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和鋼鐵(200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東和鋼鐵(200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 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法人說明會資料呈現了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006)在財務營運、生產狀況、市場供需及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表現。報告顯示,儘管面臨市場波動,公司在維持營運穩定性方面有所努力,並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及推動永續發展。以下將從整體觀點、股票市場潛在影響、未來趨勢判斷及投資人應注意事項進行詳細分析。
整體觀點
從報告內容來看,東和鋼鐵在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營運表現呈現喜憂參半的局面。雖然營收淨額略微下滑,但營業毛利、營業淨利和毛利率、淨利率等關鍵獲利指標均有所提升,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上有所進步。然而,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的大幅負成長,以及稅前淨利和本期淨利的下降,則對整體獲利構成壓力。在生產和市場方面,台灣鋼筋年產量在2023年達到高峰後,2024年和2025年前八個月呈現下滑趨勢,同時越南市場的需求也略有放緩跡象。不過,公司在擴大產能(如2023年大業廠投產)和深耕特定產品(如H型鋼)方面持續投入。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極為突出,獲得多項國內外認證與獎項,並設定了明確的淨零碳排目標,這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而言是重要的利多。
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獲利能力改善: 2025年上半年營業毛利率(14.68%)和營業淨利率(10.37%)較2024年同期有所提升(文件第7頁),顯示公司在核心業務的獲利能力增強。此為利多。
- 產能擴張與海外佈局: 2023年大業廠加入生產(文件第13頁)以及越南鋼廠(THSVC)軋鋼生產(文件第13頁)顯示公司積極擴大產能並進行海外市場佈局,有助於未來營收成長。此為利多。
- ESG與永續發展領先: 公司獲得多項公司治理、永續發展相關獎項與認證,並設定淨零碳排目標(文件第20-23頁)。這不僅提升企業形象,也有助於吸引ESG導向的法人投資者,降低未來碳稅等政策風險,並可能享有更高的估值溢價。此為利多。
- H型鋼市場地位: 國內H型鋼生產量持續成長,且近年來產量與需求量趨於平衡(文件第19頁),顯示公司在特定高價值產品市場的穩定性。此為利多。
- 應收款項與存貨趨勢: 應收款項從2024年6月30日的8,325.86百萬元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05.36百萬元,存貨則從19,421.22百萬元下降至17,110.59百萬元(文件第8頁)。應收款增加可能反映營收擴張或客戶付款延遲,而存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銷售去化順暢,或公司對市場需求預期調整。如果銷售去化順暢,則為利多。
- 利空因素:
- 營收淨額微幅下滑: 2025年上半年營收淨額為30,174.74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30,281.01百萬元略降0.35%(文件第7頁),顯示整體市場需求可能仍受挑戰。此為利空。
- 營業外收入與支出大幅負成長: 2025年上半年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為負258.10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15.27百萬元大幅惡化,導致年變化率達-1790.16%(文件第7頁),嚴重侵蝕稅前淨利。這可能是投資收益減少、匯兌損失或其他非核心業務開支增加所致,對短期獲利影響顯著。此為利空。
- 整體獲利能力承壓: 儘管毛利率提升,但由於營業外損益惡化,導致2025年上半年稅前淨利、繼續營業部門淨利、本期淨利及歸屬予母公司業主淨利均較2024年同期下降,基本每股盈餘亦從3.09元降至3.01元(文件第7頁)。這顯示公司整體獲利能力面臨挑戰。此為利空。
- 台灣鋼筋需求量下滑: 建築執照總樓地板面積以及台灣鋼筋年需求量在2023年達到高峰後,2024年及2025年1-7月均呈現下滑趨勢(文件第16頁),暗示國內營建市場放緩,可能影響公司鋼筋產品的銷售。此為利空。
