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事綠能(152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樂事綠能(152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統一證券國際法人部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樂事綠能 (1529) 2025 Q3 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摘要
本報告旨在整理樂事綠能 (股票代碼:1529) 於 2025 年 9 月 11 日舉辦之 2025 Q3 線上法人說明會提供的資訊。報告內容涵蓋公司簡介、營運現況、自有太陽能電廠概況、財務數據以及未來業務發展策略。分析將聚焦於各項細節,提供最大程度的完整解釋,並判斷其對公司的潛在影響。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開頭)
樂事綠能 (股票代碼:1529) 的 2025 Q3 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呈現公司積極轉型綠能、業務擴張的態勢。報告中的財務數據顯示營收顯著增長,尤其是在綠能相關的工程收入方面表現亮眼,反映公司在再生能源市場的耕耘已見成效。然而,報告也揭示了負債總額及流動負債的增加,以及長期應收款備抵損失的提升,這些財務結構變化是投資者需要審慎關注的重點。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揭示了樂事綠能在電機事業和太陽能事業雙軌並行發展的策略。公司在太陽能電廠的投資與建置上展現出顯著的成長潛力,尤其是自有太陽能電廠的在建容量預示著未來發電收入的增加。財務表現方面,2025 年 Q2 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尤其在工程收入方面表現亮眼,顯示其在承接大型專案上的能力。然而,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總額,尤其是流動負債的增加,以及備抵損失的提升,提醒投資者需關注公司的財務槓桿及資產品質風險。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營收強勁成長: 2025 年 Q2 總營收年增率高達約 129.32%,特別是工程收入的顯著增長,預計將對股價構成正面支撐,顯示公司基本面轉強。
- 綠能業務擴張: 自有太陽能電廠的在建容量以及綠能業務的積極發展策略(如參與標案、加強與大型投資商合作、自行開發關鍵設備、O&M 服務等),符合全球及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有望吸引關注綠色投資的資金。
- 資產規模擴大: 資產總額的增加,尤其是非流動資產的顯著增長,反映公司對長期發展的投資,可能提升市場對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心。
- 利空因素:
- 財務槓桿升高: 負債總額及流動負債的增加,導致負債比率上升,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性和短期償債能力的擔憂。
- 備抵損失增加: 長期應收款中的備抵損失顯著提高,可能暗示特定應收帳款的回收風險增加,或資產品質惡化,對獲利能力構成潛在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鑑於 2025 年 Q2 營收的強勁表現,以及自有電廠在建容量將逐步轉為營運收入,短期內公司營收有望維持增長勢頭。然而,負債結構變化可能對股價形成短期波動壓力,市場可能在正面營收數據與潛在財務風險之間進行權衡。
- 長期趨勢: 樂事綠能明確的綠能發展策略,以及在電機和太陽能領域的雙重佈局,使其能受惠於台灣能源轉型政策和全球對再生能源的需求。長期來看,若公司能有效管理負債,並將在建電廠成功轉化為穩定營收,其成長潛力值得期待。自行開發關鍵設備和 O&M 服務的策略也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與毛利率。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營收成長的持續性: 密切關注未來季度營收是否能保持高速成長,尤其是綠能工程收入和售電收入的貢獻。
- 財務結構的變化: 需特別留意公司的負債比率、流動比率等財務指標。流動負債的持續增長可能對短期現金流造成壓力,應關注公司如何管理其負債。
- 備抵損失的後續發展: 評估長期應收款備抵損失增加的原因,以及是否會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這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
