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聯(202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志聯(202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114年第二季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分析與總結
志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024)於2025年8月14日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營運說明簡報,揭示了公司在當前經濟與產業環境下所面臨的挑戰與其應對策略。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呈現出公司上半年(2025H1)財務表現嚴峻,同時產業展望也趨於保守,短期內對於股價可能構成顯著的利空壓力。然而,公司提出的營運計畫顯示了其積極調整的企圖心,這些計畫若能有效執行,或許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轉機,但成功與否仍待觀察。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 短期趨勢:利空壓力顯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稅後淨利與每股盈餘皆轉為虧損,較前一年同期呈現大幅惡化,同時營業收入也較去年下半年衰退。雖然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有所提升,但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的巨額負數是導致淨利虧損的主因,這方面若未能有效控制或改善,將持續侵蝕獲利。加上全球鋼市短期處於低檔盤整期,美國關稅影響與台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帶來壓力,這些外部不利因素預計將壓抑志聯的股價表現,使其面臨向下修正的風險。散戶投資人應對短期股價的波動保持警惕。
- 長期趨勢:不確定性高,取決於策略執行與市場復甦。 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內外銷結構調整」、「產能利用率提升方案」以及「成本結構強化與生產精實」等多項營運計畫,這些計畫方向正確,旨在提升公司面對逆境的韌性。若公司能成功轉型,優化高附加價值產品、擴大東南亞市場、提高產能稼動率至80%以上並降低營運成本,長期而言有望改善其財務狀況。然而,這些策略的執行成效需要時間驗證,且全球鋼鐵市場的結構性復甦仍不明朗。在當前困境下,資本支出的大幅縮減以及自由現金流量的顯著下降也反映了公司現金流的緊張狀況,這些都是需要長期關注的風險指標。散戶若考慮長期投資,務必密切追蹤這些營運計畫的具體進展與實際財務數字改善狀況。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注意的重點:
- 盈利能力是否改善: 觀察後續季報中稅後淨利與每股盈餘能否轉虧為盈,這是最直接反映公司基本面變化的指標。
- 營業外收支變化: 上半年營業外支出對淨利潤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應留意其未來走勢及公司是否在後續財報或說明中對此提供更多細節解釋。
- 現金流量的健康度: 特別是「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與「自由現金流量」的變化,這是評估公司營運體質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上半年自由現金流量的大幅縮水應引起注意。
- 庫存與應收帳款管理: 「平均銷貨日數」與「平均收現日數」的惡化,顯示存貨去化和現金回收效率降低。若此趨勢持續,恐增加經營風險。
- 營運計畫執行成果: 密切關注公司在「優化中高附加價值產品」、「東南亞市場拓展」、「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成本節約」等方面的具體進展與成效。這些是決定公司能否扭轉劣勢的關鍵。
- 外部環境變化: 留意國際鋼價走勢、美國關稅政策的實際影響、以及主要出口市場(特別是東南亞)的需求狀況。
總體而言,志聯目前面臨營運逆風與外部環境挑戰。儘管公司已提出因應策略,但其轉型之路充滿變數。對於投資人而言,當前情勢建議採取謹慎觀望態度,待營運計畫效益顯現且財務指標明確好轉後,再評估介入。盲目追高或搶進可能承擔較大風險。
條列式重點摘要
2025年第二季營業收入分析
- 2025年第二季銷售分析-產品別(與2024年第二季比較):
