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吉(245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敦吉(245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兆豐證券總公司13樓會議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二段95號13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N0OK3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2025年第三季敦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敦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459)於2025年11月19日發布的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總體而言,此份報告揭示了敦吉科技在營運上具備韌性,儘管整體營收面臨年對年下滑的挑戰,但公司透過營運效率的提升及策略性轉型,成功實現了獲利能力的顯著回升。各事業群亦積極佈局未來高成長領域,展現了公司對長期發展的規劃與信心。
報告的整體觀點
敦吉科技在2025年第三季的表現呈現喜憂參半的局面。從營收面來看,無論是單季或前三季累計,相較於去年同期均呈現下滑趨勢,反映了市場環境的挑戰。然而,更深層次的分析顯示,公司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純益率等獲利指標上,於2025年第三季實現了強勁的季對季和年對年增長,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產品組合優化或營運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外,敦吉科技在三大核心事業群(通路、製造、驗證)均提出了明確的策略方向,聚焦於AI、電動車、5G/6G通訊、新能源以及工業自動化等未來關鍵技術領域的投資與佈局。驗證事業群更是積極響應全球供應鏈的變動,擴展非中國地區的服務據點及能力,展現其靈活應變的能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影響: 儘管營收下滑可能在短期內對市場情緒造成一定壓力,但2025年第三季淨利與每股盈餘的強勁增長,以及獲利率的顯著改善,預計將為股價提供支撐。投資者可能會關注營收何時能恢復增長,以判斷獲利改善的可持續性。通路事業群營收及獲利年對年、季對季雙雙下滑,可能會對市場信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製造與驗證事業群在獲利能力上的季對季大幅反彈,將是潛在的正面因子。
長期影響: 敦吉科技在AI伺服器、電動車、5G/6G通訊、新能源轉換及物聯網資安等前瞻領域的積極佈局,有望為公司開闢新的成長機會。特別是驗證事業群因應全球政治經濟變化而進行的服務點擴張,以及對新興技術檢測能力的投資,將強化其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若這些策略性投資能夠逐步轉化為實際營收與獲利,將對公司長期股價形成利多支撐。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短期趨勢: 預期敦吉科技在2025年第四季可能仍面臨部分營收逆風,但獲利能力的改善趨勢有望延續。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純益率均呈現顯著回升,這顯示其內部營運調整已見成效。然而,通路事業群的挑戰需要持續關注,其復甦進度將影響整體營收表現。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的增加也暗示現金週轉效率有待觀察。
長期趨勢: 展望長期,敦吉科技的發展前景偏向樂觀。其三大事業群均著重於高附加價值產品及新興科技應用。製造事業群對變壓器、繼電器產能擴充及AI伺服器相關產品的開發,通路事業群在電動車/E-Bike、醫療、新型電源及網通領域的多元化佈局,以及驗證事業群在5G/6G、Wi-Fi 6E/7、AI伺服器與新能源產品檢測的超前部署,均為公司奠定了穩固的成長基礎。特別是驗證事業群因應地緣政治風險而進行的區域擴張,將有助於提升其全球競爭力與市場份額。這些策略性投資需時間發酵,但長期潛力巨大。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 儘管2025年第三季獲利表現亮眼,但散戶應持續關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純益率在未來季度的變化,判斷其是否為一次性因素或可持續的營運改善。
- 營收動能的恢復: 公司整體營收仍面臨年對年下滑,散戶應關注公司各事業群的新產品、新客戶及新市場拓展,這些是否能帶動營收恢復增長,特別是通路事業群的表現。
- 策略性投資的成效: 留意公司在AI伺服器、電動車、5G/6G通訊、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進度及其對實際營收與獲利的貢獻。例如,驗證事業群在AI伺服器檢測能力上的擴充,能否帶來具體訂單增長。
- 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結構: 雖然流動比率健康,但短期借款的增加以及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的拉長值得留意。散戶應關注公司資金運用效率,確保營運現金流健康。
