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順德(235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順德(235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提供了順德公司(股票代碼:2351)在2025年9月3日法說會的簡報內容。綜合來看,順德公司在產品組合轉型、市場地位、技術研發及客戶基礎方面展現了顯著的長期優勢,尤其在功率導線架及汽車電子領域具備領先地位。然而,報告中的最新財務數據揭示了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面臨嚴峻的短期營運挑戰,包括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並轉為虧損。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順德公司在產業發展趨勢方面表現出前瞻性,成功將營收重心轉向電子產品,特別是積極佈局高成長的汽車電子及AI伺服器市場,並在功率導線架領域取得全球市佔率第一的佳績。公司持續投入研發,獲得多項國際認證,並擁有廣泛且穩固的國際客戶群,這些均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最新的合併綜合損益表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的營運表現急劇惡化,出現淨虧損,毛利率與淨利率均大幅下滑,且營業外支出顯著增加,這對公司的短期營運構成巨大壓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年減、毛利率和淨利率大幅下滑,以及轉為虧損的財務結果,將對順德公司股價造成顯著的短期利空壓力。市場可能會對其近期營運狀況、盈利能力及短期前景產生擔憂,導致股價承壓或下跌。巨額的營業外損失亦可能引發市場對其財務穩定性的疑慮。
-
長期影響: 儘管短期財務表現不佳,公司在汽車電子、AI伺服器等高附加價值領域的深耕,以及在功率導線架的市場領導地位,仍是其長期成長潛力的重要支撐。若公司能有效應對當前挑戰,改善盈利能力,並使新產品線的效益逐步顯現,長期來看,這些策略性佈局仍有望為股價提供支撐。然而,在確認營運觸底反彈前,市場將保持觀望態度。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順德公司在短期內仍將面臨營運逆風。電子產業景氣的波動、市場競爭壓力以及公司內部對成本結構和營運效率的調整,將是影響其未來幾季財報表現的關鍵因素。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其毛利率和淨利率能否止跌回升,以及是否能迅速扭轉虧損局面。營業外損失的性質及其是否會持續發生,也將是短期內需要關注的風險點。
-
長期趨勢: 展望長期,順德公司在汽車電子和AI伺服器市場的佈局,預計將成為其主要的成長動能。全球電動車及智慧駕駛技術的發展,以及AI運算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將持續帶動對高性能功率導線架及相關電子元件的需求。公司在這些領域的領先技術、優質客戶群和全球化佈局,使其具備抓住長期產業趨勢的能力。若能成功度過短期挑戰,其轉型效益有望在未來幾年逐步顯現。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謹慎評估短期財務風險: 2025年第二季度的淨虧損、毛利率及淨利率的顯著下滑是重要的警訊。散戶投資人應避免在資訊不明朗或虧損擴大時盲目投入,務必等待公司發布後續財報,觀察營運狀況是否改善。
-
關注轉型效益的實際落地: 雖然公司積極佈局高成長產業,但這些佈局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實際的營收和利潤。散戶應關注公司在新產品線(如AI伺服器相關元件、車用功率模組)的訂單量、產能利用率及實際貢獻,而非僅憑概念投資。
-
留意現金流與財務結構: 報告顯示現金及金融資產減少,股東權益亦受虧損影響而下降。散戶應關注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確保其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支持營運和未來的發展。非流動負債的增加也需關注其用途及對公司長期財務健康的影響。
-
理解營業外收支: 2Q25出現巨額營業外損失,是導致虧損的重要原因。散戶應試圖透過公司公告或新聞,了解這些營業外損失的性質(例如匯兌損失、資產減損或其他一次性費用),判斷其是否具有持續性。若為一次性因素,則對未來營運影響較小;若為持續性問題,則需高度警惕。
