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鋼(203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新光鋼(203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復興北路99號6樓(犇亞會議中心B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未來的營運展望及策略佈局。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發佈於 2025 年 8 月 26 日的投資人簡報,揭示了新光鋼(股票代碼:2031)從傳統鋼鐵通路商轉型為綜合性鋼鐵解決方案提供者的顯著進程。文件內容涵蓋了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的營運成果、成長策略、市場展望、集團佈局以及財務表現。整體而言,新光鋼正積極迎合台灣在再生能源、基礎建設及科技產業發展上的巨大需求,特別是受 AI 浪潮驅動的相關建設,這為其股價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新光鋼的轉型策略與時俱進,不僅在營收結構上展現多元化,同時透過參與大型公共工程、綠能專案(如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以及現代化物流倉儲開發,有效降低傳統鋼材銷售受景氣循環及鋼價波動的影響。其「鋼鐵業的 Costco」定位,結合全省營運據點與物流車隊,凸顯了在供應鏈整合與客戶服務上的競爭優勢。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這份報告釋出了多項利多訊息,有望提振投資人信心,尤其是在鋼鐵產業面對不確定性時,新光鋼的差異化策略使其更具韌性。短線上,2025 年下半年的訂單回穩和 2026 年營運展望的樂觀預期,可能帶動股價表現;長期而言,公司在 AI 基礎建設、綠色能源和穩定現金流業務上的佈局,為其估值帶來重估的可能性。
利多因素分析
- 2025 年上半年亮麗的營運成果 (資料來源:簡報第 5 頁):
- 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96.4 億元,年增 35.2%。
- 營業利益達新台幣 4.6 億元,年增高達 87.6%。
- 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 6.6 億元,年增 15.0%。
- 每股盈餘 (EPS) 達新台幣 2.07 元。
分析:這些強勁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成長動能充足,盈利能力改善,對股價構成顯著的短期利多支撐。儘管毛利率略有下滑,但營業利益率提升,反映營運效率有所改善。
- 2025-2026 年營運展望樂觀 (資料來源:簡報第 14 頁):
- 預期 2025 年下半年訂單逐漸回穩,樂觀看待 2026 年營運表現。
- 2025 年全年鋼材銷售目標為 52 萬公噸,較 2024 年成長 27%。
- 基礎建設與災後重建需求升溫,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發酵,帶來更大商機。
- 風電工程與公共工程專案的大量交貨將是 2026 年營運的關鍵。
- 預期鋼價將逐漸回升,因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逐漸明朗且需求回溫。
分析:管理層對未來營運的高度信心,以及具體的銷售增長目標和產業需求預期,為投資人描繪了清晰的成長路徑,構成重要的短期至中期利多。鋼價回升的預期也能提升市場對獲利能力的預期。
- AI 浪潮帶動的長期成長商機 (資料來源:簡報第 14、16-18 頁):
- 台灣在全球 AI 發展中的樞紐地位(如輝達將在台設企業總部、超過 43 間台灣供應鏈合作廠商)。
- AI 帶動基礎建設需求,包括十大 AI 基礎建設計畫(預計 2040 年前投入 15 兆台幣)、資料中心建設(超過 2.5 兆投資)、半導體及供應鏈工廠建設。
- 資料中心對能源(用電量、用水量)的巨大需求,促進離岸風電、太陽能電廠、橋樑軌道、淨水資源及燃煤轉氣等建設。
分析:新光鋼在科技產業廠辦開發、能源設施和公共工程中的關鍵角色,使其成為 AI 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提供了長期且龐大的增長機會,是一個重要的長期利多。
- 營收結構多元化與策略轉型成功 (資料來源:簡報第 6、21、30、35 頁):
- 透過前端離岸風電、新樺鋼鐵(橋樑工程、電廠冷卻鋼管)、新澄物流開發(物流中心、租賃業務)、新威光電(屋頂型太陽能)和向陽多元光電(漁電共生電廠)等多家子公司進行跨產業佈局。