- 地緣政治風險與應對: 驗證事業群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FCC禁令而擴充非中國地區服務點,顯示公司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這對維持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但執行進度及成本效益也需觀察。
報告內容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核心事業群
敦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459)成立於1980年8月7日,資本額為新台幣10.56億元。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1.69億元。公司由董事長兼總經理鍾元凱先生領導,並劃分為三大核心事業群:通路事業群、製造事業群和驗證事業群。
事業群 最高主管 核心業務 通路事業群 林義超 資訊、通訊、光儲存、電源系統、顯示器等電子機構零組件行銷。 製造事業群 鍾元凱 電子零組件及精密模具設計製造、塑膠零件成型組立、車載及醫療零組件製造。 驗證事業群 蔡家宏 安規及電磁兼容性測試驗證、軟體開發設計應用服務及實驗室設計建造工程。 公司營運據點遍及亞洲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廈門、河內、台北、吳江以及東京,顯示其廣泛的國際化佈局,尤其集中於大中華地區。
財務表現與趨勢分析
1. 營收與淨利趨勢 (2020-2025前三季)
年度/期間 總營收 (億元) 驗證事業營收 (億元) 製造事業營收 (億元) 通路事業營收 (億元) 本期淨利 (億元) 2020年 63.65 6.67 25.35 31.63 5.02 2021年 69.87 7.79 28.51 33.57 5.96 2022年 78.53 7.11 35.08 36.34 6.60 2023年 74.20 6.94 28.49 38.77 6.03 2024年 51.69 7.47 28.46 15.76 5.76 2025前三季 36.01 5.09 18.54 12.38 4.73 主要趨勢:
- 總營收在2022年達到高峰(78.53億元),隨後於2023年和2024年呈現下滑趨勢,2024年營收大幅縮減至51.69億元。2025年前三季累計營收為36.01億元,顯示整體營收動能仍顯不足。
- 通路事業群在2023年達到營收高峰(38.77億元),但在2024年和2025年前三季出現顯著下滑,成為整體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 製造事業群營收在2022年達到高點(35.08億元),隨後兩年有所回落,2025年前三季為18.54億元。
- 驗證事業群的營收相對穩定,且在2024年有所增長,2025年前三季為5.09億元,顯示其業務韌性。
- 本期淨利趨勢與總營收大致同步,在2022年達到高峰(6.60億元),隨後兩年略有下滑,2025年前三季已達4.73億元,若第四季表現穩定,有望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2. 合併資產負債表 (截至2025年第三季)
項目 (新台幣仟元) 2025第三季 佔比 2025第二季 佔比 2024第三季 佔比 資產 資產總額 8,892,981 100% 8,341,549 100% 9,632,495 100% 現金及約當現金 820,718 9% 785,178 9% 941,196 10% 應收帳款及票據 1,532,276 17% 1,316,345 17% 1,554,102 17% 存貨 431,029 5% 418,543 5% 499,421 5%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208,008 14% 1,188,198 14% 1,323,424 14% 負債與權益 負債總額 3,142,575 36% 3,051,507 37% 3,729,603 38% 短期借款 2,237,162 26% 1,719,982 22% 2,190,304 23% 股東權益總額 5,750,406 64% 5,290,042 63% 5,902,892 62% 關鍵指標 淨營運資金 3,174,680 2,921,346 3,680,139 流動比率 204% 199% 215% 平均收現天數 117 109 129 平均銷貨天數 56 46 59 平均付現天數 44 38 81 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 129 117 107 主要趨勢:
- 資產總額: 2025年第三季為8,892,981仟元,較2024年第三季的9,632,495仟元減少約7.68%,但較2025年第二季的8,341,549仟元有所增長。顯示整體資產規模在過去一年有所縮減,但近期有所回穩。
- 負債總額: 2025年第三季為3,142,575仟元,較2024年第三季的3,729,603仟元減少約15.75%,顯示公司在降低負債方面有所努力。然而,短期借款在2025年第三季較第二季大幅增加約30%,達到2,237,162仟元,這值得關注。
- 股東權益總額: 2025年第三季為5,750,406仟元,較2024年第三季略有下降,但較2025年第二季的5,290,042仟元增長約8.69%,顯示盈利狀況改善有助於權益回升。
- 流動比率: 維持在204%,雖然較2024年第三季的215%略低,但仍遠高於200%的健康水平,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良好。
