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145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聯發(145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玉山證券舉辦之【2025第二季產業座談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聯發紡織(股票代碼:1459)於2025年9月16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提供了一個對公司現況、歷史發展、產品組合及近期財務表現的全面概述。從報告內容判斷,聯發紡織正處於業務轉型與資產活化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透過竹北廠的租賃案,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非營業收入,對短期及長期財務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聯發紡織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紡織纖維公司,其業務沿革顯示公司持續在技術、產品及自動化方面進行投資與升級。近年來,公司更積極轉型,發展高功能性與環保型纖維,並透過與遠東新世紀等產業領導者的合作,強化其在綠色紡織供應鏈中的地位。然而,傳統紡織製造業面臨全球競爭和成本壓力,使得公司在營業利益方面波動較大。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營業表現上有所改善,毛利率由負轉正,營業淨利也轉虧為盈,但整體淨利受停業單位損失影響,呈現下降。然而,最關鍵的變化是透過資產活化(竹北廠租賃給緯創資通)所帶來的巨額非營業收入,這將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與轉型資金。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揭示了公司在營運改善與資產活化方面的努力,預計將對聯發紡織的股票市場表現產生以下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
- 利多: 2025年上半年營收顯著增長(年增45.6%),毛利率及營業淨利轉虧為盈,顯示本業經營狀況改善。最重要的是,竹北廠出租給緯創資通所帶來的巨額非營業收入,將大幅提振短期財務表現,特別是第二季的淨利潤表現亮眼,這可能會在短期內吸引市場關注,形成股價上漲的動能。
- 利空: 儘管營業外收入大幅增加,但2025年上半年停業單位(損失)的巨額虧損,導致整體本期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約69%,這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持續經營核心業務的疑慮,或對未來是否仍有類似大額損失的擔憂。此外,若市場將非營業收入視為一次性事件,可能不會給予持續性利多評價。
- 長期影響:
- 利多: 竹北廠10年租賃協議為公司帶來穩定且可預期的租金收入,這將顯著改善公司的現金流和財務穩定性。這筆資金可用於支持核心紡織業務的進一步升級、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或尋求新的投資機會,有助於公司長期轉型與成長。公司專注於環保、功能性纖維產品,符合全球永續發展趨勢,有助於提升長期競爭力。
- 利空: 紡織產業的競爭依然激烈,若核心業務的獲利能力未能持續提升,單靠資產活化可能難以支撐公司長期發展。停業單位的大額損失若未得到清晰解釋或控制,仍可能對公司未來展望構成潛在風險。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計聯發紡織在2025年下半年的財報將繼續受到竹北廠租賃收入的積極影響,非營業收入有望維持較高水平。然而,在營業收入方面,鑒於2025年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有所下滑,且近期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未見顯著突破,短期本業營收成長可能趨於平穩。公司能否有效控制停業單位損失是短期淨利表現的關鍵。
- 長期趨勢: 聯發紡織的長期發展將取決於其如何利用資產活化所帶來的資金,進一步深化在環保與功能性纖維領域的競爭優勢。公司若能持續投入研發,擴大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份額,並有效整合生產資源,其在紡織產業的長期地位有望穩固。竹北廠的長期租賃收入將為公司提供轉型期間的財務緩衝。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非營業收入的持續性: 雖然竹北廠租賃帶來巨額非營業收入,但這是一次性決策帶來的長期穩定收入流,而非公司本業的經常性獲利。投資人應區分這部分收入與核心紡織業務的盈利能力。
- 本業營運狀況: 密切關注公司營業收入淨額、營業毛利及營業淨利的季度與年度變化,評估核心紡織業務的健康狀況。儘管上半年有所改善,仍需觀察其成長動能是否能持續。
