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華(248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希華(248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希華法人說明會 2024 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希華(股票代碼:2484)於 2024 年 12 月 24 日發佈之法人說明會內容,旨在向投資人揭露公司 2024 年度的營運與財務狀況。報告內容涵蓋了公司的願景、使命、生產據點、產品組合與應用、以及詳細的財務數據。從整體來看,希華公司在 2023 年至 2024 年初經歷了一段營運挑戰期,但近期季度數據顯示出部分回穩跡象。以下將針對報告內容進行詳細分析與總結。
報告整體觀點
希華作為高階頻率控制元件的製造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關鍵領域,並具備從原物料到終端產品的垂直整合能力,這為公司提供了穩固的產業基礎。然而,從財務數據觀察,公司在 2023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面臨顯著的營收與獲利壓力,各項財務指標均呈現大幅衰退。儘管如此,2024 年第三季度的營收與毛利(絕對金額)已出現環比成長,顯示市場需求可能正在觸底反彈,或公司營運已開始走出谷底。
公司的財務體質相對穩健,負債比率持續下降,流動比率維持高檔,顯示其短期償債能力良好。這使得公司在面對營運逆風時,仍能保持一定的財務彈性。然而,利潤率的持續低迷及稅後淨利的波動,提醒投資人需持續關注公司能否有效改善獲利能力。
條列式重點摘要
- 公司願景與使命:
- 願景:成為全球製造高階頻率控制元件的先驅者。
- 使命:創造股東最大權益、照顧員工、善盡社會責任。
- 生產據點與核心能力:
- 總部與主要生產基地設於台中,負責研發與主要製造。
- 竹南光罩廠負責光罩製程晶圓設計與生產,專注於 32.768 kHz、小型及高頻晶體與振盪器。
- 台南廠負責合成石英棒的成長與 KHz 級產品製造。
- 具備從合成石英原物料到晶體、振盪器終端產品的垂直整合生產能力。
- 產品組合:
- 包含石英與晶圓(合成石英、3 吋 MEMS 音叉晶圓加工)、晶體(封裝、32.768 KHz 音叉晶體、熱敏電阻)、振盪器(OSC、VCXO、TCXO、(VC)TCXO)。
- 產品應用多元化:
- 產品廣泛應用於網路通訊(Wi-Fi 路由器、交換器、閘道器、FWA、智慧家庭設備)、物聯網與穿戴裝置(IoT、穿戴裝置、藍牙、TWS、GPS/GNSS、模組)、行動通訊(4G LTE、5G 手機)、個人電腦與消費性電子(筆記型電腦、零售、電競、伺服器、消費性電子)及車用電子(電動車、胎壓偵測器、資訊娛樂系統)。
- 2024 年營收結構:
- 依地區:台灣佔比最高 (30%),其次為歐盟 (24%)、中國 (16%)、美國 (11%)、全球 EMS (10%)、日韓 (8%)。顯示營收來源多元分散。
- 依應用:網路通訊佔比最高 (40%),其次為物聯網與穿戴裝置 (21%)、個人電腦與消費性電子 (20%)、行動通訊 (15%)。車用電子目前佔比最小 (4%)。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分析
資產負債表 (2023.9.30 至 2024.9.30)
項目 (單位: 新台幣仟元) 2023.9.30 2023.12.31 2024.9.30 趨勢 (2023.9.30 → 2024.9.30) 流動資產 2,683,304 2,584,960 2,253,349 下降 資產總額 5,121,945 5,274,685 4,519,567 下降 流動負債 720,632 747,655 600,889 下降 負債總額 1,268,416 1,185,007 794,888 下降 權益總額 3,853,529 4,089,678 3,724,679 下降 負債比率 25% 22% 18% 顯著下降 (改善) 流動比率 372% 346% 375% 小幅上升 (維持高檔) 速動比率 282% 222% 219% 下降 每股淨值 24.13 25.61 23.32 下降 分析: 從 2023 年 9 月 30 日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的流動資產、資產總額、流動負債、負債總額及權益總額均呈現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負債比率從 25% 大幅下降至 18%,顯示公司財務結構顯著改善,對債務的依賴度降低,這是一個正面的訊號。流動比率在期間內雖有波動,但最終上升至 375%,維持在高水平,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極佳。速動比率則有所下降,但仍處於健康範圍。每股淨值從 24.13 元下降至 23.32 元,反映了公司權益總額的減少,對股東價值而言是負面影響。