- 淨營運資金: 2025年第三季為3,174,680仟元,較2024年第三季有所減少,但較2025年第二季有所增加。
- 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 從2024年第三季的107天逐步增加至2025年第三季的129天,其中平均收現天數和平均銷貨天數均有所增加,而平均付現天數減少。這表示現金轉換週期拉長,公司的現金被鎖在營運活動中的時間增加,資金效率有待改善。
3. 合併綜合損益表 (2025年第三季與前三季累計)
項目 (新台幣仟元) 2025第三季 與前期比較 (%) 2024第三季 與去年比較 (%) 2025前三季 與去年比較 (%) 營業收入 1,250,208 6.06% (QoQ) 1,330,888 -6.06% (YoY) 3,600,785 -8.70% (YoY) 營業毛利 397,664 32.47% (QoQ) 425,611 -6.57% (YoY) 980,743 -12.79% (YoY) 營業費用 (199,985) 28.73% (QoQ) (178,481) 12.05% (YoY) (518,217) -4.09% (YoY) 營業淨利 197,679 36.49% (QoQ) 247,130 -20.01% (YoY) 462,526 -20.83% (YoY) 稅後純益 175,363 13.47% (QoQ) 142,376 23.17% (YoY) 473,203 5.05% (YoY) 基本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1.63 1.30 4.39 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 2025年第三季營業收入為1,250,208仟元,較前一季增長6.06%,但較去年同期下滑6.06%。2025年前三季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8.70%,顯示營收仍面臨壓力。
- 營業毛利與費用: 2025年第三季營業毛利較前一季大幅增長32.47%,但營業費用也顯著增長28.73%,顯示營收回升的同時,相關成本和費用也在增加。
- 營業淨利: 2025年第三季營業淨利為197,679仟元,較前一季增長36.49%,顯示營運效率有所提升。然而,相較去年同期仍大幅下滑20.01%。前三季累計營業淨利則下滑20.83%。
- 稅後純益與每股盈餘: 這是報告中的一大亮點。2025年第三季稅後純益為175,363仟元,較前一季增長13.47%,更重要的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3.17%。基本每股盈餘為1.63元,也優於去年同期的1.30元。2025年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為473,203仟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5%,每股盈餘4.39元,優於去年同期的4.22元。這表明公司在整體獲利能力上表現出色,克服了營收下滑的挑戰。
4. 季度合併綜合損益項目與各項指標趨勢圖
項目 (新台幣億元) 2024 Q1 2024 Q2 2024 Q3 2024 Q4 2025 Q1 2025 Q2 2025 Q3 營業收入 13.41 12.72 13.31 12.25 11.72 11.79 12.50 毛利率(%) 24.00% 29.64% 31.98% 28.29% 24.14% 25.47% 31.81% 營業利益率(%) 11.60% 14.27% 18.57% 14.77% 10.24% 12.29% 15.81% 純益率(%) 11.49% 12.11% 10.70% 10.21% 12.23% 13.11% 14.03% 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 從2024年第一季的13.41億元呈現緩步下滑,至2025年第二季達到低點11.79億元,在2025年第三季略有回升至12.50億元。然而,2025年第三季的營收仍低於2024年同期。
- 獲利率: 2025年第三季的毛利率(31.81%)、營業利益率(15.81%)和純益率(14.03%)均展現強勁的季對季回升,幾乎回到或超越2024年第三季的水平。特別是純益率,連續三個季度(2025Q1、Q2、Q3)持續改善,並在2025年第三季達到此段期間的最高點,顯示公司獲利能力的顯著優化。
5. 事業群表現 (2025年第三季與前三季累計)
事業群 2025Q3 營業收入 (億元) YoY (%) QoQ (%) 2025Q3 本期獲利 (億元) YoY (%) QoQ (%) 通路事業群 3.64 -1% -22% 0.13 -7% -25% 製造事業群 7.16 -10% +30% 1.50 -15% +33% 驗證事業群 1.70 - +6% 0.37 +9% +34%
事業群 2025前三季 營業收入 (億元) YoY (%) 2025前三季 本期獲利 (億元) YoY (%) 通路事業群 12.38 - 0.52 +33% 製造事業群 18.54 -13% 3.60 -19% 驗證事業群 5.09 -11% 0.96 -8% 主要趨勢:
- 通路事業群: 在2025年第三季營收和獲利均呈現年對年與季對季雙雙下滑,顯示此事業群仍面臨較大挑戰。然而,2025年前三季累計獲利年對年增長33%,表現出前期的獲利效率提升。
- 製造事業群: 2025年第三季營收年對年下滑10%,但季對季大幅增長30%;獲利亦呈現年對年下滑15%,但季對季大幅增長33%。顯示在經歷前期低谷後,製造事業群在第三季有顯著的復甦。不過,前三季累計營收和獲利仍呈年對年下滑。