- 越南市場需求放緩: 越南國內市場建築用鋼年需求量在2022年達到高峰1,011萬公噸後,2023-2024年呈現下滑,2025年1-7月更是顯著下降至674萬公噸的年度預估值(文件第17頁),對THSVC的海外營運構成挑戰。此為利空。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鋼鐵產業仍將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國內營建需求放緩的挑戰。公司短期內獲利可能仍受營業外損益和市場需求的影響。然而,若能有效控制非核心業務風險,並透過成本優化策略維持核心業務獲利能力,則有望穩定表現。越南市場的放緩值得密切關注,其對THSVC的影響將是短期營運的重點。
- 長期趨勢: 從長期來看,東和鋼鐵在綠色轉型和永續發展方面的積極投入將是其競爭優勢。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將促使產業升級,擁有先進環保技術和認證的企業將更具韌性。雖然台灣國內市場需求可能飽和,但海外市場佈局(如越南)為公司提供了長期成長潛力。此外,H型鋼等高價值產品的穩定生產和需求,也為公司提供了結構性支撐。公司積極投入ESG將有助於其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並吸引長期資金投入。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 獲利結構變化: 仔細分析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的細項,了解其波動原因及是否具持續性。核心業務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的提升是正面訊號,但非核心業務的風險需警惕。
- 市場需求動態: 密切關注台灣國內建築執照核發面積、鋼筋及H型鋼的供需變化。此外,越南市場的建築用鋼需求作為海外擴張的重點,其走勢對公司未來成長至關重要。
- 現金股利政策: 報告中提到五年期現金股利,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餘為3.01元,而過去每年股利約在3.5元至4.2元之間,顯示公司有能力維持相對穩定的股利發放,但需留意盈餘變化是否會影響未來的股利政策。
- ESG風險與機會: 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投資人也應了解其減碳目標的實施進度及潛在成本。ESG表現優異的企業,在長期趨勢下更具投資價值,但也需注意市場對此的反應是否已充分反映在股價中。
- 原物料價格波動: 鋼鐵產業受原物料(如廢鋼、鐵礦砂)價格影響劇烈。雖然報告未直接提及,但其對成本的影響將直接反映在毛利率上,是投資人需持續關注的外部因素。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描述
公司簡介
- 設立日期: 民國51年5月30日。
- 上市日期: 民國77年7月13日。
- 實收股本: 730,214千股。
- 員工人數: 2,132人。
- 註冊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1段9號6樓。
- 企業文化: 律己、愛智、樂觀。
主要工廠及產品與年產能(文件第5頁)
東和鋼鐵擁有多個主要工廠,分佈於桃園、苗栗、高雄(嘉興場區、大業場區)及越南,生產廢鋼生鐵、小鋼胚、大鋼胚、型鋼胚/扁鋼胚,並軋製成鋼筋、型鋼、鋼板、鋼板樁、槽鐵、線材、小型鋼等產品。各廠區的年產能分佈如下:
- 桃園廠:
- 桃園煉鋼小鋼胚年產能140萬噸。
- 桃園軋一鋼筋年產能75萬噸。
- 桃園軋二鋼筋年產能75萬噸。
- 苗栗廠:
- 苗栗煉鋼大鋼胚/型鋼胚/扁鋼胚年產能125萬噸。
- 苗栗軋鋼型鋼/鋼板/鋼板樁年產能80萬噸。
- 高雄廠:
- 嘉興場區軋鋼型鋼/槽鐵年產能40萬噸。
- 大業場區軋鋼鋼筋年產能35萬噸。
- 越南廠:
- 越南煉鋼小鋼胚年產能100萬噸。
- 越南軋鋼鋼筋/線材/小型鋼年產能60萬噸。
趨勢描述: 公司產能分佈廣泛且多元化,涵蓋台灣南北及海外越南,顯示其在鋼材生產領域的規模經濟與戰略佈局。產品線多元,有助於分散市場風險。各廠區總煉鋼產能達365萬噸(桃園140+苗栗125+越南100),總軋鋼產能達370萬噸(桃園150+苗栗80+高雄75+越南60)。
綜合損益表(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June. 30,單位:新台幣百萬元)(文件第7頁)
項目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年變化 (%) 營業收入淨額 30,174.74 30,281.01 99.65% (微幅下降) 營業成本 (25,743.65) (26,039.90) 98.86% (成本下降) 營業毛利 4,431.09 4,241.11 104.48% (成長) 營業費用 (1,302.89) (1,294.90) 100.62% (微幅增加) 營業淨利 3,128.20 2,946.20 106.18% (成長) 營業外收入與支出 (258.10) 15.27 -1790.16% (大幅惡化) 稅前淨利 2,870.10 2,961.48 96.91% (下降) 所得稅費用 (655.08) (685.73) 95.53% (下降) 繼續營業部門淨利 2,215.02 2,275.75 97.33% (下降) 本期淨利 2,215.02 2,275.75 97.33% (下降) 歸屬予母公司業主 2,197.27 2,255.57 (下降) 基本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3.01 3.09 (下降) 營業毛利率 14.68% 14.01% (提升) 營業淨利率 10.37% 9.73% (提升) 純益率 7.34% 7.52% (下降) 趨勢描述:
- 營收與成本: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額微幅下滑0.35%,但營業成本下降1.14%,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效。
- 獲利能力: 營業毛利成長4.48%,營業淨利成長6.18%,且營業毛利率從14.01%提升至14.68%,營業淨利率從9.73%提升至10.37%,反映核心業務的獲利效率有所改善。
- 營業外損益: 營業外收入與支出從2024年同期的15.27百萬元大幅惡化為負258.10百萬元,降幅高達1790.16%,嚴重影響了整體獲利。
- 稅前與本期淨利: 受營業外損益拖累,稅前淨利、繼續營業部門淨利、本期淨利及歸屬予母公司業主淨利均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約在2.67%至3.09%之間。
- 每股盈餘: 基本每股盈餘從3.09元降至3.01元,反映整體獲利下滑。
- 純益率: 純益率從7.52%降至7.34%,儘管核心業務效率提升,但整體獲利仍受非經常性項目影響。
資產負債表(單位:新台幣百萬元)(文件第8頁)
項目 2025.06.30 (金額, %) 2024.12.31 (金額, %) 2024.06.30 (金額, %) 流動資產 30,587.84, 57% 31,108.05, 57% 31,426.10, 57% 現金及金融商品投資 1,639.14, 3% 1,628.29, 3% 1,908.68, 3% 應收款項 10,405.36, 19% 8,959.37, 16% 8,325.86, 15% 存貨 17,110.59, 32% 19,073.36, 35% 19,421.22, 35% 非流動資產 22,996.70, 43% 23,772.57, 43% 23,875.07, 43%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7,981.28, 34% 18,782.64, 34% 18,815.35, 34% 資產總計 53,584.54, 100% 54,880.62, 100% 55,301.16, 100% 流動負債 18,471.49, 34% 18,695.48, 34% 21,215.15, 38% 短期借款 9,238.27, 17% 8,770.64, 16% 12,765.46, 23% 負債總計 21,918.41, 41% 22,118.52, 40% 24,898.98, 45% 權益總計 31,666.12, 59% 32,762.10, 60% 30,402.19, 55% 趨勢描述:
- 資產結構: 資產總計呈現逐期下降趨勢,從2024年6月30日的55,301.16百萬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584.54百萬元。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保持穩定(流動資產57%,非流動資產43%)。
- 流動資產細項: 現金及金融商品投資在2025年上半年較2024年下半年微增,但較2024年上半年減少。應收款項呈現上升趨勢,從2024年6月30日的8,325.86百萬元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05.36百萬元。存貨則呈現下降趨勢,從2024年6月30日的19,421.22百萬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10.59百萬元。
- 非流動資產細項: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亦呈現逐期下降趨勢,可能與折舊提列或資產處分有關。
- 負債與權益: 負債總計從2024年6月30日的24,898.98百萬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18.41百萬元,其中短期借款顯著減少。權益總計則從2024年6月30日的30,402.19百萬元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66.12百萬元,使得負債比率從45%下降至41%,權益比率從55%上升至59%,顯示財務結構趨於穩健。
現金流量表(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June. 30,單位:新台幣百萬元)(文件第9頁)