-
保持耐心,長期觀察: 對於看好順德公司長期轉型潛力的投資人,應將其短期財務挑戰視為一個長期的觀察點。在公司營運狀況確認好轉、盈利能力恢復前,建議保持觀望,避免過早或過度介入。長期投資需基於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理解和對產業趨勢的判斷,而非短期股價波動。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發展歷程
-
公司名稱與代碼: 順德公司 (SDI Corporation),股票代碼 2351:TT。
-
成立與轉型: 1953年創立,初期以文具製造為主。1983年成立電子事業部門,開始生產半導體導線架及IC插座,為公司轉型關鍵。1996年電子類股掛牌上市。
-
技術與客戶拓展: 2001年跨入IDM市場,陸續新增IDM客戶。2017年榮獲Infineon最佳供應商,顯示其在重要客戶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與技術實力。
-
產能擴充: 2023年南投H棟擴充完成,預示未來產能提升以應對市場需求。
-
永續發展與智財管理: 2024年通過TIPS(A級)智財管理驗證,2025年提交SBTi承諾書,承諾設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減碳目標,顯示公司在永續經營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投入。
-
判斷: 這些歷史沿革和策略性發展,特別是轉型至電子產品、獲得重要客戶認證及產能擴充,屬於利多,表明公司長期發展方向正確且具備執行力。永續發展承諾亦為長期加分項。
產品組合與終端應用
營收比重 (%)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1H24 |
電子 |
83 |
82 |
83 |
85 |
86 |
87 |
86 |
文具 |
17 |
18 |
17 |
15 |
14 |
13 |
14 |
電子產品終端應用 (%)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1Q25 |
2Q25 |
Automotive (汽車) |
34 |
30 |
40 |
47 |
48 |
49 |
49 |
50 |
Industrial (工業) |
29 |
34 |
28 |
26 |
23 |
22 |
22 |
22 |
Consumer (消費) |
31 |
30 |
29 |
24 |
27 |
27 |
27 |
26 |
Others (其他) |
6 |
6 |
3 |
3 |
2 |
2 |
2 |
2 |
-
營收比重趨勢: 電子產品佔營收比重從2018年的83%穩步提升至2023年的87%,2024年上半年維持86%,顯示公司成功轉型並將重心放在電子業務。文具產品比重則相對下降。
-
判斷: 電子產品佔比持續提升是利多,尤其若轉型至高毛利、高成長性領域。
-
電子產品終端應用趨勢: 汽車電子(Automotive)應用佔比從2019年的34%預計成長至2025年第二季的50%,顯示其為主要成長動能。相對地,工業(Industrial)和消費(Consumer)電子應用佔比則呈現下降趨勢。
-
判斷: 汽車電子佔比顯著且持續提升是利多,因為汽車電子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毛利率,且受產業趨勢驅動而需求旺盛。消費電子佔比下降則相對中性。
-
電子產品應用廣泛: 公司電子產品應用涵蓋車用 (如xEV電能動力系統、ADAS、充電樁)、工業 (如馬達控制、5G基站、太陽能) 和消費性電子 (如智慧卡、行動裝置)。產品類型包括功率模組、DSC/IPM、鉚接、分立器件/感測器、蝕刻等。
-
判斷: 產品應用領域廣泛且涵蓋高科技趨勢,屬於利多,顯示公司技術實力多元。
-
新產品趨勢 (AI伺服器): 報告強調其在「領先性能高密度AI伺服器」領域的佈局,指出Infineon每個AI伺服器機架的BOM(材料清單)價值高達12,000至15,000美元,暗示公司在AI相關供應鏈中的高價值貢獻。
-
判斷: 積極佈局AI伺服器且產品單價高,是明確的利多,有望帶來高成長和高利潤。
市場地位
-
導線架全球市佔率: 在全球導線架市場中,順德市佔率為7.4%,排名第4(2020年4月數據,市場總值31.74億美元)。
-
功率導線架全球市佔率: 在功率導線架市場中,順德市佔率為16.9%,排名全球第1(2020年4月數據,市場總值7.33億美元)。
-