- 驗證事業群: 2025年第三季營收年對年持平,季對季增長6%;獲利更是年對年增長9%,季對季大幅增長34%。這顯示驗證事業群在2025年第三季表現強勁,是公司獲利成長的亮點之一。然而,前三季累計營收和獲利則仍呈年對年下滑。
本期獲利佔比:
- 製造事業群仍為公司主要獲利貢獻者,但其佔比從2024年第三季的79%下降至2025年前三季的71%。
- 通路事業群獲利佔比從2024年第三季的15%略微上升至2025年前三季的10% (經計算,2024Q3是15%,2025Q3是18%),而驗證事業群的獲利佔比則從2024年第三季的6%上升至2025年前三季的19% (經計算,2024Q3是6%,2025Q3是7%),顯示獲利結構正在調整,驗證事業群的貢獻度持續提升。
6. 集團營收比重:產品別 (2024年 vs 2025年前三季)
產品別 2024年營收比重 2025年前三季營收比重 音圈馬達 30.07% 25.53% 連接器 8.50% 8.49% 車用設備 8.13% 4.15% 繼電器 5.90% 6.18% 變壓器 5.37% 6.10% 電磁相容測試 4.76% 5.29% 醫療器材 3.64% 3.96% 電子標籤 - (納入其他) 3.74% 其他 29.79% 31.44% 主要趨勢:
- 音圈馬達與車用設備比重下降: 音圈馬達從30.07%下降至25.53%,車用設備從8.13%下降至4.15%。這兩大類產品營收比重的下降,部分解釋了整體營收的壓力。
- 繼電器、變壓器與電磁相容測試比重提升: 繼電器和變壓器比重有所增長,電磁相容測試也有所提升,顯示這些領域的相對成長。
- 電子標籤新興: 電子標籤在2025年前三季佔3.74%,可能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 「其他」項目比重增加: 「其他」產品類別的比重從29.79%上升至31.44%,暗示公司產品組合可能更加多元化,或有更多小型但成長中的產品類別。
事業群策略方向
1. 製造事業策略方向
- 擴大經濟規模: 增加變壓器產能和繼電器代工品項,特別是EP6 #11生產線、電源/儲能和工控繼電器。
- 創造產品價值: 開發集成式複合產品,如音圈馬達部件和A公司IMB。
- 開發新產品: 拓展AI伺服器、TPU/液態矽膠等新產品,開拓新客戶和新市場。
- 降本增效: 提升生產線自動化率,應用機器視覺、模具加工機器人、自動捲綫/點膠/選別/裝盤等技術。
2. 通路事業策略方向
- 顯示器領域: 聚焦HMI、工控、醫療、農機、採礦機、無人機、車用、電子標籤等應用,並推廣TFT Display、QLED、Touch Panel、透明屏、ESL Driver I.C、I/F I.C等產品。
- 電動車/E-Bike領域: 拓展倒車雷達、車門隱藏式把手、充電口檢測、ADAS、盲點偵測、後方來車偵測、E-bike儀表等應用,並提供各式Switch、24G毫米波雷達、變壓器、QLED、鏡頭模組。
- 醫療領域: 鎖定超音波、電腦斷層、呼吸器、血液透析機、細胞再生、AI醫療檢測儀器,並開發閃爍体、RX/TX I.C模組、各式傳感器、AI Color Chart、直流無刷微型Motor、Micro Carriers、Biochip、Freezer Bag等。
- 新型電源: 瞄準車載、工控、伺服器、通訊應用,主推SiC/IGBT、MosFet/Diode、Die/Wafer/模組、Relay。
- 工控相關: 發展AGV、AMR、工廠自動化、變頻器、工具機、IP CAM、強固型平板、機器人、無人機,以及TFT面板、相機模組、Diode模組、Sensor、Motor I.C、通信模組、線纜。
- 網通/家電: 提供散熱風扇、冷氣、洗衣機、冰箱、空淨機、除溼機、IAD、5G CPE,以及信號繼電器、BLDC Motor、通信模組、Sensor。
- 各式材料: 涵蓋電子材料、高機能塑膠、固態電池材料、隔熱及散熱材料、光學材料、氮化矽基板、軟磁材料、再生醫療耗材、均溫板、微型電池、光學樹脂、PE環保包材、潤滑油、黏著劑。
3. 驗證事業策略方向
- 擴增RF量測能力: 持續投資5G NR/6G通訊及Wi-Fi 6E/7等新技術量測能量,符合各國標準要求,並擴充多SIM卡及eSIM卡檢測技術,開發相關RF測試軟體。
- 擴建安規/節能領域: 新增USB Type C產品檢測實驗室資格,擴增台灣除濕機產品及可燃式冷媒檢測技術,並申請大陸實驗室取得伺服器產品的CECP節能及CEL能效認可資質。
- 車用電子檢測領域: 增設車載電子檢測3m電波暗室、設立EMC檢測場地及拓展充電樁測試能力,開發車載電子&整車檢測自動軟體。
- 新增小型電池及新能源轉換產品檢測: 新增穿戴式及便攜式裝置二次鋰電池檢測,尋求與國際認證機構合作,擴充大型電力及儲能設備檢測。
- 擴充AI伺服器產品檢測能力: 持續擴增AI伺服器的可檢測容量,配置CDU(液冷系統),擴充AI相關產品檢測。
- 擴充檢測服務點: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及FCC對中國實驗室的禁止令,擴充台灣現有林口與內湖的場地,並評估東南亞/國外設點可行性。
- 新增資安檢測能力: 因應物聯網產品資安要求,新增物聯網產品資安檢測資質及能力。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 (Bullish Points)
- 獲利能力顯著回升: 2025年第三季稅後純益與基本每股盈餘實現年對年雙位數增長,且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純益率季對季大幅改善,純益率更是連續三季提升並創下區間新高。此表明公司營運效率與成本控制得宜,或產品組合優化。 (依據:合併綜合損益表、季度合併綜合損益項目)
- 驗證事業群表現強勁: 2025年第三季驗證事業群獲利年對年增長9%,季對季增長34%,顯示其在新興技術檢測需求下表現突出,成為公司獲利成長亮點。 (依據:事業群表現)