項目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期初現金 1,519.08 1,732.67 營運活動之現金流量 2,960.56 3,162.52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552.92) (405.44) 籌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2,235.91) (2,825.48) 匯率變動影響數 (181.73) 98.60 期末現金 1,509.09 1,762.87 自由現金流量 2,407.64 2,757.08 現金股利 2,920.86 3,066.90 趨勢描述:
- 期初/期末現金: 期初現金和期末現金均較2024年同期減少。
-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2025年上半年營運活動之現金流量為2,960.56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3,162.52百萬元減少6.39%,反映核心營運產生現金的能力略有減弱。
-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從2024年同期的405.44百萬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52.92百萬元,顯示公司在固定資產或長期投資上的支出增加。
-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從2024年同期的2,825.48百萬元減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235.91百萬元,可能與短期借款減少(如資產負債表所示)或股利發放減少有關。
- 匯率變動影響: 匯率變動影響數從2024年同期的正98.60百萬元轉為2025年上半年的負181.73百萬元,對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這與綜合損益表的營業外損益惡化可能有所關聯。
- 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為2,407.64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2,757.08百萬元減少12.67%,顯示公司可供支配的現金流有所減少。
近期營運圖表(新台幣百萬元)(文件第10頁)
- 營業收入:
- 從2020年的42,866百萬元穩步增長至2023年的60,962百萬元,2024年略降至60,163百萬元。
-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0,175百萬元,與2024年全年約600億的趨勢相符,但上半年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趨勢描述: 整體而言,公司近年來營業收入保持在較高水平,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顯示出營收成長趨緩或微幅下降的趨勢,可能受市場需求或價格波動影響。
- 營業毛利:
- 從2020年的6,621百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9,474百萬元高峰,隨後在2022-2024年維持在8,000-8,600百萬元區間。
- 2025年上半年營業毛利為4,431百萬元,若按此趨勢推算全年可能略低於2024年,但與上半年綜合損益表數據(4,431.09百萬元)吻合,且較去年同期(4,241.11百萬元)有所成長,顯示毛利率改善。
趨勢描述: 營業毛利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相對高位,2025年上半年顯示出較佳的毛利率表現,但全年毛利能否超越往年仍需觀察下半年。這點與綜合損益表中毛利率提升的數據一致。
- 營業利益:
- 從2020年的4,421百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7,060百萬元高峰,隨後下降至2022年的5,118百萬元,2023年回升至5,999百萬元,2024年再次下降至5,705百萬元。
- 2025年上半年營業利益為3,128百萬元,與綜合損益表數據(3,128.20百萬元)吻合,且較去年同期(2,946.20百萬元)成長,顯示核心營運效益提升。
趨勢描述: 營業利益趨勢與營業毛利大致相似,反映核心營運效益在2021年達到高點後有所波動,2025年上半年顯示出回升的跡象。
- 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
- 從2020年的3,562百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5,906百萬元高峰,隨後下降至2022年的3,994百萬元,2023年回升至4,729百萬元,2024年再次下降至4,480百萬元。
- 2025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197百萬元,與綜合損益表數據(2,197.27百萬元)吻合,但較去年同期(2,255.57百萬元)下降,主要受營業外收入與支出惡化影響。