- 停業單位損失: 2025年上半年停業單位損失對淨利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投資人應留意公司是否會對此提供更詳細的說明,以及未來是否仍有類似的潛在風險。這可能是由於業務重組或資產處分導致。
- 產品轉型與市場需求: 聯發紡織在環保纖維和功能性紡織品方面的投入是正確方向,但需評估這些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及對公司營收和利潤的實際貢獻。
- 現金流與負債狀況: 穩定的租金收入將改善現金流,有助於降低財務風險。投資人可進一步審視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確保財務結構健康。
綜合來看,聯發紡織透過資產活化實現了財務上的重大改善,為其轉型提供了資源。然而,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其核心業務的長期成長潛力,以及停業單位損失的影響。
利多或利空判斷
根據報告內容,以下資訊被判斷為利多或利空:
- 利多(Positive Factors):
- 本業營運改善: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額較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約45.6%,且營業毛利及營業淨利均由虧轉盈,顯示核心業務經營狀況有所好轉。(文件依據:P.11 合併損益表)
- 資產活化與穩定收入: 2025年5月起將竹北廠整廠區出租予緯創資通,租期長達10年,預計將為公司帶來長期且穩定的租金收入。這也導致2025年上半年非營業收入及支出大幅增加至221,140仟元。(文件依據:P.4 公司沿革;P.11 合併損益表)
- 產品組合優化: 公司積極發展環保纖維、吸濕排汗、輕量保溫中空纖維等多種高功能性及符合綠色趨勢的產品,並獲得國際環保組織(G.R.S)認證,顯示公司具備市場競爭力與未來發展潛力。(文件依據:P.5-P.10 主要產品介紹)
- 技術與自動化投入: 公司歷史沿革顯示其不斷引進先進設備(如BARMAG高速假撚機、AGV無人自動搬運機)並優化生產流程(自動化品檢包裝輸送及倉儲系統),有助於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文件依據:P.4 公司沿革)
- 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顯著改善: 2025年第二季的本期淨利高達261,679仟元,較第一季的虧損225,033仟元有巨大改善,顯示在資產活化和其他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公司單季獲利能力大幅提升。(文件依據:P.12 2025年營運概況-合併損益表)
- 利空(Negative Factors):
- 停業單位巨額損失: 2025年上半年合併損益表中,停業單位利益(損失)呈現巨額虧損186,233仟元,雖然第二季有所回穩,但這導致本期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可能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構成壓力。(文件依據:P.11, P.12 合併損益表)
- 部分月份營收年增率不如同期: 從2025年合併營收圖表來看,儘管上半年總營收成長,但個別月份如1月、4月、5月、6月的營收仍低於2024年同期,顯示營收成長動能並非全面強勁。(文件依據:P.13 營運概況-合併營收圖表)
- 財務報表數據存在潛在差異: P.11的「營業收入淨額」與P.13「合併營收」圖表按月加總後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這可能導致投資人對不同報表解讀產生困惑,或需進一步澄清其會計認列範圍。(文件依據:P.11 合併損益表;P.13 營運概況-合併營收圖表)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
- 公司名稱: 聯發紡織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設立日期: 民國61年12月11日。
- 股票上市: 民國83年10月26日(股票代碼:1459)。
- 實收資本: 新台幣35.86億元。
- 土地資產: 擁有蘆竹廠、竹北廠、杭州廠。
公司沿革
- 1972年: 公司成立,開始產製各種針織布。
- 1985年: 正式跨足聚酯加工紗業,引進西德製BARMAG高速摩擦式假撚機。
- 1992年: 引進UNITEN'S電腦張力偵測儀。
- 2000年: 竹北廠30台BARMAG AFK1高速摩擦式假撚機試車量產,並導入8台Autefa AGV無人自動搬運機。
- 2001年: 完成自動化品檢包裝輸送系統及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儲位6,400個,儲存量8,300噸。
- 2002年: 30台BARMAG AFK2高速摩擦式假撚機試車量產。
- 2006年: 成立杭州聯發纖維有限公司,並落戶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2007年: 杭州聯發纖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 2017年: 杭州聯發纖維有限公司增設10台384錠eAFK高速摩擦式假撚機。