綜合損益表 (比較 2023 年與 2024 年前三季、以及 2022 年與 2023 年全年)
項目 (單位: 新台幣仟元) 2023.1.1~2023.9.30 2024.1.1~2024.9.30 年增率 (%) (前三季) 2022 (全年) 2023 (全年) 年增率 (%) (全年) 營業收入 1,786,298 1,657,388 -7.2% 3,263,584 2,355,394 -27.8% 營業毛利 510,363 332,485 -34.9% 1,250,672 646,361 -48.3% 營業利益 237,145 77,963 -67.1% 799,556 279,148 -65.1% 稅前淨利 331,775 134,804 -59.4% 983,342 343,357 -65.1% 稅後淨利 252,251 110,555 -56.2% 768,073 260,742 -66.1% 毛利率(%) 28.6% 20.1% -29.8% 38.3% 27.4% -28.4% 營業利率(%) 13.3% 4.7% -64.6% 24.5% 11.9% -51.6% 淨利率(%) 14.1% 6.7% -52.8% 23.5% 11.1% -53.0% 權益報酬率 6.3% 2.8% -55.4% 18.9% 6.4% -66.4% 每股盈餘 1.58 0.69 -56.3% 4.82 1.64 -66.0% 分析: 綜合損益表顯示,無論是 2023 年全年對比 2022 年,還是 2024 年前三季對比 2023 年前三季,公司的營收、各項利潤(毛利、營業利益、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利潤率(毛利率、營業利率、淨利率)、權益報酬率以及每股盈餘(EPS)都呈現大幅衰退。其中,2023 年全年營收年減 27.8%,稅後淨利年減 66.1%;2024 年前三季營收年減 7.2%,稅後淨利年減 56.2%。毛利率從 2023 年前三季的 28.6% 下降至 20.1%,淨利率也從 14.1% 下降至 6.7%。這些數據明確指出公司在近期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和獲利挑戰。
每季財務績效 - 營業收入 (Q1-22 至 Q3-24)
季度 營收 (新台幣百萬元) 季環比成長率 (QoQ) 年同比成長率 (YoY) Q1-22 826 5.6% 13.2% Q2-22 918 11.1% 11.4% Q3-22 845 -8.0% -5.2% Q4-22 675 -20.1% -13.7% Q1-23 616 -8.7% -25.4% Q2-23 581 -5.7% -36.7% Q3-23 589 1.4% -30.3% Q4-23 569 -3.4% -15.7% Q1-24 522 -8.3% -15.3% Q2-24 518 -0.8% -10.8% Q3-24 617 19.1% 4.8% 分析: 營業收入在 2022 年第二季達到高峰 (918 百萬元) 後,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直至 2024 年第二季觸及低點 (518 百萬元)。這反映了市場需求或公司銷售表現的長期壓力。然而,2024 年第三季營收大幅回升至 617 百萬元,實現了 19.1% 的季環比成長及 4.8% 的年同比成長。這是一個積極的訊號,表明公司營收可能已見底回升。
每季財務績效 -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 (Q1-22 至 Q3-24)
季度 營業毛利 (新台幣百萬元) 毛利率 (%) 季環比成長率 (QoQ) 年同比成長率 (YoY) Q1-22 288 34.9% 10.3% 77.8% Q2-22 356 38.8% 23.6% 58.2% Q3-22 350 41.4% -1.7% 27.3% Q4-22 257 38.1% -26.6% -1.5% Q1-23 199 32.3% -22.6% -30.9% Q2-23 159 27.4% -20.1% -55.3% Q3-23 152 25.8% -4.4% -56.6% Q4-23 136 23.9% -10.5% -47.1% Q1-24 90 17.2% -33.8% -54.8% Q2-24 113 21.8% 25.6% -28.9% Q3-24 129 20.9% 14.2% -15.1% 分析: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的走勢與營收相似,從 2022 年第三季的高點 (350 百萬元,毛利率 41.4%) 持續下滑,直至 2024 年第一季觸及低點 (90 百萬元,毛利率 17.2%)。