金股利 (元) 3.60 2.60 4.15 4.00 3.20
股利發放率 (%) 60.9% 51.6% 50.1% 51.2% 53.5%

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 2024年營收與前一年持平。
  • 獲利能力(利空): 營業毛利率、稅前淨利及每股盈餘自2022年達到高峰後,在2023年及2024年呈現下滑趨勢,表明成本壓力或專案組合變化對整體獲利產生影響。
  • 股利政策: 股利發放率在過去五年保持約50-60%的相對穩定水平,但每股現金股利在2024年有所下降。

財務數據 - 獲利能力(2020年-2025年Q2)

項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Q2
資產報酬率 (%) 7.10% 7.93% 9.98% 8.15% 6.84% 6.83%
股東權益報酬率 (%) 21.56% 22.51% 27.23% 22.03% 17.24% 16.82%
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比率 (%) 73.77% 87.05% 113.66% 103.95% 89.62% 95.60%
純益率 (%) 4.43% 6.87% 7.38% 6.93% 6.14% 4.86%
本益比 8.32 7.11 5.73 9.74 9.75 11.19

主要趨勢:

  • 報酬率(利空): 資產報酬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自2022年高峰後持續下滑至2024年,並在2025年Q2保持低位,顯示資本運用效率有待改善。
  • 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比率(利多): 該比率在2025年Q2顯著回升至95.60%,反映公司在最新一季的盈利能力增強。
  • 純益率(中性偏空): 2025年Q2的純益率為4.86%,低於2024年全年水平,暗示儘管營收大增,但盈利能力仍面臨壓力。
  • 本益比(利多): 2025年Q2的本益比增加至11.19,可能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成長的預期。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因素

  • 龐大且持續增長的案量:
    • 未認列營收在2024年達新台幣450億元,2025年第二季進一步增至新台幣468億元,顯示未來營收確定性高。
    • 在建工程合約金額持續攀升,2024年達新台幣746億元,2025年第二季更達到新台幣846億元,創五年新高。
  • 新簽約額顯著復甦:
    • 2024年新簽約額強勁回升至新台幣193億元。
    • 2025年第二季新簽約額已達新台幣135億元,有望使全年簽約額創歷史新高。
  • 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突出:
    • 營業收入年增42.6%,營業淨利年增90.9%,本期淨利年增76.1%。
    • 基本稅後每股盈餘年增73.1%至新台幣3.67元,顯示短期獲利能力大幅提升。
    • 毛利率與營益率亦有顯著改善。
  • 積極參與高科技廠房建設:
    • 承攬台積電、ASML、聯發科等多家指標性科技大廠建案,受惠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擴張及政府對AI相關基礎建設的推動。
  • 政府公共工程與社會住宅需求穩定: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持續增長,特別是軌道等長期大型基建案,提供穩定的訂單來源。
    • 社會住宅興辦計畫的推進也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業務。
  • 強化ESG與綠色建築策略:
    • 連續十年發行永續報告書,多次獲得永續獎項,彰顯公司在ESG方面的領先地位。
    • 推動綠色採購(2024年逾新台幣7億元)與供應鏈合作減碳(預計8個開發案可減碳34%),提升企業形象,符合產業永續發展趨勢。
  • 財務體質穩健:
    • 2025年第二季流動資產、總資產及股東權益均有所增長。
    • 持有充裕現金及約當現金新台幣48.96億元,資金運用靈活。
    • 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比率在2025年Q2顯著回升。

利空因素

  • 營建業缺工問題未緩解:
    • 營建業勞動力缺口達5.3萬人,基層勞工最缺,儘管有移工核配仍無法完全填補,將持續推高人力成本。
  • 營建勞務成本持續上漲:
    • 多種工種的工資在2022年至2025年6月期間呈現6.1%至9.5%的總漲幅,對獲利空間造成壓力。
  • 2024年全年獲利能力下滑:
    • 2024年營業收入略減0.41%,每股盈餘下滑11.7%至新台幣7.10元。
    • 營業毛利率、稅前淨利及每股盈餘在2023-2024年呈現下滑趨勢,反映成本壓力或專案組合對年度獲利的負面影響。
  • 打房政策對房市的潛在影響:
    • 政府打房政策導致房地產交易量下降及建商信心減弱,可能影響民間住宅工程的未來案量增長。
  • 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下降:
    • ROA與ROE自2022年高點後持續下滑至2024年,並在2025年Q2持續低迷,顯示資本運用效率仍有改進空間。
  • 2025年Q2純益率較2024全年下降:
    • 儘管Q2營收大增,但4.86%的純益率低於2024年全年的6.14%,暗示當期項目毛利率可能面臨較大壓力,或者受到項目組合的影響。

總結

根基營造(2546)的2025年財報法人說明會揭示了公司在變化中的營建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成長潛力。儘管2024年全年業績受到成本壓力影響,但2025年第二季的財務數據呈現顯著的反轉與成長,特別是營業收入與每股盈餘的大幅躍升,預示著公司步入一個新的擴張週期。龐大的未認列營收、不斷增長的在建工程合約以及對高科技廠房與公共工程的深度參與,構建了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

從市場角度來看,這些利多資訊有望在短期內對股價構成正面支撐,反映市場對其未來業績的樂觀預期。長期而言,根基營造在綠建築、智慧施工以及永續發展方面的策略佈局,使其在產業轉型中具備競爭優勢,有助於其抵禦產業逆風並把握結構性成長機會。公司透過自動化與預鑄化來應對缺工及成本挑戰,是其長期發展的關鍵戰略。

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應在看到亮眼單季表現的同時,審慎評估其長期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特別是在持續的成本壓力下毛利率的走勢。此外,公司能否高效將大量訂單轉化為實質利潤、自動化策略的實際成效,以及未來的股利政策,都是值得密切關注的重點。整體而言,根基營造展現了堅實的業務基礎和積極的應對策略,長期前景看好,但短期內仍需關注成本控制與獲利能力的邊際變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131號(冠德大樓地下一樓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法說會,說明本公司113年上半年營運成果。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