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235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順德(235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里昂證券舉辦之法說會-「CLST Taiwan Market Mover 2026」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呈現了順德公司(股票代碼:2351)作為一家歷史悠久且不斷轉型的製造商,其在電子與文具兩大業務領域的營運狀況。整體而言,順德已成功將其營運重心轉向高價值的電子產品,尤其是在車用電子與新興的 AI 伺服器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戰略佈局。公司在全球功率導線架市場中居於領先地位,並擁有廣泛而穩固的客戶基礎,同時積極投入 ESG 實踐與國際認證,顯示其對永續經營的承諾。然而,從近期財務數據來看,公司面臨營收年對年下滑及獲利率顯著壓縮的挑戰,這反映了當前市場環境的壓力。
核心要點摘要
業務轉型與產品組合
- 營收重心轉向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佔總營收比重從 2019 年的 82% 穩步提升至 2023 年的 87%,並在 2024 年及 3Q25 維持於 86%,顯示公司成功實現業務轉型,聚焦於高附加價值的電子領域。文具業務佔比相應下降。
- 車用電子為主要成長驅動力:在電子產品終端應用中,車用電子的佔比從 2019 年的 34% 大幅成長至 3Q25 的 49%,成為最大的應用領域,凸顯公司在電動車與車用電子市場的強勢佈局。工業與消費性電子應用佔比則有波動,工業應用呈現下降趨勢。
市場地位與競爭優勢
- 功率導線架全球龍頭:順德在全球功率導線架市場擁有 16.9% 的市佔率,位居第一,展現其在半導體關鍵零組件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市場領先地位。
- 導線架全球前四名:在整體導線架全球市場中,順德以 7.4% 的市佔率排名第四。
- 臺灣文具市場領導者:在五金文具市場方面,順德在臺灣市場排名第一。
- 多元化客戶基礎:公司在電子事業部擁有 ST、Infineon、Vishay 等眾多國際知名半導體客戶,文具事業部則服務 PHC、ACCO Brands、PLUS、KOKUYO 等全球知名品牌,顯示其客戶關係穩固且分散。
公司沿革與全球佈局
- 悠久歷史與持續擴張:順德公司創立於 1953 年,擁有超過七十年的歷史。公司於 1983 年成立電子事業部,並於 1996 年上市。近年持續進行據點擴充(如 2023 年南投 H 棟擴充)及專注於智財管理(2024 年通過 TIPS(A 級) 驗證)。
- 全球化營運據點:公司在全球設有生產工廠(臺灣彰化、南投,中國江蘇)及銷售辦事處(美國維吉尼亞、日本大阪),具備國際供應鏈與市場觸角。
ESG 與永續發展
- 高度重視 ESG:公司取得多項國際認證,包括 ISO/IEC 27001、ISO 17025、ISO 14064-1、IATF16949、ISO 45001、ISO 9001、ISO 14001、ISO 50001 等,涵蓋資訊安全、品質、環境、職業安全與健康等面向。
- 承諾科學減碳目標:2025 年提交 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承諾書,展現其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積極作為。
新產品與技術趨勢
- 積極佈局 AI 伺服器市場:報告特別強調公司在 AI 伺服器領域的參與,預估每個 AI 伺服器機架的 Infineon BOM 價值高達 12,000 至 15,000 美元,顯示順德在此高成長市場的潛在貢獻與價值。
- 電子產品應用廣泛:產品線涵蓋車用(xEV 電動車、ADAS、充電樁)、工業(馬達控制、5G 基地台、智慧電網、太陽能)及消費性電子(計算機、行動裝置、安全晶片),應用領域多元。
- 文具產品持續創新:儘管營收佔比小,文具產品仍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省力型訂書機、I-PUSH 滾輪修正帶、鈦金屬剪刀等具專利及設計獎項的產品。
財務資訊
項目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YT3Q25 營收 (百萬美元) 8,839 8,451 11,152 11,724 10,856 10,815 7,664 毛利率 (%) 17.4 15.8 18.9 17.7 17.1 15.9 12.5 淨利率 (%) 8.5 4.7 8.2 8.5 7.2 6.7 2.4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9.2 6.7 14.5 14.8 11.1 10.0 - 趨勢分析:
- 營收波動與近期停滯:營收在 2021-2022 年經歷強勁成長後,於 2023-2024 年呈現停滯或微幅下滑。截至 YT3Q25 的營收為 7,664 百萬美元,若以此推估全年,可能與 2023-2024 年水準相近或略低。
