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新(156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巧新(156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中國信託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將於會中向投資人說明114年第三季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巧新(股票代碼:1563)於2025年11月6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揭示了公司在營運挑戰中尋求轉型與成長的策略。報告內容顯示,儘管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3Q25)及前九個月(9M25)的財務表現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已展現出從營運谷底回穩的跡象,並積極佈局新興高階市場,致力於提升長期獲利能力與股東回報。
報告的核心觀點是巧新透過「豪華車市鍛造鋁圈」與「半導體先進製程設備零組件」兩大事業體,以及「綠色製造」策略,實現多角化經營和獲利結構升級。半導體新事業是公司未來成長的關鍵引擎,預計將帶來高毛利和穩定的營收貢獻。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2025年3Q25的季度獲利雖較2Q25大幅改善,但相較2024年同期仍有顯著下滑,且2025年全年營收預估將年減4-6%,這可能在短期內對市場情緒構成壓力。投資人可能會關注公司能否在第四季持續改善,並實現「雙位數營業利益率」的預期。任何不及預期的表現都可能帶來利空壓力。
- 長期影響: 報告描繪的長期成長藍圖具備強勁的利多潛力。巧新在半導體產業的戰略佈局、豪華車市的穩定增長、以及再生鋁帶來的毛利率提升,都為公司提供了多重成長動能。若半導體業務能如期貢獻營收並達成高佔比目標,將顯著改變公司的獲利結構和估值,吸引看重成長和轉型價值的長期投資者。綠色製造和高股利政策也將有助於提升其在ESG投資領域的吸引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2025年底至2026年): 公司預期2025年第二季為營運谷底,下半年營收有望回穩。2025年營業利益率有望維持雙位數,2026年起將重回成長軌道。半導體新事業預計將從2026年開始貢獻營收。短期內,巧新將處於營運築底反彈與新事業起步的過渡期。
- 長期(2026年後三年及更遠期): 巧新設定了明確的長期目標:營業利益率15-20%、雙位數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並維持60%以上的股利分配率。半導體事業目標在三年內佔總營收30%,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升至40%以上。這些目標若能達成,將使巧新轉型為一家多元化、高效率且具備永續競爭力的公司,並在全球高端製造業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半導體新事業進展: 這是巧新未來成長的關鍵。散戶應密切關注半導體產品的認證進度、客戶導入情況以及實際營收貢獻。任何延遲或不及預期的表現都可能影響股價。
- 獲利能力改善情況: 雖然公司預期營運將回穩並提升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但需持續追蹤季度財報,確認獲利趨勢是否如預期般改善,特別是營業利益率能否穩定維持雙位數並朝長期目標邁進。
- 再生鋁與綠色製造效益: 巧新在再生鋁的應用和綠色工廠的投資,不僅能提升毛利率,也符合全球ESG趨勢。關注再生鋁使用率的提升、新熔煉廠的效益以及相關認證,這些將是公司長期競爭力的來源。
- 豪華車市需求變化: 巧新的核心業務仍高度依賴豪華汽車市場。儘管該市場表現優於整體車市,但全球經濟、地緣政治、以及電動車轉型速度等因素,仍可能影響豪華車的需求。
- 股利政策的穩定性: 公司承諾未來十年維持60%以上的股利分配率。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應觀察公司在成長擴張的同時,是否能兌現這項承諾。
重點摘要與分析
I. 營運成果 (Operating Results)
1. 2025年第三季損益表 (3Q25 Income Statement)