趨勢描述: 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呈現波動下降趨勢,顯示儘管核心營運效益有所改善,但整體獲利仍受非核心因素影響。
五年度現金股利(新台幣元)(文件第11頁)
年度 每股盈餘 (EPS) 每股股利 2021 5.95 6.4 2022 5.47 3.5 2023 6.48 4.2 2024 6.13 4 2025/1~6 3.01 0
- 每股盈餘 (EPS): 過去四年EPS在5.47至6.48元之間波動,2025年上半年為3.01元。
- 每股股利: 過去四年每股股利在3.5至6.4元之間波動,股利發放相對穩定,但與EPS之間存在差異。2021年曾出現股利高於EPS的情況,可能與之前年度累積盈餘有關。
- 資本變動: 2021年減資變更登記完成,108.98億減資為73.02億。
趨勢描述: 公司有穩定發放現金股利的歷史,但股利金額與當期EPS並非完全正相關,可能考量公司長期發展與財務穩健。2025年上半年EPS為3.01元,若下半年獲利能維持,全年EPS有望支撐未來股利發放。
近期重要事件摘要(文件第13頁)
- 2023年大業廠加入生產: 擴大公司在高雄地區的軋鋼產能(文件第5頁顯示大業場區軋鋼鋼筋年產能35萬噸)。
- 越南鋼廠(THSVC)軋鋼生產: 海外產能佈局,深耕東南亞市場。
- 國內H型鋼需求與生產: 顯示公司在特殊型鋼產品的市場地位和供需狀況。
- 公司治理績效: 強調公司在永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
趨勢描述: 這些事件反映公司在產能擴張、市場多元化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方面的戰略舉措,有助於其長期發展。
東和鋼鐵鋼筋年產量(萬公噸)(文件第14頁)
- 2014-2017年: 鋼筋年產量在66.9萬噸至91.6萬噸之間波動。
- 2018-2022年: 產量呈現穩步增長,從2018年的92.7萬噸增至2022年的116.0萬噸。
- 2023年: 達到歷史高峰147.1萬噸。
- 2024年: 回落至140.8萬噸。
- 2025年1-8月: 僅92.4萬噸,若按此趨勢全年將顯著低於前兩年。
趨勢描述: 東和鋼鐵鋼筋年產量在2023年達到高峰,顯示當年市場需求旺盛或公司產能利用率高。然而,2024年及2025年前八個月的下滑趨勢,可能反映國內建築市場需求放緩或競爭加劇。需要注意,2023年大業廠軋鋼生產線加入生產,可能是推升2023年產量高峰的原因之一。
主要普通鋼重複鋼材表面消費量統計年報表(統計至2025年7月,單位:公噸)(文件第15頁)
此表格提供了台灣鋼鐵產業多種產品的生產量、進口量、出口量、表面消費量及自給率數據。觀察主要品項的趨勢:
- 鋼板捲(小計):
- 2025年1-7月生產量累計8,911,038公噸,較去年同期9,968,630公噸下降約10.6%。
- 表面消費量累計7,957,679公噸,較去年同期8,323,039公噸下降約4.4%。
- 自給率約111.98%,維持高度自給自足。
- 鍍面鋼捲片(小計):
- 2025年1-7月生產量累計2,459,206公噸,較去年同期2,338,632公噸成長約5.1%。
- 表面消費量累計1,296,638公噸,較去年同期1,228,799公噸成長約5.5%。
- 自給率約189.66%,顯示台灣具備強大的生產能力,大量用於出口。
- 棒鋼(鋼筋):
- 2025年1-7月生產量累計3,928,319公噸,較去年同期3,894,745公噸微幅成長約0.86%。
- 表面消費量累計3,897,532公噸,較去年同期3,885,631公噸微幅成長約0.3%。
- 自給率高達100.79%。
- 型鋼(H型鋼):
- 2025年1-7月生產量累計574,985公噸,較去年同期535,976公噸成長約7.3%。
- 表面消費量累計621,708公噸,較去年同期600,510公噸成長約3.5%。
- 自給率約92.48%。
- 總計:
- 2025年1-7月總生產量累計17,911,492公噸,較去年同期18,780,644公噸下降約4.6%。
- 總表面消費量累計15,772,318公噸,較去年同期16,087,219公噸下降約1.96%。
- 總自給率為113.56%。
趨勢描述: 整體鋼鐵產業在2025年1-7月呈現總生產量和總表面消費量雙雙下降的趨勢,但部分產品如鍍面鋼捲片、鋼筋和H型鋼的生產量和表面消費量仍有微幅成長。其中,H型鋼的生產和消費量均有所增長,且自給率保持在90%以上,顯示國內H型鋼市場相對穩健。鋼筋的生產和消費量也維持穩定。這份數據提供了產業宏觀視角,東和鋼鐵作為其中主要業者,其營運表現會受此產業趨勢影響。
建築執照總樓地板面積(百萬平方公尺)及台灣鋼筋年需求量(百萬噸)(文件第16頁)
- 建築執照總樓地板面積:
- 從2013年的39.8百萬平方公尺開始,在2016年降至26.2百萬平方公尺低點。
- 隨後逐步回升,並在2022年達到45.8百萬平方公尺的近期高峰。
- 2023年和2024年呈現下降趨勢,分別為37.4和39.9百萬平方公尺。
- 2025年1-7月僅有19.4百萬平方公尺,若按此趨勢全年將顯著低於往年。
- 台灣鋼筋年需求量:
- 趨勢與建築執照總樓地板面積高度相關。
- 2022年達到6.22百萬噸,2023年為6.59百萬噸(高峰),2024年回落至6.45百萬噸。