隨後,2024 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營業毛利呈現環比成長,分別為 25.6% 和 14.2%,毛利率也從低點回升至 20% 以上。這與營收的回升趨勢一致,反映了銷售額增加帶動毛利改善。然而,當前的毛利率 (20.9%) 仍遠低於歷史高峰期 (超過 40%),顯示公司可能仍面臨產品價格壓力或成本上升的挑戰。
每季財務績效 - 稅後淨利與淨利率 (Q1-22 至 Q3-24)
季度 稅後淨利 (新台幣百萬元) 淨利率 (%) 季環比成長率 (QoQ) 年同比成長率 (YoY) Q1-22 165 20.0% 46.0% 114.3% Q2-22 240 26.1% 45.5% 163.7% Q3-22 273 32.3% 13.8% 122.0% Q4-22 90 13.3% -67.0% -20.4% Q1-23 87 14.1% -3.3% -47.3% Q2-23 70 12.0% -19.5% -70.8% Q3-23 119 20.2% 70.0% -56.4% Q4-23 -15 -2.6% -112.6% -116.7% Q1-24 39 7.5% -360.0% -55.2% Q2-24 43 8.3% 10.3% -38.6% Q3-24 29 4.7% -32.6% -75.6% 分析: 稅後淨利在 2022 年第三季達到高峰 (273 百萬元,淨利率 32.3%) 後急劇下滑,甚至在 2023 年第四季出現虧損 (-15 百萬元)。儘管 2024 年第一、第二季轉虧為盈 (39 百萬元、43 百萬元),但第三季稅後淨利再次季環比下滑至 29 百萬元,淨利率也降至 4.7%。這表明公司的獲利能力仍然較為脆弱且不穩定,相較於歷史高峰期的淨利率有顯著差距。
股利政策 (2019 年至 2023 年)
項目 (單位: 元)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每股盈餘 (EPS) 0.76 1.02 2.54 4.82 1.64 每股股利 (DPS) 0.95 1.00 1.50 2.20 1.50 當年度平均收盤價 20.06 20.84 31.37 35.36 34.69 股息發放率 (%) 125.00 98.04 59.06 45.64 91.46 殖利率 (%) 4.74 4.80 4.78 6.22 4.32 分析: 希華的每股盈餘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呈現顯著成長,但 2023 年大幅回落至 1.64 元,反映了該年度經營狀況的惡化。每股股利在 2022 年達到 2.2 元高峰後,2023 年降至 1.5 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股息發放率在 2023 年高達 91.46%,雖然維持了較高的股利發放,但在盈餘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如此高的發放率可能影響公司保留盈餘用於未來發展或度過景氣低谷的能力。殖利率在 2022 年達到 6.22% 後,2023 年降至 4.32%,仍屬合理範圍。
利多與利空資訊判斷
利多資訊 (Bullish Factors)
- 戰略定位與垂直整合:公司願景為高階頻率控制元件的先驅者,且具備從原物料(合成石英)到終端產品(振盪器)的垂直整合能力,有助於成本控制與技術領先。
- 產品與應用多元化:產品應用廣泛,橫跨網路通訊、物聯網、行動通訊、PC/消費性電子及車用電子,降低單一市場的營運風險。車用電子雖佔比不高,但為具成長潛力的應用領域。
- 穩健的財務結構:負債比率持續下降至 18%,流動比率高達 375%,顯示公司財務槓桿低、短期償債能力強,具備較高的財務韌性。
- 2024 年第三季營收回溫:營收經歷長期下滑後,2024 年第三季出現 19.1% 的季環比成長和 4.8% 的年同比成長,顯示市場需求可能正在復甦,營運低點或已過去。
- 2024 年第二、三季毛利絕對金額回升:營業毛利絕對金額連續兩個季度環比成長,反映營收回升對毛利的積極影響。
- 重回獲利軌道:在 2023 年第四季出現虧損後,2024 年第一、二季稅後淨利已轉虧為盈,顯示公司已能產生正向盈餘。
利空資訊 (Bearish Factors)
- 整體營運與獲利能力大幅衰退:2023 年及 2024 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各項利潤、每股盈餘均呈現顯著年減,反映公司在過去一年多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