- 2025 年上半年,工程承攬營收佔比從 2024 年的 6% 大幅提升至 16%,租賃收入從 2% 提升至 6%,專案鋼材銷售從 16% 提升至 30%,顯示鋼材銷售以外的多元化業務比重顯著增加。
- 終端產業營收中,能源產業的佔比從 2023 年的 11% 大幅成長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2%,成功掌握綠能商機。
分析:多元化的營收來源與終端產業佈局,有助於降低對單一產業(如傳統鋼材)的依賴,有效分散風險,提高抗景氣循環能力,並增加穩定收益,屬於長線利多。
- 綠色能源及基礎建設專案的豐沛動能 (資料來源:簡報第 9-13、37-43、44-47、50 頁):
- 持續參與多項重大綠能及基礎建設專案,如離岸風電渢妙案、多處太陽光電案場(包括漁電共生)、通霄電廠二期冷卻循環系統取排水鋼管。
- 大型鋼結構工程(如台積電基礎螺栓、千附精密馬稠後、屏東潮州機廠)及橋樑工程(花蓮玉里大橋、淡江大橋)持續開工。
- 在手訂單類型涵蓋燃煤轉氣、再生能源、淨水資源、橋樑/軌道及鋼結構等,總計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
- 未來計畫建置 300MW 的溫室型農電共生電廠 (2027-2028 年)。
- 2030 年台灣太陽光電累計裝置容量目標 30 GW、離岸風電累計裝置容量目標 13.1 GW,帶來每年數百萬噸的鋼材需求。
分析:這些重大專案不僅貢獻當前營收,也為未來營收成長奠定基礎,確保長期穩定的訂單流量。政府對再生能源和基礎建設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強化了這些業務的增長潛力,是極大的長線利多。
- 穩健的股利政策與營運效率目標 (資料來源:簡報第 33、36 頁):
- 維持穩健的現金股利政策,並期望在租賃收入的現金流支持下,降低景氣循環影響。
- 2020-2024 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為 14.2%,1H25 ROE 達 11.2%。
- 長期營運目標包括營收達成雙位數複合成長率 (CAGR),提升高毛利產品與服務比重,以及持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分析:穩定的股利發放政策對價值投資者和尋求固定收益的投資人具吸引力,加上管理層對提升 ROE 和效率的承諾,有利於公司長期價值增長。這是一個對股東友善的長期利多。
- 新澄物流園區貢獻穩定現金流 (資料來源:簡報第 49 頁):
- 新澄物流園區總土地面積 81,000 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 162,000 平方公尺,預計每年可貢獻新台幣 1 元的 EPS。
- 目前擁有 3 座物流中心,吸引國際大廠進駐。
分析:物流倉儲業務提供高且穩定的租賃收入,有效地降低了傳統鋼材業務的景氣波動風險,是支持公司營收多元化、現金流穩定的重要資產,具有長期利多效益。
- 1H25 營運效率改善 (資料來源:簡報第 55 頁):
- 現金循環週期 (CCC) 在 2024 年達 291 天後,於 2025 年上半年顯著下降至 206 天。
分析:現金循環週期的縮短通常意味著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助於改善公司的現金流和流動性,是一個正向的營運指標,可視為利多。
利空因素分析
- 毛利率下滑壓力 (資料來源:簡報第 5、54 頁):
-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為 7.7%,年減 1.3 個百分點(相較於 2024 年上半年的 9.0%)。
分析:雖然營收和營業利益增長,但毛利率下滑可能反映了市場競爭加劇、鋼材成本上漲或產品組合變動等因素。這可能對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構成壓力,需持續關注。此為潛在的短期或中期利空。
- 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導致客戶觀望 (資料來源:簡報第 14 頁):
- 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預期 2025 年第三季客戶偏向觀望,第四季可望逐漸恢復。
分析:這為短期的營收帶來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第三季的表現不如預期,形成短期利空。但管理層預期第四季將回復,並無重大長期影響。
- 極端氣候/風災導致計畫暫緩 (資料來源:簡報第 14 頁):
- 儘管長期有助於重建需求,但短期內極端氣候及風災可能使部分基礎建設與災後重建政策和計畫需重新評估而稍暫緩。
分析:短期內的專案推動延遲,可能會影響相關工程進度,導致營收認列的時間遞延,是潛在的短期利空。
- 債務水平持續增加 (資料來源:簡報第 55 頁):