新台幣百萬 3Q25 2Q25 3Q24 QoQ % YoY % 營業收入 1,702 1,715 1,718 (0.8) (0.9) 營業毛利 299 340 446 (12.0) (33.0) 毛利率 18% 19.8% 25.93% 營業費用 232 196 278 18.2 (16.6) 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 14% 11.5% 16.19% 營業損益 67 143 167 (53.5) (60.2) 營業利益率 4% 8.3% 9.74% 淨非營業損益 -13 -229 69 (94.5) (118.4) 稅前損益 54 -86 236 (162.9) (77.1) 所得稅費用 11 -21 47 非控制權益 0 0 0 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43 -65 189 (165.9) (77.3) 淨利率 3% -3.8% 11.00% 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0.19 -0.29 0.79 (165.5) (75.9)
- 營收微幅下滑,獲利大幅衰退: 3Q25營業收入為1,702百萬新台幣,較2Q25微幅下降0.8%,較3Q24下降0.9%。營業毛利、毛利率、營業損益及營業利益率均呈現顯著的季減和年減,其中營業毛利年減33.0%,營業損益年減60.2%。這反映了公司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在3Q25相較去年同期仍面臨壓力。 (利空)
- 季度獲利由虧轉盈: 儘管年對年表現不佳,但3Q25在淨非營業損益、稅前損益、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及每股盈餘方面,皆較2Q25大幅改善,實現由虧轉盈。每股盈餘從2Q25的-0.29元轉為3Q25的0.19元。這顯示公司在營運谷底後呈現顯著的復甦趨勢。 (利多)
- 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上升: 營業費用較2Q25增加18.2%,導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從11.5%上升至14%,顯示在營收下滑的同時,費用控制仍需加強。 (利空)
2. 2025年九個月損益表 (9M25 Income Statement)
新台幣百萬 3Q25 3Q24 YoY% 營業收入 5,335 5,546 (3.8) 營業毛利 1,183 1,471 (19.6) 毛利率 22.18% 26.53% (16.4) 營業費用 675 774 (12.9) 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 12.65% 13.96% (9.4) 營業損益 509 697 (27.0) 營業利益率 9.54% 12.57% (24.1) 淨非營業損益 -98 54 (282.5) 稅前損益 411 751 (45.3) 所得稅費用 79 149 (47.2) 非控制權益 0 0 0.0 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332 602 (44.9) 淨利率 6.22% 10.86% (42.7) 每股盈餘 (新台幣元) 1.47 2.67 (44.9)
- 整體獲利大幅衰退: 2025年前九個月的營收為5,335百萬新台幣,較去年同期下降3.8%。所有主要獲利指標,包括營業毛利、毛利率、營業損益、營業利益率、稅前損益、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及每股盈餘,均呈現顯著的年對年衰退,跌幅介於16.4%至45.3%。這反映了2025年整體營運表現較去年同期承受較大壓力。 (利空)
- 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改善: 儘管營收下滑,營業費用卻較去年同期減少12.9%,使得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下降9.4%至12.65%,顯示公司在費用控制方面有所努力。 (利多)
3. 2025年第三季資產負債表 (3Q25 Balance Sheet)
新台幣百萬 3Q25 % 2Q25 % 3Q24 % QoQ (%) YoY (%) 現金 2,730 15 2,452 13 1,751 10 11.3 55.9 應收帳款 & 應收票據 905 5 992 5 989 6 (8.7) (8.5) 存貨 6,270 35 6,372 35 5,870 34 (1.6) 6.8 其他流動資產 313 2 415 2 175 1 (24.6) 78.6 長期投資 42 0 41 0 34 0 2.0 22.9 固定資產 7,503 41 7,620 42 7,990 47 (1.5) (6.1) 其他非流動資產 344 2 319 2 328 2 7.6 4.9 資產總額 18,106 100 18,211 100 17,137 100 (0.6) 5.7 流動負債 5,067 28 5,292 29 2,788 16 (4.2) 81.7 長期借款 4,104 23 4,111 23 4,555 27 (0.2) (9.9) 其他非流動負債 108 1 24 0 38 0 345.4 181.7 負債總額 9,279 51 9,427 52 7,381 43 (1.6) 25.7 普通股 2,308 13 2,308 13 2,378 14 0.0 (2.9) 權益總額 8,828 49 8,784 48 9,756 57 0.5 (9.5) 每股帳面價值 (新台幣元) 38.3 38.1 41.0 0.5 (6.8)