- 毛利率與淨利率持續低迷:儘管營收與毛利絕對金額回升,但 2024 年第三季的毛利率 (20.9%) 和淨利率 (4.7%) 仍遠低於歷史高峰,顯示產品價格競爭激烈或成本壓力持續存在,獲利能力尚未回到健康水平。
- 稅後淨利波動性大:2024 年第三季稅後淨利季環比再次下滑,顯示獲利穩定性仍有待觀察,未能形成持續性成長趨勢。
- 每股淨值下降:每股淨值從 24.13 元降至 23.32 元,反映股東權益的縮減,對長期股東價值構成負面影響。
- 高股息發放率的潛在風險:2023 年在每股盈餘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股息發放率仍高達 91.46%,可能限制公司內部資源的積累,影響未來的資本支出和技術研發投入。
- 車用電子佔比仍小:儘管車用電子是高成長領域,但目前僅佔公司營收的 4%,其成長貢獻短期內難以完全彌補其他主要應用領域的波動。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過去一年公司財報的顯著衰退,可能已經在股價上有所反映。然而,2024 年第三季度的營收與毛利回溫,以及從虧損轉為獲利,可能為市場帶來一線曙光,形成短期利多。投資人可能會將此視為營運低谷已過、觸底反彈的訊號。但鑑於毛利率和淨利率仍處於較低水平,且稅後淨利波動,市場對其未來獲利復甦的持續性和力度,仍將保持謹慎。
公司的穩健財務結構(低負債、高流動性)是其在市場不確定性中的一大優勢,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然而,每股淨值的下降和過高的股息發放率,可能會讓長期投資者對其內在價值和未來成長性有所疑慮。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希華的評估,將在短期復甦與長期獲利壓力之間權衡。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2024 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希華可能正處於營運的復甦階段。受惠於整體電子產業庫存調整結束及部分市場需求回溫,公司營收有望在短期內維持成長動能。然而,毛利率和淨利率的壓力可能仍然存在,短期內獲利能力的改善幅度預計將是溫和的,並且仍可能受市場競爭和成本波動影響而產生波動。
- 長期趨勢:鑑於希華在高階頻率控制元件領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多元化應用佈局,尤其在物聯網、5G 行動通訊和車用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投入,有望在長期市場成長中受益。未來成長的關鍵將在於能否有效提升高階產品的出貨比重,進而改善整體產品組合的毛利率,並在車用電子等高價值應用領域取得更顯著的突破。全球經濟環境、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仍是影響公司長期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獲利能力而非僅營收:雖然 Q3-24 營收回升是好消息,但毛利率和淨利率的低迷是公司目前最大的挑戰。散戶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能否透過成本控制、產品組合優化或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來有效提升利潤率。
- 季度財報的持續性:Q3-24 的反彈是否具備持續性至關重要。應持續觀察 Q4-24 及 2025 年的營收與獲利數據,判斷此次復甦是否為短期波動還是真正的趨勢反轉。
- 產業景氣循環:頻率元件產業具有週期性。投資人應了解目前產業所處的階段,並評估希華能否在下一個上行週期中抓住機會。
- 車用電子發展:車用電子是具高成長潛力的領域。雖然目前佔比小,但應關注公司在此領域的業務拓展進度,這可能成為未來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 股利政策的合理性:儘管公司維持高股息發放率,但在獲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評估其永續性,以及是否會影響公司未來的投資和發展。
- 風險管理:鑑於公司過去一年的業績壓力,散戶投資人應審慎評估風險,避免過度集中投資,並應進行充分的研究,而不是僅憑單一季度的反彈訊息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