- 鋼棒: 銷售額從381,773千元降至349,958千元,顯示主產品銷售額呈下降趨勢。
- 鋼線: 銷售額從137,126千元降至134,473千元,同樣呈下降趨勢。
- 加工: 銷售額從16,447千元增至17,055千元,為產品線中唯一呈現小幅增長的部分。
- 其他: 銷售額從6,787千元降至5,293千元,呈下降趨勢。
- 整體而言,核心產品(鋼棒與鋼線)銷售均較去年同期衰退,是營收下滑的主因。
- 2025年第二季銷售分析-市場別(內外銷佔比,回溯至2021年第二季趨勢比較):
- 內銷: 2025年第二季銷售額為367,828千元,較2024年第二季的371,320千元略微下降;但相較於2023年第二季的低點268,954千元有顯著復甦。從2021年第二季到2025年第二季,內銷整體呈現先降後回穩的波動趨勢。
- 外銷: 2025年第二季銷售額為138,951千元,較2024年第二季的170,813千元顯著下降;若從2021年第二季(226,123千元)至2025年第二季,外銷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 綜合來看,內外銷合計總營收在2025年第二季相較2024年第二季呈現下降趨勢。
- 市場構成(2025年第二季佔比): 台灣市場佔73%,中國佔13%,印尼與馬來西亞各佔5%,其他地區佔4%。未提供這些市場在不同年度的趨勢。
2025年第二季財務結果
- 損益表(2025H1與2024H2比較):
- 營業收入: 從542,133千元下降至506,779千元,顯示營收呈現下滑。
- 營業毛利: 從37,672千元下降至35,768千元,總額減少。
- 營業利益: 從4,266千元增加至6,625千元,顯示在營收減少情況下,公司在營運成本控制方面有所改善。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從正向的2,663千元轉為大幅負向的(14,123)千元,這是導致淨利轉虧的主要原因。
- 稅前淨利: 從正向的6,929千元轉為負向的(7,498)千元,大幅轉虧。
- 稅後淨利: 從正向的5,543千元轉為負向的(7,770)千元,大幅轉虧。
- EPS: 從0.06元轉為(0.08)元,呈現虧損。
- 毛利率: 從6.95%小幅提升至7.06%(上升11個基點)。
- 營業利益率: 從0.79%顯著提升至1.31%(上升52個基點),顯示營運效率有所提升。
- 淨利率: 從1.02%大幅下降至(1.53%)(下降255個基點),反映營業外損益對最終獲利的負面衝擊。
資產負債表(2025Q2與2024Q4、2024Q2比較):
項目 2025Q2金額 (佔比) 2024Q4金額 (佔比) 2024Q2金額 (佔比) 趨勢描述 現金及約當現金 88,474千元 (5%) 106,069千元 (6%) 126,278千元 (7%) 從2024年第二季到2025年第二季呈持續下降趨勢,佔總資產比例也逐季減少,顯示公司現金部位持續減少。 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淨額 193,260千元 (11%) 220,715千元 (12%) 238,056千元 (13%) 從2024年第二季到2025年第二季呈持續下降趨勢,可能與銷售收入減少相關。 存貨淨額 458,864千元 (27%) 454,738千元 (25%) 402,873千元 (22%) 從2024年第二季到2025年第二季呈持續增長趨勢,存貨在總資產中的佔比持續升高。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925,817千元 (53%) 950,643千元 (53%) 974,711千元 (54%) 呈持續下降趨勢,可能是折舊或其他資產處理。 資產總計 1,730,843千元 (100%) 1,792,030千元 (100%) 1,795,579千元 (100%) 呈持續下降趨勢。 短期借款 123,738千元 (7%) 164,399千元 (9%) 127,508千元 (7%) 2025年第二季較2024年第四季顯著減少,但較2024年第二季略有下降。 應付帳款 109,784千元 (6%) 109,722千元 (6%) 128,975千元 (7%) 2025年第二季與2024年第四季大致持平,較2024年第二季有所減少。 長期借款 245,055千元 (14%) 256,917千元 (14%) 295,167千元 (16%) 呈持續下降趨勢,顯示公司可能在償還長期債務。 負債總計 617,723千元 (36%) 671,199千元 (37%) 689,225千元 (38%) 呈持續下降趨勢,負債比例也逐漸下降。 權益總計 1,113,120千元 (64%) 1,120,831千元 (63%) 1,106,354千元 (62%) 權益總計保持相對穩定,並呈微幅上升。 重要財務指標:
- 平均收現日數: 從53天增加至56天,呈上升趨勢,顯示收款效率惡化。
- 平均銷貨日數: 從156天增加至177天,呈上升趨勢,顯示存貨周轉天數變長,去化速度變慢。