- 獲利率顯著下滑:毛利率從 2021 年的高點 18.9% 持續下滑至 YT3Q25 的 12.5%,淨利率亦從 2022 年的 8.5% 下降至 YT3Q25 的 2.4%,顯示公司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 股東權益報酬率回升後趨緩:ROE 在 2020 年低點 6.7% 後強勁回升至 2022 年的 14.8%,但 2023 年和 2024 年則呈現下降趨勢(11.1% 和 10.0%)。
合併綜合損益表 (3Q25 概況)
項目 (新台幣千元) 3Q25 2Q25 3Q24 3Q25 vs 2Q25 (%) 3Q25 vs 3Q24 (%) 營業收入 2,542,664 2,594,808 2,905,144 -2.0% -12.5% 營業毛利 316,115 272,180 455,851 +16.1% -30.7% 營業毛利率 12.4% 10.5% 15.7% +1.9% 點 -3.3% 點 營業淨利 103,607 71,115 226,821 +45.7% -54.3%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 87,353 -42,363 156,693 從虧損轉盈 -44.3% 純益率 3.9% -1.4% 5.8% 從負轉正 -1.8% 點 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0.48 -0.23 0.86 從虧損轉盈 -44.2% 趨勢分析:
- 季對季(3Q25 vs 2Q25)改善:儘管營收微幅下滑 2.0%,但毛利率從 10.5% 大幅提升至 12.4%,營業淨利增長 45.7%。更重要的是,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從 2Q25 的虧損 42,363 千元轉為 3Q25 的獲利 87,353 千元,每股盈餘也從負 0.23 元轉為正 0.48 元。這主要歸因於毛利率改善與營業外收支從負轉正。
- 年對年(3Q25 vs 3Q24)衰退:與去年同期相比,3Q25 營收顯著下滑 12.5%。毛利、營業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及每股盈餘均大幅衰退,分別下降 30.7%、54.3%、44.3% 及 44.2%。這表明公司在過去一年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減弱。
合併資產負債表 (2025.9.30 概況)
項目 (新台幣千元) 2025.9.30 2025.6.30 2024.9.30 資產總計 12,271,857 12,307,991 12,587,699 現金及金融資產 623,550 769,908 793,758 存貨 3,732,688 3,741,179 3,997,402 負債總計 5,213,035 5,390,536 5,349,006 股東權益總計 7,058,822 6,917,455 7,238,693 趨勢分析:
- 資產規模略減:總資產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均略有下降。
- 現金部位下降:現金及金融資產持續減少,顯示資金運用或營運現金流入可能趨緩。
- 存貨與應收帳款管理:存貨和應收帳款均呈現下降趨勢,可能反映了公司庫存管理效率的提升或市場需求趨緩。
- 負債結構改善:總負債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股東權益則在 3Q25 略有回升,負債比率大致穩定。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 (Bullish Factors)
- 電子業務佔比持續提升並穩定:電子產品營收比重穩定在 86%,顯示公司成功轉型並聚焦高價值業務,長期發展方向明確。
- 車用電子應用成長強勁:車用電子佔比提升至 49%,符合全球電動車及車用電子趨勢,為公司帶來強勁的成長潛力。
- 功率導線架市場領導地位:在全球功率導線架市場位居第一,擁有技術與市場競爭優勢,為電子業務的穩固基礎。
- 進軍 AI 伺服器市場:明確參與 AI 伺服器供應鏈,每個 AI 伺服器機架的 BOM 價值高,能從此高速成長市場中獲益。
- 多元化且穩固的客戶基礎:電子和文具領域均擁有眾多國際知名客戶,有助於降低單一客戶集中度風險,並確保營收穩定性。
- 卓越的 ESG 表現與國際認證:多項國際標準認證及 SBTi 減碳承諾,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吸引 ESG 導向的投資者。
- 3Q25 營運表現季對季改善:相較於 2Q25 的虧損,3Q25 獲利顯著回升並轉虧為盈,顯示營運已出現初步好轉跡象。非營業收支轉正對獲利貢獻大。
- 文具產品持續創新:儘管文具佔比小,但持續推出具專利和設計獎項的創新產品,有助於維持穩定的利基市場和品牌形象。
利空 (Bearish Factors)
- 營收年對年下滑:3Q25 營收較 3Q24 下滑 12.5%,年度營收趨勢在 2023-2024 年也呈現停滯或微幅下降,顯示整體市場需求或公司成長動能面臨壓力。