- 2020年: 與遠東新世紀合作開發生產各項環保紗種的系列產品。
- 2021年: 子公司金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處分高雄市三民區覆鼎金段土地共計3861平方公尺。
- 2025年: 竹北廠5月份起整廠區出租予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租期10年。
主要產品
- 環保纖維:
- 透過回收寶特瓶的蓋子與標籤,經清洗、粉碎、熔融製成塑膠粒,再紡成再生纖維。
- 獲得國際環保組織(G.R.S)認證,用於運動服飾、牛仔褲、韻律服、西裝服飾等。
- 主流規格包括環保紗、環保複合紗、環保吸濕排汗、環保抗紫外線、環保複合彈性紗。
- 伸縮彈性絲:
- 具備如橡膠般的高彈性及伸縮性,擁有優異的拉伸強度和拉伸應力。
- 通常與其他紗種混紡使用,含量一般為2%至15%。
- 用途廣泛,包含成衣、泳衣、鞋材、韻律服、運動服飾。
- 易拉絲:
- 透過聚酯纖維捻紗的加工方式,產生「機械拉伸」效果,使紗線具有更優異的彈性。
- 特性為透氣性佳、柔軟舒適、不易產生皺褶,織物具蓬鬆柔軟及豐厚感。
- 適用於運動服、韻律服、休閒裝、泳裝、內衣、襪子等。
- 吸濕排汗纖維:
- 利用異形斷面纖維,改變纖維結構以達到吸濕快乾效果。
- 能從皮膚吸收汗水,並將水分輸送到織物表面擴散蒸發。
- 主要用於運動衣褲、襪子、毛巾。
- 輕量保溫中空纖維:
- 纖維斷面呈中空狀,重量較一般纖維輕。
- 具備優異的蓄熱保溫效果、布料輕盈柔軟舒適,並具有永久性保暖效果。
- 用於冬季衣著布料、保暖衣、運動服飾。
- 超細丹尼加工絲: 報告中未提供詳細說明,僅列於主要產品清單。
數字、圖表或表格的主要趨勢
合併損益表(2025年1~6月與2024年1~6月,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重編後) 年增率(變化) 趨勢描述 營業收入淨額 539,889 370,727 +45.64% 顯著增長,顯示核心營收能力大幅提升。 營業成本 495,544 391,415 +26.60% 成本隨營收增加,但增幅小於營收。 營業毛利(損) 44,345 (20,688) 轉虧為盈 由虧損轉為獲利,毛利率明顯改善。 營業費用 43,935 30,287 +45.06% 營業費用增幅較高,與營收增長幅度接近。 營業淨利(損) 410 (50,975) 轉虧為盈 由虧損轉為小幅獲利,本業經營效率改善。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221,140 (1,460) 大幅增加 從小額淨支出轉為巨額淨收入,主要受竹北廠租賃收入影響。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損) 221,550 (52,435) 轉虧為盈 在營業外收入帶動下,稅前獲利顯著改善。 所得稅(費用)利益 1,329 (323) 轉盈為利 由繳納所得稅轉為有稅務利益。 停業單位利益(損失) (186,233) 171,040 大幅轉虧 由去年同期的獲利轉為巨額損失,是導致本期淨利下降的主要原因。 本期淨利(損) 36,646 118,282 -69.02% 儘管營業外收入顯著增加,但受停業單位巨額損失影響,整體淨利大幅下降。 主要趨勢分析: 2025年上半年,聯發紡織的營業收入淨額大幅增長45.64%,帶動營業毛利與營業淨利均由虧損轉為獲利,顯示本業經營狀況顯著改善。然而,最大的變化來自於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從去年的淨支出轉為今年上半年的221,140仟元巨額淨收入,這與竹北廠在5月份起出租予緯創資通的事件高度相關。儘管本業獲利和營業外收入表現亮眼,但受停業單位巨額損失186,233仟元的影響,導致整體本期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9.02%。這表明公司正在進行資產重組或業務調整,停業單位的損失抵消了大部分的營運與非營運改善。
2025年營運概況-合併損益表(4~6月與1~3月,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4~6月 (Q2) 1~3月 (Q1) 季增率(變化) 趨勢描述 營業收入淨額 257,240 282,649 -8.99% 第二季營業收入較第一季略有下降。 營業成本 220,867 274,677 -19.60% 第二季營業成本大幅下降,降幅大於營收降幅。 營業毛利(損) 36,373 7,972 +356.26% 第二季毛利較第一季大幅增長,顯示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營業費用 24,972 18,963 +31.69% 第二季營業費用有所增加。 營業淨利(損) 11,401 (10,991) 轉虧為盈 第二季本業由虧損轉為獲利,顯示營運效率改善。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236,258 (15,118) 大幅增加 第二季營業外收入出現巨額增長,主要歸因於竹北廠租賃收入。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損) 247,659 (26,109) 轉虧為盈 在營業外收入帶動下,第二季稅前獲利大幅轉正。 所得稅利益(費用) 1,443 (114) 轉盈為利 第二季有稅務利益。 