- 流動比: 從206%到199%再回升至213%,總體顯示流動性尚保持良好且略有改善。
- 速動比: 從104%持續下降至89%,呈下降趨勢,顯示不含存貨的短期變現能力減弱。
- 現金流量表(2025.1.1~2025.6.30與2024.1.1~2024.6.30比較):
- 期初現金: 從2024H1的118,616千元減少至2025H1的106,069千元,顯示期初現金部位降低。
-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 從120,301千元大幅減少至30,580千元,顯示核心營運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顯著惡化。
-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 從4,691千元減少至3,311千元,流入減少。
- 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從淨流出(117,253)千元減少至淨流出(51,225)千元,流出減少可能表示籌資償還或活動相對減少。
- 期末現金: 從126,278千元減少至88,474千元,期末現金部位顯著縮水。
- 資本支出: 從(8,930)千元大幅減少至(1,312)千元,顯示公司大幅縮減資本投入。
- 自由現金流量: 從129,231千元大幅減少至31,892千元,顯示公司創造可自由運用的現金能力大幅減弱。
普通股每股盈餘&股利配發
- 每股盈餘 (EPS):
- 從2020年的0.28元波動上升至2021年的1.47元高點,隨後在2022年降至0.48元,2023年轉為虧損(0.56)元,2024年小幅回升至0.16元。
- 結合2025年上半年的(0.08)元EPS,公司盈餘能力呈現不穩定,2023年與2025年上半年皆為虧損狀態。
- 現金股利:
- 在2020年至2022年間均有發放現金股利(0.25元、1.20元、0.35元),但自2023年(公司虧損)起至2024年(EPS小幅獲利0.16元)皆未發放股利(0.00元)。
- 股利配發率:
- 2020年至2022年配發率高(89%、82%、73%),但自2023年起轉為0%,反映公司盈餘狀況不佳或策略上保留資金。
未來展望及營運計劃
- 未來展望(產業面判斷為利空因素):
- 美國關稅: 8月起落定,雖渴望有助鋼價止跌(潛在利好),但下游市場需求仍趨疲軟,故後市需再觀望。
- 歐洲市場: 第三季進入傳統淡季,鋼價有下修趨勢(利空)。
- 亞洲鋼品出口: 行情呈現弱勢,全球鋼市短期仍趨於低檔盤整期(利空)。
- 台幣升值: 削弱出口競爭力(利空)。
- 國外終端訂單: 因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而呈現觀望態勢,影響出貨(利空)。
- 營運計劃(公司應對措施,潛在利好但需時間驗證):
- 內外銷結構調整:
- 內銷:優化中高附加價值產品線,導入差異化設計,目標提升單價與訂單穩定性。
- 外銷:強化與現有貿易商合作,推動東南亞接單與合作。
- 策略:建立「內銷穩定現金流 + 外銷擴張潛力」的雙軌策略。
- 產能利用率提升方案:
- 優化產線排程,降低機台閒置與換線損耗。
- 擴充接單來源,目標將產能稼動率提升至80%以上。
- 依訂單與關鍵製程彈性調配,縮短交期、提升接單信心。
- 成本結構強化與生產精實:
- 持續汰換高耗能、低效率製程。
- 簡化作業流程,逐步降低單位成本。
- 這些營運計畫是公司為因應當前挑戰而採取的積極措施,若能有效執行,長遠而言有望提升公司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但短期內其成效尚不明顯,仍有待觀察。
總結、分析與利多利空資訊彙整
總體評價:
志聯工業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簡報揭示了一個面臨顯著挑戰的公司狀況。核心產品銷售下降、稅後淨利由盈轉虧(尤其受鉅額營業外損失影響)、營業活動現金流銳減、以及自由現金流量大幅縮水,均指向公司營運狀況正在經歷艱難時期。儘管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有所提升,顯示內部營運效率有進步空間或在特定方面成本控制有所成效,但最終獲利卻受非營運因素的嚴重拖累。
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鋼市持續低檔盤整、主要市場需求疲軟、以及新關稅政策和台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都預示著公司短期內營運將持續承壓。公司提出的應對策略,如內外銷結構調整、產能利用率提升及成本精實等,雖具積極意義,但在目前宏觀逆風下,這些策略的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與時間證明。
對股價短期與長期趨勢的預測:
- 短期趨勢:偏空。 鑒於2025年上半年轉虧,加上營業活動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量的大幅惡化,基本面顯著轉弱。市場對於企業獲利能力下降通常反應負面,尤其在不明朗的產業前景下,投資人信心可能受挫,股價預計將面臨壓力。除非能有明確的利好消息,否則短期內下行或區間震盪偏弱的可能性較高。
- 長期趨勢:取決於策略執行與市場環境。 如果公司能夠有效執行其營運計畫,尤其是在產品優化、東南亞市場拓展及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實質進展,並在全球鋼鐵需求逐漸復甦的環境下,長期有可能改善財務體質。然而,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且時間漫長的過程,當前現金部位的減少及存貨去化能力變慢,意味著公司可能需要面對流動性或營運周轉的壓力。若未能有效應對這些問題,長期走勢將持續疲弱。
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 利多因素 (Bullish):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提升: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06%)及營業利益率(1.31%)皆較2024年下半年有所提升,顯示公司在產品成本控制或營運效率方面可能有所改善。
- 營業利益總額增加: 2025年上半年營業利益為6,625千元,較2024年下半年的4,266千元有所增加,這表明核心營運業務表現優於去年下半年。
- 營運計劃積極且有方向性: 公司提出「內外銷結構調整」、「產能利用率提升」和「成本結構強化與生產精實」等具體措施,旨在提升競爭力、優化產品結構並降低成本,為未來改善提供潛力。
- 長期借款減少: 長期借款從295,167千元持續下降至245,055千元,有利於降低公司長期財務負擔。
- 美國關稅落定: 報告指出8月起關稅落定,預期有助鋼價止跌(但實際效用待驗證)。
- 利空因素 (Bearish):
- 營收全面下滑: 2025年第二季主產品(鋼棒、鋼線)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且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也較2024年下半年減少。外銷收入呈持續下降趨勢。
- 稅後淨利與EPS轉虧: 2025年上半年稅後淨利為(7,770)千元,EPS為(0.08)元,由盈轉虧,顯示獲利能力惡化。
- 鉅額營業外損失: 2025年上半年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為(14,123)千元,是導致稅前與稅後淨利虧損的主因,其原因不明且影響重大。
- 營業活動現金流大幅縮水: 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從2024年上半年的120,301千元銳減至2025年上半年的30,580千元,核心業務的現金創造能力嚴重惡化。
- 自由現金流量顯著減少: 自由現金流量從2024年上半年的129,231千元減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31,892千元,資金靈活度大幅降低。
- 期末現金部位持續下降: 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024年第二季持續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公司現金部位呈現萎縮。
- 存貨堆積與周轉變慢: 存貨淨額持續增長,且平均銷貨日數增加,顯示存貨去化效率下降,可能存在存貨跌價損失風險。
- 應收帳款回收效率下降: 平均收現日數增加,顯示收款速度變慢。
- 速動比下降: 顯示公司不含存貨的短期償債能力下降。
- 全球鋼市展望疲軟: 報告指出全球鋼市短期處於低檔盤整,歐洲鋼價下修,亞洲出口弱勢,市場需求疲軟,不利外部經營環境。
- 台幣升值壓力: 對於以外銷為主的鋼鐵公司而言,台幣升值將削弱其出口競爭力。
-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即使美國關稅落定,但國外訂單因政策不確定性仍在觀望,影響業務。
- 停止發放股利: 從2023年開始停止發放現金股利,2025年上半年又轉虧,短期內股利派發前景黯淡,對看重現金流收益的投資者而言是利空。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群益金鼎證券於113年12月11日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司簡介與營運狀況說明。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