- 2025年1-7月為3.90百萬噸,顯示需求量有較大放緩。
趨勢描述: 建築執照總樓地板面積和台灣鋼筋年需求量均顯示國內營建市場在2023年達到高峰後,於2024年開始放緩,並在2025年前7個月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對東和鋼鐵的鋼筋產品銷售構成潛在壓力,預期短期內國內鋼筋需求可能持續疲弱。
THSVC軋鋼生產線投產 - 越南國內市場建築用鋼年需求量(萬公噸)(文件第17頁)
- 2015-2022年: 越南國內市場建築用鋼需求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從2015年的614萬公噸增長至2022年的1,011萬公噸,年均增長率可觀。
- 2023-2024年: 需求量開始下滑,分別為917萬公噸和997萬公噸。
- 2025年1-7月: 需求量僅為674萬公噸,若以此趨勢推算全年,將是近年來的低點。
趨勢描述: 越南建築用鋼市場在經歷多年的高速成長後,於2023年和2024年開始出現放緩,2025年前7個月更是顯著下滑。這對東和鋼鐵在越南的THSVC軋鋼生產線構成外部市場挑戰,可能影響其產能利用率和銷售表現。
THSVC軋鋼生產線投產 - 生產量與銷售量(公噸)(文件第18頁)
- 2019年: 生產量143,832公噸,銷售量134,273公噸。
- 2020-2022年: 生產量和銷售量均維持在23萬至26萬公噸的高位區間,其中2021年生產量達到263,263公噸高峰,2020年銷售量達到244,950公噸高峰。
- 2023-2024年: 生產量和銷售量開始下降,2024年生產量為203,799公噸,銷售量為197,093公噸。
- 2025年1-8月: 生產量僅116,973公噸,銷售量僅115,209公噸,若按此趨勢全年將顯著低於往年,且是近年最低點。
趨勢描述: THSVC軋鋼生產線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在2020-2022年期間表現強勁,但在2023年開始下滑,2025年前八個月更是呈現大幅度下降。這與越南國內建築用鋼需求量下滑的趨勢一致,顯示海外市場的挑戰對THSVC的實際營運影響顯著。
國內H型鋼需求及生產(千公噸)(文件第19頁)
- 需求量與生產量:
- 國內H型鋼需求量和生產量在2013-2019年期間呈現波動,但相對穩定,需求量約在800-950千公噸,生產量在780-925千公噸之間。
- 2020-2021年需求量和生產量雙雙達到高峰,需求量分別為1,065和1,206千公噸,生產量分別為1,062和1,192千公噸。
- 2022-2024年需求量和生產量均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900-1,000千公噸的較高水平。
- 2025年1-7月需求量為622千公噸,生產量為575千公噸,若以此趨勢推算全年,將顯著低於近年水平。
趨勢描述: 國內H型鋼市場在2020-2021年經歷一波高需求期後,於2022年起呈現回歸常態的趨勢。2025年前7個月的需求量和生產量顯示市場活動進一步放緩。儘管如此,生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相對平衡,自給率高,表明國內H型鋼市場具備一定韌性,東和鋼鐵作為主要供應商仍能維持其市場地位。
公司治理績效(文件第20-23頁)
- 環境永續:
- 國內第一家全品項取得EPD證書之建築用鋼鐵公司。
- 世界鋼鐵協會氣候行動會員。
- 連續四年(2020-2024)自願發行「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2025年主動依IFRS永續揭露準則編制。
- 依BSI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成熟度模型,報告書列為【第五級+:優秀】等級。
- 設定「2050淨零碳排」之2030年階段性目標:2030年總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0%,總用電量30%來自再生能源。
- 設定「2050淨零碳排」之2035年階段性目標:2035年總碳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0%,總用電量30%來自再生能源。
- 榮獲2023年「台灣排碳/用電大戶」在台使用綠電評比優等。
- 加入環境部「綠色成長聯盟」,並為創始會員。
- 取得澳洲鋼鐵永續發展(Steel Sustainability Australia, SSA)認證。
- 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
- 連續五年納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
- 2023、2024年CDP問卷榮獲氣候變遷「領導等級(A-)」及水管理「管理等級(B)」。
-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傳統製造業-金獎」。
- 2023年、2024年【淨零產業競爭力】鋼鐵業最高榮譽卓越獎。
- 第四屆臺灣循環經濟獎【企業獎-傑出獎】。