- 長短期計息負債總額從 2020 年的 10,469 百萬新台幣增長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15,268 百萬新台幣。
分析:為了支持多元化佈局和大型專案投資,公司負債增加。儘管對於成長中的公司而言,適度負債是正常的,但投資人應留意債務增長速度是否合理,以及利息成本對獲利的影響,尤其是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這是一個需觀察的中長期潛在利空。
條列式重點摘要
營運成果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 2025 年上半年財務表現:
- 合併營收:新台幣 96.4 億元,年增 35.2%。
- 營業毛利:新台幣 7.5 億元。
- 毛利率:7.7%,年減 1.3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新台幣 4.6 億元,年增 87.6%。
- 營業利益率:4.8%,年增 1.3 個百分點。
- 歸屬母公司淨利:新台幣 6.6 億元,年增 15.0%。
- 每股盈餘 (EPS):新台幣 2.07 元。
- 2025-2026 年營運展望:
- 預期下半年訂單回穩,樂觀看待 2026 年營運表現。
- 2025 年全年銷售目標:52 萬公噸鋼材,較 2024 年成長 27%。
- 極端氣候、風災使基礎建設與災後重建需求升溫,短期或有延緩,但未來 12 個月預期迎來更大商機。
- 預計鋼價將隨美國關稅政策明朗與需求回溫而逐漸回升。
- 專案進展與執行現況:
- 離岸風電: 渢妙案開工。
- 太陽光電: 水上型、室內型漁電共生、大型地面型案場持續推進,無颱風災害紀錄。
- 電力基礎設施: 通霄電廠二期冷卻循環系統取排水鋼管製造與安裝。
- 鋼結構工程: 千附精密、穗高科技廠房、屏東潮州機廠、台積電基礎螺栓與結構件、高雄第一郵聯物流中心等工程陸續開工。
- 橋樑工程: 花蓮玉里大橋、曾文水庫聯通管道水管橋、淡江大橋等專案陸續開工。
公司介紹與發展策略 (Company Profil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 公司概況 (2025.6.30/2024 年數據):
- 成立年份:1965 年。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32.1 億元。
- 市值:新台幣 126 億元。
- 2024 年營收:新台幣 145.9 億元。
- 2024 年年銷貨噸數:40.8 萬公噸。
- 營收組成趨勢(依業務性質):
- 鋼材銷售佔比:從 2023 年的 59% 波動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1%。
- 專案鋼材銷售:從 2023 年的 27% 波動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0%。
- 工程承攬與租賃收入:呈顯著成長趨勢,其中工程承攬佔比從 2023 年的 2% 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16%,租賃收入從 1% 增至 6%,顯示多元化策略成功。
- 營收組成趨勢(依終端產業):
- 能源產業:從 2023 年的 11% 顯著成長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2%,為成長最快板塊。
- 民間投資項目:維持在 18% 至 20% 區間。
- 政府投資項目:從 2023 年的 21% 下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7%。
- 成長策略與長期目標:
- 持續深耕既有應用領域,並把握 AI 浪潮拓展相關客戶與應用市場,長期目標為營收達成雙位數複合成長率 (CAGR)。
- 提升高毛利產品與服務比重,將鋼材銷售以外比重長期目標提升至 50% 以上。
- 持續擴大物流倉儲業務,增加穩定的現金流。
- 維持穩健的現金股利政策,並持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2020-2024 年平均 ROE 為 14.2%。
- 集團佈局:
- 投資離岸風電、橋樑工程、物流開發、太陽光電、漁電共生及金屬加工等多領域子公司,構建跨產業鋼鐵解決方案提供者的定位。
- 企業願景朝「永續」、「淨零」新台灣邁進,對應 2050 年再生能源目標。
市場展望與產業趨勢 (Market Outlook and Industry Trends)
- AI 帶動基礎建設需求:
- 台灣作為全球 AI 發展樞紐,輝達在台設企業總部,供應鏈合作密切。
- 十大 AI 基礎建設計畫、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工廠建設預計帶來巨額投資。