- 綠能專案的進度: 追蹤自有太陽能電廠在建專案的完工時程,以及新簽訂綠能工程合約的進展,這些是未來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 政策與產業風險: 台灣綠能政策變化、電力市場競爭,以及原物料成本波動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營運表現。
報告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 設立日期:民國 67 年 5 月 24 日。
- 公司沿革:於民國 111 年 7 月更名為樂事綠能科技(股)公司,前身為樂士電機(股)公司/樂士(股)公司。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1,550,950 千元。
- 主要經營團隊:
- 董事長:陳介仁
- 總經理:陳連聰
- 主要產品及業務:
- 太陽能電廠建置 (EPC) 與投資。
- 重電輸配電系統產品及電機類元件類產品。
- 營運據點:
- 台南總部:負責公司登記、再生能源事業部門、行政管理、財務會計、股務及稽核。
- 楊梅廠 (桃園市):負責電機事業生產製造工廠暨銷售。
- 台南廠 (台南市永康區):負責配電盤生產製造。
分析:此部分提供了公司基礎資訊,顯示樂事綠能擁有悠久的歷史,並已在近年轉型並聚焦於綠能科技領域。其在重電與電機產品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太陽能電廠的建置與投資,顯示其多角化經營的策略。
營運現況
- 電機事業群:
- 產品包括配電盤、亭置式變壓器及 GIS。
- 電工器材 (比壓器、比流器、串聯電抗器等)。
- 電力系統週邊維修服務。
- 太陽能事業群:
- 投資並持有太陽能電廠 (含母公司及子公司)。
- 承接太陽能電廠工程建置 (EPC)。
- 提供太陽能電廠維運服務。
- 營造工程業務:
- 透過子公司萬全營造進行相關業務。
分析:營運現況清晰地劃分了公司的兩大核心事業群——電機和太陽能,並輔以營造工程業務。這顯示了公司在能源產業鏈中的廣泛佈局,從設備製造、專案建置到維運,形成相對完整的服務鏈。太陽能事業群的多元化業務模式(投資、EPC、維運)尤其值得關注。
自有太陽能電廠概況
(子)公司 Sale to TPC (kw) In Construction (kw) Total (kw) 樂事綠能 1,209.69 - 1,209.69 森欣能源 27,660.19 3,744.12 31,404.31 金來國際 7,556.46 - 7,556.46 群立能源 799 - 799 Total 37,225.72 3,744.12 40,969.30 趨勢描述與分析:
- 總發電容量:樂事綠能集團自有太陽能電廠總容量為 40,969.30 kW。其中,已有 37,225.72 kW 容量併網並售電予台電,顯示穩定的售電收入來源。
- 在建容量:值得注意的是,森欣能源擁有 3,744.12 kW 的在建容量。這部分容量未來一旦完工併網,將直接增加集團的總售電能力,為未來的營收成長提供動能。此為利多。
- 主要貢獻者:森欣能源是集團內最大的太陽能電廠持有者,無論是已併網容量或在建容量皆居首位,顯示其在集團綠能戰略中的核心地位。
收入占比 (單位:千元)
項目 114年Q2 金額 114年Q2 占比 113年Q2 金額 113年Q2 占比 銷貨收入 268,542 56.47% 128,306 61.87% 售電收入 97,154 20.43% 51,701 24.93% 工程收入 99,428 20.91% 26,049 12.56% 其他收入 10,402 2.19% 1,310 0.63% 合計 475,526 100.00% 207,366 100.00% 趨勢描述與分析:
- 總營收強勁成長:從 113 年 Q2 的 207,366 千元成長至 114 年 Q2 的 475,526 千元,年增率高達約 129.32%。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成長,顯示公司業務擴張迅速。此為利多。
- 各項收入普遍增長:
- 銷貨收入:從 128,306 千元增至 268,542 千元,幾乎翻倍,仍是最大宗收入來源。儘管佔比略降,但絕對金額大幅提升。
- 售電收入:從 51,701 千元增至 97,154 千元,增長約 87.9%。此增長與自有太陽能電廠併網容量增加有關,預示未來穩定現金流。
- 工程收入:從 26,049 千元大幅增至 99,428 千元,增長近 281.7%,是所有項目中增長幅度最大的。其佔比也從 12.56% 顯著提高至 20.91%,顯示公司在承接太陽能電廠 EPC 或其他工程專案方面的強勁動能。此為利多。
- 其他收入:從 1,310 千元增至 10,402 千元,絕對金額雖小,但增長倍數驚人。
- 營收結構調整:雖然銷貨收入仍佔大宗,但工程收入佔比的顯著提升,表明公司在專案型業務上的成功擴張。售電收入的穩定增長也強化了其綠能業務的基礎。
(十三) 長期應收票據及款項 (單位:千元)