- 積極佈局未來高成長領域: 製造、通路及驗證事業群均明確聚焦於AI伺服器、電動車、5G/6G通訊、新能源轉換產品、工業自動化及物聯網資安等前瞻性技術應用,為公司長期成長奠定基礎。 (依據:各事業群策略方向)
- 驗證服務點擴張以應對地緣政治變化: 驗證事業群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FCC對中國實驗室的禁止令,積極評估在台灣及東南亞/國外擴充服務點,有助於分散風險、提升國際競爭力。 (依據:驗證事業策略方向)
- 製造事業群季對季復甦: 2025年第三季製造事業群營收與獲利季對季均大幅增長,顯示其業務在經歷前幾季挑戰後開始反彈。 (依據:事業群表現)
- 資產結構穩健: 流動比率維持在200%以上,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良好。 (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
利空 (Bearish Points)
- 整體營收持續下滑: 2025年第三季與前三季累計營業收入均較去年同期下滑,通路事業群在第三季營收與獲利年對年、季對季雙雙下降,顯示整體市場環境仍具挑戰或產品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 (依據:合併綜合損益表、事業群表現)
- 現金轉換週期拉長: 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從2024年第三季的107天增加至2025年第三季的129天,其中平均收現天數和平均銷貨天數增加,平均付現天數減少,可能導致營運資金效率降低。 (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關鍵指標)
- 短期借款增加: 2025年第三季短期借款較前一季大幅增加約30%,儘管負債總額有所下降,但短期資金需求增加可能影響財務彈性。 (依據:合併資產負債表)
- 部分高比重產品營收貢獻下滑: 音圈馬達和車用設備在集團營收比重中顯著下降,可能反映這些傳統業務面臨市場競爭或需求減弱。 (依據:集團營收比重:產品別)
- 製造與驗證事業群前三季累計獲利年對年下滑: 雖然第三季表現亮眼,但製造與驗證事業群前三季累計獲利仍較去年同期減少,這表示全年度的獲利成長仍具挑戰。 (依據:事業群表現)
總結
敦吉科技2025年第三季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變動環境中展現韌性的公司。儘管面臨營收年對年下滑的挑戰,公司透過優化內部營運,成功提升了獲利能力,使2025年第三季的淨利和每股盈餘實現了顯著的年對年增長,同時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純益率也呈現出強勁的季對季回升,特別是純益率已連續三季改善並達到區間高點。這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產品組合調整或營運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從長遠來看,敦吉科技的策略性佈局值得肯定。其三大核心事業群均積極投資於AI伺服器、電動車、5G/6G通訊、新能源、工業自動化以及物聯網資安等前瞻科技領域,這將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提供強大動力。驗證事業群尤為亮眼,不僅在第三季實現了強勁的獲利增長,更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策略性地擴展非中國地區的服務據點和檢測能力,這不僅分散了經營風險,也為其在全球市場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投資人仍需保持審慎。整體營收的年對年下滑,尤其是通路事業群面臨的挑戰,是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此外,淨營運現金週期天數的拉長以及短期借款的增加,也提醒投資人應注意公司的資金運用效率和財務穩健性。短期內,營收增長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但長期而言,如果公司的策略性投資能夠有效轉化為營收和獲利,且獲利能力回升的趨勢能夠持續,敦吉科技有望在未來市場中抓住新機遇。
整體而言,敦吉科技的報告呈現出一個具備變革能力和長期潛力的企業形象。其在獲利能力上的改善, coupled with 對未來趨勢的敏銳洞察和積極佈局,使其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中依然保有競爭優勢。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當天14:10開放登入,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3d6WD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兆豐證券總公司13樓會議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二段95號13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財務暨營運概況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2jeenr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