- 資料中心能資源需求爆發(美國資料中心用電量預計從 2024 年 4 GW 增至 2035 年 176 GW),促進離岸風電、太陽能等能源建設。
- 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 太陽光電: 台灣累積裝置容量從 2018 年 2.7 GW 成長至 2024 年 6 月 13.4 GW,政府 2030 年目標為 30 GW,預估鋼材需求達百萬噸。
- 離岸風電: 台灣累積裝置容量從 2018 年 0.01 GW 成長至 2024 年 6 月 2.41 GW,政府 2030 年目標為 13.1 GW,預估鋼材需求高達 230 萬噸。
- 大型離岸風電案場(如 Formosa 4, 6 及蔚藍海)預計為 2026 年帶來超過 30 萬噸鋼材需求。
- 未來規劃發展溫室型農電共生電廠 (2027-2028 年,300 MW)。
- 公共工程與物流建設:
- 持續參與淨水資源、橋樑軌道及燃煤轉氣等重大工程專案,如通霄電廠、曾文南化聯通管道等,並獲金質獎肯定。
- 屏東潮州機廠二期鋼構工程(新台幣 8.5 億元)預計 2025 年第四季開工。
- 現代化多功能物流中心(新澄物流園區)土地面積 81,000 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 162,000 平方公尺,每年貢獻新台幣 1 元 EPS,擁有 3 座物流中心,以因應網路零售額的增長。
- 在手訂單狀況:
- 在手訂單總計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案件交貨時程有所遞延。
- 訂單主要來自燃煤轉氣(34%)、再生能源(28%)、鋼結構(23%)等,需求依舊強勁。
財務表現概述 (Financial Performance Overview)
2020-2025 H1 損益表與營運比率 (Summary of Income Statement & Operational Ratios) 項目 (新台幣 百萬元)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營業收入 9,852 14,103 17,156 16,075 14,592 9,645 營業毛利 812 3,116 1,189 1,446 1,170 746 營業費用 342 479 424 587 577 281 營業利益 470 2,637 765 858 593 465 稅前損益 913 3,308 660 1,858 1,594 830 本期淨利 846 2,771 418 1,732 1,476 694 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2.60 8.62 1.23 5.14 4.50 2.07 營運比率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營收成長率 16.2% 43.1% 21.6% -6.3% -9.2% 35.2% 毛利率 8.2% 22.1% 6.9% 9.0% 8.0% 7.7% 營業費用率 3.5% 3.4% 2.5% 3.7% 4.0% 2.9% 營業利益率 4.8% 18.7% 4.5% 5.3% 4.1% 4.8% 淨利率 8.6% 19.6% 2.4% 10.8% 10.1% 7.2% 股東權益報酬率 11.3% 28.1% 3.9% 15.6% 12.1% 11.2%
2020-2025 H1 資產負債表與效率比率 (Summary of Balance Sheet & Efficiency Ratios) 項目 (新台幣 百萬元)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資產總額 19,893 25,922 24,439 28,353 29,551 30,950 現金 709 964 1,099 954 1,212 1,237 金融資產 5,309 5,917 5,074 7,153 7,908 8,690 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 3,416 4,392 4,738 5,412 4,375 5,717 存貨 3,849 6,567 5,344 6,157 6,262 5,598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6,258 7,593 7,523 7,735 8,952 8,864 負債總額 11,792 14,314 14,364 16,290 17,203 18,393 長短期計息負債 10,469 11,846 12,656 13,559 15,249 15,268 權益總額 8,101 11,608 10,075 12,063 12,348 12,557 效率比率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應收帳款平均收現日數 109 101 97 116 122 96 存貨平均售貨日數 151 179 141 153 184 122 應付帳款平均付現日數 18 23 17 15 15 12 現金循環周期 242 257 221 254 291 206 總結與分析:市場影響及投資人關注重點