- 現金部位顯著增加: 3Q25現金為2,730百萬新台幣,較2Q25增加11.3%,較3Q24大幅增加55.9%,顯示公司擁有充足的流動性。 (利多)
- 應收帳款減少: 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季減8.7%,年減8.5%,這可能反映了較佳的帳款回收效率或營收下滑。 (利多)
- 存貨微幅減少但仍高於去年: 存貨季減1.6%,但年增6.8%。若銷貨不如預期,存貨增加可能構成利空,但若為策略性備貨,則影響中性。
- 負債結構: 流動負債季減4.2%,長期借款季減0.2%,負債總額季減1.6%,顯示負債有所控制。然而,流動負債年增81.7%,負債總額年增25.7%,顯示整體負債規模較去年同期擴大,可能反映了擴張或營運資金需求。 (流動負債年增為利空,長期借款年減為利多)
- 權益總額與每股帳面價值: 權益總額季增0.5%,但年減9.5%,每股帳面價值亦年減6.8%,這可能與獲利減少或股東分配有關。 (權益總額年減為利空)
II. 營運展望與成長策略 (Operating Outlook and Growth Strategy)
1. 短期營運展望 (Short-Term Operating Outlook)
- 營運谷底已過,下半年回穩: 巧新預期2025年第二季為全年營運谷底,下半年營收有望與上半年持平。盡管如此,預估全年營收仍將年減約4-6%。公司持續穩固其在全球高階鍛造鋁圈的領導地位。 (營運回穩為利多,全年營收年減為利空)
- 獲利能力回升,長期目標明確: 營運獲利已在第二季落底,受惠於再生鋁應用占比提高與製程效率提升,公司預期2025年營業利益率可維持雙位數水準,並預計2026年將回歸成長軌道,長期目標維持15–20%的營業利益率。 (利多)
2. 半導體新事業 (Semiconductor New Business)
- 高毛利新成長引擎: 巧新鎖定半導體先進製程前段設備零組件(如沉積與蝕刻所需的真空腔體),此為高毛利產品線。公司已於三年前開始進行原料研發與製程優化,目標成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中的生力軍。 (利多)
- 四大核心優勢:
- 三十年以上鋁材料開發專業: 憑藉深厚鍛造技術,具備材料研發、鍛造工藝到表面處理全方位技術。 (利多)
- 進口替代的關鍵角色: 生產高潔淨度鍛造鋁材,替代進口關鍵零組件,降低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國外供應商依賴。 (利多)
- 供應鏈去中化的優勢: 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去中化的趨勢下,作為台灣企業具備地緣政治信任優勢,成為國際設備商的理想合作夥伴。 (利多)
- 效率與成本優勢: 高效率產線配置,縮短交貨時間,確保品質穩定,提供具競爭力的成本效益。 (利多)
- 目標市場與客戶: 報告指出半導體設備中,沉積 (Deposition) 和材料移除與清潔 (Material Removal and Cleaning) 是主要目標製程,這兩領域的2024年市場規模分別為256.28億美元和283.42億美元。主要客戶包括應用材料 (AMAT)、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東京威力科創 (TEL) 等產業領導者。 (利多)
- 營收貢獻目標: 巧新力拼2026年起貢獻營收,並設定在三年內將半導體事業營收佔比提升至總營收的30%。以3%的市佔率推估,巧新在半導體分散頭與腔體內襯市場的營收貢獻將從2030年的3,915百萬新台幣提升至2035年的5,427百萬新台幣。 (利多)
- 高效靈活生產: 半導體產品線將透過現有設備微調實現高效量產,不需額外資本支出,可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利多)
3. 再生鋁產品與綠色製造 (Recycled Aluminum Products & Green Manufacturing)
- 再生鋁提升獲利率: 巧新透過採用RESAICAL®再生鋁,已獲7家品牌客戶導入,目前採用占比達40%,預期至2026年底提升至50%,有助於毛利率提升約0.25~0.375個百分點。再生鋁產品使用100%綠能,並可達成供應來源多元化,降低庫存與成本。 (利多)
- 綠色里程碑:
- RESAICAL®再生鋁良率從2020年的69%提升至97%。 (利多)
- 鍛造輪圈再生鋁使用率在2024年已達40%,預計2026年底將達50%。 (利多)
- 預計2026年新增6萬噸鋁熔煉廠,供非鍛造輪圈產品使用,擴大再生鋁應用範圍。 (利多)