項目 114年6月30日 113年12月31日 113年6月30日 應收帳款-台電公司 (台中電廠) 355,600 355,600 355,600 應收帳款-台電公司 (台中港區風力發電所) 17,226 17,226 17,226 已估列之應收工程追加款 13,740 13,740 13,740 減:已估列之應付逾期罰款 - (141,000) (141,000) 減:備抵損失 (66,566) (37,575) (37,575) 合計 320,000 207,991 207,991 其他應收款-周秀玫 17,304 17,304 17,304 減:備抵損失 (17,304) (17,304) (17,304) 合計 - - - 趨勢描述與分析:
- 應收帳款總額增加:長期應收帳款合計金額從 113 年底及 113 年 Q2 的 207,991 千元,增加至 114 年 6 月 30 日的 320,000 千元,顯示應收帳款淨額大幅提升。此為利多。
- 逾期罰款的變化:「減:已估列之應付逾期罰款」在 114 年 6 月 30 日顯示為空,而前期為 (141,000) 千元。這可能表示該逾期罰款已解決或沖銷,若為前者則為正面,有助於增加淨應收帳款。此為潛在利多。
- 備抵損失顯著增加:然而,「減:備抵損失」從 113 年底的 (37,575) 千元,大幅增加至 114 年 6 月 30 日的 (66,566) 千元。這代表公司對特定應收帳款的回收性產生更多疑慮,增加了呆帳提列。此為利空。
- 周秀玫其他應收款:該筆應收款項及其備抵損失金額相同,淨額為零,對整體長期應收款無影響。
- 綜合判斷:儘管長期應收帳款總額因逾期罰款的移除而顯著增加,但同時備抵損失的大幅提升提示了資產品質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投資者應關注該備抵損失增加的具體原因。
合併資產負債表 (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114年Q2 金額 114年Q2 占比 113年Q2 金額 113年Q2 占比 流動資產 868,588 25% 921,984 28% 非流動資產 2,616,593 75% 2,374,808 72% 資產總額 3,485,181 100% 3,296,792 100% 流動負債 622,455 18% 518,864 16% 非流動負債 996,402 29% 966,267 29% 負債總額 1,618,857 46% 1,485,131 45% 權益總計 1,866,324 54% 1,811,661 55% 負債與權益總計 3,485,181 100% 3,296,792 100% 趨勢描述與分析:
- 資產總額增長:資產總額從 113 年 Q2 的 3,296,792 千元增至 114 年 Q2 的 3,485,181 千元 (增長約 5.71%)。這顯示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 非流動資產擴張:非流動資產從 2,374,808 千元增至 2,616,593 千元 (增長約 10.27%),其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從 72% 上升至 75%。這與公司投資太陽能電廠及其他長期資產的策略相符,反映對未來產能和獲利能力的投資。此為利多。
- 流動資產下降:流動資產從 921,984 千元降至 868,588 千元 (下降約 5.79%),其佔比從 28% 降至 25%。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將更多資源投入長期資產,或短期資產周轉變化,需進一步觀察。
- 負債總額及流動負債增加:負債總額從 1,485,131 千元增至 1,618,857 千元 (增長約 9.00%),佔資產總額比例從 45% 略升至 46%。其中,流動負債增幅更為顯著,從 518,864 千元增至 622,455 千元 (增長約 19.96%),佔比從 16% 升至 18%。流動負債的快速增加,可能對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構成挑戰。此為利空。
- 權益總計小幅增長:權益總計從 1,811,661 千元增至 1,866,324 千元 (增長約 3.02%),但其佔資產總額的比例略有下降,從 55% 降至 54%。
- 財務槓桿升高:負債總額的增長速度快於權益總計的增長,使得負債比率 (負債總額/權益總計) 從約 0.82 上升至約 0.87。財務槓桿的提高,雖然可能帶來更高的投資報酬,但也增加了財務風險。此為利空。
電機事業發展與策略
- 加速取得新材規產品認證:有助於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市場擴張。此為利多。
- 提升製造的產能與品質:強化核心競爭力,滿足市場需求。此為利多。
- 開發新商機與新客戶:拓展市場份額與營收來源。此為利多。
- 拓展電力能源商機的合作伙伴:通過合作加速業務發展。此為利多。
分析:電機事業的策略主要集中在產品升級、產能優化、市場拓展及策略合作,這些都是促進業務成長和鞏固市場地位的積極舉措。