新光鋼這份法人說明會簡報傳達的核心訊息是公司正成功進行全面的戰略轉型。從單純的鋼鐵經銷商,躍升為台灣在能源轉型、大型基礎建設、以及伴隨 AI 時代而來的高科技廠房與數據中心建置的關鍵鋼鐵解決方案提供者。這項轉變不僅拓寬了新光鋼的市場領域,更大幅提升其業務的穩定性與附加價值。
從市場影響來看,此份簡報釋出的訊息對新光鋼的股價整體而言是顯著的利多。2025 年上半年亮眼的營運成果,證明公司轉型策略已產生實質效益。特別是營收與營業利益的大幅增長,預示了在鋼鐵行業可能面臨逆風時,新光鋼有能力透過其多元化的服務組合脫穎而出。毛利率雖略有下滑,但營業利益率的回升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與營運效率上有所進步。
**短期趨勢預測**方面,2025 年第三季雖可能因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客戶觀望,造成部分不確定性,但管理層對第四季及 2026 年的營運前景充滿信心,主要來自於大量在手的離岸風電與公共工程訂單。這表明任何短期的股價回檔,可能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介入時機。隨著 Q4 訂單復甦和主要專案的推進,股價有望迎來一波修正或上漲。
**長期趨勢預測**方面,新光鋼的護城河正在被築高。公司深度參與的 AI 基礎建設(如資料中心、半導體廠房)、綠能產業(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及傳統基礎建設,皆是台灣政府及產業未來數十年重點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台灣在全球 AI 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使得新光鋼的成長動能與趨勢保持高度一致。其多角化的集團佈局,特別是物流倉儲租賃業務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貢獻 EPS,更使其財報不易受單一產業波動的影響。長線而言,新光鋼不僅具備產業題材,更有具體的專案訂單與多元收入支持其基本面成長。預期股價將反映其未來收益能力的提升和營運風險的降低,呈現穩健的長期上漲趨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關注的重點:**
- 關注長期成長潛力,而非短期股價波動: 鋼鐵行業本就具備週期性,但新光鋼的轉型使其跳脫傳統框架。散戶應將重心放在其在 AI 基礎建設與綠能領域的長期訂單與收益貢獻,將短期市場噪音視為買入機會,而非恐慌性拋售的理由。
- 注意營收與獲利結構的轉變: 持續追蹤公司非傳統鋼材銷售(如工程承攬、專案鋼材銷售、租賃收入)以及能源產業客戶貢獻的營收佔比,這些高附加價值和高穩定性的業務成長將是評估新光鋼的關鍵指標。簡報中 2025 年上半年能源產業佔比達 32%,這是極其正面的訊號。
- 重視現金流與股利政策的穩健性: 現代化物流園區帶來的租賃收入,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來源,有助於支持其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這對於尋求收益與資本利得雙重效益的投資人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一點。散戶應定期查核其股利發放是否如預期穩健。
- 風險意識與效率指標的觀察: 儘管前景光明,投資人仍需留意負債水平的增長以及對利率的敏感度。雖然大規模專案通常需要舉債,但仍需關注公司的財務槓桿是否在可控範圍內。同時,效率指標如現金循環週期在 2025 年上半年顯著改善,表明公司管理能力在提升,這是需要持續關注的正面指標。
- 地緣政治與政策風險: 美國對等關稅雖然在短期造成觀望,但長期影響有待觀察。此外,政府能源政策(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目標)若有調整,也可能對公司的長期佈局造成影響。投資人需保持警惕,但目前簡報顯示公司與政策方向高度一致,風險相對較低。
綜合來看,新光鋼正經歷一場深層次的企業轉型,使其基本面更為堅實、成長動能更為多元。對於長期佈局的投資人而言,這是一份提供了清晰成長藍圖與明確競爭優勢的報告,顯示其在台股市場上具備稀缺的投資價值。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說明本公司營運狀況及產業動向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