- 2024年獲得ASI(鋁業管理倡議)績效標準認證。 (利多)
- 建置自用太陽能電廠1.5MW,已於2023年3月31日起發電使用。 (利多)
- 碳排放大幅降低: 與原生鋁相比,使用再生鋁最多可減少95%的碳排放量。巧新再生鋁的碳排量僅為杜拜原生鋁的0.32 (kg CO2e/kg of Al),遠低於11.9 (kg CO2e/kg of Al)。這有助於汽車製造商加速達成碳中和目標,例如BMW要求供應商在2025年使用超過50%再生鋁,JLR計畫數年內減少26%碳排放。 (利多)
4. 汽車市場與產品策略 (Automotive Market & Product Strategy)
- 豪華車市強勁增長: 巧新與頂級品牌車廠的成長優於整體車市。2018-2024年間,全球汽車出貨複合年增率為-1%,而巧新主要客戶(如勞斯萊斯、法拉利、保時捷、BMW M Performance、Lexus)的複合年增率則介於4%至9%。巧新在此期間的營收複合年增率為2%,優於整體市場。 (利多)
- 高端車型需求持續: 德國車廠過去十年高端車型出貨複合年增率達10-11%,持續挹注高階鍛造鋁圈需求。高性能車、頂級大型房車和頂級休旅車的出貨量在2014-2024年間均呈現雙位數成長率。 (利多)
- 淨成形提升效率: 巧新推動淨成形鍛造工藝,可縮短鍛造後工序,簡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時間與成本。此技術尤其適合豪華車品牌的批量訂單,能增加產能利用率並降低材料費用。目前已有30款淨成形鍛造輪圈量產中,64款開發中。 (利多)
- 電動車市場佈局: 鍛造鋁圈的高扭力加速、輕量化、操控與安全性等優勢,使其成為電動車的理想選擇。巧新已交付32款電動車(9款純電動車,23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配套的鍛造鋁圈,另有61款正在開發中。與勞斯萊斯合作開發其首款純電車Spectre,顯示公司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利多)
- 鋁材多元應用: 巧新將鋁料的輕量、高強度、耐蝕、優異散熱等特性,導入半導體設備、移動設備(電輔車、商用卡車、氫能車)、重電設備(變電站儲氣零件)以及航太、醫材等其他應用,目標三年內將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從15%提升至40%以上。 (利多)
- 汽車供應鏈特性: 汽車供應鏈進入門檻高、客戶認證嚴苛、合作關係堅實。從產線建置到量產交貨需數年時間,訂單通常持續4-8年,確保了收入的穩定性。巧新作為全球頂級品牌車廠的一階供應商,其市場領導地位鞏固了此優勢。 (利多)
5. 長期經營目標與股東回報 (Long-Term Operating Goals & Shareholder Returns)
- 獲利與股東回報目標: 巧新設定長期營運目標為15-20%的營業利益率、雙位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並承諾維持60%以上的股利分配率,為長期股東帶來可持續的穩定回報。 (利多)
- 歷史財務趨勢: 報告中的歷史數據(2020-2024年)顯示,巧新的營收、稅後淨利、營業利益率、淨利率、每股盈餘及ROE,在2022年經歷低谷後,於2023-2024年呈現強勁的復甦和增長趨勢。例如,營業利益率從2022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13%,每股盈餘從2022年的2.9元提升至2024年的3.3元。 (利多)
6. 公司治理與產能規劃 (Corporate Governance & Capacity Planning)
- 穩健經營與上市: 巧新於2024年5月13日成功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台灣市值第三大汽車機械加工Tier-one供應商。 (利多)
- 獨立董事高比例: 董事會獨立董事比率達40%,並引進兩位女性董事,強化公司治理,確保董事會成員多元化,專業背景涵蓋法律、碳權、永續、會計、稅務及財務金融等領域。 (利多)
- 產能擴張規劃: 屏東廠具有明確的產能擴張規劃,從一期到三期,鍛造、機械加工、拋光的年產能將從30萬件逐步提升至90萬件,塗裝產能維持60萬件。再生鋁回收量一期為4萬噸,未來將持續規劃。 (利多)
III. 利多與利空資訊彙整 (Summary of Bullish and Bearish Information)
利多 (Bullish Factors)
- 3Q25獲利由虧轉盈: 相較2Q25,3Q25稅前損益與淨利皆由負轉正,顯示營運已築底回穩。
- 長期獲利目標明確: 預期2025年營業利益率維持雙位數,2026年重回成長軌道,長期目標營業利益率15-20%。
- 半導體新事業佈局: 跨足高毛利半導體先進製程零組件,預計2026年起貢獻營收,三年內目標佔總營收30%,為公司提供強勁且高成長的新動能。