判斷: 功率導線架全球市佔率第一是顯著的利多,突顯公司在利基型高價值市場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優勢。導線架總體排名第四則表示仍有成長空間。
-
五金文具市佔率: 在台灣五金文具市場中,順德排名第1。
-
判斷: 雖然文具營收佔比下降,但在特定市場仍保持領導地位,屬於中性偏利多,代表業務穩定。
全球據點、認證與主要客戶
-
全球據點: 在台灣、江蘇設有工廠,並於美國維吉尼亞、日本大阪設有銷售辦事處,顯示其全球化的生產和銷售網絡。
-
判斷: 全球化佈局有助於市場拓展和風險分散,屬於中性偏利多。
-
ESG及國際認證: 公司擁有ISO/IEC 27001、ISO/IEC 17025、ISO 14064-1、TIPS、IECQ HSPM、IATF16949、ISO 45001、CNS 45001、ISO 9001、ISO14001、ISO 50001及AEO等多項國際認證。特別是IATF16949 (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和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等,符合產業高標準和永續發展趨勢。
-
判斷: 獲得眾多國際高標準認證,尤其是汽車產業和環境相關認證,是顯著的利多,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客戶。
-
主要客戶:
-
電子客戶: 涵蓋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Vishay、Nexperia、Lite-On、Mitsubishi Electric、Sanken、Rohm等國際知名半導體大廠。
-
五金文具客戶: 包含PHC、ACCO Brands、PLUS、Bostitch、SONIC、PILOT、Double A、KOKUYO、LION、MAX、Faber-Castell、Pentel、STAEDTLER、TOMBO等全球文具品牌。
-
判斷: 擁有廣泛且知名的國內外電子與文具客戶群,顯示公司產品品質和服務能力受到市場認可,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是穩固的利多。
財務資訊
經營績效
項目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1H25 |
營收 (百萬美元) |
8,839 |
8,451 |
11,152 |
11,724 |
10,856 |
10,815 |
5,121 |
毛利率 (GPM%) |
17.4% |
15.8% |
18.9% |
17.7% |
17.1% |
15.9% |
12.5% |
淨利率 (Net Margin%) |
8.5% |
4.7% |
8.2% |
8.5% |
7.2% |
6.7% |
1.6% |
-
營收趨勢: 營收在2021-2022年達到高峰,之後2023年和2024年呈現溫和下降。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5,121百萬美元,若全年按此趨勢推算,可能繼續呈現下滑。
-
毛利率趨勢: 毛利率自2021年的18.9%高峰後持續下滑,至2024年為15.9%,而2025年上半年更大幅跌至12.5%,顯示盈利能力壓力顯著。
-
淨利率趨勢: 淨利率與毛利率走勢相似,在2022年達到8.5%後持續下降,2024年為6.7%,而2025年上半年驟降至1.6%,表明公司獲利空間大幅壓縮。
-
判斷: 營收下滑、毛利率與淨利率持續顯著下降,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是明確的利空,表明公司正經歷獲利能力挑戰。
每股盈餘與現金股利
項目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每股盈餘 (NT$) |
約4.2 |
約3.0 |
約2.8 |
約5.2 |
約4.0 |
約4.0 |
約3.8 |
現金股利 (NT$) |
約2.0 |
約2.0 |
約1.8 |
約2.5 |
約2.5 |
約2.5 |
約2.5 |
股利發放率 |
約48% |
約66% |
約64% |
約48% |
約62% |
約62% |
約66% |
-
每股盈餘 (EPS) 趨勢: 2021年達到高峰後,近幾年呈現緩步下滑但相對穩定的趨勢。
-
現金股利與發放率: 現金股利自2021年後保持在2.5元左右,股利發放率也維持在50-70%之間。
-
判斷: EPS雖有下滑但仍保持穩定盈利,且股利發放穩定,對於追求穩定股息的投資者是中性偏利多。然而,需結合最新損益表判斷未來派息能力。
合併綜合損益表 (2025年第二季)
項目 (新台幣千元) |
2Q25 |
1Q25 |
2Q24 |