停業單位利益(損失) 12,577 (198,810) 由虧轉盈/大幅減少虧損 第二季停業單位由巨額虧損轉為小額獲利,或至少虧損大幅縮減,改善明顯。 本期淨利(損) 261,679 (225,033) 轉虧為盈 第二季淨利大幅轉虧為盈,主要是由於營業外收入的貢獻及停業單位損失的大幅縮減。 主要趨勢分析: 2025年第二季相較於第一季,營業收入淨額略有下降,但由於營業成本大幅縮減,使得營業毛利顯著提升了356.26%,營業淨利也成功轉虧為盈。最引人注目的是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在第二季呈現巨額的236,258仟元淨收入,這幾乎可以確定是竹北廠出租的效益在第二季開始顯現。同時,停業單位利益(損失)也從第一季的巨額虧損198,810仟元大幅改善為第二季的12,577仟元獲利。這些積極因素共同推動了第二季本期淨利從第一季的虧損225,033仟元大幅轉為獲利261,679仟元,顯示公司在財務表現上季度性改善顯著。
合併營收圖表(月度營收,單位:新台幣仟元)
此圖表呈現2024年與2025年1月至8月的每月合併營收趨勢。
- 整體走勢:
- 2025年(紅線)的營收在1月低於2024年(藍線),但在2月和3月表現強勁,超過2024年同期,其中3月達到高峰。
- 進入第二季(4月至6月),2025年營收普遍低於2024年同期水平,顯示出季節性下滑或市場需求放緩。
- 7月和8月,2025年營收與2024年同期持平或略高,趨勢有所回穩。
- 年對年比較:
- 2025年1月: 98,437仟元,較2024年1月的153,764仟元為低。
- 2025年2月: 121,057仟元,較2024年2月的77,701仟元有顯著增長。
- 2025年3月: 142,301仟元,略高於2024年3月的140,289仟元。
- 2025年4月: 97,944仟元,低於2024年4月的109,924仟元。
- 2025年5月: 85,172仟元,低於2024年5月的108,300仟元。
- 2025年6月: 87,161仟元,低於2024年6月的89,508仟元。
- 2025年7月: 90,428仟元,略高於2024年7月的88,152仟元。
- 2025年8月: 90,191仟元,與2024年8月的90,111仟元基本持平。
- 季度內趨勢:
- 2025年第一季營收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2月和3月表現較佳。
- 2025年第二季營收呈現逐月下降後微幅回穩的趨勢,整體較第一季疲軟。
- 數據差異說明:
- 值得注意的是,此圖表所呈現的2025年1-6月合計營收(約632,072仟元)與合併損益表上「營業收入淨額」(539,889仟元)存在明顯差異。同樣,2024年1-6月合計營收(約679,486仟元)也與損益表上的370,727仟元不同。這可能表示圖表顯示的是尚未扣除折讓、銷貨退回或其他調整的總營收,或者兩者會計認列範圍有所不同。在分析時,應將圖表視為提供月度營收趨勢的參考,而損益表則提供經調整後的法定營收淨額。
總結
聯發紡織(1459)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傳統產業中尋求轉型與價值的公司。其歷史發展清晰地展示了從基礎針織布到高階功能性及環保纖維的演進,並持續在自動化和技術升級上投入。這些努力與全球紡織業永續發展的趨勢相符,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財務方面,2025年上半年呈現複雜但具戰略性的轉變。儘管營業收入淨額和本業獲利(毛利與營業淨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顯示核心業務經營效益有所提升,但最關鍵的影響來自於竹北廠的長期租賃案。此案為公司帶來了巨額非營業收入,特別是在2025年第二季,這筆收入結合停業單位損失的大幅縮減,使公司當季淨利大幅轉正。然而,上半年整體淨利受第一季停業單位巨額損失影響,仍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這一點需要投資人特別留意,並等待公司進一步的解釋。
從股票市場潛在影響來看,竹北廠的租賃案為聯發紡織提供了穩定的長期收入來源和充裕的現金流,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利多,有助於支撐公司在產業轉型期的發展。短期內,第二季財報的亮眼表現可能吸引市場關注。長期而言,公司能否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持續深化在高附加值產品領域的競爭力,將是其價值重估的關鍵。散戶投資人應仔細區分一次性或穩定非經常性收入與核心業務的持續盈利能力,並關注公司如何平衡轉型中的業務重組成本與未來成長潛力。
總體判斷,聯發紡織目前正處於一個戰略轉型的階段,透過資產活化來優化財務結構。儘管本期淨利因特定項目而波動,但核心營運表現改善及穩定的租金收入,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正面支持。投資人應著重評估公司如何運用這些資源,實現其在機能與環保紡織領域的長期目標。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受邀參加玉山證券舉辦之【2024第三季產業座談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