- 再生鋁與綠色製造: RESAICAL®再生鋁技術成熟,提升毛利率(預計增加0.25-0.375個百分點),大幅降低碳排放(95%),符合ESG趨勢與車廠減碳需求。
- 豪華車市需求穩健: 巧新專注於成長優於整體車市的豪華車品牌,高端車型出貨量持續以雙位數增長。
- 電動車市場滲透: 鍛造鋁圈符合電動車輕量化、高性能需求,已交付32款電動車,61款開發中,並與勞斯萊斯等頂級品牌合作。
- 淨成形技術效益: 導入淨成形鍛造工藝,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並增加適用於大批量豪華車訂單的能力。
- 多元應用拓展: 將鋁料應用擴展至半導體、移動設備、重電、航太醫材等領域,目標三年內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高至40%以上。
- 財務歷史表現: 2020-2024年營收、淨利、EPS和ROE在2022年谷底後呈現顯著復甦和增長。
- IPO與公司治理: 2024年成功上市,並擁有40%獨立董事和多元化董事會,強化公司治理。
- 產能擴張規劃: 屏東廠有明確的產能分期擴張計畫,以應對未來成長需求。
- 供應鏈結構性優勢: 汽車供應鏈進入門檻高,訂單穩定且長期。
利空 (Bearish Factors)
- 3Q25及9M25年對年獲利顯著衰退: 營收、毛利、營業損益、淨利及EPS相較去年同期仍有大幅下降,反映了過去一年的營運挑戰。
- 2025全年營收預估年減: 預估全年營收將年減4-6%,表示短期內營收仍處於下行趨勢。
- 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季增: 3Q25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較2Q25增加,顯示短期內營運費用控制有待改善。
- 負債總額年增與權益總額年減: 流動負債及負債總額較去年同期增加,而權益總額及每股帳面價值則年減,可能反映了財務結構的變化或擴張壓力。
- 美洲及其他地區營收佔比下降: 2021年至2024年美洲及其他地區的營收佔比下降,可能需要關注區域市場策略。
註:頁面3上方的「12754」以及頁面19上方的「42 %」為PDF解析時出現的亂碼或不相關數字,已於分析中忽略。
最終總結與投資考量
巧新目前正處於從傳統豪華車鍛造鋁圈供應商,轉型為涵蓋半導體高階材料、綠色製造及多元應用領域的高端製造商的關鍵時期。儘管短期財務表現(特別是年對年比較)顯示了營運挑戰,但2025年第三季的季度性復甦、以及清晰的長期成長策略,為公司描繪了正向的未來願景。
從投資角度來看,巧新具有以下值得關注的特點:
- 戰略轉型具潛力: 公司將業務拓展至半導體領域,目標鎖定高毛利、高成長的關鍵零組件市場,有望大幅優化獲利結構並降低對單一產業的依賴。這項轉型若能成功,將是公司估值重估的關鍵因素。
- 豪華車市的護城河: 巧新在超豪華車鍛造鋁圈市場的領導地位和長期合作關係,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和獲利基礎。豪華電動車的興起也為其核心產品創造了新的需求增長點。
- ESG趨勢的受益者: 積極推動再生鋁RESAICAL®的使用和綠色製造,不僅符合全球環保趨勢,也為客戶提供了減碳解決方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 清晰的長期財務目標: 15-20%的營業利益率、雙位數ROE和高股利分配率的目標,顯示公司對未來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的信心。
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建議保持謹慎樂觀。短期內,市場對公司全年營收下滑和過往獲利壓力可能有所反映。但長期來看,巧新在半導體新事業的突破、綠色製造帶來的競爭優勢,以及豪華車市的韌性,都使其具備成為長期成長股的潛力。投資人應重點關注半導體業務的實際進展、每月營收及季度獲利報告中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的變化,以評估公司策略執行的成效與未來發展空間。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寬量國際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財務及業務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2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世界新經濟秩序趨勢」論壇。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君悅酒店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 BofA Securities 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