- 獲利率顯著衰退:毛利率及淨利率從 2021/2022 年的高點持續下滑,至 YT3Q25 僅剩 12.5% 和 2.4%,遠低於往年水準。3Q25 的獲利率也顯著低於 3Q24,顯示公司面臨成本上升、競爭加劇或產品組合變化的挑戰。
- 淨利與每股盈餘年對年大幅下降:3Q25 的營業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和每股盈餘均較 3Q24 大幅下降,表明獲利能力同比大幅削弱。
- 現金及金融資產持續減少:現金部位呈下降趨勢,可能影響未來營運彈性或資本支出能力。
- 市場佔有率數據較舊:報告中全球市場市佔率數據來源為 2020 年 4 月,可能未能完全反映最新的市場動態與競爭格局。
總結:整體觀點、股票市場影響、未來趨勢判斷與投資人注意事項
報告的整體觀點
順德公司展現了其在產業轉型與高價值業務佈局上的遠見與執行力,特別是在電子事業部,透過深耕車用電子與搶攻 AI 伺服器市場,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公司在技術創新、市場地位和客戶關係方面具備堅實的競爭優勢,且高度重視 ESG 實踐。然而,近期的財務表現,尤其是獲利率的明顯下滑和營收的年對年衰退,指出公司在短期內仍面臨顯著的營運挑戰和市場逆風。儘管 3Q25 呈現季對季的改善,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弱勢表現仍需謹慎看待。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由於毛利率和淨利率的顯著下滑,以及營收的年對年衰退,短期內市場可能對順德的盈利能力持保守態度。雖然 3Q25 的季對季回升提供了一絲曙光,但投資者可能更關注長期趨勢是否能擺脫低谷。股價可能反映市場對獲利前景的擔憂,並在短期內承壓。
- 長期影響:公司的長期戰略佈局,如在車用電子、功率導線架的領先地位以及對 AI 伺服器市場的積極參與,是潛在的長期利多。若公司能成功將這些成長動能轉化為可持續的獲利增長,並有效改善獲利率,將有助於吸引長線投資者,推動股價上漲。ESG 方面的努力也有助於提升公司在機構投資者中的吸引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預期全球經濟和半導體產業的逆風可能持續影響順德的營運表現,特別是毛利率的回升可能需要時間。公司在 3Q25 經歷了季對季的初步好轉,這可能意味著營運谷底已過,但要看到顯著的年對年增長和獲利能力的大幅改善,仍需觀察未來幾季的表現。重點將在於市場需求的復甦速度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成效。
- 長期趨勢:順德在電動車、ADAS、5G 基礎設施、智慧電網及 AI 伺服器等高科技領域的佈局,將使其受益於這些產業的長期增長。作為功率導線架的領導者和重要供應商,公司有能力捕捉這些結構性趨勢帶來的機遇。長期而言,如果能有效將市場優勢轉化為穩定且具競爭力的獲利率,並持續創新,公司前景依然樂觀。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獲利率趨勢:毛利率和淨利率是判斷公司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投資人應密切追蹤未來季度財報,觀察這兩個指標是否能持續改善並回升到健康水準。這是判斷公司是否走出谷底的核心依據。
- 評估車用電子與 AI 伺服器業務的實際貢獻:儘管這些是高成長潛力的領域,但需關注它們在總營收和淨利中的實際佔比及其成長速度。口頭承諾與實際業績之間的差距是散戶尤其需要警惕的。
- 審視庫存與現金流管理:雖然資產負債表顯示存貨與應收帳款略有下降,但現金部位的減少是一個潛在警訊。應關注公司的營運現金流狀況,確保其有足夠的流動性支持營運和資本支出。
- 注意非營業收支的穩定性:3Q25 非營業收支由負轉正對當季獲利貢獻顯著。投資人需了解其具體構成,並判斷這種正面貢獻是否具備持續性,以免被一次性因素影響判斷。
- 警惕市場週期性風險:半導體行業具有週期性,順德作為供應鏈中的一環,其表現難免受整體行業景氣波動影響。投資人應對行業前景保持理性預期。
- 研判市場佔有率的最新資訊:報告中部分市場佔有率數據來源較舊。若能獲得更即時的市場數據,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評估公司的競爭力。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晶華酒店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新加坡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野村證券於新加坡舉行海外投資人會議,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國泰證券忠孝分公司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香港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大和國泰證券舉辦之法說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