2Q25 vs 1Q25 (%) |
2Q25 vs 2Q24 (%) |
營業收入 |
2,594,808 |
2,526,047 |
2,784,564 |
2.7% |
-6.8% |
營業毛利 |
272,180 |
368,400 |
529,134 |
-26.1% |
-48.6% |
營業毛利率 |
10.5% |
14.6% |
19.0% |
-4.1% |
-8.5% |
營業淨利 |
71,115 |
146,939 |
299,826 |
-51.6% |
-76.3% |
營業淨利率 |
2.7% |
5.8% |
10.8% |
-3.1% |
-8.0% |
營業外收支 |
(109,119) |
4,900 |
4,981 |
-2326.9% |
-2290.7%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 |
(42,363) |
112,523 |
218,759 |
-137.6% |
-119.4% |
純益率 |
-1.4% |
4.8% |
8.4% |
-6.2% |
-9.8% |
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
(0.23) |
0.62 |
1.20 |
-137.1% |
-119.2% |
-
營業收入: 2Q25營業收入較1Q25微幅增長2.7%,但較2Q24年減6.8%,顯示市場需求仍面臨壓力。
-
毛利與毛利率: 2Q25營業毛利較1Q25季減26.1%,較2Q24年減48.6%,跌幅驚人。營業毛利率亦從1Q25的14.6%和2Q24的19.0%降至2Q25的10.5%,顯示產品成本壓力或售價下跌。
-
營業淨利與淨利率: 2Q25營業淨利大幅季減51.6%及年減76.3%。營業淨利率僅剩2.7%。
-
營業外收支: 2Q25出現高達(109,119)千元的營業外損失,與前幾季的營業外收入形成鮮明對比,是導致最終虧損的重要因素。
-
淨利與每股盈餘: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從1Q25的盈利112,523千元轉為2Q25的虧損(42,363)千元,每股盈餘亦轉為虧損(0.23)元。
-
判斷: 2Q25的合併綜合損益表顯示公司盈利能力急劇惡化,營業外損失巨大導致由盈轉虧,是明確且強烈的利空。
合併資產負債表 (2025年第二季)
項目 (新台幣千元) |
2025.6.30 |
2025.3.31 |
2024.6.30 |
趨勢 (2024.6.30 -> 2025.6.30) |
現金及金融資產 |
769,908 |
930,059 |
930,541 |
減少 |
存貨 |
3,741,179 |
3,836,600 |
3,900,344 |
略減 |
資產總計 |
12,307,991 |
12,694,492 |
12,728,730 |
減少 |
流動負債 |
3,294,742 |
3,104,764 |
3,786,576 |
減少 |
非流動負債 |
2,095,794 |
2,029,654 |
1,860,180 |
增加 |
負債總計 |
5,390,536 |
5,134,418 |
5,646,756 |
減少 |
股東權益總計 |
6,917,455 |
7,560,074 |
7,081,974 |
減少 |
-
現金及金融資產: 從2024年6月30日的930,54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69,908千元,現金部位減少。
-
存貨: 略有下降,從3,900,344千元降至3,741,179千元。
-
資產總計: 從12,728,730千元減少至12,307,991千元。
-
流動負債: 從3,786,576千元下降至3,294,742千元,短期負債壓力有所緩解。
-
非流動負債: 從1,860,180千元增加至2,095,794千元,長期負債有所增加。
-
股東權益總計: 從7,081,974千元下降至6,917,455千元。
-
判斷: 現金減少和股東權益下降,反映了近期營運虧損對公司財務結構的負面影響,屬於利空。流動負債的下降則為中性偏利多,顯示短期債務管理良好,但非流動負債增加需要進一步分析原因。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野村證券於新加坡舉行海外投資人會議,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投資人說明會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大和國泰證券舉辦之法說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