綠能業務發展與策略
- 參與太陽能電廠之標案:積極爭取新專案,擴大市場佔有率。此為利多。
- 加強與大型投資商合作,開發並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透過合作獲取更多資源與專案機會。此為利多。
- 自行開發太陽能電廠之關鍵設備:掌握核心技術,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此為利多。
- 投資並持有太陽能電廠:增加穩定的售電收入,累積資產價值。此為利多。
- 太陽能電廠維運(O&M)服務:拓展服務型收入,提供長期穩定現金流。此為利多。
分析:綠能業務策略清晰且全面,涵蓋了從專案獲取、合作建置、技術自研、投資持有到維運服務的完整佈局。這些策略均指向在快速成長的再生能源市場中,實現長期且多元化的營收增長。特別是自行開發關鍵設備,若成功將能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
總結
樂事綠能 (1529) 的 2025 Q3 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了一家在轉型中積極成長的企業形象。公司在綠能領域的投入已在 2025 年 Q2 的財務表現中獲得顯著回報,特別是總營收和工程收入的大幅增長。然而,財務槓桿的上升和備抵損失的增加,則提醒投資者在評估公司成長潛力時,需同時關注其財務結構的穩健性。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顯示樂事綠能成功地將其核心電機業務與新興的太陽能綠能業務進行整合與擴張。公司在綠能領域的佈局積極且多元,涵蓋電廠建置、投資持有及維運,輔以電機事業的穩健發展,為未來成長奠定基礎。儘管營收成長亮眼,但資產負債結構的變化值得關注,特別是負債的增加,反映了公司在擴張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優異的營收成長: 2025 年 Q2 總營收年增率超過 129%,特別是工程收入的爆炸性成長,可能促使市場重新評估其營運價值,對股價形成強烈支撐。
- 綠能產業前景: 公司專注於綠能事業發展,符合全球能源轉型大趨勢,有望吸引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相關資金流入,提升市場估值。
- 在建電廠容量: 3,744.12 kW 的在建太陽能電廠容量預示著未來售電收入的確定性增長,為公司提供可預期的現金流。
- 利空因素:
- 財務槓桿攀升: 負債總額及流動負債的增加,導致負債權益比率上升,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財務風險和償債能力的擔憂,尤其在升息環境下,借貸成本可能增加。
- 備抵損失增加: 長期應收款備抵損失的顯著增加,表明資產品質可能存在隱憂,若實際發生呆帳,將直接侵蝕公司利潤。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樂事綠能短期的營收動能強勁,尤其在綠能專案方面。然而,財務結構的變化,特別是流動負債的增長,可能在短期內引發市場對其流動性的考量。股價可能在基本面利多與財務面利空之間波動。
- 長期趨勢: 樂事綠能的長期前景看好,尤其是在綠能事業的積極佈局。若公司能有效管理財務風險,並將在建電廠成功轉化為穩定營收,同時透過策略性合作及自行開發關鍵設備提升競爭力,其在再生能源市場中將具有可觀的成長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深入了解備抵損失原因: 投資人應尋求更多關於長期應收款備抵損失大幅增加的具體原因,評估其對未來獲利和現金流的實質影響。
- 關注流動性風險: 密切監控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以評估其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負債的持續增長可能需要公司採取措施來管理現金流。
- 追蹤綠能專案進度: 關注太陽能電廠在建工程的完工及併網進度,這些將是未來售電收入成長的關鍵驅動因素。同時,也應留意新取得的工程合約數量與規模。
- 評估電機事業的創新與市場擴展: 樂事綠能的電機事業是其營收基礎,應注意新產品認證、產能提升及新客戶開發的成效,這將影響公司整體營運的穩定性。
- 宏觀環境影響: 考量台灣政府的能源政策、電價調整以及全球對再生能源投資的趨勢,這些都將影響樂事綠能的業務發展。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議
- 相關說明
- 近期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人說明會議
- 相關說明
- 近期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會議
- 相關說明
- 無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