- 永續報告書導入SASB鋼鐵製造業指標。
- 榮獲惠譽長青(Sustainable Fitch) ESG評級「2」。
- 連續榮獲「2024、2025外資精選台灣100強」。
- 榮獲「2024碳競爭力100強」,為鋼鐵業碳競爭力第一名。
- 東鋼鋼結構榮獲「2024年台積電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
- 東鋼營造榮獲「中華電信永續供應鏈-金級供應商」。
- 連續榮獲第十屆、第十一屆「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5%、市值100億元以上之非金融電子類前10%之公司。
趨勢描述: 東和鋼鐵在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方面投入巨大,並獲得多項國內外頂級榮譽和認證。從EPD證書、世界鋼鐵協會會員、CDP領導等級,到台灣企業永續獎、淨零產業競爭力卓越獎,以及明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與階段性減碳規劃,都顯示公司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更在日益重視永續發展的市場中,為公司建立了強大的長期競爭優勢和風險抵禦能力,有助於吸引更多ESG相關的投資資金。
總結
東和鋼鐵在2025年上半年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努力維持營運並積極轉型的鋼鐵企業。儘管面臨營收微幅下滑、營業外損益惡化及部分市場需求放緩的挑戰,公司在核心業務的獲利效率上有所提升,且財務結構保持穩健。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公司在永續發展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為其長期價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與未來趨勢判斷
綜合來看,短期內,東和鋼鐵的股價可能會受到國內外鋼鐵市場需求疲軟、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營業外損益不確定性的影響。越南市場需求的大幅下滑,特別是對THSVC的營運構成較大壓力。投資者可能會對短期獲利表現持觀望態度。
然而,從長期趨勢來看,東和鋼鐵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包括積極的減碳目標、多項國際認證和榮譽,將成為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趨勢下,這不僅有助於公司在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環境中保持領先,還能吸引注重永續投資的機構法人。公司多元的產能佈局(包括國內大業廠的加入和海外越南廠的運營)以及在H型鋼等高價值產品市場的穩定地位,也為長期成長提供了動力。因此,儘管短期波動難免,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因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投入而具備韌性與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對於散戶投資人而言,以下幾點應特別留意:
- 關注獲利品質: 雖然核心業務獲利能力提升,但營業外損益的大幅波動是影響整體淨利的重要因素。應深入了解其構成,判斷是否為一次性或持續性影響。
- 市場供需動態: 持續追蹤國內建築執照核發狀況、鋼筋與H型鋼的市場需求變化。同時,密切關注越南市場的經濟復甦情況,這將直接影響公司海外業務的表現。
- ESG溢價效應: 東和鋼鐵在ESG方面的努力確實值得肯定,這可能為公司帶來長期價值溢價。投資人可觀察市場對具有ESG優勢公司的評價趨勢,並評估其是否已充分反映在當前股價中。
- 現金股利政策: 公司過往有穩定的股利發放紀錄,但隨著獲利結構的變化,未來股利政策是否能維持仍需關注。結合EPS和自由現金流量,評估公司長期回饋股東的能力。
- 宏觀經濟風險: 鋼鐵產業與宏觀經濟景氣高度相關。全球經濟放緩、通膨壓力、升息循環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都可能對鋼鐵需求和價格產生不利影響,投資人應納入考量。
總體而言,東和鋼鐵是一家積極應對產業挑戰並具備長期戰略視野的公司。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將是其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然而,短期內市場需求的波動和營業外損益的管理仍是投資人需審慎評估的風險。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康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 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